一、今年经贸预期目标亮底(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慧[1](2021)在《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下的企业舆论与职工感知 ——以1992-2002年的山西机床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李丽娟[2](2015)在《动词“看”“想”“说”“知道”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动词“看“‘想”“说”“知道”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以动词“看”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主要考察话语标记“我看”和“你看”。话语标记“我看”主要探讨其发展为话语标记的语义基础、“我看”的行事分析和出现的篇章语境,并考察访谈语境中的话语标记“我是这么看的”。话语标记“你看”主要探讨其判定、行事分析和出现的语篇语境,并考察谈话语境中的话语标记“你看”。主要观点为:话语标记“我看”的形成和“看”的观察义也有关。具有提醒功能的话语标记“你看”的形成和交际双方共同经历的视觉经验相关。说话人在执行断言的言语行为时,通过“我看”表明某一命题只是从“我”的视角来断定的,“我”保证并相信其为真。这使命题内容带上了一定的主观性,降低了表达的客观性。从而降低了肯定或否定的程度,往往显得比较委婉。在建议的言语行为中,“我看”主要在建议的先决条件上起作用,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思考,因而也是真诚的,使建议更为委婉。在表情的言语行为中,“我看”体现了说话人的事实和价值断定过程,表明说话人表达的感情是有依据的。“我看”常见的篇章语境包括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话语标记“你看”用来征询意见时,隐含着对对方经验、知识的丰富性的肯定的前提,潜在地提升了对方的面子,表达也就更为委婉。表示提醒的话语标记“你看”在说话人陈述某一事实或情况的时候,具有变换表达视角的作用,体现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关注,表达更为委婉。从篇章语境看,“你看”多用来引出原因或证据,和相关话语构成因果关系。“我是这么看的”是话语标记“我看”在访谈语境中的一个变体。在一般的谈话语境中,话语标记“你看”主要表现为提醒功能。第二,以“想”类动词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主要探讨话语标记“我想”的判定、行事分析和出现的篇章语境,话语标记“你想”的判定、话语功能和语篇功能。并专门考察访谈语境中的话语标记“我觉得”。主要观点为:“想”作为一个认知行为,既体现出认知过程的持续性,又体现出认知的结果性。当说话人对想的内容进行叙述的时候,是对其思维认知的结果的叙述。话语标记“我想”和“你想”的形成并不都遵循“想”的语义演变过程。话语标记“你想”是由表示让听话人换个角度思考一下的动词短语“你想”直接发展而来的。从言语行为的角度看,话语标记“我想”用来引出断言,着重在表明某一命题属于自己的主观看法,并不强调其事实证据,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篇章上看,“我想”所引出的内容和其前面的内容在语义上主要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解释关系和条件关系。话语标记“你想”的功能主要是提醒对方关注某一显而易见的事实或道理。语篇上,“你想”多用来引出解释说明性的话语。“我觉得”作为一个话语标记用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看法时,凝固性并不十分强。在访谈类节目中“我觉得”的出现频率要远大于“我想”“我看”。 由于节目性质、嘉宾身份、访谈目的甚至访谈氛围都会直接影响主持人和嘉宾对“我觉得”的使用。第三,以“说”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主要探讨表示断言的话语标记“我敢说”、话语标记“要说”和“说起来”、并对比分析话语标记和连词“别说”的来源。主要观点为:说话人通过“我敢说”来引出一个断言,体现出其对断言的基本条件和真诚条件的关注,即说话人相信并承诺某一断言为真。说话人之所以使用话语标记“我敢说”来引出断言内容,主要就是提醒听话人尽管后续的断言内容具有一定的超事实性、夸张性,但说话人仍然相信并保证其为真。“我敢说”经常出现的语境包括:主观推断、表达异见、做出预言、揭露现实、赞誉鼓励和强调誓言。话语标记“要说”经常引出一个常理下对上文某一观点或情况的评价,为进一步的评价埋下伏笔。话语标记“说起来”的功能是基于其表示言说的开始和继续。它出现在话轮开头标记言语行为的开始,用来引出某一不寻常或伤感遗憾的话语,出现在话轮中间表示言语行为的继续,用来引出与前述话语相关的内容。连词“别说”和话语标记“别说”都来自于其动词短语形式。“别说”发展为话语标记,其元语否定是在内部言语上起作用,体现出说话人对自我原有认知的否定。话语标记“别说”不在于凸显原有认知和事实之间的关系,而在于表明事实的新异性和超常规性。说话人通过“别说”从听话人的视角来表达某一新异信息使表达更具表现力,且有提示对方关注该新异信息的功能。第四,以动词“知道”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主要在小说语域中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话语标记“你知道”和“你不知道”的判定问题,并专门探讨话语标记“你不知道”、非典型话语标记“我知道”以及话语标记“我不知道”形成的语义基础,最后探讨话语标记“要知道”。主要观点为:对话语标记“你知道/不知道”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看句子“你知道/不知道Y”的重音。相对于“你知道”和“你不知道”来说,动词短语“我知道”“我不知道”是说话人对自己认知状态的描述。由于当说话人说其知道某一信息的时候,就表示他确信某一信息为真。因此,“知道”带上了确信义。“我知道”相当于“我确信”,“我不知道”相当于“我不确信”,二者都发展出话语标记的功能。“我知道”是一个非典型的话语标记。单独使用的“我知道”即使具有表达说话人姿态的功能,但它是建立在说话人对自己拥有某一信息的描述的基础上的。带小句、多重小句宾语的“我知道”尽管在韵律上具有独立性,句法上具有可删除性,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它是否参与小句命题内容的构建不好确定。话语标记“要知道”由表示“需要知道”的动词短语发展而来,它不参与相邻小句的命题内容的构建,句法上可删除,其后经常有停顿,是一个韵律单位。话语标记“要知道”具有提醒功能。“要知道”位于话轮开头或段首位置,用来引出一个常识性的知识作为后续观点和进一步论述的原因。“要知道”位于话轮或段落中间,用来引出某一事实或道理作为支持某一观点的依据。常见于立论型和驳论型论述中。
吕恋[3](2015)在《湖南省农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国内商业银行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战略转型成为国内银行业共识的情况下,绩效考评体系如何推动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加快业务经营转型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首先重点整理了BSC、EVA、KPI绩效考核相关理论研究,为本论文对湖南省农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撑;其次,从中国农业银行概况、湖南省农行组织架构、发展现状出发,对其当前绩效考评体系运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当前考评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在整体评价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对湖南省农业银行的绩效考评体系进行了基于BSC的优化设计;最后,为确保绩效考评达到预期效果,提高绩效考评对全行人员的指导作用,从绩效考核实施、结果应用、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实施意见。本文对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竞争压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绩效管理水平,探索银行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促进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马娜[4](2008)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是国力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因此,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显而易见,五个能力中的第一个能力就是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把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经济工作,在成立之初就表明要消队阶级区分,实现共产主义。显而易见,这是要靠发展生产力才能达到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5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建国初是二十几美元,不如印度的一半,不如亚洲的平均水平。现在,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不断上升,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排名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位。从建国初到2001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从20几美元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用了50年时间。到2006年年底,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5年时间增加了1000美元。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与建国初期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职工人平年收入的几百元,农民人平几十元的水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本文分十个部分:一、引言;二、恢复战后国民经济;三、探索建立计划经济;四、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五、“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六、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七、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十、结语。文章分别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阶段中,领导经济建设的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特别是针对历次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某些偏差,以及党所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的特点、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党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深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中风险和困难局面的应对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历程。本文以历史为主线,结合运用历史与经济方面的知识,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中从经验不多,到逐渐走向成熟并能够较好驾驭市场经济大局能力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和刻画。特别是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党中央以经济手段为主,主动运用利率、汇率、价格、存款准备金等经济手段,适时运用从紧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间接调控了经济的运行,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发展,实现经济“软着陆”;在注重GDP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凸现了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周振海[5](2007)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由导言和四章基本内容组成。本论文以马克思货币理论为基础,以当代货币银行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和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1978年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为研究目标,在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背景下,提出深化中国金融改革政策选择的可行性方案,切实解决束缚中国金融发展的羁绊,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最终实现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理论上,金融体制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三大部分,其中,金融机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载体,是联系经济和金融的纽带,可以说是一国金融体制的核心;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主体从事金融活动的场所和领域;金融工具则是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的手段。通常来说,不同的国家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路径,正是由于不同国家制度环境、金融活动的主体以及创新活动产生和扩散的过程存在着差异。我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之所以具有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路径,原因正是在于我国的转型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之间的差异,不仅决定了金融机构创新活动的环境、动因不同,而且决定了金融创新效应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演进方向。我国在建国初期实施的是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在改革初期采用的是有计划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管理体制,即发展的起点是处于金融抑制状态,金融深化水平较低,金融体系不发达,金融创新的微观主体缺乏追求主动创新的经济激励。到目前,为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中国的金融体制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其本质特征就是国家推动下的金融制度变革和创新。论文第一章是对中国30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实践的全面论述,从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纵、横两条线展开论述。纵向上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分为五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横向上从八个方面对银行中国金融改革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论述,一是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及发展;二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四是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和业务创新;五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六是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七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创建和深化改革;八是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论文第二章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效做出充分肯定,得出了通过金融改革,中国金融业自身得到不断成长和发展,同时金融有效地支持和促进了中国经济近30年的快速发展的结论。客观地总结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几个重要经验,即:应坚持金融的改革开放,以配合不同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借鉴外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服务;积极、稳妥、渐进地推进改革;正确处理好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现有的金融体制,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以法制来规范金融体系,立法上留出空间,支持金融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必须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适度调控和监管,保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三章本着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借鉴现代经济学、政治学中最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金融抑制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行为选择理论等,对近30年的金融改革存在的弊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两难困境的根本制度原因进行了阐述,由于金融活动的微观主体缺乏创新激励,国家成为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主体,但是现有金融机构产权结构的缺陷又使得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活动进行寻租和掠夺的行为盛行,而且国家对金融机构寻租行为进行监管的成本极大化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这样我国金融改革中金融活动的微观风险就容易加总转化为制度性整体风险,从而使国家陷入一种两难的困境,为了推动改革、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国家需要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但是金融机构又会利用金融创新进行寻租而导致社会金融风险的积累。论文第四章对中国金融改革所处的国内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借鉴亚洲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金融改革的经验,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金融改革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金融体系自身的问题,如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和服务功能较弱、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高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外汇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推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以及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如: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建立健全问题、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存款保险机制的建立问题、与金融体系相一致的法律、法规的完善问题等。最后,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笔者提出深化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持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应从金融体系内部的改革与完善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两方面入手,采取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
宋芸苑[6](2006)在《战后日本外交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作为第二经济大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影响不容小看。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缺乏理解、缺乏信赖的情况,这对中日两国发展长期友好的睦邻合作关系非常不利。本人从学术角度展开对日本外交形象的研究,就是希望能从这样一个侧面客观地介绍日本的外交形象,使国人对日本的外交形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同时,本人也希望拙笔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国际政治或者相关专业对形象、日本形象的系统研究,繁荣学术界,填补理论研究空白。形象主要是个评价和印象的问题,外交形象则是在外交领域,对某个国家外交行为的评价。日本的外交形象矛盾而复杂,我们很难用一两句话全面概括出日本的外交形象。因此本文从日本外交活动的地位、外交活动的目标和外交行为的特征三个方面来展开对日本外交形象的研究,力求从这几方面日本的外交表现和国内外评论中提炼出战后日本的外交形象。本文的第一章说明了研究战后日本外交形象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并归纳了研究现状。第二章对有关的形象概念进行了梳理,界定了形象、国家形象、国际形象和外交形象的概念和内涵。从第三章起用了四章内容分别从日本外交活动的地位、外交活动的目标和外交行为的特征三个方面来讨论战后日本的外交形象。其中,日本“外交的目标”用了两章,分别从经济外交和政治外交的角度研究其外交目标。文章通过描述以上三个方面的外交表现,分析了日本具有这些外在表现的背景原因,并根据国际上的相关言论和看法,总结出四点日本的外交形象:缺乏自主性,依赖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美国影子的角色;奉行经济中心主义,经济外交政治化,注重实用性;以经济实力为后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功利主义色彩浓厚;首脑和官员在外交场合上举措反复而暧昧,欠缺国际责任感,失信于人。论文着重引用了典型国家官员、主流媒体和学者对日本的不同评价,并客观地分析了为何会有不同的认识。最后一章总结全文,再次说明论文的写作意义和目的,归纳战后日本的外交形象,尝试性地分析了日本外交形象的影响,并提出改善建议。
人民银行博州分行[7](1994)在《博州199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上半年,博州经济总体运行态势是好的,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产值由降转升,财税、金融等各项改革平稳推进.但面临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较低,财政收入不理想,边贸额下降,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程度加大.
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物价司[8](1993)在《1990、1991两年主要经济政策的调整情况》文中研究说明 为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由直接调控为主逐步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的需要,过去,我们每隔两年将主要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调整的情况进行整理,汇编成参考资料。应有关方面的要求,现将1990、1991两年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关税、外贸政策、汇率、工资和企业留利等八个方面调整的主要情况作了整理,供大家参考。
二、今年经贸预期目标亮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经贸预期目标亮底(论文提纲范文)
(2)动词“看”“想”“说”“知道”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分析 |
1.1.1 话语标记的界定 |
1.1.2 话语标记的形式 |
1.1.3 话语标记的功能 |
1.1.4 话语标记的形成 |
1.2 本研究的任务 |
1.3 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说明 |
2 动词“看”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考察 |
2.1 研究现状分析 |
2.2 话语标记“我看” |
2.2.1 “我看”发展为话语标记的语义基础 |
2.2.2 话语标记“我看”的行事分析 |
2.2.3 “我看”出现的篇章语境 |
2.2.4 访谈语境中的话语标记“我是这么看的” |
2.3 话语标记“你看” |
2.3.1 话语标记“你看”的来源与判定 |
2.3.2 话语标记“你看”的行事分析 |
2.3.3 话语标记“你看”出现的语篇语境 |
2.3.4 谈话语境中的话语标记“你看” |
2.4 小结 |
3 动词“想”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考察 |
3.1 研究现状分析 |
3.2 话语标记“我想” |
3.2.1 话语标记“我想”的判定 |
3.2.2 话语标记“我想”的行事分析 |
3.2.3 话语标记“我想”出现的篇章语境 |
3.3 话语标记“你想” |
3.3.1 话语标记“你想”的来源与判定 |
3.3.2 话语标记“你想”的话语功能分析 |
3.3.3 “你想”的语篇功能 |
3.4 访谈语境中的话语标记“我觉得” |
3.4.1 “我觉得”作为话语标记的界定 |
3.4.2 访谈节目中“我想”、“我看”、“我认为”和“我觉得”使用情况分析 |
3.4.3 《问答神州》中“我觉得”的分析 |
3.4.4 《名人面对面》中“我觉得”分析 |
3.4.5 《锵锵三人行》中“我觉得”分析 |
3.4.6 《鲁豫有约》中“我觉得”分析 |
3.5 小结 |
4 动词“说”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考察 |
4.1 研究现状分析 |
4.2 表示断言的话语标记“我敢说” |
4.2.1 “我敢说”的语义与其功能 |
4.2.2 “我敢说”后命题的语义特点 |
4.2.3 “我敢说”所引断言和前句的语篇语义关系 |
4.2.4 “我敢说”的使用语境 |
4.3 话语标记“要说”“说起来” |
4.3.1 话语标记“要说” |
4.3.2 话语标记“说起来” |
4.4 话语标记“别说” |
4.4.1 以往对话语标记“别说”与连词“别说”来源的看法 |
4.4.2 关于动词“别说” |
4.4.3. “别说”阻止句的句法特点 |
4.4.4 “别说”:由阻止到否定 |
4.4.5 “别说”的连词化 |
4.4.6 话语标记“别说”的来源 |
4.5 小结 |
5 动词“知道”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考察 |
5.1 研究现状分析 |
5.2 “知道”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点 |
5.3 “知道”与第二人称代词“你”构成的话语标记 |
5.3.1 话语标记“你知道”“你不知道”的判定问题 |
5.3.2 话语标记语“你不知道” |
5.4 “知道”与第一人称代词“我”构成的话语标记 |
5.4.1 非典型话语标记“我知道” |
5.4.2 话语标记“我不知道” |
5.5 表示提醒的话语标记“要知道” |
5.5.1 “知道”类话语标记 |
5.5.2 “要知道”作为话语标记 |
5.5.3 话语标记“要知道”的功能 |
5.6 小结 |
6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湖南省农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
1.2.1 平衡计分卡体系 |
1.2.2 EVA评价体系 |
1.2.3 KPI体系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湖南省农行绩效考核评价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湖南省农业银行概况 |
2.1.1 中国农业银行概况 |
2.1.2 湖南分行组织架构 |
2.1.3 湖南分行业务发展概况 |
2.2 湖南省农业银行绩效考评现状 |
2.2.1 考核体系 |
2.2.2 考核指标 |
2.2.3 结果应用 |
2.2.4 资源配置 |
2.3 湖南省农业银行绩效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考核体系较为复杂 |
2.3.2 指标设计缺乏统筹 |
2.3.3 价值管理“上深下浅” |
2.3.4 结果应用范围太窄 |
2.3.5 缺乏绩效过程管理 |
2.3.6 目标分解不太合理 |
第3章 基于BSC体系的湖南省农业银行考核体系优化 |
3.1 优化设计原则 |
3.1.1 价值创造导向 |
3.1.2 战略目标导向 |
3.1.3 市场竞争导向 |
3.1.4 成本约束导向 |
3.2 考核方案的优化 |
3.2.1 财务维度的优化 |
3.2.2 顾客维度的优化 |
3.2.3 内部运营维度的优化 |
3.2.4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优化 |
3.3 结果应用的优化 |
3.3.1 调整工资分配方式 |
3.3.2 班子与机构考核结果有机结合 |
第4章 优化体系的实施与保障 |
4.1 考核实施 |
4.1.1 加强绩效传导 |
4.1.2 建立有效的绩效沟通与反馈机制 |
4.2 结果应用 |
4.2.1 完善激励机制 |
4.2.2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机制 |
4.3 绩效评价的保障措施 |
4.3.1 开发绩效评价系统 |
4.3.2 建设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主要观点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恢复战后国民经济 |
第一节 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内容 |
三、打胜新中国经济“三大战役” |
第二节 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制定土改政策 |
二、土地改革在全国实行 |
三、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
第三节 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战争并举 |
一、政治运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
二、边支援朝鲜战争边恢复国内经济 |
第四节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领导能力的思考 |
一、确定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工作中心 |
二、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 |
三、正确处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第二章 探索建立计划经济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一、选择计划经济模式的背景 |
二、“三大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
第二节 国家“一五”计划的制定 |
一、建国初期国家经济状况 |
二、在苏联的帮助下制定“一五”计划 |
第三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积极探索 |
一、1953、1955年经济工作的两次冒进 |
二、周恩来关于在平衡中发展的思想 |
三、刘少奇的社会调查 |
四、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
五、陈云“三个为主、三个补充”的思想 |
六、“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及其基本经验 |
第四节 急于求成思想和“大跃进”运动 |
一、“球籍”的忧虑和“超英赶美”口号的提出 |
二、反“反冒进”和“大跃进”运动 |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商品生产的否定 |
第三章 进一步调整探索国民经济 |
第一节 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成 |
一、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
二、人民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 |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 |
一、对人民公社化中问题的局部纠正 |
二、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 |
三、整风整社和纠正“五风” |
四、人民公社60条和各行各业条例的制定贯彻 |
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
第三节 主要经验与启示 |
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二、调整的特点和启示 |
三、全国三届人大“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
第四章 “文革”及两年徘徊期间的经济工作 |
第一节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
一、“文革”中“抓革命促生产”目标与方法的二律背反 |
二、1971年前后的经济调整 |
三、“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后经济的恢复和再度“过热” |
一、经济建设上的部分拨乱反正 |
二、推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 |
三、经济过热和“洋冒进” |
第三节 对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思考 |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初探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宏观调控的特点、作用及局限 |
第五章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方针的酝酿 |
一、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
二、平反冤假错案 |
三、国务院务虚会酝酿改革开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认识的突破 |
一、中共十二大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 |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创新意义 |
三、生产力标准的讨论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讨论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
一、新“八字方针”的制定贯彻 |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 |
三、农村包产到户的兴起 |
四、经济特区的建立 |
第四节 发展商品经济 |
一、农村第二步改革 |
二、发展个体经济 |
三、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和计划品种的减少 |
第五节 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一、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
二、流通体制改革 |
三、建立多种经济成份的经济结构 |
四、国营企业改革 |
五、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科技改革 |
六、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存在的问题 |
第六节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
一、清理整顿公司 |
二、治理经济环境 |
三、治理整顿措施创新 |
第六章 改革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
一、发展是硬道理 |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 |
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
二、各部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
三、十五大提出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设想 |
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 |
第三节 运用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和疲软 |
一、19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现象 |
二、宏观调控的成功和经济的“软着陆” |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市场疲软和宏观调控措施 |
四、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决策及其应对方略 |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六、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历史比较 |
第七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
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创新意义 |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二、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
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八章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高 |
一、更加强调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 |
二、更加实事求是,根据国情提出经济发展战略 |
三、更加锐意改革,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
四、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 |
五、宏观调控日益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
结语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实践 |
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意义 |
二、近年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构 |
第一章 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主要内容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建立 |
(一)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创建 |
(二) 社会主义计划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
二、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
(一)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创建 |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引下的金融改革 |
(三)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四) 维护经济稳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五) 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
三、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 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三)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
(四) 商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 |
(五)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 |
(六)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七) 中国金融市场的创建和深化改革 |
(八)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
第二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及经验 |
一、中国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一) 金融体制改革中,金融体系的成长和发展 |
(二)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 |
(一) 应坚持金融的改革开放,以配合不同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二) 借鉴外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服务 |
(三) 积极、稳妥、渐进地推进改革 |
(四) 正确处理好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五) 现有的金融体制,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 |
(六) 以法制来规范金融体系,立法上留出空间,支持金融的发展 |
(七) 金融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
(八) 必须坚持政府对经济的适度调控和监管,保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
第三章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阻滞因素分析 |
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二) 政府失灵的成因分析 |
(三) 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公共选择失灵 |
(四) 创新不足与金融抑制——失灵在金融领域的表征 |
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顽疾与难点分析 |
(一) 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 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进程中的价格失真 |
(三) 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
(四) 宏观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
一、经济全球化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
(一)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发展态势 |
(二) 金融国际化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
二、金融国际化对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
(一) 金融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
(二) 金融国际化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影响 |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政策选择 |
(一)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金融改革目标 |
(二) 深化金融体系内部改革的政策选择 |
(三)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的政策选择 |
(四) 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战后日本外交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1.1 实践价值 |
1.1.2 理论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形象、国际形象与外交形象 |
2.1 形象 |
2.2 国家形象 |
2.3 国际形象 |
2.4 外交形象 |
第三章 战后日本外交活动在国际上的地位 |
3.1 战后日本外交活动依赖美国 |
3.1.1 依靠美国保障军事安全 |
3.1.2 在美国特殊照顾下获取经济利益 |
3.1.3 政治立场上朝“美国一边倒” |
3.1.4 吸收美国民主自由价值观,意识形态上倒向美国 |
3.2 依附性外交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1 民众情绪和国际形势促成了日本对美国的持续依赖 |
3.2.2 崇拜强者的民族性在外交上表现为对强者的依赖 |
3.3 美欧“俯视”日本缺乏“独立人格” |
第四章 战后日本经济外交形象 |
4.1 经济外交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
4.2 日本经济外交的运用 |
4.2.1 以ODA 开道,在发展中国家兼收经济政治之利 |
4.2.2 以贸易上的退让换取发达国家的好感 |
4.2.3 新世纪经济外交手段的选择更具多样性,且更具政治色彩 |
4.3 日本经济外交兴盛的原因 |
4.3.1 经济外交的提出是战后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产物 |
4.3.2 历史上,町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过重要影响 |
4.4 国际社会关于日本经济外交形象的评价 |
4.4.1 美国乐见日元为其分忧 |
4.4.2 受援国评价各不相同 |
4.4.3 日本经济外交突显其实用主义的外交风格 |
第五章 战后日本政治外交形象 |
5.1 政治大国目标的提出 |
5.2 争取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是日本向“政治大国”目标挺进的突出表现 |
5.2.1 积极参加联合国框架下的各种活动 |
5.2.2 在亚太地区积极开展地缘外交,争取大国支持 |
5.3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历史背景 |
5.3.1 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有其必然性 |
5.3.2 国际环境的变化让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变得可能 |
5.4 国际社会关于日本政治外交形象的评价 |
5.4.1 美国对日本政治外交形象评价积极,但对日本“争常”态度消极 |
5.4.2 俄罗斯人对日本政治外交形象的评价正在改善 |
5.4.3 多数亚洲国家对日本政治外交形象的评价是负面的 |
5.4.4 非洲国家只对日本的政治外交表示“理解” |
5.4.5 日本“争常”尽显其政治外交中的功利主义 |
第六章 战后日本外交行为的特征及国际评价 |
6.1 “反复”行为的外交表现 |
6.1.1 围绕历史问题的众多“口误” |
6.1.2 围绕核问题的反复“失言” |
6.1.3 小泉内阁的“反复” |
6.2 “暧昧”行为的外交表现 |
6.3 日本“反复”与“暧昧”外交行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 |
6.4 国际社会关于日本“反复”和“暧昧”外交形象的评价 |
6.4.1 亚洲国家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
6.4.2 西方舆论的批评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今年经贸预期目标亮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改革浪潮下的企业舆论与职工感知 ——以1992-2002年的山西机床厂为例[D]. 赵晓慧.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动词“看”“想”“说”“知道”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研究[D]. 李丽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3]湖南省农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优化[D]. 吕恋. 湖南大学, 2015(09)
- [4]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研究[D]. 马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5]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 周振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6)
- [6]战后日本外交形象研究[D]. 宋芸苑.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7]博州199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J]. 人民银行博州分行. 新疆金融, 1994(S2)
- [8]1990、1991两年主要经济政策的调整情况[J]. 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物价司. 经济研究参考, 199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