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熊云海[1](2021)在《县域治理的中心工作模式研究 ——以江西共青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量基层治理研究学者在对基层政府治理的观察中发现了政府热衷于某些事务,而对另外一些事务不甚关心的现象。从对这些现象的归纳总结中,一些学者提出,基层政府的治理过程是围绕着中心工作来进行展开的,并进一步发展出了中心工作理论。基于这些特点的总结归纳,作者将中心工作分类为长期性中心工作,阶段性中心,工作重点性,中心工作与一般性中心工作,它们各具特点。但是它们的共性,无疑都有压力性,联动性和创新性。其与之相对的都是长久存在于基层治理中的压力性体制,运动式治理与权责利不平等分配等事实。这些中心工作实现了一些常规治理所无法达到的功能,比如短时间实现县域的超常规治理,短时期内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短时间内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等等。在近几年中,江西省共青城市的基层治理也是具有非常强烈的中心工作特征。作者基于对中心工作理论的强大解释力的察觉,对共青城市近年来的基层治理用中心工作的理论进行演绎,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他们分别是中心工作可能会遇到持续性不强、与县域工作的模式相互冲突的缺点。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解决方法的思考路径:一个是从科学规划的从层面上,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心工作进行规划;一个是从制度规范的方向上,对中心工作进行与县域治理中现有工作模式进行相互的协调。
丁黎黎,韦伟,于文成[2](2021)在《家庭超常规杠杆的双重传染研究——情绪传染的中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家庭超常规杠杆风险的传染性切入,探寻化解家庭部门高杠杆金融风险传染的路径,以释放家庭在"国内大循环"中的内需潜力。依托社会传染理论和情绪感染理论,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全国31个省份42 777个家庭样本构成面板数据,实证探析了家庭间超常规杠杆的双重传染效应,并以媒介依赖理论的视角验证了家庭互联网依赖的干预作用。研究发现:家庭间超常规杠杆存在"U型"的直接传染效应;通过家庭间投资情绪的传染可以中介实现家庭超常规杠杆的再次传染;家庭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对于家庭间超常规杠杆和投资情绪的传染过程均起正向促进作用。此外,通过在农村与城市家庭中的验证巩固了家庭间超常规杠杆的"U型"直接传染和投资情绪的中介传染,进一步发现:农村家庭相比城市家庭,直接传染的"U型"拐点提前预示其将更早发生超常规杠杆的扩散作用。上述结论不仅为防范家庭风险的扩散性传播以及为维护地区金融安全提供了参考,并且提出了对于城乡家庭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政策建议。
王晓毅[3](2020)在《全面小康后中国相对贫困与贫困治理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底,精准扶贫目标即将实现,中国将进入到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贫困并不会彻底消除,而会以新的形式呈现,特别是地域分布和人群分布都会呈现新的趋势,这需要实现扶贫工作的两个转变,即从超常规扶贫转变为常规的扶贫、从关注绝对贫困转变为关注相对贫困,扶贫的目标也不再仅仅是温饱问题,更是要推动社会平等和社会包容。但是这一转变还需要一个实现过程,"十四五"期间,首要任务是巩固精准脱贫的成果,同时逐步建立相对贫困治理机制,努力在5年的时间里实现扶贫战略的转型。
武舜臣,胡凌啸,汪明煜,于海龙[4](2019)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扶贫特例”的利好与隐忧——基于四川案例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土地管理制度的技术性改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供了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也因指标分配的高度计划性和指标落实的过度行政化而备受争议。为助力脱贫攻坚,四川省贫困县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呈现"超常规"特征,享受着定量的跨省交易指标和不限量的省内交易指标的政策红利。此时,四川省贫困县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开发整理的动机更强,也先期生产了大量的挂钩指标。然而,如若政策恢复常规,节余指标"买方"将因交易空间的缩小而断崖式减少,进而加剧贫困地区的债务负担致其返贫,或在上级政府兜底下转为上级政府负债。
丁黎黎,韦伟,于文成[5](2019)在《互联网依赖对家庭超常规杠杆的作用解释——双重风险的交互调节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媒介依赖"的视角探寻结构性去杠杆的路径,基于CFPS数据和残差法衡量的依赖性,实证分析互联网依赖对家庭超常规杠杆的作用,同时考察家庭内外双重风险在单独和交互时对网络依赖与家庭超常规杠杆之间的干预作用,并进一步在城市和农村两类家庭进行了结论挖掘。研究发现:互联网依赖正向影响家庭超常规财务杠杆;双重风险对家庭杠杆的作用完全相反,且家庭风险水平的正向作用和社会风险程度的负向作用在其单独调节效应时均能得以体现,但在双重风险交互后,家庭风险水平的正向调节起主导作用;农村家庭凭借对外部风险更强的敏感性,在网络依赖和双重风险的综合影响下表现出降低超常规杠杆的理性。
温涛,何茜,王煜宇[6](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格局与未来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中国借助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动力,快速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使起点极低的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成绩斐然,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痼疾尚未破题、仍难破题。"新常态"下,中国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彻底斩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死结,迫切需要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方能再次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延续农民收入"增长奇迹",最终走向城乡协调和共同富裕。
王小华,温涛[7](2017)在《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优化配置目标、模式与实施》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一系列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都直接反映了实现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来看,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必须提高农民的自生能力,因此需要满足各要素之间的优化配置,其过程不仅需要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优化组合,更需要依靠改革创新驱动来引领新兴要素优化配置,具体包括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推动农地制度创新,确保农地与金融要素有效融合,盘活农村土地要素;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自主创新创业或向城镇二三产业和农村其他地区转移就业。
葛扬,岑树田[8](2017)在《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土地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20多年,中国基础设施获得超常规发展,现有文献主要强调政治激励影响。而本文发现,土地制度结构变迁是一个重要线索,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是土地制度结构变迁的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本文在理论上证明,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以及土地公有制的经济体,除政治经济激励外,地方官员通过调控土地出让价格所形成的自我融资机制是影响一个地区基础设施最优供给量的主要因素,而该机制能否形成取决于一国的土地制度结构,这有助于从理论上解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基础设施差别。在实证上,我们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土地支持假说成立。本文的工作意味着,中国基础设施的"以地谋发展"模式确实为其超常规发展贡献了主要力量,但由于该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目前正面临着重要转型,出路是土地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具有复制推广以及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基础设施瓶颈的更广泛意义。
王小华,温涛[9](2016)在《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理论依据、积累效果与政策启示》文中指出如果以发达国家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平均水平1.5左右为参照标准,在新常态下欲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国家既定发展战略目标,那么从理论上就要求农民收入必须实现"超常规增长",而且这一"超常规增长"必须是在较高国民收入增长水平基础之上实现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水平的长期超越,同时这种长期超越应该在未来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保持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两到三个百分点的水平。未来中国欲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和差距缩小的对策为:一是应合理改革居民初次收入分配体制,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二是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三是加大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稳定缩小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四是明确农民收入倍增总体框架,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质量,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最终方能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目标。
岑树田[10](2014)在《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过去20多年,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现有文献主要强调财政与政治激励影响。而本文发现,上世纪90年代前后发生的土地制度结构变迁及其引发的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是一个重要线索,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是该线索的一个可以解释的结果。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事实揭示了显性和隐性土地支持对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特殊涵义,并在理论上证明,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及土地公有制的经济体,除财政与政治激励外,地方官员通过调控土地出让价格所形成的自我融资机制是影响一个地区基础设施供给量的主要因素,而该机制能否形成取决于一国的土地制度结构,这有助于从理论上解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基础设施差别。在实证层面,笔者采用分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基础设施的“土地支持假说”成立,它能显着解释其超常规发展。然而,尽管中国基础设施的“以地谋发展”确实为其超常规发展贡献了主要力量,但由于该模式自身的一些缺陷,产生了诸如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及群众集体上访问题,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及粮食安全隐患问题,伪城镇化及房价地价居高不下问题等等。这些负面效应造成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矛盾,实际上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各种重要问题的主要根源,蕴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和金融债务风险,因而不具有可持续性。为此,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内需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的现有模式面临着调整与转型的重任。但问题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务必需求更多的基础设施,而现有的模式又不具有可持续性,那么用什么办法能够解决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大量基础设施需求呢?这成为了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事实上,现有模式产生负面效应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土地为基础设施融资本身,而在于地方政府依靠强势力量对土地相关收入过度摄取。如果按照市场化和公平化运作的方式,那么通过土地为基础设施融资就具有经济学层面的内在合理性,特别是在城镇化的高峰期,该方式更具效力,这已被国际经验所证实。因此,本文关于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的研究,实际上为实施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所面临的巨额资金缺口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最大现实意义之一。全文共七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章是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之谜的提出。第三章是土地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国际经验,是本文分析的基础和前提。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从现实、理论模型和计量三个层面破解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之谜,论证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现有模式的成立。第五章是负面效应研究,探讨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第六章是对策措施研究,针对存在的负面影响,指出现有模式的调整转型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方案及改进措施,尤其是如何促进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问题。第七章是结语部分,总结归纳全文的基本结论及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到了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土地支持基础设施发展具有一般规律。该规律表现为政府应按市场化和公平化原则,依据基础设施收益资本化于土地增值收益、基础设施谁受益谁支付其成本以及用土地资产置换基础设施资产等理论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设施融资。第二,土地通过显性和隐性两大层面显着支持了中国基础设施的超常规发展。在中国,由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所形成的特有的土地制度结构安排,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能获得大量的显性和隐性收入,这些收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外生力量,有力的支持了中国基础设施的超常规发展。第三,土地支持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具有自身的内在机制,其主要与两个阶段(过程)和两个条件紧密相关。第一阶段是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相关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地方政府将这些所筹集的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用于资本形成的过程,这两个阶段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模式。与这两个阶段相应,形成了两个关键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地方政府要有能力通过土地筹集到大量的建设资金,第二个条件是地方政府存在财政政治等激励将这些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而不挪作他用。第四,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解释中国基础设施的超常规发展。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个政治集权经济分权及土地公有制的经济体中,地方政府有能力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地方官员通过调控土地出让价格能够实现基础设施的自我融资,这意味着土地价格的上涨可以满足地方官员的基础设施发展意愿,从而实现超强的基础设施自我供给能力。第五,进行的计量实证检验揭示了土地支持假说成立。运用1999-2008年的中国分省份面板数据,分别用土地出让价格和土地出让收入作为主要解释变量所进行的计量回归分析表明:在解决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后,以及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主要解释变量的系数均表现为正数,且全部通过1%以上的显着性水平检验。这些结果揭示了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土地支持假说成立。第六,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现有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从现有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的负面效应层面考察,该模式产生了诸多的经济社会问题,揭示了现有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必须对其进行改革。第七,用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新型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新型城镇化所需的大量基础设施供给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现有模式产生负面效应的真正原因是地方政府在为基础设施筹融资时,并没有遵循土地融资工具的市场性和公平性原则。为此,应采取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结构特别是土地征用制度、改变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政绩观、严格遵循土地融资工具的操作原理为基础设施融资以及用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新型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措施,有效促进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新型模式与新型城镇化的完美融合。
二、城市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县域治理的中心工作模式研究 ——以江西共青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中心工作 |
2.1.2 压力型体制 |
2.1.3 运动式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官僚制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中心工作的类型 |
3.1 长期性中心工作 |
3.2 阶段性中心工作 |
3.3 重点性中心工作 |
3.4 一般性中心工作 |
3.5 小结 |
4 中心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
4.1 中心工作的特点 |
4.1.1 压力性 |
4.1.2 联动性 |
4.1.3 创新性 |
4.2 中心工作的功能 |
4.2.1 短时期实现县域的超常规治理 |
4.2.2 短时期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 |
4.2.3 短时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
5 中心工作的实际运行模式-以共青城市为例 |
5.1 运行模式分类 |
5.1.1 动员式机制 |
5.1.2 党委统筹式机制 |
5.1.3 包干式机制 |
5.1.4 小结 |
5.2 中心工作模式取得的成效 |
5.2.1 珍珠湖综合整治 |
5.2.2 南湖新城科教城 |
6 中心工作模式在实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问题对策 |
6.1 所遇到的问题 |
6.1.1 持续性不强 |
6.1.2 与现有县域工作模式相冲突 |
6.2 中心工作模式的问题对策 |
6.2.1 科学规划 |
6.2.2 制度规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家庭超常规杠杆的双重传染研究——情绪传染的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家庭金融风险的传染 |
(二)家庭投资情绪传染与互联网依赖 |
(三)文献评述 |
三、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
四、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计 |
1.家庭超常规杠杆 |
2.家庭投资情绪及其传染度 |
3.互联网依赖程度 |
4.控制变量 |
(三)模型设定 |
1.家庭间超常规杠杆传染路径检验模型 |
2. U型检验模型 |
3.互联网依赖的调节效应模型 |
五、研究结果分析 |
(一)家庭间超常规杠杆传染的直接效应 |
(二)家庭间超常规杠杆传染的中介效应 |
(三)互联网依赖在家庭投资情绪传染中的调节效应 |
(四)互联网依赖在家庭超常规杠杆传染中的调节效应 |
(五)稳健性检验 |
1.分样本检验 |
2.内生性检验 |
六、结论与启示 |
(3)全面小康后中国相对贫困与贫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超常规扶贫的成效 |
二、超常规扶贫的脆弱性 |
三、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
第一,相对贫困治理要以缩小收入差距为目标。 |
第二,相对贫困治理的社会目标是促进社会包容,减少社会排斥。 |
第三,相对贫困治理需要城乡统筹。 |
四、贫困治理机制转型 |
(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扶贫特例”的利好与隐忧——基于四川案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缘起与争议 |
(一)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缘起 |
(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争议 |
二、脱贫攻坚下的“超常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
(一)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紧”与“松” |
(二)四川贫困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超常规政策”的具体内容 |
(三)四川省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实中的问题表现 |
1. 挂钩指标运作倚重行政计划,配置效率和政策公平性不足 |
2. 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收益分配失衡,交易实现和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受阻 |
三、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特例”落实中的隐忧 |
(一)政策时效对政策整合协同提出新挑战 |
(二)基于县级单位的政策实施方式产生新的区域公平问题 |
(三)政策的短期性和省内指标的不设限导致节约指标过度生产 |
(四)增减挂钩指标交易半径的扩大使地区发展权的权衡更显重要 |
结论与政策启示 |
(一)合理调控不限量省内挂钩指标的开发力度 |
(二)拓宽指标用途实现风险分散 |
(三)推进超常规增减挂钩政策常规化 |
(四)汲取增减挂钩政策经验实现土地管理制度的有条件突破 |
(5)互联网依赖对家庭超常规杠杆的作用解释——双重风险的交互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四、研究设计 |
(一) 数据来源 |
(二) 变量设计 |
1. 家庭超常规财务杠杆Y2。 |
2. 互联网依赖K1。 |
3. 内外双重风险。 |
3.其他控制变量。 |
(三) 模型设定 |
五、研究结果 |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 互联网依赖的回归结果 |
(三) 直接效应检验 |
(四) 调节效应检验 |
(五) 分样本检验 |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理论启示与政策建议 |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格局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态势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划分 |
(一) 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阶段 (1978-1984年) |
(二)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阶段 (1985-1988年) |
(三) 农民收入增长停滞阶段 (1989-1991年) |
(四) 农民收入增长恢复阶段 (1992-1996年) |
(五) 农民收入增长持续下降阶段 (1997-2000年) |
(六) 农民收入增长重新恢复阶段 (2001-2003年) |
(七) 农民收入“十四连增”阶段 (2004-2017年) |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评价与反思 |
(一) 农民收入增长的动因分析及评价 |
(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动因分析及反思 |
五、农民收入增长的未来展望:加快推进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战略 |
(一) 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动力, 使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起点极低的农民收入水平及结构也得到明显改善, 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痼疾尚未破题。 |
(二) “新常态”下, 中国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 斩断困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死结,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迫切需要着力布局和推进体现时代发展内涵的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战略。 |
(三) 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依赖于生产要素的科学集聚与优化配置, 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
(四) 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是一项系统工程, 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应当是着眼于“三农”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与整体战略规划。 |
(五) 由于资源禀赋、经济运行效率以及制度基础等方面的差异, 加上不同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所处发展阶段的不一致, 客观要求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战略推进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必须因地制宜、因情而变。 |
(7)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优化配置目标、模式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配置理论内涵与要素配置主要模式 |
(一) 理论内涵 |
(二) 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配置主要模式 |
1. 多样化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要素配置改良模式。 |
2. 农业现代化改造的要素优化配置模式。 |
3. 农民非农创业就业的要素优化配置模式。 |
三、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优化配置战略实施 |
(一) 农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要素优化配置战略 |
(二) 农民就业创业扶持的要素优化配置战略 |
(三) 农民财产权保护的要素优化配置战略 |
(8)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土地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中国基础设施之谜 |
二、中国基础设施的“以地谋发展”模式 |
(一) 中国的土地支持模式 |
1. 显性支持。其表现为土地以公开方式通过货币化交易及公共化决策支持基础设施发展。 |
2. 隐性支持。其表现为土地以隐蔽的方式通过非货币化合约等渠道支持基础设施发展。 |
(二) 中国土地制度结构变迁及土地支持模式的形成与强化 |
三、理论模型 |
(一) 模型环境与基本假设 |
1. 生产函数。 |
2. 基础设施的决定。 |
3. 社会约束条件。 |
(二) 基准模型:土地私有制条件下的基础设施供给 |
1. 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 |
2. 地方官员的效用。 |
3. 地方官员的基础设施供给行为。 |
4. 讨论。 |
(三) 扩展模型:土地公有制条件下的基础设施供给 |
1. 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 |
2. 地方官员的效用。在政治集权环境中, 假定中央计划者要求地方政府关注其辖区内被征地农民的福利, 即被征地农民的消费Cti, 以维持社会稳定。所以, 效用函数由式 (10) 变为: |
3. 农民的预算约束。 (2) |
4. 地方官员的基础设施供给行为。此时, 地方官员的最优行为是在满足约束式 (8) 、 (20) 和 (22) 的情况下最大化式 (21) , 即: |
5. 讨论。 |
(四) 总结性分析及比较 |
四、实证检验 (2) |
(一)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
(二) 模型估计。 |
(三) 内生性问题。 |
五、结语 |
(9)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理论依据、积累效果与政策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概念辨析 |
三、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理论标准 |
四、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理论依据 |
五、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积累效果 |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
(10)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变量名称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基础设施 |
二、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模式 |
三、土地制度及其结构 |
四、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 |
五、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决定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式土地财政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之谜 |
第一节 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 |
一、从总量层面看,中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高速增长 |
二、从地区结构看,各地区表现出与全国相似的增长路径 |
三、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基础设施发展成绩斐然 |
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非常规”性质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土地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土地增值收益捕获理论 |
二、受益者支付成本理论 |
三、土地资产置换基础设施资产理论 |
第二节 土地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国(地区)经验 |
一、发达国家或地区经验 |
二、发展中国家实践 |
三、土地融资的优点、风险及改进措施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的现有模式 |
第一节 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土地支持模式 |
一、显性支持 |
二、隐性支持 |
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土地支持模式的形成 |
一、土地制度结构变迁 |
二、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 |
第三节 土地支持模式对解释中国增长奇迹的意义 |
一、土地支持模式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
二、土地支持模式对解释中国增长奇迹的意义 |
第四节 土地支持中国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模型 |
一、模型环境与基本假设 |
二、基准模型:土地私有制和消费型地方政府 |
三、扩展模型Ⅰ:土地私有制和生产型地方政府 |
四、扩展模型Ⅱ:土地公有制和消费型地方政府 |
五、扩展模型Ⅲ:土地公有制和生产型地方政府 |
六、考虑社会约束条件 |
七、总结性分析及比较 |
第五节 土地支持中国基础设施发展的计量检验 |
一、土地出让均价作为土地支持的替代变量 |
二、人均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土地支持的替代变量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现有模式产生的负面问题 |
第一节 征地拆迁引发冲突和群体性事件 |
第二节 大规模土地开发引致粮食安全隐患 |
第三节 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
第四节 地价房价居高不下 |
第五节 地方债务高筑 |
第六节 土地违法腐败案件频发 |
第七节 造成经济结构失衡和宏观经济波动 |
第八节 引发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 |
第九节 造成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 |
第十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的出路 |
第一节 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的内在合理性 |
第二节 产生中国九大负面问题的真正原因 |
第三节 建立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新型模式 |
一、实现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
二、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 |
三、改变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并严惩土地违法行为 |
四、严格遵循土地融资工具的操作原理为基础设施融资 |
第四节 用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新型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土地支持基础设施发展具有一般规律 |
二、土地通过显性和隐性两大层面支持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 |
三、土地支持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具有自身的内在机制 |
四、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解释中国基础设施的超常规发展 |
五、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土地支持假说成立 |
六、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现有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建立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新型模式 |
二、用新型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一、中国基础设施投融资条件、策略和模式的细化研究 |
二、土地、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化研究 |
三、以基础设施为线索的房地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
附录 |
第一节 数学附录 |
第二节 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城市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域治理的中心工作模式研究 ——以江西共青城市为例[D]. 熊云海.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家庭超常规杠杆的双重传染研究——情绪传染的中介[J]. 丁黎黎,韦伟,于文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1(02)
- [3]全面小康后中国相对贫困与贫困治理研究[J]. 王晓毅. 学习与探索, 2020(10)
- [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扶贫特例”的利好与隐忧——基于四川案例的思考[J]. 武舜臣,胡凌啸,汪明煜,于海龙.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9(05)
- [5]互联网依赖对家庭超常规杠杆的作用解释——双重风险的交互调节效应[J]. 丁黎黎,韦伟,于文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8)
- [6]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格局与未来展望[J]. 温涛,何茜,王煜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7]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优化配置目标、模式与实施[J]. 王小华,温涛. 农业经济问题, 2017(11)
- [8]中国基础设施超常规发展的土地支持研究[J]. 葛扬,岑树田. 经济研究, 2017(02)
- [9]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理论依据、积累效果与政策启示[J]. 王小华,温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0]中国基础设施“以地谋发展”研究[D]. 岑树田. 南京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