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建构学校的德育新范式(论文文献综述)
言姝媛[1](2020)在《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融合:可能与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戏剧具有天然的德育属性,能为主题班会注入新的资源、手段和内容,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融合,将戏剧的元素和方法运用到主题班会活动中,以促进学生体验感悟,推动学生自我教育,提高主题班会实效,并使学生有更多探索并运用多元智能的机会。
涂畅[2](2019)在《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德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用对话式话语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本文以对话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对话来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展开研究,从对话的本质、形式、价值、要素、实施路径等方面搭建一个关于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认知架构和实践路径,试图建立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首先,通过对追求“同一性”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和对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证明,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可能和必要性;其次,基于对对话与德育本源性重合和德育对对话的本真诉求两方面的探求和论证,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最后,从交互主客体关系和交往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首先,基于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内涵的界定和理解,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其次,从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和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再次,从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他人对话、人与自我对话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最后,从平等性与民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沟通性和理解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互惠性和共享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特征。3.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及人学理论来揭示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立论基础;同时,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及关于对话的论述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其次,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西方对话哲学思想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知识理论借鉴;最后,用中国传统对话思想来厚实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历史渊源。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流于形式、对话深度不够、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以及对话效果不理想等等,并从传统德育模式影响、平等对话关系缺失、师生对话素质欠缺、对话内容脱离生活、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是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以及提升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而被提出和建构的。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具有能使高校德育重获力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人本价值,提升社会民主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6.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首先,从以人为本原则、生活世界原则、合作共享原则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揭示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并从四个方面确定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再次,通过坚持对话德育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构建面向生活世界的内容来设计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容;最后,通过立足于遵循针对性、以人为本原则等原则以及采取启发引导法、协商法、讨论法、论辩法、谈心谈话法、网络对话法等方法来优化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方法。7.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第一,从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开放和民主、生成和建构等理念来更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第二,从建构依据、建构方向和建构路径等方面来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第三,从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等维度来提升师生的对话素养;第四,从空间环境、话语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方面来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第五,从课堂、生活、网络等场域来拓宽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第六,从对话的准备、进行、总结反思等阶段来优化对话德育的过程;最后,从评价指标设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化过程评价、综合运用评价方法等方式来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总之,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现实力量,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德育优势的发挥,以对话的视角来审视新时代高校德育,突破了传统囿于方法论或认识论层面对对话德育的研究,从本体论角度将对话看作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运用对话思维提出了“在育人中对话,在对话中育人”的学术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另一方面凸现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精神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揭示对话德育的真实内涵和价值,为探寻对话德育的根基提供学理依据,为变革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
张莉莉[3](2019)在《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承载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平台,课堂教学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因而,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受教学惯习的影响,把“德育课堂”当作“知性课堂”,教学效果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而“对话教学”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教学,其理念、特征切合小学德育课程的特性,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实施“对话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打牢人才的道德根基。“对话教学”与常规意义上的主学科,如语文、英语等相结合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没有将“对话教学”放置于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提高德育课程实效性为核心目标,以主体教育论、生活德育论为理论视角,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线索,在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领域的混合研究法开展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在掌握本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中的比较法、归纳法等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结合问卷调查法,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实践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在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和德育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步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本研究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从内涵、价值、类型、特征四个方面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品性进行了探讨,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有初步的概括。基于生活德育论,提出了“与生活世界对话”这一新的对话类型。第二,探寻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对话教学”实际上是作为对话主体的师生利用各项对话条件和教学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从物理条件、理智条件、情感条件三个方面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材与教学具有整体性,教材对教法的选择和指导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统编版小学德育教材的分析,寻找出新教材与“对话教学”的勾连点,对两者间进行适切性分析。第三,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策略。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实践,提出了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改进策略。学生道德的形成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主要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寻访探究活动等各种活动与生活世界发生对话,故而在教学设计时特别增加了活动的设计,从教学目标的设计、话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评价的设计四个方面构建了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科学的实施策略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将“对话教学”的理论结合德育课程自身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性,依托文本对话、人际对话、自我对话、生活世界对话这四种类型的对话,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虽有些许对话精神,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对话教学”的真正开展。本研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源,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策略。
吴化国[4](2018)在《小学生德育养成向课外延伸的路径举例》文中认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入手,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能力。将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运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引领教育学生,从而让道德意识在实际学习、课外活动中体现出来。
沈艳艳[5](2018)在《基于商谈伦理的道德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并不是因为他/她身上的经由遗传获得的个体生命特征,而是因为他/她具有“做人”的能力,懂得如何协调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能力不是先天就能获得的,必须经过特定的教育才能实现。道德教育是一种教人“做人”的教育活动,个体在这种活动中接受专门的培育,形成符合个体需求、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以便处理好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然而,在文化价值观念多样的现代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在此复杂关系之中,以至于很多个体不知道“如何做人”,即使接受过专门的道德教育,但当他们真正面对道德困境时,却难以做出选择。道德教育若要发挥应有效用,必须教会个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学会应该如何判断、如何选择。为了解决价值多元所带来的道德选择困惑,也为了克服价值多元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危机,哈贝马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构起“交往行为理论”,在此理论中提出商谈伦理的思想。哈贝马斯主张的商谈是在特定交往情景中展开的,参与交往的个体就某一论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每位参与者均可以自由的、不受强制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力求达成一定的共识。将商谈伦理引入道德教育之中,有利于为“选择的世纪”培养“会选择”的现代人。论文通过对较为经典的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回顾,研究其主要特征,并以商谈伦理为研究视角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对商谈伦理思想进行研究,把握其历史根源及其基本主张,以便将商谈伦理思想引入道德教育模式研究之中。据此,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文章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接着对论文涉及到的商谈伦理、道德教育模式以及商谈伦理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该部分就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作简要阐述。第二章通过对较为经典的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回顾,研究道德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在对经典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探究的基础之上,以商谈伦理为视角对道德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兼论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什么需要将商谈伦理的思想纳入道德教育研究之中。第三章对商谈伦理思想进行研究,对商谈伦理思想的历史根源进行梳理,了解其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对商谈伦理思想的基本主张进行总结与概况,全面理解与把握商谈伦理思想中的精华。第四章是本篇论文的主旨部分,研究如何将商谈伦理思想中的基本主张融入道德教育模式之中,研究商谈伦理视域下的道德教育模式有何特征,建构一种基于商谈伦理的道德教育模式。
刘利[6](2014)在《高校德育中生命意蕴的消解与重构》文中提出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渐加快,作为改造和提升学生生命境界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其生命意蕴不断被消解与淡化,这有悖于道德教育的本真要求。文章通过反思现代德育中生命教育价值凸显与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的并存现状,提出重新建构道德教育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德育质效。
蒋怀柳[7](2014)在《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德育研究力图攻克的难关和始终难以解决的难点。德育理论源于德育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开展,以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近些年来,我国德育理论界通过世界关注、传统回归和现代创新,在前一种理论体系“还没有足够时间在实践中生根”就义不断创新德育新理论,在德育目标、德育本质、德育功能等诸多方面开展百家争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生活德育理论”、“生命德育理论”、“生态德育理论”、“生本德育理论”等,开始重视德育在物质、制度和理念等全方位构建,反映了德育人学研究的走向。但任何德育的理论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归实践的验证,要不然,德育始终想“一个能用健全的双腿走路的人却拄着拐杖走路”一样,只有象征意义而没有实质意义。仅仅持有德育的知识、理念和思维并不能令德育发挥作用,只会加剧社会对德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争论。德育研究要想取得新进展,需要在研究中回避两类问题,一是就理论谈理论,或者借用时髦的命题或哲学思辨直接和德育实践中的复杂现象挂钩,生搬硬套政治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另一类是仅停留于经验研究之上,缺乏科学定量分析和理论概括。这两类问题,都忽视了对德育学科中间层次的研究,没有建立起德育学的中层理论。在理论和事实结合上,缺乏内在的必要的场所,“应把一般经验升华上去,把一般原理渗透下去,在这两方面的结合上,建立这种上下之间的中层理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问题意识”和“交义学科视野”,尽量回避传统研究中只关注单个学科及其发展的“体系取向”,而以德育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和着眼点,深入研究对象实际,在具体的对象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在大量的问题研究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研究视野。校本研究是面向“问题”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校本”概念在国外兴起,发展的原因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与工业化运动相匹配的“工具和技术理性”的批判和反思,主张回归到教育实践中。风靡全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所提倡的社会现象“多元”形态、“之中心”、“反对同一,崇尚差异”等思想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界对“校本”理论的认识程度和运用决心,校本运动在国外教育界蓬勃发展。80年代“校本”理论传入我国并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85年我国中小学校开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校长负责制的推行以及学校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成为“校本”进入教育研究视线的先决条件,而95年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成为校本实施的直接动因,“校本课程”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指标。从源头考察,“校本”能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发展促进了人的个性张扬,教育激发了社会对人的创造精神的高度关注,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日益扩大的张力使得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转向具体的学校实践,校本成为教育振兴的巨大实践。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理念能否为高等教育服务,能否为高校德育研究作用?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就目前看,“效果危机”正成为高校德育的严峻现实,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则进一步强化了危机,教育部16号文件中提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①文件还提到,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实践是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研究亟需攻克的难题,校本研究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为高校德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为基础,着眼当前德育研究范式转换的趋势,运用德育学科交义的视野,引入和使用基础教育领域“校本研究”理念,开展德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旨在面向具体高校用学校的方法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开展提供范式指导。论文从三个步骤分五个部分展开,三个步骤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陈述论证,即首先回答“是什么”,介绍并指出基础领域的校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德育所用,也即校本研究的高校德育研究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德育校本研究进行了界定,讨论了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内涵;其次回答“怎么用”,对德育校本研究的主体和方式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校本研究的特征和德育实践的需要论述了方式方法实践取向的特征;第三步着重回答“使用效用”,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现实的推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展开。理论层面德育校本研究推动了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包括德育观、德育范式、德育模式及德育队伍等;实践上,论文选取了具体的学校为例,对校本研究在具体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开展步骤、方式方法、表现形态及具体效果进行了现实分析。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表明德育校本研究的研究原因,并对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构想进行阐述。“问题即研究”,德育研究亦是如此,本章从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出发,着眼于当前德育理论研究中关于德育价值观的人本转向、德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趋势,着眼于德育环境中高等学校的异质性竞争及德育工作者的专家化、职业化要求,着眼于德育对象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及德育如何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提出并引入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概念,开展高校德育校本研究。在引入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本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难点和创新点等基本研究构想。论文第二部分为基本理论论述和概念界定,回答了德育校本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本章认为,关于校本研究在高等学校的研究和运用在目前只是刚刚破土的嫩芽,在显示其勃勃生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关校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在高校尚未达成共识,没有取得较为一致的认同,比如虽然已有研究者将校本理念引入高等教育的一些领域,但至今尚未有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领域校本研究的内涵和运用方法。研究高校德育校本研究,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德育校本研究,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内涵和属性是什么这样的基本问题。文章在深入分析校本研究概念的基础上,首次对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概念作出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对其内涵做出揭示,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其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打下基础。论文第安部分主要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即德育校本研究开展的主体和基本方法。研究主体及方法的确定是开展研究的基本前提,德育校本研究的主体可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界定和阐述,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设置而言,学生工作部或者学生工作处是当前德育校本研究的组织实施单位,就个体而言,德育工作者范围较广,目前主要为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一线学生工作者,本章从辅导员的角度给予阐述。德育校本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基本遵循了校本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但又充分结合了德育研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校本德育研究的基本取向,即践行务实有效、倡导方法多元、尊重本土知识和关注累积渐进。本章实际上提出并论证了普遍意义或者基础教育领域的校本研究方法在高校德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可行性及其表现的特殊性,是校本研究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的阐述。论文第四部分从理论维度回答了德育校本研究对当前德育理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来源和论述都是基于德育范式转换的历史背景,范式研究一直是德育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德育研究者用“范式”来衡量德育发展水平。随着对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德育研究范式也得到更深层次的研究。范式创新不是范式重建和革命,任何一种范式都是对前一种范式的继承,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新范式实际上都是对前一范式的改良,或者是前一范式的拓展。本部分从四个和德育范式密切相关的维度,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范式对当前德育范式的历史转型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基于德育观和德育范式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本章首先论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德育观人本化演进的进一步推进,并提出了德育校本研究下德育价值的平民化取向;从德育范式转换的角度,基于当前德育范式的人学趋势,阐述和论证了校本研究范式和德育人学范式的本质契合,德育校本研究具有人学范式的基本特征,是人学范式在具体学校中的实践范式;从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变革角度,德育校本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校本德育管理,而德育管理的校本化也必然会反过来促进德育校本研究。最后,从德育校本研究的实施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维度,论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推进。论文第五部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阐述了德育校本研究在具体学校中的运用,从实践维度回答了校本研究的实践模式和表现形态,也从侧面证实了实施效果。校本研究主张,学校中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解决,要讲究问题的设计、操作的程序、成果的总结等。德育校本研究视野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包含学校中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相对稳定的问题、关键问题和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等。本章从校本研究“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逻辑特征,对校本研究如何在具体的学校中开展和实施进行了论述。论述以叙为主,摆案例、讲方法、论实效。如何“基于学校”,本章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剖析,对学校和学生的特点、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把握,重点在发现问题。如何“为了学校”,本章从德育校本研究运行的机制体制角度开展了研究,实际上是从管理如何确保德育校本研究开展的可能性和高效性角度进行论述,列举了学校在保障德育校本研究开展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办法,从顶层设计到中层管理再到后续评价激励,全面保障德育校本研究在学校中的顺利进行。如何“在学校中”本章从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角度,通过对校本文化的内涵挖掘,最大限度发挥校本文化的德育资源对本校学生的德育意义。本章从整体上力图为德育校本研究展现一个具体情境,也是德育校本研究的实践案例分析。高校德育校本研究承认德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多样性、复杂性是理解、阐释和建构校本德育的基本出发点。德育校本研究尊重和提倡德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承认德育范式的整体转型、德育观念的历史变迁、德育发生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只承认简明性、惟一性和模式化,德育校本研究的实施和完成具有不可精确控制和计算性,但它确实体现了德育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的历史转向,这种转向表明了学校德育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进步和提升,丰富了德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和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切实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施冰芸[8](2013)在《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高职德育范式嬗变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主体性为哲学基础的传统"主我式"高职德育范式陷入困境,遭遇尴尬。只有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实现高职德育目标从物化到人本的转换,德育内容从唯理性、泛政治化到生活化的转换,德育过程从外施性、专修性到内化性、整体性的转换,德育评价从重"鉴定"到重"发展"的转换,才能重构"他我式"高职德育范式,开创高职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金家新[9](2013)在《政治社会化取向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其自身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系统而与社会系统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生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能量互动与交换,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因之而更加紧密。高校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价值观的体认、道德理性的增强、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资本,也对现时与未来的社会公民进行着次生教育,这将使得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心。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更深、更广泛意义的公民培养所能起到的作用作为前提条件,以当代社会的“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作为时代背景,以“接受高等教育与公民的政治、道德成熟具有较强相关性”、“公民政治文化水平与道德素质存在相关性”为基本假设,着力论证人的现代性发展需要道德的规范性、价值性、超越性引领其对“人”的真正认识,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看待他者,进而涵养自我、悦纳群体。在论证这一命题的同时,本研究必须解决这样的基本判断:社会政治制度需要道德性作为其基础,而这种道德性也必须取得所在社会公民的认同与维护,因为对于政治价值的认同是公民道德之“公”的本质所在,放弃对社会政治价值的认识,将会使得公民道德教育成为实质意义上的“私民”德育。本研究的立论基础与问题提出的路径在于:首先,将政治社会化这一核心概念放置在人的关系性存在与人类社会的政治性存在展开分析,并将“道德”与“政治”之间关系放置在道德主体的型塑与政治共同体的构建关系上进行分析,以期论证公民道德既是民族民主国家的需要,也是正义、自由的公民社会的需要;其次,我们将中国高等教育中“公民”的缺席现象进行了剖析,分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我们缺乏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路径,高等教育缺少对公民培养中的核心要素——“道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再次,提出我们的核心观点:其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必须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其二,政治社会化取向的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既具有公民教育的本体论意义,也具有方法论意义,是高校德育范式的必然转变。而这种范式的变化,其基本的教育立场是尊重大学生作为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并以人具有对道德价值的理性追求为人性假设。基于此,我们将本研究的意义定位为是对政治社会化与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这两种研究进路在分疏中的合流,而这种合流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让政治社会化永恒的价值追求指向“造就公民”这一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如何体现将“政治社会化”嵌入到高校公民教育中以实现“追寻美德”这一核心理念。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绪论与五章的内容。在绪论中,重点从“民族—国家”入手,探讨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政治与国家—公民社会的关系、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政治与人的关系、大学生政治素质与其作为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关系;第一章中,将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放置在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探讨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所在,并着力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教育应该基于实效性缺失的问题将政治社会化作为其应然的维度第二章,以复杂性理论作为支撑,运用问卷、访谈的形式,重点对我国当前大学生政治文化素质与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与公民道德素质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大学生个体背景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与公民道德水平具有相关性。第三章与第四章力图通过“以史为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历史梳理与国别比较来分析政治社会化取向在高校公民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重点考察了在中外高校公民道德教育中去政治化、泛政治化所带来的危害。研究表明,各国政治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无不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教育来实现人的政治性与道德性、社会的政治性与道德性的辩证统一。第五章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分析了影响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因素等,提出了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原则及教育策略。
曾昭皓[10](2012)在《德育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高校德育出现了边缘化和功能弱化的趋势,其深层原因在于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的弱化和偏失。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且其系统性不强,深度不够。因此,德育动力及其机制研究不但是德育研究的应有之义,而且迫在眉睫。实践表明,只有把握了德育的各种动力构造要素及其互动机理,才能明确德育动力机制的全部内涵,真正把握德育动力系统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促进德育发展。所谓德育动力机制,是指德育动力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与方式,是促进德育发展的各种构造、功能和条件的总和。德育动力机制通过对德育动力诸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使之形成一个协同共生的有机整体,发挥最佳动力的整体功能,实现德育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根据动力机制的结构性特征,可以将德育动力机制划分为德育内生动力机制、德育外生动力机制以及德育联动动力机制。所谓德育内生动力机制,指的是那些源自于德育主体需要的动力构成要素所组成的有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教育主体的动力结构要素、受教育主体的动力结构要素、社会主体的动力要素和政治主体的动力结构要素。教育主体的动力要素是利益驱动、发展需要、道德理想和事业追求;受教育主体的动力要素是物质利益、社会化、精神成人和追求高尚;社会主体的动力要素是社会秩序维护、道德传承和实现和谐社会理想;政治主体的动力要素是维护阶级利益、灌输意识形态、保障政治稳定和实现最高理想。德育内生动力机制是德育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关系机制,其功能是既确保了德育的人本价值取向、人化实践方向和人性发展方向,又增进了德育主体、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承继性。所谓德育外生动力机制,指的是除德育主体需要以外的各种动力构造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与方式。这些外部要素主要是理论创新的结构要素和实践创新的结构要素。德育外生动力机制是德育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关系机制,其功能是增添德育改革与创新的活力,促进德育内化与外化的双向互动。所谓德育联动动力机制指的是促进德育动力系统实现良性互动的各种整合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与方式。德育联动动力机制包括德育动力加速机制和德育动力缓冲机制。德育联动动力机制是德育形成和发展的整合要素,实质上是一种整合性、衔接性的动力机制,其功能是保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理张力,保证动力机制为德育提供适度动力。德育动力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运行是有规律的。第一个规律是德育动力盈亏规律。德育动力机制在动力过剩时起动力延缓作用,在动力不足时起加速作用,由此使德育动力盈亏达到动态平衡,德育动力处于适度状态。第二个规律是德育动力博弈规律。德育的正向动力与负向动力之间在相互博弈中发展,在德育动力机制的有序干预、控制和调节下,达到动态平衡。第三个规律是德育动力增减规律。德育动力变异的演变规律主要体现为时代性、多样性和质量互变性规律,德育增量动力的演变规律呈现出独特的历时性、共时性和可持续性的演变规律。并且,在德育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动力变异向积极方向发展。德育动力机制的建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本质与价值来建构其理论体系的完整图景和逻辑框架。为此,德育动力机制的建构要以防止德育异化与人的异化、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的双向互动、人的全面发展与德育文化的双向互促为目的,以尊重人的存在和主体性、回归生活世界、导引终极关怀为基础,从主体、利益、价值和制度维度形成四维一体的立体式、多元化建构路径。德育动力及其机制是德育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又是事关德育实效性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需要理论为基础,以生态整体性视野,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机统一的路径,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德育动力机制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德育动力机制理论体系的完整图景和逻辑框架。这对丰富德育动力机制理论研究,促进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建构学校的德育新范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建构学校的德育新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融合:可能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融合的内涵 |
二、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融合的可能 |
(一)教育戏剧具有德育属性 |
(二)教育戏剧提供德育资源和手段 |
三、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融合的价值:基于多元智能理论 |
(一)促进语言智能发展 |
(二)促进逻辑智能发展 |
(三)促进空间智能发展 |
(四)促进身体运动智能发展 |
(五)促进音乐智能发展 |
(六)促进人际交往智能发展 |
(七)促进内省智能发展 |
(八)促进自然观察智能发展 |
(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 |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 |
(三)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 |
一、思想道德对话的可能性 |
(一) 关于追求“同一性”的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 |
(二) 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证明 |
二、对话与德育的内在契合 |
(一) 对话与德育的本源性重合 |
(二) 对话是德育的本真诉求 |
三、对话德育的生成条件 |
(一) 交互主客体关系是对话德育生成的基础条件 |
(二) 交往实践是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 |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界定 |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理解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 |
(一) 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 |
(二) 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 |
(三) 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 |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 |
(一) 人与文本对话 |
(二) 人与人对话 |
(三) 人与自我对话 |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一般特征 |
(一) 平等性与民主性 |
(二) 开放性与互动性 |
(三) 沟通性和理解性 |
(四) 生成性和创造性 |
(五) 互惠性和共享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 |
一、高校对话德育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 |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 |
(二) 习近平关于对话的重要论述 |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论借鉴 |
(一) 认识论中的主体间性 |
(二) 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 |
(三) 社会学中的主体间性 |
四、西方对话哲学的思想吸纳 |
(一) 苏格拉底的对话思想 |
(二) 戴维·伯姆的对话认识论 |
(三)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 |
(四) 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 |
(五)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
五、中国传统对话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 老子的对话思想 |
(二) 孔子的对话思想 |
(三) 王阳明的对话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现状的调查概述 |
(一) 调查的对象 |
(二) 调查的内容 |
(三) 调查的方法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取得的成效 |
(一) 对话教学的地位和必要性受到重视 |
(二) 教师的对话教学观念初步树立 |
(三) 学生的对话意识开始觉醒 |
(四) 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日益增多 |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问题 |
(一) 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比重不足 |
(二) 对话流于形式,意义生成不充分 |
(三) 对话囿于表面,对话深度不够 |
(四) 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 |
(五) 对话效果不凸显,出现相对主义倾向 |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影响 |
(二) 平等对话关系的缺失 |
(三) 师生对话素质的欠缺 |
(四) 对话内容脱离生活 |
(五) 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 |
(一)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
(二) 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 |
(三) 增强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重要价值 |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教育价值 |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人本价值 |
(三)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社会价值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 |
一、坚持科学的高校对话德育原则 |
(一) 以人为本原则 |
(二) 生活世界原则 |
(三) 合作共享原则 |
二、制定明确的高校对话德育目标 |
(一) 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 |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 |
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对话德育内容 |
(一) 设计高校对话德育内容的基本原则 |
(二) 设计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内容 |
四、采取有效的高校对话德育方法 |
(一) 高校对话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
(二)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方法 |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 |
一、更新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 |
(一) 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
(二) 树立开放和民主的理念 |
(三) 树立生成和建构的理念 |
二、构建高校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 |
(一)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依据 |
(二)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方向 |
(三)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路径 |
三、培养师生的对话素质 |
(一) 培养师生的对话意识 |
(二) 提升师生的对话能力 |
四、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 |
(一) 对话的空间环境创设 |
(二) 对话的话语环境创设 |
(三) 对话的心理环境创设 |
五、拓宽高校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 |
(一) 高校对话德育的课堂场域 |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生活场域 |
(三) 高校对话德育的网络场域 |
六、优化高校对话德育的过程 |
(一) 对话的准备阶段 |
(二) 对话的进行阶段 |
(三) 对话的共享和反思阶段 |
七、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 |
(一)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
(二)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三)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
(四) 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 |
(3)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 有利于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 |
(二) 有利于道德教育新理念落实 |
(三)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
(四) 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五) 有利于课堂教学教育性发挥 |
三、概念界定 |
(一) “对话教学” |
(二) 小学德育课程 |
(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五、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品性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内涵 |
(一)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 |
(二)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视界融合”的过程 |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类型 |
(一) 不同划分标准产生的不同对话类型 |
(二) “关系重建”理论下的四种对话类型 |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特征 |
(一) 主体关系平等性 |
(二) 对话主体交往性 |
(三) 对话过程开放性 |
(四) 对话效果生成性 |
第三章 小学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
一、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建构分析 |
(一) 教材编写的立论:德育实质是“学德” |
(二) 教材编写的定位:“教材”实为“学材” |
(三) 教材建构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活动 |
二、统编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
(一) 新教材改变了“说教者”的面孔,构建了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者平等关系 |
(二) 新教材以“学”为核心的内容设置,利于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互动对话 |
(三) 新教材体现“交往互动”的编排体例,便于有效组织各种“对话”教学活动 |
第四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物理条件 |
(一) “对话”的开展需要合适座位的摆放 |
(二) 班级规模的适当控制可以保证“对话”效果 |
二、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理智条件 |
(一) 在理智和规则下“对话” |
(二) 师生双方皆要有“对话素养” |
(三) “对话”要秉持“在场因素” |
三、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情感条件 |
(一) 相互信任是“对话”发生的基础 |
(二) 共情心促使“对话”持续发生 |
(三) 尊重保障“对话”的深入开展 |
第五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 |
一、目标设计策略 |
(一) 目标设计包含的内容 |
(二) 目标设计具备的特点 |
(三) 目标设计着眼的要求 |
(四) 目标设计遵循的步骤 |
二、话题设计策略 |
(一) 话题设计的分类 |
(二) 话题设计的要求 |
(三) 话题设计的要点 |
三、活动设计策略 |
(一) 活动的分类 |
(二) 活动设计的原则 |
(三) 活动设计的步骤 |
四、评价设计策略 |
(一) 评价的特征 |
(二) 评价设计的内容 |
(三) 评价设计的原则 |
(四) 评价设计的步骤 |
第六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文本对话策略 |
(一) 师本对话策略 |
(二) 生本对话策略 |
二、人际对话策略 |
(一) 师生对话策略 |
(二) 生生对话策略 |
(三) 生与他人对话策略 |
三、自我对话策略 |
(一) 师与自我对话策略 |
(二) 生与自我对话策略 |
四、生活世界对话策略 |
(一)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方式 |
(二)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策略 |
第七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存在问题 |
(一) 把“对话”窄化为“问答” |
(二) “对话”中教师仍是“主导” |
(三) “对话”超越学生的自身经验 |
(四) “对话”过程缺乏情感的支撑 |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问题探源 |
(一) 教师对“对话式”德育课堂存在误区 |
(二) 主客观因素使教师不愿放弃权威地位 |
(三) “对话”的话题或活动设计不恰当 |
(四) 传统的教学惯习使课堂冰冷无情味 |
(五) 课程管理的不到位影响课堂有效性 |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改进策略 |
(一) 厘清“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 |
(二) 淡化“对话”中教师权威角色 |
(三) “对话”要以学生“在场因素”为出发点 |
(四) “对话”要秉持师生间的共情心和信任感 |
(五) 重视、规范课程管理和教学培训 |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二: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问卷 |
附录四: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学生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小学生德育养成向课外延伸的路径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出校园有秩序 |
二、上下课问好有规矩 |
三、课间活动有监管 |
四、两操认真有规范 |
五、食堂就餐讲文明 |
(5)基于商谈伦理的道德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多元文化中的道德迷茫 |
1.1.2 “道德如何教”的困惑 |
1.1.3 商谈伦理破解多元化与普遍化之间的紧张关系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丰富道德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 |
1.2.2 有助于教育者将商谈精神融入道德教育之中 |
1.2.3 有助于深化道德教育效果,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
1.3 研究综述 |
1.3.1 商谈伦理的研究 |
1.3.2 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 |
1.3.3 商谈伦理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第2章 道德教育模式的省思 |
2.1 道德教育模式回顾 |
2.1.1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
2.1.2 价值澄清模式 |
2.1.3 体谅模式 |
2.1.4 社会行动模式 |
2.2 道德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 |
2.2.1 注重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
2.2.2 道德教育逐渐贴近学生生活 |
2.2.3 道德教育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性 |
2.2.4 道德教育重视利用对话 |
2.3 对道德教育模式的反思——兼论商谈伦理的必要性 |
2.3.1 商谈伦理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消解 |
2.3.2 商谈伦理赋予师生充分的话语权 |
2.3.3 商谈伦理能够有效统整多种道德教育模式 |
第3章 商谈伦理思想的历史根源及其基本主张 |
3.1 商谈伦理思想的历史根源 |
3.1.1 康德“定言命令”的普遍有效性思想 |
3.1.2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 |
3.1.3 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观点 |
3.2 商谈伦理思想的基本主张 |
3.2.1 交往理性:交往行为得以开展的根据 |
3.2.2 生活世界:交往主体进行对话、实现理解的境域 |
3.2.3 理想话语环境:践行商谈的话语背景 |
3.2.4 普遍化原则与话语原则:实践商谈的两种原则 |
第4章 商谈伦理视阈中的道德教育模式 |
4.1 公正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氛围 |
4.1.1 商谈伦理与公正的教育环境 |
4.1.2 公正教育环境的特征 |
4.1.3 营造公正的教育环境 |
4.2 日常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的基础 |
4.2.1 生活世界作为交往的先验境域 |
4.2.2 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意义 |
4.2.3 回归生活世界何以可能 |
4.3 有效话语:道德教育的条件 |
4.3.1 商谈伦理与话语有效性 |
4.3.2 话语有效性的基本特征 |
4.3.3 用有效的话语促进理解 |
4.4 主体间交往:道德教育的方式 |
4.4.1 商谈伦理与主体间性 |
4.4.2 主体间师生关系的呈现样式 |
4.4.3 如何建立主体间的师生关系 |
4.5 形成普遍共识:道德教育的目的 |
4.5.1 商谈伦理与普遍共识 |
4.5.2 道德共识之于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 |
4.5.3 如何形成普遍的道德共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高校德育中生命意蕴的消解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命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索解 |
(一)生命教育使德育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 |
(二)生命教育使德育回归“属人的生活世界” |
(三)生命教育使德育走向生态化轨迹 |
二、高校德育中生命意蕴的消解 |
(一)德育目标的社会本位,造成了道德教育中的“生命空场” |
(二)德育内容的理想化、抽象化,背离了当下生活的多样性 |
(三)德育方式的生硬、单一,抹杀了学生个体差异及个性的发展 |
(四)德育评价的窄化、失衡,导致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
三、高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重构 |
(一)更新德育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转换德育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人性关怀 |
(三)优化德育内容,构建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 |
(四)改进德育评价,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
(7)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选题来源和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校本研究的研究 |
1.2.2 校本研究在高校的应用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德育校本研究的概念及内涵 |
§2.1 校本及校本研究 |
2.1.1 校本 |
2.1.2 校本研究 |
§2.2 相关概念比较 |
2.2.1 院校研究 |
2.2.2 特色研究 |
§2.3 德育校本研究 |
2.3.1 德育校本研究的内涵 |
2.3.2 德育校本研究的属性 |
第三章 德育校本研究的主体及方法 |
§3.1 德育校本研究的主体 |
3.1.1 学生德育管理部门 |
3.1.2 学生德育工作者 |
§3.2 德育校本研究的方式方法 |
3.2.1 基本方式 |
3.2.2 基本方法 |
§3.3 研究方法的特征和取向 |
3.3.1 基本特征 |
3.3.2 实践取向 |
第四章 德育校本研究推动德育理论发展 |
§4.1 推动德育观的演进 |
4.1.1 德育观决定德育范式 |
4.1.2 德育观的演变 |
4.1.3 校本德育观 |
§4.2 推动德育范式的转型 |
4.2.1 德育范式的内涵 |
4.2.2 德育范式的转换 |
4.2.3 校本研究范式 |
§4.3 推动德育管理模式变革 |
4.3.1 政本管理模式 |
4.3.2 校本管理模式 |
4.3.3 校本研究促进校本管理 |
§4.4 推动德育队伍专业化 |
4.4.1 整体专业化 |
4.4.2 个体专业化 |
4.4.3 校本研究促进专业化建设 |
第五章 德育校本研究推进德育实践发展—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 |
§5.1 德育校本研究的对象分析 |
5.1.1 学校分析 |
5.1.2 学校发展评价 |
5.1.3 学生分析 |
5.1.4 学生社会评价 |
§5.2 德育校本研究的机制建立 |
5.2.1 校本德育顶层设计 |
5.2.2 校本德育管理 |
5.2.3 校本德育评价 |
§5.3 德育校本研究的资源建设 |
5.3.1 校本资源的开发 |
5.3.2 校本资源的利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
附件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 |
附件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问卷 |
附件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辅导员职业状况调查问卷 |
(8)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高职德育范式嬗变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范式的内涵及发展 |
二、德育范式的界说 |
三、德育范式相关研究概况 |
(一) 国内外德育范式研究 |
(二) 德育范式演进研究 |
四、主体间性:高职德育范式重构的理论渊源 |
五、主体性下传统“主我式”高职德育范式的实践表征 |
(一) 物化的德育目标 |
(二) 惟理、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 |
(三) 外施、专修的德育过程 |
(四) 重“鉴定”的德育评价 |
六、主体间性下“他我式”高职德育范式重构 |
(一) 德育目标:从物化到人本 |
(二) 德育内容:从惟理性、泛政治化到生活化 |
(三) 高职德育过程:从外施性、专修性到内化性、整体性 |
(四) 高职德育评价:从重“鉴定”到重“发展” |
(9)政治社会化取向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六、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理性追求与道德担当 |
第一节 高校公民道德教育逻辑起点与现代担当 |
第二节 直面“四化”的公民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道德追求 |
第三节 直面“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期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应然追求 |
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公民政治与道德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目标、意义与设计 |
第二节 抽样的主要程序及方法 |
第三节 调查量表及数据的信度、效度及数据信息的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大学生政治与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回望与审思 |
第一节 艰难的探索:从“臣民道德教育”到“公民道德教育” |
第二节 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时间分段与基本特征研究 |
第四章 政治社会化取向的国外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考察 |
第一节 作为当代资本主义代表的美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 |
第二节 作为现代公民教育肇始国的法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考察 |
第三节 作为当代经历社会深刻转型代表的俄罗斯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考察 |
第四节 坚持“和魂洋才”的日本高校公民道德教育 |
第五节 经历政治化社会到理性政治社会化的德国高校公民道德教育 |
第五章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体系 |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取向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人”的向度 |
第二节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及教育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取向的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策略探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德育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困境及出路 |
(一)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三) 研究困境与出路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德育、德育动力与德育动力机制 |
一、德育动力机制及有关概念诠释 |
(一) 德与道德、德育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辨析 |
(二) 动力、动力机制与德育动力机制的内涵界定 |
二、德育动力机制的动力结构 |
(一) 德育动力系统的子系统 |
(二) 德育动力子系统的组成元素 |
(三) 德育动力系统的功能与功能结构 |
三、德育动力机制的环境结构 |
(一) 德育环境巨系统及其结构要素 |
(二) 德育环境子系统及其结构要素 |
四、德育动力机制的运作机理 |
(一) 德育动力机制的基本结构 |
(二) 德育动力机制的基本类型 |
(三) 德育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与手段 |
第二章 德育的内生动力机制 |
一、德育内生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 |
(一) “内生”中“内”的理解问题 |
(二) “内生”中“生”的理解问题 |
(三) 德育内生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 |
(四) 德育内生动力机制的概念外延 |
二、德育内生动力机制的结构要素 |
(一) 教育主体动力结构要素 |
(二) 受教育主体动力结构要素 |
(三) 社会主体动力结构要素 |
(四) 政治主体动力结构要素 |
三、德育内生动力机制的功能分析 |
(一) 德育内生动力机制是德育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关系机制 |
(二) 德育内生动力机制确保德育的正确方向 |
(三) 德育内生动力机制增进德育的承继性 |
第三章 德育的外生动力机制 |
一、德育外生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 |
(一) 德育外生动力机制的逻辑基点 |
(二) 德育外生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 |
(三) 德育外生动力机制的概念外延 |
(四) 德育外生动力机制与德育内生动力机制的内在关系 |
二、德育外生动力机制的结构要素 |
(一) 理论创新机制的结构要素 |
(二) 实践创新机制的结构要素 |
三、德育外生动力机制的功能分析 |
(一) 德育外生动力机制是德育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关系机制 |
(二) 德育外生动力机制增添德育的改革与创新的活力 |
(三) 德育外生动力机制促进德育的内化与外化双向互动 |
第四章 德育的联动动力机制 |
一、德育联动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 |
(一) 德育联动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 |
(二) 德育联动动力机制的概念外延 |
(三) 德育联动动力机制与其他机制的内在关系 |
二、德育联动动力机制的结构要素 |
(一) 动力加速机制的结构要素 |
(二) 动力缓冲机制的结构要素 |
三、德育联动动力机制的功能分析 |
(一) 德育联动动力机制是德育形成和发展的整合机制 |
(二) 德育联动动力机制保持德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理张力 |
第五章 德育动力机制运行的基本规律 |
一、德育动力机制与德育动力盈亏的演变规律 |
(一) 德育动力盈余及其体现 |
(二) 德育动力亏损及其体现 |
(三) 德育动力机制作用下德育动力盈亏的演变规律 |
二、德育动力机制与德育正负动力的演变规律 |
(一) 德育正向动力及其体现 |
(二) 德育负向动力及其体现 |
(三) 德育动力机制作用下德育正负动力的演变规律 |
三、德育动力机制与德育动力增减的演变规律 |
(一) 德育增量动力及其体现 |
(二) 德育动力变异及其体现 |
(三) 德育动力机制作用下德育动力增减的演变规律 |
第六章 德育动力机制的建构 |
一、德育动力机制构建的目的 |
(一) 德育异化与人的异化的双向扬弃 |
(二) 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的双向互动 |
(三) 人的全面发展与德育文化的双向互促 |
二、德育动力机制构建的基础 |
(一) 尊重人的存在和主体性 |
(二) 回归生活世界 |
(三) 导引终极关怀 |
三、德育动力机制构建的路径 |
(一) 主体维度的建构路径 |
(二) 利益维度的建构路径 |
(三) 价值维度的建构路径 |
(四) 制度维度的建构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建构学校的德育新范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戏剧与主题班会融合:可能与价值[J]. 言姝媛. 基础教育研究, 2020(07)
- [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D]. 涂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3]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D]. 张莉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小学生德育养成向课外延伸的路径举例[J]. 吴化国. 安徽教育科研, 2018(16)
- [5]基于商谈伦理的道德教育模式研究[D]. 沈艳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高校德育中生命意蕴的消解与重构[J]. 刘利. 教育与职业, 2014(21)
- [7]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D]. 蒋怀柳.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8]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高职德育范式嬗变与重构[J]. 施冰芸.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3(02)
- [9]政治社会化取向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 金家新. 西南大学, 2013(02)
- [10]德育动力机制研究[D]. 曾昭皓.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