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7%:2002经济变数(论文文献综述)
窦凯[1](2020)在《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开始由量变发生质变,作为“文化创意+信息通信技术”的碰撞跨界融合所产生的数字内容产业,正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新引擎。近年来,由于“网络中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整体上呈现向好向优的发展态势,数字影音、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内容等领域增长迅速且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已经成为世界数字内容产业大国。然而与美欧日等数字内容产业强国相比,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整体水平上仍然处于竞争弱势,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正确评价、合理分析当前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明确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进而针对性制定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政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为研究背景,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灰色关联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及分类体系,阐述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围绕全球及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判断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在以上基础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包含1个目标、4大系统、14项要素、50项指标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选择G20国家为样本考察对象,选定2010-2017年8年作为考察阶段,完成了对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横向综合测评。实证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数字内容产业伴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呈现明显增强的发展趋势,但较之于美国、英国等数字内容产业强国,中国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竞争格局中仍然处于弱势阶层,中国在G20国家中位列第7名,整体处于第三梯度。同时通过与美英两国的比较发现,中国劣势指标的数量远大于优势指标,尤其是在产品竞争实力、企业战略、关联产业、产业结构、产业基础设施、政府政策、市场开放等方面劣势明显,成为制约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实证结果为参考,在借鉴美、英、日、韩四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制定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政府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宏观规划者,要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要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要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协同产业集群,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高端国际企业,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行业协会作为沟通数字内容企业与国家的中介,要发挥行业政策倡导功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要发挥行业自律功能、维护产业发展秩序,要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完善桥梁纽带作用;企业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经营的微观主体,要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整体提升,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要促进要素资源升级、形成动态竞争优势。
买璐璐[2](2020)在《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协调性研究》文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以知识和科技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竞争的重要部分。地处于我国内陆地区的山西省,煤炭以及和其相关的其他产业在山西省的经济和贸易发展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给山西省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成为山西省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山西省推出了“十三五“创新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从而提高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在山西省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带动山西省贸易水平的提升,为促进山西省贸易转型和经济转型助力。但是,在目前相关的研究中仅仅将“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或“增强出口竞争力”一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对于二者的协调发展关注较少。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分别在提上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方面发挥不同作用。因此本文分别从两方面即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分别与出口竞争力的协调性,综合研究判断山西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其出口竞争力是否处于协调状态。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为了更清晰的分析出当前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与出口竞争力水平,以及两者的协调性关系。文章选取了2005-2018年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在分别测算出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效率、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性测度模型,分析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山西省技术创新能力呈现不断上升状态,且对比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是影响创新能力的关键原因;(2)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出口竞争力不协调;(3)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非有效的原因是规模效率非有效;(4)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和出口竞争力不协调;(5)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整体不协调。
张治群[3](2020)在《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各国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中国作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对控制温室效应有着重要的责任,中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高,能源过度使用,加大了推动节能减排的难度。辽宁省作为实现东北振兴的重要一环,其经济过度依赖于重工业的发展。其中能源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省能源消费的80%,作为辽宁省的主要碳排放来源,是实现辽宁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关键,所以关注能源工业行业的发展显得及其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其碳排放现状与影响因素,同时预测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在未来的碳排放量,对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根据IPCC提供的计算模型计算了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在2000-2017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结合近年来辽宁省对能源工业行业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将研究期间能源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变化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技术效应、投资结构效应、投资依赖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等六个指标衡量行业碳排放水平。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效应是使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增加的最大动力,而投资结构效应是碳排放第二动力。能源强度是能够实现行业减排的最直接的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技术效应和投资依赖效应对减少碳排放的程度相对偏小。其次,根据Tapio脱钩指数模型分别构建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强度的脱钩模型。一方面,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和经济增长效应之间存在三种脱钩状态,分别为增长负脱钩,增长连结和弱脱钩,逐步实现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脱钩状态由“增长负脱钩”向“弱脱钩”的转变。另一方面,碳排放和能源强度之间的脱钩关系在研究期间内一共出现了两种,分别为增长负脱钩,强负脱钩,逐步实现了碳排放和能源强度之间的脱钩状态由“增长负脱钩”向“强负脱钩”的转变。同时也详细地分析了四个能源工业行业的脱钩情况。最后,基于LMDI分解方法构建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预测模型,分别设定影响因素的相关参数,建立三种情景分析模型,即基准排放情景,积极减排情景和强烈减排情景。并预测在三种情景模式下未来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的碳排放量和经济产值,分析能源工业行业的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尽早实现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脱钩。
张春婷[4](2018)在《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选址的影响 ——来自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的约束主要是通过影响其生产行为来实现,在此过程中,势必涉及到选址问题。纵观国内外环境规制相关研究,大多基于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波特假说两个单一视角进行分析。本文在吸收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意图将波特假说的意义延伸,并基于综合分析的框架重新评估“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波特假说”,分析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方面,本文运用条件Logit研究方法,利用我国2011—2015年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选址数据和全国30个省份的宏观面板数据,通过选取和构建同一类型、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指标,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我国污染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进一步地,基于不同区域、不同污染企业类型、不同环境规制手段三个视角对环境规制与污染企业选址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污染企业选址决策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其影响程度与方向最终取决于污染避难所效应和波特效应两类效应的综合作用。(1)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选址产生的波特效应要大于污染避难所效应,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下,污染企业选址更倾向于环境规制较严格的地区。对于东部地区的污染企业,结论一致。但在中部地区,相对而言,污染企业对环境规制较不敏感,这可能是由地缘因素、产业转移政策引起的。另外,在西部及东北地区,综合效应显着为负,污染避难所现象明显,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选址起“离心力”作用。(2)对于水重点企业,受规制形式的影响,环境规制在其选址决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处于“污染避难所效应”阶段,因此区位选择时倾向于政策较宽松的地区。对于气重点企业,环境规制强度和污染企业选址之间呈现显着的“U”型关系,初始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确实削弱了污染企业留在本地的意愿,然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波特效应”逐步增大甚至超过“污染避难所效应”,正向的激励作用促使气重点企业留在环境规制政策较严格的地区。(3)通过构建新的环境规制综合指数,发现综合效应作用方向发生变化,说明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和手段会影响污染企业的选址行为。同时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采用哪种环境规制手段,东部地区均呈现出较强的波特效应,而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污染避难所现象,再次验证了不同区域的污染企业区位选择对环境规制政策力度的敏感性。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贡献在于:(1)延伸“波特假说”的意义,将其落脚点置于环境规制与污染企业选址的关系上,直接从污染避难所效应和波特效应两方面分析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理论假说。(2)数据方面使用的是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实际区位选择结果,共1202400个数据,以期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微观证据。(3)基于条件Logit模型,从区域差异、企业污染类型划分及环境规制手段差异三个视角进行分析,以期研究具有信度和效度。(4)在环境规制变量上分别选取了同一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确保实证结果的有效性。
郭洋志[5](2017)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发展现在进入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刚刚提出不久,人们对新常态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还很不全面、深入,对于什么是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现在为什么会进入新常态、什么时候进入新常态、将会持续多久、与旧常态相比具有那些基本特征、存在什么挑战和机遇、应该如何适应和引领等基本问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还没有形成共识,迫切需要全面深入研究,求得正确的共识,以利促进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本文试图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进入的原因、阶段区间、基本经济特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基本问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和论述,提出合理有效地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对策建议,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将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与现有看法不同的见解:1.本文认为,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的新的状态,而经济发展的状态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状况、经济发展的水平、质量、宏观经济状况等五大方面,本文从这五个方面来研究、概括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可能更为全面准确,有助于弥补现在存在的只看经济增长速度或者再加上经济结构状况、宏观经济状况来说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的欠缺。2.现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研究,大多数都没有明确界定新常态的起始和将持续的时间段,本文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是2012年前后进入新常态、将持续到中国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之时,并且说明了这样判断的理由,可以算是一家之言,可供进一步研究参考。3.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现有研究一般都是指出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等,本文认为还要实行不同所有制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和实现农业的“第二个飞跃”等方面的三大新战略。
刘媛媛[6](2017)在《经济功能区、要素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文中认为贸易增长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而工业制成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很大比重。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的依赖越来越重,而制造业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受制于要素禀赋的约束,我国按照比较优势安排产业结构,基本上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一直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而疏于关注产品质量。伴随我国对外开放,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战略全面实施,经济功能区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区域性要素禀赋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起点,其对非区域性要素的效率选择决定了非区域性要素的流动,进而影响了区际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内容及性质,影响了社会生产聚集水平。经济聚集度增加,非区域性要素净流入,区域要素适宜度水平得到提高,地区经济也得以发展。此时区域内要素禀赋也会发生自我累积及动态变化,其所决定的经济聚集的性质和特征也会因此改变,区域经济由此向更高层级发展,趋向帕累托最优。相反则是非区域性要素呈现净流出,经济聚集度下降。这一动态过程伴随着功能区政府政策的引导,干预了要素流动与配置影响了产业结构,最终影响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从要素集聚视角探讨经济功能区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这对于丰富贸易理论的内涵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7章,第1章开篇导言,重点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全篇使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等。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前人成果为本研究构建理论基础、模型分析以及运用研究方法提供了参考价值,经过梳理现有文献在该领域的研究贡献与不足,未能发现将经济功能区直接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相联系的学术研究。本文尝试弥合这一空白,为学科拓展做出研究贡献。第3章回顾了经济功能区的演进,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发展变化。经济功能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成果,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过程,凭借其先天优势更为接近市场经济的要求,极大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关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发展的论述数量较多,但由于数据的局限、统计方法的差异,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进而引发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第4章尝试对经济功能区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展开讨论,就出口产品质量的度量与理论渊源、功能区基于要素视角对出口质量作用机制的分析、相关理论模型、经济功能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等逐一说明。即立足要素流动,分析制度设计对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作用机制。实证研究为第5章和第6章。我国的经济功能区从行政属地划分出来,管理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界限,其政策也同样具有清晰的边界限制,这为我们研究经济功能区的政策差异及其对于产业聚集、企业聚集以及产品出口的影响提供了实证分析的依据。全文借助国家统计局的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产品”层面数据库(2000—2006年),选择了以PSM-DID方法为主的计量模型与实证方法。第5章整体检验了经济功能区对要素聚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就全样本而言,在考虑了控制变量并且控制了时间效应、地区效应、行业效应等其他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得出经济功能区相对于非功能区而言能够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结果。分析中发现,由于各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不同,使得各地经济功能区实际发挥的作用不同,经济功能区对于不同行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影响也不相同。于是,进一步做了分地区分行业的检验。其中,东部沿海经济功能区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最为显着,而非沿海功能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没有显着作用。继而考虑到企业进入功能区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可能会存在时滞性,这意味着进入功能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可能更为显着。经过计量分析,随着经济功能区内优势要素的集聚,非区域性要素的持续供给有效满足了区域性要素的生产需要,逐步促进了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但是功能区内生产要素的承载能力有限,当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的配置效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形成区内产业拥挤,从而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减弱。结果表明企业进入功能区时间的变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基于这一分析,第6章秉承了PSM-DID的研究思路与框架,具体解析了这一正向影响源于优势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首先,为了检验资本要素对于出口质量的影响,选用企业外商资本比实收资本的对数计算外资比率来具体衡量资本要素,在计算中用“fdibl”表示。此时,处理组是功能区出口企业,对照组则包括非功能区经过匹配的全部企业。全文控制变量保持一致,具体包括:(1)销售收入;(2)从业人数;(3)资产总计;(4)人均工资;(5)财务状况;(6)利润率;(7)企业年龄。另外,固定效应包括了时间固定效应、行业效应以及地区效应。计量估计中我们最为关心(功能区×时间×FDI)的系数值,估计结果中交互项系数显着为负,说明相对于非功能区经过匹配的全部企业而言,FDI并没有为功能区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带来正向促进作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不以能为东道国带来任何正向溢出、协助其提高当地生产力为首要考虑因素。结论说明资本要素并没有显着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测度技术要素的章节,本文改变了以往以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作为衡量技术变量的研究传统,选取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作为测度技术要素的变量。因为TFP反映的是扣除要素贡献后的“剩余”生产率水平,它通常被理解为由于技术因素的变化等非生产性投入要素而使产能增加的贡献,是技术要素对于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为了规避直接使用索罗残差算法存在的选择偏差(Selection Bias)和同步偏差(Simultaneous Bias),本文选用了LP的估算方法,得出了技术创新要素作为协同因素,促使经济功能区显着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结论,优化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在测度要素配置这一影响因素时,本文参考了阳佳余老师的算法,综合使用了反映企业多维融资能力和渠道的财务信息,构建了包括9个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涵盖了企业多种融资渠道的综合约束指标。这9个指标的共同之处是:数值越大,融资约束越小。而综合测评的分数则统计了上述9个指标中处于同年同行业中相应指标前五分之一的指标个数并加总求和。由于本文已尽可能控制多种融资约束指标的影响,交互项前的系数仍然呈现了显着为正的结果。说明经济功能区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相对于非功能区而言存在显着差异,即融资约束的缓解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最后,第7章归纳了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对于尚存的研究局限与不足之处也做了总结,并为未来研究找到了探索方向。主要结论是:就全样本而言,经济功能区整体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着的正向带动作用。其中,沿海功能区对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着促进作用,而非沿海功能区其“功能区效应”不是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有力解释。经济功能区呈现为要素集散地以及不同层次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体,各经济功能区之间具有异质性从而形成总体上的非均质经济。进而提出了有关如何改善经济功能区生产要素适度配置及科学管理的政策建议,以使其更大限度助力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首先解析了经济功能区的制度设计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经济功能区要比通常文献中使用的城市层面数据更微观至县级行政单位,还考虑了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分别考察了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与要素资源配置的作用;其次是理论模型的创新,通过基本理论推导得出经济功能区、要素流动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之间的传导机制,以数学方式直观而形象地概括事物内在联系、描述客观现象;第三,研究质量这一问题使用了恰当的计量方法,克服了内生性,提高了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健性。全文将中国特色的企业生存异质空间纳入分析框架,以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为前提,将制度设计作为影响因素立足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研究,具有一定独创性。发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立的各类经济功能区,不仅体现了国家宏观战略规划与地区谋求发展的共同愿景,也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带来显着影响。因此,本研究对于学科领域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保永文[7](2017)在《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文中提出本文在技术创新理论、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考察制造业各行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历史变化,并分析影响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各项因素。另外,从出口规模和出口质量两个维度测度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创新产出和投入指标衡量技术创新,分析其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竞争力和出口质量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产业异质性,得出以下结论:从创新投入指标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和研发人员投入数量均增长较快,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和研发人员投入比例均趋于上升,虽高于其他金砖国家,但仍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从创新产出的绝对规模来看,科技期刊论文发表数、专利申请数和商标申请数均居于世界前列,但专利密集度、人均科技论文数等相对水平仍然较低,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在专利申请数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表明我国制造业创新产出的质量依然较低。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工业制成品已在出口总额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商品所占比重均趋于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在制造业出口商品总额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口额占比较高的行业分别为: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口占比较高。技术密集型产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额所占比重最高。我国制造业中,以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度量的出口规模竞争力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红利衰减、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趋于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则趋于上升。其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上升尤为明显,从具有竞争劣势的产业逐渐变为具有平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具体行业来看,我国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行业分别为纺织服装、鞋、帽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其出口竞争力均趋于下降。资本密集型产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其竞争力趋于上升。技术密集型产业中,仅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他行业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多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均存在统计幻象,缺乏竞争优势。以出口复杂度指标衡量的我国制造业出口质量竞争力测算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高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Hausman提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结果表明,2003—2014年,我国制造业中绝大多数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均趋于上升,总体来看,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增长相对较快,仅有个别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所下降。但基于Tacchella出口复杂度计算方法的测度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复杂度最低,但趋于上升,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复杂度虽然较高,但其中许多高技术行业的出口复杂度趋于下降,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可专有收益性机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正向激励效应。此外,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促进国外技术引进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导致国外技术引进与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异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技术引进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制造行业技术创新水平。技术创新通过成本竞争和产品差异化机制提高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以专利申请量衡量的技术创新显着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但其影响存在产业异质性,其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影响显着为正,对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虽然为正但并不显着。对异质创新成果影响的分析发现,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设计显着提高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对其影响并不显着。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设计均有效提高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且其影响显着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显着提升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但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设计的影响并不显着。研发经费支出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对低分位点行业的影响较大,但对高分位点行业的影响较小。由于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存在门槛特征,研发人力资本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具有显着的负向抑制效应,但在出口技术复杂度不同分位点的行业间存在差异,其对低分位点行业具有显着的抑制效应,但对高分位点行业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等外部知识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不稳定。
明承毅[8](2016)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市行业板块波动的传导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外开放进程不断推进,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和外汇储备量波动较大,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震荡。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性正逐渐放开,金融市场尤其资本市场在体制改革中不断面临外界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中的风险。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结束单一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当时的8.28调整为8.11,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现实,如今人民币汇率波动性震荡,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值得考量。股市的发展态势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作为一国经济“晴雨表”,对各个不同行业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与状况进行反映。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汇率可以看做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货币的购买力比较,汇率的变动会传导至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从而对各个行业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并通过股市进行反映。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理论支撑,以实证分析为轴承,探究中国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行业板块的传导性。定性分析方面,结合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资产市场理论以及股票价格相关理论中行为金融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就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性进行分析。实证分析方面,分别选取2005年7月21日至2015年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以及中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指数收盘价数据进行分析,通过Wind资讯金融终端确定行业板块数量选择,根据其中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总共28个行业板块,采用EViews7.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就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市行业板块波动的传导性进行分析,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正确认识,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融资决策。
孙路珊[9](2016)在《证券收益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基于因素模型》文中研究表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作为古典与现代金融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然而,金融市场上也存在很多不能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解释的异常现象,特别是价值效应,规模效应和动量效应。根据Fama and French(2012)提出的三因素模型,账面市值比因子(HML)被用来解释价值效应,它由价值型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减去增长型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计算而来;市值规模因子(SMB)用来解释规模效应,它使用小规模公司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减去大公司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市场风险(MKT),也就是市场组合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差,用来解释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Carhart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因子动量因子,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过去收益率高的股票、卖出过去收益率低的股票获利,这一因子后来被沿用并称为动量因子(WML)。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运用证券市场中可以解释市场超额回报的三个因子分别与GDP增长率进行线性回归测试相关关系。三个因子分别是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中的账面市值比因子、市值规模因子和Carhart四因素模型时新增的动量因子;另一方面,本文还测试考虑市场因素和商业周期变量后,得出的结论是否依然保持一致。相较于众多对于证券市场变量和经济增长的解释研究,本文的不同之处:运用了新的数据和更多国家的实证结果来探讨关于证券市场中解释股票超额收益的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另外引入了更多控制变量完善模型,来进一步验证模型中因子是否可以解释经济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作为解释变量的三个因子中只有WML因子没有显示出相关性,其他两个因子都显示出了较高显着性水平的正相关。而以上结论在加入市场超额收益因子后仍成立,即HML和SMB因子仍表现出相关性可以解释GDP增长率。而加入商业周期变量后,虽然拟合优度有明显大幅度的提高但只有HML因子在英国的数据中显示出正相关,其他因子对美国和中国的GDP增长率不再显示出相关性。
林嘉豪[10](2015)在《页岩气开发对天然气贸易格局和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年来,页岩气、页岩油、可燃冰等非常规能源加快开发,对天然气、原油等相应的常规能源市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商业化开采在美国掀起了一场“页岩气革命”。页岩气占天然气总产量的份额持续增加,天然气供应过剩,天然气价格降低,天然气净进口下降,并已影响到全球能源市场。与此同时,深陷雾霾等环境问题的中国迫切希望大量廉价、清洁的能源时代的到来,开发和利用页岩气资源是实现途径之一。中国提出页岩气开发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政府决策已经成熟。因此,研究页岩气开发影响天然气价格、贸易格局与市场一体化的途径与机制,把握其市场效应,对中国、波兰、墨西哥等页岩气资源富集国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有重要现实意义,并且对进一步研究非常规能源开发对相应的常规能源市场的影响途径、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指出页岩气开发影响天然气市场的途径,从理论上分析出页岩气开发是如何逐步影响天然气价格、贸易格局,进而影响国际天然气市场一体化的。其次,本文分别分析页岩气开发对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国际天然气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并且从实际上解释这些影响是如何递进的。同时,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Kalman)滤波,检验北美、欧洲、亚太市场的价格联动,进而分析页岩气开发对国际天然气市场一体化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以下主要结论:⑴页岩气开发降低了北美天然气市场价格,拉大了与欧洲、亚太市场间的价格差距。⑵页岩气开发改变了部分天然气国际贸易格局,尤其是降低了北美与欧洲市场间的跨大西洋贸易。⑶页岩气开发降低了国际天然气市场一体化程度。⑷页岩气开发影响国际天然气市场的机制是遵循产量影响价格、价格影响贸易、贸易影响市场一体化的路径,由此可以推论至非常规能源影响常规能源市场的机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各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程度和天然气供应范围意愿的二维度政策建议。本文企图在以下方面做出研究尝试:⑴论证非常规能源开发影响常规能源市场的,即遵循产量影响价格、价格影响贸易、贸易影响市场一体化的路径。⑵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Kalman)滤波实证方法,分析页岩气开发对国际天然气市场一体化影响。
二、5-7%:2002经济变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7%:2002经济变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研究方式创新 |
1.4.3 机制路径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梳理 |
2.1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字内容产业概念界定 |
2.1.2 数字内容产业分类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
2.2.2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
2.2.3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述 |
2.3 产业竞争力来源及基本理论梳理 |
2.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来源探讨 |
2.3.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前提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
3.1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1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 |
3.1.2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
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2.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 |
3.2.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
3.2.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现状 |
3.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
3.3.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
3.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
3.4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判断识别 |
3.4.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3.4.2 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形态与特征 |
3.4.3 基于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的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4.1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 |
4.1.1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组成要素 |
4.1.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衍生路径 |
4.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路径 |
4.2.1 确立评价目标 |
4.2.2 明确评价原则 |
4.2.3 理清评价思路 |
4.2.4 设计评价流程 |
4.2.5 选择评价方法 |
4.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指标体系评价框架 |
4.3.2 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
4.3.3 指标体系初步选取 |
4.3.4 指标体系修正筛选 |
4.3.5 指标体系最终确定 |
4.4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4.1 基于AHP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赋权 |
4.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 |
5.1 横向层面基于国际比较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测评 |
5.1.1 横向比较样本国家选择 |
5.1.2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来源 |
5.1.3 G20国家数据导入测度 |
5.2 基于横向测评结果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5.2.1 G20各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演变状况 |
5.2.2 G20各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聚类分析 |
5.2.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国际比较分析 |
5.3 中国与其他G20国家竞争力要素与指标的综合比较 |
5.3.1 核心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
5.3.2 基础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
5.3.3 环境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
5.3.4 现实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
5.4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总结 |
5.4.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统计分析 |
5.4.2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结论分析 |
5.5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
5.5.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
5.5.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发达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1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1.1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
6.1.2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2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2.1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
6.2.2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3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3.1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
6.3.2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4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4.1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
6.4.2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 |
7.1 政府宏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
7.1.1 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
7.1.2 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7.1.3 加强产业引导扶持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
7.1.4 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协同产业集群 |
7.1.5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高端国际企业 |
7.1.6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7.2 行业中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
7.2.1 发挥政策倡导功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
7.2.2 发挥行业自律功能维护产业发展秩序 |
7.2.3 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7.2.4 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完善桥梁纽带作用 |
7.3 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
7.3.1 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整体提升 |
7.3.2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
7.3.3 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
7.3.4 促进要素资源升级形成动态竞争优势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未来展望 |
附录A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初始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B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
附录C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性指标专家打分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 |
1.2.1 出口竞争力研究 |
1.2.2 技术创新研究 |
1.2.3 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
1.2.4 协调性水平研究 |
1.2.5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作用机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传统贸易理论 |
2.1.2 新贸易理论 |
2.2 出口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
3 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3.1 生产经营情况 |
3.2 产业规模情况 |
3.3 产业结构情况 |
4 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现状及竞争力测算 |
4.1 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现状 |
4.1.1 出口总量分析 |
4.1.2 出口结构分析 |
4.2 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测算 |
4.2.1 因子分析法介绍 |
4.2.2 出口竞争力指标选取 |
4.2.3 数据来源 |
4.2.4 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5 结果分析 |
5 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情况及水平测算 |
5.1 技术创新情况 |
5.1.1 投入情况 |
5.1.2 产出情况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1 目的性原则 |
5.2.2 科学性原则 |
5.2.3 可行性原则 |
5.3 数据来源 |
5.4 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测算 |
5.4.1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
5.4.2 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5.4.3 技术创新能力结果分析 |
5.5 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测算 |
5.5.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介绍 |
5.5.2 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 |
5.5.3 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
5.5.4 技术创新效率结果分析 |
6 耦合协调性分析 |
6.1 耦合协调模型 |
6.1.1 耦合度模型 |
6.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2 技术创新能力与出口竞争力的协调性分析 |
6.2.1 技术创新能力与出口竞争力协调性测算 |
6.2.2 结果分析 |
6.3 技术创新效率与出口竞争力协调性分析 |
6.3.1 技术创新效率与出口竞争力协调性测算 |
6.3.2 结果分析 |
6.4 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协调性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提高创新产出水平 |
7.2.2 合理配置创新资源,积极调整产业出口机构 |
7.2.3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
7.2.4 积极开展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因素分解方法 |
2.1.1 结构因素分解法 |
2.1.2 指数因素分解法 |
2.1.3 LMDI分解法 |
2.2 脱钩模型 |
2.2.1 OECD脱钩模型 |
2.2.2 Tapio脱钩模型 |
2.3 情景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3.1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现状分析 |
3.2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3.3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测算及现状分析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碳排放量测算 |
3.3.3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
3.4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 |
3.4.1 构建LMDI因素分解模型 |
3.4.2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LMDI分解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的脱钩分析 |
4.1 构建Tapio脱钩模型 |
4.2 能源工业行业Tapio脱钩结果分析 |
4.2.1 经济增长效应 |
4.2.2 能源强度效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脱钩预测分析 |
5.1 情景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
5.2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脱钩预测情景分析 |
5.2.1 构建碳排放脱钩预测模型 |
5.2.2 设置相关参数和情景模式 |
5.3 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脱钩预测结果分析 |
5.3.1 基准排放情景预测结果 |
5.3.2 积极减排情景预测结果 |
5.3.3 强烈减排情景预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
6.2 加快技术革新,发展循环经济 |
6.3 增强节能意识,加大环保宣传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选址的影响 ——来自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框架安排与技术路线 |
一、框架安排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有关环境规制与产业竞争力、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有关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有关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中国环境规制与污染企业选址的地区差异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分析 |
一、中国环境规制发展历程 |
二、中国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污染的地区差异分析 |
一、中国废水污染的地区差异分析 |
二、中国废气污染的地区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选址的地区差异分析 |
一、基于企业数量视角 |
二、基于工业产值视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污染避难所效应 |
二、波特效应 |
三、总效应 |
第二节 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影响的数理模型分析 |
一、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的负向影响分析 |
二、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的正向影响分析 |
三、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的综合影响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假说提出 |
第五章 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影响的经验研究 |
第一节 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样本描述 |
一、样本选择 |
二、样本处理 |
第三节 变量设定和数据来源 |
一、被解释变量:企业选址决策(Location) |
二、解释变量:环境规制(ER) |
三、控制变量 |
第四节 基本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于全样本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环境规制对企业选址决策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一、环境规制对不同地区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 |
二、环境规制对不同污染类型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 |
三、不同环境规制手段对污染企业选址决策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新常态的综述 |
(二)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综述 |
(三)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简单评价 |
三、理论基础 |
(一) 经济增长理论 |
(二) 发展阶段理论 |
(三) 科学发展观 |
(四) 五大发展理念 |
(五) 理论的一个简单评价 |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
(一) 主要的创新 |
(二) 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原因与持续区间 |
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原因 |
(一) 国内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变化 |
(二) 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 发展方式不科学 |
(四) 经济体制不完善 |
(五) 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增加 |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持续区间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
一、经济中高速增长 |
二、经济结构更合理 |
三、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
四、经济发展的效益更优 |
五、宏观经济运行更平稳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挑战 |
(一) 经济下行压力大 |
(二) 创新不容易 |
(三) 就业增收困难 |
(四) 节能减排压力大 |
(五) 深化改革愈发困难 |
(六) 国际经济变数多 |
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机遇 |
(一) 化压力为动力 |
(二) 利于结构调整 |
(三) 有利创新与创业 |
第五章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对策 |
一、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二、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更加注重壮大公有制经济 |
三、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
四、实现农业的第二个飞跃,促进农民增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经济功能区、要素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
1.4.1 重点与难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经济功能区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文献综述 |
2.1.1 经济功能区的文献综述 |
2.1.2 经济功能区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文献综述 |
2.2 生产要素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文献综述 |
2.2.1 国际贸易领域有关产品质量的研究综述 |
2.2.2 资本要素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 |
2.2.3 技术要素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 |
2.2.4 要素配置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 |
第3章 经济功能区与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发展演变 |
3.1 经济功能区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1 经济功能区分类与发展 |
3.1.2 经济功能区的特征分析 |
3.2 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发展演变 |
3.2.1 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历程 |
3.2.2 中国外贸政策演变 |
3.2.3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演变 |
第4章 经济功能区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机制分析 |
4.1 出口产品质量的度量与理论渊源 |
4.1.1 出口产品质量的度量 |
4.1.2 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基础 |
4.2 理论模型 |
4.2.1 基本模型 |
4.2.2 经济功能区、企业异质性与质量升级 |
4.2.3 国际贸易、要素流动与质量升级 |
4.3 经济功能区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机制——基于要素的分析 |
4.3.1 经济功能区的性质 |
4.3.2 要素的区域性、适宜度与经济功能区形成机制 |
4.3.3 经济功能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
第5章 经济功能区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描述与指标度量 |
5.1.1 数据描述及来源 |
5.1.2 主要指标的度量 |
5.2 模型设定——PSM模型 |
5.3 全样本回归分析——DID方法 |
5.4 稳健检验及结果分析 |
5.5 分地区分行业双重倍差法分析 |
5.6 滞后效应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经济功能区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机制检验 |
6.1 经济功能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基于资本要素的分析 |
6.1.1 数据描述及模型设定 |
6.1.2 总体回归结果 |
6.1.3 结果分析 |
6.2 经济功能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基于技术要素的分析 |
6.2.1 数据描述及模型设定 |
6.2.2 总体回归结果 |
6.2.3 结果分析 |
6.3 经济功能区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基于要素配置的分析 |
6.3.1 数据描述及模型设定 |
6.3.2 总体回归结果 |
6.3.3 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
7.1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1 本文主要结论 |
7.1.2 相关政策建议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可能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 |
1.2.2 动态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 |
1.2.3 技术创新对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度量指标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
2.1.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创新理论与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 |
2.2.2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的理论联系 |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度量指标 |
2.3.1 技术创新的度量 |
2.3.2 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度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的特征化事实 |
3.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事实 |
3.1.1 我国技术创新现状的横向比较 |
3.1.2 我国制造业部门技术创新状况的纵向比较 |
3.2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特征事实 |
3.2.1 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的纵向比较 |
3.2.2 制造业出口部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演变 |
3.3 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竞争力: 基于要素密集度的划分 |
3.3.1 劳动密集型产业 |
3.3.2 资本密集型产业 |
3.3.3 技术密集型产业 |
3.3.4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与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测算结果比较 |
3.4 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竞争力 |
3.4.1 基于Hausmann方法测算的制造业各行业出口复杂度 |
3.4.2 基于Tacchella方法测算的制造业各行业出口复杂度 |
3.4.3 Hausmann方法与Tacchella方法出口复杂度测算结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 |
4.2.2 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 |
4.3 模型设定、变量构建及数据说明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设计 |
4.3.3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研究方法说明 |
4.4.2 回归结果分析 |
4.5 结论与建议 |
第5章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出口规模竞争力 |
5.1 引言 |
5.2 技术创新对出口规模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5.3 模型设定、变量构建及数据说明 |
5.3.1 模型设定 |
5.3.2 变量设计 |
5.3.3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
5.4 实证分析 |
5.4.1 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竞争力计算结果 |
5.4.2 面板回归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结论 |
第6章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出口质量竞争力 |
6.1 引言 |
6.2 模型设定、变量构建及数据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设计 |
6.2.3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
6.3 实证分析 |
6.3.1 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测算结果 |
6.3.2 面板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1 全文结论 |
7.1.2 政策建议 |
7.2 不足及展望 |
7.2.1 不足之处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市行业板块波动的传导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述评 |
2.1 国外文献综述与述评 |
2.1.1 以理论分析为主对汇率与股市关系的研究 |
2.1.2 选取发达国家对汇率与股市关系的研究 |
2.1.3 选取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对汇率与股市关系的研究 |
2.1.4 国外文献述评 |
2.2 国内文献综述与述评 |
2.2.1 理论分析汇率与股市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2 构建不同模型实证研究汇率与股市关系 |
2.2.3 从不同视角研究汇率与股市的关系 |
2.2.4 基于内在传导对汇率与股市关系进行的研究 |
2.2.5 国内文献述评 |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股市波动发展状况分析 |
3.1 人民币汇率波动发展状况 |
3.1.1 中国汇率体制发展沿革 |
3.1.2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状况 |
3.1.3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 |
3.2 股票市场波动状况分析 |
3.2.1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发展背景与进程 |
3.2.2 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情况 |
3.2.3 基于汇率波动的中国股市表现 |
3.3 本章小结 |
4 汇率波动对股市行业板块波动传导的理论分析 |
4.1 汇率决定理论 |
4.1.1 购买力平价理论 |
4.1.2 资产市场理论 |
4.2 股票价格相关理论 |
4.2.1 有效市场理论 |
4.2.2 行为金融理论 |
4.3 汇率波动导致股价波动的理论 |
4.3.1 经典理论-流量导向理论模型 |
4.3.2 汇率波动导致股价波动的传导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市的传导性实证研究 |
5.1 实证研究基础 |
5.1.1 实证研究理论基础 |
5.1.2 实证研究具体步骤 |
5.2 样本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人民币汇率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股市行业板块指数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3 数据的处理 |
5.3 实证研究阶段 |
5.3.1 人民币汇率与各行业板块股指相关系数分析 |
5.3.2 数据单位根检验 |
5.3.3 协整检验 |
5.3.4 Granger因果检验 |
5.3.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
5.3.6 实证结果评价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市行业板块波动传导显着 |
6.1.2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传导性短长期分化较明显 |
6.1.3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传导性行业分化明显 |
6.1.4 人民币汇率波动传导在行业出现分化的传导机制分析 |
6.2 政策建议 |
6.2.1 金融当局角度 |
6.2.2 投资者角度 |
6.2.3 企业层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证券收益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基于因素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证券收益因子的概念界定 |
2.2 经济增长的概念界定 |
2.3 因素模型的理论基础 |
2.4 因素模型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和模型的构建 |
3.1 数据来源和解释 |
3.1.1 因素模型的数据来源和变量解释 |
3.1.2 经济增长的数据来源 |
3.2 因素模型的构建 |
3.2.1 一元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3.2.2 多元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3.2.2.1 市场风险溢价 |
3.2.2.2 商业周期变量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4.1 经济增长模型的一元回归 |
4.2 经济增长模型的多元回归 |
4.2.1 加入市场风险溢价因素的多元回归 |
4.2.2 加入商业周期变量的多元回归 |
4.3 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页岩气开发对天然气贸易格局和市场一体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页岩气开发影响天然气价格的相关研究 |
1.2.2 页岩气开发与天然气贸易的相关研究 |
1.2.3 页岩气开发影响国际天然气市场一体化进程的相关研究 |
1.2.4 有关各国页岩气开发经验与挑战的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能源价格形成及能源市场一体化的理论解释 |
2.1 能源市场均衡 |
2.1.1 单一品种能源市场均衡 |
2.1.2 多品种能源市场均衡 |
2.2 市场一体化理论 |
2.2.1 一价定律 |
2.2.2 空间市场整合理论 |
2.3 页岩气开发影响国际天然气市场一体化的途径 |
第3章 页岩气与天然气价格形成 |
3.1 页岩气与页岩气资源分布 |
3.2 各国页岩气开发的情况与挑战 |
3.3 页岩气产量与天然气产量 |
3.4 国际天然气市场分布与发展 |
3.5 天然气定价方式的演变 |
3.6 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因素 |
3.7 页岩气开发对各区域市场天然气价格的影响 |
第4章 页岩气开发对天然气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 |
4.1 美国天然气进出口贸易 |
4.2 三大市场间贸易 |
4.2.1 出口国内过剩的天然气 |
4.2.2 原美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国转移出口 |
4.2.3 北美与欧洲市场、亚太市场的贸易变动 |
4.3 小结 |
第5章 页岩气开发影响国际天然气市场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方法 |
5.1.1 状态空间模型 |
5.1.2 卡尔曼滤波 |
5.2 模型设定 |
5.3 指标选取与描述 |
5.4 结果与检验 |
5.5 结果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项目 |
附录 |
四、5-7%:2002经济变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窦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山西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协调性研究[D]. 买璐璐. 中北大学, 2020(12)
- [3]辽宁省能源工业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预测研究[D]. 张治群.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4]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选址的影响 ——来自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经验证据[D]. 张春婷.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5)
- [5]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D]. 郭洋志. 武汉大学, 2017(07)
- [6]经济功能区、要素集聚与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D]. 刘媛媛.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7)
- [7]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出口竞争力[D]. 保永文. 武汉大学, 2017(06)
- [8]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市行业板块波动的传导性研究[D]. 明承毅. 贵州大学, 2016(03)
- [9]证券收益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基于因素模型[D]. 孙路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10]页岩气开发对天然气贸易格局和市场一体化的影响[D]. 林嘉豪.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