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刺加电针治疗腱鞘囊肿57例(论文文献综述)
许毅,樊旭[1](2021)在《基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十二刺”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是针灸学及其临床应用的基本理论根源。原书9卷共81篇,其中《灵枢·官针第七》中记载的针刺方法就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为《内经》中论述刺法最为细致的一篇,为后世针刺方法的延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选择其中的十二刺试作如下探讨,并查阅总结了近10年以内关于"十二刺"治疗相关疾病的最新进展,归纳如下。
宋军[2](2019)在《《灵枢·官针》刺法探讨》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理论体系包括经脉理论、腧穴理论和专业术语三部分;实践体系包括刺灸术和临床治疗部分。其中刺法部分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篇章有《灵枢经》的《九针十二原》、《小针解》、《官针》、《九针论》以及《素问》的《针解篇》,其他篇章之中也有散在论述。《官针》是《内经》中唯一的刺法专篇,该篇刺法论述十分详尽,对后世的刺法和针具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灵枢·官针》进行梳理研究,旨在挖掘《内经》刺法的核心思想,阐释各种刺法的具体操作和内涵,以期为临床针刺提供理论支持,为针灸标准化提供理论支持,为新型针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价值。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学、诠释学、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梅花本”《灵枢经》和《黄帝内经素问》为研究版本,参阅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太素》、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类经》、《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和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以《灵枢·官针》原文为研究切入点,参考《内经》注家对《官针》经文的诠释,同时参阅《灵枢经》的《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及《素问》的《针解篇》,进而深度挖掘《灵枢·官针》刺法的含义、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刺法思想。(2)运用史学研究法,从考古学的角度,参阅刘莉、陈星灿所着的《中国考古学》、张之恒主编的《中国考古通论》、徐坚所着的《时惟礼崇》、敬晓庆等所着的《中国兵器文化概要》、元·王祯所着的《王祯农书》等书籍,对“九针”针具的材质和形制深入研究。与此同时,依托第五版《中华医典》、中国知网(CNKI)等文献资料库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检索与《灵枢·官针》篇相关的期刊、文章及古今文献。研究内容在对《灵枢·官针》的现代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后,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1)《官针》概述通过对“官针”一词中“官”字的本义及历代医家注解的研究,认为“官针”之“官”作为名词“标准”来解释最为恰当,因此“官针”有两层含义,即已经形成的官方认可的针刺操作技术和具有法典性质的刺法理论,同时也是当时官方和医家所公认的针具标准和刺法标准。《灵枢经》和《素问》各篇的篇名中以“针”命名的共有6篇,《官针》是其中唯一的刺法专篇。《官针》记述了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多种针刺法,是其它篇章中未涵盖之内容,是对《内经》针灸刺法的总括。这些刺法不仅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具体的针刺操作方法,同时对后世针刺法的发展和应用也有巨大指导作用,其中蕴含着《内经》中的刺灸法理论思想,值得进一步的整理挖掘。(2)九针针具与适应症从金属针具的前身砭石开始梳理,对古代针具进行研究分析,勾勒出针具在形制和材质方面的演变过程。参考对照《灵枢经》之《九针十二原》、《官针》、《九针论》,梳理九针的形制特点、操作术式以及临床应用情况,阐释九针的制针思想及其内涵。(3)《灵枢·官针》刺法系统梳理九刺、十二刺、五刺和三刺法每种刺法的含义、操作术式、适应症,总结其共性,理清其差异性,将《灵枢·官针》的刺法重新分为三类,即病位刺法、病性刺法和经穴刺法,并将刺病位刺法细分为刺五体、分层刺与刺病灶局部,有助于临床选择《官针》刺法进行针刺治疗时,使思路更加清晰、明确、简捷。(4)《灵枢·官针》对后世的影响《灵枢·官针》是《内经》中唯一的刺法专篇,是对《内经》时期刺法的总结,通过梳理现代针具和后世有关分层补泻刺法,理清后者与《灵枢·官针》渊源关系,进而阐明《灵枢·官针》对后世针灸针具和刺法传承以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结论(1)《灵枢·官针》记载了《内经》时期的刺法标准,《九针十二原》、《九针论》等篇记载了《内经》时期的针具标准,从而形成了针刺工具和针刺技术的学术源头,《灵枢·官针》是记载《内经》刺法的重要篇章。(2)《灵枢·官针》对九针适应症和26种刺法具体操作的描述,起到了针具的适应症和针刺操作标准化的作用。(3)《灵枢·官针》为针具的创新、针刺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
朱荟萌[3](2019)在《“卧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卧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卧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的运用及疗效评价提供观察依据。方法: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严格根据本课题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住院部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取穴处方均参照《针灸治疗学》“腰痛”处方,主穴选取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并结合经络辨证随证配穴,足太阳经型加取委中、合阳、承山,足少阳型加取环跳、阳陵泉、悬钟。治疗组采用“卧针”刺法配合常规电针治疗,具体操作为在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合阳-承山或阳陵泉-悬钟上使用毫针以15°~30°倾斜进针,两针相对而刺,委中、环跳常规直刺,以同侧肾俞-大肠俞、合阳-承山或阳陵泉-悬钟为同组连接电针,波形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时间20分钟,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2周1个疗程,共2个疗程,共12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常规电针治疗,所选穴位均采取常规毫针直刺,余接电针方法、治疗时间及疗程均同治疗组。通过比较第一次治疗前、治疗后0h、0.5h、1h的VAS评分,来评定两组治疗方案的即时止痛疗效;比较治疗前、所有治疗结束后JOA评分、SF-MPQ评分、总疗效,来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定两组治疗方案的的疗效,从而探索“卧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效性。结果:将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SF-MPQ评分、JOA评分等多个因素层面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提示两组病例基本资料基线相似,具有可比性。VAS评分:两组治疗均能快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p<0.05),“卧针”刺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即时止痛方面优于常规针刺(p<0.05)。JOA、SF-MPQ评分:两组治疗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症状(p<0.05);“卧针”刺法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方面优于常规针刺(p<0.05)。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62%;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总疗效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疗效相当。结论:“卧针”刺法结合电针和常规针刺结合电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卧针”刺法在即时止痛,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体征及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组,具有一定的优效性。这一刺法在急慢性肌肉损伤、各类痛症的治疗上值得推广和应用,其机制理论的研究也应进一步深入。
颜琳琳[4](2018)在《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评分指标比较疗程之间以及分型证治的关系,为临床针刺方法的选择、治疗疗程的把握以及分型证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武汉市中医医院风湿针灸科门诊及病房,符合足跟痛诊断及纳入标准,并通过排除标准筛查的31例(男14例,女17例)足跟痛患者,其中肝肾亏虚型20例,瘀血阻滞型10例。均釆用局部阿是穴齐刺(深度约1.0-1.2寸),阿是穴连接电针仪。肝肾亏虚型选太溪、三阴交连接电针仪,瘀血阻滞型选承山连接电针仪。治疗观察周期为2周。治疗过程中,脱落1例(因不能耐受且心中惧怕针刺,治疗1次即止,换外用药物治疗),余30例(男14例,女16例)计入统计。全部病例作为自身对照。治疗3次/周(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疗程,每一疗程后休息2d。治疗一疗程和两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简化McGi11量表评分(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及患者的不适记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疗效分析。以P<0.05表示统计结果所检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结果在30例(30足)足跟痛患者中,治疗一疗程后,痊愈10足(33.3%),显效6足(20.0%),有效9足(30.0%),无效5足(16.7%),总有效率83.3%。治疗两疗程后后痊愈16足(53.3%),显效8足(26.7%),有效5足(16.7%),无效1足(3.33%),总有效率96.7%。治疗一疗程后,肝肾亏虚型有效17足(85.0%),无效3足(15.0%),瘀血阻滞型有效8足(80.0%),无效2足(20.0%)。治疗两疗程后,肝肾亏虚型有效19足(95.0%),无效1足(5.0%),瘀血阻滞型有效10足(100%),无效0足(0.0%)。2.简化McGi11量表以及分型比较结果比较治疗一疗程与治疗两疗程后患者PRI感觉分及PRI情绪分的降低幅度时发现,治疗一疗程后降低幅度大于治疗两疗程后,同时治疗两疗程后各项评分均有进一步降低;比较治疗前后VAS及PPI评分,提示治疗后VAS及PPI评分明显下降。且P<0.05,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较肝肾亏虚型与瘀血阻滞型患者治疗一疗程与两疗程后疗效差异,P>0.05,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是穴局部齐刺并电针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结合选取患侧太溪滋补肾阴,承山行气活血,三阴交调补肝肾,治疗足跟痛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足跟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干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病人痛苦,促进临床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荟萃分析发现,保守疗法治疗足跟痛疗程的长短及远期疗效各有差异。本次临床观察发现,齐刺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疗效明显,见效快,值得在足跟痛治疗中推广。并且治疗两疗程结束后与治疗一疗程后均有疗效,而治疗一疗程后患者主观疼痛的减轻程度更显着。但是总体而言,治疗两疗程较治疗一疗程后有效率明显提高,痊愈和显效率也有所上升,更适宜作为治疗疗程的参考。此外,分型证治疗效无明显差异,可能是样本量太小的缘故。
吴浩[5](2018)在《多针浅刺法的源流考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历代多针浅刺法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进而发掘多针浅刺法的演变历程;(2)分年代整理针灸专着中的多针浅刺法,以了解多针浅刺法在各个时代的主要功效及演变。方法:(1)通过考据考古发掘及相关文献,推测多针浅刺法的发源;(2)对现存历代针灸专着、二十五史中的多针浅刺法以及现代多针浅刺法的具体应用,了解多针浅刺法的发展;(3)分析多针浅刺法的发源与发展,探讨多针浅刺法在现代的临床应用。结果:多针浅刺法起源于公元前350-300年,但在之后的历史时期并未有大的发展。现代医学理论的加入,丰富了多针浅刺法的指导理论,也进一步扩大了多针浅刺法的治疗范围。结论:多针浅刺法的发展,包括针灸的发展,都需要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理论,才能够使之适应不断改变的社会环境及人体素质,才能促进多针浅刺法的进一步发展。
洪瑞婉[6](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研究(期刊类文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腕管综合征为现代文明常见的病症,由于三C产品普及,容易造成腕部的过度劳损,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发生,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活动。兹以腕管综合征为主要探讨的病症,并以针刺治疗具有显着效果为前提,全面收集采用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期刊类文献,并加以整理、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以取得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腧穴优选及配伍规律,期能提高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应用疗效。方法:以电子搜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F)、维普(VIP)、PubMed、Ovid、医中志Web(Japan Medial Abstract Society)、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网络平台,筛选期刊类文献中符合以针灸方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软件建立文献基础数据库,并透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软件及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及分析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腧穴选用的频次、归经、属性、配伍及关联性,以建立腧穴优选及配伍的规律。结果:经查阅、筛选有关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期刊论文共9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处方共173条,使用到腧穴计有74个,所有使用腧穴出现的总频次为920次,涉及十四经经脉及经外奇穴。腧穴频次统计结果,以大陵、内关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穴位,而经外奇穴有7个穴位。就关联分析结果,经脉以手厥阴心包经频次最高;部位以上肢部为主要分布;而特定穴方面以五输穴及原穴居多。单穴处方在相关文献中占9.83%,配伍处方占90.17%;选穴部位绝大部分为局部近端取穴;经脉配伍方面,有78.61%的处方用到本经配穴方法。结论:1.腧穴优选方面,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以局部取穴为主,就腧穴所属部位、经络、特定穴的频次等综合分析,均有明显集中及一致的情况,尤以内关、大陵二穴为宊。2.腧穴配伍方面,主要为手部六条经脉的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及特定穴配伍,其中内关、大陵二穴为最核心配伍组合,符合手厥阴心包经本经配穴,具有相同且加强其主治作用,且与腧穴优选结果具一致性,本研究所建立之腧穴优选及配伍规律对于临床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应具有一定程度之参考价值。
陈素芬[7](2017)在《《内经》合谷刺法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合谷刺法的学术源流及古今应用上的特点;总结现代合谷刺法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为临床使用者及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阅读医籍文献,找出合谷刺法的相关内容,以合谷刺法应用的角度进行整理分析古今应用上的特点;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以及中国医药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将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文献提取,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建立文献管理数据库,对合谷刺法的优势病种、选穴原则以及针具选择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1.从古代文献考证中归纳出合谷刺法的原文、历代注释及操作争议;分析比对出古今合谷刺法在主治病证、操作方法、针刺方向、针刺深度、针具选用等应用上的特点。2.本研究所纳入的182篇临床研究文献,分布于骨伤科、内科、五官科、儿科、皮肤科及妇科6大科系病证59种病种;优势病种有10种,分布于内科及骨伤科病证。3.选用合谷刺法做为主治穴位有116个穴位;选穴原则以阿是穴为主有90篇、以局部选穴有85篇、选邻近选穴有3篇、辨证选穴有2篇、选远端选穴有1篇、选特定部位选穴有1篇。4.采用一针多向刺操作方法有140篇,多针刺法仅有20篇;进针角度:有133篇提及直刺进针,有21篇提及斜刺进针,另有4篇提及最小进针角度为10°,最大进针角度为75°;进针深度:有65篇提及进针深度,其中最浅的为1cm,最深的为4寸;补泻方法:有16篇提及使用泻法,有5篇提及使用补法;留针时间:有109篇提及留针时间,最短的留针时间为3分钟,最长的留针时间为40分钟。5.针具选用分别选用毫针、注射针、圆利针、小针刀、芒针5种针具。6.单纯使用合谷刺法治疗疾病有58篇,其余124篇使用合谷刺法治疗疾病同时,还配合使用1种或以上辅助疗法,这些辅助疗法分为7大类,分别为配合其他种类刺法、灸法、拔罐法、特种疗法、药物、推拿及康复训练。结论:1.合谷刺法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为主治肌痹的古刺法之一,而后的历代文献阙如,仅以抄录或注解的方式传承,其操作手法存在一针多向刺或多针刺法的争议;古代合谷刺法的临床应用以肌痹为主,而现代合谷刺法承袭了古代合谷刺法的应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其适应症。2.本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不高,但从每10年文献分布的情况来看,整体临床研究文献量的年度分布呈现上升的趋势且有逐步扩大适应症到各科病证的趋势。3.本研究在文献量、病种种类及优势病种数分布于骨伤科病证皆居各科首位;选穴频数以阿是穴最高,选穴原则以单独只选1穴行合谷刺法为主;在现代合谷刺法临床应用上显示以一针多向刺法为主流;在进针角度、进针深度、补泻方法及留针时间等方面显示操作说明存在说明不清或未说明的问题;针具选用以毫针使用为主要选用针具;单纯使用合谷刺法治疗的情况不多,主要以配合使用1种或以上辅助疗法为主。
王兵[8](2016)在《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经验总结及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吴中朝教授从医30余载,主要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功底深厚,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在工作中既能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精髓,又能不断开拓创新,在发掘并发挥针灸传统治疗特色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针灸临床科研创新点。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特色。其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为痛证、养生保健与康复、老年病、治未病等,临床疗效卓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吴中朝教授临证注重疗效,强调诊疗方法的多样性,尤其擅长不同针法及针药并用治疗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本研究通过论着研读、病案分析、理论学习、临床带教、技法演示、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整理学术传承体系,探究学术传承脉络;另一方面,着重分析导师对痛症及骨关节病的诊治经验和临床特色,提炼临床选穴组方、针刺方法经验,归纳总结其火针治痹临床应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和总结导师在痛症治疗方面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以挖掘其学术内涵,探索其临证规律。吴教授在痹证治疗中的学术特色在于:以经络理论为核心,强调针灸治疗中理、法、方、穴、术的完整性及重要性。在痹证整体病机中:吴教授总结出“上风、下湿、中气火”的致病规律。在治痛方法上,总结出“治痛六诀”:温、疏、通、调、消、补。配合不同的针法及刺法,及“杂合以治”观念指导下的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治痛效果显着。在痹证的火针治疗中,特色是:以温求通,以散解结,以经治整,以变为法,以辨取效。即通过以(穴)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经络三维立体结构的治疗,达到对机体的整体调整;以经络辨证为主、脏腑辨证为辅取得确凿的疗效。吴教授将火针治痹选穴法总结归纳为取穴“五循”法,分别为:循灶(病灶)、循结(筋结或结节)、循点(反应点)、循经(经脉)、循辨(证)法。可以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单独或组合应用,简便灵活,容易掌握。在经验取穴中,吴教授首先提出背俞功能带和枕项功能带的概念,“两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在火针治痹中,主要将“两带”用于颈肩腰腿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吴教授常用的治痹穴组还包括:扶正基本穴组、祛风基本方、通络基本方、肩、膝痛基本方、安神基本穴组等,可视病情的轻重及部位的不同灵活选用或组合应用,疗效满意。在火针操作上,吴教授重视操作细节,强调活用针法。细节方面包括:针具选择、烧针方法、以“红、稳、准、轻、快、巧”为核心的操作技巧、补泻方法等。在针法的活用上,吴教授结合《灵枢·官针》中所记载的针法,在临床中灵活运用于五体痹。如:用火针毛刺、半刺、直针刺治疗皮痹;合谷刺、分刺、浮刺治疗肌痹;恢刺、关刺、巨刺为刺筋痹之法,输刺和短刺均用于治疗骨痹;脉痹的相应刺法为豹文刺、络刺、赞刺。在灵活运用上述《灵枢》针法的同时,吴教授还对火针刺法进行创新,即火针五刺:“火针围刺、火针留刺、火针灸刺、火针电刺、火针水刺”。其中与既往针灸方法不同的是火针留刺,为火针刺入皮肤后留针5-10分钟,以加强疗效、驱散寒邪。火针灸刺为火针针刺后留针,并在针柄上行温针灸,此法适用于阴寒之邪极重者。火针电刺为火针针刺后留针,并在针柄上加用电针的方法。此法对于疼痛剧烈者疗效显着。火针水刺也为吴教授独创的针刺方法:将抽好注射液的5ml注射器针头烧红,进针到一定位置后将药物推进穴位的方法。深度依所选择穴位的解剖位置而定。根据病情不同,选取不同药物。如疼痛属于气滞血上瘀者,选用红花注射液或者复方当归注射液。疼痛伴有局部肌肉萎缩者,选用甲钴胺注射液或腺苷钴胺注射液。在疑难病症的治疗当中,吴教授提出病无定因,治无定症,方无定药,针无定术,灸无定法。对于多种疑难病症,因人因病因证因时而治,多获佳效。综上所述,吴教授在临床中秉承继承经典,承上启下的理念,师古而不泥古,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将经典、经验相结合。注重针灸科研,强调以科研带动临床,立足发展和创新。这也是针灸学科传承下去的根本。第二部分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本课题将火针扬刺针法运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观察火针扬刺及常规毫针刺法对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评定火针扬刺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研究方法1.1病例来源所有72例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来自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门诊,就诊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2.实验设计方法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入组后,按照CHISS软件所产生的随机方案进行分组。分别为火针扬刺组(观察组)、毫针组(对照组)。3.治疗方法:(1)观察组选穴:阿是穴、血海、梁丘、膝眼、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器具:火针,型号:Φ0.40×25mm,Φ0.40×40mm抽气罐:康祝拔罐器(北京康达五洲医疗器械中心),批准文号:京东械备20140020号操作方法:火针扬刺针法以吴教授火针刺法及扬刺法操作要领为标准。患者仰卧位,阿是穴常规消毒,如阿是穴位于膝部肌肉较丰厚处,选1.5寸火针进行针刺。将火针的针芒和针体部在酒精棒上烧至通红发白后,快速直刺入穴位,深度为20~30mm左右。再分别在阿是穴的上下左右各1~1.5寸的位置向中心点斜刺,深度为20~30mm左右,留针3~5min后出针。起针后即刻在火针针刺局部进行拔罐治疗,留罐3~5min后起罐。如阿是穴位于髌骨边缘或膝关节内、外两侧肌肉表浅处,选1寸火针针刺,刺入深度10~20mm左右,余法相同。其余穴位每次选2个即可,同法进行火针扬刺及拔罐治疗。如选膝眼、犊鼻两穴,用1寸火针常规点刺5mm左右即可,不扬刺,不留针。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6次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2)对照组取穴及定位方法同治疗组。器具:毫针:Φ0.30×40mm的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拔罐器同火针组。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针刺选用取穴处方中的全部穴位。消毒后常规针刺,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起针后局部拔罐,拔罐法同观察组。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6次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诊疗标准本研究采用2003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起草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所推荐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95年的诊断标准。按照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进行病情分级。采用Lequesne制定的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进行评分,以评定病情严重程度。中医诊断及证候分类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诊断及分型标准。疗效评价主要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积分表及VAS评分法。数据处理及统计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专人核查数据并录库。使用CHISS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依据相关统计学原理,根据本研究中临床资料特点,对同一区组内基线的可比性、疗效评价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数据统计中,等级资料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者使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使用t’检验。凡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需进行正态转换;经转换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采用参数检验;经转换后仍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采用成组资料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两组在不同观察时点各评价方法疗效的比较对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总分、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僵硬程度、关节功能障碍、社会功能受影响程度、情绪受影响程度评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后各时点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1个月后随访时浮髌试验阴性率较治疗前有显着提高(P<0.05),其余各时点较治疗前无显着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点较治疗前无显着变化(P>0.05)。2.两组间疗效的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WOMAC积分总分中关节疼痛程度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扬刺组VAS评分、关节疼痛程度积分显着低于毫针组,说明在治疗后各时点,火针扬刺组止痛效果显着优于毫针组。治疗4周及随访1个月后,在关节功能障碍、WOMAC骨关节积分总分两个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说明在上述两个时点,火针扬刺组对关节功能及总体情况的改善程度优于毫针组。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的关节僵硬程度、社会功能受影响程度、情绪受影响程度评分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3.两组综合疗效的比较治疗结束后,火针扬刺组愈显率为63.89%,毫针组愈显率为41.67%,两组间疗效有显着差异(P<0.05)。4.火针扬刺对三种中医证型的疗效治疗4周后对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方面,以及在治疗2周后及4周后针对膝关节总体功能的改善方面,火针扬刺治疗对阳虚寒凝型和瘀血阻滞型的疗效相似,且均明显优于肾虚髓亏型(P<0.05)。对照(毫针)组三种证型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毫针治疗对三种证型疗效相似。5.安全性评价在安全性评价方面,两组均未出现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化、无针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1.火针扬刺、毫针刺法均对KOA有较好疗效;尤其在止痛方面均有优势;2.火针扬刺在改善膝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功能障碍、膝关节功能的总体功能及预后方面,疗效优于毫针刺法。尤其在止痛方面,疗效显着优于毫针刺法;提示火针扬刺为治痛优选方法。3.火针扬刺组在KOA的治疗中愈显率相对较高,疗效出现快,疗程短,短期内出现后遗症的比例相对较低。4.火针扬刺法在治疗阶段对KOA阳虚寒凝型和瘀血阻滞型的疗效更为显着。5.两种针刺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临床推广使用。
梁小华[9](2014)在《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运用及其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探究局部多针刺法之历史起源与现代发展,展示局部多针刺法的历史沿革及临床应用;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现代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局部多针刺法的选穴规律及适应症,为今后局部多针刺法临床的选择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相关局部多针刺法医藉的研读及总结,探讨局部多针刺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运用情况;同时以国内关于运用局部多针刺法治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对纳入文献中局部多针刺法治疗的病症和使用的取穴方式进行提取,将相关资料输入Excel电子表格保存,依据所治病症、选穴方式加以分类、归纳、整理,进行相关数据处理,通过建立图表方式分析,总结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结果:1.局部多针刺法的使用最早记录见于《黄帝内经》,自两汉至明清相关针灸医籍大多收录《灵枢·官针》的内容,鲜见进一步的阐释和医案记录,当代医家提出了围刺法,丛刺法,双针刺法、三针疗法,倒马针法等有特色的局部多针刺法。2.本课题纳入关于局部多针刺法的文献共935篇,所涉及病症约140个。文献显示局部多针刺法广泛运用于骨伤科病症和内科病症的治疗,亦用于部分皮肤科病症、五官科病症、妇儿科病症和其他外科病症的治疗。3.本课题所纳入的935篇文献中,局部多针刺法使用的取穴方式包括局部选穴和远端选穴。其中局部多针刺法运用局部取穴的文献为926篇,所占文献比例达99.04%。结论:1.局部多针刺法源远流长,从可考的古籍来看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传承于晋唐至明清之间,广泛应用于当代。当代局部多针刺法利用邻近穴位的协同针刺作用,局部多针刺法的使用由同穴多针刺法发展到多穴多针刺法,如三针疗法,倒马针法,丛刺法。针刺方法也由原来的正刺后傍刺一针、二针、四针,出现双针并刺,围刺,呈平行刺的丛刺等针刺方式。2.局部多针刺法主要用于骨科伤筋病症、脑血管疾病、神经痛(包括带状疱疹)类病症的治疗。这些病症的共同特点为:(1)病机:外伤、邪气或慢性劳损致局部经络阻塞,气血瘀滞或气血不荣;(2)病位:局部症状突出,病位处有局限而明显的压痛点或固定病灶区。(3)临床表现:局限性疼痛或功能障碍。(4)病情病程:以慢性病症为主,病情反复缠绵,病程较长;3.本课题研究中局部多针刺法以病变局部取穴为主,重视腧穴的近治作用,在病变局部选用阿是穴、邻近的经穴或奇穴进行治疗,直击病所,直接疏通病灶部位的经脉,加强病变部位的气血循环,去瘀生新,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达到治疗目的,体现了“以痛为腧”、“以病为腧”的治疗规律。
林秀凤[10](2013)在《保健功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保健功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及针刺的有效性。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评分(PRI)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此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案的优化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病情轻重分组为①治疗组(保健功法+电针)36例、②对照组(保健功法)34例。保健功结合电针组主穴为夹脊穴(病变椎体及上下各1个椎体两侧的夹脊穴),随证加秩边穴或环跳穴;普通针刺用于夹脊穴,结合随证配穴;电针的导线一对接在夹脊穴上,另一对随证配穴,用疏密波频率分别为2Hz、10Hz、100Hz循环,每次留针30min。保健功治疗每次20min。所有治疗均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10天后,对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下腰痛评分标准”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Q)积分的变化情况测量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1)两组治疗均能显着降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在降低疼痛分级指数上有显着疗效。(2)两组均能改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P<0.05),但比较两组间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在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体征方面无显着差异。(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保健功法结合电针组有效率优保健功法组。提示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保健功法结合电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在总体疗效上保健功法结合电针法显示出更明显的优势,证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普遍应用于临床。
二、齐刺加电针治疗腱鞘囊肿5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刺加电针治疗腱鞘囊肿57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十二刺”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灵枢·官针》“十二刺”适应十二经病症的十二种针刺方法 |
2.1 偶刺 |
2.2 报刺 |
2.3 恢刺 |
2.4 齐刺 |
2.5 扬刺 |
2.6 直针刺 |
2.7 输刺 |
2.8 短刺 |
2.9 浮刺 |
2.1 0 阴刺 |
2.1 1 傍针刺 |
2.1 2 赞刺 |
3 结语 |
(2)《灵枢·官针》刺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九针研究 |
1.1 九针针具研究 |
1.2 九针临床应用研究 |
2 《灵枢·官针》刺法分类研究 |
3 《灵枢·官针》刺法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
3.1 九刺 |
3.2 十二刺 |
3.3 五刺 |
3.4 三刺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灵枢·官针》刺法研究 |
1 《灵枢·官针》概述 |
1.1 《官针》篇名解析 |
1.2 《官针》篇主要内容 |
1.3 凡刺之要 |
1.4 小结 |
2 九针针具与适应症 |
2.1 材质与针具 |
2.2 九针的形制与功效 |
2.3 小结 |
3 《灵枢·官针》刺法 |
3.1 九刺 |
3.2 十二刺 |
3.3 五刺 |
3.4 三刺 |
3.5 小结 |
4 《灵枢·官针》对后世的影响 |
4.1 对后世针具的影响 |
4.2 对后世针刺手法的影响 |
4.3 小结 |
结语 |
1 讨论 |
2 结论 |
3 研究的创新性 |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与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卧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概念 |
二、病因及疼痛机制 |
三、临床表现及分型 |
四、治疗概况 |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中医研究概况 |
一、病名 |
二、病因病机 |
三、中医分型 |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 |
第三节 “卧针”刺法的研究概况 |
一、定义 |
二、古代中医对“卧针”刺法的研究状况 |
三、近现代对“卧针”刺法及斜刺法的研究及应用状况 |
四、“卧针”刺法及斜刺法的作用机理研究概况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研究对象 |
第二节、研究方法 |
第三节、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理论依据及机理探微 |
第二节、结果分析 |
第三节、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详细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症候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或脱落标准 |
2.治疗方法 |
2.1 针灸处方 |
2.2 针具选择 |
2.3 电针仪选择 |
2.4 针刺方法 |
3.观察方法 |
3.1 观察时间 |
3.2 观察项目 |
3.2.1 疗效评定 |
3.2.2 评价量表 |
3.2.3 安全性评价 |
3.3 数据处理 |
4.观察结果 |
4.1 临床疗效 |
4.2 典型案例 |
4.3 治疗过程中患者特殊及不适情况记录 |
4.3.1 特殊情况 |
4.3.2 不适情况 |
讨论 |
1.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
1.2.1 古代文献病因病机记载 |
1.2.2 现代文献辨证分型记载 |
2.足跟痛西医发病机制及对应疾病 |
2.1 跖筋膜炎 |
2.2 神经卡压 |
2.3 足跟内高压 |
2.4 脂肪垫老化 |
2.5 跟骨骨刺 |
2.6 足部炎症 |
2.7 足部的异常结构 |
2.8 某些疾病 |
3.各种疗法治疗足跟痛的优缺点 |
4.齐刺治疗足跟痛的优势 |
5.选穴分析 |
6.疗效分析 |
7.特殊及不适情况分析 |
8.齐刺疗法的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综述一 足跟痛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
综述二 足跟痛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
综述三 齐刺法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5)多针浅刺法的源流考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多针浅刺法的发源 |
一 毫针的发源考究 |
1 考古发现 |
2 文献发现 |
二 针法的发源考究 |
1 殷商时期的医疗活动 |
2 西周时期的医疗活动 |
3 东周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针刺医疗活动 |
多针浅刺法的流传与发展 |
一 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 |
二 东汉到隋代 |
三 唐朝到元朝 |
四 明朝到清朝 |
五 现代 |
1 现代多针浅刺针法 |
1.1 周围神经病变 |
1.2 偏头痛 |
1.3 软组织、骨伤类疾病 |
1.4 其他疾病 |
2 扬刺法、围刺法 |
2.1 扬刺法 |
2.1.1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
2.1.2 软组织损伤 |
2.1.3 其他疾病 |
2.2 围刺法 |
2.2.1 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
2.2.2 软组织损伤 |
2.2.3 皮肤病 |
2.2.4 中风后遗症 |
2.2.5 其他疾患 |
3 国外多针浅刺法 |
3.1 日本的多针浅刺法 |
3.2 欧洲的多针浅刺法 |
讨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研究(期刊类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腕管综合征的病名源流 |
2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
3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4 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5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
6 数据挖掘技术 |
文献研究 |
1 数据采集 |
2 数据规范化 |
3 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 |
4 数据分析 |
5 腧穴配伍规律探析 |
讨论 |
1 数据挖掘技术的探讨 |
2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探讨 |
3 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意义 |
4 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腧穴优选探讨 |
5 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腧穴配伍规律探讨 |
6 本次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内经》合谷刺法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合谷刺法的概念 |
1.2. 合谷刺法学术源流 |
1.2.1. 原文与注释的文献考证 |
1.2.2. 操作争议的文献考证 |
1.3. 合谷刺法古今应用研究 |
1.3.1. 主治病证 |
1.3.2. 针刺手法 |
1.3.3. 针具选用 |
1.3.4. 与各种古刺法相关性探讨 |
1.4. 合谷刺法现代临床应用概况 |
1.4.1. 内科病证 |
1.4.2. 骨伤科病证 |
1.4.3. 皮肤科病证 |
1.4.4. 五官科病证 |
1.4.5. 儿科病证 |
1.4.6. 妇科病证 |
第二章 合谷刺法现代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数据库来源 |
2.1.2. 文献检索策略 |
2.1.3. 文献纳入标准 |
2.1.4. 文献排除标准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合谷刺法临床研究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
2.2.2. 合谷刺法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2.2.3. 合谷刺法临床各科病证、病种研究文献分布情况 |
2.2.4. 合谷刺法选穴临床研究文献分布情况 |
2.2.5. 合谷刺法操作方法临床研究文献分布情况 |
2.2.6. 合谷刺法针具选用临床研究文献分布情况 |
2.2.7. 配合合谷刺法辅助疗法临床研究文献分布情况 |
2.3. 总结与讨论 |
2.3.1. 临床研究文献年度分布趋势与质量评价 |
2.3.2. 合谷刺法的现代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经验总结及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火针治疗痹证概述 |
1.1 古代文献中关于火针治疗痹证的概述 |
1.2 火针治疗痹证的现代研究 |
2 膝骨关节炎火针临床应用与分析 |
2.1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记载 |
2.2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选穴规律 |
2.3 膝骨关节炎火针临床应用 |
2.4 膝骨关节炎火针操作手法 |
2.5 膝骨关节炎火针疗程设置 |
2.6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对照组设置 |
3 膝骨关节炎的西医诊疗标准与治疗 |
3.1 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
3.2 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标准 |
3.3 膝骨关节炎的西医治疗 |
4 扬刺临床研究与分析 |
4.1 扬刺法源流 |
4.2 扬刺法的主治范围 |
4.3 扬刺法的选穴规律 |
4.4 扬刺操作方法 |
4.5 扬刺疗效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
1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源流 |
1.1 熟读经典,传承创新 |
1.2 治痹思路,源自灸法 |
1.3 火针优效,活用治痹 |
1.4 不拘一法,杂合以治 |
2 吴中朝教授痹证证治经验总结 |
2.1 痹证辨治要领 |
2.2 痹证治疗临床经验总结 |
3 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学术思想总结 |
3.1 火针操作技术特色总结 |
3.2 火针治痹学术特色总结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级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1.7 患者权益保护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 |
2.3 对照 |
2.4 盲法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2.7 观察时点 |
2.8 数据管理 |
2.9 数据统计 |
2.10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人口学资料 |
3.3 基础疾病 |
3.4 治疗前情况 |
3.5 疗效 |
4 讨论 |
4.1 阳虚痰凝血瘀是KOA中医学发病机理 |
4.2 温阳化痰祛瘀是KOA的治疗大法 |
4.3 火针扬刺治疗KOA的可行性分析 |
4.4 选穴依据 |
4.5 研究结果分析 |
4.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4.7 关于本研究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查新报告 |
(9)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运用及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局部多针刺法的历史源流及现代应用概况 |
一、局部多针刺法的概念 |
二、局部多针刺法的历史源流 |
(一) 春秋战国形成时期 |
(二) 晋唐至明清之间的传承时期 |
(三) 当代新发展时期 |
三、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概况 |
第二部分 局部多针刺法现代临床应用及其规律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一) 局部多针刺法临床治疗病症情况 |
(二) 局部多针刺法临床取穴分布情况 |
四、讨论 |
(一) 局部多针刺法临床主治优势病症特点及其机制 |
(二) 局部多针刺法的取穴方式分析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保健功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溯源 |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则治法 |
1.4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 |
2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2.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措施 |
3 保健功法的来源及原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一般资料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
2.2 分型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疗效标准 |
3.4 统计方法 |
4 统计结果 |
4.1 两组患者的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比较 |
4.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
4.3 小节(统计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保健功法结合电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讨论 |
1 治疗方案取穴分析 |
1.1 主穴——紧扣病机 |
1.2 分经论治,辨证配穴——体现个性化治疗特点 |
2 治法分析 |
2.1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 |
2.2 保健功法的治法分析 |
3 镇痛机制 |
4 电针的镇痛机制及参数选择 |
5 总结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齐刺加电针治疗腱鞘囊肿5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十二刺”的临床研究进展[J]. 许毅,樊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05)
- [2]《灵枢·官针》刺法探讨[D]. 宋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卧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朱荟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齐刺为主治疗足跟痛临床疗效观察[D]. 颜琳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5]多针浅刺法的源流考究[D]. 吴浩.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研究(期刊类文献)[D]. 洪瑞婉.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内经》合谷刺法的临床应用研究[D]. 陈素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8]吴中朝教授火针治痹经验总结及膝骨关节炎火针扬刺临床研究[D].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9]局部多针刺法的临床运用及其规律研究[D]. 梁小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保健功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秀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