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剂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鞠爱春,崔子悦,王蕴华,张燕欣,李智,万梅绪,李德坤[1](2021)在《生脉方类注射剂抗肿瘤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生脉方类注射剂是根据经典古方"生脉散"制成的中药注射剂,主要包括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等。生脉方类注射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改善心脏功能、保护心肌细胞、调节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两方面,综述了生脉方类注射剂在肺癌、肝癌、脑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注射剂抗肿瘤作用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2](2021)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文中认为1乳腺癌筛查指南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筛查(massscreening)。
王辰男[3](2021)在《基于博弈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模型构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构建中医“带瘤生存”思想、“治未病”思想与博弈论基本原理相结合的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模型,为有中医药参与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系统思维模式下的治疗思路和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论建立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模型,利用文献分析法、数理推导法、基于方程的建模、基于多主体的仿真等方法,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剖析晚期乳腺癌治疗过程。根据霍尔三维结构的研究思路,将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过程概括为逻辑维、专业维和时间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在逻辑维上,为了确定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将“带瘤生存”思想和演化博弈理论相结合,构建基于演化博弈原理的“带瘤生存”模型。为了探索干预策略,将“治未病”思想和斯坦科尔伯格博弈相结合,构建基于斯坦科尔伯格模型的晚期乳腺癌干预模型。在专业维和时间维上,通过多主体仿真的研究方法,对“带瘤生存”模型和“治未病”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两个模型在实际运行中的状态和可行性。研究结果:1、通过建立基于WSR和霍尔三维结构的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模型,从多个维度分析了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宏观层面用系统思维从物、事、人多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微观层面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框架,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为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在宏观层面,提出将基于WSR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用到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领域,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认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晚期乳腺癌治疗过程的物理、事理和人理特性后,对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的流程进行分解。在微观层面,利用霍尔三维结构以时间维、逻辑维、专业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来概括地表示出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的各阶段、各步骤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建立基于WSR和霍尔三维结构的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模型,形成了软硬系统结合的方法论所支持的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系统科学思想体系。2、通过建立“带瘤生存”为晚期乳腺癌治疗目标的数学模型,明确了“带瘤生存”的实现方法是通过控制肿瘤细胞种群数量和通过ESS维持肿瘤亚克隆比例,以达到控制肿瘤负荷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采用演化博弈论建模的方法,将“带瘤生存”的概念具体化为一场“鹰鸽博弈”。明确了中医药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善现有症状、减轻剂量毒性和杀瘤而不灭瘤的方法参与以“带瘤生存”为目标的晚期乳腺癌治疗过程中;证明了“带瘤生存”实现的方法是抑制肿瘤细胞种群总数量并控制药物敏感型亚克隆的比例,依靠自身种群竞争生长的压力抑制药物抵抗型亚克隆细胞的生长,以达到减少肿瘤耐药的发生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3、通过对“带瘤生存”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带瘤生存”为晚期乳腺癌治疗目标的可行性。为探讨晚期乳腺癌的最佳治疗目标,通过对“带瘤生存”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分析了异质肿瘤亚克隆间的竞争对肿瘤种群系统的影响。在不添加外界干预因素的情况下,肿瘤群体最终稳定时各亚克隆细胞的数量仅与亚克隆种群间的博弈系数有关,系统表现为一个渐近稳定的生态循环,稳定时的种群比例与初始各亚克隆比例无关。通过了解种群中两种亚克隆的所占的比例进行基于Agent的仿真分析,可以了解到种群平衡时的状态,掌握种群的进化方向,明确干预方向,通过控制种群比例达到控制种群总体数量的目的,完成“带瘤生存”的目标。4、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构建了一个斯坦科尔伯格博弈模型,通过对方程求解可以得到晚期乳腺癌治疗过程中药物干预的满意策略。为探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最佳干预策略,将“治未病”思想和博弈论原理相结合,提出将医生、肿瘤运用基于方程的建模建立一个斯坦科尔伯格博弈模型,该模型可以利用医生在博弈中的“领导者”地位,有效平衡晚期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肿瘤负荷和剂量毒性,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纳什均衡解,可以得到医生获益最大时的治疗策略的最优解。模型还证明了,通过中医药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策略,可以减小药物剂量毒性对医生获益的影响,进一步可以提高医生的收益,对改善晚期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的实践意义。5、利用基于ABM的仿真,验证了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化疗策略和中药联合的化疗策略的优势。为探索不同干预方式和干预时机对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影响,用博弈论的方法优化了晚期乳腺癌的中西医治疗策略。利用基于ABM的仿真建立了一个由两种亚克隆组成的晚期乳腺癌肿瘤群体,仿真结果显示利用ABM仿真可以很好地模拟肿瘤的发展过程,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化疗方案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而且可以延长肿瘤的耐药进程。采用中药联合的化疗策略,可以明显减少给药次数同时减轻瘤负荷,对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本文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论从多个维度剖析晚期乳腺癌治疗面临的问题,创新性地采用博弈论为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理论和思想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建立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模型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设计针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对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卜令洁[4](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用药规律》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近年来,乳腺癌发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2020年全球恶性肿瘤数据统计显示,乳腺癌发病率已居于恶性肿瘤首位,而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10%20%。TNBC是与其他乳腺癌亚型临床病理及生物学特征相异的特殊亚型,具有发病年龄早、高复发率、高转移率等特点,预后较差,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的分子靶向治疗不适用于这一亚群,但基于这一亚群的特殊性及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针对转移性晚期TNBC,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雄激素治疗等有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适用人群局限,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仍然是手术、化疗和放疗。放化疗易引起免疫功能降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的依从性,治疗方案难以序贯完成;或产生化疗药物的耐药,导致治疗方案失败。针对西医治疗费用高昂,易产生耐药及不良反应等问题,尚未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因此寻求价格低廉,能够逆转耐药、减少副作用、控制转移、降低肿瘤复发等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追溯古籍发现,中医认为“正气虚则为岩”“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亏虚是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医对乳腺癌认识及治疗的年代比较久远,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通过药理学研究或者动物实验、临床观察等已经充分证实中医药不仅具有抑制TNBC生长、转移等作用,而且可以逆转耐药,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减轻毒副反应,从而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协助顺利完成西医治疗方案,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继承学习。鉴于中医药治疗TNBC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作为指导,众医家临床用药灵活,配伍规律各异,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越来越多,对其进行整理、挖掘将有助于临床借鉴。[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医药治疗TNBC常用药物、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及关联规则等,总结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诊疗思路及数据支持,为基础研究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检索并收集自1991年1月至2021年2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中药内服法治疗TNBC的临床文献,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共筛选出140首处方,将数据录入EXCEL 2016版软件中,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本草》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二版,将录入文献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一致化处理,建立数据库;然后利用SPSS Statistic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数、关联规则、聚类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探索临床如何用药、药物之间如何关联。[研究结果]1 文献发表年代统计中药内服法治疗TNBC的临床文献中,共纳入103篇。其中发表于1991-2008年符合条件的文献0篇,2009年文献1篇,2010年文献5篇,2011年文献1篇,2012年文献4篇,2013年文献4篇,2014年文献5篇,2015年文献6篇,2016年文献17篇,2017年文献4篇,2018年文献20篇,2019年文献19篇,2020年文献16篇,2021年文献1篇。自2009年起以4年为一个区间统计,发现2009-2012年共发表文献11篇,2013-2016年共发表文献32篇,2017-2020年共发表59篇。2 用药频次统计140首组方,231味中药,共计2133次。其中有30味中药的使用频次>20次,白术、柴胡、黄芪、茯苓、白芍、甘草、白花蛇舌草、当归、党参、莪术、山慈菇、陈皮、山药、郁金、枸杞子是前15味中药。依据中药功效分类频次居于前三位的是补虚药(680次)31.88%、清热药(383次)17.96%、活血化瘀药(263次)12.33%。3性味归经统计四气频次居于前两位的是:温性最多729次,寒性次之713次;五味频次居于前三位的是:甘味最多1143次,其次苦味1077次和辛味804次;归经居于前五位的是:肝经1141次,脾经994次,肺经857次,胃经634次,肾经564次。4 关联规则统计将支持度个数设定为20,置信度百分比设定为80%,共导出20条结果。其中按照药物组合的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五条分别是①“黄芪、白术”,②“茯苓、白术”,③“白芍、柴胡”,④“莪术、白术”,⑤“白芍、白术、柴胡”;按照置信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前五条分别为①“女贞子、白术”,②“茯苓、黄芪、白术”,③“白花蛇舌草、黄芪、白术”,④“白芍、黄芪、白术”,⑤“女贞子、黄芪”。关联规则以置信度排序为准。5聚类分析将频次居于前25味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以树状聚类图为依据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柴胡、白芍、当归、陈皮、半夏、山慈菇、浙贝母、薏苡仁、太子参、茯苓、甘草;第二类包括山茱萸、熟地黄、山药;第三类包括莪术、淫羊藿、党参、白花蛇舌草、郁金、夏枯草、半枝莲、枸杞子、女贞子、白术、黄芪。[研究结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TNBC患者病机复杂,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高频用药,药物组合,组方分类等规律,应用于临床时需结合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诊等辨证灵活用药。
赵同德[5](2020)在《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是影响化疗方案执行的重要原因,本课题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以气血两虚证的肺癌、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安多霖胶囊、化疗为干预措施,监测化疗后全血细胞计数、气血两虚证积分变化,评价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进一步以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通过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小鼠白细胞计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因子表达等变化,探讨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的机制,为推广中成药辅助治疗肿瘤性疾病提供临床及实验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拟纳入8个中心260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并拟行化疗的患者,按脱落率不超过20%,拟纳入312例,中央随机按2:1的比例进入观察组(芪胶升白胶囊组)及对照组(安多霖胶囊组)。肺癌患者应用含顺铂/卡铂方案,乳腺癌应用含多西他赛/紫杉醇方案。观察组口服芪胶升白胶囊,对照组口服安多霖胶囊,两组患者均口服包装编盲药物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化疗周期(20天)。入组前3天填写一般资料,采集血常规、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指标,化疗第5±1天、10±1天、15±1天、20±1天采集血常规,第20±1天评价气血两虚证积分及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分别使用FAS、PPS进行统计,次要疗效指标使用PPS进行统计。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苗药芪胶升白胶囊再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4ZX09301308007)。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批号ECPJ-BDY-2015-09。主要疗效指标为4级、3/4级、1-4级中性粒细胞(NE)下降发生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白细胞(WBC)及NE最低值、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各访视点WBC、NE变化情况及复常率。根据本次化疗的疗程数、基线WBC计数、患者年龄分别进行分层统计,对影响1-4级NE下降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气血两虚证积分量化,对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单项症状改善率、各项症状积分的差值,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2.实验研究:①造模:应用ICR小鼠制备白细胞减少模型。5-6周龄ICR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连续给药3天。②分组给药:以白细胞减少模型鼠为研究对象,芪胶升白胶囊为干预措施。将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5雄5雌),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共6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芪胶升白胶囊0.5、1.0、2.0g/Kg,正常中药组为正常小鼠灌胃芪胶升白胶囊1.0g/Kg,模型组及正常空白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7天。各中药组于造模前3天开始灌胃芪胶升白胶囊,除正常两组外,注射环磷酰胺造模。③观察指标:给药第7天开始隔日采集血常规,第17天处死动物,眼眶取血,制备骨髓涂片,称重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观察骨髓增生程度,ELISA方法检测脾组织IL-2、IL-4、IL-6、GM-CSF以及血清GM-CS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组织GM-CSF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2016年3月-2018年3月共纳入309例肺癌、乳腺癌具有气血两虚证的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1)主要疗效指标:全数据集(FAS)287例(观察组192例、对照组95例),符合方案集(PPS)共252例(观察组175例、对照组7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14.6%vs15.5%、31.2%vs 31.7%,73.2%vs 73.5%;在 PPS 中分别为 13.4%vs15.5%、29.4%vs 30.5%,71.9%vs 72.7%,FAS 及 PPS 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第1周期化疗的患者,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3/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为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2)次要疗效指标:①WBC、NE的最低值、G-CSF使用率、后续化疗延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第2周期化疗的患者中,观察组化疗第5±1天的WBC、NE计数(×109/L)分别为(6.29±1.87)、(4.79±1.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1.08)、(2.26±0.75),(P<0.01);③头晕眼花症状为化疗后1-4级NE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3)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肺癌患者168例(观察组114例,对照组54例),FAS中161例(观察组109例,对照组52例),PPS中138例(观察组98例,对照组40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6.6%vs6.1%、28.8%vs25.7%、65.5%vs 6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5±1天,观察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NE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为KPS评分、头晕眼花症状。(4)乳腺癌单病种分析:纳入乳腺癌141例(观察组96例,对照组45例),FAS中126例(观察组83例,对照组43例),PPS中114例(观察组77例,对照组37例)。4级、3/4级、1-4级NE下降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在FAS中分别为24.6%vs28.0%、34.4%vs40.0%、83.3%vs 81.5%,均无明显差异(P>0.05)。NE回升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第3周期及以上化疗者更为突出。≥60岁的患者,观察组WBC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获益更明显。(5)中医疗效指标,FAS共309例(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PPS共266例(观察组185例、对照组81例)。芪胶升白胶囊能显着改善气血两虚证,避免药毒损耗气血。①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②两组患者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基线气血两虚证候总积分≥10分者:观察组心悸失眠症状改善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积分回落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指标:共有309例患者进入安全性分析,观察组210例,对照组99例。①观察组4例患者发生4次,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3次,经关联性判定“可能及以上”的人数为0。②HGB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1.0%vs81.2%;PLT稳定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4.0%vs93.0%,均无明显差异(P>0.05)。2.实验研究:成功建立白细胞减少小鼠模型。6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①白细胞计数:中药给药后第7天,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空白组、正常中药组白细胞(×109/L)分别为4.03±0.92、3.48±1.71、3.60±1.34、3.91±1.52、9.96±1.94、11.41±3.63,各组与正常空白组比较差异(P<0.05)。给药第15天,中药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给药第17天,中药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5)。②骨髓增生程度:以正常空白组为参照,模型组增生程度明显减低,高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已接近正常。③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5)。④脾组织IL-2、IL-4:模型组IL-2、IL-4含量均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IL-2、IL-4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⑤脾组织GM-CSF含量:模型组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GM-CSF含量(ng/L)分别为0.99±0.14、0.81±0.1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33±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高剂量组GM-CS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⑥血清GM-CSF含量:模型组血清GM-CS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空白组及正常中药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 GM-CSF 含量(ng/L)分别为 358.75±20.02、350.19±28.28、323.60±34.44,均高于模型组 290.02±43.74(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能有效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改善气血两虚证,通过调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提高造血功能,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复常。
朱彩云[6](2020)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恶性肿瘤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然而恶性肿瘤的转移和耐药仍是目前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成为了治疗成败的关键。基于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理论,抗血管生成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阿帕替尼是一种针对VEGFR2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高度选择性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胞内ATP位点结合,抑制其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传导,发挥抗血管生成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目前,阿帕替尼除了应用于胃癌的治疗,在肺癌、乳腺癌、肝癌、肉瘤、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本研究系统分析了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阿帕替尼”或“apatinib”为关键词,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数据库,数据检索截止至2019年4月20日。纳入标准为:关于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研究的病例数≥10,研究的终点部分或全部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AE)。使用 RStudio-3.5.1 对纳入文献的 ORR、DCR、PFS、OS、AE进行累积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检出文献1260篇。排除基础研究、病例数少于10、非单药后线治疗、文献质量较差、重复文献、Meta分析等,最终纳入文献130篇,包括86篇中文文献和44篇英文文献。所纳入的文献中,胃癌45篇(n=3275),肺癌42篇(n=1567),乳腺癌15篇(n=600),结直肠癌8篇(n=246),肉瘤7篇(n=189),卵巢癌4篇(n=82),食管癌2篇(n=122),非霍奇金淋巴瘤2篇(n=52),甲状腺癌2篇(n=20),头颈部腺癌2篇(n=42),肝癌1篇(n=53)。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肉瘤、结直肠癌、卵巢癌、食管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甲状腺癌和头颈部腺癌的累积ORR分别为:1 8.6%(95%CI:0.151~0.221)、12.9%(95%CI:0.111~0.146)、13.9%(95%CI:0.081~0.197)、33.2%(95%CI:0.243~0.421)、25.1%(95%CI:0.188~0.315)、7.2%(95%CI:0.027~0.117)、43.8%(95%CI:0.331~0.545)、23.8%(95%CI:0.162~0.313)、38.0%(95%CI:0.249~0.510)、84.0%(95%CI:0.684~0.996)和39.1%(95%CI:0.242~0.540)。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肉瘤、结直肠癌、卵巢癌、食管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甲状腺癌和头颈部腺癌的累积DCR分别为:61.6%(95%CI:0.559~0.673)、68.9%(95%CI:0.650~0.729)、77.0%(95%CI:0.699~0.842)、69.5%(95%CI:0.604~0.787)、81.6%(95%CI:0.718~0.914)、61.6%(95%CI:0.488~0.744)、73.3%(95%CI:0.637~0.828)、75.5%(95%CI:0.678~0.831)、59.5%(95%CI:0.370~0.821)、97.0%(95%CI:0.867~1.000)和90.1%(95%CI:0.809~0.994)。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胃癌的3个月、6个月、9 个月、12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56.0%(95%CI:0.489~0.630)、16.8%(96%CI:0.105~0.230)、5.9%(95%CI:0.036~0.082)、5.3%(95%CI:0.022~0.084);3 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80.6%(95%CI:0.733~0.879)、40.2%(95%CI:0.274~0.530)、20.1%(95%CI:0.104~0.298)、19.7%(95%CI:0.109~0.284)、13.8%(95%CI:0.094~0.183)。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3个月、6个月、9 个月、12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 60.3%(95%CI:0.520~0.686)、24.1%(95%CI:0.177~0.306)、20.7%(95%CI:0.108~0.305)、4.6%(95%CI:0.000~0.092);3 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87.2%(95%CI:0.839~0.905)、53.4%(95%CI:0.433~0.636)、37.7%(95%CI:0.275~0.480)、27.3%(95%CI:0.154~0.392)、25.3%(95%CI:0.199~0.308)。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60.9%(95%CI:0.537~0.681)、31.3%(95%CI:0.200~0.425)、15.3%(95%CI:0.072~0.234)、7.0%(95%CI:0.016~0.125);3 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88.5%(95%CI:0.818~0.952)、67.0%(95%CI:0.531~0.809)、49.2%(95%CI:0.358~0.626)、37.9%(95%CI:0.308~0.450)、34.2%(95%CI:0.157~0.527)。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肉瘤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81.1%(95%CI:0.749~0.872)、52.5%(95%CI:0.378~0.673)、29.3%(95%CI:0.137~0.449)、16.0%(95%CI:0.015~0.305);3 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99.5%(95%CI:0.976~1.000)、78.0%(95%CI:0.711~0.849)、65.7%(95%CI:0.491~0.823)、41.2%(95%CI:0.215~0.608)、33.2%(95%CI:0.114~0.550)。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3个月、6个月、9个月的累积PFS率分别为:62.0%(95%CI:0.451~0.789)、23.5%(95%CI:0.108~0.362)、18.4%(95%CI:0.068~0.301);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累积OS率分别为:94.9%(95%CI:0.873~1.000)、77.2%(95%CI:0.591~0.952)、53.3%(95%CI:0.443~0.622)、30.1%(95%CI:0.033~0.569)。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个月、6 个月、9 个月的累积 PFS 率分别为:87.3%(95%CI:0.783~0.963)、69.9%(95%CI:0.575~0.823)、54.0%(95%CI:0.406~0.675);3 个月、6 个月、9 个月、12 个月的累积OS 率分别为:99.1%(95%CI:0.952~1.000)、88.7%(95%CI:0.801~0.973)、69.8%(95%CI:0.575~0.822)、65.5%(95%CI:0.526~0.784)。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血红蛋白降低、粘膜炎、出血、腹泻等,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40.2%(95%CI:0.359-0.446)、32.6%(95%CI:0.281~0.371)、29.9%(95%CI:0.260~0.338)、29.9%(95%CI:0.257~0.342)、27.9%(95%CI:0.219-0.339)、25.3%(95%CI:0.219~0.287)、23.7%(95%CI:0.190~0.283)、20.5%(95%CI:0.179~0.231)、19.4%(95%CI:0.154~0.234)、20.0%(95%CI:0.155~0.246)、18.9%(95%CI:0.152~0.225)、13.0%(95%CI:0.088~0.171)、12.6%(95%CI:0.105~0.148),其中 3/4 级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血红蛋白降低、粘膜炎、出血、腹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9.9%(95%CI:0.083~0.114)、5.7%(95%CI:0.049~0.065)、5.3%(95%CI:0.042~0.065)、3.1%(95%CI:0.020~0.043)、4.3%(95%CI:0.032~0.055)、2.6%(95%CI:0.017~0.034)、3.8%(95%CI:0.026~0.051)、3.7%(95%CI:0.026~0.047)、2.9%(95%CI:0.014~0.044)、3.0%(95%CI:0.019~0.041)、3.9%(95%CI:0.024~0.054)、2.2%(95%CI:0.012~0.032)、2.0%(95%CI:0.011~0.028)。结论:1.阿帕替尼单药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乳腺癌、肉瘤、食管癌、卵巢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腺癌和甲状腺癌。2.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是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阿帕替尼的严重不良反应(3/4级)发生率相对较低。3.阿帕替尼作为一种新兴的靶向药物,可以作为多种恶性肿瘤后线治疗的一种尝试。目的:晚期食管癌的一线治疗多以化疗为主,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且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化疗的毒副反应。本研究探讨阿帕替尼用于晚期食管癌后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药物的毒副作用,为一线及以上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寻找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2017年03月至2019年06月期间收治的经过一线及以上标准方案治疗进展后,口服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Ⅳ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每日口服阿帕替尼500/425/250mg,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停药,随访时间至患者死亡或本研究结束时间。统计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分别采用RECIST1.1和NCI-CTCAE4.0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一线治疗进展后选择阿帕替尼单药口服的Ⅳ期食管癌患者31例。1.近期疗效: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14例,疾病进展10例,客观缓解率为22.6%,疾病控制率为67.7%。2.远期疗效:总体人群的中位PFS为2.5个月,中位OS为5.5个月3.阿帕替尼主要的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和粘膜炎,发生率分别为 25.8%(8/31)、22.6%(7/31)、16.1%(5/31)、12.9%(4/31);3/4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4/31)。结论: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食管癌具有一定的疗效,药物耐受性好,可作为晚期食管癌患者一线及以上标准方案治疗进展后的一种治疗选择。
向前[7](2020)在《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此四类干预措施排序,并筛选出各结局指标下最优干预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支撑。方法:检索各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VIP)),收集黄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及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筛选各结局指标下最优干预方案。结果:共纳入66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计乳腺癌患者4124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总有效率方面排名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77.0%)、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71.3%)、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60.6%)、艾迪注射液(SUCRA=41.1%)。(2)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排名依次为: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83.4%)、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64.9%)、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54.2%)、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46.3%)。(3)在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排名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88.7%)、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71.3%)、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57.2%)、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32.7%)。(4)在白细胞计数减少率方面排名依次为: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75.3%)、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74.0%)、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61.4%)、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39.2%)。结论: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优于常规单纯化疗,且各干预措施在不同的结局指标下有不同的排序结果,故在临床治疗上可根据不同的临床目的决定其中药注射剂的选择,以发挥其最大的临床效果。
刘敏慧[8](2020)在《阿帕替尼对胃癌晚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和分析服用阿帕替尼对胃癌晚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服用阿帕替尼治疗的胃癌晚期患者57例,根据用药指南及患者个体差异性,分为低剂量组23人和高剂量组34人,口服用量分别为250 mg/次或500 mg/次,每日1次,连续服用28天为1个周期。用药前1日及用药周期结束后1日,分别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放化疗史、手术史和给药剂量及转移情况等资料,记录和收集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尿常规和血常规,生化学检查等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高血压、蛋白尿分别分为两组,分析患者在使用阿帕替尼后,出现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的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效果:57例患者经阿帕替尼治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和病情进展的例数分别为3、8、18和28例,客观缓解率值为19.30%,疾病控制率为50.88%;2)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治疗前,患者平均KPS评分为59.72±8.47分,经过阿帕替尼的治疗后,KPS评分显着升高,达到70.59±9.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后,患者出现蛋白尿的人数为33例,占总人数的57.89%,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升高,尿素氮、尿比重、尿蛋白上升,肌酐清除率下降,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则无显着差异(p>0.05);4)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治疗后,共计23例患者出现高血压,占总人数的40.35%。具体来说,治疗前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75.51±8.29mm Hg和119.14±10.42 mm Hg,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和89.08±21.13 mm Hg和140.29±29.18 mm Hg,提示患者治疗后,血压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癌晚期患者口服阿帕替尼后,疾病缓解率和控制率尚可;2)晚期胃癌患者口服阿帕替尼后尿素氮较治疗前增高且酐清除率较治疗前下降,57.89%的患者还出现蛋白尿,提示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肾功能异常。3)上述患者在口服阿帕替尼后,其中40.35%出现高血压,用药后总体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着高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帕替尼会导致血压升高。
胡灿红[9](2020)在《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分析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是我院名老中医徐荷芬教授的学术经验之一。本研究利用医院HIS系统大数据平台,对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为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胃癌,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虚气滞、瘀毒内阻之本虚标实证候的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化疗组(A组,n=80)、中药组(B组,n=100)、中药+化疗组(C组,n=105)。对比三组中医证候疗效及对化疗减毒增效方面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是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次要观察指标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中位总生存时间(mOS)、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COX回归分析影响晚期胃癌生存时间(OS)的因素;频数分析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常用中药及频数。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代表方是胃康颗粒,由党参、生白术、法半夏、藤梨根、莪术、红景天组成。胃康颗粒作为我院肿瘤科的临床协定方长期应用于临床,取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拟采用CCK-8染色法测定胃康颗粒对MFC胃癌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对比顺铂(DDP)对顺铂耐药性胃癌细胞株MFC/DDP的逆转作用,从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两方面观察胃康颗粒对PD-1/PD-L1系统、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胃康颗粒的作用机制。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能提高晚期胃癌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中、重度中医证候发生率低于A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1.00%、82.86%,显着优于A组的35.00%,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和C组在PFS、OS、DCR、ORR上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Ⅲ度、Ⅳ度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晚期胃癌患者OS的亚组分析显示胃食管结合部/贲门胃癌、肝转移、KPS评分60~80分、高龄的患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频数分析显示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频次较高的中药分别为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莪术、红景天等。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胃康颗粒能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呈时间依赖性;具有对对顺铂耐药性胃癌细胞株MFC/DDP的逆转作用,能抑制胃癌模型小鼠肿瘤的生长,下调胃癌细胞及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不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胃癌细胞及肿瘤组织MAPK信号通路中p-JNK、p-p38、p-ERR1/2蛋白的表达水平,部分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部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且不降低化疗疗效。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显示,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为代表的胃康颗粒能抑制胃癌细胞及肿瘤组织生长,可能通过对PD-1/PD-L1系统、MAPK信号通路的调节发挥抗肿瘤作用及逆转对顺铂的耐药。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0](2019)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文中认为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二、高剂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剂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生脉方类注射剂抗肿瘤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肿瘤药理研究 |
1.1 肺癌 |
1.2 肝癌 |
1.3 胃癌 |
1.4 骨癌 |
1.5 鼻咽癌 |
1.6 提高免疫及辅助放化疗 |
2 抗肿瘤临床研究 |
2.1 肺癌 |
2.2 肝癌 |
2.3 脑癌 |
2.4 结直肠癌 |
2.5 乳腺癌 |
2.6 鼻咽癌 |
2.7 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
3 结语 |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罹患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⑴妊娠期妇女。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后处理 |
4.4 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学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病灶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学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成像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 |
6.1 标本类型及固定 |
6.1.1 标本类型 |
6.1.2 标本固定 |
6.2 取材及大体描述规范 |
6.2.1 空芯针穿刺活检标本 |
6.2.2 真空辅助微创活检标本 |
6.2.3 乳腺肿块切除标本 |
6.2.4 乳腺病变保乳切除标本 |
6.2.4.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4. 2 取材 |
6.2.5 乳腺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 |
6.2.5. 1 大体检查及记录 |
6.2.5. 2 取材 |
6.2.6 SLNB |
6.3 病理学诊断分类、分级和分期方案 |
6.3.1 组织学分型 |
6.3.2 组织学分级 |
6.3.3 乳腺癌的分期 |
6.3.4 免疫组织化学和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及其质量控制 |
6.3.5 病理报告内容及规范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含以下因素时应谨慎考虑行保乳手术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1.6. 4 随访和局部复发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人群选择(表4) |
1 0.1.2.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禁忌证 |
1 0.1.2.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1.2. 6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3. 2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1.4. 2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方案 |
1 0.1.4. 6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2.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谈话 |
1 0.2.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方案(附录Ⅵ) |
1 0.2.4. 3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注意事项: |
1 0.2.4. 4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和方案调整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局部和全身处理 |
1 0.2.5. 1 局部处理 |
1 0.2.5. 2 全身处理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1. 2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概念 |
1 0.3.1. 4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绝经定义参见附录Ⅷ) |
1 0.3.1. 5 晚期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6 晚期乳腺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2. 2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化疗±靶向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附录Ⅶ) |
1 0.3.3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临床指南 |
1 0.3.3. 1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人群选择 |
1 0.3.3. 2 抗HER2单抗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0.3.3. 3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晚期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14.2章节内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姑息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病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1.1随访和评估 |
11.2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2.1乳房重建的目的 |
12.2乳房重建的指征 |
12.3乳房重建的类型 |
12.4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2.5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2.6乳房重建术后评价系统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3.1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3.4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3.5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4.1 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标准 |
1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4.3 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原则 |
1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5.1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5.2诊断 |
15.3治疗原则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7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和精准治疗指南 |
19乳腺肿瘤整合医学的其他问题 |
19.1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19.2乳腺癌营养治疗指南 |
附录 |
(3)基于博弈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博弈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
1.1 博弈论视角下的癌症生态 |
1.2 博弈论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
1.3 小结 |
综述二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 晚期乳腺癌的疾病特点 |
1.2 中医药对晚期乳腺癌的认识 |
1.3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研究现状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WSR和霍尔三维结构的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模型 |
1.1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过程是一项复杂且综合的系统工程 |
1.2 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软系统方法论 |
1.3 霍尔三维结构——硬系统方法论的提出 |
1.4 建立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模型的目的与意义 |
1.5 基于WSR和霍尔三维结构的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模型 |
1.5.1 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1.5.2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晚期乳腺癌癌症管理模型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带瘤生存”模型 |
2.1 肿瘤治疗目标的演变——从零和博弈向非零和博弈的转变 |
2.1.1 以零和博弈为目标的肿瘤治疗 |
2.1.2 “带瘤生存”与非零和博弈 |
2.2 带瘤生存思想中的博弈论原理 |
2.2.1 博弈论和中医药在“带瘤生存”中的作用 |
2.2.2 博弈论的方法如何减少药物用量和减轻肿瘤负荷 |
2.3 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带瘤生存”模型 |
2.3.1 肿瘤的瘤内异质性 |
2.3.2 进化稳定状态 |
2.3.3 基于博弈论原理的晚期乳腺癌“带瘤生存”模型 |
2.4 基于方程的模型构建 |
2.4.1 模型建立 |
2.4.2 数值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博弈论和“治未病”思想的中医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模型研究 |
3.1 “治未病”思想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3.1.1 “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
3.1.2 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治未病”思想 |
3.2 基于博弈论和“治未病”思想的晚期乳腺癌治疗模型 |
3.2.1 “治未病”思想中的博弈论原理 |
3.2.2 斯坦科尔伯格博弈 |
3.2.3 构建医生和肿瘤参与的斯坦科尔伯格博弈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仿真研究 |
4.1 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 |
4.2 基于多主体的建模方法 |
4.2.1 Agent的概念和特征 |
4.2.2 多主体系统 |
4.2.3 基于多主体的建模 |
4.2.4 ABM与EBM的区别 |
4.3 NetLogo平台特性与功能 |
4.3.1 NetLogo的特性 |
4.3.2 NetLogo平台的组成结构 |
4.3.3 应用NetLogo进行Multi-Agent建模 |
4.4 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带瘤生存”模型仿真分析 |
4.4.1 问题分析 |
4.4.2 参数设置 |
4.4.3 模型建立 |
4.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仿真分析 |
4.5.1 问题分析 |
4.5.2 参数设置 |
4.5.3 模型建立 |
4.5.4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性学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TNBC的认识 |
3 西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1 乳腺癌的历史源流 |
2 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乳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 |
4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 |
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对优势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三阴性乳腺癌方药规律分析 |
1 数据库建立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数据库设计 |
2 数据库挖掘统计 |
2.1 文献发表年代统计 |
2.2 用药频次统计 |
2.3 性味归经统计 |
2.4 基于关联规则的用药规律 |
2.5 基于聚类分析的用药规律 |
3 讨论 |
3.1 文献发表年代分析 |
3.2 高频用药分析 |
3.3 性味归经分析 |
3.4 功效分类分析 |
3.5 组方规律分析 |
3.6 聚类组方分析 |
结语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1 肺癌及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 |
2 常用化疗方案的血液学毒性 |
3 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化疗相关血细胞减少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
1 单味中药 |
2 中药药对 |
3 经典组方 |
4 自拟组方的临床研究 |
5 中成药 |
6 中药注射制剂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及内容 |
研究结果 |
1 入组情况及病例分布 |
2 人口学资料与基线资料 |
3 疗效指标 |
4 分病种统计-肺癌 |
5 分病种统计-乳腺癌 |
6 中医疗效指标 |
7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芪胶升白胶囊促进化疗后白细胞复常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改进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1 |
Abstract1 |
中文摘要2 |
Abstract2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文献检索策略 |
2、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文献筛选 |
4、文献质量评价 |
5、资料提取 |
6、资料分析方法 |
结果 |
1、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及特征 |
2、文献质量评价及发表偏倚 |
3、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 |
4、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预后分析 |
5、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阿帕替尼治疗单药后线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结果判定及观察指标 |
4、统计分析 |
结果 |
1、病例一般资料 |
2、近期疗效评价 |
3、远期疗效评价 |
4、不良反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乳腺癌的中医药研究 |
2 乳腺癌的现代医学研究 |
3 问题及展望 |
第二部分 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特征及质量评价 |
2.3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中西医对乳腺癌的认知 |
3.2 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优势 |
3.3 网状Meta分析的优势 |
3.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 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阿帕替尼对胃癌晚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阿帕替尼在胃癌中治疗中的应用 |
1.2 阿帕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 |
1.3 阿帕替尼对肾功能的影响 |
1.4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患者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疗效指标 |
2.6 数据收集 |
2.7 伦理声明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效果 |
3.2 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
3.3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验指标对比 |
3.4 阿帕替尼治疗后出现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 |
3.5 阿帕替尼治疗后出现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阿帕替尼对于肾功能的影响 |
4.2 阿帕替尼对血压的影响 |
4.3 本研究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综述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合并肾功能衰竭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分析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胃癌综合治疗的进展 |
1.1 胃癌早期诊断的进展 |
1.2 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进展 |
1.3 晚期胃癌精准治疗的进展 |
2. 中医中药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2.1 中医对胃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胃癌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 |
3. 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
第一节 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回顾性分析分组情况 |
6. 人口统计基线特征比较及分层分析 |
7. 主要观察指标 |
8. 次要观察指标 |
9.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
10. 晚期胃癌生存时间(OS)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11. 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常用中药频数分析 |
12. 统计方法 |
13. 结果 |
第二节 益气健脾、化瘀解毒中药复方(胃康颗粒)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方案 |
2. 主要实验材料 |
3. 细胞实验 |
4. 动物实验 |
第三章 讨论 |
1. 中医对胃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脾胃气虚与胃癌的关系 |
1.2 瘀血阻滞与胃癌的关系 |
1.3 邪毒内聚与胃癌的关系 |
2. 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机制探讨的相关研究 |
3. PD-1/PD-L1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化疗耐药的研究 |
4. MAPK信号通路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化疗耐药的研究 |
第四章 结论 |
1. 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分析 |
2. 益气健脾、化瘀解毒中药复方(胃康颗粒)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细胞实验 |
2.2 动物实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脾虚气滞、正虚瘀毒证型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录2 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WHO标准) |
附录3 符号及缩略语等的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绘制动态增强曲线 |
4.3.2. 5 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 |
6.1 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6.2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6.2.1 一般项目 |
6.2.2 手术标本情况 |
6.3 组织病理学诊断内容 |
6.3.1 原发灶 |
6.3.1. 1 组织学类型 |
6.3.1. 2 组织学分级 |
6.3.1. 3 肿瘤大小 |
6.3.1. 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6.3.2 淋巴结状态 |
6.3.2. 1 区域淋巴结 |
6.3.2. 2 SLNB |
6.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6.5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后与局部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适应证 |
1 0.1.2. 2 禁忌证 |
1 0.1.2. 3 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Ⅵ、Ⅶ)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表5) |
1 0.1.3. 1 适应证 |
1 0.1.3. 2 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Ⅷ) |
1 0.1.3. 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适应证 |
1 0.1.4. 2 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 |
1 0.2.1. 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 0.2.1. 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
1 0.2.2 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 |
1 0.2.4 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附录Ⅵ、Ⅶ)及注意事项 |
1 0.2.4. 3 疗效评估及治疗的疗程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处理 |
1 0.2.5. 1 手术分类 |
1 0.2.5. 2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 0.2.5. 3 术后辅助治疗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 0.3.1. 1 适应证 |
1 0.3.1. 2 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内分泌药物 |
1 0.3.1. 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5 内分泌解救治疗(二线及以上)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适应证(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 0.3.2. 2 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附录Ⅵ、Ⅶ) |
1 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3. 1 适应证 |
1 0.3.3. 2 相对禁忌证 |
1 0.3.3. 3 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下文14.2章节内容) |
1 0.3.3. 6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液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 1.1 随访和评估 |
1 1.1.1 随访频率 |
1 1.1.2 随访检查项目 |
1 1.1.3 随访评估项目 |
1 1.1.3. 1 上肢功能评估 |
1 1.1.3. 2 并发疾病风险评估 |
1 1.1.3. 3 生活方式评估 |
1 1.1.3. 4 心理和社会支持评估 |
1 1.1.3. 5 性生活和生育评估 |
1 1.2 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 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 1.2.1. 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 1.2.1. 2 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 |
1 1.2.1. 3 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 |
1 1.2.2 并发疾病 |
1 1.2.2. 1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管理 |
1 1.2.2. 2 骨折风险管理 |
1 1.2.3 生活方式管理 |
1 1.2.3. 1 体质量管理 |
1 1.2.3. 2 营养与运动 |
1 1.2.3. 3 吸烟饮酒、保健食品和膳食补充剂 |
1 1.2.4 心理和社会支持 |
1 1.2.4. 1 心理支持 |
1 1.2.4. 2 社会支持 |
1 1.2.5 性生活和生育 |
1 1.2.5. 1 性生活 |
1 1.2.5. 2 生育及生育功能保留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 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 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 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 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 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 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 3.1.1 定义与分类 |
1 3.1.1. 1 LCIS |
1 3.1.1. 2 DCIS |
1 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 3.1.2. 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 3.1.2. 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 3.1.3 诊断 |
1 3.1.3. 1 LCIS的诊断 |
1 3.1.3. 2 DCIS的诊断 |
1 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 3.2.1 手术治疗 |
1 3.2.2 非手术治疗 |
1 3.2.3 预防性治疗 |
1 3.2.3. 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 3.2.3. 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 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 3.3.1 局部治疗 |
1 3.3.1. 1 手术 |
1 3.3.1. 2 放疗 |
1 3.3.2 系统性治疗 |
1 3.3.2. 1 化疗 |
1 3.3.2. 2 内分泌治疗 |
1 3.3.2. 3 靶向治疗 |
1 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 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 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 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 4.2.1 治疗原则 |
1 4.2.2 方案选择 |
1 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 4.3.1 辅助治疗适应证 |
1 4.3.2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 4.3.3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 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 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 5.2 诊断 |
1 5.3 治疗原则 |
1 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 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 5.3.3 胸壁复发 |
1 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 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 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 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 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治疗方案 |
16.4.3治疗原则 |
16.4.4放射治疗 |
16.4.5手术治疗 |
16.4.6镇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作用原理 |
16.5.1.2适应证 |
16.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用药时间 |
16.5.4.2停药指征 |
16.5.5生化标志物 |
16.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发生SRE后是否换药预防SRE再次发生的问题 |
1 7乳腺癌患者BRCA 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7.4.1检测前咨询 |
17.4.2突变检测及验证 |
17.4.3检测后咨询 |
17.4.4 BRCA1/2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指南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学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1.不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2.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附录Ⅶ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1.联合化疗方案 |
2.单药化疗方案 |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修订小组成员 |
四、高剂量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生脉方类注射剂抗肿瘤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J]. 鞠爱春,崔子悦,王蕴华,张燕欣,李智,万梅绪,李德坤. 药物评价研究, 2021(11)
-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21(10)
- [3]基于博弈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模型构建[D]. 王辰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用药规律[D]. 卜令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芪胶升白胶囊防治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D]. 赵同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D]. 朱彩云. 扬州大学, 2020(04)
- [7]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D]. 向前. 暨南大学, 2020(03)
- [8]阿帕替尼对胃癌晚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D]. 刘敏慧. 青海大学, 2020(02)
- [9]益气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晚期胃癌的回顾性分析及机制研究[D]. 胡灿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