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杨东博[1](2020)在《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为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顶层设计,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电话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以及全面小康,夯实中国足球运动乃至“三大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与战术组合,进而实现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为”协同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以及“中国梦”。作为校园足球国家战略的具体落实举措,自2015年我国启动校园足球教师培训工作。2019年,教育部发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专题报告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报告,明确指示校园足球工作下一阶段的核心是“打造校园足球的升级版,使得普及更实、体系更全、保障更真、融合更足”。这从客观层面上要求进一步大幅提升当前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的培训成效。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是撬动培训综合改革和激发培训活力的重要杠杆,及时、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够客观认识到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成果及问题,牵引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改革的正轨前行,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中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对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力度逐年增大,培训成效日渐显现,但总体来看,仍然缺乏对培训成效的系统评价。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教育评价等方法构建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考量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进而针对提升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1)发展校园足球是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是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理念,完善培训体系建设是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培训成效评价是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的先决参照是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审视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现状、考量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成效,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策略三方面研究问题。(2)回顾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发展历程,发现经过多年的足球教师培训实践,我国已形成了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方针,在培训目标的不断明确、培训内容的不断完善、师资配备的不断强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培训成效已初步显现。无论是受训教师人数规模的扩大、地域分布范围的拓展,还是受训教师在基层岗位上的实际贡献,都体现了专项教师培训对于促进校园足球事业所起到的正向的积极推动作用。(3)以系统论、一体化教学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继续教育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为理论参照,遵循科学性、可测性以及导向性的原则确立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培训整体满意度(权重0.265)、培训收获提升度(0.243)、培训结果实用度(0.252)以及培训成果认可度(0.240)4个一级指标,培训课程内容(权重0.261)、培训过程实施(权重0.248)、培训过程保障(权重0.245)、培训过程管理(权重0.246)、足球专业知识(权重0.526)、足球专业能力(权重0.474)、课堂足球教学(权重0.528)、课外足球运动(权重0.472)、相关具体成果(权重0.517)、相关人员认可度(权重0.483)10个二级指标和培训目标设置(权重0.334)、培训主要形式(权重0.342)、培训考核管理(权重0.332)、培训教学组织(权重0.189)、足球特色学校(权重0.318)等32个三级指标组成。(4)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究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收获提升度、培训结果实用度、培训整体满意度和培训成果认可度的具体数据表现。通过回归模型对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当前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培训的管理制度、课程内容的衔接、运行环节的落实、监督机制的应用以及评价质量的效果等五个方面。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1)域外经验借鉴。借鉴英国学校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的政策支持、社会组织以及经费保障,借鉴日本学校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师资力量、培养理念以及联动机制,借鉴韩国学校足球专项教师的认证制度、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制度,优化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成效。(2)以实现系统化、一体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以及最优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为目标,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培训管理制度、开发层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打造专业化的专业教师队伍以及建立一体化的监督保障机制四个维度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内容。(3)推进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政策领域与专业领域的长效协商机制;开发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内容;加强能力建设和优化体系运行,提升培训体系队伍的理论素质、实践能力、技术水平与管理思维等核心能力;构建一体化监督机制,运用监督机制蕴含的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等先进理念,优化培训成效的体现;强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效果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将评价纳入到培训环节的改进机制中,通过评价反馈的行动落实来持续改进培训实践。
罗伟青[2](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以广东省Q市A中学为例》文中提出2014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做好生涯规划”;同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的意见》,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启动,“增加学生选择权”是本轮改革的重要指向。广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改革的省份之一,早在2016年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本次改革遵循“满足学校多元化的人才选拔要求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选择”的基本原则,并于2019年4月颁布《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这些文件给高中阶段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旨在提高学生选择权和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规划学业、了解职业和专业。为此,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经验,寻找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符合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对策,能丰富、充实我国高中阶段生涯教育体系,生涯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支撑性个案。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广东省Q市A中学为个案,调查研究了高中生涯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高中阶段生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校对开展生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开展生涯教育,但缺乏专业教师,生涯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家长对生涯教育重视程度不高,难以形成家校合力;高中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缺乏生涯规划意识等问题。借鉴已有的生涯教育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新高考背景下广东省Q市A中学结合高考新政策、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不同年级段的需求,从高一至高三年级分别以:“生涯唤醒”“职业探索”“生涯决策”为主线进行生涯教育实践,对如何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生涯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高中阶段生涯教育对推动学校明确育人的目标、助推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引领高中学生生涯规划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本研究存在由于时间有限、师资不足、家校合力不佳所导致的调查研究不够全面、活动开展不够系统、生涯教育效果欠佳等不足。基于对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笔者就高中阶段生涯教育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完善顶层设计,让高中阶段生涯教育体系化。采取自上而下的建构方式,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负责人+专兼职生涯教育人员”组成的三级生涯教育指导机制。二是完善课程设置,让高中阶段生涯教育课程系列化。包括分阶段设定生涯教育目标,规范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实施路径;分类别设计生涯教育课程,推进生涯教育课程设计序列化;适时开设精英导师课等。三是整合教育资源,让高中阶段生涯教育资源系统化。树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和人人都是生涯导师的理念,整合校内外生涯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友+高校+技术”的生涯教育共同体。
邓宏[3](2020)在《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历经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小学课程的繁荣与发展,从而改变了以往学校课程单一化发展的局面。但是,回顾和总结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状况,总体上还存在着“数量多、质量低、效果差”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当前乃至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分析和阐述了PDCA模型理论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应用;阐释了校本课程质量提升的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以L小学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运用PDCA模型理论,通过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等,以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系统层面,即宏观层面的学校跳绳运动校本课程开发、中观层面的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开发、微观层面的跳绳运动课堂教学,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四个环节要素,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是课程计划阶段(PLAN),涉及到课程方案研制工作的质量和课程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两大方面,其一,提升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是前提,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五大方面:1.建立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实力;2.增强团队研究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建立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持续提升《方案》研制质量;4.加强课程审议制度建设,提升《方案》审议工作质量;5.增加研制工作时间,保证《方案》内容质量。其二,是提升《方案》文本内容的质量,它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六大方面:1.明确课程开发理念,理清课程设计思路;2.立足体育核心素养,构建跳绳运动课程目标体系;3.立足基础性和发展性,构建学段跳绳运动内容体系;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5.明确课程评价标准,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方法;6.建立课程管理机制,保障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二是课程实施阶段(DO),质量提升策略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建立教师共同体,协同提升单元教学质量;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培养教师工匠精神;3.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4.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单元教学质量。三是课程评价阶段(CHECK),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要建立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具体来说,1.建立监督组织机制,明确职责分工;2.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3.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的力度,具体包括:1.建立课程评价质量提升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2.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发展;3.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发展。四是课程改革阶段(ACTION),主要涉及到如下两大方面:一是检查与评价报告,完善标准和制度;二是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阶梯上升的过程;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三是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四是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最后通过总结反思,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一是运用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管理体系;二是基于PDCA模型理论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机制;三是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策略。
程明喜[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凌云志[5](2019)在《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文中认为教师培训是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质量的关键举措,教师培训者是促进教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素质完备、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培训者队伍是深入推动教师培训改革、稳步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持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战略一环。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培训机构专业程度不高、培训人员素质能力不足、培训标准指标架构缺失、培训课程内容体系不全、培训方式单调机械低效,严重制约了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和提标扩面。改革知识导向培训模式,改变授受式、离身性、原子化、简单型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培训者培训的专业性、实效性、针对性、深刻性迫在眉睫。为改变传统教师培训者培训固有弊端,总结有效举措和有益经验,推动教师培训者培训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本研究针对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变革问题,以H省教师培训者培训项目为个案,采取合作式行动研究取径,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德尔菲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项目的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组织形式、实施环节、实践方式、运行机制、有效举措等)、成效评估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并探寻行动导向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背后的学理依据。本行动研究以聚焦真实问题-汇聚团队智慧-共研行动方案-行动体验应用-评估应用效果“五环学习流程”为方案框架,以“问题、团队、行动、反思、关系、情境”等为行动导向的基本内涵,通过“组建与优化行动团队、提出与确定行动问题、研究与制定行动方案、实施与修订行动计划、汇报与评估行动过程、反思与复盘行动文化”六个实施流程,凝练出正面激励、“滚雪球”、自主管理、团队反思和多元评价等五个行动机制。本研究自主构建了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理念观念和情感认同4维度16项指标观测点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培训效果的历时改变度”“行动主体的主观体验度”“行动方案的实操合理度”的“三角评估法”,对参训者在培训期间的主客观改变以及在训后实际培训情境中的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等培训效果进行考察评价,发现:行动导向模式立足培训现场的实践情境、依托参训者自组织的团队力量、开发创新在地化的教育资源、积极营造开放创造的文化氛围,整体撬动了培训文化的深度变革,对参训者强化自主学习、改造学习流程、重获学习体验、拓展知识来源、推动认知转化、优化思维方式、培育身份认同等具有明显的积极正向作用。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从解决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实践难题出发,定位于提高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思维品质,努力超越对“行动”的庸俗化理解,摒弃了过去“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线性思维,将“行动体验”作为参训者达成个体认知和汇聚实践智慧的重要中介力量,重视参训者在行动中创造知识和生成理论,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践验证,达成基于行动的知识创造之核心目的。该模式有强烈的实践关怀和深厚的人文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研究立人之学、不断追寻幸福培训之路。
范世鹏[6](2019)在《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培训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篮球蓬勃发展。但篮球职业化改革遇到瓶颈,群众篮球水平不高和校园篮球发展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最重要的原因是篮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严重缺乏和断层。2014年NBA中国与教育部达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举办篮球基础活动、Jr.NBA联赛和全国教师培训来全面推进篮球运动在中小学校的普及。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校园篮球推进试点工作的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和济源市共50所中小学被命名,2017年10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名单。校园篮球的建设发展需要大量专业的师资,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首要资源,教师的培训需求是在适应社会变革与教育改革下对教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当前针对校园篮球教师自上而下的培训缺乏对篮球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致使篮球教师的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到校园篮球的建设发展。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分析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的培训需求,提出解决措施并为培训工作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培训需求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国培计划”、校园足球和校园篮球的有关现状、师资培训情况和培训需求的文献资料,了解河南省校园篮球的有关情况并设计、发放、回收有关问卷和进行相关专家的深度访谈,最后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录音认真总结提炼。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教龄结构均衡,学历结构以本科和硕士为主;职称方面,中教二级和中教一级的篮球教师超九成;专职篮球教师数量以郑州市、洛阳市和济源市呈递减趋势;专项教育情况和运动员等级情况反映了篮球教师理论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第二,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面临的挑战,使得篮球教师培训要侧重篮球课学生组织管理和教师教学问题的解决,解决校内女子班赛缺乏、女子篮球队建设落后和赛程安排等涉及培训内容的问题,补缺篮球大课间和校内文化节等内容设计的培训指导;培训篮球教师的专业程度和数量,学训矛盾和专项经费问题要从行政层面加以优化改良。第三,在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的需求分析上,篮球教师以接触前沿理论知识和解决教学问题为主要目的;对培训内容中理论知识的篮球教学新方法、技能知识中的战术设计能力更为需求;篮球教师更喜欢互动式参与的培训方式;篮球教师更钟爱篮球领域的专家教授作为培训者;选择寒暑假,一年培训2次,一次培训4-6天更符合篮球教师对培训时间的需求;校园篮球与承训单位共同管理更符合实际;技能测试是最被认可的考核方式;其他方面需求中,篮球专项经费和相关政策督导是主要矛盾,加强校园篮球竞赛体系和学校支持是次要矛盾;增加培训名额和提高课余训练篮球教师的待遇是根本,减轻篮球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关键。
杜丽婷[7](2019)在《“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以人才培养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人才培养为视角,通过对该学科建设历程的梳理,认为学科建设的不同阶段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有所不同。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学科内涵和学科性质两个维度着手进一步明确了该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分析了该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与基本内容,探讨了少先队事业专门人才的培养与“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之间的重要关系。与此同时,通过资料分析与访谈调查,本文认为目前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招生、课程教学、研究生科研水平和毕业生就业四个方面,而针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则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即招生方面、培养方案方面、学术环境方面、研究生个体方面与就业方面。根据以上五个方面的原因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对本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认为在招生方面应树立“重质保量”的招生理念,拓展招生宣传途径与方法;在培养方案方面可考虑合理设定学科研究方向且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培养方式且加强中期考核;在学术环境方面应营造良好的校内学术氛围,搭建开放的校外学术交流平台;在研究生个体方面可考虑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术心态;就业方面应提供专门有效的就业指导,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完善相关就业政策。
季春晓[8](2019)在《教师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教师工作坊是指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依靠坊主引领、专家指导、同济互助,以实现同伴经验交流、促进自我发展的培训形式。自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以来,工作坊研修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不可替代的培训方式之一。但是,不少工作坊并没有完全发挥其预期效用,普遍存在着研修动机乏力、内容脱离情境、研修行为被动、研修效果欠佳等问题。激发教师的研修动力,满足教师的研修需求,加大教师的行为投入,提升研修效果已经成为教师培训领域的热门话题。通过认真研习发现,反思性实践具有维护教师的主体地位、注重从教学实践情境的问题中找寻适切的研修主题、跨越技术理性在强调反思与实践的互动融合中生成实践性知识等特点。应用理论,能够回应研修需求,解决工作坊现实问题,促进教师结构化反思与实践活动,为工作坊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有助于指导教师更好地利用工作坊研修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文章分六个部分对教师工作坊中的反思性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内容、意义、方法与思路,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梳理和评述。第二章:追溯教师工作坊和反思性实践的理论基础,界定研究涉及到的重要概念。第三章:深度剖析工作坊研修开展的问题现状和教师的真实诉求。通过观察、访谈、问卷和文献了解教师工作坊的开展现状及培训需求。明确现状和需求的之间的矛盾,从理论上探寻反思性实践解决教师工作坊现存问题的可能路径。第四章:构建教师工作坊研修中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模型。明确反思性实践和教师工作坊的本质,提炼基本要素并阐释各要素的逻辑联系,使教师在工作坊中的结构化反思性实践可视化,分析整个过程模型涉及到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章:在教师国培工作坊研修项目中应用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模型。依据模型的基本要素和实施步骤,设计主题研修活动方案;依托C高校教师国培平台实施研修,收集并分析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研修成果、研修行为,检验模型的使用效果。第六章:根据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模型投入使用的情况,从确定研修主题、改进互动平台、构建交流文化及重要他人四个方面提出使用建议。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9](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陈思虑[10](2018)在《“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以常德市L县为例》文中提出“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起源于2010年,其目的是推动全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作为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教育政策,“国培计划”对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以及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由于“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规模大、时间长、承训机构多、覆盖地域广、环节复杂等原因,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加大对“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培训需求的研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从而对后续的培训做出改善,促进培训更加符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本研究通过梳理理论、厘清概念,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形式、培训管理五个方面搭建了“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框架,建立了培训需求的内容体系。以此为基础,笔者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以常德市L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了目前“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真实状态:培训目的上部分教师带有明显的功利意识或“被培训”;培训内容上更偏向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方法上更倾向于互动性、交流性、自主性强的方法;培训形式上青睐于现场指导、引领示范等比较直观的形式;培训管理上师资更喜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时间大多选择寒暑假,地点更偏向在学校和本县接受培训。同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农村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不明和动力不足;培训内容单调,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培训方法单一且不够灵活;培训形式缺乏“亲民意识”和互动;培训管理缺乏训后指导跟踪和激励。提出了满足“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对策:一是明确培训目的;二是丰富培训内容;三是更新培训方法;四是拓展培训形式;五是强化培训管理。
二、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校园足球 |
1.3.2 校园足球专项教师 |
1.3.3 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2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现状 |
2.1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指导方向 |
2.1.1 培训的指导思想 |
2.1.2 培训的政策支撑 |
2.1.3 培训的价值定位 |
2.1.4 培训的管理制度 |
2.2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具体内容 |
2.2.1 培训目标的设置及其达成 |
2.2.2 培训内容的设置及其完善 |
2.2.3 培训师资的配备及其强化 |
2.3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成效现状 |
2.3.1 培训体量不断扩大 |
2.3.2 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
2.3.3 培训影响初步显现 |
3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设计的理论参照 |
3.1.1 系统论 |
3.1.2 一体化教学论 |
3.1.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3.1.4 继续教育理论 |
3.1.5 成人学习理论 |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实际出发点 |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依据 |
3.2.3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3.3 评价指标的构建 |
3.3.1 培训成效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方法 |
3.3.2 培训成效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 |
3.3.3 培训成效评价体系的最终确立 |
3.4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4.1 一级指标的解释 |
3.4.2 二级指标解释 |
3.4.3 三级指标的内涵 |
4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
4.1 评价实施范围与对象 |
4.1.1 实施范围 |
4.1.2 实施对象 |
4.2 问卷数据采集与说明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效度与信度检验 |
4.2.3 问卷数据分析 |
4.3 评价对象的效果反馈 |
4.3.1 一线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的效果反馈 |
4.3.2 培训实施方的评价反馈情况 |
4.3.3 参训教师的评价反馈情况 |
4.4 模糊综合评价的实施 |
4.4.1 评价的原理说明 |
4.4.2 实证评价的过程 |
4.5 评价成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5.1 研究假设 |
4.5.2 回归模型构建 |
4.6 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4.6.1 管理制度上覆盖不全面 |
4.6.2 课程内容上衔接不流畅 |
4.6.3 运行环节上落实不充分 |
4.6.4 监督机制上应用不严格 |
4.6.5 评价质量上效果不明显 |
5 提升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优化对策 |
5.1 优化对策设计的依据 |
5.1.1 理论依据 |
5.1.2 现实依据 |
5.1.3 域外借鉴 |
5.2 优化对策设计的目标 |
5.2.1 实现系统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
5.2.2 实现一体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
5.2.3 实现最优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
5.3 优化对策设计的内容 |
5.3.1 构建系统化的培训管理制度 |
5.3.2 开发层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
5.3.3 打造专业化的专业师资队伍 |
5.3.4 建立一体化的监督保障机制 |
5.3.5 形成导向性的培训评价标准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件 |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以广东省Q市A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国家出台新高考方案 |
2.高中学生对生涯教育的需求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概述 |
2.国内研究概述 |
(四)关键概念的界定 |
1.新高考 |
2.生涯 |
3.生涯教育 |
4.高中生涯教育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的方法 |
二、高中生涯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高中生涯教育的价值分析 |
1.对人的一生而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规划的人生更精彩 |
2.对高中生而言:生涯教育利在当下功在一生 |
3.对高中学校而言:生涯教育顺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二)高中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 |
1.帕森斯(Frank Parsons)人格类型理论 |
2.霍兰德(John 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 |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现状分析:基于广东省Q市A中学的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
2.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3.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二)访谈设计与实施 |
1.教师访谈 |
2.学生访谈 |
3.家长访谈 |
4.访谈小结 |
(三)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综合分析小结 |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策略 |
(一)开设生涯教育课程 |
(二)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
(三)生涯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 |
五、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成效 |
(一)从育分到育人:明确学校育人的目标 |
(二)从教师到导师:助推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 |
(三)从升学到生涯:引领高中学生生涯规划 |
六、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实施的不足与改善 |
(一)新高考背景下实施高中生涯教育的反思 |
1.时间有限,活动开展不够系统 |
2.师资不足,生涯教育不够专业 |
3.家校合力不佳,影响生涯教育的效果 |
(二)新高考背景下改善实施高中生涯教育的建议 |
1.完善顶层设计:让高中阶段生涯教育体系化 |
2.完善课程设置:让高中阶段生涯教育课程系列化 |
3.整合教育资源:让高中阶段生涯教育资源系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件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家长卷) |
附录四:访谈提纲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效度和信度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校本课程开发 |
(二)PDCA模型 |
(三)质量提升策略 |
(四)跳绳运动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
(一)课程开发的研究状况 |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状况 |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状况 |
三、PDCA模型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 |
(一)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 |
(二)运用PDCA模型探索教学改革研究 |
(三)运用PDCA模型探索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
(四)PDCA模型在体育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 |
四、跳动运动的研究状况 |
(一)关于跳绳运动的定位研究 |
(二)关于跳动运动的功能研究 |
(三)关于跳绳运动的类型研究 |
第三章 PDCA模型理论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
一、PDCA模型理论 |
(一)PDCA模型的内涵 |
(二)PDCA模型的特点 |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 |
(一)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范围 |
(二)PDCA模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设计 |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 |
(一)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涵 |
(二)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
(三)校本课程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
第四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方案(PLAN)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
(一)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
(二)学校跳绳运动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
(三)学校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
二、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质量提升策略 |
(一)跳绳运动单元课程方案研制过程及分析 |
(二)单元课程方案研制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
(三)单元课程方案文本内容质量提升策略 |
第五章 L小学跳绳运动单元课程实施(DO)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小绳王·反摇争霸赛”单元课程实施过程及分析 |
(一)第一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
(二)第二轮单元课程实施行动研究及分析 |
二、单元课程实施质量提升策略 |
(一)建立教师共同体,培养团队工匠精神 |
(二)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建立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 |
(三)以行动研究为路径,持续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
(四)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系统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
第六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评价(CHECK)质量提升策略个案分析 |
一、单元课程实施质量的监控策略 |
(一)建立监控组织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
(二)明确检查流程,全面收集信息 |
(三)建立检查制度,加大过程监控 |
二、单元课程实施结果的质量评价策略 |
(一)建立课程评价运行机制,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 |
(二)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状况 |
(三)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状况 |
第七章 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改进(ACTION)策略 |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形成制度和标准 |
(一)检查与评价报告的方式 |
(二)形成标准和制度 |
二、优化改进措施,推广应用成果 |
(一)立足常态化机制建设,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
(二)加强电子课程资源包建设,形成可推广的成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是系统推进、环环相扣、循环上升的过程 |
(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关键 |
(三)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 |
(四)课程审议制度是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
二、反思与展望 |
(一)反思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按姓氏首字母先后排序)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其他 |
二、外文文献(按首字母的顺讯排列) |
后记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1.创新教师培训者培训的政策要求和时代呼唤 |
2.提升培训者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现实诉求 |
3.深化新时代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的学理呼唤 |
4.个人对教师培训者培训实践反思研究的兴趣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教师培训者专业标准研究 |
(二)教师培训者角色定位研究 |
(三)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 |
(四)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研究 |
(五)文献研究分析评论 |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1.行动研究的取向 |
2.具体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与假设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培训与教师培训 |
2.培训者与教师培训者 |
3.行动与行动导向 |
(二)论文基本假设 |
五、论文结构与价值 |
(一)内容结构 |
(二)研究价值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连接知识与行动—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导向模式及其反思 |
(一)知识导向模式及其理论假设 |
(二)对知识导向模式的质疑与反思 |
1.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建构 |
2.离身性学习与具身性学习 |
3.原子化学习与团队式发展 |
4.理想化情境与实践性情境 |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依据 |
(一)行动导向的“知行观”溯源 |
1.关于“知识论”的讨论 |
2.“知行合一”与“理实结合” |
3.“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
(二)成人学习理论 |
1.关于成人学习者的假设 |
2.成人学习的主要特点 |
3.成人经验学习圈理论 |
(三)行动学习理论 |
1.行动学习的基本内涵 |
2.行动学习的方程式 |
3.行动学习的核心要素 |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 |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渊源 |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
三、行动导向培训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概念框架 |
1.行动导向模式的概念界定 |
2.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框架 |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基本内涵 |
1.真实问题为起点 |
2.团队式学习组织 |
3.行动体验的路径 |
4.常态的反思复盘 |
5.合作型培训关系 |
6.情境式学习环境 |
第二章 行动方案设计 |
一、行动研究的背景 |
(一)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改革的背景 |
1.“重心下移”背景下的教师培训者需求 |
2.“重心下移”背景下的国培项目县建设 |
3.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难点 |
(二)先导性的行动探索 |
1.先导性行动内容:从问题解决到教学和行为改进 |
2.先导性行动反思:从碎片化的努力到体系化的建构 |
二、研究对象与行动主体 |
(一)研究对象 |
1.项目目标:“接地气,用得上,干得好” |
2.研究对象之基本情况及结构分析 |
(二)基于“多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主体 |
1.复合型的研究者的角色 |
2.重要的行动研究合作者 |
三、前测问卷及其分析 |
(一)前测问卷及结构分析 |
1.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
2.前测问卷的结构分析 |
(二)前测问卷的结果分析 |
1.调查问卷的数据回收与分析 |
2.质性问卷的数据回收与分析 |
四、行动计划的制定 |
(一)确定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 |
1.确定项目实施总体目标 |
2.明晰分类对象培训目标 |
3.确定能力结构模型 |
(二)确定行动研究计划 |
1.TTT项目行动总体路径 |
2.TTT项目行动阶段计划 |
五、行动评估设计 |
(一)传统培训评估的弊端及其述评 |
1.传统培训评估的弊端 |
2.对传统培训评估的反思 |
(二)行动导向评估体系的建立 |
1.行动导向模式的评估界定 |
2.构建项目的“三角评估法” |
第三章 行动过程与机制 |
一、行动过程 |
(一)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
1.第一阶段问题的确立 |
2.第一阶段假设性分析 |
3.第一阶段的行动设计 |
(二)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
1.第二阶段问题的确立 |
2.第二阶段假设性分析 |
3.第二阶段的行动设计 |
(三)第三阶段行动研究 |
1.第三阶段问题的确立 |
2.第三阶段假设性分析 |
3.第三阶段的行动设计 |
二、实施流程 |
(一)组建与优化行动团队 |
1.学习小组建设及其职责分工 |
2.班委会的选拔组建及其职责 |
3.导师团的遴选组建及其职责 |
(二)提出与确定行动问题 |
1.行动问题遴选的标准与来源 |
2.用焦点讨论法确定行动问题 |
(三)研究与制定行动方案 |
1.个人进行SWOT分析与计划 |
2.学习小组研制详细行动方案 |
(四)实施与修订行动计划 |
1.召开行动项目的决策会议 |
2.根据行动的方案采取行动 |
(五)汇报与评估行动过程 |
1.参训者基于行动体验的展示汇报 |
2.对参训者行动效果的考核与评估 |
(六)反思与复盘行动文化 |
1.基于“实践+反思”的行动复盘 |
2.走向“实践共同体”的文化融入 |
三、行动机制 |
(一)正面激励机制 |
1.尊重学习者,正面目标引领 |
2.相信学习者,对学习者放权 |
(二)“滚雪球”机制 |
1.培育关键少数的“明白人” |
2.基于现场的“滚雪球”学习 |
(三)自主管理机制 |
1.完善小组制度,对小组充分赋权 |
2.强化管理分工,保障团队的沟通 |
(四)团队反思机制 |
1.面向实践的小组常态反思 |
2.凝聚文化的整体系统反思 |
(五)多元评价机制 |
1.小组常规的考核评价制度 |
2.重在激励的学员奖惩制度 |
第四章 行动评价与反思 |
一、培训效果的“历时改变度”评估 |
(一)培训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
1.对评估指标进行专家咨询 |
2.确定项目评估维度和指标 |
(二)“历时改变度”评估分析 |
1.样本问卷的基本情况 |
2.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3.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 |
二、行动主体的主观体验度评估 |
(一)观察与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 |
(二)参训者的行动体验及其理解 |
1.聚焦真实问题,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
2.创新小组研修,助力培训专业发展 |
3.线下线上互动,培育行动反思文化 |
4.改善学习生态,强化团队身份认同 |
三、行动方案的实操合理度及效果评估 |
(一)对参训者的培训方案设计进行评估 |
1.对培训方案的评估方法 |
2.对培训方案的评估分析 |
(二)对参训者的培训项目实施进行评估 |
1.参训者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 |
2.参训者项目实施之典型案例 |
四、行动效果与反思 |
(一)行动取得的成效 |
1.坚定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
2.凸显了培训中行动实践的价值 |
3.团队机制强化了学习促动力量 |
4.基于实践的反思支持深度学习 |
5.培育培训文化体系的积极意义 |
(二)行动的价值意义 |
1.“众筹集智”,聚焦教师培训真实问题 |
2.“激励唤醒”,改善学习者的心智模式 |
3.“造血强体”,建设本土教师培训资源 |
4.“团队共创”,撬动培训机构组织变革 |
(三)行动中的局限 |
1.应对教育中复杂场景的困境 |
2.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内在缺陷 |
3.实践与理论疏离的可能危险 |
4.培训的学习激情可持续受阻 |
(四)对行动优化的建议 |
1.坚定学员中心,激发参训者内驱力 |
2.丰富实践课程,创新发展实施路径 |
3.重构学习体验,引领教师深度学习 |
4.倡导人本文化,营造适宜学习氛围 |
第五章 行走在知与行的断裂处 |
一、行动导向模式再审视 |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核心特点 |
1.“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2.“问题导向”的目标定位 |
3.“众智众筹”的项目设计 |
4.“团队合作”的组织方式 |
5.“行为改进”的项目评估 |
6.“教练式”的培训者定位 |
(二)跨越“知识”与“行动”的鸿沟 |
1.用行动问题替代知识 |
2.基于问题的行动体验 |
3.基于行动的深度学习 |
(三)赋予行动更深刻的意义 |
1.超越简单的行动 |
2.坚持学与导的统一 |
3.从个体到集体行动 |
二、行动导向模式之使命 |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实践关怀 |
1.模式生成的实践逻辑 |
2.模式实施的实践价值 |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人文品性 |
1.坚持人的在场 |
2.建设立人之学 |
3.追寻幸福之培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构建了行动导向模式的学理框架 |
(二)行动导向模式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1.对模式进行多维度学理探讨 |
2.构建并验证了新的模式框架 |
3.完善了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1.缺乏对不同类型培训之差异性的考察与应对 |
2.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
(三)研究的深化空间 |
1.突破教师培训研究的学理薄弱困境 |
2.应对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跨界生长 |
3.做好教师培训的长期跟踪研究准备 |
4.积极适应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培训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校园足球以点带面的冲击对校园篮球教师培训的要求 |
1.1.2 教育改革发展对校园篮球教师培训的要求 |
1.1.3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1.1.4 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建设对篮球教师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国外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的基本情况 |
3.1.1 性别年龄情况 |
3.1.2 学历结构情况 |
3.1.3 职称结构情况 |
3.1.4 教龄结构情况 |
3.1.5 专职与兼职情况 |
3.1.6 专项教育情况 |
3.1.7 运动员等级情况 |
3.2 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八个一工作要求”下篮球教师面临的挑战 |
3.2.1 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的基本情况 |
3.2.2 篮球课方面 |
3.2.3 大课间方面 |
3.2.4 篮球场地方面 |
3.2.5 篮球教师专业方面 |
3.2.6 每人一球方面 |
3.2.7 校内篮球班级赛方面 |
3.2.8 校内文化节方面 |
3.2.9 校篮球队方面 |
3.3 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
3.3.1 培训需求的基本情况 |
3.3.2 培训目的的需求 |
3.3.3 培训内容的需求 |
3.3.4 培训方式的需求 |
3.3.5 对培训者与培训时间的需求 |
3.3.6 对培训管理的需求 |
3.3.7 对培训评价的需求 |
3.3.8 其他方面的需求 |
3.4 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培训需求的解决措施 |
3.4.1 紧密围绕“八个一工作要求”,开展篮球教师培训 |
3.4.2 细化培训内容,改良培训方式 |
3.4.3 优选相关培训者与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
3.4.4 完善培训管理与培训评价 |
3.4.5 改善其他方面需求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培训需求研究的教师问卷内容效度调查 |
附录B 篮球教师培训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C 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以人才培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 |
(二)关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 |
(三)关于“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科建设 |
(二)人才培养 |
(三)“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一章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历程 |
一、作为一门应然学科的“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
二、酝酿期(1979-2009):从学科化思想到学科化建设 |
三、初创期(2010-2012):学科建设工作的探索与推进 |
四、发展期(2013-至今):学科建设工作的推进与发展 |
第二节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一、“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概述 |
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 |
第一节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就 |
一、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 |
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
第二节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招生规模小且生源质量低 |
二、课程教学欠缺专业性 |
三、研究生科研水平普遍较低 |
四、就业渠道不畅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招生方面 |
一、招生理念上“重数轻质” |
二、招生宣传方式方法单一 |
第二节 培养方案方面 |
一、学科研究方向与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 |
二、培养方式有弊端且中期考核标准低 |
第三节 学术环境方面 |
一、缺乏良好的校内学术氛围 |
二、欠缺校外学术交流平台 |
第四节 研究生个体方面 |
一、学术兴趣不足 |
二、专业素养欠缺 |
第五节 就业方面 |
一、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 |
二、欠缺相关就业政策的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
第一节 招生方面的相关对策 |
一、树立“重质保量”的招生理念 |
二、拓展招生宣传途径与方法 |
第二节 培养方案方面的相关对策 |
一、合理设定学科研究方向且优化课程设置 |
二、创新培养方式且加强中期考核 |
三、“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 |
第三节 学术环境方面的相关对策 |
一、营造良好的校内学术氛围 |
二、搭建开放的校外学术交流平台 |
第四节 研究生个体方面的相关对策 |
一、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 |
二、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术心态 |
第五节 就业方面的相关对策 |
一、提供专门有效的就业指导 |
二、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完善相关就业政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历年招生情况统计(2013-2018) |
附录2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2019 年招生情况统计 |
附录3 福建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附录4 河南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附录5 关于“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现状的访谈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教师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
(二) 反思性实践的理论召唤 |
(三) 工作坊急需引入反思性实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教师工作坊 |
(二) 反思性实践应用于教师培训 |
三、研究内容 |
(一) 明确工作坊研修的困境与需求 |
(二) 重构工作坊研修的反思性实践模型 |
(三) 检验工作坊研修模型的应用效果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部分 相关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一、反思性实践 |
(一) 反思与实践 |
(二) 反思性实践 |
二、教师工作坊 |
(一) 共同体理论 |
(二) 教师共同体 |
(三) 教师工作坊 |
第三部分 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的诉求与困境 |
一、教师工作坊研修的实然诉求 |
(一) 教师工作坊培训需求的诊断 |
(二) 教师工作坊培训需求的调查 |
(三) 教师工作坊研修的实然诉求 |
二、教师工作坊研修的现实困境 |
(一) 研修动力明显不足 |
(二) 研修内容脱离情境 |
(三) 研修行为投入欠缺 |
(四) 研修效果不尽人意 |
三、反思性实践:教师工作坊开展的新路径 |
(一) 维护教师在研修中的主体地位 |
(二) 提供教师真实精准的研修主题 |
(三) 促进教师生成反思性实践知识 |
第四部分 反思性实践视域下的教师工作坊模型设计 |
一、反思性实践的过程要素 |
(一) 库伯的体验学习圈模型 |
(二) 对体验学习圈的批判和发展 |
(三) 反思性实践的过程基础 |
(四) 反思性实践模型的整合分析 |
二、教师工作坊的活动环节 |
(一) 教师工作坊研修的一般模式 |
(二) 多元理论视角下的工作坊研修模式 |
(三) 工作坊核心要素提炼 |
三、反思性实践视域下教师工作坊过程模型设计 |
(一) 模型推导过程及可视化表征 |
(二) 教师工作坊中参与者的互动关系分析 |
第五部分 教师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过程模型的应用与评价 |
一、教师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研修活动的设计 |
二、教师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研修活动的实施 |
三、研修过程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 研修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 教师工作坊间研修行为的对比分析 |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及未来可深入的方向 |
(一) 教师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的效果 |
(二) 未来研究可深入的方向 |
二、反思性实践视域下教师工作坊研修的有效策略 |
(一) 科学选题:准确地描述研修主题 |
(二) 便捷互动:构建积极的交流文化 |
(三) 分层研修:各个角度提高针对性 |
(四) 重要他人:发挥坊主引导优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以常德市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培计划”相关研究 |
1.2.2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相关研究 |
1.2.3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与需求相关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国培计划 |
2.1.2 农村中小学教师 |
2.1.3 教师培训需求 |
2.1.4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 |
2.2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框架 |
2.2.1 培训目的需求 |
2.2.2 培训内容需求 |
2.2.3 培训方法需求 |
2.2.4 培训形式需求 |
2.2.5 培训管理需求 |
第3章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以常德市L县为例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过程 |
3.3.1 问卷调查过程 |
3.3.2 访谈调查过程 |
3.4 调查结果:“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现状 |
3.4.1 对培训目的的需求 |
3.4.2 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
3.4.3 对培训方法的需求 |
3.4.4 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
3.4.5 对培训管理的需求 |
3.5 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及分析 |
3.5.1 农村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不明和动力不足 |
3.5.2 培训内容单调,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
3.5.3 培训方法单一且不够灵活 |
3.5.4 培训形式缺乏“亲民意识”和互动 |
3.5.5 培训管理缺乏训后指导跟踪和激励 |
第4章 满足“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对策 |
4.1 明确培训目的 |
4.2 丰富培训内容 |
4.3 更新培训方法 |
4.4 拓展培训形式 |
4.5 强化培训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常德市“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四、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 杨东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以广东省Q市A中学为例[D]. 罗伟青.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PDCA模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L小学跳绳运动课程为个案[D]. 邓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D]. 凌云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河南省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篮球教师培训需求研究[D]. 范世鹏. 河南大学, 2019(01)
- [7]“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建设研究 ——以人才培养为视角[D]. 杜丽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8]教师工作坊中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模型研究[D]. 季春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10]“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以常德市L县为例[D]. 陈思虑. 湖南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