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法:思想”看文革发动

从“七法:思想”看文革发动

一、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朱杰[1](2020)在《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选取劳动伦理作为进入乡土文学论述的关口,是因为在中国近代以来的语境之中,劳动这一语词有其独特的历史意味。它既在革命历史叙述中成为执行阶级分层、推进革命在“暴力斗争”中前行的强劲的叙事动力,也在革命现代性实践全面铺开时升华为一个过于负重的哲学语词。而当时间进入1980年代,这样一种劳动伦理在充满乐观精神的解放叙事中仍然担纲了似曾相识的历史角色,使文学迁延为中规中矩的意识形态的演绎。即使在“共名”基本模糊的90年代,对于在乡土中浸润良久的作家来说,革命年代的劳动经历仍是组成其心理记忆的重要内容,厚积的劳动经验转化为他们最可宝贵的创作资源,为当时成为潮流的历史重述提供了坚实的现实支撑和饱满的情感蕴涵,甚至构成了他们观察、把握、认知时代现实的潜在思维角度。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评析。第一章主要围绕延安文学,从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政治性劳动伦理对传统的借用和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在延安文学所描述的劳动伦理中,针对土地的劳动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更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农民“本分”,衍生出安土重迁、自食其力、克勤克俭等乡土性道德意义。所以,即便在一种政治外壳的包裹下,仍能看到乡土性劳动伦理的意义结构所发挥的某种限制、支撑作用。但在总体上,这一时期的文学所欲建构的劳动伦理,仍是一种政治性伦理。在建构过程中,叙述者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入,抬升劳动的地位,使其由一个传统的具体的伦理范畴蜕变为现代性的抽象的政治经济学概念,由一种农耕时代的乡土德性转化为政治德性,为建国后整体性、统制性政治经济结构下乌托邦劳动伦理的提出做了一种思想或者说逻辑上的准备。政治性劳动伦理在进入民间文化的意义场域时,往往通过对传统的借用,获得自身传播的合法性,同时,其本身质的规定性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损耗,在落地之时得到一种似是而非的转换,在理解的同时被消解,最终造成南橘北枳的结果。在劳动主体上,此时延安文学建构的是一种乡土性伦理主体,即符合传统道德要求的本分的“庄稼人”,在这个“庄稼人”身上,我们看不到像后来“十七年文学”塑造的劳动新人身上那种物质与意识、肉体与精神的现代二元对立,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克服,而是二者混融后所呈现出的一种灰色状态。第二章重点论述“十七年文学”对劳动乌托邦的建构。在这一时段,劳动伦理中政治德性的一面,即公共性的、诉诸彼岸的、精神性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克服利己性的、世俗的、物质化的乡土德性,直至定于一尊。劳动乌托邦伦理在建构和传播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的说服力和合法性,借助了科学、性别解放、国家计划等现代性知识话语。“劳动光荣”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重要意义维度。“劳动”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农人本色,而是由传统伦理视域下的“劳动本分”转换为国家政治所推崇的“劳动光荣”——一种政治品性,具有了传统道德价值之外的政治以及相应的美学价值。劳动改造是结构劳动乌托邦伦理的另一维度,它的目的在于改造、纯化、提升此岸人民的人性质素,重塑一种崭新的历史主体和阶级主体,以获得通往未来世界的通行证。遵循劳动乌托邦的伦理逻辑,“十七年文学”建构出一种无私的、完全“生产性”的阶级主体——劳动新人。对劳动新人的塑造和想象实际上是后发国家在现代性焦虑支配下的“赶超心态”的反映,也出于应对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现实考量。第三章着眼于1980年代这一时段,以崩解和延续为关键词,剖析出解冻时期劳动伦理的拐点心态,一方面对革命年代的劳动乌托邦表现出修复、乃至重构的意图,但另一方面,劳动光荣又在一定程度上逸出了这一意义系统,而显现出传统乡土固有伦理的精神底色。“劳动改造”这样一种以人本身为对象的革命现代性实践话语,在新时期文学中非但没有得到扬弃,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归来者”的叙述中,得到一种改头换面的重新理解,由一种较为纯粹的意识形态话语,扩展为一个极具哲学意味的象征性语词。与“十七年文学”的乌托邦劳动不同,指向日常的、此岸的、以满足世俗欲求为旨归的“劳动致富”成为劳动伦理新的合法性依据。相应地,与“十七年文学”对土地动的推崇相反,在改革文学中,劳动的等级次序被反转,受到推崇的是脱离土地的商业劳动。与传统的小农生产相比,这种劳动形式能快速累积财富,显着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契合人们关于改革开放年代的种种物质想象。另外,在一个刚刚解冻的年代,对后发国家来说,现代化被首先等同于市场化,市场语境中的商业劳动,一方面,会迅速累积起巨大的物质财富,达致国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被认为会生成一种全新的现代性人格,达到民强——个人现代化的目标。但这种有关劳动和精神关联的话语,随着市场机制的形成和消费逻辑的推进,二者的破裂再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改造世界、劳动光荣、解放生产力、共同富裕、现代化等等劳动的精神性后缀渐次弱化、凋落,而经济的面向日益凸显,蠕动在底层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现代化尺度的农民作为一个阶层,始终没有跃进社会的中心,其身上也并没有生发一种与现代化劳动方式相伴随的、与传统人格从根本上相区别的现代性主体人格。相反,在一种实利主义时代氛围的裹挟下,被重新召回的人性原欲日益凸显其陈旧的、本我的底色,并渐渐显现出狰狞的一面,乃至搅动了历史文化传统中沉滓的泛起,这甚至可以被描述为现代化乐观想象的最初的幻灭。80年代中期以后,寻根文学出场,先民们的生存样式或者劳动方式成为寻根文学文化分析的重要表征,其所内涵的伦理精神成为文化之根的重要隐喻。第四章横跨1990年代直至新世纪之初,重点围绕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从历史祛蔽、自为的劳动主体、揉入现实质地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说。在这类有着现实主义基质的现代乡土叙事文本中,曾由“十七年文学”所形塑的劳动乌托邦得以全面重述甚至是被颠覆。书写者从自我的体己经验和在场的乡土故事出发,将被意识形态固化的历史叙述重新历史化,从劳动乌托邦的反现代性和乡土时间的空间化两个角度着手,将大写的、符号的、单向度的历史还原为小写的、具象的、纷芜的人性心相,将劳动乌托邦下的政治狂欢还原为一场场掺杂着或卑劣或崇高人性的生存折腾,呈现其迷狂、怪诞而又不乏激越的复杂面貌。与历史的重述相比,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捕捉到了劳动伦理在现实乡土中所发生的变异:8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际改革叙事中得以张扬的劳动致富、致强的现代性想象被置换为商业化浪潮里的物欲竞逐,权力寻租和市场逻辑互为渗透又互为犄角,劳动在实现祛魅的同时,几乎褪尽了所有的政治抑或文化神性,对物质欲望永无止境、花样翻新的餍足成为其唯一的动力和效能尺度。在现实主义基质乡土叙事中,劳动的肉体消耗本质得以刷新,劳动成为身体的劳动,身体也成为劳动的身体,劳动与身体互为抵抗又互为确证,在一种互文的意义上,历史风云中的乡土疼痛得以清晰传递,乡村因此由此前受难的客体跃居为受难主体。

于帆[2](2017)在《毛主席畅游长江——从事件、话语到图像》文中研究表明1966年7月16日,武汉市举办第11届横渡长江游泳比赛。久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毛泽东主席不但检阅了参加渡江比赛的游泳大军,更是以73岁的高龄畅游长江。尽管这并不是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但是,7月25日的《人民日报》却及时地在头版头条上以《毛主席畅游长江》为题进行了整版的图文报道。"毛主席畅游长江"这一颇具象征意义的事件不仅引发人们争相模仿,形成一项广泛的群众运动,更是带动了"大

胡应泉[3](2014)在《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初探》文中提出毛泽东的一生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社会主义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处于一种核心的位置。本文首先对他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特征等进行一番简要的概述,并评析其利弊得失,然后探讨一下新民主主义为什么会过早结束、"文革"为什么会发动这两个与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直接相关的重大问题。

贺旻旻[4](2013)在《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社会、政治呈现“非常态”,美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显性表达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这个时期的图像世界,不仅仅是当前大多数美术史研究者为我们描绘的“红海洋”与“昨日神话”,还有一个在叙述中常常被忽视的群落——“大批判”图像,它们数量庞大,内容驳杂,通过“工业化”的创作来表达“政治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对1961-1969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刘少奇形象及文革开始后群众性报刊中的“大批斗”图像进行梳理,希望能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窥探特殊历史年代里,在美术史和思想史的双重结构之中,美术话语的群众性发生、大众传播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在总结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文从第二章开始,通过阐述主流美术话语对“安源工人运动”的描绘入手,辨析从1961年开始到文革之初,政治人物被“树立”与被“打倒”的过程。刘少奇原本作为国家主席的形象被颠覆,历史功绩被抹杀,同时毛泽东形象被无限拔高,成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图像符号,政治宣传对图像的选择成为美术作品的指南针。接下来的章节重点描述文革初期(1966-1969)刘少奇图像是如何被重新“阐释”和被“扭曲”的过程:群众漫画中刘少奇作为“群丑之首”形象的发生和传播是为开始,群众性报刊将刘定义为“中国的赫鲁晓夫”、“伸向文艺界的黑手”和“落水狗”及这些话语在美术作品中以图像的形式体现是为高潮。最后,通过群众性报刊中的连环画为例探讨这段时期内文艺作品的叙述模式:以阶级斗争为纲,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再演绎”。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图像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呈现特殊的“审丑”模式,成为一种承载特定寓意和象征的图解性符号。尤为不寻常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图像制作过程中鲜有“批判者”出现,绘图者被狂热的政治运动遮蔽了行踪,美术话语呈现出的史无前例的“大众化”倾向。美术史上,作品的风格与意义总是随历史的沿革而变化,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美术强烈的风格转变,正说明图像本身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相反拥有强烈的“入世”倾向,这种倾向在社会变革时期显得尤为明显。

赵平[5](2007)在《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文中指出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是本文研究的专题。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一些与中国文学发展演变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一定政治权力的、有威望的、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他们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他们在文学或政治活动中,作为读者来影响作家的创作,作品的出版发行和普通读者的阅读等现象,以及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读者反应出发,我们可从不同的视角对读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在这里主要探讨和研究的是权势权威型读者,是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这类型的读者有别于一般类型的读者。他们主要是政治或文学学术方面的权威或具有官方身份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既有一般类型读者的一些特性,更具有权势和权威的特征。本文所分析研究的权势权威型读者,主要是政治权力型与文学学术型的具有权威性的读者。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政治权力型读者有时大于文学学术型读者。另外,这两种类型也会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文学学术型读者会屈从于政治权力型的影响,出现政治权威下文学学术权威的无奈与尴尬的现象。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析和探讨这种现象对中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是不同于过去那些专门对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以及对作者和作品的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读者反映批评,从一般读者的视角来分析对作品的反映和接受美学的单项研究。这种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虽然也是从读者的反映和接受入手,来分析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但是,这类读者并不是我们所接触的一般类型的读者。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他们所处在的社会所涉及到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由于权势权威型读者本身的多元化的特性和复杂的历史背景,这种研究也或多或少地与上述几种研究发生一定的交叉,从多元的视角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涉及到多学科和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它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融合在一个多视野多元化的研究领域。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性研究,整合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所涉及到一些问题,使这种研究不囿于某一个范围,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所涉及的领域来扩展研究的空间。中国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反映出来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凸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反映的主流政治思想和一体化体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也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后来的市场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联。从政治层面来说,一方面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他们个人的现象,而是他们所处在的政治体制和思想理论所制约下的一种整体的社会政治现象。当这种政治现象具体反映在他们身上时,当他们又拥有的一定的权力后,他们对文学思想,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评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主流文学,主流意识下的非主流文学,非主流文学和多元文学等四种文学现象,也反映出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影响力演变的过程。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也不是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广大读者,而是那些能决定整个文学的发展方向,决定作家及其作品命运的、属于政治权力型的权势权威型读者。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也是一种读者反应研究。读者反应研究的重点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把握读者与作品和作者的关系。当文学领域里的研究从作品向读者转移的时候,也使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权势权威型读者的研究就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和再分析,通过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文学现象。本文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五章,分别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他们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影响力的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绪论中,本论文对这篇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途径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在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与本论文有关的以前的学者所作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说明了本论文在这个研究专题上的原创性。第一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本章首先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和三大特性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梳理,然后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并且对他们的身份特征,历史变化和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本章分别对鲁迅、毛泽东、郭沫若、巴金和周扬、姚文元等权势权威型读者一些思想特点,文学思想,影响作用和人生经历进行了分析。在本章中,主要是通过他们对中国文学中的影响作用,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型读者对文学学术型读者的影响,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第三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本章主要从权势权威型读者不同时期的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演变来分析他们影响力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所处的不同的范围,以及与世界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在本章中,本文还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一些变化特点,如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以及“三一律”与“三突出”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本章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政治意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文学批评和接受美学的关系,以及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从这些对本论文的综合分析中反思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梳理出一些历史教训和有益的启迪。在结束语中,本文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归纳。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还是一次新的研究。它把以前中国文学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的问题,但还没有把它们比较集中地归纳和综合地进行分析的问题,在这里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视角做了一次尝试。中国当代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演变也是中国政治现象的演变,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体化政治体制的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在思想解放下的演变,以及民主法制体制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演变。正是这种正面进步因素的增长,导致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负面专制因素的消减。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在今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还有可能出现新的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这有待于将来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这里希望通过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新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和现象。

彭明道[6](2005)在《走向“文革”的心理轨迹——毛泽东《洪都》、《有所思》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当代中国研究所图书资料室[7](2004)在《国史研究篇目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高华[8](2004)在《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文中认为 古曰:"诗言志",作为20世纪巨人的毛泽东,他所创作的绝大多数诗篇都与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66年6月毛泽东写就的《七律·有所思》就是这样一首政治诗篇,它真切地透露出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复杂

高华[9](2004)在《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文中提出

二、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选题价值论证
    三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第一章 摇晃的平衡——延安文学中的劳动伦理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乡土性与政治性
        一 乡土性的限定
        二 政治性的传播
    第二节 借用与反馈——劳动伦理的建构
        一 民间德性的借用
        二 民间德性对政治德性的负向反馈
    第三节 劳动伦理与农民主体生成
        一 乡土伦理主体
        二 “庄稼人”的身体
第二章 失衡的伦理——“十七年文学”中的劳动乌托邦
    第一节 劳动乌托邦的提出
        一 提纯——“继续革命”
        二 现代性话语的移用
    第二节 劳动伦理建构的两个维度
        一 劳动光荣
        二 劳动改造
    第三节 劳动新人的诞生
        一 劳动新人的阶级本质
        二 劳动新人的政治肉身
第三章 赓续与新变——劳动伦理的“新时期”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赓续
        一 光荣伦理的不变与变
        二 改造功能的全新表达
    第二节 劳动伦理新建构
        一 合法性的新依据——劳动致富
        二 最后的隐喻——劳动的文化象征
    第三节 劳动主体的新胚与旧质
        一 结局:从新人格到旧欲望
        二 劳动与身体的解冻
第四章 脱魅的乡土——1990年代至世纪初的劳动伦理
    第一节 反现代的劳动与空间化的乡土
    第二节 自为的劳动主体
        一 抵达生命意识
        二 劳动与身体在场
    第三节 揉入现实质地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毛主席畅游长江——从事件、话语到图像(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主席畅游长江”——事件
二、“大风大浪”与“舵手”——话语
三、崇拜与焦虑—图像

(3)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新民主主义为什么会过早结束
三、“文革”为什么会发动?
结语

(4)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路径
第二章 被“树立”的与被“打倒”的
    第一节 历史人物的变换:关于安源大罢工
        一 两幅油画:《刘少奇同志与安源矿工》与《毛主席去安源》
        二 三个人物:李立三、毛泽东与刘少奇
    第二节 历史主题的变迁:从安源到井冈山
        一 两幅油画:“下矿井”与“上井冈山”
        二 一件像章:关于“毛泽东思想源头”的图像表征
第三章 被“阐释”的与被“扭曲”的
    第一节 群众性漫画中的刘少奇形象
        一 《群丑图》与“彻底砸烂刘邓反动路线”漫画展(1967)
        二 《群丑图》翻版与革命大批判漫画参考资料
        三 作为“党魁”的刘少奇
        四 作为“千夫指”的刘少奇
    第二节 红卫兵小报中的刘少奇形象
        一 “中国的赫鲁晓夫”
        二 “伸向文艺界的黑手”
        三 刘少奇与“刘少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刘少奇“外传”
    第一节 连载作品《刘修外传》
    第二节 《鬼魂丑行图——刘少奇访问印度尼西亚电影新编漫画》
    第三节 作为“第一夫人”的王光美形象
        一 “旗袍”与“军装”
        二 《王光美丑史》
第五章 余论
    第一节 图像中的审丑模式
    第二节 图像中的寓意和象征
    第三节 图像中隐藏的批判者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1 批斗刘少奇大事记
附录2 《人民日报》关于刘少奇的报道
附录3 《人民日报》关于刘少奇访问印尼的报道(1963.4)
附录4 《刘修外传》文字
附录5 《新北大》图版目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5)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研究综述
    二.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研究途径与方法
第一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
        一.秦汉唐宋时期的演变特征
        二.元明清时期的演变特征
        三.现当代时期的演变特征
    第二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性
        一.文学演变的可逆性
        二.文学演变的不可逆性
        三.文学发展的创新性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基本界定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特征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历史变化
        1.政权统治的演变
        2.历史上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影响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主要思想特点
        1.中国古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2.中国现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3.中国当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4.权势权威型读者思想特点的比较分析
第二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
    第一节 鲁迅——来自文学主将的权威型读者
        一.鲁迅阅读下的中外文学
        1.鲁迅的文学视角
        2.鲁迅的权威性
        二.遵命文学的流变
        1.独立人格下的遵命文学
        2.权威话语下的听命文学
        3.两种环境下的不同解读
        三.传承鲁迅精神的巴金精神——巴金《随想录》的启示
        1.不是狂人的"狂人日记"
        2.两种时代下的恐惧心理
        3.鲁迅精神的体现
    第二节 毛泽东——来自政治领袖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一.毛泽东读书的偏重与其人生经历的关系
        二.马克思的法制思想与毛泽东的人治理念
        三.政治视野下对鲁迅的解读
        1.阿Q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阿Q与党内思想问题挂钩
        3.政治斗争与《阿Q正传》结缘
        4.《阿Q正传》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第三节 郭沫若——来自诗人和学者的权威型读者
        一.毛泽东的读者权威对郭沫若的影响
        二.学术权威下政治权威的关注
        三.政治权威下学术权威的尴尬
    第四节 周扬——来自文艺思想界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一.最高权威下的权威之路
        二.权势权威下的文艺批评
        1.周扬被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2.姚文元主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3.对典型案例——批判《海瑞罢官》的分析
        三.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
    第一节 不同时期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变化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变化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变化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影响变化
        1.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的流变
        2.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范围分析
        3.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特点分析
        一.不同的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改变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双重话语
        三.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
        四."三一律"与"三突出"在思想意识上的比较
第四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
    第一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政治意识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
    第四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文学批评
    第五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接受美学
    第六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走向“文革”的心理轨迹——毛泽东《洪都》、《有所思》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四、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文学写作中的劳动伦理研究(1942-2010)[D]. 王朱杰. 山东大学, 2020(12)
  • [2]毛主席畅游长江——从事件、话语到图像[J]. 于帆.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3)
  • [3]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初探[J]. 胡应泉. 宜春学院学报, 2014(08)
  • [4]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D]. 贺旻旻.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8)
  • [5]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 复旦大学, 2007(06)
  • [6]走向“文革”的心理轨迹——毛泽东《洪都》、《有所思》剖析[J]. 彭明道. 粤海风, 2005(03)
  • [7]国史研究篇目索引[J]. 当代中国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03)
  • [8]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J]. 高华. 报刊荟萃, 2004(04)
  • [9]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J]. 高华. 炎黄春秋, 2004(01)

标签:;  ;  ;  ;  ;  

从“七法:思想”看文革发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