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含表达与语境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王珂[1](2021)在《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作文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使用研究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预期标记,指的是人们通过使用一些语言手段来表达客观事实与人们的主观预期相反这一话语功能。转折副词是十分重要且常见的一类反预期标记,在话语中用于表达说话人与前文预期不同的看法、态度、评价等,主观性极强,且语用功能复杂。全面理解并准确运用这些转折副词,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既重要又有难度。在分析语料的过程中,发现即便是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在使用这些词时,也会出现种种偏误。翻阅文献,发现目前学界对留学生作文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使用进行考察并应用于汉语教学的研究较少。基于此,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为:考察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作文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使用情况。本文以二语习得理论、关联理论、主观性理论和焦点理论为指导,采用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分析法,调查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作文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使用情况,包括以下9个标记词:“竟、竟然、居然、反而、反倒、倒、倒是、却、其实”。具体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6205篇作文中出现“竟、竟然、居然、反而、反倒、倒、倒是、却、其实”的相关语料进行了筛选,共有1940句符合本文要求。调查发现,“却”和“其实”这两个标记词出现的总频数最多,分别有1255句和1088句,可看出留学生对这两个词的熟悉程度更高;“反而”和“反倒”的正确使用率最高,说明学习者这两个词的习得水平更高;“与一般常情预期不相符”这一反预期信息类型占比最高,究其原因,应与作文的文体有关,所分析的语料多是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体的议论文,因而产生了此种差异。其次,对9个反预期转折副词的偏误情况进行统计,偏误率较高的词有“反而、倒、倒是、却”;偏误类型可分为:误加、误用、位置、漏用和语形,其中误用偏误最多,占比60.4%,其次是误加偏误,占比为17.4%。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四点:(1)反预期语境认知不足;(2)组间语义及语用功能辨析不足;(3)同义语素干扰;(4)母语负迁移。最后,基于偏误情况,为汉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相关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1)基于学习者对反预期语境缺乏认知,因此要加强其认知反预期语境的能力;(2)基于学习者对不同组转折副词经常发生混淆误用,因此要结合词语的语义和语用,加强组间的对比辨析;(3)基于学习者对同义类语素辨识不清,因此可通过语义对比法和语境辨析法加强其辨析同义类语素的能力;(4)针对易混淆的反预期标记词,重视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有效减少偏误。
谢凤瑜[2](2020)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语境分析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阅读主要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具备审美体验的能力。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理应培养小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具体感知能力,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习者对阅读文本的审美能力的提高。阅读理解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部分,要求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阅读文本的深层含义,以达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在语言学中,语境理论作为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意义非凡。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参与者在交流时所在的环境,语言文字的组合运用构成语境,不同的语言文字进行组合,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构成了语境。语境具有动态化意义,在某种相对的语言环境中,语境的意义是有差异的。语境具有广泛性,语用学中任何研究语言的内容都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语境按类型划分主要有认知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近年来,由于语境教学法的发展,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发挥效用。因此,了解教师在阅读理解教学中对语境分析的具体表现,有助于进一步补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析,分析其中语文阅读教学与语境的联系,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阐释了阅读理解教学中的语境分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四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对语境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语境分析课堂提问方式不恰当、教师语境的分析缺乏深度、教师对学生语境的掌握反馈不足。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语境理论了解到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深入语境分析,及时反馈学生语境掌握内容,从而有效指导教师阅读理解教学,促进学习者对语境的认知,提升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樊小军[3](2018)在《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导言、五个专题性论述和结束语七个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创新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选题背景及意义部分,指出了本文要求解的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概要,即围绕社会科学范式的种种争论,实际上折射出了关于社会科学的哲学世界观、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方面的困境与难题。其中又以哲学世界观最为根本,它是社会科学哲学基础的核心,其问题表现为三种哲学世界观之间的分歧与对立,另外三个方面存在的多种二元对立问题,皆由其决定和引发。对此,本文尝试用语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并解决这些难题。第一章为社会科学中语境论的思想渊源。首先指出实用主义哲学对主体的行动、实践、共同体、现实生活、主客互动、实用真理观等方面的强调,为语境论的产生提供了来源和范本;其次介绍了本文语境论思想的直接来源:佩珀的语境论及其根隐喻理论。佩珀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根隐喻及相应的世界假设(世界观),指出语境论的根隐喻为“历史事件”或“语境中的行动”,将语境论提升到了世界观的层次;再次,介绍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遵守规则论中蕴含的语用语境思想和实践认知观点,表明其语境论思想在社会科学知识论与方法论方面的潜在优势;最后,介绍了范戴伊克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所提出的话语交流中的语境建构与知识生成机制,揭示了各种主客因素如何经由主体的语境建构来促进对话和理解。所有这些语境论的思想和观点共同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工具。第二章为世界观维度:基于语境论的哲学基础重建。首先阐述了作为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之哲学基础的三种哲学世界观:机械论世界观、有机论世界观、人文主义世界观,揭示哲学世界观在思维方式、本体论、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性作用和影响,指出要解决关于社会科学范式的争论,就应当从其哲学基础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其次,从语境论的视角剖析了这些哲学世界观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及如何导致了社会科学在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方面陷入困境。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语境论世界观进行哲学基础的重建,由“语境中的行动”这一根隐喻,勾勒出语境论的世界图景,指出语境论作为一种哲学对话平台,能够融合各种世界观之多元视域的优势,从而为社会科学构筑一种新的哲学基础。第三章为本体论维度: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首先,剖析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在社会本体论问题上形成的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实在论之争的根源所在。其次,从语境论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存在的语境特征,进而在语境论根隐喻“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为社会科学构建一种基于“事件”的新本体论——事件本体论;由此揭示社会历史事件在真实社会世界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占据的本体论地位,反映了“事件”作为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所隐含的普遍性,尝试以此为消解社会实在论与社会唯名论之争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最后,通过分析戴维森、巴迪欧等学者对“事件本体论”的不同诠释,阐述了语境论的“事件本体论”的三个基本特征,进而为社会本体论研究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第四章为知识论维度:基于语境融合的知识图景。首先考察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知识论的两难困境:客观主义知识论困境在于其自身难以满足严格的绝对客观标准;建构主义知识论困境在于它基于社会因素决定论,消解了科学知识所应当具备的客观性品质;二者的困境导致了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缺失。其次,通过语境分析深入考察了知识论困境的根源所在,指出之所以出现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对立的立场,其原因在于它们在对待知识生产过程及其条件的语境因素问题上,走向了相反的极端。最后,从普遍性的语境论出发,论述了作为社会科学知识之客观条件的语境因素,和作为社会科学知识之主观基础的语境认知机制,表明了社会科学知识兼具客观性与建构性特征,并由此构建出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新图景,指出语境论的知识论在建立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方面的意义。第五章为方法论维度:基于语境分析的方法路径。首先回顾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实证主义方法论和解释学方法论问题之争的核心所在,廓清其哲学根源,从哲学世界观的发展趋势及语境论的优势方面,论证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必然性。而后阐述了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方法路径,即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首先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围绕此问题构建适当的语境,对语境因素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因果机制,最终以实质性的说明来完成对初始问题的解答。进而指出语境论的方法论特征:具体问题驱动、案例整体定位、介入对象语境和中层理论导向。最后阐述了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指出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够融合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立场各自的优点,从而有助于解决二者之间的对立难题,推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结束语为走向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首先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再次强调了语境论的世界观在解决社会科学哲学基础之困境方面的核心优势,以及相应地在解决社会本体论、社会科学知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方面的问题上所体现的横断性、开放性、包容性、平台性特征,最后初步构建出一种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以推动社会科学范式走向统一。
巴丹[4](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王林哲[5](2018)在《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确立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地位,尝试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的范畴框架,并对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范畴进行系统描写和解释。我们将国外对意外情态范畴的研究成果与汉语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功能话语语法理论为纲、以关联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为辅,对汉语中能够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言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详细解释。本文着力从意外情态的编码、理解和使用三个角度对汉语意外情态不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将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表达手段归入统一的范畴,并按照交际功能和表达手段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范畴框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解释;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及使用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具体研究两大部分,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2到4章为理论铺垫部分,5到11章为系统分析部分,第12章为理论升华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前人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概述。第2章: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将意外情态范畴与言据范畴切分开来;接下来我们确定了意外情态范畴在情态范畴中的地位,它属于“语用情态”范畴;之后我们讨论了三组与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有关的概念:情态、语气和口气,反预期,以及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第3章:理论基础。主要确定本文研究的心理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将惊讶的种类进行细分,接下来对本文研究采用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以及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进行介绍。第4章: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本章主要目的是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的基本框架。首先分析了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确定我们的研究范围;接下来从功能和形式角度划分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各个下位层级;最后对意外情态的表达和使用策略进行了介绍。第5章: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本章主要着眼于对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发现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通常伴随是非问和独立叹词句存在。具体语调特征因伴随的句法形式不同而各有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受到语境以及心理重音的影响而产生。语调属于信息结构标记,建构时被看作是强调操作成分,通过程序编码被附加在命题内容之上。第6章: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本章以表达意外的原生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叹词表达放置在意外心理图式中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叹词与意外产生原因、后续句在心理图式中的阶段表征,总结出了汉语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第7章: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本章以次生叹词“好家伙”为例,探索“好家伙”的叹词化路径。通过历时和共时研究,并从主观量和交互主观化的角度全面分析次生叹词“好家伙”作为意外情态标记的用法。第8章: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本章主要研究评注性副词作为意外情态标记在话语中的表达特征。我们将评注性副词按照表征意外矛盾心理图式中的不同阶段,分为非弥合类和弥合类两个大类。非弥合类主要表征聚焦和矛盾验证阶段,弥合类主要表征因果分析和图式升级阶段,并分别对两类副词中的典型副词进行了具体分析。第9章: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本章主要通过话语标记“怎么”、“怎么着”和“你猜怎么着”在会话中表现出的意外情态功能来证明在汉语会话中,还存在着一种通过话语标记表达意外的手段。我们尝试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框架内,为其找到合理的位置。第10章: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本章所介绍的是在这些寄生性表达中,已经逐渐具有规约性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表达方式。这些话语由于高频使用,其命题意义在交际中已经不再重要,信息意图逐渐被交际意图所替代。听者结合语境不需要通过复杂推理即可分辨出言者要表达的意外态度。第11章: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本章主要针对话语交际中非标记性的意外情态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仍旧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的框架内进行。分析了在不同的心理图式阶段我们如何用回声问、是非反问、“怎么”问以及感叹形式表达意外的。第12章: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本章实际上是对全文意外表达方式的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我们将之称为表达策略和使用策略,并且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总结,发现语言演变汇中一条可能的规律,就是“递弱代偿”原理。第13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意外”对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李丹宁[6](2018)在《“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文中提出文章通过考察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语料中的分布与用法。考察选取书面语语料:《人民日报》,口语语料:《编辑部的故事》、1982年北京口语调查和综合类语料:现当代小说、戏剧、《新结婚时代》和百家讲坛。较为全面,有代表性。分析研究“了”的分布特点:主要是“了”与动词性成分连用的句子最多,其中动宾之间结构在各类语料中都是最多的。书面语料中的句中“了”分布多于句尾“了”,口语语料中的句尾“了”分布多于句中“了”。对动词性成分后和非动词性成分后的“了”进行语义语用分析及用法辨析。按“了”表示的“完成体”把语义分为动作行为结束、开始持续、状态变化实现三项。并据此语法意义分析发现,大多数句子及句子类型都具有动作行为结束义,较少数句子具有开始持续义。对难以判断的语义根据实际确定了依据条件,其中有变化实现语义的三个条件。对句尾语气词的认定确定了判别条件等。考察分析“了”在非动词性成分后的结构在各类语料中的占比情况,其中形容词后最多,名词、代词、数量词较少。主要语法意义表示变化实现,开始持续。还有表示和缓口气的语气词。对特殊结构中的“了”进行了分析,发现并解释了与现有教材及研究的差异。对“了”的语用功能作了分析描写,认为“了”有和缓口气、强调突出、提醒注意和成句作用,在意义上可以代替省略的句法成分。按照四大句类考察所有语料中的例句,发现祈使句中“了”的语气词用法多些,其它句类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中的语气词用法较少。与俄语完成体进行了对比,对《围城》中880个带“了”的例句进行整理,分出十一类结构。分析对译情况发现,俄汉两种完成体的意义有同有异,可以借鉴共通的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利用共性特点进行教学。因为一切理论研究最终要为实践服务。
邱文生[7](2015)在《修辞的认知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修辞认知观是基于修辞认知属性上的一种理论观点,它的产生吸收借鉴了认知理论有关语言认知的研究成果,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修辞的基本理念:修辞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行为和认知过程。修辞的本质特征是认知性、语境性和审美性。修辞的认知机制是以修辞主体的语境认知为起点,指向修辞话语建构或修辞话语识解的心理认知过程。这种取向于认知视角的修辞观为修辞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避免了传统的修辞话语内部功能分析带来的各种局限,使得对话语修辞的研究更为透彻、全面。
王建华[8](2015)在《规则语境与口译质量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境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在传统语境论基础上提出语际转换过程中的规则语境,并将其分为显性规则语境和隐性规则语境,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必须遵守规则语境以实现成功口译。并进一步通过实验方式验证规则语境对译员口译质量的显着影响,为语境研究开辟新的领域,提供新的方法。
高虹[9](2015)在《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目前的中国社会也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语言环境也正处于一种五彩斑斓、变化莫测的阶段。流行语正是这种语言发展变化的最好体现。流行语从语言的角度展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某一侧面,它们不但记录了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也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流行语往往能够成为一个年代的总结,为后人唤起一个年代的记忆。从这一意义上说,对流行语的考察、梳理和研究,对记录历史、记录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过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既往对流行语的研究在多个角度和层面展开,其中既有关于流行语本质属性的研究,如流行原因、产生途径等的研究,也有流行语的跨面研究,如社会心理学视角、新闻学和传播学视角等的研究。然而,在流行语的解读层面上,现有的研究多以流行语的流行原因、流行过程和传播方式为流行语解读的主要依据,尚无研究专门涉及流行语使用中的意义、认知机制和认知特点。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流行语在使用中的意义进行语用解读,探究语用意义解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流行语的英译的实践进行研究,从流行语的个案翻译中得出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步骤,以期对流行语的英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流行语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新词以及另外一个有相关性的概念:热词,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别属性,而明确三者的异同对于确定研究对象是首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本研究以流行语和新词、热词的辨析为入手,结合中英文词典和国内外研究对流行语的定义,并从本研究的研究目标为出发,给出本研究中流行语的工作定义,从而把广义的流行语概念进行限定和细化,给出评判的标准,即,本研究关注的研究对象是非话题型流行语(以下简称流行语),进而以此为标准,考察该标准下的各个类型,并以每一类型中的若干为范例进行分析。在确定了有效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之后,本研究根据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自2002年至2013年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国家语委根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自2005年至2013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白皮书),和《咬文嚼字》编辑部自2008年至2013年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以非话题型流行语中的不同类型为基础,以其中的若干个来自不同类型的非话题型流行语为例,并以此为关键词,在门户网站以及平面媒体的电子版中收集相关的语料,通过对语料的分析研究,来得出发现和结论。本研究以词汇语用学研究的理论要点为依据,结合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性来自认知效果和加工代价的有机平衡这一论点,,认为流行语的理解需要通过语用充实过程来建立临时性的词汇信息,以帮助其语用意义的理解。这一临时性词汇信息的建立,要与特定的语境产生最佳关联,以满足说话双方的交际意图和交际期待。本研究结果有以下几点发现:1.流行语的语用意义能够在概念、人际、修辞这三个维度上有更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概念维度和交际维度上。流行语因为其流行的起始、发展、高潮等一系列的过程,语义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泛化,因而具有更加抽象化的概念内涵。这一特性使得流行语的使用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语境中去,并结合实际的语境得到合理的解读。流行语的使用本来就受人们从众求新心理驱使,因此,它们在建立和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和表达的情感效果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流行语语用意义中负载的额外信息会让流行语的使用带来比普通词语更加微妙和难以言说的修辞效果。2.流行语的语用意义的认知过程具有独特性。虽然流行语理解遵循了词汇语用意义认知过程中普遍通用的语用充实方法,它们的解读既要针对明说部分,也要针对暗含部分,这两个部分都需要有语境的信息来辅助,以便能够进行语义内容的充实,与语境产生关联;但是,它们的认知机制显然使得其中的一些方法突显出来,比另一些方法更常用、更有效,包括语义的拓展、隐喻化以及帮助隐喻化理解的认知联想过程。经历了这些语用充实过程的流行语解读会排除歧义、确定指称,进而充实语义。包含流行语的话语也会变得更加顺畅达意、具有更加非凡的认知效果。3.对流行语准确的英译可以先对语境进行确定,然后列出该语境下的可能解读,对照语境,再遴选出可及性程度最高的语用意义,并进行翻译,采用的译法有话语意义直译法、语用意义意译法、话语意义直译加注法等等。本研究把对语境具有强烈依赖性的流行语作为研究的对象,拓展了词汇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凸显了词汇语境化理解的重要性。对流行语独特认知过程的剖析是对语用充实这一概念进行的有益补充。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在实际应用中对翻译实践、乃至词典编撰、词汇教学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由于研究设计的不完美和研究者自身的不足,本研究还是有一些可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如对语境因素的考虑可能不够全面,选取的流行语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少,没有进行定量分析等。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把语境因素进一步细化,把对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的讨论做得更具体,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使流行语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
张文俊[10](2013)在《促进推理和批评阅读能力的实证研究——以篇章语境的认知建构为视角》文中指出任何篇章都是语境的产物,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构成篇章的意义基础。通过篇章语境层次的认知和建构来隐性地促进推理阅读能力和批评阅读能力,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阅读能力提高的尝试性途径之一。高级英语课程为这一实验教学提供理想的研究背景,在教学内容框架上展开对作品相关的各类语境的建构和分析,在教学组织模式上基于建构主义理念下的主题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结果显示:语境认知建构促进学生推理阅读能力和批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概述能力的培养,实验后调查表明学生主观上对语境认知建构教学总体持赞同态度。
二、隐含表达与语境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含表达与语境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1)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作文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使用研究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反预期标记与反预期信息 |
1.2.1 反预期标记 |
1.2.2 三类言语信息 |
1.2.3 反预期信息类型 |
1.3 反预期标记的研究情况综述 |
1.3.1 国外反预期标记研究 |
1.3.2 国内反预期标记研究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关联理论 |
1.4.2 主观性理论 |
1.4.3 焦点理论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折副词作为反预期标记的语义及语用功能 |
2.1 反预期转折副词的语义分析 |
2.1.1 A组“竟/竟然/居然” |
2.1.2 B组“反而/反倒” |
2.1.3 C组“倒/倒是” |
2.1.4 D组“却” |
2.1.5 E组“其实” |
2.2 反预期转折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
2.2.1 触发隐义功能 |
2.2.2 主观表达功能 |
2.2.3 焦点凸显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SK作文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使用情况考察 |
3.1 语料来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
3.2 总体使用情况 |
3.3 正确使用频数与正确率的对比分析 |
3.3.1 组间对比 |
3.3.2 组内对比 |
3.4 作文中的反预期信息类型 |
3.4.1 与作者预期不相符 |
3.4.2 与读者预期不相符 |
3.4.3 与特定对象预期不相符 |
3.4.4 与一般常情事理不相符 |
3.4.5 四种类型占比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HSK作文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偏误情况分析 |
4.1 偏误概况统计 |
4.2 偏误类型分析 |
4.2.1 误加偏误 |
4.2.2 误用偏误——甲乙词的混淆 |
4.2.3 位置偏误 |
4.2.4 漏用偏误 |
4.3 偏误原因 |
4.3.1 反预期语境认知不足 |
4.3.2 组间语义及语用辨析不足 |
4.3.3 同义语素干扰 |
4.3.4 母语负迁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习得反预期转折副词的教学建议 |
5.1 .培养反预期语境认知 |
5.2 重视组间的对比辨析 |
5.2.1 “竟、却、倒”的对比 |
5.2.2 “居然、反倒、其实”的对比 |
5.3 加强同义语素辨析能力 |
5.3.1 语义对比法 |
5.3.2 语境辨析法 |
5.4 重视与母语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HSK语料库语料标注的代码说明 |
(2)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语境分析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阅读理解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
1.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 |
1.1.3 语境分析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具有特殊意义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
1.3.2 小学语文教学与语境的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语境 |
1.4.2 语境分析 |
1.4.3 阅读教学 |
1.4.4 阅读理解 |
1.5 理论基础——语境 |
1.5.1 语境的发展 |
1.5.2 语境概念 |
1.5.3 语境的构成因素 |
1.5.4 语境的功能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思路 |
1.6.4 研究对象 |
1.6.5 阅读理解中语境分析的文本 |
1.6.6 访谈设计 |
2 阅读理解教学中语境分析的案例调查 |
2.1 教师语境分析的目标确立 |
2.1.1 课标要求——语言文字运用 |
2.1.2 阅读理解中的重要因素——语境 |
2.2 教师语境分析的案例呈现 |
2.2.1 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造认知语境 |
2.2.2 根据阅读文本前后联系,运用上下文语境 |
2.2.3 创设实际场景,应用情景语境 |
2.2.4 再现历史背景,使用社会文化语境 |
2.3 学生对语境分析的认识 |
2.3.1 学生对语境分析的理解 |
2.3.2 学生对语境分析的掌握 |
2.4 调查结论 |
2.4.1 语言文字是构成语境分析的重要单位 |
2.4.2 语境分析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2.4.3 语境分析表现在不同的教学版块 |
3 阅读理解教学中语境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存在的问题 |
3.1.1 教师对语境的理解存在偏差 |
3.1.2 教师语境分析中课堂提问方式不恰当 |
3.1.3 教师语境的分析表层化 |
3.1.4 教师对学生语境的掌握反馈不足 |
3.2 原因分析 |
3.2.1 教师语境理论知识的缺乏 |
3.2.2 教师提问不具有代表性 |
3.2.3 教师经验教学的影响 |
3.2.4 教师日常事务的繁琐化 |
4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语境分析的策略 |
4.1 语境理论与课标的跨学科操作 |
4.1.1 结合语境理论,加强课标研读 |
4.1.2 扩展语境理论,创新阅读理解教学 |
4.2 阅读理解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
4.2.1 分层提问 |
4.2.2 启发式提问 |
4.3 语境理论在教学流程中的深入建构 |
4.3.1 导入策略 |
4.3.2 读出策略 |
4.3.3 讨论策略 |
4.4 平衡教学工作,丰富教师评语 |
4.4.1 丰富课堂评语内容 |
4.4.2 提升课后评语质量 |
5 结论与反思 |
5.1 结论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教师阅读理解教学中语境分析访谈提纲 |
附录 2 学生语境认知访谈提纲 |
致谢 |
(3)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科学中语境论的思想渊源 |
1.1 实用主义中的语境论思想 |
1.1.1 皮尔士行动哲学中的语境论蕴涵 |
1.1.2 詹姆士意识流理论的语境论蕴涵 |
1.1.3 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的语境论思想 |
1.2 佩珀的语境论世界观及其根隐喻 |
1.2.1 根隐喻理论与语境论世界观 |
1.2.2 语境论根隐喻的基本范畴 |
1.3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用语境论 |
1.3.1 语言游戏的语境论 |
1.3.2 遵循规则的实践论 |
1.4 范戴伊克的话语语境认知理论 |
1.4.1 话语交流中的语境建构 |
1.4.2 话语交流中的知识生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观维度:基于语境论的哲学基础重建 |
2.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的哲学基础 |
2.1.1 机械论世界观 |
2.1.2 有机论世界观 |
2.1.3 人文主义世界观 |
2.2 哲学基础之问题的语境分析 |
2.2.1 机械论:抽象人性的去语境化 |
2.2.2 有机论:目的论假设的先验性 |
2.2.3 人文主义:主观语境的泛化 |
2.3 基于语境论世界观的哲学基础重建 |
2.3.1 基于主体行动的世界图景 |
2.3.2 多元视域的现实语境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体论维度: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 |
3.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的本体论之争及问题 |
3.1.1 社会本体论之争及意义 |
3.1.2 社会唯名论存在的问题 |
3.1.3 社会实在论的内部分歧 |
3.2 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 |
3.2.1 社会本体论问题的语境性 |
3.2.2 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论性 |
3.2.3 语境论的社会本体论框架 |
3.3 语境论的社会本体论特征 |
3.3.1 事件本体论的系统整体特征 |
3.3.2 事件本体论的自然主义特征 |
3.3.3 事件本体论的历史实践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论维度:基于语境融合的知识图景 |
4.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知识论的两难困境 |
4.1.1 客观主义知识论及其困境 |
4.1.2 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困境 |
4.1.3 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缺失 |
4.2 社会科学知识论困境的语境分析 |
4.2.1 客观主义:理想认知者的去语境化 |
4.2.2 建构主义:社会因素的充分决定性 |
4.2.3 演进趋势:知识论中语境性的递增 |
4.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图景 |
4.3.1 语境因素作为知识的客观条件 |
4.3.2 语境认知作为知识的主观基础 |
4.3.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新图景 |
4.4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论意义 |
4.4.1 在语言游戏中建立知识的确定性 |
4.4.2 在实践语境中确立知识的合法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法论维度:基于语境分析的方法路径 |
5.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的方法论之争及出路 |
5.1.1 实证主义与解释学之争 |
5.1.2 方法论之争的哲学根源 |
5.1.3 走向语境论的方法论 |
5.2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路径 |
5.2.1 语境化研究的典型方法 |
5.2.2 语境分析方法的步骤 |
5.2.3 语境分析方法的应用 |
5.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 |
5.3.1 具体问题驱动 |
5.3.2 案例整体定位 |
5.3.3 介入对象语境 |
5.3.4 中层理论导向 |
5.4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意义 |
5.4.1 增强方法论自觉、消解二元之争 |
5.4.2 促进范式整合、重塑科学地位 |
5.4.3 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价值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走向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4)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
1.1.1 双重性 |
1.1.2 隐含性 |
1.1.3 居前性 |
1.1.4 建构性 |
1.1.5 独立性 |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
2.2.1 解注关系 |
2.2.2 增补关系 |
2.2.3 选择关系 |
2.2.4 因果关系 |
2.2.5 条件关系 |
2.2.6 转折关系 |
2.2.7 让步关系 |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
3.2.3.1 句位变迁 |
3.2.3.2 配合共现 |
3.2.3.3 语用类推 |
3.2.3.4 语境吸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
4.1 引言 |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
4.2.2.1 承接性追补 |
4.2.2.2 解注性追补 |
4.2.2.3 递进性追补 |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
4.3.1 语义背景 |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
4.3.2 语境类型 |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
5.1 引言 |
5.2 话语功能 |
5.2.1 延续话题 |
5.2.2 应答功能 |
5.2.3 话题前景化 |
5.2.4 拟对话功能 |
5.3 人际策略 |
5.3.1 礼貌原则 |
5.3.2 话语指向 |
5.3.3 话轮持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1 引言 |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6.2.1 组合与分布 |
6.2.2 共现与连用 |
6.3 肯定性用法 |
6.4 否定性用法 |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5.1.1 递进型推测 |
6.5.1.2 预转型推测 |
6.5.1.3 解注型推测 |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
7.1 引言 |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
7.2.1 衔接方式 |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7.2.2 衔接类型 |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
8.1 引言 |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
8.2.2.1 对照性对比 |
8.2.2.2 相对性对比 |
8.2.2.3 矛盾性对比 |
8.2.2.4 参照性对比 |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8.3.1 衔接类型 |
8.3.1.1 反转性转折 |
8.3.1.2 反递性转折 |
8.3.1.3 假设性转折 |
8.3.2 衔接方式 |
8.3.2.1 间隔衔接 |
8.3.2.2 紧邻衔接 |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
9.1 引言 |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
9.3 反预期用法 |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
9.4.1 “敢情”的主观化 |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
9.4.2.2 衔接类型 |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
9.5.1 成词先后 |
9.5.2 语音相近 |
9.5.3 语义相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
10.1 引言 |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
10.2.1 语义背景 |
10.2.2 语义类型 |
10.2.2.1 信息C的类型 |
10.2.2.2 信息B的类型 |
10.2.2.3 信息A的类型 |
10.3 衔接类型 |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
10.3.1.1 承接性结果 |
10.3.1.2 目的性结果 |
10.3.1.3 假设性结果 |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
10.3.2.1 对比性转折 |
10.3.2.2 无奈式转折 |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
11.1 引言 |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
11.3.1 条件型衔接 |
11.3.2 因果型衔接 |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
12.1 引言 |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
12.2.1 衔接方式 |
12.2.1.1 单用式 |
12.2.1.2 合用式 |
12.2.1.3 兼用式 |
12.2.1.4 居中式 |
12.2.2 衔接类型 |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12.3.1 语义特征 |
12.3.2 语用功能 |
12.3.2.1 显化结论 |
12.3.2.2 延伸注解 |
12.3.2.3 引证补充 |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
12.5.1.1 结构形式 |
12.5.1.2 衔接功能 |
12.5.1.3 语用特征 |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
12.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意外情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
1.5 本文语料来源 |
第2章 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 |
2.1 剥离——言据(传信)范畴与意外情态范畴 |
2.1.1 言据范畴 |
2.1.2 意外情态范畴 |
2.1.3 共性与区别 |
2.2 区别之一——情态、语气与口气 |
2.2.1 情态和语气 |
2.2.2 口气 |
2.2.3 三者的关系 |
2.3 区别之二——意外情态与反预期 |
2.4 分析之一——语义情态与语用情态 |
2.5 分析之二——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5.1 Jan Nuyts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5.2 Traugott的主观性、客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
2.5.3 Langacker的主观识解与客观识解 |
2.5.4 三组概念之间的联系 |
2.5.5 我们使用的概念 |
2.6 小结 |
第3章 基本理论介绍 |
3.1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心理学基础——惊讶研究 |
3.1.1 惊讶的性质和功能 |
3.1.2 惊讶的形成 |
3.1.3 惊讶的基本分类 |
3.2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研究 |
3.2.1 理论特征 |
3.2.2 理论框架 |
3.2.2.1 整体框架 |
3.2.2.2 语法成分框架 |
3.2.2.3 FDG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3 FDG的扩展 |
3.3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 |
4.1 意外情态范畴的存在基础 |
4.1.1 心理学基础 |
4.1.2 语言学基础 |
4.1.3 类型学证据 |
4.2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 |
4.2.1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 |
4.2.2 意外情态的判定标准 |
4.2.3 高阶谓词句不属于意外情态范畴 |
4.3 意外情态范畴的类别系统 |
4.3.1 西方语言学的类别系统 |
4.3.2 汉语的意外情态的类别系统 |
4.3.2.1 言者意外与非言者意外 |
4.3.2.2 表达型意外与交际型意外 |
4.3.2.3 非寄生意外与寄生意外 |
4.4 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化框架 |
4.5 意外情态策略概述 |
4.5.1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
4.5.2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
4.6 小结 |
第5章 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 |
5.1 语调概说 |
5.1.1 定义与功能 |
5.1.2 构成与分类 |
5.1.3 关系与地位 |
5.2 语调表现 |
5.2.1 语调轮廓 |
5.2.1.1 陈述+调型 |
5.2.1.2 叹词+调型 |
5.2.2 重音位置 |
5.2.2.1 语调重音的特点 |
5.2.2.2 重音对语调轮廓的影响 |
5.2.2.3 重音对意外表达的影响 |
5.2.3 无意识停顿 |
5.2.4 调幅和音长 |
5.3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与理解 |
5.3.1 建构 |
5.3.1.1 语调建构在意外表达中的地位 |
5.3.1.2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分析 |
5.3.2 理解 |
5.4 小结 |
第6章 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 |
6.1 叹词概述 |
6.1.1 叹词的本质 |
6.1.2 叹词的分类 |
6.2 意外叹词的心理表征 |
6.2.1 处理意外的心理过程 |
6.2.2 意外叹词心理表征的差异 |
6.2.2.1 叹词与图式矛盾类型的关联 |
6.2.2.2 叹词与抑制成分类型的关联 |
6.3 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 |
6.4 意外叹词话步的建构与理解 |
6.5 小结 |
第7章 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 |
7.1 “家伙”——指称泛化 |
7.1.1 “家伙”的定型过程及动因 |
7.1.2 “家伙”的指称泛化 |
7.1.2.1 指称义的泛化 |
7.1.2.2 指称功能的泛化 |
7.2 “这(那)家伙”——准叹词化 |
7.3 “好家伙”——叹词化 |
7.3.1 “好家伙”的主观超量特征 |
7.3.2 “好家伙”的交互主观化 |
7.4 小结 |
第8章 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 |
8.1 意外情态涉及的预期类型 |
8.2 副词性意外情态标记的分类 |
8.3 非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
8.3.1 “违识”“违愿”与“超量” |
8.3.2 违识类意外情态标记“竟然”“居然” |
8.3.3 违愿类意外情态标记“反而”“偏偏” |
8.3.4 超量类意外情态标记“甚至” |
8.4 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
8.5 评注性副词表示意外的建构与理解 |
8.6 小结 |
第9章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
9.1 意外情态话语标记分类 |
9.1.1 意外体验核心 |
9.1.2 汉语意外情态话语标记的分类 |
9.2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
9.2.1 基于言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怎么”和“怎么着” |
9.2.2 基于听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你猜怎么着”、“谁知道”和“你(还)不知道(呢/吧)” |
9.3 小结 |
第10章 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 |
10.1 习语性表达是半规约的表达 |
10.2 意外心理过程及其半规约化表达 |
10.2.1 信息中断和重新聚焦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3 因果分析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4 图式调整或升级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3 控制感与意外表达手段 |
10.4 小结 |
第11章 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与认知语境 |
1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 |
11.1.2 认知语境 |
11.2 意外矛盾图式各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1 重新聚焦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1.1 重复型回声问 |
11.2.1.2 推测型回声问 |
11.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2.1 “不是......吗”类反问句 |
11.2.2.2 “没”类反问句 |
11.2.3 因果分析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3.1 因果分析开启阶段——溯因问句 |
11.2.3.2 因果分析推论阶段——推论问句 |
11.2.4 图式调整和升级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5 真实语境中的表达示例 |
11.3 意外与否定、疑问、感叹范畴的关系 |
11.4 小结 |
第12章 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 |
12.1 意外情态策略 |
12.2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
12.2.1 语音策略 |
12.2.2 词汇策略 |
12.2.2.1 叹词 |
12.2.2.2 评注性副词 |
12.2.3 话语策略 |
12.2.3.1 话语标记 |
12.2.3.2 习语 |
12.2.3.3 话语行为 |
12.2.4 交际策略 |
13.2.4.1 延时策略 |
12.2.4.2 核心转移策略 |
12.3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
12.4 递弱代偿 |
12.5 小结 |
第13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和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同类课题研究回顾 |
二、同类课题研究评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句法和分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二、时态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三、体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四节 语料考察、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语料考察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报刊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人民日报》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 |
二、《人民日报》中“了”的句法分布分析 |
第二节 口语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编辑部的故事》剧本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二、1982年北京口语调查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第三节 综合类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现当代小说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二、老舍戏剧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三、《新结婚时代》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四、百家讲坛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词性成分后“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句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及各语料中语义对比 |
一、动宾之间“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二、动补之间“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三、各类结构语法意义占比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句尾“了”的句法分布对比与语义语用分析 |
一、句尾“了”的句法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二、句尾“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动词性成分后及其他用法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了”的占比情况与语义语用分析 |
一、“了”在动词性成分与非动词性成分后的占比分析 |
二、非动词性成分后的“了”在各语料类型中的占比情况 |
三、非动词性成分后“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二节 其他用法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一、双“了”句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二、其他结构中“了”的用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句尾“了”语气词的分布与辨析 |
第一节 汉语语气和语气词 |
一、汉语语气的概念 |
二、汉语语气词的概念及特点 |
第二节 句尾“了”语气词用法辨析 |
一、句尾“了”在各句类中分布的情况分析 |
二、疑问句句尾“了”辨析 |
三、感叹句句尾“了”辨析 |
四、祈使句句尾“了”辨析 |
五、陈述句句尾“了”辨析 |
六、句尾“了”兼类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句尾“了”具体语义分类和使用条件分析 |
一、句尾“了”具体语义分析分类 |
二、句尾“了”的使用条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助词“了”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俄汉对比的意义和内容 |
一、俄汉对比的意义 |
二、俄汉对比的内容 |
第二节 调查问题、语料选取与研究方法 |
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二、本章语料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从概念和语法意义上看俄汉时体的异同 |
一、俄语语料翻译结果统计分析 |
二、时体概念及俄汉时体对比 |
三、俄汉“体”的语法意义对比 |
第四节 从具体翻译中看俄汉时体的异同 |
一、“动+了+宾”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二、“动+了+补”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三、“动+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四、“动+宾+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五、“动+补+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六、“形+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七、其他结构中“了”的翻译情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修辞的认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修辞与认知的关联性 |
三、修辞认知的理论观点 |
四、修辞认知的运作机制 |
( 一) 修辞话语建构认知机制 |
( 二) 修辞话语识解认知机制 |
(8)规则语境与口译质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语境的语言和哲学定义 |
2 规则语境的定义、内容及功能 |
2. 1 规则语境的定义 |
2. 2 规则语境的内容与功能 |
2. 3 双语转换规则语境的分类 |
2. 31双语转换规则语境: 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 |
2. 32双语转换隐性语境———译员约定的翻译规则形成的语境 |
2. 33双语转换显性规则语境———现场临时规定的转换规则 |
3 规则语境与口译认知关联性 |
4 规则语境与口译认知语义网 |
5 规则语境中的口译认知 |
5. 1 规则语境中的口译认知过程 |
5. 2 规则语境中口译的认知作用 |
5. 21研究方法 |
5. 22实验研究 |
5. 23实验结果 |
6 结论 |
(9)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流行语的界定 |
2.1.1 词典定义 |
2.1.2 文献定义 |
2.1.3 流行语和新词、热词的意义辨析 |
2.1.4 本研究工作定义 |
2.2 流行语的多种研究 |
2.2.1 流行语的特征研究 |
2.2.2 流行语的流行原因研究 |
2.2.3 流行语产生途径研究 |
2.2.4 流行语的构成方式和特点研究 |
2.2.5 流行语的传播研究 |
2.2.6 流行语案例研究 |
2.3 流行语的多学科研究 |
2.4 流行语的翻译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关联理论概述 |
3.1.1 关联的概念 |
3.1.2 交际中的关联原则 |
3.1.3 话语理解的解码和推理 |
3.1.4 明说、暗含和弱暗含 |
3.1.5 关联性:加工代价与认知效果 |
3.2 关联制约下的语用认知 |
3.3 词汇语用学的研究 |
3.3.1 词汇语用学概述 |
3.3.2 关联指导下词汇意义的语用充实 |
3.4 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收集 |
4.3 语料分析 |
第五章 流行语的语用意义解读 |
5.1 交际中会话含意的推导 |
5.2 语用意义 |
5.3 语用意义的维度 |
5.3.1 语用意义的概念维度 |
5.3.2 语用意义的人际维度 |
5.3.3 语用意义的修辞维度 |
5.4 流行语个案分析:山寨的语用意义 |
5.4.1 山寨的词汇意义 |
5.4.2 流行语“山寨”的概念维度 |
5.4.3 流行语“山寨”的人际维度 |
5.4.4 流行语“山寨”的修辞维度 |
5.5 流行语语用意义的特点 |
5.6 小结 |
第六章 流行语语用意义解读的认知过程 |
6.1 流行语理解的语用认知机制 |
6.1.1 对流行语明说部分的理解 |
6.1.2 对流行语暗含部分的理解 |
6.2 流行语理解中的收窄和拓展过程 |
6.3 流行语理解中的隐喻化过程 |
6.4 流行语理解中的认知联想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关联理论视角下流行语的英译 |
7.1 翻译的语用维度 |
7.1.1 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
7.1.2 语用充实与翻译 |
7.2 流行语英译的个案分析 |
7.2.1 “潜规则”英译的个案分析 |
7.2.2 “裸x”英译的个案分析 |
7.3 流行语语用充实对翻译的启示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研究的启示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北京语言大学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分类 |
附录2: 北京语言大学所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
附录3: 《咬文嚼字》所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
(10)促进推理和批评阅读能力的实证研究——以篇章语境的认知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实验的理论背景 |
(一) 篇章语境与阅读能力 |
(二) 建构理论与主题教学 |
三、实验设计 |
(一) 实验方案 |
(二) 被试 |
(三) 测量工具 |
1. 阅读能力测试: |
2. 概述能力测评: |
3. 问卷调查: |
(四) 实验程序 |
1. 实验教学、测试、调查及教学评估过程 |
2. 语境认知构建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一) 阅读能力差异分析 |
1. 推理阅读能力差异分析 |
2. 批评阅读能力差异分析 |
(二) 概述能力差异分析 |
(三) 学生主观评价对比 |
五、讨论 |
六、结语 |
四、隐含表达与语境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作文中反预期转折副词的使用研究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调查研究[D]. 王珂.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语境分析的案例研究[D]. 谢凤瑜.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D]. 樊小军. 山西大学, 2018(04)
- [4]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D]. 王林哲.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D]. 李丹宁. 黑龙江大学, 2018(07)
- [7]修辞的认知性研究[J]. 邱文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12)
- [8]规则语境与口译质量相关性研究[J]. 王建华. 外语学刊, 2015(03)
- [9]非话题型流行语的理解与翻译 ——语用认知阐释[D]. 高虹. 南京大学, 2015(01)
- [10]促进推理和批评阅读能力的实证研究——以篇章语境的认知建构为视角[J]. 张文俊. 运城学院学报,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