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论文文献综述)
方梦之[1](2022)在《“翻译策略”何以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第一高频词》文中研究指明"翻译策略"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第一高频词。以"翻译策略"为标题词的文章数以千计,远超其他论题的文章。查询发现,大部分翻译策略专题文章刊登在外语知识性期刊、一般的人文社科或科技期刊,学术层次偏低;外语类专业期刊刊登此类文章的占比极小,但其学术性和创新性代表了当今翻译策略研究的主流,对翻译研究影响较大。本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概述了20年来翻译策略研究的成果和进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孙晓芳[2](2020)在《语际翻译中的语言较量与制衡——《小王子》译本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翻译本身是一个典型的对比过程,对语言的对比研究是进行翻译研究的前提。历来学者对翻译的对比研究屡见不鲜。文章以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小王子》英汉译本为语料,参照法文原版,立足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对同一词汇的翻译处理方式,试图对翻译过程中词汇使用的特点、差异以及成因进行探析。
张雅雯[3](2020)在《基于京味文学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再词汇化方面,学者们对way构式、“流”及其激活的流动类运动事件和“走”类运动事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跑”进行再词汇化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翻译方面,国内外学者对文学翻译策略方面的研究有整体上的对于归化与异化的梳理与展望,还有以某部小说为例的翻译策略的个案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集中对京味文学英译本进行过再词汇化和翻译策略方面的研究。研究者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建设了小型京味文学平行语料库,在该语料库的基础上,选取了汉英常用表达“跑”作为研究对象,结合Leonard Talmy(2000)词汇化模式框架和刘华文、李海清(2009)的再词汇化相关理论,参考熊兵(2014)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分类,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对比汉英“跑”类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的异同,揭示异同背后的原因;研究语义成分融入潜力;分析译者对京味文学中“跑”类运动事件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策略对“跑”类运动事件所蕴含的京味交通文化的传递。研究发现,[运动]+[方式]+[路径]是译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再词汇化模式;再词汇化模式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不同;[方式]和[路径]这两种成分更容易通过再词汇化融入核心动词组织和卫星元组织中;译者们对于京味双语平行语料库中“跑”类运动事件的翻译总体上采取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但归化策略并不一定会剥夺原文的文化要素;该研究有利于探索汉英再词汇化模式差异,也将为英语教学、英汉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
武梦竹[4](2020)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形象比喻的汉译研究》文中提出比喻作为语言中最具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文学作品中。而其中形象比喻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得到了广大文学作者的青睐。形象比喻的产生和发展与民族文化背景紧密相联,是最能反映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语言现象之一。因此,对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比喻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两国文化差异,促进民族交流。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翻译更是如此,它离不开译者的再创造,忠实只是再创造的基础。形象比喻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有机结合体,是极富语言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其种类繁多,文化差异明显,因此语言间的转换相当复杂,可译程度往往受译者水平的制约。一般来说,形象比喻的翻译要遵循忠实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审美性原则。俄罗斯19世纪作家都善用比喻,而这一时期经典作品《当代英雄》和《贵族之家》的两位伟大作家莱蒙托夫和屠格涅夫则尤为擅长运用形象比喻。本文主要选取这两部作品的两个汉译本为例,在文学翻译理论框架内,对形象比喻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分别总结出了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下的翻译方法,从翻译角度探讨如何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去理解和再现原着的艺术形象。
魏艳[5](2020)在《施小炜文学翻译研究 ——以《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文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翻译是思维活动、语言活动,更是艺术再创造活动。文学翻译研究是翻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文学翻译以语言为中介、艺术为形式、文化为内容,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原作的艺术境界。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译者的翻译观、翻译态度以及译者风格和译者因素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最终效果。村上春树2013年4月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被誉为“最不一样的村上小说”、“村上的突破之作”,赖明珠的中国台湾译本和施小炜的大陆译本也随后相继问世。有关村上春树的汉语译者的已有研究中,林少华和赖明珠的翻译相关研究较为丰富,相形之下,对译者施小炜的文学翻译研究却并不多见。本课题拟从村上春树的重要代表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文译本着手,通过施译文本与原作的对比、兼顾与赖明珠、林少华其他译本的分析比较,来耙梳讨论译者施小炜文学翻译的貌态、翻译观与学术价值。本论文的正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盘点归纳了文学翻译的研究现状、施小炜的文学翻译的研究现状,并就选择《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为例的理由,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本论,分为三个章节,具体为:(1)在“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理论指导下,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分析施小炜译本的文学翻译策略倾向。(2)结合林少华的试译内容、赖明珠的繁体字译本进行对照研究,指出施小炜翻译技术层面的特色和施译本的翻译风格。(3)结合作家译本与自创散文、公开讨论等,提炼出施小炜对文学翻译不可译、翻译是遗憾的艺术和文学翻译中的忠实度问题,探究施小炜译本与译者所秉持的翻译观念之间的多维关联。第三部分是结语。在总结本论对施小炜文学翻译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今后这一课题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姚雅楠[6](2020)在《中韩翻译实践中的文学翻译归化和异化策略的运用 ——以《波努河》(第16-18章)中韩翻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中国文学。然而被翻译成韩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并不多,韩国读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知之甚少。《波努河》是瑶族着名作家蓝怀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瑶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中介绍了少数民族风土风情和瑶族特有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瑶族山歌等内容,表现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化鲜明的艺术特征。因此,本实践报告选择《波努河》作为原语文本,希望能将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介绍给外国读者,使更多的外国读者也能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化特色。在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因此,翻译时应该以传达正确的内容为主,尽可能地再现人物形象;而且少数民族语言中存在许多难以理解的俚语,为了增加文章可读性,同样也需要对这一部分进行一定程度地改写和意译。另外少数民族作品中必不可少会有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修辞手法和瑶族特有的山歌,对于这一内容的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地保留原文的艺术表现、独特的文化特色,异域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波努河》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的进行信息传递,还应该满足译文读者的审美需求,注重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翻译时归化和异化两种原则都是必不可少的。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绪论、翻译理论阐述、《波努河》中韩翻译案例分析和结论四个部分。其中《波努河》中韩翻译案例分析作为本报告的重点,主要分为归化和异化两个部分,归化又进一步细分为人物形象和俚语的翻译,异化又进一步分为修辞手法和瑶族山歌的翻译。力求在传达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翻译出字里行间的情感,思想和韵味,并保留原文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文化因素。
鲁旭[7](2020)在《《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富含中国传统特色,是我国无可替代的瑰宝;《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因此,将二者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红楼梦》本身的理解和感悟,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医。而探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对掌握传统中医术语的俄语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帕纳秀克版本的《红楼梦》俄文全译本中出现的中医元素翻译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以及科米萨罗夫等值翻译角度研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规律,探讨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和中医翻译的原则及策略,并尝试探究《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中医疾病证候、中医诊断治疗、中医药材药方、饮食养生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得失。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总结了《红楼梦》俄译历程,梳理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难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概述了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探讨了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并就此提出中医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策略。第二章总体梳理了俄语中对中医元素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早期、中期和现今,从宏观上介绍中医元素在俄罗斯的翻译发展状况。第三章以第二章划分的三个时期为基础,概括了中医元素俄译的三个阶段特点。第四章是本文重点,将《红楼梦》中出现的中医元素划分为六类:中医理论知识的俄译;中医疾病证候的俄译;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俄译;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俄译;中医饮食养生的俄译以及香疗法和西洋药的俄译,结合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进行分析,总结中医元素的翻译方法,并对其中出现的部分误译提出修改方案。最后一章为本文的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总结,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孙健峰[8](2020)在《乌姆鲁勒·盖斯《悬诗》汉译研究 ——以仲跻昆译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法国着名翻译理论家、翻译批评家兼译者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其着作《翻译批评论:约翰·唐》(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一书中为翻译描绘了一个结合特拉维夫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和亨利·梅肖尼克(Henri Mesochronic)的翻译诗学理论的独特的批评方案。该方案由六大步骤组成:1.阅读译文、2.阅读原文、3.寻找译者(译者研究)、4.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5.译文的接受研究、6.建设性批评。借鉴贝尔曼所描述的翻译批评法,笔者从翻译批评的新角度研究仲跻昆教授翻译的盖斯《悬诗》,全面解读汉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因素。本论文除绪论,共有3章。笔者专门在第一章中对盖斯以及其《悬诗》进行专题研究。在该章中,更多地去解读促生该经典作品的源语系统,也就是阿拉伯文化,尤其是蒙昧时期(又称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文化,明确盖斯《悬诗》的原创性所在之处,分析其艺术风格、语言特点等。在第二章中,则以译者为中心,通过译者发表的文章以及译序等研究译者,通过译文和原文的对比分析,析出影响译者完成翻译的四大要素:语言双重性、文化因素、潜在读者和审美差距,并适当研究译文与读者之间关系的协调者——出版社。论文的最后一章在前章的分析结果基础之上,笔者对复译进行探索。通过对盖斯《悬诗》译文在中国读者(专家读者和大众读者)中的接受研究,总结出仲氏的翻译实践符合自己的翻译目的和翻译主张。并在借鉴仲氏翻译方案的基础上,阐述在现阶段可行的翻译方案——文化上异化,语言上归化。
孙吉娟[9](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杨荣[10](2019)在《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视角下《哥儿》中译本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一千个译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恰当的翻译策略是不可或缺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标准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是翻译界长期以来关注的话题,至今仍处于讨论之中。如何将文学翻译中带有文化特征的事物名称和语言方式转化为目的语?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着两种对立矛盾的翻译策略。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策略和以原语文化为着眼点的“异化”策略。对于这两种翻译策略的应用问题,翻译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至今尚未定论。夏目漱石作为日本的“国民大作家”,在世界也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哥儿》是夏目漱石的中篇小说代表作,1906年发表于杂志《杜鹃》。在2003年岩波书店“图书”9月特刊“读者评选喜爱的岩波书店100”的活动中,《心》位居榜首,《哥儿》名列第二。书中夹杂着松山地区方言,明快、幽默。本论文选取《哥儿》的三个中文译本,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视野下进行比较分析。笔者选择的三个中文译本分别为刘振瀛译本、林少华译本、竺家荣译本。本论文主要由三章构成。“序论”部分阐述研究动机、研究对象以及先行研究等。第一章整理总结有关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说明两者的基本概念,并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论述两种翻译策略在中日翻译中的可行性。第二章介绍夏目漱石与《哥儿》原作,考察《哥儿》的中文译本概况,并对三个中文译本的译者进行了简单地介绍。第三章进行了实例分析。着眼于《哥儿》三个中译本中绰号、助数词、拟声拟态词、食物、地名、外来语等词汇以及句子、段落等的翻译实例,联系原作上下文与文化背景,对译文进行彻底的比较分析。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对最贴切的翻译进行考察。“终论”部分说明本论文的结论以及今后的课题。
二、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策略”何以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第一高频词(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引进与吸收 |
3.期刊论文分析 |
4.创新与固本 |
5.喜忧参半 |
6.结论 |
(2)语际翻译中的语言较量与制衡——《小王子》译本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背景 |
三、讨论与分析 |
(一)词汇的增减 |
(二)否定的运用 |
(三)习语的运用 |
(四)词的转译 |
(五)词的时态 |
四、结语 |
(3)基于京味文学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词汇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 再词汇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 翻译策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2.4 京味文学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词汇化 |
3.2 再词汇化 |
3.3 翻译策略与再词汇化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第五章 再词汇化模式分析 |
5.1 再词汇化模式量化分析 |
5.2 再词汇化模式质化分析 |
5.3 汉英再词汇化模式的异同分析 |
5.3.1 再词汇化模式的共性及原因 |
5.3.2 再词汇化模式的差异性及原因 |
第六章 汉英语义成分融入运动事件潜力分析 |
6.1 潜力概念及相关研究 |
6.2 语义成分融入运动事件潜力量化分析 |
6.3 语义成分融入运动事件潜力质化分析 |
第七章 再词汇化翻译策略分析 |
7.1 再词汇化翻译策略量化分析 |
7.2 再词汇化翻译策略质化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启示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语料库检索结果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形象比喻的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文学中的形象比喻 |
2.1 形象比喻的概念和功能 |
2.1.1 形象比喻的概念 |
2.1.2 形象比喻的功能 |
2.2 形象比喻的喻体种类 |
2.2.1 自然景物 |
2.2.2 动物名称 |
2.2.3 植物名称 |
2.2.4 人物特征 |
2.2.5 身体部位 |
2.2.6 人体器官 |
2.3 俄汉语形象比喻的文化差异 |
2.3.1 地域空间 |
2.3.2 历史典故 |
2.3.3 风俗习惯 |
2.3.4 宗教信仰 |
2.3.5 社会心理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形象比喻的翻译理论基础 |
3.1 文学翻译的标准 |
3.2 形象比喻的可译性限度 |
3.3 形象比喻的翻译原则 |
3.3.1 忠实性原则 |
3.3.2 创造性原则 |
3.3.3 审美性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形象比喻的翻译策略 |
4.1 归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 |
4.1.1 转换法 |
4.1.2 意译法 |
4.1.3 增译法 |
4.2 异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 |
4.2.1 移植法 |
4.2.2 注释法 |
4.2.3 补偿法 |
4.3 误译分析 |
4.3.1 对喻体形象理解有误 |
4.3.2 喻体形象表述不当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例证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施小炜文学翻译研究 ——以《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文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起 |
1.2 先行研究 |
1.2.1 关于文学翻译的研究 |
1.2.2 关于施小炜的文学翻译研究 |
1.2.3 关于小说《多崎作》以及汉译本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多崎作》施译本的文学翻译策略 |
2.1 归化翻译 |
2.1.1 合理化 |
2.1.2 明晰化 |
2.1.3 扩充 |
2.1.4 高雅化 |
2.1.5 韵律的破坏 |
2.2 异化翻译 |
2.2.1 词的异化翻译 |
2.2.2 语言表达的异化翻译 |
第三章 《多崎作》多译本的比较 |
3.1 与林少华试译对比 |
3.2 与赖明珠译本对比 |
3.2.1 译本整体风格 |
3.2.2 四字词语的使用 |
3.2.3 副词的翻译 |
第四章 施小炜的文学翻译观 |
4.1 文学是不可翻译的东西 |
4.2 翻译是遗憾的艺术 |
4.3 单词和句子的忠实是最基本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中韩翻译实践中的文学翻译归化和异化策略的运用 ——以《波努河》(第16-18章)中韩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红楼梦》俄译研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难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理论基础 |
1.1 翻译理论 |
1.1.1 翻译美学理论 |
1.1.2 文化空缺及补偿翻译 |
1.1.3 归化和异化 |
1.1.4 科米萨罗夫等值理论 |
1.2 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医元素俄译的历史和现状 |
2.1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早期(18世纪末以前) |
2.2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中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 |
2.3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近期(21世纪初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医元素翻译特点 |
3.1 第一阶段特点 |
3.2 第二阶段特点 |
3.3 第三阶段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楼梦》中医元素的翻译探究 |
4.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 |
4.1.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概述 |
4.1.2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的翻译 |
4.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 |
4.2.1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概述 |
4.2.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的翻译 |
4.3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
4.3.1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概述 |
4.3.2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翻译 |
4.4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 |
4.4.1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概述 |
4.4.2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翻译 |
4.5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文化 |
4.5.1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概述 |
4.5.2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翻译 |
4.6 其他中医元素的翻译 |
4.6.1 《红楼梦》中的香疗法 |
4.6.2 《红楼梦》中的西洋药 |
4.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致谢 |
(8)乌姆鲁勒·盖斯《悬诗》汉译研究 ——以仲跻昆译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中国四次翻译浪潮影响下的阿拉伯文学汉译 |
二、《悬诗》的国内研究情况 |
三、贝尔曼的翻译批评论 |
第一章 乌姆鲁勒·盖斯及其《悬诗》:解读与评价 |
第一节 乌姆鲁勒·盖斯的人物研究 |
1.乌姆鲁勒·盖斯的生活 |
2.乌姆鲁勒·盖斯的文学作品 |
3.乌姆鲁勒·盖斯的地位和影响 |
第二节 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作品研究 |
1.盖斯《悬诗》的句数和编排 |
2.盖斯创作《悬诗》的原因 |
3.盖斯《悬诗》的音乐性 |
4.盖斯《悬诗》的内容结构 |
5.盖斯《悬诗》的艺术风格 |
6.盖斯《悬诗》的评价 |
第二章 乌姆鲁勒·盖斯《悬诗》译者和译文研究 |
第一节 乌姆鲁勒·盖斯《悬诗》的译者研究 |
1.译者的身份 |
2.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立场 |
3.译者的诗歌翻译选择 |
4.译者的诗歌翻译方案 |
5.译者的出版者研究 |
第二节 乌姆鲁勒·盖斯《悬诗》译文与原文对比研究 |
1.语言的双重性 |
2.文化因素 |
3.潜在读者 |
4.审美距离 |
第三章 探索复译的空间——翻译策略的探索 |
第一节 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 |
第二节 “异化”与“归化”在仲跻昆译《悬诗》中的体现及其效果 |
第三节 文化上的异化,语言上的归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10)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视角下《哥儿》中译本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第一章 帰化と异化の翻訳手法 |
第一节 帰化と异化手法に関する研究 |
第二节 帰化と异化手法について |
第三节 帰化と异化手法の関系 |
第四节 中日翻訳における可能性 |
第二章 『坊っちゃん』とその中訳本、翻訳者の绍介 |
第一节 夏目漱石と『坊っちゃん』について |
第二节 『坊っちゃん』の中訳本について |
第三节 三訳本の翻訳者 |
第三章 三訳本に関す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语に関する比较 |
第二节 句に関する比较 |
第三节 文に関する比较 |
第四节 翻訳特徴に関する比较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四、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策略”何以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第一高频词[J]. 方梦之. 上海翻译, 2022(02)
- [2]语际翻译中的语言较量与制衡——《小王子》译本探析[J]. 孙晓芳. 现代英语, 2020(17)
- [3]基于京味文学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运动事件再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D]. 张雅雯.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形象比喻的汉译研究[D]. 武梦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施小炜文学翻译研究 ——以《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文译本为例[D]. 魏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中韩翻译实践中的文学翻译归化和异化策略的运用 ——以《波努河》(第16-18章)中韩翻译为例[D]. 姚雅楠.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7]《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D]. 鲁旭. 武汉大学, 2020(03)
- [8]乌姆鲁勒·盖斯《悬诗》汉译研究 ——以仲跻昆译文为例[D]. 孙健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10]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视角下《哥儿》中译本的比较分析[D]. 杨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论文; 文学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文学论文; 归化异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