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市1998~2001年孕产妇死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慧,陈小欢,张晖,肖红[1](2020)在《2014-2017年南昌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南昌市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提出可操作性的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南昌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结合2014-2017年度南昌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主要死亡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7年度南昌市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孕产妇死亡率为9. 63/10万,较2014年10. 64/10万下降9. 49个百分点。死亡原因首位是羊水栓塞,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可避免孕产妇死亡构成比占56. 52%。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县区级医疗保健系统的知识技能问题,其次为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态度问题。结论南昌市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落实孕产妇四级预防模式,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有望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贾翠[2](2019)在《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死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死因顺位、死因构成及各类构成的死亡率及变化趋势,并分析去除主要死因后期望寿命的增加情况,从而掌握滨海新区居民的死亡谱和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为疾病防控政策的制定和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根本死因进行分类和编码,利用《天津全死因监测管理系统V2.0》计算粗死亡率和期望寿命;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利用中国CDC开发的预期寿命计算管理系统计算去死因期望寿命;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Pearsonχ2检验,比较男女之间死亡率的差异,同时进行χ2趋势检验(统计量为Z值),分析死亡率的时间和年龄趋势。结果:(1)全死因死亡情况: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总人口数为5809800人,死亡总数为35206人,其中男性20125人,占57.16%;女性15081人,占42.84%。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户籍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05.58/10万,男性(674.51/10万)高于女性(533.62/10万)(P<0.05),无论男性还是女性,2013-2017年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P均<0.05);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户籍居民平均标化死亡率为430.09/10万,男性(453.43/10万)高于女性(405.95/10万)(P<0.05),无论男性还是女性,2013-2017年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均<0.05)。不同年龄组居民的粗死亡率半对数线图呈现明显的“√”分布,两头较高中间较低,0岁组死亡率处于05岁年龄组中最高水平,死亡率在515岁之间较低,25岁以后逐渐上升。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前5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累计前5位死因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8.91%。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81.23岁、80.84岁、81.21岁、81.96岁、81.94岁,平均期望寿命为81.47岁;去死因期望寿命增加的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2)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病死亡情况:五年间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病平均死亡率为17.44/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Z=2.632,P<0.05);平均标化死亡率为13.40/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U”形分布。2013-2017年,去除第一大类疾病,即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病死因后,期望寿命平均分别增加0.52岁。(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五年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平均死亡率为553.91/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Z=2.562,P<0.05);平均标化死亡率为387.59/10万,呈下降趋势(Z=-5.000,P<0.05);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者中,45岁以上的占到96.84%。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主要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是滨海新区居民4大慢病死因,占所有慢性病死亡总数的94.00%。去除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主要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后期望寿命增加依次为13.04岁、3.56岁、0.51岁、0.31岁。(4)伤害死亡情况:五年间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8.23/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4.14/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P<0.001)。伤害死因构成中,意外伤害占84.94%,故意伤害占14.39%,剩余为意图不确定性伤害。2013-2017年,去除伤害这一死因后,期望寿命平均增加0.70岁。结论:1.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的平均死亡率低于2015年天津市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率为713.88/10万)。五年来,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有所不同,因此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开展,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成效。3.传染病和伤害所造成的死亡数占总死亡不足10%,但是鉴于传染病的社会危害性,也需要给予持续的关注。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滨海新区居民最主要的死因,也是影响居民疾病寿命的主要疾病。
陈云[3](2018)在《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医疗卫生资源的时空变化对居民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空间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安徽、江苏、上海三省市医疗卫生资源指标(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总量、人均数、地均数及人均卫生资源水平、地均卫生资源水平,居民健康各指标(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及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医疗卫生资源指标及水平与居民健康指标及水平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1)在医疗卫生资源水平时空变化方面:2000-2015年,绝大部分地市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保持增长,各地市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的高、低值聚集区均较稳定。具体而言,2000-2015年,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保持增长的地市占比分别为90.32%、96.77%;人均卫生资源水平的高值集聚区稳定在苏中的南通,苏南的常州、苏州以及上海,低值集聚区稳定在苏北的宿迁、连云港;地均卫生资源水平的高值聚集区稳定在苏中的南通,苏南的苏州以及上海,低值聚集区除2000年为连云港外,其他年份均为安庆。(2)在居民健康水平时空变化方面:2000-2015年,所有地市的居民健康水平保持增长,居民健康水平的高值聚集区较为稳定,低值聚集区变化较大。具体而言,2000-2015年,居民健康水平的高值聚集区较为稳定,包括苏中的南通,苏南的常州、苏州以及上海,没有稳定的低值区。(3)在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方面:区域尺度上,1990-2015年,人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高度相关,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无相关关系。省域尺度上,1990-2015年,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平均预期寿命、居民健康水平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与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负相关,且相关性较弱;人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指标及水平的相关性要强于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指标及水平的相关性。1990-2015年,与区域尺度相比较,省域尺度人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关性要稍弱于区域尺度人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市域尺度上,2000-2015年,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指标及水平均与平均预期寿命、居民健康水平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与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负相关,且相关性较弱;人均卫生资源指标及水平与居民健康指标及水平的相关性总体上要强于地均卫生资源指标及水平与居民健康指标及水平的相关性。2000-2015年,在人均卫生资源指标中,只有人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对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居民健康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均较小;在地均卫生资源指标中,只有地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对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居民健康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影响同样均较小。2000-2015年,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的一元回归分析表明,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均对居民健康水平均有一定正向影响,影响均较大;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的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只有人均卫生资源水平对居民健康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较大。
原瑞霞[4](2018)在《基于GBD大数据分析与预测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趋势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分析并预测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旨在掌握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未来中国女性乳腺癌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描述性研究。对1990-2016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标准化发病率及死亡率进行描述,初步了解其变化发展趋势;对观察期内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变化趋势、时期变化趋势和队列变化趋势分别描述。(2)通过联结点回归模型对1990年到2016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段描述,找出不同区段的联结点并评价区段内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3)利用泊松回归模型与负二项回归模型对乳腺发病率和癌死亡率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可能影响观察期内研究对象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等流行特征的因素,并比较这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4)应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模型)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计算观察期内研究对象乳腺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中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的贡献大小。(5)对未来十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1)1990-2016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总体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联结点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近三十年的观察期内中国女性人群乳腺癌发病率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5个时间区段:1990-1993年,1993-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6年。观察期内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变化的年龄趋势、时期趋势和队列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性人群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乳腺癌发病率呈现先大幅度增加后略有下降的趋势;时期趋势在整个观察期内呈现出随着时期的变化发病率逐渐升高的整体变化趋势;队列趋势在整个观察期内所有年龄组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变化中呈现出年龄越小出生队列因素对于发病风险的影响越小的特征,。(2)1990-2016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联结点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中国女性人群乳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 5 个时间区段:1990-1998 年、1998-2002 年、2002-2005 年、2005-2014年和2014-2016年。对观察期内乳腺癌死亡率变化的年龄趋势、时期趋势和队列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趋势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不断上升;在观察期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时期趋势表现为20-29岁女性时期死亡率的时期趋势变化不大,30-49岁死亡率随着时期的变化缓慢下降,50岁及以后,死亡率的时期趋势变化较为复杂,其中60-64岁年龄组女性的死亡率随着时期变化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时期趋势整体呈现出女性年龄越小乳腺癌死亡率随着出生队列变化的波动幅度越小。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观察时间的变化不同年龄组的死亡率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结果均表明年龄和年份都是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两种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后选择负二项分布结果评价年龄因素和年份因素的影响:中国女性年龄每增加五岁,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27%(OR=1.27,95%CI=1.24-1.29,P<0.05);在观察期内随着年份每增加一年,平均发病风险增加2%(OR=1.02,95%CI=1.02-1.03,P<0.05)。对于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是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拟合效果更好的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性年龄每增加五岁,乳腺癌的死亡风险增加25%(OR=1.25,95%CI=1.24-1.26,P<0.05)。(4)发病率数据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年龄效应中国女性在观察期内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变化中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时期效应在整个观察期间整体呈现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随着时间的推进其时期效应不断增加;队列效应在观察期间对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呈现出不断降低的整体趋势。(5)1990-2016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数据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效应在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风险的变化中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时期效应在观察期限内呈现出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队列效应在观察期内研究人群中呈现的是整体下降的趋势。(6)选用ARIMA(2,1,2)模型和ARIMA(2,2,2)模型对中国女性乳腺癌未来十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2017年到2026年间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到2026年约为19.56/10万;死亡率逐渐下降,到2026年约为4.32/10万。结论:(1)年龄是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和死亡的影响因素,在多数情况下年龄越大发病和死亡的风险越高。(2)联结点回归模型在分析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的长期趋势时,不仅能够描述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不同区段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3)应用APC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观察时期的不断推进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死亡率出现下降。(4)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适用于探讨癌症风险因素的流行性学调查研究中,且负二项回归的拟合效果更优。回归结果均表明:年龄是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和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时期因素的影响则需要进一步研究。(5)利用ARIMA模型预测2017-2026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和死亡情况结果提示,在未来十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率持续上升,而死亡率有所下降。
叶萍[5](2017)在《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社会学这门学科从创立之初,便被奥古斯特·孔德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基本门类。此后,诸多社会学家基本遵循与继承了“社会静力学”的研究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使其逐渐成为了主流的社会学研究传统。相反地,“社会动力学”因缺少社会学家们的青睐,使它并未得到同步发展,这也形成了研究上的长期“搁浅”状态。直至20世纪中叶,西方世界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静态”社会的向往,并逐渐推动社会学界形成了以研究“社会变迁”为重点内容的历史社会学。而近三十年来,整个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发轫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因其改革效益的不断外溢,扩展到了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方方面面。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加入到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当中,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着作。但是这些研究中多数只是发现了哪些社会因素正在变化,但对社会变迁的方向是什么、变迁的内外部动力是什么、变迁的动力源是什么等问题并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步入改革的行列虽晚,但也正迎头赶上。生于新疆,成于新疆,见证了这场改革给新疆大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不禁让人对这场变革产生了极为浓厚的研究兴趣。因此,结合新疆多民族的地域特色,本文选取了“新疆哈萨克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近三十年来的社会生活变迁的状况。为了更好地回答新疆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变迁状况,本文基于社会变迁是为了追寻“幸福生活”这一终极目的,通过建立起“生活状态——生活质量”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借助生活质量的研究视角和具体方法,来对新疆哈萨克族近三十年的社会生活变迁状况进行测量与评析。具体而言:本文从“作为人活着”、“明白地活着”、“体面地活着”和“富足地活着”四种生活状态出发,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生存指数”、“智识指数”、“尊严指数”和“发展指数”四个指数,在四个指数下又设计了十个具体测量领域,并确定了具体指标,以构建起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广泛收集的各类统计资料,通过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分阶段地侧描了新疆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变迁的一幅幅壮丽图景,以更好地把握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方向,并就新疆哈萨克族的生活质量与新疆整体的生活质量水平加以对比,以突显变迁的程度。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三十年的社会变迁历程中,新疆哈萨克族的生活总体质量稳步提升,但各方面略有差异。(2)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并非呈现出单一线条的变迁趋势,其内部愈加复杂,形式越发多样,整个社会生活变迁的运作机制日益复杂。(3)提出新疆哈萨克族的发展需要在遵循“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并重”的基本理念下,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以此来全面推动哈萨克地区的发展。(4)本文构建起的哈萨克族族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生活质量有着借鉴作用。最后,本文基于博士研究期间的个人经历与主观感受,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多重矛盾、国内生活质量深入研究的方向、社会学者的自觉与社会学想象力等方面展开了反思与讨论,以期推动后续研究的更好开展。总而言之,生活质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发展程度的重要价值尺度。在经济新常态和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本文的研究或许能为不断改善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余春欢[6](2014)在《慢性病管理中城镇职工医保与公共卫生服务衔接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病不但给患者身体造成损害,而且让其劳动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生活质量也欠佳。不菲的医疗费用也给家庭、社会增加了经济负担。从减轻经济压力,提高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角度出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一些慢性病作为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建立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制度。将患者因慢性病就诊的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范围,患者、医疗保险按比例分担;卫生部、财政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将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作为慢性病管理,慢性病管理成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通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预算安排,经考核后拨付给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二者由不同部门管理,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一是慢性病种类的开放面不够广泛,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只将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作为慢性病管理,其他慢性病被拒之门外,享受不到免费服务;二是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不能协同,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以治疗为主,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以预防、平时监测为主,二者尚未达到协调一致;三是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衔接不够紧密,出现“医院管治疗、社区管预防”等各扫门前雪现象。如何让慢性病患者预防和治疗保持一贯性,真正减轻经济和精神压力。医疗保险和公共卫生服务很有衔接的必要性。本文以南昌市城镇职工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服务衔接作用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研究思路上,本文首先运用效率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进行理论指导。其次,通过文献、文件等资料,分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共卫生服务对慢性病的管理情况。分析异同点、衔接的必要性。再次,对南昌市城镇职工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享受慢性病待遇、满意度、对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服务衔接问题的态度等情况。最后,借鉴国内外(国外如日本、加拿大、美国、新加坡,国内如镇江市、上海市)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提出衔接建议:政府引导,建立法规;拓宽病种及诊治范围;建立共用的信息平台;提高管理对象认知力;发挥非营利组织作用等实现资源共享,为提高慢性病患者管理水平探寻有效方法。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基本医疗保险与公共卫生服务、医院与社区资源共享的新思路。
李冬晴[7](2013)在《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及其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现况,综合评价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促进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初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普查法,全部调查南昌市5个辖区内4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与“六位一体”服务开展等情况;采用相对数、均数和标准差等指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现状进行统计描述,运用TOPSIS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功能”的实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基本情况:到2011年底,南昌市辖区按街道办事处和所辖镇范围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9个,规划建设51个,建成占规划建设比例为96.08%,2011年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平均占财政支出的6.74%,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总额各区平均1219.904万元,用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总额平均1074.515万元,占比88.08%。2.政策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落实率政府办CHS中心为84.38%,非政府办为6.25%;绩效工资制度、社区首诊制、收支两条线政策及医药分开或药房托管政策落实率依次为83.33%、80.00%、0%、0%。3.基础建设:包括房屋、设备、床位、药品等,辖区中心业务用房面积平均为2190.71m2,用房面积100%达标,房屋来源29.17%为免费使用,29.17%的中心为自有,39.58%为租用,资金来源42.42%的中心购房或租房资金来源于政府,3.03%为政府部分提供,而48.48%的中心为自筹;绝大多数中心均有康复理疗设备、心电图机、血糖仪等设备,配备率最小的是X光机,占60.42%;所有中心平均住院床位数11.48张,观察床位数6.27张,中、西药平均配备数量为115.17种、262.04种,各占国家基本药品种数的77.56%、91.20%。4.人力资源:在中心所有卫生技术人员中,临床医师数比例为33.67%,护士总人数比例为35.41%,临床医师与护士比例达到1:1的要求,中医医师数比例为8.79%,在全科队伍方面,公卫医师数平均0.156人/万人,全科医师数0.599人/万人,社区护士数1.342人/万人;接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临床医师比例为41.48%,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师比例为9.07%,通过国家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者占3.70%,接受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人数占护士人员总数的40.85%。5.服务功能:中心六位一体服务功能的总体水平较低,保健和康复服务依然是薄弱环节,双向转诊制度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和计算机管理率均较高,但建档信息并未得到很好的运用。6.综合评价:中心服务质量C值普遍偏低,最大值为太平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469,最小值为扬子洲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115;C值小于0.400的有46家,C值小于0.300的有36家,服务质量排名前5的依次为太平乡、上海路、沙井、南钢、朝阳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名最后的5个依次是:桃源街道,塘山街道、公园街道、广润门、扬子洲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论:(1)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覆盖率较好,但各区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不均衡,其基本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发展集中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方面。(2)政策制度落实较好的是绩效工资制度和社区首诊制试点,而基药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政府办CHS中心未全部落实,非政府办落实率极低,收支两条线制度和医药分开或药房托管制度的落实率都为0,政策制度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比较新型的一些制度。(3)辖区中心的房屋、设备、床位等配备基本达到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备要求,但是从房屋来源和资金来源情况看,其自身经济负担过重,且多数中心未全部配足基本药物。(4)全科医学队伍人员严重不足,包括公卫医师、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的配备均未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5)辖区中心服务功能总体水平偏低,保健服务和康复服务依然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双向转诊制度虽均已建立,但实施效果不佳,居民建档信息并未运用到孕产妇管理、0-6岁儿童管理等服务中,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6)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辖区CHS中心总体C值偏低,可利用综合评价排序结果在排名靠前的中心中建立示范点、树立典型,找出排名靠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促进共同发展。
王峦[8](2012)在《基于均等化视角的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背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公共产品(服务)供给领域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有义务和责任通过直接提供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政府投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分担居民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对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居民消费和提振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紧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主题展开,推进该工作已成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路径。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将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这是通过研究帮助相关政策制定的有利政治时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与我国当前行政管理领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相吻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下,卫生政策的研究语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必须把握均等化视角下基本公共卫生政策研究的方向,以便科学的进行研究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上海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历来十分重视,一直将其视作为民服务的实事工程,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服务模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是,在“均等化”这一新视角下,区域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都被清晰的暴露出来。解决这些问题,要求从资源配置、市级统筹等多个方面进行政策调整,而目前相关研究多是针对某些局部问题的探讨,缺乏基于现实案例全面剖析及解决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的系统研究。上海医药卫生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将基本完善。根据上海市医药卫生改革的目标和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迫切需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的研究,以便指导上海市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另外,考虑到各地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中面临类似问题,本研究获得的结论及总结的经验将对其它地区的卫生改革工作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基于上述这些考虑,笔者认为从“均等化”的视角开展的对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关研究,在实践和学术两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二.研究目的从实证角度剖析上海市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外环境,形成分析影响均等化实现的完整框架,在问题根源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为制定促进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的具体目标包括:1.多方面考察实现上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外界环境。2.全面分析样本社区卫生机构和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相关的服务开展、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等情况。3.梳理目前影响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的因素,并进行影响因素的根源分析。4.针对分析得到的根源性因素,对影响服务均等化的技术瓶颈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和解决。5.提出为实现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近期应该采取措施的政策建议。三.研究方法面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这一崭新的研究语境,本研究借鉴世界银行研究中心的政策循环理论,作为指导性的理论框架。依据“结构-过程-结果”的分析思路,假定外环境、资源投入、服务过程、产出结果等方面有明确联系,主要从“资源配置”的方面展开论述。研究系统检索收集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界定、成本核算、人力资源配置和服务型政府构建相关的电子数据库资源、国家及上海市(含市级及样本区县)的政策文件、内部研究报告和年鉴资料。此外,将上海市卢湾区和闸北区(中心城区)、嘉定区和阂行区(近郊区县)以及崇明县(远郊区县)作为样本区县,通过随机抽样形成了包括5个区县24个样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案例集。利用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需要的财政收支、人口地理、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社区卫生人力和服务项目开展等信息进行了系统收集;并对上海市卫生局、市CDC、样本区县卫生局、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和样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及领导进行了关键知情人访谈。在具体的资料处理和分析时,研究利用了以下方法:1.文献归纳法。对收集的文献、政策文件和内部报告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归纳分析。2.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上海市社会经济、人口健康和卫生经费投入等的现况及变动趋势,对样本机构基本情况的分析也主要使用该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了一些研究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分析;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进行了上海市社区卫生机构生产效率的分析。3.卫生系统诊断树分析。运用该方法可以回溯原因、连续描绘因果联系的优势,对影响上海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根源展开分析。4.定性定量多重论证。在对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包、实现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等部分,研究尝试应用定性定量多重论证方法进行了分析。5.成本核算分析。基于时间分配系数法进行成本核算,通过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劳务收入、每单位服务人员消耗和时间消耗等指标均等化标准的研究,对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的标化成本进行了核算研究。6.规范差距分析法。通过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标准”的研究,以此为依据运用规范差距法对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上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并提出弥补差距的策略和建议。使用的分析工具方面:通过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整理。利用Excel2010进行成本核算和基本情况的描述性数据处理;用SPSS11.5建立分析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软件Deap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四.研究结果1.研究阐明了“均等化”背景下的研究思路。通过辨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概念的内涵,结合当前行政管理改革动向的分析,阐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出的时代背景。明确指出,基本公共卫生政策研究语境已经改变,研究思路上,需要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开始,把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标准”,进行卫生资源配置和相关政策的调整。2.详细分析了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所处的内外环境。主要结果包括以下方面:上海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65%,外来人口比重快速上升(2010年达到38.67%),社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面临挑战。户籍和非户籍人口在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因构成上存在的差别,体现了人群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果的不均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将会加大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度。2006-2010年,上海市级和区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总体上政府有能力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支持。但是,从人均经费投入看,各区县对社区公共卫生的实际投入非常不均等。人均社区卫生经费、人均社区公共卫生经费的确定是主观的,与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和增长机制”目标存在差距,不利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维护居民健康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服务产出显着增加。但是,社区公共卫生人力不足对各个区县来说是一个普遍而严峻的问题,而人员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与人员不足是并存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方面,缺乏统一的指导规范对服务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为对服务规范化和均等化没有统一认识,24家样本社区卫生机构全部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仅占总项目数的9.27%。3.系统分析了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利用卫生系统诊断树模型,发现以往社区公共卫生投入政策缺乏实现均等化的机制设计,一些“筹资”和“规制”类的基础性问题没有解决。分析认为均等化目标项目不明确、缺乏成本核算数据支撑以及对人力不足情况的量化是三个影响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投入的基础性技术难点。4.研究解决了影响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几个基础性问题:界定了70个具体服务项目,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社区基本公共卫生优先项目包。这些项目具有实施基础较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对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作用突出的特点。保障该项目包中的全部服务优先实现均等化,将为其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奠定基础。明确了可供其它研究借鉴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核算步骤和关键变量处理方式;通过实证数据证明了现有的40元/人的社区公共卫生投入标准是不足的,难以满足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需要;计算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单位的标化成本,可作为购买服务时确定价格的参考依据;标化服务量下计算的优先项目总成本可以作为均等化目标下,进行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的参考;通过分析指出,如果经费需要量占当地财政支出的比例过高(例如,不含固定资产折旧时,占当地财政支出比重0.3%以上),应该由市级财政投入部分经费。指出需要构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部市场,转变以往投入经费“养机构/养人”的传统做法,通过按绩效支付等方式进行服务购买,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效率。研究在文献评阅和现有经费投入方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建立服务购买方式的基本框架,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测算了开展社区公共卫生优先项目所需人力,结果显示24家样本机构中有11家存在缺员。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制订上海市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力配置标准,中心城区、近郊区县和远郊区县分别应该达到3人/万人、3.5人/万人和4人/万人的公共卫生人力配置标准才能基本满足优先项目开展需要的人力。五.政策建议面对实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这一崭新视角,需要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工作开展的实际,进行涉及多层面的系统性改革。建议在政策制订中,注意以下一些方面:1.必须发挥市级部门的统筹作用。从均等化影响因素及其根源的分析结果看,需要在管理协调机制上体现层级的上移,仅仅依靠区县级工作的开展,难以做到社区公共卫生资源的统筹调度。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应该把握当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高度重视的政治时机,积极研究定位卫生领域内相关制度调整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争取相关财政、人事政策的支持。2.科学设定并严格执行社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是实现均等化过程始终要重视的工作。做好该工作,首先需要完善有关的信息渠道,这可以从科学开展社区诊断工作、建立并运用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和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的机制等方面努力;此外,及时进行服务项目动态调整,防止服务内容僵化是容易忽视的重要工作,应该做到社区公共卫生优先项目“可进可出”,或者进行项目开展内容、流程的及时优化,随着服务能力增强,可以逐步扩展优先项目包的内容;最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优先项目包和服务规范一经确定,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保证上海市所有区县统一遵照开展。3.各项制度建设工作的完善,是保证社区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效率的关键,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应该组织人力,加快制定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上海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服务的规范化开展,对保证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服务效果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服务规范也是制定服务考核指标的基础,这些工作的开展对均等化的实现起基础性作用。需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成本监测点,并实现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化。成本核算是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技术难题之一,成本数据准确及时的收集和分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建议上海市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成本监测点,并设立专门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成本核算工作,实现成本核算工作制度化。应该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建立社区公共卫生经费和财政支出间的内在联系,并强化市级财政投入。各区县可以按自身财政支出的0.3%(不含固定资产折旧维修)或者0.35%(含固定资产折旧维修)作为本区县对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总量的上限,达不到全市人均经费投入水平要求的,由市级财政补足差额。必须重视创新经费投入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研究建议,在购买服务的经费投入机制框架下,通过项目预算制度建立经费和服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按人头预付的方式进行经费总量的控制,加强绩效考评工作,通过按绩效支付形成对服务供方的激励,促进服务保质保量提供。积极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制,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价是均等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和社区卫生机构领导的升迁、奖惩直接挂钩,实施领导问责制度。要注重考评结果的分析和使用,体现奖优罚劣的作用,通过考核逐步发现和解决影响服务有效提供的因素,加强公共卫生决策循证,切实理顺公共卫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视改革劳务分配制度,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劳务报酬水平。从数据分析结果看,人员的期望报酬基本是其目前收入的两倍左右。区域性因素外,劳务报酬低、工作压力大是导致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留不住、招不进”、流动性大的重要因素,这直接影响服务的开展。研究认为对社区公共卫生人员的劳务报酬也应该体现购买服务的制度设计理念,明确每单位服务的购买价格和服务要求,将服务提供绩效与人员劳务收入适当挂钩,采取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劳多得”,使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人员的劳务价值得以体现。可适当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并严格服务提供者准入标准。目前,人员编制水平不能保证均等化标准下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力需要,研究建议,可以按照计算的人员编制标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随着要求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逐渐增多和服务量的改变,需要有计划的进行编制调整;应该实现社区公共卫生人员持证上岗,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需要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质。强化社区公共卫生人力,需要多管齐下。经济条件较差的近远郊区县面临的人力问题最严重,短期内,可通过提高人员待遇、加强各个层级人员的内部流动、增加人员编制、制定吸引医科院校毕业生的政策,在“留住人”的基础上弥补社区卫生机构的人力不足;长期来看,应科学制定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加强全科医学生培养,结合劳务分配制度、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有倾向性的加强近远郊区县社区公共卫生人力建设。有必要建立居民参与机制,促进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首先,可以通过“服务记录卡”和电话回访等方式,让居民在服务绩效考评中发挥作用;之后,部分私人性强的服务可以通过发放“服务券”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服务购买中;最后,可逐步尝试通过建立“居民健康管理小组”,加强居民健康问题的社区自治,并进一步发挥其在服务包设定、绩效考核和经费使用监管中的作用。4.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手段的利用,促进社区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实现。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建立上海市级的居民电子健康信息档案系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共享系统和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数据收集系统,整合目前各个区县孤立、分散的电子信息系统有着现实的必要性。
廖小兵[9](2009)在《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全面、客观的评价我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了解其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发现卫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卫生事业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次采用普查方法进行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从卫生人力、房屋、设备、服务功能、经费、管理六个方面来考虑,调查表经过相关专家讨论和省卫生厅相关行政科室的意见后,确定最终的调查表。调查表由乡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填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采用描述性统计指标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用加权秩和比法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现状分析结果院长选拔以任命为主,专业管理人员太少;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相对缺乏;专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医护人员比例、医防人员比例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明显;从学历和职称构成情况来看,卫生人员整体素质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还有待提高;卫生院服务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与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地区重医疗,轻防保现象严重;部分地区市对乡镇卫生院财政投入最少,因此要完善乡镇卫生院财政保障机制,保证财政投入到位。2、综合评价结果以100分为满分,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综合评分为71.71分,综合评分前三的设区市依次是南昌市、新余市和萍乡市,综合评价均在80分左右,三个市相差不大;综合评分倒数第三的是抚州市、景德镇市和上饶市。把综合评价分成三个等级:好(80分以上)、中(60分80分)、差(<60分),全省乡镇卫生院中,得分80分以上占22.84%,6080分占59.42%,60分以下占17.74%.从各设区市来看,好等级比例中最大的南昌市,为35.63%,最低的是抚州市,占比12.41%;差等级中比例最大的是抚州市,为38.19%,最少的是新余市,为3.05%。结论:1、加大专业管理人员开发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现有工作人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卫生人才流出,同时政府要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比较优秀的人才到乡镇卫生院来工作,保障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和质量;改善专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特别是医护人员比例、医防人员比例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明显;卫生院服务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与农村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部分地区存在重医疗,轻防保现象,导致防保工作开展较差,这与政府对卫生院投入不足、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等有关。2、通过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相结合对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的评价指标代表性好。采用定性排序定量转化和分比相结合确定权重,利用加权秩和比法对我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各设区市综合评分、评分分级构成比以及现状分析结果来看,结果基本一致。评价结果显示出我省乡镇卫生院整体服务能力处于中上水平,部分贫困地区卫生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套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也可对单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进行单独评价。反映出这套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实用性、操作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可比性。为今后科学评价我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以及政府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卫生事业的科学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朱胜进[10](2008)在《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健康经济学对医疗保障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医疗保障制度的效率性和公平性;主要西方国家建立了完善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医疗保障改革和发展上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丰硕成果为研究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创新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自身特点,可分为四个层次: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从现状看,中国医疗保障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保障水平低和覆盖面窄。同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公立医疗机构过度商业化,医疗市场结构扭曲,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服务供给效率低下,进一步恶化了医疗保障状况。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不但直接受到医疗改革影响,还间接受到医学模式的影响——医学模式通过与医疗改革的互动对医疗保障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总的来看,现代社会的医学模式正在由重事后治疗转向重事前预防,由此引发了医疗领域的健康革命,我国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正在向基层向社区倾斜,社区卫生服务迅速发展。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大大提高了中医药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中的地位。在上述的医学模式转变与卫生改革背景下,论文研究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四个层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的主体,文章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现代医学模式对其影响;医疗保障制度的创新研究重点放在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补充)、医疗救助(医疗保障制度的最后防线)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障制度的延伸)上。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文章把医疗保障和卫生改革所涉及的主体全部纳入到医疗市场中,从第三方管理(TPA)的角度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了市场结构创新对医疗资源运用效率的增进机制。文章创新之处主要表现:(1)分析了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过度商业化的特征,揭示了现行医疗保障体制的内在缺陷,对未来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进行了预测。(2)从医疗服务的公共服务产业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国医疗服务的市场结构完善,提出通过培育医疗市场的第三方管理者(TPA)推动市场结构创新,促使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的改革思路。(3)分别从城市贫困人口、社区残疾人、遭遇突发事件三个角度对医疗救助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杭州西湖区的案例研究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南昌市1998~2001年孕产妇死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市1998~2001年孕产妇死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14-2017年南昌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孕产妇死亡率 |
2.2 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
2.3 死亡原因分析 |
2.4 可避免死亡的影响因素 见表5。 |
3 讨论 |
(2)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死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资料收集和质量控制 |
2.1 资料收集 |
2.2 数据审核与修正 |
2.3 培训学习与查漏补缺 |
2.4 疾病编码和分类 |
2.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全死因分析 |
1.1 总人群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1.2 不同性别居民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1.3 不同年龄居民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1.4 死因构成 |
1.5 死因顺位 |
1.6 死亡者的特征 |
1.7 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 |
2 传染、母婴和营养缺乏病死亡情况 |
2.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2.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2.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
2.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2.5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 |
3.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3.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3.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
3.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3.5 心血管疾病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3.6 恶性肿瘤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3.7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
4 伤害死亡情况 |
4.1 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4.2 不同性别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4.3 不同年龄死亡率及构成比 |
4.4 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4.5 意外伤害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4.6 故意伤害死因构成、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 |
4.7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
讨论 |
1 全死因死亡情况 |
2 传染、母婴和营养缺乏病死亡情况 |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情况 |
4 伤害死亡情况 |
5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中国慢性病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本概念与数据来源 |
1.1.1 基本概念 |
1.1.2 数据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区位与范围 |
1.5.2 自然地理环境 |
1.5.3 经济社会条件 |
2 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时空变化 |
2.1 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的时空变化 |
2.1.1 医疗卫生机构数区域、省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2.1.2 医疗卫生机构数市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2.2 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时空变化 |
2.2.1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区域、省域尺度的时间变化 |
2.2.2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市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2.3 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时空变化 |
2.3.1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区域、省域尺度的时间变化 |
2.3.2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数市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2.4 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水平的评价及其时空变化 |
2.4.1 医疗卫生资源水平的评价 |
2.4.2 医疗卫生资源水平区域、省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2.4.3 医疗卫生资源水平市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皖苏沪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变化 |
3.1 平均预期寿命的时空变化 |
3.1.1 平均预期寿命区域、省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3.1.2 平均预期寿命市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3.2 婴儿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2.1 婴儿死亡率区域、省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3.2.2 婴儿死亡率市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3.3 孕产妇死亡率的时空变化 |
3.3.1 孕产妇死亡率区域、省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3.3.2 孕产妇死亡率市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3.4 居民健康水平的评价及其时空变化 |
3.4.1 居民健康水平的评价 |
3.4.2 居民健康水平区域、省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3.4.3 居民健康水平市域尺度的时空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 |
4.1 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区域尺度的时空关系 |
4.2 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省域尺度的时空关系 |
4.3 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市域尺度的时空关系 |
4.3.1 人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市域尺度的时空关系 |
4.3.2 地均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市域尺度的时空关系 |
4.3.3 人均、地均卫生资源水平与居民健康水平市域尺度的时空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年鉴、年鉴类 |
专着类 |
论文类 |
报刊、网络资源类 |
7 致谢 |
8 附表 |
(4)基于GBD大数据分析与预测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趋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乳腺癌的流行情况 |
1.1.2 中国乳腺癌的流行情况 |
1.1.3 乳腺癌的疾病负担情况 |
1.1.4 国内外乳腺癌的流行趋势研究现状 |
1.1.5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获取 |
2.2 数据整理 |
2.3 疾病负担指标 |
2.3.1 发病率 |
2.3.2 死亡率 |
2.3.3 寿命损失年 |
2.3.4 伤残寿命年 |
2.3.5 伤残调整寿命年 |
2.4 联结点回归模型 |
2.4.1 模型原理 |
2.4.2 年度变化百分比 |
2.4.3 相关软件 |
2.5 泊松回归与负二项回归模型 |
2.5.1 泊松回归模型 |
2.5.2 负二项回归模型 |
2.6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
2.6.1 模型的产生和应用 |
2.6.2 APC模型介绍 |
2.7 ARIMA预测 |
2.7.1 时间序列分析法 |
2.7.2 ARIMA模型 |
3 研究结果 |
3.1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研究及预测结果 |
3.1.1 标准化发病率的长期趋势 |
3.1.2 发病率的年龄、时期、队列趋势 |
3.1.3 年龄别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
3.1.4 泊松回归分析结果 |
3.1.5 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 |
3.1.6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 |
3.1.7 ARIMA模型分析及预测结果 |
3.2 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趋势研究及预测结果 |
3.2.1 标准化死亡率的长期趋势 |
3.2.2 死亡率的年龄、时期、队列趋势 |
3.2.3 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
3.2.4 泊松回归分析结果 |
3.2.5 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 |
3.2.6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 |
3.2.7 ARIMA模型分析及预测结果 |
4 讨论 |
4.1 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与死亡 |
4.1.1 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趋势 |
4.1.2 中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趋势 |
4.2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和队列趋势 |
4.2.1 发病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趋势 |
4.2.2 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趋势 |
4.3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 |
4.3.1 发病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 |
4.3.2 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 |
4.4 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的探索和应用 |
4.5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预测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心口上的朱砂痣:研究缘起 |
二、记忆里的哈萨克: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研究基础: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社会变迁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进化理论流派 |
二、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变迁研究回顾 |
一、我国社会变迁研究的基本趋势 |
二、我国社会变迁研究的侧视图 |
第三节 哈萨克族研究文献回顾 |
一、哈萨克族社会经济变迁发展研究 |
二、哈萨克族居民生活保障发展研究 |
三、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习俗变迁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视角:生活质量研究视角 |
第一节 耙梳:生活质量研究发展脉络 |
一、客观生活质量研究先导阶段 |
二、主观生活质量指标异军突起 |
三、主观和客观指标相结合阶段 |
第二节 回眸:我国生活质量研究历程 |
一、国内生活质量研究的学术探索时期 |
二、国内生活质量研究的政策导向时期 |
三、对我国生活质量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借鉴:生活质量典型指标评析 |
一、我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
二、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质量指标 |
四、农村生活供给与需求系统 |
五、启示与借鉴 |
第三章 研究设计: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方法 |
第一节 指标构建的理念、思路与方法 |
一、指标构建理念 |
二、指标构建思路 |
三、指标构建方法 |
四、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标 |
第二节 数据获取方法 |
一、客观数据的获取 |
二、主观满意度调查 |
第四章 作为人活着:生存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生存指标的选取 |
一、公共安全指标的选取 |
二、社会保障指标的选取 |
三、健康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社会安全状况变迁 |
一、社会治安状况变迁 |
二、交通安全状况变迁 |
三、社会稳定状况变迁 |
第三节 社会保障状况变迁 |
一、社会保障的平稳发展期 |
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时期 |
第四节 健康状况变迁 |
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期 |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明白地活着:智识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智识指标的选取 |
一、教育资源指标的选取 |
二、教育成果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教育状况变迁与发展水平 |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变革和奠基期 |
二、重要的政策制定和快速发展期 |
三、新世纪的全面发展期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体面地活着:尊严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尊严指标的选取 |
一、生态环境指标的选取 |
二、生活环境指标的选取 |
三、社会公正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生态环境状况变迁 |
一、游牧与农业经济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期 |
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破坏期 |
三、意识觉醒后的环境保护期 |
第三节 生活环境状况变迁 |
一、居住环境的变迁 |
二、出行环境的变迁 |
三、通讯情况的变迁 |
第四节 社会公正状况变迁 |
一、以性别差异为主的社会不公正期 |
二、以地域差异为主的社会不公正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富足地活着:发展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发展指标的选取与测量 |
一、物质福利指标的选取 |
二、闲暇生活指标的选取 |
三、精神生活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物质生活状况变迁 |
一、20世纪80、90年代的物质生活变化 |
二、21世纪以来的物质生活变迁 |
第三节 闲暇生活状况变迁 |
一、闲暇生活环境与社会条件的变迁 |
二、闲暇娱乐方式的传承与变革 |
三、闲暇娱乐生活的城乡分异 |
第四节 精神生活状况变迁 |
一、哈萨克族居民的宗教生活状况变迁 |
二、跨民族交往状态的变迁 |
三、国家归属感的建立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新疆哈族生活质量指数变化及对比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变化及对比 |
一、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的测算 |
二、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第二节 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四类指数变化及对比 |
一、生存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二、智识/教育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三、尊严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四、发展指数变化及其全疆对比状况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结论 |
二、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提升的设想 |
三、我国少数民族生活质量研究的展望 |
第二节 讨论与不足 |
一、生活质量研究指标体系构建的多重矛盾 |
二、国内生活质量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三、社会学想象力与学者的自觉 |
四、研究不足 |
结语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观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慢性病管理中城镇职工医保与公共卫生服务衔接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思路、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慢性病及慢性病管理 |
2.1.2 门诊特殊慢性病 |
2.1.3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2.1.4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效率理论 |
2.2.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3章 南昌市慢性病管理情况 |
3.1 南昌市区划、人口、医疗卫生概况 |
3.2 南昌市慢性病概况 |
3.2.1 慢性病死因顺位排序 |
3.2.2 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
3.3 门诊特殊慢性病情况 |
3.3.1 管理部门 |
3.3.2 被管理部门 |
3.3.3 服务对象 |
3.3.4 政策待遇 |
3.3.5 资金来源 |
3.3.6 申报、审核程序 |
3.3.7 监督管理 |
3.3.8 信息管理 |
3.4 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情况 |
3.4.1 管理部门 |
3.4.2 被管理部门 |
3.4.3 服务对象 |
3.4.4 政策待遇 |
3.4.5 资金来源 |
3.4.6 体检、随访程序 |
3.4.7 监督管理 |
3.4.8 信息管理 |
3.5 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与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比较 |
3.5.1 共同点 |
3.5.2 不同点 |
3.5.3 衔接必要性 |
3.5.4 衔接困难点 |
第4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1 调查目的 |
4.2 资料来源、调查方法 |
4.2.1 调查对象 |
4.2.2 调查内容 |
4.2.3 调查方法 |
4.3 调查结果 |
4.3.1 调查患者一般情况 |
4.3.2 门诊特殊慢性病利用情况 |
4.3.3 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利用情况 |
4.3.4 二者衔接意愿 |
4.4 分析总结 |
第5章 慢性病管理职工医保与公共卫生服务衔接建议 |
5.1 国内外慢性病管理的经验 |
5.1.1 国外慢性病管理经验 |
5.1.2 国内慢性病管理经验 |
5.2 衔接建议 |
5.2.1 政府引导,建立法规 |
5.2.2 拓宽病种及诊治范围 |
5.2.3 建立共用的信息平台 |
5.2.4 提高管理对象认知力 |
5.2.5 发挥非营利组织作用 |
5.2.6 成立联合、协调小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慢性病患者调查问卷 |
附录 B 政府或相关部门发文汇总 |
(7)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及其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及综合评价现状 |
1.2.1 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发展模式 |
1.2.2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模式 |
1.2.3 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现状 |
1.3 南昌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本研究的意义 |
1.3.1 南昌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 |
1.3.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调查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第3章 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 |
3.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投入情况 |
3.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主体和机构性质 |
3.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 |
3.4 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中心的内部建设情况 |
3.4.1 中心业务用房面积、房屋来源以及资金来源情况 |
3.4.2 中心基本设备拥有情况 |
3.4.3 中心药品配备和床位设置情况 |
3.5 CHS 中心的人力资源建设情况 |
3.5.1 CHS 中心工作人员及构成情况 |
3.5.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人员现状 |
3.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提供情况 |
3.6.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情况 |
3.6.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服务现状 |
3.6.3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服务现状 |
3.6.4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服务现状 |
3.6.5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现状 |
3.6.6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现状 |
第四章 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
4.1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
4.2 同趋势化与归一化处理 |
4.3 确定最优与最劣方案 |
4.4 计算距离 |
4.5 求 C 值 |
4.6 排序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南昌市辖区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投入情况 |
5.2 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 |
5.3 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建设情况 |
5.4 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资源情况 |
5.5 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提供情况 |
5.6 服务功能综合评价情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建议 |
6.2 本次研究的特色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6.2.1 本次研究的特色 |
6.2.2 不足及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基于均等化视角的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 |
(二) 新概念下的研究语境辨析 |
(三)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已有研究 |
(四) 上海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目标 |
(一) 研究目的 |
(二) 具体目标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指导性理论框架 |
(二) 资料来源与调查方法 |
(三) 分析方法与工具 |
四、技术路线 |
五、研究意义 |
(一) 实践意义 |
(二) 学术意义 |
六、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上海市社会经济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概况 |
一、社会经济情况 |
(一) 人口情况 |
(二)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三) 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支 |
二、上海市主要健康指标及死因情况分析 |
(一) 主要健康指标 |
(二) 死因顺位情况 |
(三) 传染病情况 |
三、上海市社区医疗卫生投入与发展情况 |
(一)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情况分析 |
(二) 各区县社区卫生经费投入情况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样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分析 |
一、服务人口 |
二、机构建设 |
三、人员配备 |
(一) 样本区县社区公共卫生相关人员配置情况 |
(二) 样本机构人员配备概况 |
(三) 样本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人员情况 |
四、社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 |
(一) 经费来源 |
(二) 经费投入水平的确定 |
(三) 经费投入方式及使用 |
(四)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劳务报酬满意度 |
五、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开展 |
(一) 指导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的规定 |
(二) 各区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
(三) 各类别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 |
六、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上海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的影响因素及根源分析 |
一、影响因素 |
(一) 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项目不明确 |
(二)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
(三) 未建立合理有效的经费投入机制 |
(四) 服务人力不足影响服务开展 |
二、根源分析 |
(一) 均等化的目标项目不明确方面 |
(二) 服务开展规范性不高方面 |
(三) 经费投入机制建立方面 |
(四) 人力资源不足方面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上海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先项目包的界定 |
一、国内外经验 |
(一) 国外概况 |
(二) 国内概况 |
(三) 既有研究的不足 |
二、上海社区基本公共卫生优先项目包的界定 |
(一) 优先项目服务包的界定原则 |
(二) 优先项目服务包的确定方法及步骤 |
(三) 优先项目服务包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上海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及经费投入研究 |
一、成本核算方法 |
(一) 成本核算原则和方法简介 |
(二) 成本核算具体步骤 |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结果 |
(一) 样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大类成本情况 |
(二) 每单位服务的人力和时间标化 |
(三) 各区县每单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标化成本 |
(四) 各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化总成本 |
(五) 公共卫生优先项目服务包标化总成本 |
(六) 服务量标化后的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标化总成本 |
三、项目成本的简易计算方法 |
(一) 项目标化成本计算中的变量分析 |
(二) 项目成本核算简易公式 |
(三) 计算结果的比较 |
四、均等化优先项目的经费投入研究 |
(一) 经费投入水平的探讨 |
(二) 经费投入方式的思考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上海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测算研究 |
一、实际服务量下样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化人力测算 |
(一) 计算方法 |
(二) 计算结果 |
二、标化服务量下开展优先项目所需人力测算 |
(一) 计算方法 |
(二) 计算结果 |
三、均等化优先项目的人力投入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主要结果总结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结果总结 |
(一) 阐明了“均等化”背景下的研究思路 |
(二) 分析了上海社区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内外环境 |
(三) 系统剖析了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
(四) 研究解决了影响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问题 |
二、政策建议 |
(一) 重视发挥市级部门的统筹作用 |
(二) 科学设定并严格执行社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 |
(三) 通过制度建设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配置 |
(四)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开展 |
三、研究的亮点和不足 |
(一) 研究亮点 |
(二)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2.4 资料统计 |
2.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6 质量控制 |
2.6.1 调查表格设计 |
2.6.2 调查员培训 |
2.6.3 建立调查质量核查制度 |
2.6.4 资料收集整理过程的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
3.2 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情况 |
3.2.1 乡(镇)卫生院院长基本情况 |
3.2.2 卫生人员情况 |
3.3 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情况 |
3.4 乡镇卫生院药品采购情况 |
3.5 科室设置情况 |
3.6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情况 |
3.7 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情况 |
3.7.1 防疫开展情况 |
3.7.2 妇幼保健开展情况 |
3.7.3 乡镇卫生院外科情况 |
3.7.4 放射和生化检查 |
3.8 收入与支出情况 |
3.9 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
3.10 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
3.10.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0.2 确定卫生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3.10.3 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
第4章 讨论与分析 |
4.1 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
4.2 卫生人力情况 |
4.2.1 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情况 |
4.2.2 专业结构分布情况 |
4.2.3 卫生人员学历与职称情况 |
4.2.4 卫生人员培训情况 |
4.3 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
4.4 乡镇卫生院提供服务能力 |
4.4.1 科室设置情况 |
4.4.2 外科手术、放射和生化检查开展情况 |
4.4.3 预防保健工作开展情况 |
4.5 乡镇卫生院收入与支出情况 |
4.6 综合评价讨论 |
4.6.1 指标筛选方法讨论 |
4.6.2 聚类效果分析 |
4.6.3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方法 |
4.6.4 综合评价结果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献综述 |
附录B 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评价指标说明 |
附录C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基线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宗旨和意义 |
1.2 医疗保障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世界主要医疗体系的演进与类型 |
1.4 世界主要医疗保障模式的特点与变革 |
1.5 英美医疗体系制度变迁过程述评 |
1.6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概述与评估 |
2.1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变迁与现状 |
2.2 我国农村医疗体系与医疗保障情况 |
2.3 我国城镇医疗保障情况 |
2.4 我国医疗保障水平分析 |
2.5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评估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医疗行业特征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
3.1 世界范围的医疗资源滥用现象描述 |
3.2 我国医疗行业特征 |
3.3 我国医疗市场格局演进现状与预测 |
3.4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供给分析 |
3.5 我国农村地区医疗保障状况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医学模式与医疗改革的互动及其影响 |
4.1 医学模式的演变与特征 |
4.2 医学模式与医疗改革关系的理论剖析 |
4.3 现代医学模式特征对医疗体系的影响 |
4.4 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健康革命 |
4.5 医学模式转变与基本医疗保障调整 |
4.6 医学模式转变与中医药的发展 |
4.7 本章小结 |
5 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环境分析与政策思考 |
5.1 社会保障制度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关系 |
5.2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环境分析 |
5.3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机遇 |
5.4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6 多层面医疗救助制度的研究 |
6.1 国外医疗救助概况 |
6.2 国内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问题研究 |
6.3 社区服务与残疾人医疗救助 |
6.4 突发事件中医疗救助问题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济学分析 |
7.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概况 |
7.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经验 |
7.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经济学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TPA机制与医疗保障市场结构的创新 |
8.1 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共服务产业分析 |
8.2 培育第三方管理者是构建医疗公共服务产业的前提 |
8.3 TPA机制及其对中国医疗市场的意义 |
8.4 引入 TPA后的中国医疗市场的博弈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总结和展望 |
9.1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四、南昌市1998~2001年孕产妇死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14-2017年南昌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J]. 胡慧,陈小欢,张晖,肖红. 中国妇幼保健, 2020(12)
- [2]2013-2017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居民死因分析[D]. 贾翠.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皖苏沪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D]. 陈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4]基于GBD大数据分析与预测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趋势的研究[D]. 原瑞霞. 武汉大学, 2018(06)
- [5]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D]. 叶萍. 武汉大学, 2017(07)
- [6]慢性病管理中城镇职工医保与公共卫生服务衔接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余春欢. 南昌大学, 2014(05)
- [7]南昌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及其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D]. 李冬晴. 南昌大学, 2013(07)
- [8]基于均等化视角的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研究[D]. 王峦. 复旦大学, 2012(02)
- [9]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 廖小兵. 南昌大学, 2009(04)
- [10]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研究[D]. 朱胜进.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标签:死亡率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论文; 孕产妇死亡率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