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Q紫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52例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梁,管晓玉,白南,陈远征[1](2021)在《皮秒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于外表美追求的提高,解决年龄增长和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色素性病变、光老化等皮肤问题逐渐成为近些年来整形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皮秒激光最初应用于文身的去除,发展至今也逐渐被应用于皮肤色素性疾病、光老化等皮肤问题的治疗。本文就其在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作一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应用进行展望。
冯今虹[2](2020)在《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与单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后皮损状态评分,评估参归仁合剂医治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性与安全性。以期能够探索出有效医治黄褐斑的中成药制剂,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探索新的、安全、且方便的临床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皮肤科及医学美容科门诊就诊病人中选取偏于气血亏虚型的女性黄褐斑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计120名,而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片口服,对照组仅予以氨甲环酸片,两组均需接受3个月的治疗,并于治疗第一个月后、第二个月后、第三个月后复诊时,对患者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等进行MASI评分,同时测量皮肤亮度(L*)值,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MASI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亮度(L*)值经统计学分析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到83.0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有65.38%,且P<0.05,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于气血亏虚型的女性黄褐斑患者,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氨甲环酸;(2)参归仁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黄褐斑皮损面积、色素程度及皮肤亮度。(3)参归仁合剂临床疗效确切,服用方法便捷,无毒副作用,病人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冯铄晴[3](2019)在《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黄褐斑的联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对照组在E光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治疗前后皮损及症状积分,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69例临床病例,其中治疗组实际完成35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17例,好转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3%,愈显率77.14%。对照组实际完成34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56%,愈显率52.94%。(1)总疗效分析:疗程结束后两组总有效率、愈显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两组间皮损指标比较:在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面积、颜色、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颜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皮损面积、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间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皮损面积、颜色、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在治疗1个疗程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治疗方案对黄褐斑患者面部皮损均有改善,且疗效随治疗时间而愈加显着;同时此次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起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故本次研究表明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是联合治疗黄褐斑的可行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推广应用。
赖敏[4](2016)在《直肠滴灌配合药物外治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逍遥散直肠滴灌结合七白散面膜外敷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黄褐斑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共选入确诊为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并同意此次系统治疗的患者60例,对60名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逍遥散直肠滴灌结合七白散面膜组30人;对照组:逍遥散口服结合七白散面膜30人。两组患者每次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治疗一个疗程后采用相机拍照及第六代VISIA皮肤测试仪拍照记录分析其UV斑点区及棕色斑点区数值。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对其疗效做最后评判。结果:本实验过程中治疗两个月后观察到实验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二者比较P<0.05,表示两组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3.33%。实验表明中药直肠滴灌联合七白散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优于口服中药结合七白散面膜外敷,可明显降低皮肤黑色素含量,减少皮肤的色素沉着。结论: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逍遥散直肠滴灌结合七白散面膜外敷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复发率,治疗后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为皮肤美容科室进一步治疗黄褐斑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林佩怡[5](2015)在《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生活质量评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调Q开关755nm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其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之变化。方法:利用Q开关755nm紫翠宝石激光治疗81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根据皮损部位、性质选用不同的能量治疗且治疗前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术前的一般状况及治疗前后其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次、2次、3次的痊愈率分别为47.83%,85.71%,100%,而有效率分别为94.20%,100%,100%,显示治疗次数愈多,效果愈好。患者满意度为96.30%,医生满意度为92.60%;治疗前与治疗后DLQI的总分其P值<0.01,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总体生活质量获得提升。结论:Q开关755nm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安全、有效,且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安彩霞[6](2013)在《氨甲环酸对人培养黑素细胞生物学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氨甲环酸作用于黑素细胞的分子机制,观察氨甲环酸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的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氨甲环酸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理。方法:取正常人包皮组织,于体外培养纯的黑素细胞,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培养,设紫外线照射和非照射组,在黑素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并以空白做为对照,继续培养24-72小时后,用cck-8法观察氨甲环酸对黑素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多巴氧化方法测定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用NaOH法测定黑素细胞黑素的含量,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的mRNA表达。结果:氨甲环酸对紫外线照射和非照射组的黑素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500mg/ml和1000mg/ml浓度的氨甲环酸对紫外线照射和非照射的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而1000mg/ml浓度的氨甲环酸对黑素含量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的浓度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的增殖无相关性(P>0.05)、而与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的抑制效应有相关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500mg/ml和1000mg/ml浓度的氨甲环酸使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酪氨酸酶的mRNA的表达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00mg/ml浓度氨甲环酸使MITF的mRNA的表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的浓度与作用之间有相关(P<0.05)。结论:氨甲环酸对于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具有直接作用,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且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但对黑素细胞的增殖无明显作用;在基因水平可以降低黑素细胞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及转录因子MITF的mRNA表达,并与其药物浓度有剂量相关:氨甲环酸通过下调MITF的表达,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从而减少黑素合成量,减淡色斑。
林宁宁[7](2012)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安全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并完成治疗的资料完整的421例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资料信息,其中太田痣170例,颧部褐青色痣14例,文身99例,文眉56例,文眼线53例,文唇线6例,外伤性文身23例,分别对性别、就诊年龄、病程、部位、颜色等进行归纳总结。采用美国科医人公司生产的维纳斯Q开关Nd:YAG1064nm和532nm激光治疗。红色文身、红色文唇线采用532nm波长;太田痣、颧部褐青色痣、非红色文身、非红色唇线、眼线、文眉、外伤性文身采用1064nm波长。每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3个月,由同一人采用Nikon D60照相机采集影像资料并存档。每次治疗间隔36个月,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病421例患者,治愈331例,显效5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29%,总痊愈率为78.38%。文身、文眉、文眼线、外伤性文身组总有效率最高,均为100%,文唇线组最低为83.33%;太田痣组痊愈率最高为90.59%,文唇线组最低为33.33%。本研究421例患者的治疗次数分布在112次之间,其中太田痣组平均治疗次数最多,为4.88±2.40次;其次是颧部褐青色痣、文身、外伤性文身、文唇线、文眉、文眼线。疗程结束后,我们通过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为93.59%。本研究中1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跟踪随访3个月后缓解。治疗中及疗程结束后均无感染病例,无疤痕病例。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疗效好,安全性高,医生和患者均满意。
肖学敏[8](2011)在《点阵CO2激光对紫外线照射所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点阵CO2激光干预紫外线所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影响,寻求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防治方法。探讨局灶性光热作用在治疗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其治疗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纯白色雌性豚鼠15只,其中13只选取背部约7x5cm面积皮肤,去除毛发。以320nm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一日1次,1次60分钟,共30日;制作经UVB照射诱导皮肤色素沉着的实验动物模型,每2周对实验区域进行拍摄,一月后,用点阵CO:激光Active FX、Deep FX(微点阵)模式作用于豚鼠背部实验区域,创面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一周,4-6小时一次。每2周对实验区域进行拍摄,用CR-300测量仪测量豚鼠背部皮肤各区域的颜色变化以L*值表示,记录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情况。分别于激光治疗前、术后即刻、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术后1月取实验区域与对照区域皮肤组织行组织学检查,HE染色观察表皮细胞的变化,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方法用HMB45为一抗对各时期豚鼠皮肤黑素颗粒进行标记。对比皮肤颜色变化、HE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法观测黑素颗粒在皮肤中的分布及分泌功能情况及黑素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改变。将资料输入计算机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3只造模豚鼠11只存活,照射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造模前后L*值下降(P<0.05),HMB45标记染色示豚鼠皮肤黑素表达显着增多(P<0.05),分散于表皮各层及真皮层内。2、存活豚鼠11只行激光治疗,6只中途死亡,5只完成实验,激光治疗术后一周创面修复完全,术后一月与术前及对照区相比色沉减淡,L*值上升(P<0.05)。激光治疗后HE染色示角质层轻度脱离,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皮肤逐渐增厚。MZT处形成MEND, MZT周围可见炎性反应,MEND七日后已脱落,表皮裂隙消失。激光治疗区各时期黑素颗粒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激光治疗术后一月与术前及对照区相比黑色颗粒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 Active FX、Deep FX(微点阵)模式之间差异无显着性。Deep FX模式下皮肤深层黑素减退更明显,后者作用部位可能更深。结论:1、UVB照射可诱导豚鼠背部皮肤产生黑色素沉着。2、点阵CO2激光治疗紫外线照射所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后豚鼠表皮黑素沉着程度降低。点阵CO2激光是一种治疗黑色素沉着的新方法,值得临床应用。3、点阵CO2激光Active FX、Deep FX(微点阵)模式均可以减轻紫外线照射所致豚鼠皮肤色沉着,两种模式在减少黑色素沉着之间差异无显着性。
潘虹[9](2010)在《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CLSM及临床观察》文中指出背景: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疾病,一般好发于曝光部位,多为淡褐色或淡黑色斑,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于额、眉、颊、鼻、上唇等颜面皮肤。由于黄褐斑的皮损多位于面部,而活检为有创检查,病人不易接受,而目前新型的皮肤影像学方法,即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可无创、原位、实时、动态对皮肤进行检查。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内分泌、遗传、紫外线照射、妊娠、口服避孕药、内脏疾病和微生物失衡等因素有关,导致黑素细胞功能亢进或活性增加,加速黑素形成。因此,抑制黑素细胞活性和增生,阻断黑素颗粒形成以及加速其降解是治疗黄褐斑的基本原理。但是,预防紫外线、外用脱色剂和化学剥脱剂等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欠佳,易反复。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不一,需要进一步观察。目的: CLSM观察黄褐斑皮损及经激光治疗后的皮肤组织学特征,并观察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支撑。方法:收集45例黄褐斑患者,①使用大光斑低能量调Q-Nd:YAG 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患者,脉宽37ns,光斑直径6mm或8mm,频率10Hz,能量密度2.03.0J/cm2。根据患者各自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参数。②CLSM实时动态地逐层扫描表皮和真皮乳头层细胞,观察患者正常皮肤和皮损区表皮真皮层的形态特征,特别是黑素的含量、位置、形态等特点。CLSM观察激光治疗前后正常皮肤和皮损区的改变。结果:①45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基本治愈8例(17.78%),显效25例(55.56%),好转12例(26.67%),无效1例(2.22%),有效率为73.33%。②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可见黄褐斑皮损处较周围正常皮损处表皮全层黑素颗粒增多,真皮可见嗜黑素细胞或黑素颗粒,激光治疗后表皮处黑素颗粒显着减少。结论:CLSM可有效诊断黄褐斑及判断激光治疗疗效。CLSM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有创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大光斑低能量调Q 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潘虹,宋为民[10](2010)在《非剥脱性激光和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黄褐斑(melasma or chloasm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增多疾病,女性及肤色较深者多见(皮肤光类型Ⅳ~Ⅵ)。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内分泌、遗传、紫外线照射、妊娠、口服避孕药、内脏疾病和微生物失衡等因素有关,导致黑素细胞功能亢进或活性增加,加速黑素形成。
二、调Q紫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52例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Q紫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52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皮秒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皮秒激光的发展 |
2 皮秒激光的临床应用 |
2.1 去除文身: |
2.2 良性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 |
2.2.1 雀斑: |
2.2.2 黄褐斑: |
2.2.3 脂溢性角化病: |
2.3改善皮肤光老化: |
3 展望 |
(2)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1、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中止标准 |
3、方案设计 |
3.1 样本数确定与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3 病例随访及病例脱落处理 |
3.4 观察指标与方法 |
4、工作流程 |
5、不良反应观察 |
6、安全性判定标准 |
7、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治疗前患者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 |
1.1 两组黄褐斑患者入组情况分析 |
1.2 两组黄褐斑患者的年龄情况分析 |
1.3 两组黄褐斑患者在治疗前MASI评分的统计分析 |
1.4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皮肤亮度(L*)评分比较分析 |
2、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统计比较 |
2.1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
2.2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
2.3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MASI评分比较 |
2.4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组内MASI评分比较 |
2.5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
2.6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
2.7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皮肤亮度(L*)比较 |
2.8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皮肤亮度(L*)评分比较 |
2.9 两组黄褐斑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
3、安全性(不良反应)分析 |
4、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关于治疗方案的分析 |
1.1 选证依据 |
1.1.1 气血失调 |
1.2 选方依据 |
1.2.1 参归仁合剂组方原则 |
1.2.2 参归仁合剂现代药理研究 |
1.3 选药依据 |
2、指标相关性分析 |
3、中医药治疗黄褐斑机制研究 |
3.1 、抑制酪氨酸酶 |
3.2 、平衡激素水平 |
3.3 、抗氧化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
1、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探讨 |
1.2.1 脏腑 |
1.2.2 气血 |
1.2.3 经络 |
1.2.4 其他 |
1.3 中医治疗 |
1.3.1 内治法 |
1.3.2 外治法 |
2、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
2.1 发病原因 |
2.1.1 激素水平紊乱 |
2.1.2 遗传 |
2.1.3 紫外线 |
2.1.4 氧自由基损害 |
2.1.5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
2.2 治疗方法 |
2.2.1 化学剥脱治疗 |
2.2.2 光电治疗 |
2.2.3 药物治疗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件2:病例报告表 |
(3)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来源 |
2.3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病例分组 |
3.3 治疗药物及仪器设备 |
3.4 治疗方案 |
3.5 观察方法及指标 |
3.6 疗效判定 |
3.7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
4.2 治疗后结果与分析 |
4.3 不良反应事件 |
4.4 复发率比较 |
5 讨论 |
5.1 中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
5.2 E光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 |
5.3 立项依据 |
5.4 组方分析 |
5.5 药物功效及药理研究 |
5.6 结果分析 |
6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附录 |
附录一: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仪器 |
附录三:器材 |
附录四:病例报告表 |
附录五: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直肠滴灌配合药物外治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和理论研究 |
1.文献研究 |
1.1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 |
1.2 黄褐斑的临床分型 |
1.3 黄褐斑的临床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临床治疗 |
2.1 治疗设计 |
2.2 治疗材料 |
2.3 治疗方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评价指标 |
2.6 诊疗前后服务 |
3.临床结果 |
3.1 疗效判定 |
3.1.1 统计分析 |
3.1.2 数据及照片分析 |
3.2 治疗结果 |
4.讨论 |
4.1 中药滴灌技术在损美性疾病上的应用 |
4.2 中药滴灌技术的应用理论依据 |
4.2.1 中医理论依据 |
4.2.2 西医理论依据 |
4.3 口服给药与直肠滴灌给药方式的对比研究 |
4.4 逍遥散与七白散治疗黄褐斑的理论依据 |
4.4.1 逍遥散的应用理论依据 |
4.4.2 七白散的应用理论研究 |
4.5 VISIA皮肤测试仪的应用依据 |
4.6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缩略词表 |
综述(一) 黄褐斑的最新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生活质量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数据及方法 |
1.1 患者资料 |
1.2 仪器设备及参数规格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估标准 |
结果 |
2.1 疗效 |
2.2 患者与医师满意度 |
2.3 生活质量调查(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 |
2.4 治疗后不良反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术前调查表 |
术后调查表 |
术后满意度调查 |
综述 脂溢性角化病的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氨甲环酸对人培养黑素细胞生物学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氨甲环酸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代谢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和器皿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氨甲环酸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及相关蛋白和转录因子的mRNA表达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和器皿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二、正文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三、文献综述 |
(一)综述 |
(二)参考文献 |
四、附录 |
五、致谢 |
(8)点阵CO2激光对紫外线照射所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CLSM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病例纳入标准和临床资料 |
2.1.1 病例纳入标准 |
2.1.2 临床资料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 |
2.2.2 激光治疗黄褐斑 |
2.2.3 皮肤多功能测试仪测试 |
2.3 评价方法 |
2.3.1 CLSM 图像评估 |
2.3.2 激光疗效评估 |
2.3.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正常面部皮肤的CLSM 图像 |
3.2 黄褐斑患者皮肤CLSM 图像 |
3.2.1 激光治疗前CLSM 图像 |
3.2.2 激光治疗后CLSM 图像 |
3.3 黄褐斑激光治疗疗效 |
3.3.1 黑素指数的变化 |
3.3.2 经皮水分丢失的变化 |
3.3.3 医生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
3.3.4 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
3.3.5 副作用评估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综述 |
四、调Q紫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52例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皮秒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李梁,管晓玉,白南,陈远征.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9)
- [2]参归仁合剂治疗女性黄褐斑(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今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玉容化斑汤联合E光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D]. 冯铄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直肠滴灌配合药物外治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 赖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5]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生活质量评析[D]. 林佩怡.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6]氨甲环酸对人培养黑素细胞生物学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D]. 安彩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7]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安全性分析[D]. 林宁宁. 大连医科大学, 2012(01)
- [8]点阵CO2激光对紫外线照射所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 肖学敏. 南华大学, 2011(01)
- [9]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CLSM及临床观察[D]. 潘虹.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1)
- [10]非剥脱性激光和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对比[J]. 潘虹,宋为民.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