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褐飞虱的若干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大兵[1](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指出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方君[2](2020)在《AChE在两种生物型褐飞虱中表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the brown planthopper,BPH)通过刺吸式口器取食水稻韧皮部汁液,不仅干扰了水稻同化物质的运输,而且其排泄物易传播或诱导水稻病害;虫害的爆发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粮食大量减产,因此褐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之一。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喷洒农药,但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会使褐飞虱产生抗药性。褐飞虱与水稻间存在协同进化,不同生物型的褐飞虱含有不同的致害基因,以适应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杀虫剂农药的重要靶标,能促进褐飞虱中肠细胞发生凋亡[1,2]。因此,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进化关系及AChE结构与功能意义重大。本论文选择褐飞虱的AChE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Ⅰ型褐飞虱AChE基因上游侧翼DNA序列,长度为1919 bp。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AChE启动子区域中有若干与MYB、WRKY、ARE等抗性相关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元件),表明该启动子可能与逆境胁迫相关。构建了检测启动子表达强度的荧光表达载体p GL3-AChE,然后进行双荧光素酶分析。结果表明其荧光强度与水稻抗性强度成正比关系,AChE启动子活性受水稻抗性诱导。(2)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技术分析褐飞虱生物型Ⅰ和生物型Ⅱ之间AChE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差异,结果表明褐飞虱生物型Ⅰ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高于生物型Ⅱ;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结果显示生物型Ⅰ启动子区域总体平均甲基化频率(24.09%)高于生物型Ⅱ(7.27%)。RT-PCR检测结果表明,AChE在生物型Ⅱ中的表达量高于生物型Ⅰ。以上结果暗示,高甲基化的启动子可能是导致AChE低表达的原因之一。(3)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体外表达Cas RNP复合物载体,体外酶切验证了sgRNA-AChE表达框的正确性,以及表达的sgRNA具有较好的定向切割AChE基因片段的特异性。随后针对AChE构建昆虫sgRNA表达载体后显微注射Ⅰ型褐飞虱4龄若虫。结果表明,AChE敲除后稻飞虱的存活率降低22.22%;RT-PCR检测表明,注射1d和2 d后,AChE的表达量分别降低1.26和0.94倍。注射CRISPR/Cas9表达载体后,虫体出现残翅或缺翅的表型。翅型相关基因ln R1、Ubx和Apa表达量均上调,而ln R2的表达量逐渐下调。(4)构建了AChE蛋白表达载体pET32a-AChE,表达并纯化了AChE蛋白。结果表明在16℃条件下,用1 m M的IPTG诱导16 h后,AChE蛋白表达水平较高,这为获得AChE蛋白晶体并解析其分子结构奠定了基础。对褐飞虱的AChE二级结构预测显示,32%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形成α螺旋,10%的序列形成β折叠,2%的序列存在TM折叠。三级结构预测表明,褐飞虱AChE蛋白与果蝇的AChE蛋白存在65%的空间结构一致性,而与人的AChE2蛋白存在44%的一致性。
钟光跃,汪仁全,陈辉志,钟露平,吕建群[3](2020)在《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稻飞虱是水稻上最主要的虫害之一,其危害发生面积和范围逐渐扩大。本文作者综述了稻飞虱的生物型分类,抗飞虱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基因定位、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发现近10年在稻飞虱抗性育种中取得的进展很小。筛选的抗性材料丰富,但也只停留在筛选、鉴定和定位上,应用于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上很少,原因可能是抗飞虱基因与很多不良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水稻品种审定过程中只做稻飞虱抗性鉴定,而没有制定淘汰标准,造成育种家关注新品种的米质和抗稻瘟病能力,而忽略了抗稻飞虱资源的利用。
王红波[4](2019)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上有一半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育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多种病虫的危害,褐飞虱(brownplanthopper,BPH,Nilaparvatalugens Stal)是其中最严重的虫害之一,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利用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对现有优良水稻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是防治褐飞虱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分子育种技术的进展,为提高育种效率,加速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连续回交,结合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和背景选择(whole genome marker assisted background selection),将褐飞虱抗性基因快速准确地导入到优良水稻中,创建了一批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成功地将来源于“B5”的两个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同时导入到优良恢复系“华恢938”中,创建了“HB13002-5-30-10”、“HB13002-5-31-24”和“HB13002-50-9-7”等 3 个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遗传背景回复率为86.62%-87.88%的新株系。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褐飞虱综合抗级为1-3级,表现抗或高抗褐飞虱。以这3个新株系为父本与4个不育系进行配组,当所用不育系也携带纯合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苗期也表现抗褐飞虱;当不育系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时,所配杂交组合的苗期褐飞虱抗性未得到提高。三次重复田间试验表明,3个新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与受体亲本“华恢938”相似;所配杂交组合中,以“荃9311A”为母本与新株系所配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稻米品质表现优良,与生产对照组合“丰两优4号”相当,可以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有望培育出新的杂交稻品种。2、通过回交,目标基因的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覆盖12条染色体的SSR标记及中、高密度SNP芯片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HB13001-14-5”的BPH14和BPH15基因成功地导入到“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选育出5个BPH14和BPH15双基因纯合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04-7-47”、“HB17004-7-50”、“HB17004-7-54”、“HB17004-7-72”和“HB17004-7-88”。芯片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株系中所导入的BPH14和BPH15基因片段长度均分别为434.7 kb和417.6 kb;除两个抗性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外,新株系的其余遗传背景与受体亲本“五山丝苗”相同,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78%。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5个新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3级,表现抗褐飞虱;相同条件下,“五山丝苗”均表现感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的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较对照均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季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均与“五山丝苗”基本一致。此外,利用改良株系与不同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在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方面,也和受体亲本与对应不育系配组产生的杂交稻组合基本一致,且新组合的部分稻米品质指标较原始组合显着提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五山丝苗”遗传背景中,并在保持其原有性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定向地改良了其褐飞虱抗性。目前,改良株系“HB17004-7-88”已提供给国内商业化种子公司作为“五山丝苗”的替代系用于生产。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通过回交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导入双基因片段最短、背景回复率最高的育种案例之一。3、以“HB13001-14-5”为供体,创建了若干个“五山丝苗”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这些代换系均只携带1个包含BPH14或BPH15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片段长度从428.5 kb-13.3 Mb不等;这些代换系中除导入片段外,其余遗传背景与“五山丝苗”相同。通过对代换系的导入片段长度、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表现进行差异分析,发现BPH14基因上下游连锁区段中存在影响生育期和株高的QTLs。4、同样利用回交,目标基因正、负向分子标记选择及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方法,将BPH14和BPH15基因导入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品种“黄华占”遗传背景中,选育出了 5个新株系,分别命名为“HB17010-180-171-1”、“HB17010-180-171-39”、“HB17010-180-171-63”、“HB17010-180-171-75”和“HB17010-180-171-86”。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新株系的BPH14和BPH15基因所在染色体座位的导入片段长度分别为362.7 kb和1049.4 kb,遗传背景回复率均为99.64%。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为9级,表现高感褐飞虱;而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黄华占”的成株期褐飞虱抗性为7级,表现感褐飞虱;而相同条件下,5个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也均为1级,表现高抗褐飞虱。分蘖期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实验表明:褐飞虱在新株系上取食后,其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显着降低。海南和武汉两地的大田试验表明:5个改良株系在海南株高显着低于受体亲本“黄华占”,而改良株系的产量、生育期及其他主要农艺性状“黄华占”无显着差异;5个改良株系在武汉的产量、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华占”均无显着差异。米质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均较“黄华占”显着提高;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与“黄华占”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同样表明,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标记选择技术,已经将BPH14和BPH15基因精准地导入“黄华占”到遗传背景中,显着提高了其褐飞虱抗性,且不会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李波,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孙燕群,蒋飞琴,陈斌,傅强[5](2019)在《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褐飞虱致害性变异是水稻品种抗性利用的一个重要障碍,监测田间种群的致害性对水稻抗虫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蜜露量法对采集自云南勐海、贵州遵义和旧州、广西南宁、湖南衡阳以及浙江富阳等6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IR26(含Bph1)和IR42(含bph2)的致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勐海种群对IR26、IR42均有较强的致害性,遵义、旧州、南宁和衡阳种群仅对IR26致害性较强,而对IR42相对较弱;富阳种群对IR26、IR42的致害能力均相对较弱。采用SSST法进一步比较了西南稻区云南勐海、贵州遵义和旧州褐飞虱种群对TN1、IR26、Mudgo、ASD7、IR36、IR42、IR56、Rathu Heenati、Ptb33和Babawee等10个水稻品种的致害性,结果表明:勐海种群的致害性最强,主要体现在对Rathu Heenati、IR56、Ptb33等含Bph3基因的致害性显着强于旧州种群和遵义种群;后两者间,除旧州种群对IR36致害性显着较强外,对其他品种的致害性均无显着差异。总体上,处于东南季风带之外、云南西南部的勐海褐飞虱种群致害性明显强于来源于东南季风带之内的5个褐飞虱种群,进一步为我国西南稻区西部与云贵高原东缘及以东地区分属不同的褐飞虱迁飞场提供了重要依据。
郑晨[6](2018)在《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吡蚜酮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我国及亚洲国家主要的粮食作物,褐飞虱是以刺吸水稻茎基部为主的重要水稻害虫之一。一直以来,通过化学药剂的防治是控制褐飞虱重要的措施,但随着化学杀虫剂长期大面积的不合理地施用,导致褐飞虱对多种杀虫剂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因此,了解我国褐飞虱种群的的抗药性现状,把握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发展趋势,可为田间褐飞虱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亦可指导农药的合理使用。本文通过3年对褐飞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掌握了褐飞虱抗药性的发展动态;通过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观察分析,描述了褐飞虱交尾行为的8个步骤;并探究了影响褐飞虱成功交尾的主要因素和吡蚜酮对褐飞虱求偶行为的影响,为褐飞虱新靶标药剂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1、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三氟苯嘧啶敏感基线的建立为了明确我国褐飞虱对现用主要药剂的抗药性现状,更好地指导田间褐飞虱种群的防治,2015-2017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对我国八省(市)34个褐飞虱种群对10种药剂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对吡蚜酮,目前除个别种群外,大部分种群达到了高水平抗性,且3年间抗性呈上升趋势;对呋虫胺2017年所有监测种群已达到中等水平或高水平抗性(24.3-139.5倍),其中上海金山种群的抗药性已达139.5倍,3年间该药剂的抗性呈上升趋势;对噻虫嗪,除2015年福清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外,其余种群均处于高水平抗性;大部分种群对烯啶虫胺处于低水平抗性,且三年间抗性变化不明显;所有监测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均达到中等水平抗性(12.2-23.8倍),相较2015年,后两年抗性有所上升;对毒死蜱均为中等水平抗性(10.1~64.3倍),对停用药剂噻嗪酮和吡虫啉依然处于极高水平抗性。采用稻茎浸渍法建立了褐飞虱对三氟苯嘧啶的敏感基线,其LC50值为0.064mg/L,b值为1.961,对田间种群的敏感性测定表明各地田间种群对三氟苯嘧啶均处于敏感水平,且敏感性差异不明显。在褐飞虱的防治中,建议三氟苯嘧啶与吡蚜酮交替使用,并与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等药剂轮换使用,建议暂停噻虫嗪在褐飞虱防治上的使用。2、褐飞虱的交尾行为及吡蚜酮对褐飞虱交尾的影响求偶交尾是褐飞虱繁殖后代的重要前提,这一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吡蚜酮作为当前我国褐飞虱的主防药剂,可影响褐飞虱的繁殖力,但作用在褐飞虱繁殖的哪个阶段尚不明了。为了探究吡蚜酮是是否会通过影响交尾行为来影响其后代种群数量,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描述了褐飞虱求偶交尾的8个步骤,发现黑暗条件下交尾成功率为0而光照条件下羽化后3天、4天及5天的褐飞虱雌成虫交尾成功率分别为96.7%±3.3%,92.0%土3.3%及90.0%±5.7%;触角尤其是触角梗节的缺失会影响褐飞虱交尾的成功率;为了探究不同植物上散发的气味是否会影响到褐飞虱的交尾行为,我们在水稻、小麦及杂草三种植物上进行实验,发现交尾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用吡蚜酮低剂量处理的褐飞虱会出现行动能力减弱及拒绝求偶等现象,交尾成功率较低。即视觉和嗅觉可能参与褐飞虱的求偶交尾行为。这些结果可为褐飞虱新靶标药剂的研究及明确吡蚜酮致死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张勇[7](2016)在《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飞虱作为水稻属专主寄生害虫严重威胁着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亚洲国家的水稻产量。对于褐飞虱的防治,化学防治一直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对化学药剂长期不合理的使用甚至滥用,导致褐飞虱对多种常规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从而为田间合理用药和抗性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的抗药性监测,明确了褐飞虱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水平;通过室内抗性筛选进行了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为该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将氟啶虫胺腈与其他常规药剂进行科学合理的复配以期筛选出高效复配剂,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提供一种策略。1、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为了明确目前我国褐飞虱的抗药性现状,指导田间褐飞虱防治的合理用药,于2014-2015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对我国8省(市)共30个褐飞虱种群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对吡蚜酮的监测中,2014年和2015年监测的21个种群均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47.0-339.9倍),2015年褐飞虱整体抗性水平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对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褐飞虱种群对噻虫嗪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28.1-91.0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1.7%已经发展至高水平抗性(206.1-773.9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监测中,除2015年上海金山种群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2.4倍)外,其他24个种群对烯啶虫胺均为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5~8.0倍),两年间抗性略有上升;对呋虫胺的抗性监测中,2014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7~8.3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3.3%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1.2-48.1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对新型药剂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5~5.9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2.3%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1.2-25.9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在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的抗性监测中,2014年褐飞虱种群间抗性差异性较大(0.7-34.9倍),2015年大部分种群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10.5-64.3倍),而安徽和县种群已经发展至高水平抗性(114.8倍),两年相比,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继续上升;对丁虫腈抗性监测中,2015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12.7-83.7倍),较2014相比,部分地区抗性上升明显;对噻嗪酮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和2015年监测的22个种群中除2014年浙江金华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83.8倍)外,其它种群均处于高水平抗性(167.0-1487.8倍),相较于2014年,2015年褐飞虱抗性继续上升;2014-2015年褐飞虱所有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水平抗性(132.3-8477.7倍),且抗性仍有所上升;对乙虫腈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所监测的3个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2015年褐飞虱种群处于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53.6-191.8倍),两年间抗性有所上升。总之,褐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问题不容乐观。建议暂停使用噻虫嗪用于褐飞虱的防治,继续暂停使用吡虫啉和噻嗪酮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以及毒死蜱作为候选药剂,合理交替轮换使用防治褐飞虱,并在褐飞虱抗药性研究基础上,加强混配制剂的开发和使用2、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为了明确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为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用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进行抗性选育,并应用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和抗性发展速率。结果表明,连续筛选前11代(F0-F11),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69:停止筛选1代后,再连续筛选8代(F13-F20),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386;整个20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1403。当h2=0.1403时,在致死率为50%~90%的选择压力下,预计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增长10倍需要30.5-13.8代,表明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3、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等5种杀虫剂抗的联合毒力研究为研究氟啶虫胺腈与不同类型杀虫剂的联合毒力并筛选出含有氟啶虫胺腈的增效组合,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氟啶虫胺腈与毒死蜱、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以及乙虫腈分别以不同比例复配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室内联合毒力。通过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当氟啶虫胺腈与毒死蜱重量比为1:5~1:7,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重量比为1:7~1:10,氟啶虫胺腈与呋虫胺重量比为3:1~2:1,氟啶虫胺腈与烯啶虫胺重量比为1:1~1:3,氟啶虫胺腈与乙虫腈重量比为1:7~1:10时增效作用明显。
何海芳,张超,张洁,杨靓,李为民,吴祖建[8](2015)在《褐飞虱flightin基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不同翅型和龄期褐飞虱体内的flightin蛋白表达情况,通过Gateway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flightin,以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诱导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制备的flightin抗体可特异性地检测褐飞虱体内的flightin蛋白。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体效价达1∶6 400。flightin蛋白在褐飞虱长翅成虫中大量表达,在短翅雄虫中也检测到有微量表达,而在短翅雌虫和若虫中则检测不到。
宛庭利[9](2013)在《我国稻田节肢动物食物网稳定同位素与褐飞虱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广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营养关系影响着水稻生产,在稻田节肢动物中,特别是水稻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损害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我国富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的C和N稳定同位素比值,同时运用DPS中一般线性模型方差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节肢动物营养的组成特征,稻田节肢动物的营养联系和初级生产者水稻对于食物网的基础供能地位。最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我国不同地点的水稻和褐飞虱体内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通过计算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探讨金属元素在褐飞虱体内的富集情况,并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褐飞虱体内的富集机制和相互作用,以期为将来节肢动物食物网能量流动和褐飞虱重金属富集特征为建立该虫地理特征指标的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实验利用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IRMS)测定从富阳地区采集的水稻样品和19种不同节肢动物样品中的C、N稳定同位素比值,一般线性模型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节肢动物体内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显着差异,节肢动物体内C和N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30.03‰到-26.31‰和2.10‰到6.88‰,我国稻田节肢动物C、N稳定同位素比值普遍要比韩国地区的要低。2.对19种节肢动物δ13C值、δ15N值进行主成分分析,第一、第二主成分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可按照体型大小分为两类,一类的体型较小,有黑肩绿盲蝽、八斑球腹蛛、食虫瘤胸蛛、草间小黑蛛、四斑巨螯蛛和驼背额角蛛,另一类为体型较大的青翅蚁形隐翅虫、锥腹肖蛸、华丽肖蛸、三突花蛛、鞍形花蟹蛛、拟水狼蛛、拟环纹豹蛛和横纹金珠,体型较小的捕食者与体型较小的水稻害虫捕食关系更为密切,褐飞虱、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主要受到黑肩绿盲蝽的捕食,其次是八斑球腹蛛和微珠;中华稻蝗被拟水狼蛛等大型蜘蛛的捕食,肖蛸倾向于捕食鳞翅目的昆虫。同时,水稻和水稻害虫之间C稳定同位素富集结果表明,水稻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主要供能者,中华稻蝗和黑尾叶蝉还有其他的食物来源。3.我国18个地点的褐飞虱和水稻样品体内重金属元素Cu、Zn、Mo、As、Ag、Cd和Pb含量进行了ICP-MS检测,计算褐飞虱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的结果表明:Zn和Mo在我国褐飞虱体内存在明显富集现象。对富集系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在褐飞虱体内富集可按照原子的质量大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子量较小的,如Cu、Zn、Mo、As和Ag,其中Cu和Zn富集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另一类是原子量较大的,如Cd和Pb,其中Cd和Pb的富集可能存在拮抗作用。该研究揭示了我国稻田节肢动物的C和N稳定同位素特定的组成特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讨了我国稻田节肢动物营养联系,讨论了我国褐飞虱种群对重金属元素的普遍富集作用,对应用用稳定同位素研究节肢动物食物网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褐飞虱体内重金属元素的生理生化机制和重金属富集特性为建立该虫地理特征指标提供了参考依据。
丁文文[10](2013)在《登陆台风影响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每年发生数代,自北而南递增。20世纪70年代以来,褐飞虱在我国大规模暴发,成为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头号害虫,平均每年对水稻造成上亿亩的危害面积。影响褐飞虱发生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其中农业环境、气象背景和地理条件最为重要,我国东部地区是褐飞虱的主要发生地,而该地区正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因此,研究台风对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揭示登陆强热带气旋对中国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规律,本文利用1979~2008年中国褐飞虱灯诱资料和登陆强热带气旋数据,对登陆我国的强热带气旋与同期水稻主产区的褐飞虱重大迁入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79~2008年期间共有220个强热带气旋登陆中国,有466次褐飞虱大型迁飞过程,其中直接由登陆强热带气旋造成的迁飞过程有73次、间接产生影响的有147次。(2)不同年份褐飞虱的迁入受登陆强热带气旋的影响不一样,影响较明显的年份有1980、1981、2005、2006和2007年,其中影响最大的年份是2007年,这一年登陆的7个强热带气旋都对褐飞虱的灾变性迁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79~2008年期间,对褐飞虱北迁影响最明显的年份是2006年,对南迁影响最明显的年份是2005年。(3)7~9月是一年中强热带气旋登陆我国频率最高的月份,也是我国褐飞虱灾变性迁入过程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7~9月登陆的强热带气旋对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要比其他月份更显着。(4)1979~2008年期间,我国东南稻区各省份的褐飞虱迁入受到了登陆强热带气旋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广东、福建两省。随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深入,相应稻区受强热带气旋影响的概率逐渐减小。(5)有强热带气旋影响的情况下,合适的虫源是褐飞虱大规模迁入的必要条件。为分析台风对褐飞虱北迁、南迁和南北混合迁三种降落过程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对三种降落过程的大气背景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中国753个测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对降落过程的气象背景场进行客观分析。利用Hysplit模拟了褐飞虱的迁飞轨迹,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等压面上台风系统与其他天气系统的配置及其随时空的演变是控制和影响褐飞虱迁入迁出的最重要的大气环流因素。(2)850hPa等压面的水平气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褐飞虱的迁移方向,台风系统东侧的偏南气流有利于褐飞虱北迁,台风系统西侧的偏北气流有利于褐飞虱南迁。(3)台风系统涡旋区的上升气流对褐飞虱的起飞迁出十分有利,台风系统外围大风区某一具强下沉气流的区域对褐飞虱的降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降水对褐飞虱的降落有着十分重要的动力胁迫作用。但褐飞虱的降落并不出现在台风系统的最强降水区内,而是出现在系统外围某一具强下沉气流的弱降水区域内;无强下沉气流时,强降水也能产生大量降虫。(5)850hPa的高度,褐飞虱的迁飞轨迹与水平流场的方向一致。
二、我国褐飞虱的若干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褐飞虱的若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材料 |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
2.2.9 开花习性观察 |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AChE在两种生物型褐飞虱中表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褐飞虱的背景介绍 |
1.1.1 褐飞虱的危害及其防控 |
1.1.2 水稻抗虫机理 |
1.1.3 褐飞虱与水稻协同进化 |
1.2 AChE的生物学特征 |
1.2.1 乙酰胆碱酯酶的结构与催化活性 |
1.2.2 乙酰胆碱酯酶的功能 |
1.2.3 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进展 |
1.3 昆虫表观遗传研究 |
1.3.1 表观遗传简介 |
1.3.2 DNA甲基化机制 |
1.3.3 昆虫甲基化研究进展 |
1.4 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技术 |
1.4.1 热不对称PCR |
1.4.2 重叠延伸PCR |
1.4.3 MS-PCR |
1.4.4 BSP |
1.4.5 CRISPR/Cas9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启动子克隆及其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供试昆虫及载体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酶类及试剂盒 |
2.2 方法与步骤 |
2.2.1 褐飞虱基因组DNA提取 |
2.2.2 褐飞虱RNA提取 |
2.2.3 启动子克隆 |
2.2.3.1 引物设计 |
2.2.3.2 PCR扩增启动子 |
2.2.4 启动子元件分析 |
2.2.5 pGL3荧光表达载体构建 |
2.2.6 双荧光素酶检测启动子活性 |
2.2.7 抗性水稻诱导下AChE和CncC表达量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褐飞虱基因组DNA和 RNA提取 |
2.3.2 AChE启动子的克隆与鉴定 |
2.3.3 启动子元件分析 |
2.3.4 pGL3 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5 双荧光素酶检测启动子活性 |
2.3.6 抗性水稻诱导下AChE和CncC表达量 |
第三章 两种褐飞虱生物型间表观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试剂 |
3.2 方法与步骤 |
3.2.1 褐飞虱基因组DNA提取 |
3.2.2 褐飞虱基因组DNA亚硫酸氢盐处理 |
3.2.3 MS-PCR引物设计 |
3.2.4 BSP引物设计 |
3.2.5 MS-PCR反应 |
3.2.6 BSP反应 |
3.2.7 RT-PCR检测两种生物型AChE基因的表达水平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启动子区域甲基化MS-PCR分析 |
3.3.2 启动子区域甲基化BSP分析 |
3.3.3 两种生物型AChE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第四章 AChE基因CRISPR/Cas9 载体构建及功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sgRNA设计 |
4.2.2 双链sgRNA合成 |
4.2.3 敲除载体构建 |
4.2.4 spCas9 蛋白复合物的表达及纯化 |
4.2.5 显微注射 |
4.2.6 荧光定量PCR检测CRISPR/Cas9敲除效果 |
4.2.7 观察显微注射后褐飞虱存活率 |
4.2.8 翅型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重组载体菌落PCR验证 |
4.3.2 spCas9蛋白复合物SDS-PAGE电泳检测 |
4.3.3 蛋白体外酶切验证 |
4.3.4 Bradford法检测蛋白浓度 |
4.3.5 显微注射 |
4.3.6 荧光定量检测AChE基因的表达量 |
4.3.7 致死率统计 |
4.3.8 翅型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五章 AChE蛋白表达及结构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1 重组表达质粒构建引物设计 |
5.2.2 PCR扩增AChE30和TEV片段 |
5.2.3 Overlap PCR获取重组片段 |
5.2.4 构建重组载体 |
5.2.5 重组质粒菌P验证 |
5.2.6 AChE蛋白表达纯化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AChE信号肽预测 |
5.3.2 AChE蛋白结构预测分析 |
5.3.3 重组载体菌P和单双酶切验证 |
5.3.4 蛋白SDS-PAGE电泳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稻飞虱生物型研究 |
1.1 稻飞虱生物型分类 |
1.2 稻飞虱致害性变异 |
2 抗飞虱种质评价 |
2.1 稻飞虱抗性的遗传 |
2.2 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
3 抗飞虱种质资源筛选 |
4 水稻抗飞虱基因的定位 |
5 抗稻飞虱资源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
(4)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世界及中国水稻生产概况 |
1.3 水稻褐飞虱及其抗性基因研究 |
1.3.1 褐飞虱的分布及危害 |
1.3.2 褐飞虱的主要特性、爆发特点及危害程度 |
1.3.3 褐飞虱致害性的研究 |
1.4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其定位与克隆 |
1.4.1 褐飞虱抗性基因资源及主效抗性基因的定位 |
1.4.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1.5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及生理机制 |
1.5.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分子机制 |
1.5.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抗虫生理机制 |
1.6 水稻褐飞虱抗性鉴定方法 |
1.7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
1.8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
1.8.1 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8.2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 |
1.8.3 基于SNP的高通量全基因组选择平台 |
1.8.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育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利用MAS改良恢复系“华恢938”的褐飞虱抗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用于抗性鉴定的褐飞虱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
2.2.3.2 用于目标基因选择的分子标记 |
2.2.3.3 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
2.2.4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确认及遗传背景分析 |
2.2.4.1 育成株系目标基因型确认 |
2.2.4.2 育成株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
2.2.5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 |
2.2.5.1 鉴定用褐飞虱的准备 |
2.2.5.2 待鉴定材料秧苗准备 |
2.2.5.3 褐飞虱苗期抗性鉴定流程及评价标准 |
2.2.6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农艺性状考察 |
2.2.7 稻米品质分析 |
2.2.8 数据分析和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回交、分子标记检测和株系选择过程 |
2.3.2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2.3.3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3.4 改良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2.4 讨论 |
2.4.1 缩小遗传背景差异有助于减少表型差异 |
2.4.2 BPH14和BPH15在褐飞虱抗性育种中的应用策略 |
2.4.3 有进一步试验价值的测配组合 |
第三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五山丝苗”的褐飞虱抗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水稻材料 |
3.2.2 供试褐飞虱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水稻DNA提取、PCR扩增及反应产物检测 |
3.2.3.2 目的基因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3.2.3.3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多态性标记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3.2.3.4 基于SNP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背景分析 |
3.2.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技术路线 |
3.2.5 褐飞虱抗性鉴定 |
3.2.5.1 苗期人工接虫抗性鉴定 |
3.2.5.2 成株期抗性鉴定 |
3.2.5.3 褐飞虱取食后蜜露分泌量及虫增重测定 |
3.2.6 改良株系及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3.2.7 稻米品质分析 |
3.2.8 遗传背景回复率计算及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目标基因BPH14和BPH15正向选择及负向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3.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3.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3.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
3.3.5 中选株系高密度芯片遗传背景分析 |
3.3.6 中选株系遗传背景重测序分析 |
3.3.7 重组断点的确定及序列分析 |
3.3.8 改良株系褐飞虱抗性综合评价 |
3.3.8.1 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
3.3.8.2 蜜露及虫增重测定结果 |
3.3.8.3 成株期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 |
3.3.9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9.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9.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10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0.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0.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
3.3.11.1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3.3.11.2 改良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
3.3.12 BPH14或BPH15基因单片段代换系的建立与评价 |
3.3.12.1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3.3.12.2 单基因片段代换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稻米品质表现 |
3.4 讨论 |
3.4.1 利用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实现水稻目标性状的精准改良 |
3.4.2 基于SNP标记的基因分型平台是理想的遗传背景选择工具 |
3.4.3 优化的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策略 |
3.4.4 缩短导入片段对消除潜在连锁累赘非常必要 |
3.4.5 改良株系的应用前景 |
第四章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改良“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目标基因正向、负向选择及全基因背景选择标记体系的建立 |
4.3.2 背景选择标记的筛选及物理图谱构建 |
4.3.3 芯片标记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
4.3.4 BPH14和BPH15双基因聚合株系的创建 |
4.3.5 改良株系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
4.3.6 改良株系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6.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6.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
4.3.7 改良株系的稻米品质表现 |
4.3.7.1 改良株系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
4.3.7.2 改良株系在武汉的稻米品质表现 |
4.4 讨论 |
4.4.1 BPH14和BPH15基因不会对产量、农艺性状及稻米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
4.4.2 BPH14和BPH15连锁片段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性状的影响不同 |
4.4.3 基于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的多基因聚合策略 |
4.4.4 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培育多基因聚合绿色超级稻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蜜露量法致害性测定 |
1.2.2 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 (SSST法) 致害性测定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种群的蜜露量及不同致害性个体的比例 |
2.2 褐飞虱种群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的群体致害性 |
3 结论与讨论 |
(6)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吡蚜酮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褐飞虱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状况 |
1.1 褐飞虱的地理分布与发生 |
1.2 褐飞虱的危害情况 |
2 褐飞虱的化学防治 |
3 褐飞虱对不同种类药剂的抗性发展现状 |
3.1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发展概况 |
3.2 褐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概况 |
3.3 褐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发展概况 |
3.4 褐飞虱对苯基吡唑的抗药性发展概况 |
3.5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药性发展概况 |
4 吡蚜酮的研究进展 |
4.1 吡蚜酮的简介 |
4.2 吡蚜酮的作用机理 |
4.3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药性发展 |
5 褐飞虱求偶交尾及药物诱导对交尾产卵影响的研究 |
5.1 褐飞虱交尾行为的探究 |
5.2 药物诱导对褐飞虱求偶及产卵的影响 |
6 本文的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对三氟苯嘧啶敏感基线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计算 |
1.5 敏感基线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药性监测 |
2.2 褐飞虱对呋虫胺的抗药性监测 |
2.3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药性监测 |
2.4 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药性监测 |
2.5 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药性监测 |
2.6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药性监测 |
2.7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监测 |
2.8 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药性监测 |
2.9 褐飞虱对乙虫腈的抗药性监测 |
2.10 褐飞虱对丁虫腈的抗药性监测 |
2.11 褐飞虱对三氟苯嘧啶的敏感基线建立及敏感性测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吡蚜酮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和仪器 |
1.3 褐飞虱求偶交尾过程 |
1.4 在不同植株对褐飞虱求偶交尾行为的影响 |
1.5 光照与黑暗对褐飞虱求偶交尾行为的影响 |
1.6 触角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影响 |
1.7 吡蚜酮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影响 |
1.8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的求偶交尾过程 |
2.2 在不同植株上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探究 |
2.3 光照与黑夜对褐飞虱求偶交尾的影响 |
2.4 触角不同部位对褐飞虱求偶交尾行为的影响 |
2.5 吡蚜酮处理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褐飞虱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危害 |
1.1 褐飞虱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
1.2 褐飞虱的危害概况 |
2 褐飞虱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2.1 褐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
2.2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 |
2.3 褐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
2.4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 |
2.5 褐飞虱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的抗性 |
3 氟啶虫胺腈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
3.1 氟啶虫胺腈的简介 |
3.2 氟啶虫胺腈作用机制 |
3.3 氟啶虫胺腈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的研究 |
3.4 氟啶虫胺腈在褐飞虱防治上的应用 |
4 本文的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1.5 敏感基线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监测 |
2.2 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监测 |
2.3 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监测 |
2.4 褐飞虱对呋虫胺的抗性监测 |
2.5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监测 |
2.6 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监测 |
2.7 褐飞虱对丁虫腈的抗性监测 |
2.8 褐飞虱对乙虫腈的抗性监测 |
2.9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监测 |
2.10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 |
3 讨论 |
第三章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毒力测定方法 |
1.3.2 室内抗性筛选方法 |
1.4 抗性风险评估方法 |
1.4.1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
1.4.2 抗性发展速率的预测 |
1.5 数据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室内抗性选育 |
2.2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
2.3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
3 讨论 |
第四章 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等5种杀虫剂的联合毒力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褐飞虱flightin基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褐飞虱 |
1.2材料 |
1.3flightin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4flighti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可溶性分析 |
1.5flightin重组蛋白的多抗血清制备 |
1.6Westernblotting检测 |
1.7抗体效价检测 |
2结果与分析 |
2.1flightin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flightin的构建 |
2.2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分析 |
2.3抗血清的制备及Westernblotting分析 |
2.4flightin抗体效价检测 |
3讨论 |
(9)我国稻田节肢动物食物网稳定同位素与褐飞虱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水稻生态系统节肢动物食物网研究 |
2.1.1 稻田节肢动物营养关系与能量流动常规方法研究进展 |
2.1.2 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技术 |
2.1.3 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在食物网研究 |
2.2 褐飞虱富集重金属的富集机制 |
2.2.1 我国重金属在褐飞虱体内富集 |
2.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样品 |
3.2 实验仪器 |
3.3 样品的检测 |
3.4 数据分析 |
4 我国稻田节肢动物的C、N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 我国稻田节肢动物的C、N稳定同位素组成 |
4.2 我国与韩国地区稻田节肢动物δ~(13)c和δ~(15)N的比较 |
4.3 小结与讨论 |
5 稻田节肢动物食物网营养关系研究 |
5.1 节肢动物间的营养关系 |
5.1.1 主成分分析 |
5.1.2 水稻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的营养关系 |
5.2 水稻对水稻害虫的供能地位研究 |
5.3 小结与讨论 |
6 我国褐飞虱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 |
6.1 不同地区各元素在水稻-褐飞虱的含量 |
6.2 不同地点各元素富集系数 |
6.3 不同金属元素在褐飞虱体内的富集特征 |
6.3.1 聚类分析 |
6.3.2 因子分析 |
6.3.3 不同金属元素在褐飞虱体内的富集特征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7 结束语 |
7.1 总结 |
7.2 总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登陆台风影响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台风对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台风路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褐飞虱迁飞轨迹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褐飞虱典型迁入过程的统计方法 |
2.2.2 登陆热带气旋统计方法 |
2.2.3 登陆STC与褐飞虱典型迁入过程的统计规律研究方法 |
2.2.4 北迁、南迁、南北混合迁三个个例的研究方法 |
2.3 WRF模式简介 |
2.3.1 WRF模式的物理参数化方案 |
2.3.2 数值试验方法设计 |
第三章 登陆强热带气旋对中国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影响——统计规律研究 |
3.1 时间变化 |
3.1.1 年际变化 |
3.1.2 年内季节变化 |
3.1.3 短期变化 |
3.2 空间变化 |
3.3 小结 |
3.4 讨论 |
第四章 台风对褐飞虱迁飞影响的个例研究 |
4.1 个例筛选与分析 |
4.2 虫情分析结果 |
4.2.1 北迁过程虫情分析 |
4.2.2 南迁过程虫情分析 |
4.2.3 南北混合迁过程的虫情分析 |
4.3 台风活动期间褐飞虱的迁飞动态 |
4.3.1 “prapiroon”活动期间褐飞虱的迁飞动态 |
4.3.2 “wipha”活动期间褐飞虱的迁飞动态 |
4.3.3 “talim”活动期间褐飞虱的迁飞动态 |
4.4 台风活动期间位势高度场模拟与分析 |
4.4.1 “prapiroon”台风850hPa位势高度场 |
4.4.2 “wipha”台风850hPa位势高度场 |
4.4.3 “talim”台风850hPa位势高度场 |
4.5 台风活动期间水平流场模拟与分析 |
4.5.1 “prapiroon”台风850hPa水平流场 |
4.5.2 “wipha”台风850hPa水平流场 |
4.5.3 “talim”台风850hPa水平流场 |
4.6 台风活动期间涡度场模拟与分析 |
4.6.1 “prapiroon”台风850hPa涡度场 |
4.6.2 “wipha”台风850hPa涡度场 |
4.6.3 “talim”台风850hPa涡度场 |
4.7 台风活动期间垂直气流场模拟与分析 |
4.7.1 “prapiroon”台风850hPa垂直气流场 |
4.7.2 “wipha”台风850hPa垂直气流场 |
4.7.3 “talim”台风850hPa垂直气流场 |
4.8 台风活动期间地面降水分析 |
4.8.1 “prapiroon”台风活动期间地面降水 |
4.8.2 “wipha”台风活动期间地面降水 |
4.8.3 “talim”台风活动期间地面降水 |
4.9 台风活动期间地面降水分析 |
4.9.1 “prapiroon”台风活动期间褐飞虱迁飞轨迹 |
4.9.2 “wipha”台风活动期间褐飞虱迁飞轨迹 |
4.9.3 “talim”台风活动期间褐飞虱迁飞轨迹 |
4.10 小结 |
4.11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及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我国褐飞虱的若干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AChE在两种生物型褐飞虱中表达特性研究[D]. 方君. 湖北大学, 2020(02)
- [3]抗稻飞虱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J]. 钟光跃,汪仁全,陈辉志,钟露平,吕建群.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1)
- [4]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背景选择创建抗褐飞虱水稻新材料[D]. 王红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J]. 李波,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孙燕群,蒋飞琴,陈斌,傅强. 环境昆虫学报, 2019(01)
- [6]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吡蚜酮对褐飞虱交尾行为的影响[D]. 郑晨.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D]. 张勇.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8]褐飞虱flightin基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J]. 何海芳,张超,张洁,杨靓,李为民,吴祖建. 中国科技论文, 2015(06)
- [9]我国稻田节肢动物食物网稳定同位素与褐飞虱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研究[D]. 宛庭利. 浙江大学, 2013(02)
- [10]登陆台风影响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规律研究[D]. 丁文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