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庚新诗格论的批判

对林庚新诗格论的批判

一、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郭金戈[1](2022)在《重探1959年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文中认为1959年《文学评论》组织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主要就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节奏与平仄、押韵之间的关系,"自由格律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而讨论中对"节奏"与"格律"概念以及对格律诗、自由诗的认识,则启发我们重思当代新诗创作中的韵律问题。如果从新的理论体系出发,对节奏、韵律和格律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这次讨论中的理论成果和局限。同时,这种重探和对话,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新诗韵律不一样的认知。

李章斌,陈敬言[2](2022)在《1950年代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50年代几次新诗形式大讨论的背景之下,卞之琳于1953年中国作协组织的讨论会上首次系统提出他的新诗格律理论,后以《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为题发表于《作家通讯》。尽管卞之琳的新诗理论直至1980年代才渐臻成熟,但此次发言已然搭建起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的主要框架。他以"顿"为核心,区分了新格律诗的两种节奏类型"吟调"和"诵调",并对押韵、平仄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卞之琳的"新格律体"理论是1950年代新诗格律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民歌写作"的热潮中坚持了诗艺的独立性,并给予新诗写作更大的自由空间。对卞之琳在1950年代提出的诗学观念进行学案式梳理,将卞之琳的新诗格律理论放入时代背景中进行阐述,可探讨其在当时文学场域中的互动。同时,结合卞之琳前后的诗学主张以及卞之琳的诗歌创作,可深入分析卞之琳1950年代新诗格律理论的特点及其对新诗音乐性探索的意义。

刘祎家[3](2021)在《危机时刻的“世纪”之思——再论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与实践》文中提出学界目前多把林庚置于"格律与自由""现代与古典"两组框架内加以把握。而林庚在其早年自由体新诗实践中隐隐表达但尚未展开的一些情感线索,可能包含了某些新的统摄性视野。林庚对于"二十世纪"的思考,或许恰是其中之一。对于林庚而言,"世纪"乃是历史嬗变中的多重"危机时刻",触发的是他20世纪30年代"悲愤""白惨"的"世纪"感受,也进而促使他将周遭生活和历史时境问题化。而其有关"自然诗"的探索,又逐渐寻找到一条能够对"世纪"进行"静养"的"自然化"道路。由此,在林庚"自然诗"的文学构想内部,或许内嵌着一种不太一样的"世纪"视野。

杨晨馨[4](2021)在《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兴华是中国现代新诗研究史上的一颗新星。从上世纪40、50年代至今,在学界的不断挖掘与研究中,他从一个“文学史上的失踪者”逐渐被确认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诗人,在这一过程中,吴兴华及其新诗创作逐渐浮出水面,使人耳目一新。吴兴华的新诗在形式上有其独树一帜的特征,本文便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新材料的基础上,对吴兴华新诗所涉及到的形式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研究综述,吴兴华新诗形式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吴兴华新诗所涉及到的形式问题。第一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同构的形式特征及其内涵。诗作中同构现象普遍,并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同构关系:第一,作者、诗人、叙述者与文本的同构;第二,神话情境与悲剧情境的同构;第三,屈骚传统与西方教义文学传统的同构;这些同构关系揭示了诗作中悲士不遇与叹逝的悲伤情感,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价值观念,对秩序的尊崇,依循古训的志向以及对生命的崇敬。另外,这种同构现象与其诗的韵律特征紧密关联,突出了其诗文意内涵与形式特征的古典特质。第二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及实践准则,指出了吴诗“对称”用韵的基本形式特点,以及声音与情感的意指准则,节奏与韵律的共生准则。揭示了吴诗利用固定诗体的移植与改造,试图恢复深藏于汉语语言系统之中声音的象征与隐喻,并由此架起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使读者体会到形式(声音)所带来的审美体验,以达到“以声传情”的目的。第三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形式观念,指出在华北沦陷区诗坛背景下,吴兴华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以及“内生”与“外在”同时并举的诗律观。前者揭示了吴诗依靠移植与改造古典诗体来化用古典文学资源,以达到“返古”的目的,使读者在古典的形式与内容中感受古典审美,领略古典世界。后者则揭示了吴兴华以及华北沦陷区诗坛诗人对于中国新诗格律的探索与贡献,他们一方面依靠文本的内部需要创造新诗格律,另一方面在继古开新的前提条件下对古典格律进行改造,以适应新诗格律的表现。第四章论述了吴兴华新诗的语言特征,指出其诗语言的内在张力。一方面,其诗语言呈现出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张力,揭示了吴兴华将诗语置于大众化语与口语之上的理念,强调新诗要区别于其他文体,诗语要独立且独特;另一方面,其诗语呈现出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张力,揭示了吴诗通融中西、古今的特征,并在改造传统用典手法之后,从欧化的句法突出其诗语的古典与现代质地。

张颖[5](2020)在《“语言诗化”与“窗”——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文中提出林庚在中国新诗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是新诗人、新诗理论家,也是文学史家,在研究古典文学的过程中始终抱持新诗视野,在新诗创作与理论探索中又尝试转化古典诗歌经验;他身上兼有"诗人型学者"与"学者型诗人"两种气质,这种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诗学,对我们重新认识古典资源在现代诗中的意义以及从多重维度反映新诗自身的扩展力都具有启发性。考察林庚一生在新诗领域的探索姿态,可以看出他试图从中国古典诗歌历史中提炼出一种仍然可以行之有效的普遍法则,在"现代性转换"这一视野之下所寻求的是一种委婉、抒情的方法,在"继承"与"转换"这两个维度中,试图规避由暴力性的革命所带来的反作用而达到一种温和的过渡。以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为角度辨析林庚的核心诗学理念——"语言诗化",能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再次深入林庚构建的诗学体系,探究"新诗人"林庚的浪漫诗品。

曹晓艺[6](2020)在《《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57年创刊至1966年停刊,《文学评论》见证了这十年间文学研究领域的艰难探索。本文以这十年间《文学评论》所刊载的涉及重大理论问题的论争为研究对象,展示特殊历史时期中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的碰撞和文艺工作者对文学艺术价值的坚守。创刊之初的《文学评论》为了贴近现实的文艺问题,提出了“文学史的分期与评价”和“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个重要议题,引发了较为广泛的文艺论争。《文学评论》刊载的相关文章不仅符合了文学研究的时代要求,更体现出对文学主体性的关照和现实主义理论的初步探索。更名后的《文学评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倡导论争,并通过开设专栏的方式,将与时代紧密关联的问题引向了理论探究的深度:一是通过对“民歌体”的反思,促成了对诗歌格律的探索;二是将“人性论”的批判引向了对“共鸣”概念的阐释。1962年后随着文艺形势的越发紧张,《文学评论》只能艰难地在政治标准与学术立场之间寻找话语空间。围绕《三家巷》《苦斗》和《创业史》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展开了关于文学作品阶级立场的判定、“新英雄人物”的塑造和“中间人物”的价值等方面的讨论。遗憾的是,其中一些不符合当时主流阶级观点的宝贵意见,最终随着刊物的自我检讨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回望《文学评论》这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始终紧密关注现实问题、倡导文艺论争的学术品格,为《文学评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文学研究的整体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潇佺[7](2020)在《废名诗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废名诗论的着述包括以专着形式出版的《谈新诗》《诗经讲稿》《杜甫论》《杜甫的诗》,以及围绕“旧诗”与“新诗”问题以散文形式和书信形式展开论述的说理文。废名诗论属于作家型文论,兼具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境界。学界对废名诗论的研究多是针对《谈新诗》中的诗学理论进行散点式的观点梳理和再阐释,既没有深入挖掘废名诗论文本的文学价值,也没有系统涵盖废名所有诗论的学理性内容。本文将首先针对废名诗论的文体与话语艺术性作一番研究,接着用线索串联废名诗论的理论内容并对其学术价值作整体阐发。废名诗论的文学价值在于其诗歌批评的传统范式。废名诗论的体例主要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常见的“选本式”批评,既是“文学批评”也是“批评文学”。废名诗论的运思方式与批评话语正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常见的——在儒、释、道三家互渗互补的文化语境中,将儒家“以意逆志”说和道禅“目击道存”、“明心见性”的思维方式化用为文学的审美方式,以此赏评诗歌,做整体印象式的感悟言说或个别的摘句及引文批评,兼用知人论世来比照着互参互证,大多是凭艺术直觉用简练之语做灵感式的点悟。古代的诗歌批评多用“诗话”与“论诗诗”进行,以散文或韵文形式批评,废名的诗论亦具有这样的特质,可作读书随笔看,有白话散文的韵味,且废名的诗评之语自成一派,在“隔”与“不隔”之间是废名文风独有的文词的涩趣与诗思的贯通。废名的诗论是在诗歌批评与诗学阐发的互相结构中成型的。废名《谈新诗》中的诗学观包括新诗范式的理念界定以及新诗创作的方法指导两个方面。废名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考察与重塑中形成了对白话新诗“质”与“文”的假设与界定,即“诗的内容”与“散文的文字”,前者是废名从晚唐“温李”一派的诗质中寻得的新诗发展的根据,后者便是对传统诗质的现代性转化;此外废名认为诗歌创作应遵循“自由与法度兼顾”的准则。从《诗经讲稿》开始到《杜甫论》、《杜甫的诗》,废名逐步脱离诗歌传统本身的审美趣味,而移步于诗歌外部作用对现实、生活、人民的意义,诗论中已包含强调干预现实的社会学批评与注重伦理道德的意识形态批评的范畴,是废名对诗歌功能的新的发掘;与之相对的是废名论诗立场的转变,他将自己的“智识分子”的标签撕去而适应并认同了“国民身份”,将关注的眼光投向人民,将自己的文学心血倾注于人民——这既是建国后知识分子普遍而被动地接受政治意识形态改造的历史结果,也是废名饱经时代风云后主动抉择的个人印记。

樊嘉亮[8](2020)在《论新诗的传统》文中研究说明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那场有关新诗有无传统的大讨论之中,虽然争论双方并未达成有效的共识,但同时都意识到了新诗自身传统的建构总结对于新诗自身定位和发展的重要性。有关新诗自身传统的问题也被学界日益重视起来。实际上根据传统自身的发展变迁规律,新诗发展到如今的阶段,其文本的经典化以及其形成自身的传统都是新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那么此时,究竟什么是新诗的传统,如何认识新诗的传统,新诗已形成的传统究竟对于新诗未来的发展是否有利就成为了新的问题。文章通过辨析传统的内涵和意义,从传统发展的规律出发认识新诗的传统,并通过梳理新诗发展的历程总结新诗在发展到现今阶段所形成的传统。通过新诗自身所形成的的传统把握新诗的定位,发现新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指明新诗未来的发展方向。绪论部分整理了前人对于新诗传统的研究,指明了文章的结构。并着重辨析了传统的涵义,指出了传统三个基本特征,即代代相传的事物;相传事物的同一性;传统的持续性。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于新诗自身传统的探究。文章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了新诗发展的过程,着重论述了新诗产生之时语言基础的变化,形式上的发展以及在审美上的交融变迁。从梳理之中找到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特性。第二章从语言基础,形式和审美三个方面总结出了新诗在发展之中所形成的传统,即以现代汉语为基本表达方式,形式的自由以及审美的包容性这三点。第三章通过对于影响新诗以上传统成因的实验主义精神和现代时间观念这两个思想因素的分析。得出了出了新诗在精神层面存在一种求“新”的传统,而这种精神上的传统已经不适用于当下新诗的发展,新诗想要完成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由求新转向求美。结语部分总结了对于传统的认知问题同时指出了正确认知新诗传统的三项要点。进一步阐述了新诗想要求发展就要转变思路从求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走上求美的道路。同时新诗自身的发展依然需要时间的淘洗和磨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新诗也能随其一步步向前发展。

李章斌,解志熙[9](2020)在《新诗律问题的再商略——十二封谈诗书札》文中指出题记:自2011年以来,我与解志熙先生往来邮件六十余封,就穆旦诗歌的版本问题、新诗的现代性问题、新诗的音律问题等往复商略,颇得切磋之益。近日从邮件中整理出有关新诗音律问题的通信十二封,与学界同仁共享。文稿已由解志熙先生审阅。所附注释是笔者整理时添加的。李章斌记于2018年11月18日一解老师:您好!我是南大文学院的博士李章斌,我现在刚毕业,留在南大文学院任教。附上我最近发表于台湾

熊威[10](2019)在《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文中指出本文从“形式观”这一角度入手,以林庚对新诗问题的关注为起步,佐以其古典诗歌研究的经验和线索,通过具体化、语境化的历史镜面,映鉴古今同构的互文性形式诗学概念。除绪论外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林庚“诗歌形式史”观念的形成,基于古典诗歌史内部的自律性,侧重林庚对楚辞到五七言诗的诗化路径的描写,同时将其与外来象征主义的纯诗命题相呼应,进而对新诗诞生初期的“自由”与“韵律”之争予以解读,为进一步探讨“自然”诗学作出铺垫。第二章以“自然”作为新诗的标尺,参酌了“现代性”的深入与晚唐诗热的兴起,对矛盾重重的“自然”之说予以去弊。由于林庚的“自然诗”企图弥合或相对化“韵律”与“自由”的分野,故而在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层面上钩织“感性”,此亦成为其生命诗学的体现。第三章借助“诗行”的重新发现,对林庚的新诗诗化构想进行总结,解析“半逗律”与“节奏音组”互为卯榫的诗学术语,结合定型诗行的试验摸索,确证以“上五下四”为基构的“五四体”是反映其“建行”诉求的典型诗行。第四章立足于当下,择取林庚诗学中,对语言的倚重及对诗之本体的册立,申说其“自然”观念对新诗文体功能的改善,并通过拈举四行诗与绝句新诗的历史关联,特求裨益于新诗创作的畛域。

二、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1)重探1959年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关于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格律问题
节奏与平仄、押韵之间的关系
关于“自由格律诗”的问题
结语

(2)1950年代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0年代初期的新诗形式讨论
二、卞之琳的“新格律体”理论
三、“新民歌运动”中“新格律”的守与变
四、结论

(3)危机时刻的“世纪”之思——再论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再探林庚的“总体性”
二“二十世纪”之造型
三“自然诗”:对“世纪”的“静养”

(4)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吴兴华新诗涉及到的形式问题
第一章 吴兴华新诗的同构形式及其内涵
    第一节 作者、诗人、叙述者与文本的同构
    第二节 神话情境与悲剧情境的同构
    第三节 屈骚传统与西方教义文学传统的同构
    第四节 同构现象的隐喻及其层级结构
第二章 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及其实践准则
    第一节 吴兴华新诗的韵律特征
        一、标准的对称用韵
        二、对称用韵的变体:商籁体的移植
        三、传统的对称用韵:现代拟古诗
    第二节 新诗韵律的实践准则
        一、声音与情感的意指准则
        二、节奏与韵律的共生准则
第三章 吴兴华的新诗形式观念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一、华北沦陷区诗坛背景下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二、吴兴华的“新”古典主义形式观
    第二节 “内生”与“外在”同时并举的诗律观
第四章 吴兴华新诗的语言张力及其评价
    第一节 书面语与口语的张力
    第二节 古典与现代的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语言诗化”与“窗”——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诗化”与一种迷失
二、“窗”与格式之间
三、延伸或者转化
四、作为一种“诗品”

(6)《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文学评论》论争空间的形成
第一章 文艺论争的倡导(1957—1958)
    第一节 文学史的分期与评价
        一、文学发展主体性的显现
        二、文学史评价标准的转变
    第二节 现实主义初探
        一、基于理论阐释的思考与批判
        二、基于时代话语对“两结合”的肯定
第二章 时代话语下的坚守(1959—1962)
    第一节 诗歌形式的讨论
        一、对“新民歌”的反拨
        二、诗歌格律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共鸣问题的讨论
        一、从“人性论”的批判到理论探究
        二、“共鸣”范畴的界定
第三章 检讨与失守(1963—1966)
    第一节 阶级立场的评判
        一、周炳形象的性质问题
        二、对资产阶级美学观的批判
    第二节 人物形象价值的评价
        一、梁生宝形象“典型化”与“概念化”的博弈
        二、梁三老汉形象与“中间人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废名诗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废名诗论研究综述
        一、对《谈新诗》的研究
        二、对《杜甫论》《杜甫的诗》的研究
        三、对废名诗论的整体研究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内容综论
第一章 废名诗论之“文”:诗歌批评的传统范式
    第一节 选本式批评
        一、《谈新诗》的选本
        二、废名的《诗经》批评及杜甫批评的诗歌选本
    第二节 儒、释、道和融的批评思维与批评话语
        一、道禅之风的妙悟批评
        二、儒家“知人论世”而“以意逆志”之法的运用与落实
        三、推源溯流,互参互证
        四、摘句批评与引文批评
    第三节 废名诗论的散文体式
        一、以叙事、抒情、哲思入批评
        二、“隔”与”“不隔”之间的废名文风
第二章 废名诗论之“质”:古今会通论诗
    第一节 传统诗质的现代性转化
        一、对“诗质”与“诗文”的价值判断及追求
        二、废名新诗创作理论与新诗创作实践的互证
    第二节 废名诗论的新变
        一、对《诗经》的正解——“古代人民的文艺”
        二、对杜甫及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观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论新诗的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概念界定
    二、新诗传统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结构
第一章 文学史的足迹: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崭新的起点:从文言到白话
    第二节 形式的演变:自由与格律的交替发展
    第三节 审美的交融:三大文艺思潮的共同推进
第二章 外在的华羽:新诗自身发展中形成的传统
    第一节 语言的传统:以现代汉语为基本表达方式
    第二节 形式的传统:自由多变的形式
    第三节 审美的传统:兼顾中外的包容性
第三章 背后的迷雾:影响新诗传统形成的“新”精神
    第一节 “新”的试验:实验主义的推动
    第二节 “新”的演变:现代时间观念的影响
    第三节 “新”的反思:走出传统的误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诗律问题的再商略——十二封谈诗书札(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10)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林庚的“诗歌形式史”观念的形成
    第一节 形式诗化的历史线索:从楚辞到五七言诗
    第二节 “纯诗”视域下的自由与韵律
第二章 林庚的“自然”形式观
    第一节 “自然”——以新诗的发生为背景
    第二节 自然诗:一种人与宇宙合一的形式
    第三节 语言生命观与自然韵律观
第三章 林庚的新诗建行理论
    第一节 形式的中心环节:诗行
    第二节 基于诗律模式的分析:建行
    第三节 典型诗行:九言诗的“五四体”
第四章 林庚的新诗形式理论的价值与反思
    第一节 本体意识:诗歌形式的自觉与言说
    第二节 “自然”诗学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林庚新诗格律理论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探1959年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J]. 郭金戈.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01)
  • [2]1950年代卞之琳新诗格律理论探析[J]. 李章斌,陈敬言. 江汉学术, 2022(02)
  • [3]危机时刻的“世纪”之思——再论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与实践[J]. 刘祎家. 文学评论, 2021(06)
  • [4]吴兴华新诗形式问题研究[D]. 杨晨馨.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语言诗化”与“窗”——论林庚在创作与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J]. 张颖. 江汉学术, 2020(05)
  • [6]《文学评论》(1957-1966)文艺论争研究[D]. 曹晓艺. 华侨大学, 2020(01)
  • [7]废名诗论研究[D]. 王潇佺.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论新诗的传统[D]. 樊嘉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新诗律问题的再商略——十二封谈诗书札[J]. 李章斌,解志熙. 文艺争鸣, 2020(01)
  • [10]论林庚的新诗形式观[D]. 熊威.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对林庚新诗格论的批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