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毒性甲状腺肿的彩超诊断与T_3、T_4相关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瑶[1](2021)在《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的组方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魏军平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桥本氏病患者的用药规律,挖掘其核心药物及配伍方法,归纳魏军平教授的用药经验,得出核心处方;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所得核心处方干预桥本氏病的潜在关键靶点及通路,为疏肝健脾法干预桥本氏病的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收集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魏军平主任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证桥本氏病患者病历及处方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医案数据的整理、规范,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从药性、药味、归经、药组关联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关联规则探索其组方规律,基于熵聚类等方法挖掘潜在新药组合;此后与魏军平教授进行访谈及讨论后得出核心处方。2.通过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核心处方中每味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运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信息标准化;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等数据库,以“Hashimoto’s thyroiditis”、“Hashimoto’s Disease”、“HT”为关键词,获取桥本氏病的相关靶点并进行合并及去重;得出核心处方-桥本氏病共同靶点后,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富集分析,并运用Cytoscape3.6.1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构建“方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206份病案,其就诊患者女性占91.75%,男性占8.25%;年龄最小为7岁,最大为76岁,其分布为:年龄<10岁的患者占2.43%,10-19岁占1.46%,20-29岁占12.13%,30-39岁占40.78%,40-49岁占16.99%,50-59岁占21.36%,60-69岁占2.43%,年龄>70岁占2.43%;肝郁脾虚证型患者甲功分布情况为:甲功正常者占40.29%,亚临床甲减占19.42%,甲减者占40.29%;其症状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乏力、大便稀、眠差、心悸、畏寒、急躁易怒、腹胀、颈前肿胀、汗出、胸闷、咽部异物感、咽部有痰、大便干、月经量少、胃胀等。2.206个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5位中药分别为柴胡、茯苓、陈皮、厚朴、炙甘草、白芍、紫苏叶、当归、白术、夏枯草、法半夏、苏梗、生黄芪、郁金、枳壳.;其用药药性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温药、寒药、平药、凉药、热药;其药味分布从高至低依次为苦味、辛味、甘味、酸味、咸味、涩味药;其用药归经分布从高至低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脾经、肝经、肺经、胃经、心经。3.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到陈皮-柴胡、陈皮-茯苓、柴胡-茯苓共3对高频药物组合模式,以及4组关联度>0.98的药物组合:柴胡、苏梗->紫苏叶,苏梗->紫苏叶,茯苓、苏梗->紫苏叶,厚朴、苏梗->紫苏叶;得到核心用药为紫苏叶、白芍、茯苓、厚朴、柴胡、陈皮、苏梗、炙甘草、当归9味;基于熵聚类得到潜在新药组合17个;对魏军平教授进行访谈讨论后,设定核心处方组成为紫苏叶、白芍、茯苓、厚朴、柴胡、陈皮、生黄芪、法半夏。4.将核心处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有效活性成分共86个,主要为槲皮苷、山奈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豆甾醇等;方药与疾病交集靶点共82个,以TNF、JUN、TP53、MAPK1、AKT1、IL6、MAPK14、VEGFA、EGFR 等为主要靶点;富集分析得到相关通路301条,其关键通路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肝郁脾虚证HT患者以女性为主,年龄多集中在30-39岁,其甲功分布以甲状腺功能正常和临床甲减为主,部分患者属亚临床甲减。2.魏军平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HT患者时,除从肝经、脾经入手之外,还结合肺、胃、心同调;多选用性温、寒、平之品,以寒温并用,阴阳自和;多以辛、苦、甘之味,以辛开苦降,调理气机。运用数据挖掘及访谈方式得出核心处方为:紫苏叶、白芍、茯苓、厚朴、柴胡、陈皮、生黄芪、法半夏。3.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得出,疏肝健脾法之核心处方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方式干预HT。其机制主要为:通过具有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调节等作用的核心有效成分,调控与HT相关的82个靶点,并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通路,从而对HT起到干预治疗作用。
赵聪[2](2021)在《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型与FNAB、超声及甲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较常见疾病,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提高等因素使得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西医可通过各种临床诊断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存在及性质进行较明确的诊断,但其对诊断为良性的结节或没有手术指征的结节多以定期随诊为主,药物、手术及其他治疗方式多有较明显的副作用,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心理及生理预期。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病”的范畴,中医在整体辨证的指导思想下可对各个时期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有效的干预。但中医辨证多受个人经验的影响,可能会对中医疗效存在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现代诊断技术结果进行观察,以探求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中西医更好的结合提供参考。目的通过探索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分型与细胞学检查、超声表现及甲状腺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以图发现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诊疗技术的相关性,为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细胞学检查、超声表现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免疫学检查资料,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将结果汇总后,运用SPSS 20.0系统包,通过使用方差检验、非参检验及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分型与现代诊断技术的相关性。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描述。本研究共纳入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女性85人,占比80.189%,男性21人,占比19.811%,男女比例为1:4.048。收集病例为28~80岁,平均年龄为47.230±11.882岁,发病年龄最多为40~49岁,占比占比28.704%,大于70岁患者较少。甲状腺结节患者证型分布中痰瘀互结证40.566%,肝郁痰凝证25.472%,阴虚内热证16.981%,脾肾阳虚证16.981%,各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良性结节32例,占比30.189%,恶性及可疑恶性结节74例,占比69.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细胞学检查结果关系。在纳入的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经FNAB检查后根据TBSRTC分级系统分析,痰瘀互结证中Ⅱ级占比18.604%,Ⅲ级及Ⅲ级以上占比为81.395%,肝郁痰凝证中Ⅱ级占比40.741%,级及Ⅲ级以上占比为59.259%;阴虚内热证Ⅱ级占比44.444%,Ⅲ级及Ⅲ级以上占比为55.555%,脾肾阳虚证Ⅱ级占比50.0%,Ⅲ级及Ⅲ级以上占比为50.0%,各组要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明确组与组之间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予以两两证候要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提示痰瘀互结证与其余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余证型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检查结果关系。参照超声检查TI-RADS分级系统中恶性结节特质描述,各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及纵横比(是否≥1)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各证型在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的回声(混合回声或低回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钙化(有或无)、内部血供(丰富或不丰富)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组间对比后发现,痰瘀互结证与其余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在甲状腺功能TSH检查结果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分型在余检查如FT3、FT4及TgAb等结果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中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30~59岁之间,以40~49岁为主。2.本研究中有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适应症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痰瘀互结证为主。3.本研究中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其甲状腺结节的可疑恶性及恶性可能高于其他证型。4.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中回声、形态、钙化及内部血供的异常表现可作为甲状腺结节的痰瘀互结证的辨证参考。
曹莉[3](202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观察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并探讨分析RA患者实验室相关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RA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的300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将RA患者按甲状腺功能不同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共五组,收集五组间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实验室检查如TSH、FT3、TT3、FT4、TT4、TPO-Ab、TGAb、ESR、CRP、HGB、WBC、PLT、TG、TC、LDL-C、HDL-C、RF、CCP、Ig A、Ig G、Ig M、C3、C4,临床表现及合并症如DAS28评分、疾病活动度、高血压、糖尿病等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为31.67%,23%的RA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1.67%的RA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7%的RA患者合并低T3综合征;TPO-Ab的阳性率为24.33%,TGAb的阳性率为23.33%。2.五组患者间HGB比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E组的HGB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间HDL-C比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E组的HDL-C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间CRP比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相比,A组、B组、C组的CRP明显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的CRP值最低;五组患者间Ig M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Ig G与FT4呈正相关(rs值为0.183,P<0.05),与TT4呈正相关(rs值为0.136,P<0.05),与TPO-Ab呈正相关(rs值为0.124,P<0.05);Ig A与FT3呈负相关(rs值为-0.114,P<0.05),与TT3呈负相关(rs值为-0.120,P<0.05);RF与TGAb呈正相关(rs值为0.139,P<0.05);HGB与TT3呈正相关(rs值为0.386,P<0.001)、与FT3呈正相关(rs值为0.405,P<0.001)、与TPO-Ab呈负相关(rs值为-0.124,P<0.05)、与TGAb呈负相关(rs值为-0.152,P<0.05);HDL-C与TT4呈负相关(rs值为-0.120,P<0.05),与TSH呈正相关(rs值为0.157,P<I0.05);CRP与FT3呈负相关(rs值为-0.389,P<0.05),与TT3呈负相关(rs值为-0.328,P<0.05),与FT4呈正相关(rs值为0.287,P<0.05),与TT4呈正相关(rs值为0.202,P<0.05),与TSH呈负相关(rs值为-0.135,P<0.05)。4.CRP为RA合并低T3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HGB为RA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和RA合并低T3综合征的保护因素。结论:1.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为31.67%,其中以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SCH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构成比可达72.63%;24.33%的RA患者TPO-Ab阳性,23.33%的RA患者TGAb阳性。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医生的充分注意,关注R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改变。2.HGB、HDL-C、CRP、Ig G、Ig A、RF与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有相关性。3.CRP为RA合并低T3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晓燕[4](2021)在《256例初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比较147例TRAb阳性和109例TRAb阴性初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住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生化等多项临床指标,探讨TRAb阳性状态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Graves病临床诊治工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47例TRAb阳性和109例TRAb阴性初诊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血常规三项、生化、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血糖、胰岛功能等指标。比较TRAb阳性组和TRAb阴性组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此外将发生突眼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为单纯性突眼组、浸润性突眼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情况以及甲状腺功能的差异;对部分在就诊期间行OGTT试验的患者进行血糖和胰岛功能比较,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TRAb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与TRAb阴性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相比,TRAb阳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Graves病患者更容易合并心律失常和浸润性突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RAb阳性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T3、T4、FT3、FT4、TPO-Ab值明显高于TRAb阴性组,TSH明显低于TRAb阴性组(P<0.0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达81.3%,以ALP异常为主,TRAb阳性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TBIL、DBIL、ALT、AST、γ-GGT、ALP、UA、CKMB高于TRAb阴性组,CREA、TC、LDL、CK、WBC低于TRAb阴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RAb阳性和TRAb阴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生突眼患者,浸润性突眼TRAb阳性率、TRAb值、T3、T4、FT3、FT4高于单纯性突眼,而TSH低于单纯性突眼,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4)TRAb升高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吸烟、T3、TPO-Ab、UA。结论:在初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TRAb阳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即Graves病呈现出较TRAb阴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更明显的甲状腺毒症,其肝肾功能和血脂代谢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发生浸润性突眼的风险升高。
李静[5](2021)在《柴芍二至散治疗Graves病伴肝损害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本研究旨在于既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柴芍二至散在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评估其治疗GD伴肝损害的安全性,为中医药在临床治疗GD、防治GD伴肝损害领域提供新的参考依据。2方法选取60例就诊于安徽省中医院老年内分泌科符合纳入标准的GD伴肝损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予对照组甲巯咪唑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方案,予以观察组柴芍二至散加甲巯咪唑方案。两组皆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3、6个月后复查FT3、FT4、TSH、肝功能、TRAb、25羟基-维生素D3、TGF-β1、血常规、甲状腺肿大程度、心率、中医证候积分等相关指标。记录并及时处理两组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运用SPSS21.0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3结果(1)甲状腺功能:治疗后,两组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T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T3、FT4水平下降较治疗组更明显(P<0.05),TSH水平升高程度较治疗组更显着(P<0.05)。(2)肝功能:治疗后,两组ALT、AST、AKP、γ-G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肝酶水平改善程度较治疗组更显着(P<0.05)。(3)TRAb:治疗后,两组TRA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TRAb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4)25羟基-维生素D3、TGF-β1:治疗后,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D3水平上升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治疗后,两组的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TGF-β1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5)甲状腺肿大程度: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肿治疗后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甲状腺肿大改善程度更显着(P<0.05)。(6)心率: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降低心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8)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6.66%,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的有效率(P<0.05)。(9)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中观察发现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6.67%、10%,显示出观察组有更高的安全性。4结论柴芍二至散联合甲巯咪唑可明显改善GD伴肝损害患者的高代谢症状,与对照组相较可更有效地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显着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TRAb、肝酶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提高机体的免疫耐受性,升高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减轻自身免疫反应来改善患者病情。多年研究结果证实应用柴芍二至散治疗GD伴肝损害临床效果显着,今后可扩大范围应用于GD伴肝损害的治疗。
刘倩[6](2020)在《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对成人骨量、骨密度、肌肉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甲状腺素对人体能量代谢以及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物质的研究较多,而对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肌、骨代谢的影响研究不多。科学技术进步,实验室检查、分子诊疗与分析,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和还原这些机能活动变化的过程及关系。通过对甲状腺素水平高低对成人骨量、骨密度、肌肉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关系的研究,可解释人体在正常生理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制定甲状腺素水平异常所引起的体成分发生变化的措施提供参考。目的调查甲状腺素水平异常患者骨量、骨密度、肌肉量等体质基础性数据,探讨甲状腺素对骨量、骨密度、肌肉量的影响,运用统计学分析相关性,分析不同激素水平作用下的性别特点及体质数据,初步探讨内在规律与此差异的相关因素,并为肌肉、骨骼临床风险评估以及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9日期间在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213例就诊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下进行调查研究。受检者年龄大于20岁,明确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相关疾病。利用实验仪器,分别进行身高、体质量、肌肉量、骨量、骨密度的基础信息采集,再进行血清甲状腺素(本研究检测的是游离型T4和T3)检测,并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按照激素水平是否异常分为低甲状腺素水平组(A1组)、甲状腺素水平正常组(B组)和高甲状腺素水平组(A2组)。结果1.213人纳入调查对象,三组在年龄、身高上无差异。A1组体质量、体质指数与B组无差异,而A2组小于B组(P<0.05)。2.甲状腺素水平异常组骨量低于正常组,尤其是A2组(P<0.05)。骨量与T3水平具有较强的内在关系,尤其是女性(P<0.01);而骨量与T4水平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3.甲状腺素水平异常组骨密度T值、Z值小于正常组(P<0.05),尤其是A2组,表现为骨质疏松状态。在A1、A2组,T值、Z值均与甲状腺素水平的相关性较强(P<0.05)。B组骨密度T值、Z值与T3的相关性较强(P<0.05)。4.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下肢肌肉量在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大于A1组,A1组大于A2组。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与甲状腺素大多具有负相关关系(P<0.01)。甲状腺素水平与上肢肌肉量无相关性(P>0.05)。5.多因素回归分析,甲状腺素水平均进入骨密度T值、骨密度Z值、骨量、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回归模型(P<0.05)。女性组甲状腺素水平进入上肢肌肉量、下肢肌肉量回归模型(P<0.05);男性组未进入。结论1.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尤其是高甲状腺素组患者,骨量、骨密度、肌肉量小于正常组。甲状腺素对上肢肌肉量影响存在性别差异。2.甲状腺素在体内有多重因素与机制来作用和调控骨骼、肌肉代谢系统,且T3对骨与肌代谢的影响大于T4。3.本研究选取的骨量、骨密度和肌肉量指标,大部分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存在相关,这种相关关系的机制可能是甲状腺素在多种细胞均被考虑是通过改变了原有的能量代谢平衡和改变某些通路/介质/因子,从而改变了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所致。
赵德伟[7](2019)在《合肥市包河区成年人群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功能异常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合肥市包河区成年人目前的碘营养状况,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情况,探讨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9月-2016年10月,在合肥市包河区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628例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其中城区居民1331例,农村居民1297例,年龄1895岁,平均(43.87±14.63)岁。男性1420人(54.03%),年龄平均(43.15±14.67)岁;女性1208人(45.97%),年龄平均(44.72±14.53)岁。留取所有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10m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ree thyrox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留取空腹尿液5 ml,采用过硫酸铵消化一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Urine iodine,UI)。采用SPSS 19.0软件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使用K-S检验是否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用[M(P25,P75)]表示,构成比用n(%)表示;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选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甲状腺抗体与UI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UI情况:总人群UI中位数为209.67μg/L,碘缺乏组291例(11.07%),碘足量组941例(35.81%),碘超足量组687例(26.14%),碘过量组709例(26.98%)。总人群TSH中位数为2.63μIU/ml,四组TSH分别为2.88(1.964.35)μIU/ml、2.60(1.813.84)μIU/ml、2.58(1.793.71)μIU/ml、2.67(1.903.81)μ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7.512,P=0.057);总人群TPOAb阳性率(238,9.06%),TGAb阳性率(241,9.17%);四组的TPOAb阳性率分别为(37,12.71%)、(91,9.67%)、(50,7.28%)、(60,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01,P=0.040);TGAb阳性率分别为(45,15.46%)、(84,8.93%)、(47,6.84%)、(65,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79,P<0.001);二、不同性别人群间比较:男性UI水平229.35(157.52336.59)μg/L,女性UI水平185.54(128.07278.22)μg/L,男女性UI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Z=-8.736,P<0.001)。男性与女性的TSH值[2.50(1.743.58)μIU/ml vs 2.85(2.024.18)μIU/ml,Z=-6.555,P<0.001]、TPOAb阳性率[(72,5.07%)vs(166,13.74%),X2=59.590,P<0.001]、TGAb阳性率[(64,4.51%)vs(177,14.65%),X2=77.85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不同居住地人群间比较:城区与农村居民UI中位数[214.05(146.65315.67)μg/L vs 205.74(141.31304.78)μg/L,Z=-0.333,P=0.739]、TPOAb阳性率[(115,8.10%)vs(123,10.18%),X2=0.558,P=0.455]、TGAb阳性率[(125,9.39%)vs(116,8.94%),X2=0.163,P=0.686]及TSH值[2.59(1.833.72)μIU/ml vs 2.71(1.853.90)μIU/ml,Z=-1.985,P=0.057]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特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有552人,占人群总数21.00%;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以亚临床甲减多见,占人群总数19.25%(506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各组人群在性别、TPOAb阳性率、TGAb阳性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比例大于男性,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相比,甲状腺功能异常抗体TPOAb、TGAb阳性率比例较高;各组户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UI水平高于其他分组(P<0.05)。五、甲状腺抗体阳性/阴性组UI水平比较:TPOAb阳性组UI水平高于TPOAb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52(145.23312.25)μg/L VS 187.34(125.21300.98)μg/L;(Z=-2.255,P=0.024)];TGAb阳性组UI水平高于TGAb阴性组[210.99(145.62309.65)μg/L VS 190.96(119.05312.56)μg/L;(Z=-2.058,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抗体阳性组UI水平高于双抗体阳性组(1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69(145.62311.11)μg/L VS 181.82(109.89303.77)μg/L,(Z=-2.594,P=0.009)]。六、甲状腺抗体阳性组与尿碘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POAb阳性组、TGAb阳性组以及TPOAb和TPOAb双阳性组中TPOAb和TGAb值与UI之间均无相关性。七、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OAb阳性、TGAb阳性是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因素。结论一、合肥市包河区人群平均碘营养处于超足量水平。二、城乡居民碘营养状态基本相当;但女性在碘缺乏组比例较高。三、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人群总数21.00%;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以亚临床甲减多见,城乡差异不显着,但女性比例大于男性。四、甲状腺抗体阳性组UI水平要高于阴性组,但是甲状腺抗体阳性组抗体值与UI水平并无相关性。五、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汪伯川[8](2019)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三阴三阳体质分布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体质资料,统计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三阴三阳体质的分布特点,探讨六种体质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易感体质的发病规律,为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防治提供参考,同时揭示三阴三阳体质学说指导防治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实用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对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和病房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完整填写《三阴三阳体质初量表》,同时收集患者的甲状腺B超检查和甲状腺激素功能检查结果。在调查过程中,让患者尽量努力回忆发现甲状腺结节之前较长一段时间(如1年)的情况。将填写的量表和检验结果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判定患者的体质。使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6例,其中男性共18例,占15.5%;女性98例,占84.5%,男女比例约为1:5.4。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87岁,平均年龄为55.86±14.718岁,其中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7.50±13.687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5.56±14.946岁。2.研究纳入的11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三阴三阳体质归类,太阳体质=厥阴体质>少阳体质>太阴体质>少阴体质>阳明体质,所占比例依次为26.70%、26.70%、19.80%、17.20%、6.0%、3.40%,其中太阳体质和厥阴体质构成比例相同,所占比例最大,少阳体质和太阴体质也是甲状腺结节病人常见的体质类型,少阴体质和阳明体质所占比例最小。按照三阴三阳六种体质各亚型(甲、乙、丙)进行分组,太阳甲型>厥阴乙型>少阳丙型>少阳甲型=太阴丙型>厥阴丙型>厥阴甲型>太阳乙型=太阴乙型>少阴乙型>太阳丙型>阳明甲型>太阴甲型>少阴甲型,所占比例依次为16.40%、11.20%、10.30%、9.50%、9.50%、8.60%、6.90%、6.00%、6.00%、5.20%、4.30%、3.40%、1.70%、0.90%。其中太阳甲型、厥阴乙型、少阳丙型三种体质亚型最为常见,阳明体质只有阳明甲型一种亚型,占4.70%。3.研究纳入的11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其中病因、年龄、性格、精力、TSH、TPO-Ab与六种体质的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性别、体重、甲状腺超声结果、T3、T4、FT3、FT4、TG-Ab、TRAB、生活习惯、既往病史与六种体质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研究结论1.良性甲状腺结节多发于老年人(≥60岁),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良性甲状腺结节好发于太阳体质、厥阴体质、少阳体质和太阴体质。按照各亚型分类,太阳甲型、厥阴乙型、少阳丙型体质更容易发生良性甲状腺结节。3.根据年龄分组,青年组(≤44岁)以少阳体质多见,中年组(45-59岁)以厥阴、少阳体质多见,老年组(≥60岁)以太阳、太阴体质多见。4.少阳体质和厥阴体质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更容易表现为精力不足。5.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少阳体质好发桥本氏甲状腺炎,同时伴有TSH、TPO-Ab升高,太阳、厥阴体质好发结节性甲状腺肿。
张霞[9](2019)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张家口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形成。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具有完善甲状腺彩超资料的3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研究对象按有无甲状腺结节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TG、TC、HDL-C、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T3、T4、FT3、FT4、TSH、TgAb、TPOAb、血压、代谢综合征(MS)、吸烟、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的差异。并按年龄(<40岁、4049岁、5059岁、≥60岁)、空腹血糖(≤6.0mmol/L、6.16.9mmol/L、≥7.0mmol/L)、BMI(≤23.9kg/m 2、24.027.9kg/m 2、≥28.0kg/m 2)、血压状况(正常血压、血压升高、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HOMA.IR(02.4、2.54.9、5.0)、焦虑(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抑郁(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睡眠(很好、还行、一般、很差)分为亚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甲状腺结节组与无甲状腺结节组相比,性别、年龄、BMI、WHR、HOMA.IR、FPG、HbAlc、HDL-L、TSH、TgAb、TPOAb、舒张压、MS、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FT3、FT4、T3、T4、TC、TG、LDL-C、收缩压、吸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HOMA.IR、以及抑郁、睡眠质量,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年龄越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越高,年龄大于50岁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血糖控制越差,体质指数越高,2级高血压的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越高,2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好血压、体重、血糖,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3.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可能与心理状态及睡眠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意其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4.糖尿病合并桥本氏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注意筛查甲状腺彩超。
于佳[10](2015)在《Graves病患者血清中TPO抗体滴度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临床工作中,经常观察到GD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升高,其中有些患者血清TPOAb滴度水平明显升高,对于抗甲状腺药物(ATD)的治疗非常敏感,甲状腺功能的升高容易纠正,这种临床现象引起了本实验小组的兴趣,试图分析GD患者血清TPOAb滴度水平对GD的诊断、治疗和转归的临床意义。本实验组已经通过对手术治疗的GD患者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分析,证实了GD合并HT(GH)的存在,GH组血清TPOAb阳性率明显高于GD组,GD患者血清TPOAb>1000IU/ml时,高度怀疑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本实验组还发现GD患者血清TPOAb抗体滴度与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TPO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呈现正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研究分析GD患者血清TPOAb滴度水平,与GD的诊断、治疗剂量、疗程、甲减风险等方面的相关性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大量初发GD患者的血清学分析,观察血清TPOAb滴度的分布规律,分析不同滴度血清TPOAb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并试图通过观察不同滴度血清TPOAb的GD患者对ATD的治疗的反应,分析GD患者的血清TPOAb滴度水平与ATD剂量的相关性。本文将进行两部分观察:1.初发GD患者的TPOAb滴度水平,TPOAb滴度水平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2.将GD患者按TPOAb是否阳性分为两组,分别观察ATD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规律,以及血清TPOAb滴度水平与ATD治疗的相关性。方法:1.本文对我院2012-2014年内分泌科、核医学科门诊就诊的1935例临床确诊初发GD患者根据TPOAb滴度水平分为五组:“小于等于35”、“大于35小于等于200”、“大于200小于等于500”、“大于500小于等于1000”、“大于1000”,与甲状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2.对121例进行ATD治疗的GD患者按照TPOAb是否阳性分为两组,TPOAb阴性组49例(TPOAb<35IU/ml),TPOAb阳性组72例(TPOAb>35IU/ml),对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3月,6月,12月)血清进行TRAb、TPOAb、FT3、FT4、TSH检测;对两组GD患者在ATD治疗的不同阶段用药剂量及12个月药物总剂量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血清TPOAb滴度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进行甲巯咪唑使用总量的比较。结果:1.初发的GD患者:(1)84.55%的初发GD患者TPOAb阳性,FT3、FT4与TPOAb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正相关。TSH与TPOA b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血清TPOAb滴度水平分为5组,各组间FT3、FT4、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给予ATD治疗随诊12月的GD患者:根据患者血清TPOAb是否阳性分为两组,TPOAb阳性组和TPOAb阴性组。随诊发现:(1)在治疗3个月时,FT3、FT4两组患者均恢复正常,TSH恢复正常的病例数在TRAb阳性组多于阴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POAb阳性组、阴性组的FT3、FT4、TSH在随诊3月、随诊6月、随诊12月时的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3)TPOAb阳性组,血清TPOAb滴度在首诊、随诊6月、随诊12月时均明显大于TPOAb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RAb水平在首诊、治疗6月、12月时无明显差异(P>0.05)。(4)TPOAb阳性组在ATD治疗12月时甲巯咪唑使用总量明显少于TPOAb阴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血清TPOAb滴度水平分为5组,不同组之间甲巯咪唑使用总量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可知,“大于500小于等于1000”、“大于1000”明显低于“小于等于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组两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初发GD患者:TPOAb阳性率是为84.55%,TRAb的阳性率为99.9%,FT3、FT4与TRAb和TPOAb呈正相关。2.对于给予ATD治疗并随诊12月的GD患者:(1)甲状腺功能中FT3、FT4均在治疗3月恢复正常,TSH恢复正常病例数在TPOAb阳性组多于阴性组。(2)首诊时FT3、FT4在TPOAb阳性组和阴性组有明显差异,TSH无明显差异。FT3、FT4在随诊3月、随诊6月、随诊12月时的差异不明显。(3)TPOAb阳性组、阴性组的TSH在随诊3月、随诊6月、随诊12月时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TPOAb水平在治疗12月时较初发无明显变化(P>0.05),TRAb较初发时明显下降。(5)不同滴度水平TPOAb组甲巯咪唑总治疗量比较有显着差异性,TPOAb滴度>1000IU/ml组明显低于≤35IU/ml组。(6)TPOAb阳性组的甲巯咪唑总量明显小于TPOAb阴性组,提示两组GD患者应用同样的剂量则TPOAb阳性组有发生甲减可能。3.血清TPOAb滴度应该成为作为GD首诊时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TPOAb滴度较高者,要缩短甲状腺功能监测的时间和调药周期,并及时减少ATD的剂量,以免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毒性甲状腺肿的彩超诊断与T_3、T_4相关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毒性甲状腺肿的彩超诊断与T_3、T_4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的组方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现代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在甲状腺疾病领域的应用 |
1 网络药理学概述 |
2 中药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
3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4 网络药理学在甲状腺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数据挖掘及经验总结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数据录入 |
3.4 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病案分析 |
4.2 用药分析 |
4.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
4.4 潜在新药组合分析 |
4.5 药症相关分析 |
5 讨论 |
5.1 肝郁脾虚证HT患者疾病特点分析 |
5.2 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 |
5.3 药物组方规律分析 |
5.4 潜在新方组合分析 |
5.5 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验案分析 |
5.6 魏军平教授辨治桥本氏病经验总结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核心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核心处方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
2.2 桥本氏病相关靶点筛选 |
2.3 构建核心处方活性成分-桥本氏病靶点PPI网络 |
2.4 核心处方活性成分-桥本氏病靶点KEGG信号通路与GO功能富集分析 |
2.5 方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的构建 |
3 研究结果 |
3.1 核心处方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
3.2 方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 |
3.3 桥本氏病相关靶点 |
3.4 核心处方活性成分-桥本氏病靶点PPI网络 |
3.5 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 |
3.6 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
3.7 方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 |
4 讨论 |
4.1 药物核心成分分析 |
4.2 核心处方主要作用靶点分析 |
4.3 KEGG信号通路分析 |
4.4 GO富集功能分析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型与FNAB、超声及甲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甲状腺结节西医诊疗综述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 |
2.1 性别及年龄 |
2.2 遗传及基因 |
2.3 碘摄取 |
2.4 代谢异常 |
2.5 自身免疫因素 |
2.6 其他因素 |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
3.1 病史 |
3.2 症状及体征 |
3.3 实验室检查 |
3.3.1 甲状腺激素检查 |
3.3.2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
3.3.3 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 |
3.4 超声及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 |
3.5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4 西医治疗 |
4.1 随访 |
4.2 一般治疗 |
4.3 药物治疗 |
4.4 手术 |
4.5 其他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瘿病的中医诊疗综述 |
1 中医病名 |
1.1 历代古籍中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
2 中医病因 |
2.1 六淫邪气 |
2.2 饮食水土 |
2.3 情志内伤 |
2.4 体质差异 |
3. 中医病机 |
4. 内治法 |
4.1 传统治疗 |
4.2 现代治疗 |
4.2.1 学者经验 |
4.2.2 肺脾同治 |
4.2.3 肝脾同治 |
4.2.4 扶正化瘀散结 |
4.2.5 中成药治疗 |
5 外治法 |
5.1 针刺治疗 |
5.2 穴位贴敷治疗 |
5.3. 其他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型与FNAB、超声及甲功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一、样本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中医证候调查表设计 |
6 资料收集 |
7 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1 一般情况描述性统计 |
1.1 对患者年龄、性别进行描述性统计 |
1.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一般情况描述性统计 |
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相关性 |
3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检查结果关系 |
3.1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回声表现关系 |
3.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超声结节边界表现关系 |
3.3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形态表现关系 |
3.4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纵横比表现关系 |
3.5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钙化表现关系 |
3.6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结节超声内部血供表现关系 |
4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关系 |
4.1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TSH关系 |
4.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FT3关系 |
4.3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FT4关系 |
4.4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T3关系 |
4.5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T4关系 |
5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学检查关系 |
5.1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学TRAb关系 |
5.2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学TPOAb关系 |
5.3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学TgAb关系 |
三、讨论与小结 |
1 甲状腺结节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2 甲状腺结节各中医证型与细胞学检查结果关系分析 |
3 甲状腺结节各中医证型与超声检查结果关系分析 |
4 甲状腺结节中医证型与甲状腺相关实验室检查关系分析 |
5 结论 |
6 思考 |
7 不足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观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前言 |
1.1 遗传因素 |
1.2 环境因素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入选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诊断标准 |
2.5 分组标准及观察指标 |
2.6 特殊计算公式 |
2.7 检测仪器 |
2.8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 |
3.2 各组间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
3.3 各组间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比较 |
3.4 实验室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5 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 |
4.2 RA与甲状腺抗体 |
4.3 探讨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常规、血脂水平 |
4.4 探讨RA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免疫相关指标、RF水平 |
4.5 探讨CRP对RA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影响 |
4.6 本研究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综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256例初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一般资料 |
2.2.2 实验室资料 |
2.2.3 心电图资料 |
2.2.4 仪器与试剂 |
2.2.5 正常值的参考范围 |
2.3 分组方法 |
2.4 诊断标准 |
2.4.1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 |
2.4.2 Graves病的诊断 |
2.4.3 甲状腺肿大分度标准 |
2.4.4 糖尿病与其他类型糖代谢的诊断标准 |
2.4.5 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的诊断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初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般特征 |
3.2 TRAb阳性组和TRAb阴性组的比较 |
3.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2 甲状腺激素和相关抗体的比较 |
3.2.3 肝功能的比较 |
3.2.4 肾功能的比较 |
3.2.5 血钾的比较 |
3.2.6 糖代谢比较 |
3.2.7 血脂比较 |
3.2.8 心肌酶谱的比较 |
3.2.9 血常规三项的比较 |
3.3 突眼各组之间的比较 |
3.3.1 一般情况的比较 |
3.3.2 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的比较 |
3.4 TRAb升高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Graves病与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 |
4.2 Graves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4.3 GD肝功能损害 |
4.4 GD的肾功能影响 |
4.5 GD与糖代谢紊乱 |
4.6 GD与血脂代谢 |
4.7 GD与血液系统损害 |
4.8 甲亢突眼的一般情况 |
4.9 GO与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 促甲状腺素受体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1.TSHR和 TRAb概况 |
1.1 TSHR的概况 |
1.2 TRAb的概况 |
2.促甲状腺受体单克隆抗体 |
2.1 传统的单克隆抗体 |
2.2 动物源性单克隆抗体 |
3.人源性单克隆抗体 |
3.1 人源性甲状腺刺激性单克隆抗体 |
3.2 人源性甲状腺刺激阻断性单克隆抗体 |
4.TSH受体单克隆抗体在GD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柴芍二至散治疗Graves病伴肝损害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分组方式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病名、证名及诊断标准 |
3 研究病例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中止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3.5 伦理学 |
4 治疗 |
4.1 治疗方法及药品来源 |
4.2 疗程 |
5 观察指标及测定 |
5.1 一般项目 |
5.2 疗效指标 |
5.3 安全指标 |
6 疗效判定 |
6.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6.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7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8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水平比较 |
2 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比较 |
3 治疗前后TRAb水平比较 |
4 治疗前后25羟基-维生素D3、TGF-β1水平比较 |
5 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大程度比较 |
6 治疗前后心率水平比较 |
7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比较 |
8 临床疗效比较 |
9 不良反应率比较 |
10 脱落病例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GD的认识 |
1.1 GD流行病学 |
1.2 GD的发病因素 |
1.3 GD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
1.4 TRAb与 GD伴肝损害 |
1.5 25 羟基-维生素D3 与GD伴肝损害 |
1.6 TGF-β1与GD伴肝损害 |
1.7 GD伴肝损害的现代医学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于GD伴肝损害的认识 |
2.1 病名源流 |
2.2 病因病机 |
2.3 现代中医药治疗GD机理研究 |
2.4 祖国医学治疗GD伴肝损害 |
3 导师经验 |
4 柴芍二至散 |
4.1 组方原理 |
4.2 药理学研究 |
5 研究结果分析总结 |
5.1 实验室指标 |
5.2 TRAb |
5.3 25 羟基-维生素D3、TGF-β1 |
5.4 症状改善效果 |
5.5 疗效比较 |
5.6 不良反应情况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Graves病伴肝损害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介绍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对成人骨量、骨密度、肌肉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甲状腺素的代谢及对体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合肥市包河区成年人群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功能异常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简写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三阴三阳体质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甲状腺结节现代医学相关研究进展 |
1 甲状腺结节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2 甲状腺结节治疗研究 |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甲状腺结节中医相关研究进展 |
1 甲状腺结节病名研究 |
2 甲状腺结节病因病机研究 |
3 甲状腺结节中医治疗研究 |
4 甲状腺结节相关证候学研究 |
5 甲状腺结节相关体质学研究 |
6 三阴三阳体质学说相关研究 |
7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4 观察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问卷调查 |
2.2 量表处理 |
2.3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甲状腺结节患者三阴三阳体质分布 |
4 讨论 |
4.1 甲状腺结节患者现代流行病学分布特点 |
4.2 甲状腺结节患者三阴三阳体质分布特点 |
4.3 三阴三阳体质现代流行病学分布特点 |
4.4 三阴三阳体质防治甲状腺结节临床意义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三阴三阳体质初量表 |
附录2 三阴三阳体质判断方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9)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Graves病患者血清中TPO抗体滴度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成果、现状 |
研究目的、方法 |
资料、方法和结果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2.血清检测 |
3.统计分析 |
4.结果 |
5.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AITD临床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毒性甲状腺肿的彩超诊断与T_3、T_4相关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的组方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肖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型与FNAB、超声及甲功的相关性研究[D]. 赵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观察与研究[D]. 曹莉. 青海大学, 2021(01)
- [4]256例初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 高晓燕. 兰州大学, 2021(12)
- [5]柴芍二至散治疗Graves病伴肝损害的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D]. 李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对成人骨量、骨密度、肌肉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D]. 刘倩.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7]合肥市包河区成年人群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功能异常调查分析[D]. 赵德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8]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三阴三阳体质分布研究[D]. 汪伯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张霞.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 [10]Graves病患者血清中TPO抗体滴度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相关性研究[D]. 于佳.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5)
标签:甲状腺结节论文;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论文; 甲亢论文;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论文; 甲状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