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茂金属聚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乔亮杰,张鹏宇,胡斌[1](2021)在《国内膜用mLLDPE的市场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产品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市场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聚乙烯薄膜用户的特点及要求,阐述了mLLDPE在聚乙烯薄膜中的应用优势。最新一代的茂金属催化剂带来了聚乙烯材料的发展,也促使了薄膜制品的质量提升。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关注mLLDPE,但高昂的生产成本将制约mLLDPE的国产化进程。
常晓丹[2](2020)在《聚乙烯薄膜吹塑成型过程自增强技术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聚乙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产量最大的薄膜材料,挤出吹塑成型是其最常用的成型方法。但是受限于牵引比远大于吹胀比,薄膜普遍存在横向机械性能较差且提升困难的问题。随着人们对薄膜低碳环保低成本和高性能等要求的日益增加,在不使用添加剂情况下,如何通过改进成型方法来改变薄膜内部聚合物分子链聚集态结构使其达到自增强效果十分重要。本文采用的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教授研制的界面均化共挤出薄膜吹塑成型设备具有提高熔体圆周均匀分布性,降低能耗和提升机械性能的特点,但针对该成型方法实现聚合物薄膜自增强机理的研究尚不透彻,限制了该方法及设备的推广应用及结构优化,因此进一步研究该成型方法对聚乙烯薄膜微观结构和性能的作用机制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使用界面均化共挤出薄膜吹塑成型设备制备了三种不同体系的聚乙烯薄膜。探索了牵引比、吹胀比、芯棒转速等工艺参数对三层LDPE薄膜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牵引比主要影响薄膜纵向性能,吹胀比和旋转芯棒主要影响薄膜横向性能,且增大芯棒转速比增大吹胀比对横向性能的提升效果更显着。为了探索由芯棒旋转引入的环向剪切流场对薄膜性能的增强效应及机理,本文进一步通过控制芯棒转速制备了LDPE/HDPE双层薄膜以及LDPE/m LLDPE双层薄膜,研究了模具环流作用强弱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材料体系在复合流场中均产生了片晶结构,且片晶主要沿纵向排列,少量沿其他方向无规排列,片晶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扭曲,且随芯棒转速的增大发生倾斜,并呈现一种相互穿插的互锁结构。增加芯棒转速,会使样品的整体结晶结构更完善、结晶度增大;尤其是对横向性能提升更明显:LDPE/HDPE薄膜的横向拉伸强度从0rpm时的23.03MPa提升到了4rpm时的28.96MPa,横向热收缩率提升了50.05%;LDPE/m LLDPE薄膜的横向拉伸强度在0rpm时为35.49MPa,4rpm时达到了最大值43.02MPa,提升了21.22%,且超过了纵向拉伸强度,横向热收缩率从0rpm时的10%提升到了5rpm时的41%,纵向热收缩率略有下降。这说明通过调节芯棒转速和材料配方等参数,可以制备横纵向性能较为均衡的薄膜制品。界面均化共挤出薄膜吹塑方法在成型不同分子结构的聚乙烯时,都能保证薄膜的稳定高质的生产,说明对聚乙烯具有普适应。该设备通过调控薄膜微观形貌,使得薄膜结晶度、取向程度、片晶边界作用力提高,进而提升薄膜性能,尤其是横向性能,最终实现薄膜的自增强。本研究为高性能薄膜的生产制备提供了技术创新,且推动了共挤出薄膜吹塑装备的发展及推广应用。
杨帆,蒋浩波,关莉,缪江,张宝林[3](2018)在《含氟聚合物对茂金属聚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4种不同种类含氟聚合物(PPA)分别按照0.04%、0.08%、0.12%(质量分数,下同)的添加量加入茂金属聚乙烯树脂,有效降低了双螺杆挤出机或吹膜机在挤出时主机负荷、模头压力;同时,讨论了4种PPA对茂金属聚乙烯薄膜力学、光学以及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A的作用效果不仅仅与含氟聚合物含量有关,也与分散剂含量及种类有一定关系;在加入PPA之后,茂金属聚乙烯粉料树脂的临界剪切速率从281s-1上升到1 400s-1,茂金属聚乙烯粉料在加入了PPA加工稳定性得到显着提升;而PPA添加量与茂金属聚乙烯薄膜的拉伸性能、落镖冲击强度、光学性能有一定关系,在使用PPA-4时,薄膜雾度可降低到12.4%,使用PPA-3时,落镖冲击强度可达到716g,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性能需求寻找最合适添加量。
杨铄冰,杨涛[4](2018)在《多层共挤出复合薄膜原料简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按照不同塑料原料在共挤出复合薄膜中的作用分类,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7类基层用塑料原料、9类功能层塑料原料、9类粘合层树脂材料的结构特点、物理特性、加工性能及薄膜制品的功能与用途,为共挤出复合薄膜的原料选取及结构设计提供帮助。
张家龙[5](2018)在《均相/非均相铪系、铬系聚乙烯催化剂的实验及理论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聚烯烃工业的核心,催化剂技术对于提高聚烯烃生产装置的产能、新型高性能聚烯烃产品的开发起着关键作用。自上世纪五十年代,Ziegler-Natta催化剂与硅胶负载型铬系催化剂被发现并实现工业化以来,众多新型高效的均相/非均相烯烃聚合催化剂被开发与利用。对于非均相烯烃聚合催化剂,虽然其聚合工艺技术已日趋成熟,但由于非均相催化剂表面配位环境复杂、聚合反应中活性中心少且难分离等因素,造成了在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聚合机理以及催化剂构效关系等重要学术问题研究上的进展缓慢。单活性中心负载型催化剂的设计以及非均相聚合催化体系的理论计算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烯烃聚合体系中聚合行为、活性物种及聚合机理等核心问题的认识,对于推动新型高效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化学吸附法将吡啶胺铪烯烃聚合催化剂Cat1(L1-HfMe2,L1=2,6-二异丙基-N-{(2-异丙基苯基)[6-(萘-1-基)吡啶-2-基]甲基}苯胺)负载到硫酸化氧化锆ZrS表面,得到了单活性中心负载型催化剂Cat1-ZrS。利用13C-CPMASNMR固体核磁、IR红外及DFT密度泛函等实验与计算结合的方法,对以上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Cat1-ZrS表面形成了具有较大静电相互作用的“类阳离子”L1-Hf-CH3+…ZrS-物种。Cat1-ZrS在无助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催化乙烯均聚及乙烯/I-辛烯共聚,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高分子量聚乙烯,表现出了单活性中心的聚合行为,且保留了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的能力(1-辛烯插入率,2.6mol%)。活性位点滴定结果表明,高达80%的催化剂表面物种可以催化乙烯聚合。随后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DFT计算方法,对均相吡啶胺铪催化剂Cat1以及ZrS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Cat1-ZrS的乙烯聚合机理进行了研究。DFT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均相催化体系Cat1,从动力学及热力学角度来说,首分子乙烯更利于配位插入到Hf-aryl键,随后更多的乙烯配位插入到Hf-聚合物链形成高分子量的聚乙烯。与均相催化体系不同的是,在非均相催化剂Cat1-ZrS中由于载体表面与前驱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分子乙烯更利于配位插入Hf-Me键进而生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基于DFT计算结果,动力学和热力学上更有利的非均相模型催化位点B@S1,被认为是最可能的乙烯聚合活性位点。为进一步研究非均相吡啶胺铪烯烃聚合催化体系中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吡啶胺三甲基铪催化剂(Cat2,Cat3),随后制备了三种硫酸化氧化铝AlS负载型单活性中心乙烯聚合催化剂(Cat1-AlS、Cat2-AlS与Cat3-AlS)。利用XRD单晶X射线衍射、13C-CPMASNMR固体核磁、IR红外及DFT密度泛函等实验与理论计算结合的方法,对均相催化剂晶体结构与非均相催化剂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理论计算。新型铪催化剂(Cat2,Cat3)催化得到乙烯/1-辛烯共聚物中1-辛烯插入率达~30mol%,是一潜在的生产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 Elastomers,POE)的均相铪催化剂。非均相铪催化剂Cat1-AIS、Cat2-AIS与Cat3-AIS催化剂在无助催化剂的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乙烯聚合活性,其中Cat1-AIS催化得到的乙烯/1-辛烯共聚物中1-辛烯插入率达到13.0 mol%,说明萘环以及Hf-萘键的存在有利于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反应。随后,利用DFT理论计算的方法,对AIS负载型非均相催化体系进行了聚合机理的研究。通过对催化剂表面结构与能量(乙烯配位能、乙烯插入反应能垒及离子对分离能等)的对比研究,结合聚合实验结果,提出了非均相吡啶胺铪聚乙烯催化体系中的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最后部分利用DFT方法,对硅胶负载型铬系聚乙烯催化剂的均相模型催化剂1,[(Ph3SiO)CrⅡ·(THF)]2(μ-OSiPh3)2经MAO活化后,催化乙烯聚合及乙烯非选择性齐聚反应的活性物种形成及转化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根据DFT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1/MAO催化体系中活性物种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关系的提案:模型催化剂1,在低Al/Cr(≤100,MAO作为助催化剂)比条件下通过烷基化与歧化反应可能会形成三种单铬阳离子物种:[(η6-toluene)2Cr1]+、[(Ph3SiO)CrⅢMe]+和[(η6-toluene)CrⅢ(Me)2]+。其中,单价阳离子铬夹心配合物[(η6-toluene)2CrⅠ]+是没有聚合/齐聚催化活性的,另外两种阳离子活性物种可以催化乙烯聚合生成聚乙烯。当催化体系中逐渐增大Al/Cr 比(>200)时,大部分Cr(Ⅲ)乙烯聚合活性中心[(Ph3SiO)CrⅢMe]+与[(η6-toluene)CrⅢ(Me)2]+通过烷基化及还原反应转化成阳离子型Cr(Ⅱ)乙烯非选择性齐聚活性中心[(η6-toluene)CrⅡMe]+,从而使1/MAO催化体系表现出较高的乙烯非选择性齐聚活性。本文结合实验方法(催化剂制备及结构表征、烯烃聚合)和理论计算(结构优化、能量计算)来探索和解决与烯烃聚合相关化学问题。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加深对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聚合机理的认识,促进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开发。
刘志莹[6](2018)在《利用配位链转移法制备低分子量聚乙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别以Ziegler-Natta和茂金属催化剂为主催化剂,通过配位链转移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的聚乙烯,并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以所制备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研究了体系的流变行为。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使用氯化镁负载的四氯化钛Ziegler-Natta催化剂作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作为助催化剂组成催化体系,通过配位链转移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的聚乙烯,用链转移剂异戊二烯、氢气实现了对聚乙烯分子量的调控。通过GPC、DSC和熔融指数等方法表征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热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异戊二烯对聚乙烯熔融指数的改良效果明显,聚乙烯熔融指数最高可达46.15g/10min。通过GPC测试聚乙烯分子量发现加氢后聚乙烯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有所降低。2.以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锆/MAO催化体系,通过加氢合成了一系列低分子量聚乙烯蜡并与高密度聚乙烯进行共混,对共混物的流变行为进行表征。通过GPC、DSC,核磁和流变仪等表征方法表征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热性能、聚合物结构以及流变形为。结果发现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和粘度都随着聚乙烯蜡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聚乙烯蜡对高密度聚乙烯的流变行为影响显着,尤其是在高频区出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
赵增辉,付刚,高堂铃,匡弘,方宏,付义,王冠[7](2017)在《LDPE共混改性mLLDPE产品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分析了LDPE产品18D和mLLDPE产品1018CA的基础性能,用18D共混改性1018CA,研究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和吹膜性能。结果表明:在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一定量的LDPE可使其熔体黏度下降,剪切变稀现象明显,改善了mLLDPE的加工性能;同时,将LDPE添加到mLLDPE中可改善其光学性能,为了保证其良好的力学性能,LDPE添加量应小于15%。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hemical Co.,Ltd.;[8](2015)在《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指出收集了2013年7月2014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砜、含氟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吴伟菊[9](2012)在《mLLDPE/LDPE/CB PTC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基PTC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极为广阔应用前景和重要理论研究价值的新型功能材料,尤其聚乙烯基PTC复合材料,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疗、电子等领域,但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复合材料的PTC强度不够高,稳定性不够好等问题。基于此,本课题从茂金属聚乙烯、成核剂和流变改性剂等方面研究mLLDPE/LDPE/CB PTC复合材料的结晶性与PTC特性的关系,并研究了热处理对复合材料PTC特性的影响,为制得高性能PTC复合材料打下基础。本文通过mLLDPE/LDPE/CB复合材料的DSC分析和PTC强度测试分析得出:当mLLDPE与LDPE质量比例为1/1时,结晶度为80.8%,PTC强度最大8.1,温阻特性转变温度最高92.5℃,较通用的LDPE/CB复合材料试样分别提高了43.6%、12.3%和11%;成核剂也可提高复合材料结晶度,进而提高了PTC强度,用量为0.3wt%时,结晶度为86.9%,PTC强度最大为8.4,温阻特性转变温度最高109.5℃,较不含成核剂试样分别提高了45.5%、3.5%和15.7%。针对mLLDPE加工性流动差,本文研究了流变改性剂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流变改性剂,可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XH-207A流变改性剂用量为3wt%时,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加工流动性,且对PTC特性影响很小。通过极差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mLLDPE/LDPE/CB复合材料的热处理条件的正交试验数据得到,最佳热处理条件为80℃下处理3小时后空气中自然冷却,此时复合材料PTC强度为8.3,表面温度为75.2℃,较未处理前试样分别提高了3.5%、6.2%,启动电流为0.73mA,较未处理前试样降低了13.4%。
钱军,王加龙[10](2009)在《茂金属聚乙烯的特性、应用及其加工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简述了茂金属催化剂的特性;概述了茂金属聚乙烯的特性及其应用;并用流变仪对茂金属聚乙烯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用模压成型、挤出成型和注射成型对茂金属聚乙烯进行加工。茂金属聚乙烯完全可在传统的加工设备上用传统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茂金属聚乙烯有独特的拉伸性能。
二、茂金属聚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茂金属聚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膜用mLLDPE的市场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mLLDPE的市场及应用情况 |
1.1 市场情况 |
1.2 应用情况 |
2 国内外mLLDPE技术及特点 |
2.1 国外mLLDPE技术情况 |
2.2 国内mLLDPE技术情况 |
3 mLLDPE行业发展方向 |
3.1 聚乙烯薄膜标准修订对mLLDPE的推动作用 |
3.2 mLLDPE价格发展趋势预测 |
4 结语与展望 |
(2)聚乙烯薄膜吹塑成型过程自增强技术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乙烯薄膜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
1.2.1 聚乙烯薄膜的分类 |
1.2.2 聚乙烯薄膜的成型方法 |
1.2.3 薄膜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1.3 成型加工实现材料自增强的机理 |
1.3.1 自增强材料研究背景 |
1.3.2 挤出成型中的自增强 |
1.3.3 注塑成型中的自增强 |
1.3.4 吹塑成型中的自增强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界面均化共挤出薄膜吹塑过程及设备 |
2.1 界面均化原理与设备结构 |
2.1.1 成型基本原理 |
2.1.2 成型设备结构 |
2.1.3 成型技术特点 |
2.2 聚乙烯薄膜吹塑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样品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界面均化共挤出薄膜吹塑成型工艺与性能 |
3.1 成型工艺 |
3.1.1 吹胀比 |
3.1.2 牵引比 |
3.1.3 芯棒转速 |
3.2 成型工艺对LDPE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1 层数比 |
3.2.2 牵引比 |
3.2.2.1 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3.2.2.2 对热收缩行为的影响 |
3.2.3 吹胀比 |
3.2.3.1 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3.2.3.2 对热收缩行为的影响 |
3.2.4 芯棒转速 |
3.2.4.1 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3.2.4.2 对热收缩行为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层聚乙烯复合薄膜结构与性能 |
4.1 LDPE/HDPE吹塑薄膜 |
4.1.1 薄膜微观结构分析 |
4.1.1.1 DSC结果 |
4.1.1.2 WAXD结果 |
4.1.1.3 SAXS结果 |
4.1.1.4 SEM结果 |
4.1.1.5 偏振红外结果 |
4.1.2 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
4.1.2.1 拉伸性能 |
4.1.2.2 撕裂性能 |
4.1.3 薄膜热收缩性能分析 |
4.2 LDPE/m LLDPE吹塑薄膜 |
4.2.1 薄膜微观结构分析 |
4.2.1.1 DSC结果 |
4.2.1.2 WAXD结果 |
4.2.1.3 SAXS结果 |
4.2.1.4 SEM结果 |
4.2.2 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
4.2.2.1 拉伸性能 |
4.2.2.2 撕裂性能 |
4.2.3 薄膜热收缩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层聚乙烯复合薄膜吹塑过程自增强机理 |
5.1 自增强机理研究 |
5.1.1 特定转速下膜泡取向演变 |
5.1.2 薄膜结晶行为对比 |
5.1.3 薄膜微观形貌对比 |
5.2 自增强机理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含氟聚合物对茂金属聚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1.3 样品制备 |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造粒试验结果讨论 |
2.2 流变测试结果讨论 |
2.3 DSC测试结果讨论 |
2.4 吹膜加工结果讨论 |
2.5 薄膜性能测试 |
3 结论 |
(5)均相/非均相铪系、铬系聚乙烯催化剂的实验及理论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乙烯简介 |
1.3 烯烃聚合催化剂概述 |
1.3.1 Ziegler-Natta钛系烯烃聚合催化剂 |
1.3.2 铬系聚乙烯催化剂 |
1.3.3 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 |
1.3.4 非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 |
1.4 单活性中心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概述 |
1.4.1 硅胶负载型单活性中心聚乙烯催化剂 |
1.4.2 γ-氧化铝负载型单活性中心聚乙烯催化剂 |
1.4.3 硫酸化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单活性中心聚乙烯催化剂 |
1.5 铬系聚乙烯催化剂的均相模型催化剂概述 |
1.6 本论文的意义、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硫酸化氧化锆负载型吡啶胺铪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方法与材料 |
2.2.2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2.3 聚合物表征方法 |
2.2.4 硫酸化氧化锆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2.2.5 乙烯均聚、乙烯/1-辛烯共聚操作步骤 |
2.2.6 非均相催化剂乙烯聚合活性位点计量实验 |
2.2.7 DFT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ZrS负载型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2.3.2 乙烯均聚、乙烯/1-辛烯共聚研究 |
2.3.3 负载型催化剂乙烯聚合活性位点比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吡啶胺铪聚乙烯催化剂聚合机理的理论计算研究 |
3.1 引言 |
3.2 DFT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均相吡啶胺二甲基铪催化剂Cat1中乙烯配位插入机理研究 |
3.3.2 非均相催化剂Cat1-ZrS中活性位点及聚合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吡啶胺铪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方法与材料 |
4.2.2 均相/非均相催化剂及聚合物表征方法 |
4.2.3 新型Hf(Ⅳ)催化剂Cat2与Cat3的合成 |
4.2.4 硫酸化氧化铝AlS的合成 |
4.2.5 AlS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4.2.6 乙烯均聚、乙烯/1-辛烯共聚操作步骤 |
4.2.7 DFT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新型吡啶胺铪均相催化剂Cat2与Cat3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4.3.2 AlS负载型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4.3.3 均相/非均相铪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行为研究 |
4.3.4 非均相催化剂乙烯聚合机理的DFT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均相铬系聚乙烯催化剂的聚合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DFT计算方法 |
5.3 1/MAO体系中活性中心模型构建以及乙烯聚合/非选择性齐聚转换机理研究 |
5.3.1 模型催化剂1/MAO体系中活性中心模型的构建 |
5.3.2 初始分子模型筛选-首分子乙烯配位插入过程研究 |
5.3.3 二次分子模型筛选-链增长与链转移竞争关系研究 |
5.3.4 1/MAO体系中乙烯聚合/非选择性齐聚转换机理提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本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6)利用配位链转移法制备低分子量聚乙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聚乙烯概述 |
1.2 聚烯烃催化剂 |
1.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2 茂金属催化剂 |
1.2.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 聚乙烯配位链转移聚合反应 |
1.3.1 氢气在乙烯聚合反应中的影响 |
1.3.2 共轭烯烃在乙烯聚合反应中的影响 |
1.3.3 α-烯烃在乙烯聚合反应中的影响 |
1.4 聚乙烯流变性能 |
1.4.1 流动曲线 |
1.4.2 聚乙烯流变性能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Ziegler-Natta催化剂链转移法制备低分子量聚乙烯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原料预处理 |
2.1.3 测试仪器及条件 |
2.1.4 聚乙烯合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溶剂的选择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
2.2.2 共轭烯烃单体的选择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2.2.3 氢气的加入量对乙烯聚合的影响 |
2.2.4 异戊二烯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
2.2.5 氢气的加入量对异戊二烯与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
2.2.6 聚合压力对异戊二烯与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
2.2.7 1-己烯加入量对异戊二烯与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茂金属催化剂制备低分子量聚乙烯蜡及其与高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原料预处理 |
3.1.3 测试仪器及条件 |
3.1.4 聚乙烯合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氢气压力对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锆/MAO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 |
3.2.2 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锆催化聚乙烯与普通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流变行为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LDPE共混改性mLLDPE产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试验原料 |
1.2 试验设备 |
1.3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m LLDPE与LDPE基础性能对比 |
2.2 m LLDPE/LDPE共混结晶性能研究 |
2.3 共混对m LLDP E加工性能影响 |
2.4 LDP E/m LLDP E共混物薄膜性能研究 |
3 结论 |
(8)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 聚乙烯 |
2. 2 聚丙烯 ( PP) |
2. 3 聚氯乙烯 ( PVC) |
2. 4 聚苯乙烯 (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 1 尼龙 ( PA) |
3. 2 聚碳酸酯 ( PC) |
3. 3 聚甲醛 ( POM) |
3. 4 热塑性聚酯树脂 |
3. 4.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T) |
3. 4. 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 PBT) |
3. 4. 3 其他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 1 聚苯硫醚 ( PPS) |
4. 2 聚芳醚酮 ( PAEK) |
4. 3 聚芳砜 ( PASF) |
4. 4 含氟聚合物 |
5 热固性树脂 |
5. 1 酚醛树脂 |
5. 1. 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 1. 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 1. 3 酚醛树脂合成和机理探索以及应用研究 |
5. 2 聚氨酯 ( PU) |
5. 2. 1 原料 |
5. 2. 2 泡沫塑料 |
5. 2. 3 弹性体 |
5. 2. 4 橡胶 |
5. 2. 5 涂料 |
5. 2. 6 胶黏剂和密封剂 |
5. 2. 7 树脂及助剂 |
5. 2. 8 设备 |
5. 2. 9 其他 |
5. 3 不饱和聚酯 |
5. 3. 1 市场动态 |
5. 3. 2 研究及应用进展 |
5. 3. 2. 1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 1) 纳米复合材料 |
( 2) 生物复合材料 |
( 3) 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3. 2.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改进 |
5. 4 环氧树脂 |
(9)mLLDPE/LDPE/CB PTC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PTC 特性的影响因素 |
1.2.1 聚合物基体对 PTC 效应的影响 |
1.2.2 复合材料热处理的影响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流变性测试 |
2.3.1 共混工艺条件 |
2.3.2 添加流变改性剂 |
2.4 mLLDPE/LDPE/CB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1 mLLDPE/LDPE/CB 复合材料的共混 |
2.4.2 压片工艺 |
2.4.3 测试试样 |
2.5 试样的热处理 |
2.6 测试与表征 |
2.6.1 流变性表征 |
2.6.2 DSC 分析 |
2.6.3 力学性能测试 |
2.6.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6.5 PTC 特性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共混工艺的确定 |
3.1.1 共混温度 |
3.1.2 共混速度 |
3.1.3 共混时间 |
3.2 mLLDPE/LDPE/CB PTC 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
3.2.1 mLLDPE/LDPE/CB 复合材料 DSC 分析 |
3.2.2 mLLDPE 对复合材料 PTC 特性的影响 |
3.2.3 mLLDPE/LDPE/CB 复合材料 SEM 分析 |
3.2.4 mLLDPE/LDPE/CB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3.3 含成核剂的 PTC 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
3.3.1 含成核剂 PTC 复合材料的 DSC 分析 |
3.3.2 成核剂对复合材料 PTC 特性的影响 |
3.3.3 成核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mLLDPE/LDPE/CB 复合材料流变性分析 |
3.4.1 流变改性剂对复合材料流变性的影响 |
3.4.2 流变改性剂对复合材料 PTC 性能的影响 |
3.4.3 流变改性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热处理条件的确定 |
3.5.1 极差分析法 |
3.5.2 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茂金属聚乙烯的流变性与加工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膜用mLLDPE的市场及应用研究进展[J]. 杨帆,乔亮杰,张鹏宇,胡斌.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21(04)
- [2]聚乙烯薄膜吹塑成型过程自增强技术及机理研究[D]. 常晓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含氟聚合物对茂金属聚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J]. 杨帆,蒋浩波,关莉,缪江,张宝林. 中国塑料, 2018(11)
- [4]多层共挤出复合薄膜原料简析[J]. 杨铄冰,杨涛. 塑料包装, 2018(04)
- [5]均相/非均相铪系、铬系聚乙烯催化剂的实验及理论模拟研究[D]. 张家龙.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1)
- [6]利用配位链转移法制备低分子量聚乙烯[D]. 刘志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LDPE共混改性mLLDPE产品性能研究[J]. 赵增辉,付刚,高堂铃,匡弘,方宏,付义,王冠. 化学与黏合, 2017(01)
- [8]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hemical Co.,Ltd.;. 塑料工业, 2015(03)
- [9]mLLDPE/LDPE/CB PTC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伟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06)
- [10]茂金属聚乙烯的特性、应用及其加工性研究[J]. 钱军,王加龙. 塑料制造,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