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图书馆建筑的神经系统——通用布线

网络时代图书馆建筑的神经系统——通用布线

一、网络时代图书馆建筑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厚萍[2](2019)在《中小学学校空间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学校空间为带有耦合特征的建筑空间和信息空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学校空间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教育者进行有意识的研究和开发,所以加强对学校空间的研究既有意义,也有必要。在社会经济急速变化、科学技术快速迭代、教育自身快速发展背景下,必须对旧有的学校空间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本文梳理了学校空间的研究文献,按建筑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信息化等视角进行分析,界定了学校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将学校内人造物——建筑以及包含建筑的容器——空间一起命名为“学校建筑空间”。学校中图书所包含的信息、计算机网络产生的或所能获取的信息,学校建筑物本身所蕴含的属性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所组成的空间,本文将之命名为“学校信息空间”。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信息空间都要围绕提升学校空间的育人价值、辅以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进行设计与建造。本文还通过中外学校建筑发展历程和信息空间发展脉络的介绍,把握学校空间演化趋势;通过学校空间设计规范和要点论述,研判当下学校空间建设的规范的不足;为学校空间的变革理论和实践提供较为坚实的背景和基础。如同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形变和重构一样,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直接推动学校空间的变革,或透过育人性要求间接推动学校空间的变革;教育自身也是学校空间变革最重要的推手,教育公平要求发挥学生的天然禀赋,也就是个性化育人,这对学校建筑空间的开放性、灵变性、交互性和信息空间的共享性提出要求;效率要求提升教学的精准度和学习的灵活性,也就是智慧育人,这就对学校空间的泛在性、共享性、智能性提出要求。反过来,学校建筑空间的开放性、灵变性、交互性,学校信息空间的泛在性、共享性、智能性也会推动个性育人、智慧育人,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文通过对学校使用者的访谈调查、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概念的逻辑推演,确定学校空间变革的四个主要方向:安全性、生态性、开放性和智能性。安全性是学校空间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性是强调学校空间中的自然和生命的元素,安全、生态的校园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学校空间的开放性能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智能性体现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上述“学校空间变革理论”是否有效还需要实践论证。笔者对所在的华漕学校变革前的状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空间变革方向、思路、原则、策略,并由此展开变革实践,通过提升学校空间的安全性和生态性,提升建筑空间开放性、灵变性、交互性,提高信息空间的泛在性、共享性和智能性等,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交往合作,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华漕学校空间变革前后的变化说明了学校空间变革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论文最后,作者探讨了学校空间变革与“未来学校”建设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把学校信息空间纳入到学校空间进行讨论,将建筑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融合,更好地发挥学校空间的育人价值。从公平与效率的标准,演绎出个性育人、智慧育人,再推演到学校建筑空间开放性、灵变性、交互性,学校信息空间泛在性、共享性、智能性;并回溯论证了建筑空间、信息空间与个性育人、智慧育人之间的关系。以育人性为出发点,从学校空间变革动力分析入手,确定学校空间变革方向,构建学校空间变革理论;并通过实践进一步论证理论的有效性,由此展望未来学校建设,具有一定创新性。

郑业萌[3](2013)在《高职院校校园网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已成为高等院校行政办公以及教学管理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现今,校园网随着全国高等院校网络建设的日渐成熟而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校园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校园网为高等院校的建设以及发展提供了更加富有创意的解决办法,为其教学和管理提供了更加多面且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更加直接快速的展现平台,高校的教学、管理等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才逐渐在我国兴起。相对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较小,学生层次较为复杂。在校园网设计和应用上,由于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在校园网的建设上,起步晚、规模小、投入小,所以高职院校校园网有其自身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校园网的特点。与本科院校的与国际接轨的大中型网络系统相比,高职院校的校园网大都属于中小型系统,以校园局域网为主,但它的网络结构和性能要求却有其特殊性,为此,相应的网络设计、网络应用也有一些特别的考虑。本文将以高职院校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校园网设计与应用为背景,从高职院校校园网需求分析和校园网设计原则及目标入手,对高职院校校园网进行了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重点设计与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网的总体网络架构、结构化布线系统、网络设备选型、网络操作系统等方面。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园网多个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环节,探讨了高职院校校园设计及应用的相关问题。最后,从高职院校校园网安全问题的实际入手,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校园网安全体系架构的设计,分析了安全体系实现的流程,最终解决高职院校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问题,保证了高职院校校园网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张爱君,胡志平[4](2010)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文中提出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是具有社会精神文明象征的文化建筑,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建筑已难以满足人们在功能和空间上日趋多元化的需求,对此,本文提出了信息时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应主要体现在功能、形态和技术等几个方面。

杨维敏,项海建[5](2007)在《图书馆布线系统的发展方向——有感于我校图书馆新旧大楼的布线系统》文中提出利用新旧图书馆大楼布线系统的比较,并具体对我馆综合布线系统的分析,得出图书馆大楼应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方向。

黄仕杰[6](2007)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现代化图书馆是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自身功能扩展的必然,现代化图书馆建筑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图书馆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文章对图书馆建筑的要求进行了粗浅探讨,提出了在新图书馆建筑中应注意的问题。

马伟[7](2006)在《综合布线——新时代图书馆的中枢神经》文中研究表明对综合布线系统(PDS)的特点和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指出在PDS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曹丽涛[8](2006)在《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与综合布线》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建筑逐步实现智能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介绍了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着重说明了综合布线在图书馆智能化建设中的作用.

万国珍,卢瑞,王茜[9](2006)在《走出“大”的迷失,彰显图书馆文化底蕴——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的合并与扩招而引发的新校区建设,给高校图书馆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中由此掀起了一轮图书馆建设的新高潮。然而,从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新建图书馆馆舍的情况看,新馆建筑中存在的忽略节约性和实用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新馆建筑的面积越来越大,设计越来越豪华,设施越来越先进。因此,新馆建筑在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信息传播、民族特色于一体,成为各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崇尚人性化设计,走出“大”的迷失,彰显图书馆文化底蕴。

胡翀慧,欧阳皓,谷晋[10](2005)在《图书馆新馆的数字化环境建设》文中提出从网络综合布线、电子阅览环境、声像服务系统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搞好图书馆新馆的数字化环境建设。

二、网络时代图书馆建筑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图书馆建筑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论文提纲范文)

(2)中小学学校空间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学校生存性拷问
        二、理论研究的缺口
        三、实践存在的问题
        四、个人思考及感悟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学校空间的分类
        二、不同研究视角下的学校空间
        三、学校空间的理念与实践
        四、对文献综述的再评述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第二章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空间及其衍生概念
        二、建筑空间
        三、信息空间
        四、学校空间
        五、育人性
    第二节 学校空间的育人解析
        一、学校空间的直接育人价值
        二、学校空间的间接育人价值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方向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步骤与研究过程
        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第三章 学校空间历史与演变
    第一节 学校建筑的历史变迁
        一、西方学校建筑的历史变迁
        二、我国学校建筑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学校建筑空间的分类
        一、学习空间
        二、公共空间
        三、生活空间
        四、不同类型空间的协同
    第三节 信息空间发展脉络
        一、农耕时代
        二、工业时代
        三、信息时代
        四、智能时代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第四章 中小学学校空间设计及建造要点解析
    第一节 中小学学校空间的发展趋势
        一、当下中小学学校空间的状态
        二、未来中小学学校空间的趋势
    第二节 中小学学校建筑空间设计与建造
        一、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及建设要点
        三、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当代中国学校建筑空间实践
    第三节 中小学学校网络空间规范与要点
        一、网络空间实体部分的设计规范与建设要点
        二、网络空间虚拟部分的设计规范及建设要点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第五章 学校空间变革理论体系构建
    第一节 学校空间变革的动力
        一、经济发展和教育的相互作用
        二、科技进步和教育的相互作用
        三、育人要求推动学校空间变革
    第二节 学校空间变革的方向
        一、安全性学校空间
        二、生态性学校空间
        三、开放性学校空间
        四、智能性学校空间
    第三节 学校空间变革与育人的关系
        一、学校空间变革促进个性育人
        二、学校空间变革促进智慧育人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第六章 学校空间变革理论的实践论证
    第一节 华漕学校空间变革总述
    第二节 华漕学校空间变革策划
        一、学校空间变革的方向
        二、学校空间变革的思路
        三、学校空间变革的原则
        四、学校空间变革的策略
    第三节 华漕学校空间变革实践
        一、提升学校空间的安全性
        二、提升学校空间的生态性
        三、提升学校空间的开放性
        四、提升学校空间的智能性
    第四节 华漕学校空间变革促进学校改进
        一、华漕学校空间变革与学校改进
        二、华漕学校空间变革的初步成效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思考
第七章 学校空间变革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未来学校的基本认识
        一、未来学校的理念内涵
        二、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原则和特质
        一、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原则
        二、未来学校空间建设的特质
    第三节 未来学校的再认识
结语:学校空间的再思考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3)高职院校校园网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职院校校园网需求分析
        1.1.1 高职院校校园网发展现状
        1.1.2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功能
        1.1.3 高职院校校园网发挥的作用
        1.1.4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校园网发展现状
    1.2 高职院校校园网设计原则及目标
        1.2.1 高职院校校园网设计原则
        1.2.2 高职院校校园网设计目标
第2章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2.1 高职院校校园网总体设计
    2.2 高职院校校园网详细设计
        2.2.1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拓扑结构图
        2.2.2 高职院校校园网布局结构
        2.2.3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设计方案
        2.2.4 高职院校校园网采用的协议
        2.2.5 高职院校校园网采用的网络操作系统
    2.3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多校区的网络互联设计
第3章 高职院校校园网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高职院校的电子图书馆系统
        3.1.1 高职院校电子图书馆系统的功能特点
        3.1.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电子图书馆的系统构成与设计
    3.2 高职院校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
        3.2.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
        3.2.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3 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学系统
        3.3.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网络教学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3.3.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3.4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系统
        3.4.1 基于 Web 的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
        3.4.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的应用
    3.5 高职院校的视频服务系统
        3.5.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视频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
        3.5.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视频服务系统的实现
第4章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安全体系
    4.1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安全问题
        4.1.1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外部网络问题
        4.1.2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内部网络问题
        4.1.3 高职院校校园网面临的其他安全问题
    4.2 高职院校校园网安全体系架构的建立
        4.2.1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边界安全
        4.2.2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网络应用安全
        4.2.3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网络用户管理
        4.2.4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运维管理
        4.2.5 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全网安全预警
    4.3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校园网的安全体系设计
        4.3.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校园网的安全体系结构
        4.3.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校园网安全系统的工作实现流程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它科研成果

(4)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功能
    1.1 馆舍功能模式的多元化设计
    1.2 内部功能设施上的科学规范化设计
    1.3 建筑内部空间装饰上的自然生态化设计
2 建筑形态
    2.1 造型的新颖性
    2.2 空间的灵动性
    2.3 环境的融洽性
    2.4 形态的寓意性
3 建筑技术
    3.1 监控系统自动化
    3.2 通讯系统自动化
    3.3 办公系统自动化
    3.4 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
4 结束语

(7)综合布线——新时代图书馆的中枢神经(论文提纲范文)

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2 PDS的特点
    2.1 正规化和标准化
    2.2 针对性和灵活性
    2.3 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2.4 可扩展性
3 PDS的实施
    3.1 PDS设计阶段
    3.2 PDS的实施阶段
    3.3 系统的验收阶段
4 PDS需注意的问题
    4.1 PDS的定位和规划
    4.2 信息点的购置
    4.3 集成商的选择

(8)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与综合布线(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建筑的一般概念
2 图书馆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构成
3 图书馆综合布线的特点
    3.1 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3.2 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
    3.3 具有极强的扩展能力
4 图书馆实施综合布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明确需求合理定位
    4.2 选择优秀的系统集成商
    4.3 采用优秀的综合布线方案

四、网络时代图书馆建筑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中小学学校空间变革研究[D]. 刘厚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高职院校校园网设计与应用[D]. 郑业萌.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4)
  • [4]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J]. 张爱君,胡志平. 科技信息, 2010(11)
  • [5]图书馆布线系统的发展方向——有感于我校图书馆新旧大楼的布线系统[J]. 杨维敏,项海建.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05)
  • [6]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黄仕杰. 南平师专学报, 2007(02)
  • [7]综合布线——新时代图书馆的中枢神经[J]. 马伟. 图书情报工作, 2006(S1)
  • [8]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与综合布线[J]. 曹丽涛.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6(01)
  • [9]走出“大”的迷失,彰显图书馆文化底蕴——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J]. 万国珍,卢瑞,王茜.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6(01)
  • [10]图书馆新馆的数字化环境建设[J]. 胡翀慧,欧阳皓,谷晋. 情报探索, 2005(05)

标签:;  ;  ;  ;  

网络时代图书馆建筑的神经系统——通用布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