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得分变化的趋势谈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总体水平的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邵泽民[1](2021)在《中外田径男子十项全能得分结构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田径男子十项全能项目开始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进入到九十年代之后便开始出现了下滑,并且在亚洲失去了领先地位。然而田径全能在所有的田径项目中是综合程度最高,而且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在推动田径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田径运动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国内的十项全能运动的发展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为了推动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找准十项全能运动的发展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通过对世界田径全能项目的最好成绩与我国最好成绩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让大家更加真实、客观地把握世界田径全能项目的发展趋势。实现十项全能项目的发展,是实现我国迈向体育强国坚实步伐的需要。
陈生[2](2018)在《我国竞技体育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布局特征和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30年来,在国际性重大比赛中,我国田径运动项目出现了大批优势项目和部分新兴潜优势项目,但近几年却出现了后备人才与国家人才需求之间衔接出现较大问题,竞技水平高低起伏不平,甚至有的部分传统优势项目出现滑坡,我国竞技体育缺乏明确性和可持性,所以很难克服接二连三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教练员综合能力和素质较低、后背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广度与深度明显不能适应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需要等一篮子问题。这些问题存在,势必阻碍我国田径项目整体竞技实力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田径优势和潜优势项目为例,探讨我国在新科技信息时代项目布局瓶颈及改革发展对策,能够为我国田径优势项目特别是新兴潜优势项目发展提供稳定、可持续理论和实践依据,只有深入细致分析我国田径优势和潜优势项目战略结构和动向,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备战策略制定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巴雷托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归纳法,对我国田径项目在2004年-2017年近14年的五届世锦赛和四届奥运会田径各单项前8名运动员成绩、与世界强国对比分析以及奥运会与世锦赛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女子优势项目竞技水平依然很强大,而男子项目近几年竞技水平发展很快,但发展的深度和力度不够,我国田径优势项目集中在女子项目上,这种不均衡发展,严重影响我国田径项目整体运动水平提高。(2)原有的“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世界田径体坛格局朝着并逐步形成“多极化”格局。(3)优势项目依然是我国竞技项目获得奖牌和世界体坛中占据稳定地位保证,潜优势项目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田径项目全面发展提供可靠基础。(4)我国田径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女子项目上;而我国潜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男子项目上。如果按项群来划分,我国田径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部分耐力性项群和快速力量性项群,而一些速度性项群则是我国潜优势项群。(5)我国田径部分优势项目出现大幅下滑,甚至可能出现滑出优势项目队伍,如:女子中长跑。(6)我国田径运动也面临一些问题:“克拉克现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田径项目缺乏一批优秀稳定运动员、我国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和储备问题突出、我国田径运动缺乏综合能力优秀的教练员队伍。
张康[3](2018)在《奥运会与世锦赛田径全能项目参赛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我国田径女子七项全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总成绩与其各单项成绩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分差较大。同时,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水平相比于世锦赛、奥运会其他参赛国家运动员也有很大不足。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查阅相关文献,对我国以及其他国家运动员成绩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女子七项、男子十项全能运动中运动员在世锦赛与奥运会中的比赛成绩的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对世锦赛与奥运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奥运会中七项全能运动成绩起伏较大,而世锦赛的成绩则比较平稳。成绩最高点出现在奥运会,而在世锦赛期间均有回落。说明女子全能运动员是以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为一个大训练周期来进行训练的。研究启示:将积木理论与项群训练理论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跳高的贡献率最为明显,因此可以重点发展体能类快速力量型的项群,从而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跳高、跳远等成绩。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方法对世锦赛与奥运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奥运会中十项全能运动成绩起伏大,世锦赛的成绩则比较平稳。成绩最高点出现在奥运会,而在世锦赛期间均有回落。说明男子全能运动员是以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为一个大训练周期来进行训练的。通过结合积木理论可分析得出,充分发挥提分最快的项目的优势有利于快速提高我国成绩,因此在男子十项全能运动中,要结合理论数据及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对我国总成绩贡献率最大项目的优势。积木理论体现了全能项目中的非衡状态,在一定基础上通过加强优势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弱势项目的成绩,但同时也要注意并非所有的补偿都是有效的,各项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并存,因此对于优势项目的补偿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加,需要结合相应科学的训练方法。
江瑞丽[4](2017)在《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文中认为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影响力巨大,而且它是中国进行职业化改革最早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中国体育的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目前为止中国足球职业化已走过了24年的历程,发展过程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系统全面地梳理足球发展历程,汇聚成功的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更深入细致地探索中国足球职业化整体历史改革的道路,对推动中国足球运动快速、健康的发展及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职业化发展后的中国足球演变为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集中度C5率法及历史研究法对24年来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规模、经营管理、比赛、运动员培养、运动员交流、外援引进、管理政策与文件、社会核心诉求满足等因素进行综合的梳理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可以分为筹备规划阶段、探索实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徘徊不前阶段以及重建发展阶段六个阶段。2.中国足球在世界杯、亚洲杯以及奥运会的比赛成绩差强人意;参赛的俱乐部对联赛的统治地位不断上升,从整体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超联赛竞争形势的不均衡性发展有加强的趋势。3.中国足球职业运动员的引进和对外输出数量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发展;外籍运动员连续效力时间比较短,大部分俱乐部在赛季中频繁更换外援;以巴西为主的美洲地区、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为主的欧洲地区、以韩国为主的亚洲地区以及非洲,是中国主要的足球外援来源地。4.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外籍主教练聘用人数呈波浪式变化,聘用教练倾向于足球发展好的国家,欧洲主要以南欧为主,如塞尔维亚、葡萄牙、克罗地亚;南美洲主要来自巴西,其次是乌拉圭和阿根廷;亚洲籍的教练主要来自韩国;外籍主教练连续任期时间比较短,并且流动性比较频繁。5.中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外籍主教练下课的主要原因是球队成绩差,与俱乐部领导或队员有矛盾;中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外援下课的主要原因是表现一般,比赛结果不理想及自由转会。6.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足协制定了很多章程、条例,在完善足球俱乐部法制建设方面有显着成果,但是这些规定都是针对俱乐部和运动员具有制约力,对足协自身规范的文件很少,职业足球的法制建设与中国社会法制建设有很大程度的差距。7.中国的转会制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进一步的完善;中国职业球员历年申请转会和实际转会人数上下年度差值呈波浪式变化,国内转会市场依然低迷;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身价涨幅惊人,呈直线上升趋势。8.中超联赛俱乐部收入来源比重极其不合理,中国绝大部分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济来源仍以球队冠名赞助为主,结构比较单一,俱乐部抗风险能力弱,缺少自主经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市场运作还不是很成熟。总体来说,中超联赛正在稳步发展,场均观众人数呈上涨趋势发展。9.随着联赛的发展,球队更名的次数逐渐减少;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产权不稳定,企业投资呈现短期行为的特征。进入中超之后企业退出的次数有所减少,足球市场化逐渐走向稳定。10.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足球训练理念仍处在国际化边缘,与世界足球强国的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还需完善。
唐德宏[5](2014)在《四川省田径项目竞技实力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十二届全运会四川田径代表队以1金、4银的成绩位居田径项目金牌榜第12名,未能达到赛前的期望。与前几届成绩相比更是望尘莫及,是什么原因致使这样的结果发生,本研究在当今社会对田径竞技项目需求视角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发、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田径一线、二线运动员训练现状、成绩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四川省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四川省优秀运动员训练输送体制以及四川省一线、二线教练员基本情况等进行研究,揭示影响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综合实力的因素,并提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首先,本研究对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的综合实力现状进行分析。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七至十二届全运会取得总分、各单项成绩变化以及获得名次项目进行名次分析;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发展现状分析,包括教练员的情况分析、运动员的情况分析以及运动员的后勤保障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整体竞技水平呈现下滑趋势;其优势项目为短跳项目;后备人才缺乏等问题。其次: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综合实力因素进行分析得出:1.管理体制的不健全;2.教练员执教能力、执教理念以及水平亟待提高;3.教练员训练态度以及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当今社会最新理念存在一定差距;4.运动员管理存在一定问题,综合能力较差;5训练质量不高;6后备人才的短缺,断层现象严重;7运动员老龄化等。最后,针对四川省高水平田径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只有加强田径项目一线、二线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加强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增强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和不断更新教练员的训练理念;改变优秀后备人才及其家长的训练理念,扩大在训人数,形成项目的群体优越性。才能使四川省田径项目在比赛中再现往日的辉煌。
张宇竹[6](2013)在《全运会与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女子七项全能1923年开始于苏联,历经六十余年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正式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女子七项全能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田径项目,是建立在力量、速度、速度耐力相结合的基础上,各项身体素质都能得到均衡发展的特殊运动项目。该项目比赛赛程分为两天进行,共有七个单项,比赛总成绩是由各单项成绩对照田径全能评分表,将所得评分累积相加得出。根据这个特点,各单项成绩共同进步,成为提高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分别对第9-11届全运会和第28-30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成绩进行了分析,并将其进行比较,试图发现全运会与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差距,找寻解决办法,为以后的训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结果表明:(1)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总成绩和各单项成绩均出现起伏现象,第10届全运会与第9届全运会相比有所进步,但第11届全运会成绩下降明显。(2)第28-30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比赛成绩运行轨迹较为平稳,项目总成绩和各单项成绩整体提升,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水平呈增长趋势。(3)第9-11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成绩的关联度比较反映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的优势项目是跳跃项目,劣势项目是投掷项目。(4)第28-30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成绩关联度交替缓慢上升,保持了往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优势项目,并且其它项目有所提高,各单项的关联度分值差距不大。(5)全运会和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成绩相比较,落后现象是无需置疑的,但是,将两者成绩结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基本结构一致,不存在大的区别,但在成绩上存在着大的差距。(6)全运会与奥运会关联度相比,两者间存在一定差距,但各单项对总成绩的关联度基本保持一致。其中800m项目关联程度略有不同,800m在全运会比赛中给予总分较高的关联,但在奥运会中是较低关联。200m则不同,虽然全运会关联度低于奥运会很多,但两者的200m项目都是低关联项目。
曹文利[7](2013)在《影响十项全能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对影响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进行研究。将我国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项水平特征与国际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科学系统地提出我国男子十项全能项目的训练方法和建议,这对我国男子十项全能项目的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曹文利[8](2012)在《对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组合训练法的研究》文中指出田径运动是运动中最为主要的体能运动,田径运动的好与坏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有一句话说:“得田径者得天下”。在所有田径运动十项全能是最具有综合性、竞技性的一项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各项素质要求最为全面的综合运动,十项全能运动是更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因此,十项全能运动在体育竞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如果能在世界级运动会上取得的十项全能的冠军也被称为世界上最为伟大的运动员。相对体育强国我国十项全能项目的整体实力还有很大的差距,世界捷克选手总得分已经超过9000分大关,而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只有齐海峰一人突破8000分。因为十项全能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相应结合单项技术训练突出重点项目,只有合理的组合各单项技术、技能才能获得全能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我国现在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不佳,竞技水平呈下降趋势。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都是以跑、跳型为主,投掷类项目和撑杆跳高项目水平普遍偏低,运动员的各单项发展极不均衡,加上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技术熟练性和心理素质不高,这就导致强项不强,弱项更弱的局面,十项全能各类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单项差导致十项全能整体成绩上不去,因此,全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训练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国内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体能结构特征,分析国内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之间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原因,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把我国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项水平特征和国际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最后有针对性、科学系统地提出我国男子十项全能项目的训练的方法和建议,这些研究对我国男子十项全能项目的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李晓霞,赵德宁[9](2012)在《透析全运会看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水平的总体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第5—11届全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进行分析,比较这些年来十项全能运动总体水平的发展状态,来进行研究。对十项全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为使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总体水平稳步提高提出一些建议。
陆玉坤[10](2012)在《奥运会田径奖牌归属动态演变及中国田径竞技格局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田径主要以走、跑、跳、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对人体各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是进行各类田径运动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国家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竞技实力的强弱。特别是在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田径比赛是世界各国体育竞技争夺的焦点,田径项目是所有比赛大项中奖牌设置最多、影响力最大,其意义最为深远。中国虽是世界体育大国,但却是世界田径弱国,因此,把田径项目列为中国奥运攻关第一要务,将是全面发展提升中国整个体育竞技实力的迫切要求。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23~29届共7届奥运会获得田径比赛项目奖牌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对7届奥运会奖牌数进行统计,按奖牌区域归属进行板块划分,以田径项群为基本单位,找出各大洲、各竞技强国优势项目分布、动态变化特点,分析世界田坛竞争格局的动态演变规律,明确当今世界田径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对中国在奥运会各参赛国(地区)中的田径整体竞技实力定位和前两大集团国家中的田径竞技实力比较,找出我国与竞技实力强势国家的差距及目前面临的形势;结合中国在7届奥运会上田径项目中取得的前8名成绩的特点及日益凸出问题,探讨适合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战略布局。从而为我国田径竞技项目在实施“奥运战略”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7届奥运会6大洲田径项目的竞技格局呈现多元化,竞技实力之间极不平衡,奖牌强板块区、较强板块区、弱板块区分布随时间的推移虽有所改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继续维持现有格局。2欧洲实力最强,尤其是力量性项群实力超群。各项目发展连续、均衡,整体实力下降,男子力量类变化不大,其它项目都有所下降。女子项目特别是力量类和速度类下降趋势明显。3北美洲实力雄厚,各项群之间竞技实力差异明显,整体发展缓慢上升变化趋势。速度类项群优势超越所有大洲,并呈现上升趋势;力量性项群,男子各项目发展协调,但实力逐届显着下降,女子项目发展不协调,但近几届呈现上升势头,其它项群保持一定优势,但有下滑的趋势。4非洲整体竞技实力发展速度最快,但项目群单一,以耐力性为主,其中竞走项目成绩一般,波动较大;除此之外其它项群大部分发展水平较低且表现不够稳定。5亚洲整体竞技实力保持稳定,男女竞技实力悬殊较大,在优势项目中难以保持稳定和平衡发展趋势。在女子中长距离比赛中曾表现出高水平竞技实力,但没能保持连续竞技水平,在超长距离项目中特别是女子竞走比赛,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还没有形成一种集群优势;在速度性和综合性项群中个别项目出现新的突破,但整体上被欧美大洲强大攻势包围;今后亚洲的田径竞技格局发展走势还将继续处于世界较低水平。6大洋洲和南美洲的竞技实力处于低水平阶段。各项目的发展还在一个初级阶段,虽然近几届两大洲竞技水平有所上升,但能够参与奥运会田径比赛竞争的国家数毕竟较少,未来走势还将长期处于最底层。7奥运会上传统体育田径强国受到新生力量冲击较大,如传统田径强国英、法、意田径竞技实力明显下降,但竞争实力尤在。中国田径实力虽位于第2集团,但排在最后,与第1集团实力差距太大,同时面临诸多对手,前面有14个强势劲敌相抗衡,第3集团部分国家竞技实力紧逼其后,随时有超越可能,未来形势严峻。8第1、2两大集团国家优势项目明显,从发展趋势来看,传统体育强国美、俄等国的各优势项目处于极限发展状态,继续上升的幅度较小,有的甚至开始出现下滑现象,而后起之秀古巴、牙买家等国有继续攀登之势。中国优势项目发展极不稳定,但发展潜力较大,能与相抗衡的优势项目明显偏重于技术性和耐力性主导项目,但竞争实力明显不高。9奥运会上中国田径整体竞技实力表现一般,且波动较大,传统优势项目曾有过连续世界巅峰,但近几届出现滑坡,发展不够稳定;一般潜优势项目虽然每一届保持稳定,但要想近一步提高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新兴潜优势项目目前虽有世界性突破,但没有形成整体竞争厚度和连续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10制约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有中国阳径训练体制问题;“全运”与“奥运”战略问题;运动员最佳竞技寿命问题;奥运赛场普遍“失常发挥”问题;“以赛代练”的负面影响问题;训练与国际赛事脱节问题:现有训练条件落后,教练员技术创新意识匮乏等问题。
二、从得分变化的趋势谈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总体水平的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得分变化的趋势谈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总体水平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外田径男子十项全能得分结构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第31届奥运会与第13届全运会前8名运动员各单项得分情况及中外对比 |
(二)第31届奥运会十项全能前8名项目得分结构特征及对我国十项全能项目发展的启示 |
三、研究结论 |
四、建议 |
(2)我国竞技体育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布局特征和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2.1.1 优势项目的概念 |
2.1.2 潜优势项目的概念 |
2.2 发展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 |
2.2.1 发展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理论依据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关于竞技体育项目划分研究 |
2.3.2 我国田径运动在奥运会、世锦赛上成绩表现的分析研究 |
2.3.3 在奥运会、世锦赛以及其它重大赛事中关于中国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方面研究 |
2.3.4 关于我国田径运动面临的问题研究 |
2.3.5 关于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 |
2.4 国外发展动态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对比分析法 |
3.2.4 逻辑归纳法 |
3.2.5 巴雷托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田径运动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的界定 |
4.2 我国田径运动优势和潜优势项目动态变化 |
4.3 我国田径运动在四届奥运会和五届世锦赛上的总体成绩分析 |
4.3.1 我国田径运动在四届奥运会上的总体成绩分析 |
4.3.2 我国田径运动在五届世锦赛上的总体成绩分析 |
4.3.3 中国田径队在四届奥运会和五届世锦赛上获得奖牌数与前三名比较 |
4.3.4 我国田径运动在四届奥运会上进入前8名的情况分析 |
4.3.5 我国田径运动在五届世锦赛上进入前8名情况分析 |
4.4 我国不同性别田径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和世锦赛上成绩表现与对比分析 |
4.4.1 我国男子田径项目在四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分析 |
4.4.2 我国女子田径项目在四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分析 |
4.4.3 我国男女田径运动员在四届奥运会上成绩对比分析 |
4.4.4 我国男子和女子田径项目在五届世锦赛上的成绩分析 |
4.4.5 我国男女田径运动员在五届世锦赛上成绩对比分析 |
4.4.6 我国田径项目在五届田径世锦赛与四届奥运会上的成绩比较分析 |
4.5 我国男女各单项在四届奥运会和五届世锦赛上总体表现分析 |
4.5.1 我国男女各单项在四届奥运会和五届世锦赛上的进入前八名人数和积分情况分析 |
4.5.2 我国男女各单项在四届奥运会上成绩变化趋势分析 |
4.5.3 我国男女项各单项在五届世锦赛上成绩情况趋势分析 |
4.6 中国不同项群田径项目在历届田径世锦赛与奥运会上的成绩分析 |
4.6.1 我国田径项目速度性项群在四届奥运会和五届世锦赛上成绩分析 |
4.6.2 我国田径项目速度力量性项群在四届奥运会和五届世锦赛上成绩分析 |
4.6.3 我国田径项目耐力性项群在四届奥运会和五届世锦赛上成绩分析 |
4.7 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
4.7.1 我国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现状分析 |
4.7.2 我国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储备分析 |
4.8 我国竞技体育田径目前所面临问题 |
4.9 我国竞技体育田径发展方向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奥运会与世锦赛田径全能项目参赛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国外全能项目的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全能项目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1 全能项目成绩基本信息描述 |
3.1.2 世锦赛与奥运会中女子七项和男子十项全能项目成绩回归分析 |
3.2 全能项目成绩回归分析 |
3.2.1 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项目在世锦赛中的成绩统计分析 |
3.2.2 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项目在奥运会中的成绩统计分析 |
3.2.3 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项目在世锦赛中的成绩统计分析 |
3.2.4 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项目在奥运会中的成绩统计分析 |
3.2.5 小结 |
3.3 世界优秀全能运动员成绩回归分析及对我国全能运动训练的建议 |
3.3.1 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在奥运会与世锦赛单项成绩回归分析及小结 |
3.3.2 世界优秀男子全能运动员在奥运会与世锦赛中的成绩特征分析 |
3.3.3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际足球职业化发展的趋势 |
1.1.2 我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必然性 |
1.1.3 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
1.1.4 我国足球职业化资料库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1.3.2 足球职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研究 |
1.3.3 足球职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研究 |
1.3.4 足球职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 |
2.2.5 集中度C5率 |
2.2.6 历史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足球职业化诠释 |
3.2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3.2.1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国际背景 |
3.2.2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国内背景 |
3.3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阶段过程 |
3.3.1 筹备规划阶段(1992-1993 年) |
3.3.2 探索实施阶段(1994-1997 年) |
3.3.3 快速发展阶段(1998-2002 年) |
3.3.4 坎坷发展阶段(2003-2009 年) |
3.3.5 徘徊不前阶段(2010-2011 年) |
3.3.6 重建发展阶段(2012-2015 年) |
3.4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子项演变过程 |
3.4.1 比赛成绩 |
3.4.2 外援引进与使用 |
3.4.3 足球职业化管理的重要政策与文件 |
3.4.4 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 |
3.4.5 经费来源 |
3.4.6 俱乐部的变更 |
3.4.7 后备人才的培养 |
3.4.8 足球训练理念 |
4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进程中经验与存在问题 |
5 中国足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5)四川省田径项目竞技实力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概述 |
2.2 国内研究概述 |
2.2.1 关于竞技田径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 |
2.2.2 关于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关于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对策的研究 |
2.2.4 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数据统计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四川省田径项目综合实力的现状 |
4.1.1 四川省田径项目第七届至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总分变化趋势分析 |
4.1.2 四川省田径项目第七届至第十二届全运会中各项目得分贡献概率情况分析 |
4.1.3 四川省田径项目运动员在七至十二届全运会中的获得名次情况分析 |
4.1.4 四川省田径项目各单项在七至十二届全运会中的成绩变化分析 |
4.2 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发展现状 |
4.2.1 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一线、二线以及三线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2 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一线、二线以及三线田径运动员现状分析 |
4.3 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后勤保障分析 |
4.3.1 四川省竞技田径运动员营养现状 |
4.3.2 四川省竞技田径运动员医疗保障现状 |
4.4 制约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综合实力的因素分析 |
4.4.1 四川省竞技田径项目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
4.4.2 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执教理念、水平亟待提高 |
4.4.3 教练员的训练态度和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及创新性有待加强 |
4.4.4 家长的态度对的四川省竞技田径田径项目综合实力的影响 |
4.4.5 人才的缺乏对四川省田径发展的影响 |
4.4.6 四川省田径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文化程度还有所欠缺 |
4.4.7 四川省田径教练员选拔高水平运动员的方法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6 参考文献 |
附件 1 |
附件 2 |
致谢 |
(6)全运会与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特征 |
1.3.2 国外女子七项全能发展概况 |
1.3.3 国内女子七项全能发展概况 |
1.3.4 女子七项全能项目的研究状况 |
1.3.5 灰色系统理论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灰色关联度分析 |
2.2.4 比较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第9-11届全运动会女子七项全能成绩分析 |
3.1.1 第9-11届全运动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成绩结构及动态规律的分析 |
3.1.2 第9-11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各单项成绩的比较分析 |
3.1.3 第9-11届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成绩灰色关联分析 |
3.2 第28-30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成绩分析 |
3.2.1 第28-30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成绩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的分析 |
3.2.2 第28-30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各单项成绩的对比分析 |
3.2.3 第28-30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
3.3 全运会与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的对比分析 |
3.3.1 全运会与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成绩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的分析 |
3.3.2 全运会与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前八名各单项成绩的对比分析 |
3.3.3 全运会与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比赛成绩的灰色关联对比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问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影响十项全能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一) 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对比分析法 |
3.专家访谈法 |
(二) 研究对象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 结果 |
三、男子十项全能项目不出成绩的原因 |
(一) 全能运动员自身运动素质对成绩的影响 |
(二) 全能运动员训练体制的因素 |
(三) 教练员训练水平的指导因素 |
(四) 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的因素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8)对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组合训练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对象 |
3. 我国全能运动员的整体优势与差距 |
3.1 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 |
3.2 男子十项全能项目不出成绩的原因 |
4. 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训练方法与手段 |
4.1 身体素质组合训练法,提高身体运动能力 |
4.2 速度与耐力组合训练 |
4.3 力量训练组合法与投掷专项素质组合法 |
4.4 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组合法训练 |
5. 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技战术与心理训练 |
5.1 十项全能运动员技战术训练 |
5.2 十项全能运动员心理训练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奥运会田径奖牌归属动态演变及中国田径竞技格局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分析与讨论 |
3.1 7届奥运会田径奖牌区域归属的动态演变 |
3.1.1 7届奥运会田径奖牌在各国分布特征 |
3.1.2 7届奥运会田径比赛项目各洲竞技实力特征分析 |
3.2 7届奥运会田径运动发展的特点 |
3.2.1 比赛项目设置、参与国家、人数、奖牌数逐届增加 |
3.2.2 后起国家不断涌现,新生团队蜂拥迭起 |
3.2.3 世界经济、科技、信息一体化推动竞争更加激烈 |
3.3 7届奥运会中国田径比赛竞技格局分析 |
3.3.1 7届奥运会中国田径项目奖牌动态演变分析 |
3.3.2 7届奥运会中锅田径项目各项群奖牌归属动态演变分析 |
3.3.3 7届奥运会中国田径比赛成绩的水平梯度划分与分析 |
3.3.4 中国与奥运田径比赛强国竞技实力比较 |
3.4 7届奥运会制约中国田径竞技水平的因素分析 |
3.4.1 “全运”争夺与备战“奥运”的衔接不当 |
3.4.2 中国田径优秀选手的最佳竞技寿命周期短 |
3.4.3 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发挥不稳定 |
3.4.4 “以赛代训”控制不当影响整体竞技实力 |
3.4.5 田径训练与国际赛事脱节 |
3.4.6 现有的训练条件和教练员创新水平较低 |
3.5 奥运会后振兴中国田径竞技实力的对策 |
3.5.1 转变训练观念,探索适合运动员技术特点的训练手段 |
3.5.2 构建合理的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
3.5.3 加强科学研究与先进技术运用相结合 |
3.5.4 结合自身优势,集中力量突破技术和耐力性主导项目 |
3.5.5 提高我国田径优秀选手的运动巅峰的持效性 |
3.5.6 改革竞赛选拔制度,正确引导体育工作者的价值观 |
3.5.7 充分发挥田径竞技运动的群众体育基础作用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从得分变化的趋势谈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总体水平的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田径男子十项全能得分结构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J]. 邵泽民. 体育风尚, 2021(06)
- [2]我国竞技体育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布局特征和发展对策研究[D]. 陈生.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3]奥运会与世锦赛田径全能项目参赛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特征研究[D]. 张康. 首都体育学院, 2018(09)
- [4]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演变历程研究[D]. 江瑞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5]四川省田径项目竞技实力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唐德宏. 成都体育学院, 2014(01)
- [6]全运会与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比较分析[D]. 张宇竹. 山西大学, 2013(01)
- [7]影响十项全能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因素分析[J]. 曹文利.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3(05)
- [8]对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组合训练法的研究[D]. 曹文利.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9)
- [9]透析全运会看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水平的总体发展[J]. 李晓霞,赵德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08)
- [10]奥运会田径奖牌归属动态演变及中国田径竞技格局分析与研究[D]. 陆玉坤.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