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成灾机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齐文燕[1](2021)在《我国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很高,人们饱受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政府需要积极承担救助责任,为救灾提供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这给我国财政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在经济状况良好时,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不高,对其他支出的“挤占”效应不是很明显,从而不会对政府收支以及经济增长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当遇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突发性事件时,政府支出增加、收入减少,提倡过“紧日子”,就会减少非紧急、非刚性的财政支出。此时,若自然灾害爆发将导致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增加,进一步的增加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提前合理安排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在自然救助中,政府应该安排多少自然灾害救助支出?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灾后经济恢复是否能起到效果?如何规范并改进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的使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进行了部分探讨,但很少有人从长期和短期角度分析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从长期和短期角度分析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我国目前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现状,分析其在灾后促进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由实证结果可知,短期内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由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以及受灾人数引起的经济波动没有修复作用,这是由于临时增加的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会“挤占”用于经济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支出造成的。而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更容易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的拨付更及时,从而对经济波动具有正向修复作用。从长期来看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受灾人数以及死亡人数引起的经济波动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这说明在资金拨付到位的情况下,我国目前的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足以应对以上四方面的灾害损失,从而在长期中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改进意见:(1)根据救灾需求和以往灾害发生情况确定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数额,尤其是要提高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在直接经济损失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合理安排政府预算,减轻临时增加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其他支出的“挤占”效应。(2)合理运用相关政府政策工具。目前政府采取现金补助的方式,拨付程序复杂,存在时滞性,且容易使人们过度依赖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应该多提供一些可以促进就业,增加人们积极性,有利于恢复人们身心健康的救助项目。(3)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分散风险,加强我国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的管理以及拓展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来源。避免“挤占”用于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支出,避免采用发行债务筹集救助资金的方式,造成政府财政压力过大,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4)尽管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政府不能忽视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给人们带来的无形影响,后期也应该进一步的完善经济增长评价指标,充分考虑这一影响因素。(5)自然灾害对于经济增长来说,不仅是挑战,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机遇。实证结果表明,合理使用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在长期中确实可以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灾后通过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有效利用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可以起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新增长的作用。
杨龙伟[2](2021)在《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位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具有急剧突发、破坏性强和致灾范围广等特点,危害巨大。加强对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研究,可以揭示滑坡动力冲击及远程堆积等运动演化过程,指导开展高位滑坡减灾措施制定。本文选取2017年6月24日发生的四川省茂县新磨滑坡为例,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分析、理论推导、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等方法,对新磨高位滑坡的易滑地质结构、孕灾演化、冲击加载、远程堆积、早期识别和减灾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高位滑坡地质灾害进行分析,总结了高位滑坡灾害的定义、分类和特征,阐释了软弱结构带、锁固段和冻融黄土等西部地区的高位滑坡易滑地质结构的控灾特征,分析了地震、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作用下的高位滑坡诱发机制,最后总结了高位滑坡链式成灾模式。(2)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分析和室内试验,分析了研究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和古滑坡分布情况,查明了新磨滑坡地层主要为变质砂岩夹杂板岩的复理石建造,其崩滑体形态呈现“U”字形,且裂缝发育。岩体结构在地震和优势节理切割作用下成网状,形成震裂山体,最后在长期自重和降雨等因素下出现溃曲破坏。微观试验结果显示线性擦痕、矿物定向聚集排列和微裂隙发育,表明滑体运动剧烈、碰撞解体效应明显。(3)基于溃曲结构破坏方程和Hoek-Brown强度准则,分析了新磨滑坡溃曲段临界长度变化趋势。利用峰值残余降原理计算了新磨滑坡启动速度和运动速度。基于势能转化原理和块体模型建立了有无初速度的两种新磨高位滑坡动力冲击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坡度和堆载体积对动力冲击力的影响。计算了动力冲击荷载下新磨古滑坡的稳定性,当加载滑体体积约100×104m3~150×104m3时,古滑坡体失稳滑动。(4)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和数字图像识别技术方法,对新磨滑坡各区域的块体粒径和分形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滑程越远,滑体的破碎化程度越高,并在滑坡前缘堆积区域发现有大型堆积平台、运动脊和块石定向排列等远程堆积地貌特征。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频分析等方法,研究表明新磨滑坡地震信号以低频为主。基于滑坡破碎地质特征和动力分析等,提出新磨高位远程滑坡动力灾害分区方法:高位滑坡急剧启动区、冲击加载区、破碎运移区和散落堆积区。(5)利用经验法、连续体法和离散元法等数值技术方法,重构了新磨滑坡运动演化全过程,计算了滑体的运动速度、堆积体厚度和典型特征点的运动规律,其中离散单元法更适用于模拟动力冲击、铲刮和裹挟等动力学特征。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块石粒径、质量和坡度等因素对滑坡碎屑流的堆积范围和运动速度等影响,提出了远程滑坡碎屑流的运动模式。(6)通过野外详细地质调查和多期多源遥感调查方法,建立基于坡体结构、岩体类型和地形地貌等方面的新磨高位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地质指标,提出了基于易滑地质结构和“空-天-地”一体化空间遥感监测,耦合易滑溃曲地质强度指标分析的早期识别方法,有效指导分析高位滑坡从孕灾到临灾的演化过程,总结了高位滑坡风险防控技术思路,为高位滑坡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撑。
亓凤娇[3](2021)在《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震活动频繁、震源浅、强度大、分布广,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无法获取灾区受灾情况,确定人员伤亡数目对地震灾害等级划分和地震灾害响应级别划分、以及救援物资和救援力量拨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66-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数据,归纳地震灾害特征、地震人员死亡规律以及次生地质灾害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地震灾害分布差异比较大,每年约有一半的地震造成灾害,地震灾害数量相对稳定,随着震级的增大,地震造成灾害事件的概率成倍数增长。(2)地震人员死亡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约每30年到达一次死亡峰值,7.0级以上的强震对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起主导作用。(3)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中西部,造成死亡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地形复杂的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四省,云南、四川存在多例完全由次生地质灾害致死的小地震。在对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分类、计算影响因素与地震死亡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按照建模参数(影响因素)不同的原则,选取典型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当地震小于5.5级时,不同模型的评估值与地震死亡人数十分相近,可以用于地震后快速盲评估;当地震处于5.5-6.5级时,各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处于同一数量级;当地震大于6.5级时,各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人数差别比较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2)目前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地形条件较差且建筑物抗震性能较低的区域或者次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时,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目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灾区环境、经济、人口分布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实用性,综合考虑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评估特点和地震后短时间内缺乏灾区面积数据的问题,尝试将基于烈度衰减公式计算的影响场面积用于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在西北、西南、东部地区触发模拟地震,利用烈度衰减公式计算模拟地震的影响场面积,带入李雯模型计算死亡人数,分震级讨论影响场面积修正参数的取值范围,建立不同震级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除此之外,基于次生地质灾害致死信息,建立次生地质灾害致死人数与地震死亡人数的线性关系,修正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并用次生地质灾害致死的地震进行验证。
张航[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微震信号处理及岩爆智能预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强深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矿物、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及减灾防灾等,而深部资源的探索过程中往往面临各种风险和危害,特别是深部地下工程及隧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引发大量工程地质灾害,如岩爆、大变形等。微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岩体微破裂监测技术,已经快速发展并成为地下工程灾害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且具有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监测特点,这导致了监测过程中数据的大量采集与积累,给数据的及时、快速和有效处理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大部分数据处理工作都是依靠具有较为丰富实践经验和较为扎实地震学功底的工作人员完成,处理时间较长,且效率和准确率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地质灾害预测和预警的时效性。同时,结合微震活动发育情况或震源参数演化规律进行灾害预警的人为主观因素较大,其有效的预警方法及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以深埋隧道岩爆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微震监测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学习和物联网技术,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微震信号处理及岩爆智能预警研究。基于充足的微震监测数据,建立围岩微震波形智能分类模型及降噪和拾取模型,优化和改善震源定位方法,结合岩爆灾害形成全过程微震信息演化趋势构建微震预测和岩爆预警模型,最终提出岩爆微震综合预警流程。在此基础上,研发和构建隧道微震自动化监测及岩爆智能预警平台,提高岩爆灾害动态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研究,本文获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构建围岩微震信号智能分类模型。对现场监测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能够初步区分和识别微破裂信号,其具有强度和频率相对较低、波形成分较为单一、衰减更快等特点。建立微破裂波形与噪音波形(爆破、机械和未知波形)的两类样本数据库,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了围岩微震波形智能分类模型,通过训练、验证、测试和方法对比分析,并结合相关指标证明了该方法的良好性能,且对于不同信噪比水平的微破裂信号同样能够较好检测。同时,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对不同背景地质构造区域下的围岩微震波形分类也保持较高的精度,能够更好检测Mw≥0.5的微破裂事件。训练后的模型无需调整参数即可保证准确性,在实时监控、智能检测和分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建立基于深度卷积编解码神经网络的微震波形降噪和拾取双任务模型。该模型集成了具有两个相似结构的卷积编解码网络,能够一次性解决围岩微破裂信号降噪和持续时间拾取问题。基于半合成数据训练好的模型,即使微破裂信号受到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噪声污染(非高斯噪声),甚至于噪声的频带与微破裂信号的频带重叠,信号和噪声成分也能正确的区分与分离。降噪后的微破裂信号泄漏极小,其形状和幅度特性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这些特点同样适用于通过含噪信号与降噪信号获得的预估的噪声(非高斯噪声和高斯噪声)。该模型在信号持续时间拾取上也表现出较高的拾取精度,包括了信号到时的拾取。虽然该模型的训练数据来自于半合成数据,但无论是降噪效果、波形恢复,还是持续时间拾取方面,其在实际采集围岩微震信号的应用效果同样保持良好。此外,该方法对于噪声污染而无法人为确定的微破裂信号持续时间也具有良好拾取能力,可以进一步改进和校正人为拾取结果。与高通滤波器降噪性能、STA/LTA方法到时拾取精度相比,该方法显着提高了信噪比,并引入了较少的波形失真,使真实波形得到更好的恢复,较高的命中率和较低的平均偏差证明了其在低信噪比下也具有良好的拾取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到时拾取精度要求。(3)优化和评估隧道微震阵列与震源定位算法。引入残差准则和双曲线密度评估和分析轴向扩展、横向扩展和双洞阵列三种隧道“非包围”式微震阵列的震源定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结合人工敲击实验和现场应用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双洞阵列定位效果相对最优。引入加权系数优化基于L1范数准则的微震定位目标函数,并结合隧道开挖爆破方式和初始震源位置判断构建隧道围岩传播速度模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震源定位精度。引入混沌初始化策略、自适应学习因子、权重系数改进和提高种群多样性等措施优化粒子群算法并改善微震震源定位效果,最终通过不同定位方法对比论证了改进后的方法具有可靠性较强、稳定性较高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跳出局部最优,实现收敛精度的提升,找到比其他算法更好的解。(4)构建基于多变量、多目标的岩爆微震参数时间序列的智能预测模型。选取岩爆灾害形成全过程的能量释放、视体积、事件数及其累计值和能量指数等多变量微震参数构建岩爆微震指标库。基于此,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目标岩爆微震指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结合各类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提出了微震指标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实现了未来微震参数的准确预测,为后续岩爆灾害动态预警提供数据基础和支撑。(5)建立基于灾变前兆信息及其演化趋势推断的岩爆微震综合智能预警模型。基于累计视体积和能量指数变化趋势将岩爆灾害形成全过程划分为岩爆萌生阶段、岩爆灾变阶段和岩爆成灾阶段。结合滑动时窗方法建立不同岩爆阶段所对应的样本数据库,基于高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岩爆预警模型,结合各类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比研究了模型的性能表现,论证了该模型对不同岩爆阶段预测的准确性和良好性能,并验证了模型对不同环境数据的鲁棒性,最终确定以岩爆灾变阶段作为岩爆预警的阈值之一。同时,探索和研究不同岩爆灾害形成全过程的岩爆危险度及其增长趋势,认为当岩爆危险度增长速率大于0的量值的拟合曲线连续出现了不少于6次数据点的持续性升高为岩爆风险的另一预警阈值。结合微震监测技术,基于岩爆微震预测模型推断多参数灾变前兆信息的演化趋势,最终建立岩爆微震综合预警流程。(6)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微震信号处理(围岩微震波形智能分类、降噪和拾取)、震源定位、参数计算、微震预测和岩爆预警等各类智能算法和模型,结合Java和Python编程语言,运用B/S构架体系,建立了隧道微震自动化监测及岩爆智能预警系统平台。该平台实现了整个微震监测工作流程的自动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数据质量和处理速率,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岩爆微震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研发平台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良好应用。
刘美[5](2020)在《Bhote Koshi流域冰湖溃决成灾机制与危险性评估》文中认为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灾害是冰冻圈最具标志性的灾害之一,喜马拉雅山区是目前全球冰湖溃决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喜马拉雅山大部分地区冰川退缩导致冰湖扩张,气候变暖是否会导致冰湖溃决频率增加、灾害加剧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喜马拉雅山是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然而该区域地震对冰湖溃决成灾机制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选择喜马拉雅中段Bhote Koshi流域冰湖溃决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水文模型计算等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的贡巴通沙错冰湖溃决泥石流的成灾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冰湖分布和变化特征对震后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Bhote Koshi流域最新的冰湖数据目录,揭示了1976-2018年流域冰湖的分布和变化规律。Bhote Koshi是喜马拉雅山冰湖最发育和变化最快的小流域之一。2018年研究区内冰湖共140个,总面积为20.59 km2,冰湖类型以小冰碛阻塞湖为主,主要分布在在海拔4100-5700m高程范围内。1976-2018年,流域冰湖处于不断扩张状态,冰湖数量增加了18%,面积增加了77%,冰湖面积的年平均增长速率为0.21 km2/a,其中扩张最快的阶段是2004-2010年。区域气温以0.23℃/10a的速率显着升高、降水量和蒸发量减少,与冰川接触的冰湖朝母冰川退缩方向迅速扩张是冰湖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区域冰湖扩张速率与气温显着变化节点基本对应。(2)总结了Bhote Koshi流域冰湖溃决灾害具有频率高、重复发生、灾害链长和危害大的特征;阐明了贡巴通沙错“小溃大灾”由气候变化、地震作用和人类活动分段控制的成灾机制。贡巴通沙错冰湖溃决灾害是前期极端气温和灾害当天的强降雨共同激发作用下,冰湖后端的冰碛物形成泥石流入湖从而导致冰湖溃决;溃决洪水演进过程中侵蚀尼泊尔地震产生的大量滑坡松散物源导致洪水演变为泥石流,放大泥石流规模;尼泊尔地震加剧了下游区域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形成显着的灾后社会经济与环境效应。说明冰湖溃决灾害是一个分圈层控制的、多因素影响的、长链条演进的过程。(3)基于冰湖溃决成灾机制,构建了震后区域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提出了跨界流域冰湖溃决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Bhote Koshi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危险性高,其中流域“极高”危险的冰湖有10个,“高”危险的有22个,“中”危险的有42个,“低”危险的有66个,聂拉木县城所在的冲堆流域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危险极高。考虑地震产生的松散物源分布的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危险评价方法可以避免漏判小冰湖溃决的危险性。对“极高”和“高”危险冰湖开展监测预警系统共建和共享;加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国际组织的协作和援助,形成救灾资源和重大救援行动的协调机制,建立跨境流域冰湖溃决灾害减灾协同机制。
张勇[6](2020)在《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石流起动的力学机制和运动特征对于泥石流的防治与预判十分关键,过去更多地研究泥石流形成后的演进机制,而对泥石流的形成规律研究相对少,研究的重心实时地前移到起动阶段已成为必然。诸多的灾害案例显示凹槽土体是降雨过程中起动泥石流的先驱物源,但其重要性在国内被忽略,所以需加强研究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事件的案例,分析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本文收集了国内五起典型的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的案例。采用野外实地调查、遥感解译、数值模拟和室内外试验等方法,研究该类泥石流起动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该研究成果使得研究链条迁移到沟道源区的凹槽土体滑坡,有利于填补泥石流灾害全链条过程的源区缺陷,实现单沟泥石流的精准预判,推动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的进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灾害案例遍布于我国不同的地貌单元、气候带与构造带,该类泥石流具有成灾规模大和暴发频率低的特点。通过对闽、浙、湘南、川南等区域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灾害数据分析,发现该类泥石流的发生频率通常在50年一遇以上,属于稀遇低频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良好的隐蔽性和低频率性降低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该类泥石流裹挟着巨石以直接冲毁建筑物的形式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2)该类泥石流灾害主要发育于硬质岩区,流域面积小,植被覆盖率高。沟道源头的凹槽内分布着大量风化残坡积土,在极端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滑坡并转化为泥石流。该类泥石流流域内硬岩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0%以上,部分流域的植被覆盖率高可达100%。统计显示93%的泥石流流域面积小于1km2,75%的泥石流沟道介于“坡面—沟道”之间,主沟纵坡形态呈“上陡—中缓—下陡”的地形特点。源区凹槽土体呈点状分布,平面形态为圆叶状和漏斗状。极端强降雨是诱发该类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3)凹槽土体在降雨和后端地貌径流放大的作用下发生滑坡并转化成泥石流。中等粘粒含量的凹槽密实土体在极端降雨和后端地貌径流放大的联合作用下,土体经历剪胀破坏。凹槽地形和植被的滞水效应增加了入渗量,使得根系层剪切强度τ大于抗剪强度τf,凹槽土体整体液化,向下游运动过程中浆体与流域内的固体物质混合转化为泥石流。凹槽土体的堆积坡度和厚度是控制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4)干旱和地震作用通过影响源区土体的物理性质,有利于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湖南贺畈沟泥石流暴发前经历了长历时的干旱事件,导致凹槽土体表层产生裂隙,利于雨水入渗,在强降雨作用下凹槽土体饱和失稳破坏并转化为泥石流。矮子沟泥石流受到早期干旱和地震事件的影响,流域内的增加了大量松散固体物源,为泥石流的起动奠定了物源基础。在强降雨的作用下冲切沟沟道源头的凹槽土体经历剪缩破坏并形成坡面泥石流。(5)该类泥石流的规模放大过程可以经历支沟泥石流汇入主沟泥石流和主沟狭窄处巨石堵溃两个过程。支沟泥石流汇入后矮子沟泥石流流量扩大了近7倍,经历巨石堵溃后泥石流流量扩大了3.3倍。芦庵坑沟泥石流经历巨石堵溃后,泥石流流量扩大了6.5倍。造成巨石堵溃的原因是由于粘性泥石流无法顺利通过巨石堵塞体间的微小缝隙,随着泥石流持续淤积至漂砾起动的临界泥深时临时坝体溃决。
王思成[7](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王沁沅[8](2020)在《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及成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强度低、单层厚度小的岩体形成的反倾层状边坡中,岩体会发生向临空方向的弯曲变形,形成深度较大的倾倒变形,即深层倾倒变形。此类变形发育时间长、岩体倾倒深度大,最终会形成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开展深层倾倒变形演化的研究,分析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及成灾模式,对全面了解深层倾倒变形的产生机制及演化规律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收集了典型深层倾倒变形边坡相关资料,分析了深层倾倒变形影响因子。在野外调查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离心模型试验与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自然条件下反倾边坡在河谷下切作用下的变形演化过程,研究了深层倾倒变形的关键致灾因子及成灾模式。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阐述了深层倾倒变形工程地质模型。对于深层倾倒变形体,可根据相关指标(岩板倾倒角、层内最大拉张量、层内单位拉张量、岩体的卸荷变形、岩体的风化程度、纵波波速、岩体变形特征)将深层倾倒变形体划分为四个区域:极强倾倒变形A区、强倾倒变形B区(强倾倒变形上段B1区、强倾变形下段B2区)、弱倾倒变形C区、原岩D区。(2)结合典型深层倾倒变形边坡相关资料,将深层倾倒变形影响因子归纳为孕灾背景因子、致灾诱发因子两类。孕灾背景因子包括地质环境、地层岩性、边坡坡脚、岩层倾角,致灾诱发因子包括临空条件、地震、蓄水、降雨、人工扰动。利用离散元数值分析,得到临空条件是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3)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预制试块、逐级开挖的方式模拟自然条件下河谷下切作用,通过5阶段边坡室内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深层倾倒变形的成灾过程,结果表明:(1)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可分为线性变形阶段、加速变形阶段、稳定变形阶段;(2)在深层倾倒变形的发育过程中,坡体内部能够形成多级弯折带,弯折带的发育及贯通会影响边坡的最终演化;(3)临空条件是深层倾倒变形的关键致灾因子,其影响着反倾边坡的变形模式、变形范围、岩体变形特征;(4)反倾边坡深层倾倒变形的成灾过程可概化为:岩层倾倒弯曲–多级弯折带形成–岩体沿某级弯折带剪切失稳。(4)选择与室内离心试验相同的地质剖面,通过离散元软件模拟了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变形体的演化过程,研究了边坡临空面角度与岩体倾倒变形程度及变形破坏模式的关系,通过选择定量指标(边坡变形特征、岩体结构特征、宏观破坏迹象)及定性指标(最大倾倒角、后缘拉裂缝长度、层内最大拉张量)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岩体倾倒程度、岩体倾倒折断深度与开挖角度的关系,通过定量指标统计得到了岩层最大倾倒角、后缘拉裂缝长度、层内最大拉张量、最大倾倒折断深度随开挖角度的回归关系,选用岩层最大倾倒角、后缘拉裂缝长度、层内最大拉张量和开挖角度,建立边坡深层倾倒变形成灾模式表。
朱要强[9](2020)在《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也是突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高原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层广泛分布。和广西以硬质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溶峰丛峰林地貌环境不同,贵州非岩溶与岩溶地层相间分布,构造应力场、地下水运移场、地质体风化与卸荷等地质作用均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特色,各种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且常成为岩溶及崩滑流地质灾害叠加易发部位。贵州这一特征明显、脆弱且连片分布的岩溶地质环境区域,耦合采矿、基础建设等人类活动强度加剧因素,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特大型崩滑灾害频发,是我国特大崩滑灾害高发区之一。本文在贵州山地地质灾害全面调查研究和成灾模式划分基础上,针对贵州岩溶地质环境区内造成人员财产特大损失的“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等常见成灾模式,基于灾后现场调查、现场视频影像、地震波信号、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以关岭滑坡-碎屑流、水城滑坡-碎屑流、福泉滑坡-涌浪和纳雍崩塌-碎屑流为具体案例,对典型崩滑灾害运动过程、动力学特性及堆积特征开展研究,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致灾范围预测,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进展有:(1)首次按地质灾害发育模式+成灾模式对贵州高位崩塌滑坡形成的碎屑流、涌浪等灾害链致灾机理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贵州岩溶山区滑坡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弱面控制型”、“关键块体控制型”、“软弱基座控制型”、“采空区控制型”和“复合型”滑坡,其中关岭滑坡、水城滑坡和福泉滑坡是“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将研究区崩塌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软弱基座控制型”、“弱面控制型”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其中纳雍崩塌是“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将典型特大崩滑灾害成灾模式划分为“滑坡-碎屑流模式”、“崩塌-碎屑流模式”和“滑坡-涌浪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三种成灾模式类型的地质灾害致灾过程和致灾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2)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为例,基于现场精细调查和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获取的DEM高程信息,建立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的流变模型和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和水城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并对滑坡碎屑流的动力学特征和堆积特征进行分析;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揭示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厚度分布和内部结构,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为开展崩(滑)碎屑流堆积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3)对“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研究。以纳雍崩塌为例,结合现场视频影像和张家湾地震台捕获的地震波信号对纳雍崩塌事件的动力过程展开分析,揭示了该事件的强度特征和频谱特征,为崩塌事件的动力分析开辟了新途径;基于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建立纳雍崩塌的DEM模型,建立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流变模型和参数,实现了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地震波信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揭示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量化揭示了碎屑流运动的宏观、细观及微观过程,为崩滑-碎屑流动力学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福泉滑坡为例,基于无人机航拍高清影像获取的DEM模型,建立“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的流变模型和参数,模拟了福泉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运动过程,对不同时刻滑体的形态、运动速度分布进行分析;基于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滑体特征,建立了涌浪模型和参数,分析不同时刻滑坡-涌浪的运动形态、流场内的最大动压力及碎屑流最终运动距离,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灾害全过程致灾机理。(5)总结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的崩滑灾害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技术要点及步骤。以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协同确定的流变模型及参数,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崩滑灾害开展致灾范围预测;采用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使用“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型及参数评价这一成灾模式致灾范围的可靠性,为贵州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马国涛[10](2019)在《四川峨眉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大型高速岩质滑坡。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高速岩质滑坡通常包含了不同变形破坏机理,尤其是高速运动过程中的冲弹、撞击、碎裂、摩擦、剪切等变形行为极其复杂。某些滑坡破坏后形成的堆积体后期稳定性较差,易复活形成新的高速滑动破坏。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往往是由大型地震活动或短时间极端降雨等自然因素触发,而由人类工程活动直接诱发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屈指可数,且这类滑坡毁灭性极强。由于该类型滑坡较为罕见,因此针对不合理工程诱发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及成灾机理的研究成果偏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九里镇兴阳村的玄武岩露天采矿区斜坡,由于长期高频持续的人工爆破开挖对山体强烈扰动,在2011年和2015年分别发生了两次大型灾难性高速岩质滑坡,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11年约300多万方山体突然发生大规模滑动及破坏,堵塞前缘河流形成堰塞坝及堰塞湖。除此之外,高速滑坡后缘形成的临空面又牵引斜坡上部约200多万方岩体发生强烈变形。2015年雨季强降雨后,总共约600多万方强烈变形山体突然发生剧烈复活形成高速滑动再次堵塞河流。根据初步调查分析,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与传统的地震滑坡及降雨型诱发滑坡不同,是完全由于人工爆破振动、开挖采矿触发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加之具有特殊的软硬岩夹层斜坡坡体结构,该滑坡在形成机理、失稳模式、运动过程等方面具有与普通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具有不同的鲜明独特性,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以四川省峨眉山市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为例,开展以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研究。基于滑坡地质结构、强度参数、诱发因素等进行高速岩质滑坡机理分析,以滑坡启动前(Pre-failure)的变形损伤、滑坡变形失稳(Failure)模式、滑坡启动后(Post-failure)的运动全过程为主线,通过野外勘查和试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数值模拟、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手段开展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研究,以丰富、完善并深化大型高速岩质滑坡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并对高速岩质滑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抓口寺滑坡所在斜坡为典型缓倾顺层坡体结构,主要包含二叠系峨眉山组致密玄武岩和凝灰岩软弱夹层,反复高频工程爆破振动大大降低了岩体完整性。在地形地貌、岩性组合等多因素控制下,发生了两次大型滑动,两次滑动的失稳模式完全不同。2011年由于上下双矿场人工爆破的直接作用在研究区诱发了第一期高速岩质滑坡,其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牵引式渐进性失稳变形,牵引动力源主要在滑坡前缘部位,失稳模式为“蠕滑-拉裂-剪断”,起主要阻滑作用的是滑带后端锁固段。停止人工爆破开挖后,滑坡自然演变,后期叠加降雨,在2015年又发生第二期高速岩质滑坡,总方量为600万方。其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推移式失稳变形破坏,其动力源主要以后部推移为主,失稳模式为“滑移-拉裂-顺层剪出”。对滑坡复活滑动起阻挡作用的是“复合阻滑体”,即由前端锁固及首期滑坡堆积体尾部阻滑体组成。(2)抓口寺高速滑坡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包括:爆破振动与工程开挖扰动、水力驱动作用、以及特殊地形地貌和坡体结构,其中人工爆破是主控因素。滑坡成灾模式主要包括了五个阶段:自然斜坡演化阶段,局部人工爆破及矿山开挖变形破坏阶段,首次高速滑坡碎屑流阶段(2011年滑坡),首次滑坡后缘拉裂变形体蠕滑变形阶段,滑坡复活滑移阶段(2015年滑坡)。(3)通过野外调查人工爆破对滑坡变形损伤特征,基于Finite Difference Model(FDM)动态数值模拟技术,运用爆炸应力波作用机理、裂隙动态断裂力学以及岩体累积损伤理论,通过动力学模型对岩质顺层斜坡在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动态断裂机理、顺倾软弱夹层内部损伤规律、坡体结构动态响应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计算分析了坡体最大主应力及断裂能,提出岩体节理裂纹动态扩展及下伏软弱夹层的爆破振动累积损伤。提出软弱夹层损伤因子D,从损伤动力学角度分析由爆破诱发岩质滑坡的内部裂隙变形模式,提出多爆点矿场触发滑坡的内在机制,总结爆破动荷载作用下高速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损伤及启动机理。(4)通过编写物质点(Material Point Method,MPM)数值模拟计算代码,综合分析大型高速岩质滑坡的全过程多场变化情况,针对滑坡两次剧烈滑动,从启动、堆积、复活、再次堆积的超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速度、位移等矢量变化,分别揭示了2011年和2015年高速滑坡全过程运动机制和成灾机理。(5)通过机器学习理论,实现颗粒流软件二次开发。首次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修正PFC3D数值模拟中所需的微观参数,建立岩石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之间连接的优化预测模型,准确模拟了滑坡运动过程中岩质滑坡及碎屑流堆积的三维空间分布、内部粘结断裂、速度分区特征等情况,进一步分析了高速岩质滑坡运动全过程成灾机理。
二、地震成灾机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成灾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然灾害 |
2.1.2 经济增长 |
2.1.3 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福利与政府社会救助理论 |
2.2.2 生存权利论 |
2.2.3 官员晋升激励理论 |
2.2.4 经济增长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传导路径 |
3.1.1 影响因素 |
3.1.2 短期传导路径 |
3.1.3 长期传导路径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与短期影响有关的假设 |
3.2.2 与长期影响有关的假设 |
3.3 小结 |
第4章 我国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我国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概况 |
4.1.1 我国自然灾害损失和救助现状 |
4.1.2 我国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管理现状 |
4.2 方法、变量和数据 |
4.2.1 方法选取 |
4.2.2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
4.2.3 单位根检验 |
4.3 模型建立 |
4.3.1 VAR模型构建 |
4.3.2 协整检验 |
4.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
4.3.4 基于VECM的 Granger因果检验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根据救灾需求确定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数额 |
5.2 灾后合理使用政府政策工具 |
5.3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分散政府救灾压力 |
5.4 完善经济增长评价指标 |
5.5 利用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推动灾后经济增长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加项目及获奖 |
致谢 |
(2)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高位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列举及机理分析 |
1.2.2 国内高位远程滑坡典型实例列举及机理分析 |
1.2.3 高位远程滑坡动力学研究 |
1.2.4 灾害冲击力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高位远程滑坡成灾地质环境综述 |
2.1 引言 |
2.2 高位远程滑坡典型案例 |
2.2.1 瑞士Elm滑坡 |
2.2.2 加拿大Frank滑坡 |
2.2.3 菲律宾Guinsaugon滑坡 |
2.2.4 西藏波密易贡滑坡 |
2.2.5 四川大光包滑坡 |
2.2.6 西藏白格滑坡 |
2.3 高位远程滑坡定义、分类和特征 |
2.3.1 高位远程滑坡定义 |
2.3.2 高位远程滑坡分类 |
2.3.3 高位远程滑坡特征 |
2.4 高位远程滑坡易滑地质结构分析 |
2.4.1 软弱结构带控制型 |
2.4.2 锁固段破裂触发型 |
2.4.3 冻融黄土型 |
2.5 高位远程滑坡诱发因素 |
2.5.1 地震因素 |
2.5.2 降雨因素 |
2.5.3 人类工程活动 |
2.6 高位远程滑坡链式成灾模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地质环境研究 |
3.1 新磨滑坡基本概况 |
3.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3.2.1 地理位置 |
3.2.2 区域地质背景 |
3.2.3 区域构造背景 |
3.2.4 降雨气候 |
3.2.5 流域内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
3.3 新磨滑坡地质环境研究 |
3.3.1 构造型式 |
3.3.2 地层岩性 |
3.3.3 地形地貌 |
3.3.4 水文地质特征 |
3.3.5 地震活动及古滑坡 |
3.4 新磨滑坡基本特征分析 |
3.4.1 滑坡类型 |
3.4.2 崩滑体边界及平面形态 |
3.4.3 岩体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滑源区多期多源遥感信息研究 |
4.1 引言 |
4.2 滑坡灾害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
4.2.1 无人机航拍技术 |
4.2.2 光学卫星遥感技术 |
4.2.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
4.3 新磨滑坡灾害演化过程 |
4.3.1 滑前地质调查分析 |
4.3.2 多源遥感调查分析 |
4.3.3 地质强度指标GSI演化 |
4.4 滑源区遥感灾害调查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启动-冲击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高位滑坡溃曲破坏机制 |
5.2.1 溃曲破坏地质模型 |
5.2.2 溃曲力学机制分析 |
5.3 新磨高位滑体运动速度计算 |
5.3.1 启动速度 |
5.3.2 运动速度 |
5.4 块体堆载冲击力计算模型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控制方程建立及求解 |
5.4.3 冲击力影响因素 |
5.4.4 古滑坡复活稳定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成灾过程动力学特征及分区研究 |
6.1 引言 |
6.2 新磨高位滑坡动力堆积地貌特征研究 |
6.2.1 颗粒识别方法 |
6.2.2 粒径曲线分析 |
6.2.3 破碎分形程度 |
6.2.4 地貌堆积特征 |
6.3 震动信号反演分析 |
6.3.1 地震信号获取 |
6.3.2 地震信号处理方法 |
6.3.3 信号结果分析 |
6.4 高位滑坡动力灾害分区探讨 |
6.4.1 急剧启动区 |
6.4.2 冲击加载区 |
6.4.3 破碎运移区 |
6.4.4 散落堆积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磨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7.1 计算方法 |
7.1.1 经验法 |
7.1.2 连续体法 |
7.1.3 离散元法 |
7.2 结果分析 |
7.2.1 运动状态分析 |
7.2.2 运动速度分析 |
7.2.3 堆积体状态分析 |
7.2.4 典型点动力学特征分析 |
7.2.5 动力学效应分析 |
7.3 数值计算总结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堆积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8.1 滑槽物理模型试验概况 |
8.1.1 试验装置 |
8.1.2 试验样品 |
8.1.3 试验工况 |
8.1.4 试验步骤 |
8.2 试验结果分析 |
8.2.1 碎屑流运动过程分析 |
8.2.2 堆积体形态特征分析 |
8.2.3 运动速度分析 |
8.3 远程运动模式探讨 |
8.3.1 碎屑层流运动模型 |
8.3.2 块石撞击流运动模型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高位远程滑坡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
9.1 高位滑坡风险防控思路 |
9.2 高位滑坡早期监测预警 |
9.2.1 高位滑坡早期识别地质指标 |
9.2.2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
9.3 高位滑坡灾害治理技术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数据与特征分析 |
2.1 数据来源 |
2.1.1 历史地震数据 |
2.1.2 人口数据 |
2.1.3 其他数据 |
2.2 地震频次特征分析 |
2.2.1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区域特征 |
2.2.2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时间特征 |
2.2.3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震级特征 |
2.3 地震人员死亡特征分析 |
2.3.1 地震人员死亡的时间特征 |
2.3.2 地震死亡人员的震级特征 |
2.3.3 地震人员死亡的区域特征 |
2.3.4 次生地质灾害与死亡人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 |
3.1 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概述 |
3.1.1 地震因素 |
3.1.2 承灾体 |
3.1.3 环境 |
3.2 地震人员死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对比 |
4.1 模型选取 |
4.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对比——以甘肃省中强震为例 |
4.2.1 基本情况 |
4.2.2 结果分析 |
4.3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对比(全国) |
4.3.1 不同震级分析 |
4.3.2 不同地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 |
5.1 分区分震级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
5.1.1 震级分档 |
5.1.2 统计分析 |
5.1.3 分震级的模型修正 |
5.2 次生地质灾害修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微震信号处理及岩爆智能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震波形识别与分类研究 |
1.2.2 微震波形降噪和到时拾取研究 |
1.2.3 微震定位方法研究 |
1.2.4 岩爆预测及预警研究 |
1.2.5 主要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围岩微震波形分类研究 |
2.1 引言 |
2.2 项目概况及数据来源 |
2.2.1 项目概况 |
2.2.2 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
2.2.3 数据来源及岩爆灾害 |
2.3 微震波形的特征识别 |
2.4 微震波形信号预处理 |
2.5 CNN-MCN微震波形分类模型构建 |
2.6 CNN-MCN微震波形分类性能分析 |
2.6.1 数据准备与训练 |
2.6.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深度编解码的围岩微震波形降噪和拾取研究 |
3.1 引言 |
3.2 自编码神经网络模型 |
3.2.1 自编码 |
3.2.2 卷积自编码 |
3.3 微震波形降噪与拾取双任务模型构建 |
3.4 微震波形降噪与拾取双任务模型性能分析 |
3.4.1 数据准备和训练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3 通用性与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围岩微震阵列优化及震源定位研究 |
4.1 引言 |
4.2 微震定位原理及目标函数构建 |
4.3 隧道微震阵列探讨与评估 |
4.3.1 “非包围”微震阵列不足 |
4.3.2 “非包围”微震阵列评估和优化 |
4.4 隧道震源定位方法优化与构建 |
4.4.1 隧道围岩速度模型优化 |
4.4.2 微震定位优化算法构建 |
4.5 微震优化阵列与改进定位方法的测试与应用 |
4.5.1 “非包围”微震阵列测试与应用 |
4.5.2 围岩波速模型测试 |
4.5.3 不同定位算法对比 |
4.5.4 微震定位优化方法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震预测及岩爆预警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关理论基础 |
5.2.1 时间序列预测原理 |
5.2.2 ARIMA经典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5.2.3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3 岩爆微震指标库建立 |
5.3.1 微震评价指标 |
5.3.2 岩爆微震指标选取与构建 |
5.3.3 数据预处理 |
5.4 微震指标预测研究 |
5.4.1 实验环境与数据 |
5.4.2 评价指标 |
5.4.3 微震指标时间序列模型构建 |
5.4.4 实验结果分析 |
5.4.5 不同方法对比 |
5.5 岩爆微震预警研究 |
5.5.1 实验数据 |
5.5.2 岩爆微震预警模型 |
5.5.3 岩爆微震综合预警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隧道微震自动化监测及岩爆智能预警平台研究 |
6.1 引言 |
6.2 系统分析与设计 |
6.2.1 设计原则 |
6.2.2 系统开发及代码管理平台 |
6.2.3 系统及框架设计 |
6.2.4 数据库设计 |
6.3 系统主要模块 |
6.3.1 微震听诊模块 |
6.3.2 微震预测模块 |
6.3.3 岩爆预警模块 |
6.3.4 用户与信息模块 |
6.3.5 系统运行流程 |
6.4 工程应用 |
6.4.1 工程概况 |
6.4.2 微震自动化监测 |
6.4.3 微震预测和岩爆预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Bhote Koshi流域冰湖溃决成灾机制与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气候变化-冰湖变化研究 |
1.2.2 冰湖溃决灾害研究 |
1.2.3 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1.2.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总体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环境背景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地层岩性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2.1 气候特征 |
2.2.2 水文特征 |
2.3 人类工程活动与社会经济 |
第3章 冰湖分布与变化规律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数据类型与来源 |
3.1.2 冰湖与冰川解译方法 |
3.1.3 冰湖分类 |
3.1.4 气象数据分析 |
3.2 2018年冰湖特征 |
3.2.1 冰湖数量与类型 |
3.2.2 冰湖分布特征 |
3.3 冰湖变化特征 |
3.3.1 不同类型冰湖变化 |
3.3.2 不同海拔高度冰湖分布变化 |
3.4 冰湖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3.4.1 区域气候变化 |
3.4.2 冰川变化与冰湖变化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4章 Bhote Koshi流域冰湖溃决成灾机制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遥感解译 |
4.1.2 野外考察与测量 |
4.1.3 泥石流参数计算 |
4.2 流域历史冰湖溃决 |
4.2.1 塔阿错溃决 |
4.2.2 次仁玛错溃决 |
4.2.3 嘉龙错溃决 |
4.2.4 未记录的冰湖溃决事件 |
4.3 贡巴通沙错冰湖溃决特征 |
4.3.1 溃决概况 |
4.3.2 泥石流流量过程 |
4.3.3 成灾特征 |
4.4 贡巴通沙错冰湖溃决泥石流灾害形成机制 |
4.4.1 气候变化改变冰湖环境 |
4.4.2 极端气候驱动冰湖溃决 |
4.4.3 地震产生的大量松散物源放大冰湖溃决泥石流规模 |
4.4.4 下游社会经济脆弱性加剧冰湖溃决灾害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第5章 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1.1 潜在危险性冰湖评价 |
5.1.2 冰湖溃决规模计算 |
5.1.3 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5.2 评价结果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喜马拉雅冰湖溃决事件 |
附录2 2018年Bhote Koshi冰湖数据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研究 |
1.2.2 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 |
1.3 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典型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灾害事件 |
2.1 泥石流事件分布 |
2.2 典型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事件 |
2.2.1 浙江乐清“8.13”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
2.2.2 湖南临湘“6.10”贺畈沟泥石流灾害 |
2.2.3 四川宁南“6.28”矮子沟泥石流灾害 |
2.2.4 西藏林芝“8.19”群发性泥石流 |
2.2.5 福建泰宁“5.8”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
第3章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成灾特征与发育背景 |
3.1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成灾特征 |
3.1.1 成灾规模大 |
3.1.2 泥石流的暴发频率低 |
3.2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发育背景 |
3.2.1 地形地貌特征 |
3.2.2 降雨特征 |
3.2.3 植被覆盖率特征 |
3.2.4 地质构造与岩性特征 |
3.2.5 前期干旱和地震 |
第4章 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 |
4.1 凹槽后端地貌径流放大 |
4.2 凹槽土体特征 |
4.3 凹槽土体的临界厚度与堆积坡度 |
4.4 数值模型 |
4.5 凹槽土体失稳的力学机制 |
4.6 泥石流的产流机制 |
4.7 前期干旱地震对泥石流起动机制的影响 |
4.7.1 前期干旱的影响 |
4.7.2 前期干旱与地震的影响 |
第5章 泥石流规模的放大过程 |
5.1 支沟汇入主沟放大泥石流规模 |
5.2 巨石堵溃放大泥石流规模 |
5.3 巨石堵溃的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及成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倾倒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倾倒变形影响因子研究现状 |
1.2.3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反倾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工程地质模型 |
2.1 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 |
2.1.1 坝前倾倒变形体工程地质概况 |
2.1.1.1 地形地貌 |
2.1.1.2 地层岩性 |
2.1.1.3 结构面发育 |
2.1.2 坝前倾倒变形体变形破坏特征 |
2.1.3 坝前倾倒变形体工程地质分区 |
2.2 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右坝前边坡 |
2.2.1 右坝前边坡工程地质概况 |
2.2.1.1 地形地貌 |
2.2.1.2 地层岩性 |
2.2.1.3 结构面发育 |
2.2.2 右坝前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
2.2.2.1 坡表倾倒变形 |
2.2.2.2 坡内倾倒变形 |
2.2.3 右坝前边坡工程地质分区 |
2.3 深层倾倒变形工程地质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倾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分析 |
3.1 坝前倾倒变形体及右坝前边坡变形破坏影响因子分析 |
3.1.1 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变形破坏影响因子 |
3.1.2 苗尾水电站右坝前边坡变形破坏影响因子 |
3.2 深层倾倒变形影响因子分析 |
3.2.1 孕灾背景因子 |
3.2.2 致灾诱发因子 |
3.2.2.1 原始模型建立 |
3.2.2.2 前缘临空条件下离散元数值计算 |
3.2.2.3 蓄水条件下离散元数值计算 |
3.2.2.4 降雨条件下离散元数值计算 |
3.2.2.5 地震条件下离散元数值计算 |
3.2.2.6 人工扰动 |
3.2.3 关键致灾因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坝前倾倒变形体离心模型试验 |
4.1 配合比试验 |
4.1.1 相似系数及相似控制量选择 |
4.1.2 相似材料选择 |
4.1.3 配合比试验 |
4.1.3.1 配合比试验设计 |
4.1.3.2 配合比试验结果 |
4.2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4.2.1 试验设备 |
4.2.2 模型设计 |
4.2.2.1 模型堆砌方案比选 |
4.2.2.2 试块制作 |
4.2.2.3 模型尺寸及结构 |
4.2.3 试验方案 |
4.2.3.1 开挖方案 |
4.2.3.2 监测方案 |
4.2.3.3 加载方案 |
4.2.4 模型砌筑 |
4.2.5 试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
4.2.5.1 试验现象 |
4.2.5.2 试验现象分析 |
4.2.5.3 位移矢量图及位移云图分析 |
4.2.5.4 位移数据分析 |
4.2.5.5 岩体压力分析 |
4.2.6 深层倾倒变形成灾过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坡度变化的成灾模式的离散元数值分析 |
5.1 数值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5.2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1 数值计算结果 |
5.2.2 岩体倾倒程度与开挖角度的关系 |
5.2.2.1 定性分析 |
5.2.2.2 定量分析 |
5.2.3 岩体倾倒折断深度与开挖角度的关系 |
5.3 边坡深层倾倒变形成灾模式 |
5.4 本章小节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
2.1 气象水文 |
2.1.1 降雨 |
2.1.2 水系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斜坡工程岩组特征 |
第3章 贵州岩溶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灾模式 |
3.1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 |
3.1.1 滑坡灾害发育规律 |
3.1.2 崩塌灾害发育规律 |
3.1.3 各因素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相互关系 |
3.2 研究区崩滑灾害发育模式 |
3.2.1 崩(滑)灾害孕灾主控因素分析 |
3.2.2 研究区滑坡主要发育模式 |
3.2.3 研究区崩塌主要发育模式 |
3.3 研究区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 |
3.3.1 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
3.3.2 高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
3.3.3 高位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与危险性 |
3.3.4 高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
3.4 典型特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 |
3.4.1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模式 |
3.4.2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模式 |
3.4.3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致灾机理 |
4.1 关岭滑坡-碎屑流 |
4.1.1 关岭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
4.1.2 关岭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 |
4.1.3 关岭滑坡-碎屑流分区特征 |
4.1.4 关岭滑坡-碎屑流致灾过程模拟 |
4.1.5 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特征对比分析 |
4.2 水城滑坡-碎屑流 |
4.2.1 水城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
4.2.2 水城滑坡基本特征 |
4.2.3 水城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
4.2.4 水城滑坡DAN3D数值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致灾机理 |
5.1 福泉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
5.2 滑坡基本特征 |
5.3 福泉滑坡及涌浪灾害致灾过程 |
5.3.1 滑坡入水前运动过程模拟 |
5.3.2 滑坡-碎屑流入水后涌浪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致灾机理 |
6.1 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 |
6.2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与碎屑流特征 |
6.2.1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 |
6.2.2 纳雍崩塌-碎屑流运动及堆积特征 |
6.3 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 |
6.3.1 流变模型及参数 |
6.3.2 纳雍崩塌DAN3D数值模拟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滑体致灾范围预测 |
7.1 尖山营不稳定斜坡概况 |
7.2 崩塌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7.3 研究区潜在崩滑灾害致灾范围预测 |
7.3.1 DAN3D预测结果 |
7.3.2 公式预测结果 |
7.4 基于DAN3D的崩滑灾害潜在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总结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四川峨眉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关于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 |
1.2.2 关于高速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及运动学机理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抓口寺高速滑坡赋存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象 |
2.1.3 区域地质 |
2.1.4 区域构造特点 |
2.2 抓口寺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震及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特征 |
2.3 小结 |
第3章 抓口寺高速滑坡发育特征及失稳模式 |
3.1 抓口寺原始斜坡基本特征 |
3.1.1 抓口寺原始坡体结构特点 |
3.1.2 矿业工程开挖及人工爆破概况 |
3.2 2011年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发育特点 |
3.2.1 滑坡基本特征 |
3.2.2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2.3 滑坡失稳模式 |
3.3 2015年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发育特点 |
3.3.1 滑坡基本特征 |
3.3.2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3.3 滑坡失稳模式 |
3.4 滑坡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斜坡坡体结构 |
3.4.2 特殊地形地貌 |
3.4.3 新构造活动影响 |
3.4.4 爆破振动及工程扰动 |
3.4.5 水力驱动作用 |
3.5 抓口寺滑坡成灾模式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人工爆破对抓口寺岩质斜坡变形损伤及启动机理 |
4.1 人工爆破作用机理 |
4.1.1 爆炸应力波 |
4.1.2 爆破等效弹性边界理论 |
4.2 人工爆破下岩质斜坡变形损伤及破坏 |
4.3 基于AUTODYN的爆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动态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3.2 顺层岩质边坡爆破数值模型建立 |
4.3.3 强度本构模型及破坏准则 |
4.3.4 动态数值参数取值 |
4.4 爆炸动荷载下岩质斜坡的动力响应及变形损伤结果 |
4.4.1 软弱夹层对爆破应力波传播影响 |
4.4.2 爆破作用下斜坡主应力云图 |
4.4.3 软弱夹层累积损伤分析 |
4.5 爆破致裂-滑坡启动机理 |
4.6 小结 |
第5章 2011年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 |
5.1 2011年抓口寺滑坡运动过程 |
5.2 MPM计算原理及模拟验证 |
5.2.1 MPM算法 |
5.2.2 数值计算流程 |
5.2.3 本构模型设定 |
5.2.4 基于MPM模拟计算验证 |
5.3 基于MPM的2011年高速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
5.3.1 滑坡计算模型 |
5.3.2 计算参数取值及模拟设置 |
5.3.3 MPM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速度场分析 |
5.4.2 位移场分析 |
5.4.3 应变场分析 |
5.5 2011年滑坡成灾机理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2015年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 |
6.1 2015年抓口寺高速滑坡运动过程 |
6.1.1 滑坡运移路径 |
6.1.2 运动堆积特征 |
6.2 高速滑坡MPM运动过程多场分析 |
6.2.1 速度场分析 |
6.2.2 位移场分析 |
6.2.3 应变场分析 |
6.3 高速滑坡运动堆积的PFC3D三维数值模拟 |
6.3.1 基于PSO-BPANNs的PBM颗粒流模拟计算框架 |
6.3.2 三维颗粒流数值模型建立 |
6.3.3 模型细观计算参数取值 |
6.3.4 三维模拟结果分析 |
6.4 2015年高速滑坡成灾机理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四、地震成灾机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自然灾害政府救助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齐文燕.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高位滑坡远程动力成灾机理及减灾措施研究[D]. 杨龙伟. 长安大学, 2021
- [3]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D]. 亓凤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4]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微震信号处理及岩爆智能预警研究[D]. 张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Bhote Koshi流域冰湖溃决成灾机制与危险性评估[D]. 刘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6]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D]. 张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7]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8]反倾层状岩质边坡深层倾倒变形关键致灾因子及成灾模式研究[D]. 王沁沅.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D]. 朱要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四川峨眉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D]. 马国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