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顽固性足跟痛的手术治疗

严重顽固性足跟痛的手术治疗

一、严重顽固性足跟痛的手术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保乔[1](2021)在《小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小针刀用于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小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骨科收住院及门诊行康复治疗的足底筋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予小针刀疗法,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患者VAS评分及AOFAS评分,对于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2周、4周的VAS评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4个时间点VAS评分进行两两比较,VAS评分均随时间进展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AOFAS评分:治疗后1周、2周、4周的AOFAS评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4个时间点AOFAS评分进行两两比较,活动度均随时间的进展而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93.10%,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较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郑小宇[2](2021)在《温针灸治疗跟痛症(瘀血阻滞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灸与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瘀血阻滞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温针灸治疗跟痛症的作用机制,为跟痛症患者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纳入跟痛症(瘀血阻滞型)患者72例,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2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治疗)和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每组各36例。共治疗两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及总临床症状积分,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在VAS疼痛评分方面,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中痊愈4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例13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跟痛症(瘀血阻滞型)均有疗效,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采用温针灸治疗跟痛症(瘀血阻滞型)的疗效优于口服美洛昔康片,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马木提·阿木丁[3](2021)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治疗跟痛症患者的疼痛、足功能的恢复情况及超声下足底筋膜厚度的变化,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治疗跟痛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精准性,同时验证肌骨超声在治疗跟痛症中的定位、检查等辅助作用,为诊治跟痛症提供新思路和一些理论依据,并寻找治疗跟痛症的最佳方案。方法:本次临床实验的研究范围为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的门诊以及骨四科病房被确诊为跟痛症或足底筋膜炎患者60例。我们采用科学、随机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选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包含3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先将接受肌骨超声引导下软组织封闭术,随后接受刃针疗法;对照组患者则只接受肌骨超声引导下软组织封闭术。嘱两组患者治疗当天避免受风寒、避免剧烈运动,并关注患足疼痛变化、局部温度及知觉的改变。并且分别在第1、2、3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1周后、2周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评分,完善相关评估以观察患足恢复情况。结果:经统计分析得知,两组病例在性别、民族、年龄等基本数据特征方面和治疗前VAS评分和Maryland足功能评分方面的研究无显着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VAS评分:两组各个阶段的时间点通过分析比较可得出,两组VAS评分均呈递减趋势,而且治疗组VAS评分的递减趋势更突出,两组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治疗后Maryland评分:各个时间点两组间进行比较,两组评分呈较为明显递增的趋势,且治疗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肌骨超声引导下封闭术和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术治疗跟痛症,均能有效地减缓患者的疼痛,改善足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术治疗跟痛症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明显,比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封闭术治疗跟痛症更有效,更精准,治愈率更优;(3)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术治疗跟痛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4)用肌骨超声检查方法测量治疗前后足底筋膜厚度发生变化,而且治疗组的变化非常明显,说明刃针治疗能够效地促进增厚的足底筋膜的恢复。

蒋凯瑞[4](2021)在《骨科洗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骨科洗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并探究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时间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门诊诊治的符合跟痛症诊断的66患者,入组前完善病患的知情同意书,后用随机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单纯冲击波治疗组22例)、B(骨科洗药治疗组22例)和C(骨科洗药联合冲击波治疗组22例)。A组每1次施治间断3天,治疗频次约2000次,持续施治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为治疗标准。B组每次运用骨科洗药熏洗25分钟左右,一天熏洗2次,1周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2个疗程;C组联合上述两种方式在骨科洗药熏洗25分钟左右,一天熏洗2次,1周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2个疗程,冲击波每1次施治间断3天,治疗频次约2000次,持续施治5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施治前和施治后采用两种标准评分方式(足跟疼痛VAS疼痛评分和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并记录其有效率,随后对三组患者进行病例随访,分别于时间4周,8周记录各阶段复发率。结果:有4例患者脱落,剔除2例。共计完成病例60例,在治疗有效率方面为有效率为C组>B组>A组,C组:95%、A组:90%、B组:85%(P<0.05);VAS评分打分上:C组>B组>A组;在Maryland足功能评分:C>B>A组;在后期随访复发率上C组<B组<A组。结论:1.三种治疗方式对于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均有一定的疗效。联合治疗组相对与其他两组能最快的达到显着的疗效2.骨科洗药熏洗能够有效的缓解冲击波治疗后的副作用刺麻,酸胀感等,两者相辅相成。3.联合治疗组在后期复发率上更低,二者配合疗效确切稳定,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简单方便,便于被患者接纳,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吴以臣[5](2021)在《跟部解剖结构与痛点骨水泥注入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跟痛症临床多见、治疗棘手。我们在前期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方法,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于2013年开始临床试用,取得良好效果。初期12例临床应用研究文章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在中华系列杂志上发表。本课题是在前期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从解剖学角度对跟痛症患者进行分类分型,并进一步对适合骨水泥注入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更深入了解骨水泥注入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在解剖学理论指导下,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09月至2020年12月于骨科就诊的明显跟痛症患者32例进行分型和筛选,32例中,跖筋膜炎型11例,神经卡压型3例,骨内压增高型5例,足跟脂肪垫型7例,跟腱炎及滑囊炎型6例。从解剖结构分析,选取其中骨内压增高型5例纳入研究对象,排除其余27例不适合行骨水泥治疗的病例,纳入研究的5例病人加上前期临床研究并随访的12例行骨水泥注入治疗的跟痛症病例,共计17例作为本课题的临床研究对象。将17例根据患足跟骨有无骨刺分为有骨刺组(A组)6例和无骨刺组(B组)11例。此17例年龄在45-75岁之间,平均57岁,病史6-36个月,平均15个月。以上患者均于门诊手术室采用骨水泥注入治疗,治疗在局麻下进行,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患足有无跟骨骨刺、术前压痛定位点,术中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有无出现穿刺点出血、感染、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过敏等并发症。术后均进行为期2个月-1年的临床随访。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2月三个时间点对受试者进行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并在术后2月随访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析该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跟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该疗法对于有无跟骨骨刺的跟痛症患者各时期疗效差异。结果:1各分组患者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有骨刺组和无骨刺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周与术后2月三个时期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有骨刺组和无骨刺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个月两个时期的AOFAS踝-后足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2周AOFAS踝-后足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骨水泥注入治疗,对有无伴跟骨骨刺生成的跟痛症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疗效无明显差异。2在疼痛的缓解方面,无论患者有无伴有跟骨骨刺生成,骨水泥注入治疗各时期疗效相似;而在踝-后足功能的恢复方面,骨水泥注入治疗对于伴有骨刺的患者短期内起效更快,但两组患者中长期疗效相仿。

鲁林,张汉庆,王智,陈炜,李双蕾[6](2020)在《内侧入路关节镜下三联术式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内侧入路关节镜下三联术式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2017年12月—2019年2月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对经过系统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仍无效的足跟痛患者20例(21足),在内侧入路关节镜直视下运用三联术式(等离子刀消融汽化松解跖筋膜、跟骨骨赘磨削、跟骨钻孔减压)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AH)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及术后6~10个月进行评分,用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能早期进行日常活动。中位随访时间为8.7(6.0~10.0)个月,中位手术时间为40.7(30.0~60.0)min。患者术后AOFAS-HA评分显着提高(P <0.01),术后VAS评分显着下降(P <0.01)。结论内侧入路关节镜下三联术式作为顽固性跟痛症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安全精确的特点,能较全面地处理致痛病因,较好地改善足运动功能,疗效可靠,是值得临床参考及进一步研究推广的治疗方法。

刘璇[7](2020)在《膏摩法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膏摩法治疗跟痛症并进行相关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该疗法是否有效,为跟痛症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和思路。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包含3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频次均为每日1次,以15日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1个疗程。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并认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Maryland足功能表和VAS评分,并对每位患者进行15天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ryland足功能表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的结果,探讨观察组基于膏摩法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90.0%,其中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经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且从有效率来看,观察组更有优势。(2)本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Maryland评分和VAS分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Maryland评分和VAS评分上,经统计学检验,均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膏摩法对于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具有显着疗效,并且在疗效上要优于传统推拿法。

王玮璘[8](2020)在《颊针疗法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颊针和体针疗法对足跟痛的即刻止痛疗效以及疗程前后的对比,探讨颊针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03至2019年12月在门诊招募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足跟痛患者60例患足,将其分为颊针治疗组与体针对照组各30例患足。根据颊针的全息理论,颊针治疗组取穴为:患侧足、踝、膝、骶、腰及足点加强(足与踝穴之间)。按照针灸教材取穴,体针对照组取穴为: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照海、申脉、大钟、复溜、悬钟以及患侧阿是穴(局部压痛最明显点)。各组分别按照试验设计进行临床操作,并且观察患者临床评分量项目简化McGill量表(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包括疼痛评级指数的评估量表(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法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在疼痛状况量表(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的改变。经过一个疗程后,数据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本研究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与组间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与即刻治疗后,治疗前与10次治疗后的PRI、VAS、PPI评分变化。结果:(1)本研究实际完成57例患足,其中颊针治疗组完成28例,脱落2例,体针对照组完成29例,脱落1例。总脱落率为5.00%。(2)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其中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治疗前PRI量表、VAS量表、PPI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经过10次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体针对照组共29例,临床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第一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的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在治疗5次、治疗10次后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与传统体针均能有效治疗足跟痛,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二者即刻止痛与临床疗效均未见明显差异。颊针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无痛、便捷的新型针刺方法,容易被畏针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汉高[9](2020)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对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寻求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简易方便的疗法,给予临床人员提供治疗本病有用的参考价值。方法:课题病例选取自2017年9月起至2019年10月结束,期间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一科就诊,条件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病患66例,然后将符合本课题标准的病患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随机化分为三组,A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处理,B组单纯采用体外冲击波处理,C组单纯采用中药熏洗处理,每组病例数均等。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并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病例随访。搜集并记录各组病例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患足)、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并将收集的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来分析,最后评估组内、组间不同时间段的疗效情况。结果:(1)全部过程结束三组各有1例脱落病例,最后纳入分析的病例为63例,三组病例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患足)及治疗前的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三组组内比较,治疗2周、4周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的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与治疗前相对比(P﹤0.05),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种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患者足跟疼痛,改善足部功能。(3)A组与B组、C组比较,其治疗2周、4周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的VAS评分降低、AOFAS踝-后足评分提高优于A组和B组(P﹤0.05),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疗法治疗本病在减轻足跟疼痛和改善足部功能方面优于冲击波或中药熏洗。(4)B组、C组两比较,B组治疗2周、4周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的VAS评分降低、AOFAS踝-后足评分提高优于C组(P﹤0.05),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冲击波疗法在减轻足部疼痛和改善足部功能方面优于中药熏洗。(5)临床疗效结果分析:三组患者间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发现A组的疗效分布优于B组或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疗效分布与C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疼痛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使用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冲击波或单纯中药熏洗,不仅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足部疼痛、大大改善足部功能,且安全、副作用小、简易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张鑫[10](2020)在《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80例),按随机表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点刺局部痛点和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定位、标记、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后三棱针点刺放血。1次为一疗程。若1次治疗一周后患者病情未明显减轻,可再行点刺1次。最多不超过2次。对照组仅点刺局部痛点。应客观地记录患者在实验治疗前及复查时的所有临床症状,并要求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客观填写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及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表。通过治疗前后的评分来观察治疗效果。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效优于单纯点刺局部痛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结论: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且对跟痛症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点刺局部痛点者,该方法是行之安全、有效的方法。

二、严重顽固性足跟痛的手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顽固性足跟痛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小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及脱落标准
    6 研究方法
    7 观察指标
    8 临床疗效及判定标准
    9 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观察
    10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两组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3 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4 临床疗效分析
    5 不良反应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认识及治疗
    2 祖国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认识
    3 对照组及评价标准选择
    4 针刀医学理论原理及应用
    5 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足底筋膜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温针灸治疗跟痛症(瘀血阻滞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治疗
    2 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2.1 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病因病机的的认识
        2.2 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的治疗
    3 小结
第二章 试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技术路线
    2 试验方案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剔除或脱落标准
        2.4 剔除及脱落病例处理
    3 分组及治疗方法
        3.1 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疗程
        3.4 诊疗标准
        3.5 注意事项
    4 研究分析
        4.1 治疗前基线比较
        4.2 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选题依据
    2 关于跟痛症的认识
    3 针刺镇痛的机制
    4 温针灸治疗跟痛症的作用机制
    5 温针灸治疗跟痛症的优势
    6 影响温针灸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因素
    7 选穴依据
        7.1 针刺选穴依据
        7.2 温针灸选穴依据
    8 研究结果分析
        8.1 基本资料分析
        8.2 临床疗效结果
    9 本文局限性
结论
本文创新点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的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准备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指标
        2.5 质量控制措施和脱落人群的处理
        2.6 统计学方法
        2.7 流程图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观察指标分析
        2.1 VAS评分
        2.2 Maryland足功能评分
        2.3 足底筋膜厚度变化分析
    3 疗效分析
    4 不良反应、安全性及脱落
讨论
    1 关于跟痛症的概述
    2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研究进展
        2.1 足跟解剖
        2.2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
        2.3 跟痛症的诊断
        2.4 鉴别诊断
    3 中医学对跟痛症的研究进展
    4 跟痛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4.1 健康教育和心里疏导
        4.2 保守治疗
        4.3 手术治疗
    5 刃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6 浅谈肌骨超声技术
    7 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软组织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优势
    8 存在的问题
    9 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跟痛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导师评阅表

(4)骨科洗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干预措施
        2.3 观察指标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跟痛证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5)跟部解剖结构与痛点骨水泥注入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跟部解剖结构研究分析及病例筛选
    1 跟部解剖学基础
    2 纳入骨水泥治疗跟痛症类型的选择
第二部分 各型跟痛症痛点骨水泥注入的临床疗效研究
    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部分患者手术摄影及影像学资料
附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
参考文献
综述 当代医学从解剖基础对跟痛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内侧入路关节镜下三联术式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定位
        1.2.2 体位
        1.2.3 手术步骤
    1.3 术后处理
    1.4 术后随访及评估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下地行走时间提前
    2.2 手术前后患者AOFAS-HA及VAS评分比较
3 讨论

(7)膏摩法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跟痛症的中医认识
        1.1 跟痛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1.2 跟痛症的中医治疗
    2 跟痛症的西医认识
        2.1 足跟部的解剖
        2.2 跟痛症的病因
        2.3 跟痛症的西医治疗
    3 小结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药物资料
        1.3 病例选择
    2.一般资料
        2.1 性别分析
        2.2 年龄分析
        2.3 病程分析
        2.4 VAS评分比较
    3 治疗方法
        3.1 观察组治疗方案:膏摩法治疗
        3.2 对照组治疗方案:传统推拿法治疗
    4 疗效评定的标准
        4.1 观察指标
        4.2 中途退出试验标准
    5 推拿异常情况及处理[59]
    6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分析
        7.1 治疗后患者足跟痛程度(VAS)比较
        7.2 治疗后患者Maryland评分比较
        7.3 治疗后疗效分析
        7.4 治疗前后足跟痛程度(VAS)疗效比较
        7.5 治疗前后Maryland评分比较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膏摩法在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探讨
        2.1 膏摩法的现代临床研究
        2.2 膏摩法作用机制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分析结果如下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及 Maryland评分比较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疗效分析比较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8)颊针疗法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足跟痛的认识
        1 足跟痛的定义
        2 足跟痛的流行病学研究
        3 足跟部的基本解剖
        4 足跟痛的的发病机制
        5 足跟痛的诊断
        6 足跟痛的分类
        7 现代医学对足跟痛的治疗
        8 足跟痛的预防
        9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足跟痛的研究
        1 足跟痛的中医研究
        2 古代文献对足跟痛的认识
        3 足跟痛的病因病机
        4 中医对足跟痛的辨证论治
        5 颊针疗法的概况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临床资料
        3.1 研究对象来源
        3.2 中医诊断标准
        3.3 西医诊断标准
        3.4 纳入标准
        3.5 排除标准
        3.6 脱落标准
        3.7 剔除、终止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方法
        4.2 针刺操作注意事项
        4.3 安全评价
        4.4 临床观察指标
        4.5 数据统计分析
    5 研究结果
        5.1 两组治疗前组间各情况比较
        5.2 研究结果统计分析
        5.3 不良事故观察与处理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足跟痛的研究分析
        1.1 中医病因病机
        1.2 现代学者对足跟痛的中医辩证分型
        1.3 现代医学对足跟痛的研究分析
    2 本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2.1 传统体针治疗足跟痛的原理及方义
        2.2 颊针治疗足跟痛的原理及方义
        2.3 颊针的优势
    3 本研究结果分析
        3.1 总有效率
        3.2 两组组内比较
        3.3 本研究研究结果
        3.4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9)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文献综述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处理
    2.2 治疗方案
    2.3 相关评估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治疗前各组病例基本资料分析
    3.2 各组治疗前后的足部VAS评分比较分析
    3.3 各组治疗前后的AOFAS评分比较分析
    3.4 临床疗效分布分析
    3.5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中医认识
    4.2 跖筋膜炎跟痛症现代医学相关研究
    4.3 中药熏洗方的组成、方药及相关药理分析
    4.4 中药熏洗作用机制及骨伤科方面应用
    4.5 体外冲击波作用机制及在骨科疾病治疗的应用
    4.6 联合疗法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作用及优势之处
    4.7 本课题不足之处
    4.8 本课题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10)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跟痛症
        1.1 跟痛症的起源
        1.2 .跟痛症的病因病机
        1.3 .跟痛症的临床治疗
    2.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2.1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病理研究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1.5 中止及退出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对照组
        2.4 注意事项
        2.5 观察指标
        2.6 安全性评估
        2.7 疗效评分标准
        2.8 疗效判定标准
        2.9 统计学方法
治疗结果
    1.年龄分布
    2.VAS评分
    3.VAS评分比较
    4.Maryland评分
    5.Maryland评分比较
    6.疗效比较
讨论
    1.三棱针点刺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的可行性分析
    2.三棱针点刺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的机理分析
        2.1 三棱针点刺放血机理分析
        2.2 点刺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机理分析
    3.三棱针点刺足底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所致跟痛症的优势分析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附表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附表3: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严重顽固性足跟痛的手术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保乔.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温针灸治疗跟痛症(瘀血阻滞型)的临床研究[D]. 郑小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联合封闭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D]. 马木提·阿木丁.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骨科洗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 蒋凯瑞.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5]跟部解剖结构与痛点骨水泥注入的临床研究[D]. 吴以臣.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内侧入路关节镜下三联术式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效果[J]. 鲁林,张汉庆,王智,陈炜,李双蕾. 中国医药导报, 2020(33)
  • [7]膏摩法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颊针疗法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玮璘.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胡汉高.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10]三棱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D]. 张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严重顽固性足跟痛的手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