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中专生心理特点与体育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雄,舒晓春[1](2021)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其干预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有效地得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给予相关的干预策略,本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600名青少年群体进行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引起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道德修养教育引导、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和社会信息化转型对青少年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提出强化青少年心理素质工作建设及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和提升青少年自我调节能力等干预策略,从而使青少年在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黑文静[2](2015)在《残疾中专生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表明,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对中专残疾人心理和谐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还较为少见。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残疾人的心理和谐问题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青少年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残疾人的心理面临着青春期矛盾和自身残疾带来的心理创伤,同时中专生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和职业的选择,所以关注残疾中专生的心理和谐问题和职业价值观问题变得更为重要。本研究目的是考察残疾中专生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探索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并通过对比残疾生与健全生的心理和谐与职业价值观状况的差异,进一步为中专生心理和谐教育和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意见。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现实社会情境中残疾人群体的情况,所以本研究选取陕西省宝鸡市自强中专的残疾学生、健全学生共350名(健全人207,残疾人143)作为被试,所有被试均处于融合教育环境背景之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考察了残疾中专生心理和谐的现状以及职业价值观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并通过访谈解释研究结果。通过以上研究发现, 残疾人群体心理和谐及职业价值观得分均显着低于健全人群体,具体表现在为适应性、健康观念、社会压力、身心协调、自我控制、声望地位、保健因素、发展因素纬度上残疾人群体得分低于健全人群体,但是残疾人群体在心理和谐的消极心理方面较健全人群体更消极。此外,在残疾人群体和健全人群体中,个体心理和谐与职业价值观之间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但残疾人群体中心理和谐对职业价值观的预测率为19.5%,健全人群体的为12.5%。
李强[3](2014)在《发挥中专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中专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摇篮。每年都能够为社会输送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近些年,受社会改革和变迁及整体环境的影响,中专学生也开始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中专学生在成长中也开始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其中尤以心理问题最为突出。利用体育教育这个平台,可以对中专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够促进和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并提出了具体的干预措施。
王向荣,章强[4](2012)在《谈体育教学对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中专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打好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在思想、道德、意志、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
张燕[5](2012)在《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影响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中专生心理素质的辅导、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卫生学校为调查现场进行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259份。年龄范围14岁~28岁,平均年龄18.10±1.69岁。问卷包括《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中专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使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结果1中专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子分≥2的占35.06%,因子分≥3的占12.75%,2性别、年龄、民族、生源地、入学成绩、教育背景、母亲的职业、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构成、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专业、年级、独生子女、父亲的职业、家庭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中专生的年级的OR值为0.699,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而父亲的文化程度和家庭人际关系的OR值为1.248和1.506,是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良好,除了敌对因子外,其余因子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经分析发现,影响因素中敌对倾向最明显;其次是强迫。口腔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其他专业,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二年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独生子女;父亲职业为无业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家庭经常冲突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年级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父亲职业、家庭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赵琦[6](2011)在《浅谈新时期中专生体育课的干预因素》文中提出通过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查法了解当前中专生心理卫生、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等实际情况,探讨现阶段中专生体育课长期存在的一系列教育、社会问题及干预因素,就如何上好中专体育课进行了研究.
纪秋红[7](2011)在《中专生家庭环境、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盘锦市136名中专生和154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库珀史密斯的自尊量表(SEI)、家庭环境量表(FES-CV)、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分别测查被试的自尊状况、家庭环境情况和心理健康水平。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中专生的自尊、家庭环境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并挖掘自尊、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中专生自尊的平均分低于高中生自尊的平均分,但不存在显着差异,中专生的自尊在性别、年级以及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2、中专生的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因子的平均分低于高中生,而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各因子的平均分高于高中生,总体看来,中专生的家庭环境状况不如高中生。其中,两类学校在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中专生家境环境中的成功性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他因子在性别、年级、以及性别和年级交互作用上均不显着。3、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的总均分的平均分要高于高中生,但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其中,20.5%的中专生为无症状,57.7%的中专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17.7%的中专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0.7%的中专生存在偏重心理问题。22.8%的高中生为无症状,56.8%的高中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13.9%的高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两类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压力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偏执和适应不良因子在性别主效应下差异显着。4、中专生心理健康总均分、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因子在自尊上存在显着差异。自尊与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八项因子及心理健康总均分都存在显着负相关。自尊和心理健康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自尊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5、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在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因子上差异显着。家庭环境的部分因子与心理健康的部分因子及心理健康总均分存在显着相关。家庭环境的部分因子与心理健康存在多重线性关系,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
李长瑞[8](2010)在《中专生的心理现状和解决途径》文中指出青年初期是个体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并且趋于成熟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比较大的时期。加强中专生的心理教育,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需要在了解中专生的心理现状与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发挥学校家庭的协同作用,优化其心理成长环境;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唐文玲[9](2009)在《在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中专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它既不同于中学生,也不同于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加之学业、就业的压力以及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许多中
王观宙[10](2009)在《中长跑促进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是职业中专学生接受教育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引起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运用体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探讨中长跑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积极效应与促进作用。
二、浅谈中专生心理特点与体育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专生心理特点与体育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其干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分析 |
(一)身心发展快速而不平衡。 |
(二)难以正确看待真实的自己。 |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加剧。 |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抽样调查分析 |
(一)调查的总描述分析。 |
(二)各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缺乏道德修养教育引导。 |
(二)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
(三)社会信息化转型对青少年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
(一)强化青少年心理素质工作建设及深化思想道德教育。 |
1.重视心理引导。 |
2.建立心理咨询室。 |
3.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家校联系。 |
(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 |
(三)提升青少年自我调节能力。 |
五、结语 |
(2)残疾中专生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 概念界定 |
1.1 残疾的定义 |
1.2 心理和谐 |
1.3 职业价值观 |
2 残疾人心理和谐研究现状 |
2.1 残疾人心理普遍存在问题 |
2.2 不同残疾类型的心理特点不同 |
3 残疾人的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 |
3.1 残疾人就业现状 |
3.2 残疾人的职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
4 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 |
4.1 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的研究 |
4.2 残疾中专生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的情况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
2.1 拟研究的问题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目的 |
2.4 研究思路 |
2.5 研究假设 |
2.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过程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基本情况调查 |
3.2.2 心理和谐问卷 |
3.2.3 职业价值观问卷 |
3.2.4 访谈法 |
3.3 研究程序 |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 问卷信效度检验 |
3.5.1 心理和谐观和职业价值观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 |
3.5.2 心理和谐观和职业价值观量表的效度分析结果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残疾人群体与健全人群体在心理和谐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
4.2 残疾人群体与健全人群体在职业价值观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
4.3 残疾人群体与健全人群体在心理和谐及职业价值观上的相关 |
4.4 残疾人群体和健全人群体心理和谐与职业价值观上的回归分析 |
4.5 残疾人群体访谈典型案例摘录 |
第五章 讨论 |
5.1 残疾中专生的心理和谐 |
5.2 残疾中专生的职业价值观 |
5.3 残疾中专生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 |
5.4 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局限性、建议及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的成果 |
(3)发挥中专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表现 |
( 一) 脾气暴躁,易怒易发火 |
( 二) 心理孤僻,不愿与人交流 |
( 三) 心理负担重,精神萎靡不振 |
( 四) 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
二、利用体育教育对中专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
( 一) 利用体育理论课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 二) 设计中低强度的慢跑运动,缓解学生心理障碍 |
( 三) 设计趣味游戏活动,让愉悦冲淡学生的悲观心理 |
( 四) 设计艰苦性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
( 五) 设计团体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
三、结语 |
(4)谈体育教学对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二、体育教学对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
1、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 |
2、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
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
三、结语 |
(5)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
2.2.2 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 |
2.3 资料分析方法 |
2.3.1 基本情况 |
2.3.2 调查对象年龄分层 |
2.3.3 调查对象入学成绩分层 |
2.3.4 家庭人均年收入分层 |
2.4 测试方法及质量控制 |
2.4.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2.4.2 现场调查阶段质量控制 |
2.4.3 录入问卷阶段质量控制 |
2.5 统计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1.1 性别构成 |
3.1.2 年龄构成 |
3.1.3 民族构成 |
3.1.4 年级与专业构成 |
3.1.5 生源地分析 |
3.1.6 独生子女分布状况 |
3.1.7 入学成绩分布 |
3.1.8 入学起点分布 |
3.1.9 调查对象父母的情况 |
3.1.10 家庭情况 |
3.2 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 |
3.2.1 兰州市卫校学生总体各因子分与常模的比较 |
3.2.2 SCL-90量表各因子分≥2或因子分≥3检出人数及比例 |
3.3 不同人群特征心理健康的比较 |
3.3.1 不同性别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 |
3.3.2 不同年龄的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3.3.3 不同民族的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3.3.4 不同生源地的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3.3.5 独生和多子女家庭心理健康状况 |
3.3.6 初中起点与高中起点不同比较 |
3.3.7 不同专业的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3.3.8 不同年级的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3.3.9 不同入学成绩的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3.3.10 母亲职业不同的比较 |
3.3.11 父亲职业的影响 |
3.3.12 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 |
3.3.13 父亲文化程度的影响 |
3.3.14 不同的家庭构成的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
3.3.15 家庭人际关系对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3.3.16 家庭人均年收入对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3.4 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影响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4.2 影响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特点 |
4.1.1 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特征 |
4.1.2 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1.3 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1.4 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父母情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1.5 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家庭情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2 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建议和不足 |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致谢 |
(6)浅谈新时期中专生体育课的干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中专生基本状况分析 |
1.1 心理发展 |
1.2 身体状况 |
1.3 体育环境适应状况 |
2 中专生体育课干预现状 |
2.1 学生满意度 |
2.2 学校教学环境 |
2.2.1 体育学科建设和体育被重视程度 |
2.2.2 社会环境的策动力 |
2.2.2.1 家庭的干预 |
2.2.2.2 社区 (基层) 体育发展的影响 |
3 建议 |
3.1 学校 |
3.2 家庭 |
3.3 社会 |
(7)中专生家庭环境、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
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
1.3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
1.4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 |
1.5 中专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 |
2 关于家庭环境的研究 |
2.1 家庭环境的含义和分类 |
2.2 国内外关于家庭环境的研究 |
2.3 家庭环境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2.3.1 家庭显性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 |
2.3.2 家庭隐性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 |
3 关于自尊的研究 |
3.1 自尊的定义 |
3.2 自尊的理论 |
3.2.1 詹姆斯的自尊理论 |
3.2.2 精神分析学派的自尊理论 |
3.2.3 人本主义学派的自尊理论 |
3.2.4 比尔斯与麦克莱恩的自尊理论 |
3.2.5 格斯博格的自尊理论 |
3.2.6 哈特的自尊理论 |
3.2.7 布兰登的自尊理论 |
3.3 自尊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
第二部分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假设和研究意义 |
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 |
2.1 库珀史密斯的自尊量表 |
2.2 家庭环境量表 |
2.3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3. 数据处理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两类学校自尊情况 |
2 两类学校的家庭环境情况 |
3 两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情况 |
4 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5 家庭环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第五部分 分析讨论 |
1 中专生的自尊、家庭环境、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
1.1 中专生自尊的现状分析 |
1.2 中专生家庭环境的现状分析 |
1.3 中专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
2. 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
3. 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专生的心理现状和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专生的心理现状及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
(一) 中专生的心理现状 |
1. 自我意识不稳定和不成熟。 |
2. 自我心理活动不稳定和冲动。 |
3. 身体成熟和性意识萌动, 希望体验纯洁的爱情。 |
(二) 影响中专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
1. 学校的影响因素。 |
2. 社会的影响的因素。 |
3. 家庭的影响因素。 |
二、解决途径 |
(一) 家庭教育是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港湾 |
(二) 学校教育是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阵地 |
1. 树立“全员都是心理教师”的教育理念。 |
2. 在中专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 |
3. 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4.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 建立心理档案,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5. 中专学校要积极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 使学生在此环境中树立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良好心态。 |
(三) 社会教育是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温床 |
(四) 个人是心理素质培养的主导者 |
(9)在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中专生心理健康现状 |
1.1 学习问题 |
1.2 前途问题 |
1.3 校园适应问题 |
1.4 人际关系适应问题 |
1.5 情感问题 |
1.6 经济负担问题 |
2 加强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
2.1 认识和管理方面 |
2.1.1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构与管理机制 |
2.1.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
2.1.3 加强中专校园文化建设 |
2.1.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2.2 心理咨询方面 |
2.2.1 建立中专生心理健康档案 |
2.2.2 开展和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
2.2.3 建立和完善中专生心理保健网络 |
(10)中长跑促进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涵义 |
二、我国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
三、中长跑对中专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 |
1. 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
2. 中长跑能消除疲劳 |
3. 中长跑可以使不良情绪得以宣泄, 能改善中专生的情绪状态 |
4. 中长跑对中专生品质培养的影响 |
5. 中长跑对中职学生调节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作用 |
四、浅谈中专生心理特点与体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其干预策略[J]. 张永雄,舒晓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5)
- [2]残疾中专生心理和谐和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 黑文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3]发挥中专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思考[J]. 李强. 中国校外教育, 2014(S3)
- [4]谈体育教学对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 王向荣,章强. 才智, 2012(21)
- [5]兰州市卫生学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燕. 兰州大学, 2012(09)
- [6]浅谈新时期中专生体育课的干预因素[J]. 赵琦.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7]中专生家庭环境、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纪秋红.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5)
- [8]中专生的心理现状和解决途径[J]. 李长瑞. 考试周刊, 2010(56)
- [9]在校中专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策略[J]. 唐文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09(18)
- [10]中长跑促进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J]. 王观宙.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