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初甬上遗民结社略考(论文文献综述)
邓琳[1](2021)在《晚明文人佛教结社研究 ——以公安三袁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文超[2](2020)在《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初金石学研究以着述、访碑、拓本及汉碑书风影响为中心展开论述。意在对清初金石学着述进行科学分类,厘清版本、学述主旨等相关情况,结合清初金石学相关的访碑寻拓等问题的考述,阐明习汉碑风气流行之前的汉碑品评中所牵涉的诸多问题。“金石学”这一概念的产生、含括内容及学科演进考察。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主体为金石学学术风气下产生的诸多现象考察,而非研究金石本身和相关经史问题。明晰金石学着述为反映学者学术宗旨的主体,但同时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个人思想,甚至师友间所带来的互相作用都分离不开。清初金石学,除继承明末学术风气外,针对金石学发展风气肇始的两宋金石学进行相关问题说明。两宋金石学的特点,是金、石共同研究的学术成果与风气,因时代问题重心也发生了变化。清初时,内府及学人们对吉金研究不及石刻百一,清初金石学主体亦是针对石刻的。本课题一系列研究主旨即是围绕石刻研究为主的着述及相关问题而产生。清初金石学着述进行科学分类,旨在明确研究中的倾向及所出现的群体性问题。譬如,金石学着述中的石经、《瘗鹤铭》《天发神谶碑》都出现了众多学者关注、研究、鉴藏拓本现象。在对着述进行个案考述版本,学术宗旨和相关金石学信息提炼后,以群体关注中的研究方向,进行整体关照,可窥探近百年间金石学研究的嬗变,看出金石着述体例以及研究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清初学者们的研究及着述与之相关联的访碑寻拓问题,是金石学研究和书家临习师法的最重要基础材料。近年众多研究中关于遗民学者的访碑问题成果值得借鉴,而以对遗民学者群体帮助较大的官员和喜好金石学问的官员访碑行为再进行梳理考察,可寻绎访碑现象背后学者与官员间的相互影响。热爱金石学官员的研究和风气产生的一系列作用,在康熙时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在典型学者的影响下,逐渐更多的士人们关注金石学和金石文献。康熙中期前后,拓本在社会中大量流转,也使得士人们对拓本有了购买、委托、馈赠、亲拓等等诸多途径,可以满足研究、鉴藏、临习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清初金石学中的着述、访碑、拓本相关问题明晰后,同样对汉碑书法风格关注的士人们,是我们研究清初隶书审美和取法的关键。通过研究可明,在审美集中关注现象的影响下,临习汉碑者方逐渐被广泛带动起来,但这是汉隶、曹魏隶书、唐隶及时人风格并行的时代,而习汉隶的群体是在逐步扩大中进行。换言之,金石学的证定经史与拓本鉴藏者,促使汉碑审美群体扩大,进而带动了热爱书法的学者们对碑刻风格关注,访碑和拓本流布广泛更使得临习群体扩大。最后,书法史中的“碑学”与相关联的金石学,多是以乾隆一朝作为分界点,并未追溯清初。原因由本文研究可明,清初金石学是奠定一朝之风气,探索中发展。乾隆以后,考据风气大兴,金石学成为普及在小学或朴学研究中重要的力量,伴随出土金石日多,再而带动各种拓本风行,对后世所谓得“碑学”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清初金石学可视作“碑学”发展最源头中的润滑剂。
柯佳玮[3](2020)在《《东岇志略》作者闻性道生平考——以遗民情结为中心》文中提出闻性道生活于亡国丧君之际,却始终游离于浙东抗清运动战场之外。望族文化造就了他的士人风貌,因而在面对守节之志与现实困厄冲突的时候,往往能自全其节。他既与抗清名士交游,也在坚守气节的同时,予清代官员进行有限度地协助,并最终借助编撰乡邦文献的形式,重新建构自己的意义系统。
卢高媛[4](2019)在《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诗人集会历史悠久,是一种普遍存在且极具特色的文学现象。清代诗人集会活动繁多,覆盖面广,在规模和频率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代,成为各个阶层文人群体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清代诗人集会为研究对象,以清代政治、历史、地理、文学等文献资源为基础,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将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清代诗人集会进行综合和专题论述。同时,尝试突破传统的史实叙述和文本解读模式,将诗人集会置于清代历史发展的整体环境和动态过程中,揭示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并纠正之前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在总体考察和专题延展的基础上,本文按照先总后分、以点带面的思路安排篇章结构,以深入探讨清代诗人集会的特征、作用和影响等问题。本文共五章,主要专注于以下几方面的论述:第一,清代诗人集会的基本特色。第一章和第二章从主题形式和思想内涵两方面对诗人集会在清代的新变化和新特质进行了概括和提炼,侧重于考察清代诗人集会在因袭和继承前代基础上的创新和超越。其一,清代诗人集会在主题拓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节日型集会和季节型集会已经成为清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贤生日设祀集会、金石鉴赏集会和戏曲观赏集会的盛行则是清代人文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体现;其二,清代诗人集会在思想内涵上也呈现出新的特色。从集会的审美品格来说,清代诗人集会以古雅精神为核心审美意旨,同时追求理性与情感的调融和统一。从集会的基本功能来说,清代诗人集会在娱情、群体认同和政治功能方面都有新的应用和扩充。第二,清代诗人集会与唐宋诗之争。清代的唐宋诗之争贯穿始终,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到诗人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唐宋诗之争对诗人集会有着难以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诗人集会在唐宋诗之争中也发挥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以时间发展为轴,以若干重要诗论家和诗人集会为点,就诗学宗尚对诗人集会的影响、诗人集会对诗坛风气的推动、诗人集会与诗学论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清代不少诗人集会涉及唐宋诗之争,比如一些颇具声望的诗人会在集会时表述和实践自己的诗学主张,以此扩大影响;一些诗歌流派更会利用集会宣扬门户宗尚,以此寻求志同道合之人,壮大自身势力。这是清代诗人集会和诗学研究的交汇之处,对此进行考察所取得的成果对两者皆有一定的启发。第三,清代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以诗人集会为切入点,对明清两大遗民群体进行论述,是对传统文学空间中群体创作的考察,也是对旧式社交模式下群体心态的探究。第四章分为明遗民和清遗民两个部分,对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侧重于归纳和总结两者在不同时期呈现的差异性特质。诗人集会作为新旧时代交替中的一个特殊文学空间,是旧思想的避风港,也是新思想的发育地。诗人集会为遗民群体缓解了现实失落,提供了情感归属,实现了价值诉求,满足了他们多层次的心理需求。遗民群体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让他们在创作上充满热情,同时也催使他们开展集体活动,为彼此建立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战线。第四,清代诗人集会与近代中日外交。第五章以晚清驻日公使何如璋、黎庶昌在日本的诗人集会活动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近代中日外交关系为落脚点,对这时期双方的政治意图、文化心态,集会酬唱的创作风格、思想内容等问题进行探究。在他们的主导下,诗人集会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对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外集会”将政治目的融于诗歌唱和之中,用文学交流的方式促进了外交友谊的建立,在汉诗酬唱中搭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达成了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使外集会”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手段,利用文化输出以非战的方式实现同化或者征服的战略目的。作为特殊时代环境下全新的集会类型,“使外集会”在清代诗人集会和诗歌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许晴[5](2019)在《全祖望咏史诗研究 ——以《鲒埼亭诗集》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全祖望是清代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及思想家,一生着述颇丰。朱铸禹先生的《全祖望集汇校集注》较为齐全地收录了他的诗文。其中,除去单独列为三卷的《句余土音》和《皇雅》诸篇,《鲒埼亭诗集》十卷基本囊括了全祖望一生所作诗歌。《鲒埼亭诗集》总计收录843首诗,咏史诗有近300多首。全祖望咏史诗深受其经学、史学的影响,叙事集中在政治、社会和人文事件,纪实特征鲜明。论人以表彰忠臣烈士和咏叹历代文士为主,兼说历代帝王和女性楷模。全祖望咏史诗体式多样,古体灵活,律诗老成;以气贯文,称情而出,灵活运用各种典故,以诗补史、以诗正史及以心为史;语言凝练老辣,以重字见长,呈往复回环之态。全祖望咏史诗的创作既与其学术取向、生平经历紧密关联,又受清初特定时代氛围、浙东学术文化、全氏家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全文分为五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绪论部分梳理全祖望咏史诗的研究现状,对《鲒埼亭诗集》的版本刊刻和研究价值作简单阐述,并说明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结合学界现有成果对全祖望咏史诗创作背景进行概述。第二章对全祖望咏史诗的思想内涵进行探究和研析。第三章从诗歌体式、表现方法和语言形式三方面探讨全祖望咏史诗的艺术特色。结语主要阐述全祖望咏史诗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文学史上作出的贡献。
蒋东玲[6](2017)在《明清之际文人的集群关系变异及其诗界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明清之际的历史语境激变影响着文人集群关系的稳定性,出现了群体关系离析和再聚合互见的格局变化。在此过程中,文人群体的伦理依托、聚合动因和活动空间皆有所变异:基于亲师友等伦理关系的既有族群、学团和社局出现碎片化、混杂型再聚合态势;文化本位型集群动因趋于政治化,衍变为裹着文化外衣的政治性集群;再聚合群体的成员占籍来源和活动轨迹趋于泛地化,淡化了原有集群的乡邦地域色彩。文人集群的泛地化流动形成了清初诗群版图"诗群-群丛-文化圈"的网络化延展与诗国竞争格局的区位差异,同时,在文人再聚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群体文化共质和混层文化空间对于清初诗歌创作思维的类型化、诗风气骨的两极化及诗歌体式的偏好性选择等方面皆有影响。
王新立[7](2017)在《近代文学社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对近代文学社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状况作一通览式的描述,以期能够达到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尝试从文献学、历史学的角度考证近代主要文学社团的产生与发展状况,从文学史、社团史的角度来研究近代文学社团与近代社会文化、近代文学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关注与其紧密相关的外在因素,如时代局势的动荡,西方文化的冲击,文学革命和新文学思潮的影响等,也关注其内在的存在状态,如社团内部的构成、社团的条例规定、社团活动与发展的方式、社员的文学创作与作品的收集、整理与传播等,使文学社团研究更加立体化,更加丰富。文章思路方面,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时代背景,主要从近代社会的巨变,中国文化在近代的转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革命,如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方面,探究这些时代因素对传统文人与传统文学社团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从19世纪初开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120余年间文学社团的发展历程,依据该时期文学社团发展的具体状况,分为恢复期,复兴期,低落期,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社团进行详细梳理。对一些重要社团进行具体考证。第三章为近代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文学社团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中台湾以诗钟为主要创作方式的文学社团活动,在近代,特别是在清末发展非常繁盛。东南亚作为中国海外华人数量最多、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较之其它地区,也更加浓厚。本章马来亚地区为中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社团在该地区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当地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影响。第四章为近代文学社团的特征研究,主要包括:基于社团与社员的考察,一是从地域文化与文学的角度考察近代文学社团与社团成员的地理分布,二是对社团主要成员身份的考察,并进一步探究社团的性质与特征。此外,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科举制度在近代被废止之后,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文社,并没有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消亡,而是发生了一些改变,并继续存在着。第五章为几类特殊的文学性社团研究,在近代文学社团的发展中,既有一些和前代文学社团相似的社团,如怡老类社团,又出现了一些前代没有的社团类型,如诗钟社。现阶段这些社团在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也难以归类,同时又创作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征。为完整体现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全貌。本章针对几类主要的文学性社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怡老类文学社团、季节性文学社团、诗钟类文学社团、哀悼性质的文学社团,以及报刊类和校园文学社团等。
向双霞[8](2017)在《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的接受》文中研究表明在词学发展史上,清词与宋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北宋”亦或“宗南宋”在清代词坛一直争论不休。词在清代出现中兴盛况与清词对宋词词艺和内涵的借鉴不无关系,研究清词对宋词的接受既可以将清词与宋词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又能理清词在宋代之后一脉相承的情况。本文选取南宋遗民词人群体(以王沂孙、张炎、周密为中心)和清初词人朱彝尊为代表来进行清词对宋词的接受研究。虽然朱彝尊不是南宋遗民含义上的遗民,但其遗民情节和经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出仕新朝)让其与南宋遗民有共同的身世之感,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的咏物词也推崇备至,笔者选择“醇雅”词风和审美范式两个方面探讨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的接受。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首先对研究现状作以梳理,在对咏物文学历史流变分析的基础上,对咏物词这一本文核心概念作出界定。第一部分先阐述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醇雅”词学观念的继承;然后从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来论述其在作品中的表现。第二部分写对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审美范式的接受。本文所论述的审美范式,是就审美关系中“物”和“我”二者谁居于主体地位而言的。将审美范式分为“摹刻咏叹式”和“穷物赋形式”,并从这两个方面分析朱彝尊的接受情况。朱彝尊对南宋遗民“摹刻咏叹式”词作推崇备至,但是,其创作实践却将“穷物赋形式”作为其主要审美范式,这种词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之间差距的原因,也是本章节探讨的重点。第三部分从两个方面写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接受的词学意义。一方面,朱彝尊咏物词对南宋遗民咏物词的接受纠正了明词的淫靡词风,引领词学重归南宋醇雅;另一方面写其在咏物词艺术手法方面的丰富和创新对后代咏物词创作的借鉴作用。
刘佳[9](2017)在《清初甬上家族与文学研究》文中指出清初甬上文学家族数量众多。在“天崩地解”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在抗清最为激烈的浙东这一区域范围之内,我们可以通过文学家族易代之际的抉择和文学创作观照文学与历史的真实。甬上家族的繁盛大致受到地理环境、文化教育和家族传承因素影响。甬上基本的文学家族不少于四十一个,按照入清后的家族命运可将其分为衰亡的文学家族与崛起的文学家族两大类。他们在易代之际呈现的特点可以简要概括为:呈现综合发展态势,不再只是单一的文学家族;由重视科考到无心科举;遗民气节最甚,抗清活动最巨;女性角色在教育与文学创作方面的凸显。在清初的甬上地区,文学家族的交游往来极为频繁,甚至通过交往达到了一种团结紧密的状态。砌街李氏家族和定远万氏家族与高氏家族、李氏家族、董氏家族等都过从甚密,万氏家族还与余姚黄氏家族往来频繁,特别是黄宗羲,对万氏家族子弟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抗清取向、人生选择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镜川杨氏家族对其姻亲家族带来了学术影响、官场提携和气节感召。砌街李氏李邺嗣与定远万氏万斯备为翁婿关系,万斯备帮助李邺嗣搜集《甬上耆旧诗》材料,李邺嗣影响万斯备的诗歌创作内容以及宗杜学陶风格的形成。结社唱和作为一种抒写内心、舒缓痛楚的行为方式,这段时期大量涌现。根据甬上遗民结社中成员的祖籍地、遗民结社的活动地点、结社宗旨等可以对其进行分类。文学家族是结社唱和的主力,而通过结社进程、场面和创作,可以窥探家族文学的景象和气氛。甬上文学家族在抗清斗争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他们是甬上抗清斗争的领导者和支柱,他们通过直接抗清、隐逸明志、间接抗清等形式参与斗争。甬上家族抗清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着述宏富,体现了家族命运的衰变,具有家族指向性和家族传承性,同时具有“史诗”特征。城东钱氏家族以诗为文,描绘抗清风云;以诗为史,记录英灵节概;以诗为歌,抒发忠贞志节;以诗为记,记录家族变迁。甬上文学家族所创作的抗清文学,既是家族文学的一部分,也是遗民文学的一部分。由明入清的历史巨变,使得甬上每一个家族都经历了“天崩地解”的动荡而变得风雨飘摇。除了城西范氏家族在入清之后有所振兴,其余的家族基本上都是渐至没落。衰落式家族,他们参与抗清,财散人亡;不入科场,谢绝入仕;遭逢打击,处境严酷。唯范氏家族有赖于藏书之功,通过科场积极入仕,但这也使得范氏家族在甬上处于一个比较孤立的地位。甬上文学家族的子弟在入清之后的选择主要分为反抗者和合作者,反抗者又可以细分为直接反抗者、闭门着述者、为僧为道者、逃离避祸者等。关于遗民子弟心态的演变,这是一个漫长而隐晦的过程,但我们还是可以整理出这样一条线索:抗争—哀叹—顺同,这其实与明遗民的普遍心理变化是大同小异的。文学家族通过文学书写展现了家族命运的衰变,描绘出了一幅家族命运在易代之际的兴衰图像。
王婧[10](2017)在《宁波甬上证人书院建筑艺术探析》文中提出书院是古代儒家士人聚集、讲学、藏书、习艺、游息之所,也是我国古代社会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浙江地区历来文风昌盛,在中国书院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中以浙东宁波地区尤为繁盛。本文试以宁波甬上证人书院为研究对象,先整体后局部、宏观到微观,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及实证考察客观分析甬上证人书院建筑艺术,以抛砖引玉,查缺补漏。由于大多传统书院遗存不完整,或书院遗存规模较小,对书院建筑艺术的研究多以某一区域内的多个书院为研究对象,未能就某一单体书院进行深掘的研究。笔者试图利用甬上证人书院这一现存建筑,从伦理观、艺术观、构造技术等方面来分析其建筑艺术,为了解宁波书院建筑文化景观提供一个典范。甬上证人书院是浙江着名书院之一,宁波书院之首,在浙江书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历经百年风雨,甬上证人书院到今天,仍作为传播浙东学术功能的教育基地存在着。书院较完整的保留了明末初建时的建筑空间布局,是作为研究我国传统教育建筑文化不可多得的,“活”的书院。通过对其建筑遗存空间艺术、细部装饰艺术、构造艺术进行详细剖析,以明了中国传统书院的建筑文化,为浙江书院建筑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文献。具体而言,先通过实地调研、测绘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书院项目全貌;其次搜集各种书院建筑艺术相关文献,采用与其他书院建筑对比的方法整理出甬上证人书院建筑文化的普遍性及特殊性,再进一步研究这些建筑文化在书院建筑空间、建筑形制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以研究不同时期建筑的构造技术和装修工艺的特征,作为书院建筑群落形成的技术支撑。
二、清初甬上遗民结社略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初甬上遗民结社略考(论文提纲范文)
(2)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背景 |
一、选题目的 |
二、金石学称谓的变迁 |
三、金石学在当代学科中的相关问题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一、近代以来金石学的研究范围 |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与方法 |
一、清初时间区限与研究范围 |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 |
三、本课题创新点 |
第一章 清初金石学发展背景 |
第一节 宋代金石学形成概述 |
一、宋代金石学形成前的重文字学风气 |
二、金石学风气确立 |
三、南宋金石学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清初对明代金石学的继承与批判 |
一、明中期以前金石拓本的流转概况 |
二、清初与明代中期金石学的关联 |
三、清初金石学对明末风气的继承 |
第三节 清初金石学文化背景与学术风气 |
一、明清易代后学者政治生态 |
二、集社、游幕下的金石学环境 |
三、清初金石学的现状 |
第二章 清初金石学着述分类与研究 |
第一节 清初金石着录分类 |
一、清代以来金石着述的分类方法概述 |
二、清初吉金着录情况 |
三、清初金石着录分类与解题 |
第二节 清初通纂类金石学专着研究——以郭宗昌、叶奕苞、李光映着述为例 |
一、郭宗昌《金石史》相关问题考述 |
二、叶奕苞《金石录补》及其相关问题考述 |
三、李光映《观妙斋藏金石文考略》考论 |
第三节 清初金石学着述中的专题性研究 |
一、清初金石学中石经研究相关问题考察 |
二、周在浚《天发神谶碑考》的影响 |
三、清初《瘗鹤铭》群体研究现象 |
第三章 清初官员曹溶、王士禛访碑研究 |
第一节 曹溶清初访碑寻帖的兴趣旨在 |
一、曹溶仕宦生涯与山西任职的心路考察 |
二、曹溶任期山西内与友朋的金石互动 |
三、曹溶在清初金石学中的角色 |
第二节 王士禛访碑中的“崇宋”意识 |
一、《蜀道驿程记》《秦蜀驿程后记》中的石刻考察 |
二、王士禛金石学学术积淀 |
第三节 清初访碑案例再探 |
一、清初访碑现象在当代语境下的探讨 |
二、叶奕苞、林侗:个人出行下的访碑释疑 |
三、杨宾、李蕃:访碑后的表达与实践 |
第四章 清初士人拓本来源考察 |
第一节 碑洞、慈仁寺:清初拓本南北出售情况 |
一、“碑洞”所售以新拓为主 |
二、慈仁寺:北方最重要书肆 |
三、拓本交易遍及南北书肆 |
第二节 清初士人间拓本的馈赠 |
一、叶奕苞金石拓本受赠来源 |
二、碑刻集中地域的学者与友朋间的拓本交流 |
第三节 清初士人拓本来源的其他途径 |
一、清初官员支持下的拓本获得情况——以朱彝尊为例 |
二、亲制拓本 |
第五章 清初金石学与汉碑取法之关系 |
第一节 汉唐碑刻:清初士人对宋拓审美的考察 |
一、清初宋拓鉴藏与研究的不同功用 |
二、关于唐拓、宋拓一些问题的说明 |
三、宋代相关金石文献中的汉碑拓本 |
第二节 清初金石学环境中的汉碑“古法”观念递变 |
一、从郑簠、傅山、朱彝尊悔初习隶书谈起 |
二、清初金石学着述中的汉碑观念 |
三、清初后期金石着述中的汉碑观念 |
第三节 品评与实践:清初汉碑的多重价值取向 |
一、清初金石学者中的习汉碑倾向 |
二、取法汉隶的书画家群体 |
余论 |
一、学者群体与学术着述方法百年内的嬗变 |
二、由杨霈批评傅山书《郭林宗碑》引起的思考 |
三、清初汉碑风气与碑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东岇志略》作者闻性道生平考——以遗民情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闻性道生平事迹考 |
二、闻性道交游考 |
三、结论 |
(4)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若干技术性说明 |
绪论 |
一 清代诗人集会的定义与范畴 |
二 清代诗人集会的研究现状 |
三 清代诗人集会的研究意义 |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清代诗人集会主题形式上的旧习与新变 |
第一节 节日集会与清代社会民俗风尚 |
第二节 季节型集会的美学意趣 |
第三节 先贤生日设祀集会的兴起与盛行 |
第四节 金石鉴赏集会与清代学术风气的蔓延 |
第五节 诗人集会与戏曲的艺术交融和多元表现 |
第二章 清代诗人集会思想内涵上的继承与超越 |
第一节 清代诗人集会的审美品格 |
一 “古意存斯,雅音播矣”:古雅的文化格调 |
二 “风动清歌引醉吟”:兼具理性与情感 |
第二节 清代诗人集会的基本功能 |
一 “极娱游于暇日”:集会的娱情功能 |
二 “同人道不孤”:集会的群体认同功能 |
三 “扶持正人,维持国是”:集会的政治功能 |
第三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唐宋诗之争 |
第一节 诗人集会与明清之际的宗宋诗风 |
一 钱谦益入清后的经历及其“唐宋兼宗”的诗学观 |
二 “假我堂文宴”集会的诗学宗尚与理论实践 |
三 “假我堂文宴”集会的意义及影响 |
第二节 诗人集会与清初庙堂之上的宗唐抑宋风向 |
一 康熙初年京师诗坛宋诗风的盛行和流弊 |
二 “万柳堂”集会的宗旨:整饬诗坛,宗唐抑宋 |
三 康乾时期统治者的尊唐倾向与盛世酬唱 |
第三节 诗人集会与清代中后期的宗宋思潮 |
一 翁方纲的“肌理说”与崇苏情结 |
二 “寿苏”集会的盛行与宗宋思潮的高涨 |
三 “寿苏”集会的诗学内涵:理论宗尚的仪式化表达 |
第四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遗民心态 |
第一节 诗人集会与明遗民心态 |
一 动荡时局与明遗民群体的生存困境 |
二 顺康年间江南明遗民群体的集会酬唱与心态嬗变 |
三 明遗民集会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多重审美体验与情感张力的构建 |
第二节 诗人集会与清遗民心态 |
一 社会转型与清遗民群体的文化焦虑 |
二 “癸丑修禊”集会的慕古思想与逐新意识 |
三 清遗民集会诗歌创作的思想倾向:时空错置的精神困顿与情感冲动 |
第五章 清代诗人集会与近代中日外交 |
第一节 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与“使外集会”的兴起 |
一 何如璋使日期间的国际形势与外交策略 |
二 何如璋使日期间与日人的集会往来 |
第二节 黎庶昌两度使日与“使外集会”的繁盛 |
一 黎庶昌的使外经历和外交思想 |
二 黎庶昌两度使日期间中日东洋酬唱的盛况 |
第三节 “使外集会”的意义和影响 |
一 日人集会诗里的“中国文化”和“中日关系” |
二 “使外集会”的政治意涵和文化影响 |
三 跨文化视域下“使外集会”的历史意义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全祖望咏史诗研究 ——以《鲒埼亭诗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述 |
二、文献整理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全祖望咏史诗创作背景 |
一、明清易代之际浙东社会氛围 |
二、浙东学术的传承 |
三、家族文化的沾溉 |
四、全祖望创作心理 |
第二章 《鲒埼亭诗集》咏史诗的思想内容 |
一、记录历史事件 |
二、咏叹历代帝王 |
三、表彰忠臣烈士 |
四、敬仰学者文士 |
五、树立女性典范 |
第三章 《鲒埼亭诗集》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
一、诗歌体式:古体灵活,律诗老成 |
二、表现方法:以气贯文,荟萃百家 |
(一)以气贯文 |
(二)称情而出 |
(三)以典入诗 |
三、语言形式:复辞见长,回味无穷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6)明清之际文人的集群关系变异及其诗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既有集群关系的离析及其社会性伦理表征 |
二、群体关系的再聚合与内聚因素的三重变异 |
三、集群关系变异对于清初诗界的多维影响 |
(7)近代文学社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论述 |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研究 |
二、九十年代至2005年期间的研究状况 |
三、2006年以来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难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
一、“近代”时间范围的确定 |
二、“文学社团”概念的界定和收录标准 |
三、具体文学社团命名的方式方法 |
第一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文学社团”源流考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述 |
第三节 近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 |
第四节 近代文学思想流变与特征 |
一、传统文学思想的延续与改变 |
二、早期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文学思想 |
三、文学界革命 |
四、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
五、文学特征 |
第二章 近代文学社团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恢复阶段 |
一、兰心诗社考 |
二、泊鸥吟社考论 |
三、沽上梅花诗社考 |
四、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二节 近文学社团复兴阶段 |
一、江东词社考论 |
二、言社、益社考论 |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三节 近代文学社团低落阶段 |
一、支社考论 |
二、翠屏诗社考论 |
三、其它文学社团概述 |
第四节 近代文学社团再次复兴阶段 |
一、希社考论 |
二、虞山诗社考论 |
三、寒山社考 |
四、其它社团概述 |
第三章 港台地区及东南亚文学社团发展状况 |
第一节 香港、澳门地区 |
第二节 台湾地区 |
一、发展轨迹 |
二、社团目的与主要内容 |
三、社团活动简述 |
第三节 东南亚地区 |
第四章 近代文学社团的新变 |
第一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近代文学社团的构成与变化:基于社团成员身份的考察 |
一、成员身份的考察 |
二、社团成员的籍贯分布 |
第三节 科举兴废与近代文社转型 |
第四节 近代女性文人结社活动及其影响 |
第五章 近代特殊的文学性社团述论 |
第一节 诗钟类文学性社团 |
一、诗钟渊源考 |
二、诗钟的创作方法 |
三、近代诗钟类文学社团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怡老类文学性社团 |
第三节 季节类文学性社团 |
结语 |
附录: 近代文学社团知见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醇雅”词风的继承 |
第一节 “醇雅”词学观念的继承 |
第二节 无邪、雅正的内容 |
第三节 骚雅清空的艺术风格 |
第二章 对审美范式的接受及意义 |
第一节 对“摹刻咏叹”式的接受 |
第二节 对“穷物赋形”式的接受 |
第三节 朱彝尊咏物词的实践与理论差异原因探析 |
第三章 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接受的词史意义 |
第一节 纠浮靡之风尊词体之位 |
第二节 丰艺术手法扩发展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清初甬上家族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理论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内容与视角 |
第一章 家族与文学概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家族 |
二、遗民 |
三、文学家族·家族文学 |
第二节 人文荟萃,甬上风华 |
一、钟灵毓秀,历史悠久 |
二、文献之邦,善文重教 |
三、英才辈出,人杰地灵 |
第三节 甬上文学家族总论 |
一、家族兴盛的因由 |
二、梳理与类型划分 |
三、文学家族的特点 |
第二章 交往与文学 |
第一节 师友同僚交往与家族 |
一、以砌街李氏家族交往为例 |
二、以定远万氏家族交往为例 |
第二节 姻亲与文学 |
一、甬上姻娅关系 |
二、姻亲与家族:以镜川杨氏家族为例 |
三、姻亲与文学:以李邺嗣与万斯备为例 |
第三节 结社与文学 |
一、结社梳理与类型划分 |
二、结社与文学家族 |
三、结社与家族文学 |
第三章 抗清与文学 |
第一节 文学家族与抗清斗争 |
第二节 战斗中的文学:文学家族的文学创作 |
一、家族抗清文学特征 |
二、城东钱氏家族的抗清书写 |
三、家族抗清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
第四章 家族命运与文学 |
第一节 家族命运的兴衰演变 |
一、衰落的家族及原因 |
二、中兴的家族:以城西范氏家族为例 |
第二节 文人走向与心态演变 |
一、甬上文人的走向 |
二、遗民心态的演变 |
第三节 文学书写与家族命运 |
一、文学书写中的家族命运 |
二、漂流海外家族的命运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宁波甬上证人书院建筑艺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主要研究的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创新点、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1.4.3 关键问题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6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的思路 |
1.6.2 研究的方法 |
2.甬上证人书院概况 |
2.1 书院的生成土壤及其历史成因 |
2.1.1 宁波的文化地理概况 |
2.1.2 宁波古代私学的历史面貌 |
2.1.3 甬上证人书院的教育思想倾向 |
2.2 甬上证人书院的文化类型与动态变迁 |
2.2.0 甬上证人书院的文化类型 |
2.2.1 书院建筑的历史变迁与动态嬗变 |
2.2.2 书院建筑的群落建造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3.甬上证人书院建筑文化探源 |
3.1 书院建筑的社会伦理价值体系 |
3.1.1 书院建筑伦理下的选址文化 |
3.1.2“礼”制的伦理空间 |
3.1.3“乐”制下的群体布局规划 |
3.2 甬上证人书院建筑园林的文化意境追求 |
3.2.1 寄情于景的园林造景 |
3.2.2 抒情言志的园艺借喻 |
3.3 文人志趣与世俗文化的融合 |
3.3.1“教游合一”的书院理念 |
3.3.2“宗学兼备”的民居特色 |
3.4 本章小结 |
4.甬上证人书院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
4.1 社会伦理价值体系在建筑空间中的体现 |
4.1.1 选址及其环境特色 |
4.1.2 建筑群体的功能分区 |
4.1.3“礼”制下的空间序列 |
4.1.4“乐”制下的空间布局 |
4.2 书院园林空间意境的营造 |
4.2.1 外部园林空间意境的营造 |
4.2.2 内部庭院空间意境的营造 |
4.2.3 植物景观配置与书院文化意境 |
4.3 文人志趣与世俗文化的空间表达 |
4.3.1 文人空间的营造手法 |
4.3.2 建筑装饰艺术的教化功能 |
4.3.3“宗学”文化特色在空间中的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甬上证人书院单体建筑形态分析 |
5.1 书院主要单体建筑 |
5.1.1 讲堂 |
5.1.2 万氏家史 |
5.1.3 万氏原祠 |
5.2 门 |
5.2.1 人字坡正门 |
5.2.2 牌楼式大门 |
5.3 本章小结 |
6.甬上证人书院建筑的构造与装修艺术 |
6.1 书院硬山建筑的大木作构架 |
6.1.1 书院木构架类型分析 |
6.1.2 木构架主要构件分析 |
6.2 屋顶结构及营造技术 |
6.2.1 屋面提栈技术 |
6.2.2 屋面瓦作类型及营造技术 |
6.2.3 书院屋脊营造特点 |
6.3 书院建筑的山面 |
6.3.1 山墙的形式 |
6.3.2 山墙的构筑材料分析 |
6.3.3 山墙构件 |
6.4 地面铺装 |
6.4.1 室内地坪 |
6.4.2 室外地坪 |
6.4.3 天井地坪 |
6.5 书院建筑装修与装饰工艺 |
6.5.1 装修作 |
6.5.2 装饰材料与工艺 |
6.6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清初甬上遗民结社略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明文人佛教结社研究 ——以公安三袁为中心[D]. 邓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清初金石学研究 ——以着述、访碑、品赏为中心[D]. 王文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东岇志略》作者闻性道生平考——以遗民情结为中心[J]. 柯佳玮. 基础教育论坛, 2020(03)
- [4]清代诗人集会专题研究[D]. 卢高媛. 浙江大学, 2019(01)
- [5]全祖望咏史诗研究 ——以《鲒埼亭诗集》为中心[D]. 许晴. 绍兴文理学院, 2019(09)
- [6]明清之际文人的集群关系变异及其诗界影响[J]. 蒋东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7]近代文学社团研究[D]. 王新立. 武汉大学, 2017(06)
- [8]朱彝尊对南宋遗民词人咏物词的接受[D]. 向双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清初甬上家族与文学研究[D]. 刘佳. 西南大学, 2017(02)
- [10]宁波甬上证人书院建筑艺术探析[D]. 王婧.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