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崇尚孝道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高欣[2](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理性思辨和价值观念,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为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根基、薪火相传,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并且必然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可以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必然性,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等方面看,“双创”是必须的、必要的;同时,“双创”也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和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当前,“双创”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机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机遇等;当然,“双创”也会碰到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等一系列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双创”过程中,必须坚持批判性与继承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文性与科技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原则,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好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双创”;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齐心戮力的协调机制和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做好国家顶层设计、融入日常社会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实现“双创”途径的多样化,切实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规律性,严格遵循需求内驱律、实践推动律、挖掘保护律和融合创新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双创”的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洪彩贝[3](2021)在《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统一体,反映了中华儿女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它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可靠依附。本文以中华传统节日为研究对象,从节日特性出发,探析中华传统节日蕴藏的文化价值。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传统节日的代表性内涵;中华传统节日的特性与功能;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价值及其当代弘扬。通过探究中华传统节日的代表性内涵,如以阖家团圆、慎终追远、落叶归根、孝亲尊老等为主题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分析其所具有的文化认同、伦理道德、历史传承和民族团结等重要特性,以及凝心聚力、道德教育、价值引领、文化弘扬等功能,为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呈现提供理论来源,并积极探讨中华传统节日的弘扬路径,实现其文化价值,使其服务新时代,焕发时代魅力。“全球化”使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也使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人们的思维观念与生产生活也随之变化,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的涌入,使得中华传统节日饱含的深刻情怀逐步被淡化,文化价值的效用日显淡薄。中华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强有力的载体,其因独特的符号形态而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为此,基于中华传统节日特性与功能的探析,深入剖析中华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深化民族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信仰筑牢价值;涵养孝道至上与忠诚爱国的家国情怀价值;建构天人合一与礼俗约束的和谐文化价值。同时,本文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提供可行性路径,以期进一步展现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一是通过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旅游产业、构建中华传统节日传承基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节俗形式等来营造良好的中华传统节日氛围,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价值在良好的节日氛围中得到发挥;二是积极推动中华传统节日融入家风文化、校园文化、单位文化等组织文化建设,充分协调运用好组织文化合力作用;三是发挥中华传统节日非传播媒介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华传统节日的国际传播。新时代着力研究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价值,是对坚定文化自信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有益探索,又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保障。
科尔芳卉[4](2021)在《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德以孝为先,百善孝为始。”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精髓,作为中国伦理道德的开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成为华夏儿女至今依然发扬光大优秀品质。而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等的影响,忽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孝伦理道德滑坡等现象时有发生。面对严峻的挑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深度发掘孝道文化的精华所在,对大学生进行优秀孝道文化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将孝道文化中的精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展高校学生孝道文化教育,不仅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和广度,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需求性。本文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阐释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孝道文化的研究,本文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从孝道文化的阐释、孝道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行了概述,以清晰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逻辑起点;第三部分介绍了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总结归纳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挖掘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作为研究立足点:第四部分介绍了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的针对性对策,以坚持问题为导向,探寻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作为研究的重点;第五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结论,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作为研究的价值判断。
刘欢[5](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肖群忠[6](2021)在《传统孝道的百年境遇与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始德与首德,是传统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中一个根本性、始基性的价值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鲜明特征。在百年前孝曾受到一些激进启蒙知识分子的激烈批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孝道又逐渐得到重视和弘扬。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肯定孝是中华传统美德,这具有重要的历史里程碑意义。在当代中国,孝道应该重新回归其家庭子德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孝在当代社会仍然能发挥其重要价值:第一,有利于改善家庭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稳定;第二,有利于促进以孝为基础的家庭养老;第三,有利于增强当代中国社会基层社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第四,有利于立德树人,培养现代中国人的道德责任感,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宋海蓉[7](2021)在《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基于山西省运城市Y区的探索实践》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德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值得大力弘扬与发展。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对传统德孝文化存在认知偏差,更没有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德孝。因此,进入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如何结合时代的要求,在涵养民风、培育公民道德、提升公民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山西省运城市Y区为例,对传统德孝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分析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及意义。其次,通过对Y区的实地调研,总结其德孝文化发展取得的成效,即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设施较为齐备、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发展制度建设较为完善;分析其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即凝练内容不到位、转化形式不新颖、推进主体太单一;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创新发展的主观意识不够强、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不得力、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最后,探讨了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凝练创新发展的文化内容、构建创新发展的转化形式、建设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健全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传统德孝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问题,既是一个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一个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从不同的维度对传统德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不断地寻求现实发展路径,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不仅会进一步使德孝文化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对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此项研究,能够为山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传统德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田山妹[8](2020)在《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根植于中华文明的传统孝文化,其产生之后内涵不断丰富、拓展、泛化,在中国历史上对社会秩序、政治制度的稳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孝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沉淀、凝练,体现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中。大学生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力量,其肩负着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不仅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也适合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特点。传统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大学生和全体国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除引言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传统孝文化的基本概述。传统孝文化体现在中国宏大的历史轴上,传统孝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使其适应和回应时代的变迁,做出符合各个时代阶段的沉淀。本文从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涵,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界定和精神实质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二部分,立足于大学生的角度,分析了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其对于大学生价值体系构建的意义。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为其明白生命从何而来将往何去的人生意义奠定基本框架,产生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感知和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界定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阐述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第三部分,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大学生对优秀传统孝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造成了其对优秀传统孝文化的学习缺乏动力,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观使家庭中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存在缺失,高校对优秀传统孝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因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的教育效果,社会在多元思想的影响下,存在因传统孝文化的糟粕而忽视其精华的情况。第四部分,基于对问题和原因的分析,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给出相对应的对策。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需要这四个方面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孝文化的责任。
迟鑫昊[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孝道文化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道德意蕴和人文价值对人们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我们的本土文化也遭受了外来经济与思潮的冲击,许多人对待孝道的观念逐渐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养老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成长和发展关乎着国家的未来,深入了解与全面掌握他们对新时代孝道观的认同如何以及能否正确的践行,对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理论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因此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的丰富内涵,从概念界定,内容特征几个方面全面把握。对孝道的内涵、历史演变、新时代、新时代大学生、新时代大学生的孝道观内容进行阐释;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和新时代习近平家风建设理论三个方面为日后在高校中培育、融入孝道做好坚实的理论支撑;接着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真实、客观的数据,对当下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现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并要正确全面的看待结果,既肯定当下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积极方面,在其存在的问题上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再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当下大学生孝道观教育存在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个人对孝道的认知不够清晰,父母的教育偏激,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方式方法,在社会中的孝道氛围不够浓厚等。因此社会各界要明确责任,引领大学生的孝道观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培育大学生的孝道观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大学生自身充发挥主观能动性,家庭提高父母的责任感,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提高整体的孝道氛围。多方合力,才能为发挥最优培育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房泽旭[10](2020)在《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重视家庭文化建设,注重培育成员正确的价值观,让成员有强大的精神信仰。中华传统“家”文化是连接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世界,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国际间交流越来越紧密,人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在机遇与挑战交融的时代,把传统“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汲取传统“家”文化土壤的精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家”文化的精髓,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传统“家”文化的传承,同时将时代精神融入传统“家”文化,实现“家”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中国传统“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本文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结构开始研究,介绍了传统“家”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基本功能,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家”文化的论述,得出传统“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选择这一结论,传统“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遭遇困境及挑战,通过重点分析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以及困境分析,探究传统“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以期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家庭成员精神文化素养,更好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崇尚孝道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崇尚孝道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联系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构成系统、突出特色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问题的提出 |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语义分析 |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践行过程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 |
(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双创” |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双创” |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双创”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双创” |
(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必须“双创”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然性 |
(一)它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的必然要求 |
(二)它是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 |
(一)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二)实践机遇: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三)开放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问题 |
(一)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 |
(二)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 |
(三)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 |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原则与内容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 |
(一)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
(四)人文性与科技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主要内容 |
(一)器物文化的“双创” |
(二)制度文化的“双创” |
(三)道德行为文化的“双创” |
(四)人文精神文化的“双创” |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遵循的规律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学理分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涵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特征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容分析 |
(一)需求内驱律 |
(二)实践推动律 |
(三)挖掘保护律 |
(四)融合创新律 |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与途径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 |
(二)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 |
(三)齐心勠力的协调机制 |
(四)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途径 |
(一)做好国家顶层设计 |
(二)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
(三)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
(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论价值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价值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发展趋势 |
(一)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 |
(二)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 |
(三)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中华传统节日概述 |
一、传统节日 |
二、中华传统节日 |
第二节 中华主要传统节日 |
一、以“阖家团圆”为中心的节日 |
二、以“慎终追远”为主旨的节日 |
三、以“落叶归根”为主导的节日 |
四、以“孝亲尊老”为主题的节日 |
第三章 中华传统节日的特性与功能 |
第一节 中华传统节日的特性 |
一、文化认同性 |
二、伦理规范性 |
三、历史传承性 |
四、民族团结性 |
第二节 中华传统节日的功能 |
一、凝心聚力功能 |
二、道德教育功能 |
三、价值引领功能 |
四、文化弘扬功能 |
第四章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价值及其当代弘扬 |
第一节 筑牢信仰根基 |
一、深化民族认同 |
二、坚定文化自信 |
第二节 涵养家国情怀 |
一、孝道至上的家情怀 |
二、忠诚爱国的国情怀 |
第三节 建构和谐文化 |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
二、礼俗约束的规范性 |
第四节 中华传统节日的当代弘扬 |
一、营造良好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氛围 |
二、推动中华传统节日的组织文化建设 |
三、开拓中华传统节日的国际传播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现状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学科综合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孝道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
2.1 孝道文化的概述 |
2.1.1 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 |
2.1.2 孝道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
2.3 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2.3.1 孝道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资源 |
2.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弘扬孝道文化提供有效途径 |
2.3.3 大学生孝道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实践中 |
第3章 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3.1.1 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 |
3.1.2 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文化的践行力不足 |
3.1.3 大学生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环境有待完善 |
3.1.4 大学生孝道文化自律被冲击弱化 |
3.2 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
3.2.2 学校环境的影响 |
3.2.3 家庭环境的影响 |
3.2.4 自我修养的影响 |
第4章 优化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的对策 |
4.1 加强社会弘扬孝道文化的规范引领 |
4.1.1 加强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 |
4.1.2 培养现代孝道文化 |
4.1.3 完善孝道教育的法律法规 |
4.2 发挥家庭传承孝道文化的基础作用 |
4.2.1 树立正确的孝道伦理观念 |
4.2.2 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
4.2.3 培养大学生孝道行为习惯 |
4.3 抓好学校孝道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
4.3.2 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4.3.3 重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
4.4 强化自我孝道文化教育 |
4.4.1 强化大学生孝养父母的责任意识 |
4.4.2 强化孝道教育实践环节 |
4.4.3 强化大学生道德素质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6)传统孝道的百年境遇与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结语 |
(7)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基于山西省运城市Y区的探索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马克思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 |
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及意义 |
3.1 传统德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局限性 |
3.1.1 传统德孝文化的内涵 |
3.1.2 传统德孝文化的特征 |
3.1.3 传统德孝文化的局限性 |
3.2 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
3.3 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意义 |
3.3.1 是推进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
3.3.2 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3.3.3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
3.3.4 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前提 |
3.4 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运城市Y区传统德孝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 运城市Y区基本概况 |
4.2 运城市Y区传统德孝文化发展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
4.2.1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
4.2.2 文化设施较为齐备 |
4.2.3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
4.2.4 文化发展制度建设较为完善 |
4.3 运城市Y区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凝练内容不到位 |
4.3.2 转化形式不新颖 |
4.3.3 推进主体太单一 |
4.4 运城市Y区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4.4.1 创新发展的主观意识不够强 |
4.4.2 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不得力 |
4.4.3 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思考 |
5.1 凝练创新发展的文化内容 |
5.1.1 深入挖掘传统德孝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
5.1.2 赋予传统德孝文化时代新内容 |
5.2 构建创新发展的转化形式 |
5.2.1 发挥主流宣传媒体的导向功能 |
5.2.2 重视现代新兴媒体的传播特质 |
5.3 建设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 |
5.3.1 依托政府机构完善人才选拨机制 |
5.3.2 建设高校专业人才培育基地 |
5.4 健全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
5.4.1 健全德孝文化管理的体制 |
5.4.2 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动机制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8)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1.选题依据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理论联系实际法 |
3.访谈法 |
(四)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 |
1.研究特色 |
2.不足之处 |
一、优秀传统孝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一)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涵 |
1.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渊源 |
2.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界定和精神实质 |
1.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界定 |
2.优秀传统孝文化的精神实质 |
二、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一)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 |
1.爱生命意义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
2.爱他人意义教育使大学生产生对社会的感知和认同 |
(二)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
1.塑造以“爱”为核心心怀感恩的道德品质 |
2.培养以“敬”为核心的处世待物的心态 |
3.树立以“礼”为核心的谦逊的处世原则 |
4.建立以“忠”为核心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
三、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大学生缺乏对优秀传统孝文化的学习动力 |
2.家庭中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
3.高校对优秀传统孝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 |
4.社会上因传统孝文化糟粕而忽视其精华 |
(二)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大学生对优秀传统孝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 |
2.家庭结构变化和家长急功近利教育观影响 |
3.学校客观现实条件制约了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的开展 |
4.对传统孝文化全面否定的历史因素和社会多元思想的冲击 |
四、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的对策 |
(一)大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 |
1.勤于学习提高孝道意识 |
2.养成良好孝道践行习惯 |
(二)家庭成员注重培养理性的责任意识 |
1.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
2.父辈要思考自己的家庭责任做明智的父母 |
3.子辈要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积极承担 |
(三)学校重视对孝文化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 |
1.思想政治课充分挖掘传统孝文化的元素 |
2.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联系实际提升教育实效 |
(四)社会形成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的氛围 |
1.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
2.利用好大众传媒宣传优秀传统孝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孝道的内涵及历史演变 |
一、孝道的内涵 |
二、孝道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新时代孝道观 |
一、新时代孝道观的内涵 |
二、新时代孝道观的特征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中国传统家庭伦理 |
三、新时代习近平家风建设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现状 |
一、对孝道认知整体良好 |
二、多数家庭关系民主平等 |
三、孝道教育得到普遍重视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孝道情感认同偏弱 |
二、对孝道知情意行不一致 |
三、孝道教育力度尚有欠缺 |
四、孝道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
五、孝道教育环境尚未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孝道观教育存在问题的社会因素 |
一、网络时代的负面效应 |
二、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 |
三、社会历史的冲击 |
第二节 大学生孝道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学校因素 |
一、高校教育的重智轻德 |
二、孝道教育工作有待完善 |
三、孝道融入高校的载体不充分 |
第三节 大学生孝道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家庭因素 |
一、情感缺乏和教育方式的失衡 |
二、父母亲的榜样作用有待提高 |
第四节 大学生孝道观教育存在问题的个人因素 |
一、大学生身心尚未健全 |
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
三、对孝道文化认知不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的路径 |
第一节 优化社会孝道环境 |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多方面宣传孝道教育活动 |
三、以法律为引领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 完善高校孝道教育 |
一、丰富细化孝道教育内容 |
二、孝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三、开辟多样性孝道教育途径 |
第三节 弘扬家庭孝道美德 |
一、家庭重视孝道养成 |
二、父母坚持以身作则 |
第四节 提高个人孝道修养 |
一、培养孝道情感意识 |
二、注重孝道理论学习 |
三、实现孝道知行合一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和途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家”文化概述 |
一、中国传统“家”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
二、中国传统“家”文化基本理论 |
(一)中国传统“家”文化基本结构 |
(二)中国传统“家”文化基本内容 |
三、中国传统“家”文化基本功能 |
(一)指引功能 |
(二)评价功能 |
(三)教育功能 |
(四)开发功能 |
第三章 “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遵循和价值 |
一、习家的“家”文化建设及其对习近平的影响 |
二、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家”文化的论述 |
(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中国传统“家”文化的历史定位 |
(二)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传统“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
(三)习近平总书记认同传统“家”文化的当代价值 |
(四)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传统“家”文化的科学传承和弘扬 |
三、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
(一)“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
(二)“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家”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家”文化传承面临的形势挑战 |
(一)社会变迁的冲击 |
(二)家庭结构改变的影响 |
(三)市场经济本身的挑战 |
二、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成因 |
(一)教育资源单薄深奥、教育方法枯燥陈旧 |
(二)缺乏全方位育人氛围的建构 |
(三)教育主体传统文化素养不够 |
(四)受教者自身“家”文化意识淡漠 |
(五)教育网络平台阵地不够坚固 |
第五章 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阵地的“家”文化融入建设 |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资源 |
(二)发展线上传统“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慕课模式 |
(三)改进传统“家”文化教育模式 |
(四)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
二、丰富“家”文化实践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一)家庭层面 |
(二)校园层面 |
(三)社会层面 |
(四)国家层面 |
三、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创新“家”文化传承平台 |
(一)主流媒体建设 |
(二)网络新媒体建设 |
(三)数据库建设 |
四、传统“家”文化精华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
(一)校园精神“家”文化建设 |
(二)校园制度“家”文化建设 |
(三)校园行为“家”文化建设 |
(四)校园器物“家”文化建设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崇尚孝道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D]. 高欣.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研究[D]. 洪彩贝.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1)
- [4]孝道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研究[D]. 科尔芳卉.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9)
- [5]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6]传统孝道的百年境遇与当代价值[J]. 肖群忠. 船山学刊, 2021(02)
- [7]新时代传统德孝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基于山西省运城市Y区的探索实践[D]. 宋海蓉.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大学生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研究[D]. 田山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5)
- [9]新时代大学生孝道观教育研究[D]. 迟鑫昊.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10]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 房泽旭.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