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则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琼[1](2021)在《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文中认为分配是劳动者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薪酬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劳动者获取经济收入的基本方式,其不仅直接关系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实现程度,决定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同时公正的薪酬分配也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标志,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就对薪酬分配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薪酬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确立,有序合理科学的薪酬分配秩序已经逐步形成。薪酬分配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劳动者薪酬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也日益提升。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阶级矛盾逐步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项改革已经不断深入推进,劳动者薪酬分配的方式和公正性也暴露出新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劳动者群体之间的薪酬差距依然不合理,部分劳动者尤其是一线职工和低收入劳动者薪酬增长缓慢,劳动者对提高薪酬的需求与用人单位用工成本提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各生产要素的分配中劳动力要素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劳动法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分配法律机制。学界一直致力于关于薪酬分配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深化。一是需要拓展和夯实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西方资本主义的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正义的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社会分配的精华部分,并非相互对立、互不认同,相反,可以将三者相互融通、有机结合,深化和完善适应我国当代国情的薪酬分配理论体系,以指导具体薪酬分配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需要探寻契合时代发展主题和背景的法律机制。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少有从法学视角关注薪酬分配的问题,对于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问题更是涉及甚少。在我国践行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大背景下,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不仅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需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提出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原则和方法。这既具有完善我国新时期分配正义的理论价值,又有破解当代劳资矛盾的现实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薪酬分配体系可以有效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切身权益,保障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等方法,构建法学视角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及其公正性问题的研究框架体系。以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构成的哲学维度和以人权保障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构成的法学维度共同支撑起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回应、得所应得的强化、差别原则的考量和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四个层面体现了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必要性。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为实现当代中国薪酬分配公正提供历史和文化经验。从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来看,经济学的评判标准主要为基尼系数和要素价格,法学的评判标准由“三个程度”构成,即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和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通过上述标准,可以基本判断出某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内劳动者的薪酬分配是否公正或者趋近于公正。通过纵向比较总结出当今世界的几种薪酬分配的典型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典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瑞典的多种政策措施并用控制收入差距的模式、美国的以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分配进行调节的模式和巴西的以政府公权力为主导维护分配公正的模式。这三种典型模式可以为我国劳动者薪酬分配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需要完善和优化由权力保障机制、权利实现机制和社会支撑机制构成的、保障薪酬分配公正的制度体系。一是权力保障机制。通过分析权力配置的原则和结构,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困境,总结出我国权力配置的运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即司法公正的型塑、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新冠病毒带来的变化和困顿,尝试提出疫情背景下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二是权利实现机制。以人本理念和劳资共赢理念构建起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以劳资共决权、同工同酬权和劳动报酬请求权为内容,构成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这三项权利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虽不尽相同,但各有侧重,多效并举,共同促进薪酬分配公正之实现;三是社会支撑机制。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社会化组织,在确保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作用。工会代表权和维权手段的强化保障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决策权和监督建议权的强化保障,是这两个社会化组织有效履行职责和充分发挥保障职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化支撑机制完善的关键之所在。
詹俊伟[2](2021)在《习近平公正观研究》文中指出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公正是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站在人民立场上,给出了一系列关于“公正”的重要论述,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公正观。习近平公正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重要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阐述了习近平公正观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习近平公正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其中理论渊源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公正思想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公正思想;现实依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公正实践、社会发展中公正问题的现实存在和习近平个人的从政经历三个部分;第三章阐述了习近平公正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文化公正、社会公正、生态公正、国际公正六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公正观的理论内涵;第四章分析了习近平公正观的时代价值,阐述和领会习近平公正观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公正观是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的时代背景之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与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相符合的公正思想。
白兮[3](2020)在《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研究》文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既是对社会发展思想和发展观念的凝练概括,也是对社会发展实践与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及目标,系统理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条件与态势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卓越成就和宝贵经验的思想性概括。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思想、发展理念维度的重大理论创造,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全新表达,深沉地体现出党和国家站位新时代宏大征程的理论自觉与责任担当,充分地彰显了党一心为民、服务于民的立场情怀。从理念理论的思想方位来讲,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理论原则和实践要旨一以贯之的承继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创新。因此,研究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构筑谱系为参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承继发展为脉络,解释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涵义与理论特质,梳理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源流,论析共享发展理念确立形成在思想与实践双重向度的现实基础,进而阐明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理念方位与之时代意义。其一,从理论涵义的视角考察,共享发展理念呈现出社会发展性与共享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概念构成上,共享发展理念涵盖了“共享”与“发展”两项基本范畴,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对“共享”概念的内涵可以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张力中来做出界划。这就引申出了共享发展的主体是谁,对象是什么、如何实现共享以及何以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环境中践行共享发展的理论问题。结合对共享发展概念构成要素的审视,又体现为发展性、人民性、共享性和民生性的理论特征,蕴涵着发展之主体、目的和方向高度统一的深挚价值旨趣,彰显了对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实践论和价值论维度的全面深化。其二,从理论溯源的脉络考察,共享发展呈现出思想承继与实践转化相统一的特征。在理论的源流及渊源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为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底,综观于马克思恩格斯极其宏大厚重的理论体系,其共享发展思想的丰富深化是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完善的历史进程高度契合的。从构建共享发展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预设,到以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理论原则作为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支持,再到以研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为路径,阐释论证社会共享的科学性、构筑科学社会主义的蓝图构想来丰富共享发展思想,使马克思恩格斯最终完成了系统全面、规范严谨的共享发展思想筑构与体系,这也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源头。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更真正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飞跃与实践转化,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共享理论的中国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思想的成型确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与实践根基。其三,从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考察,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历史境遇与发展任务相关照的特征。回溯历史,中华民族的共享愿景与文化积淀厚泽涵养了共享发展理念的文化始基和思想底蕴,这体现为共享发展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转化创新,也体现为共享发展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思辨。联系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造和成功实践则是中国共产党确立贯彻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最为直接且最为关键的现实基础及背景。这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之实践的突破发展,提供了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准备,丰厚了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意蕴,也充分彰显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指向。而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条件、新形势则深切映现了共享发展理念的现实观照和时代关切。其四,从理论的架构、内容和要旨考察,共享发展呈现出思想蕴涵与理论方位相照应的特征。大体而言,共享发展理念的精髓要旨涵括了强调人民主体的全民共享、确保共享质量的全面共享、发扬首创精神的共建共享和明确共享进路的渐进共享;在理论方位上,共享发展明确了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旨归、确立了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务、彰显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使命;据此而言,共享发展理念正确科学地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的国情民情与发展要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的高度升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全新境界,也是对新时代中国民生实践、民生发展的深切回应。
王儒[4](2019)在《浅谈经济伦理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随之而来的道德问题也日渐增多。和谐社会是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基础的社会,社会公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伦理特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追求。本文从经济伦理的角度讨论了社会公正的内涵、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且对社会公正做出了要求,以此来构建和谐社会。
周玉莲[5](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意蕴及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重要维度之一,是党和国家在全面深化改革矛盾突出及社会不公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针对社会公正问题所作出的深刻理论阐发和更高的治国理政新要求。然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公正?它包含了什么样的内容和价值追求?并如何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落实?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分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理论渊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理论解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培育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理论渊源。本章沿着古今中外公正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思想,分析西方社会中的公正传统,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社会主义公正作出的理论指向,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公正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公正的内涵进行界定。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理论解读。本章从公正的内在内容框定分析、外在逻辑关联及价值指向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作出了进一步的理论解读。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有着完整的内在内容框定,其中权利公正是起点,机会公正是关键,规则公正是保障;其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要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其他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逻辑关联;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为价值指向,是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培育策略。本章主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培育策略。首先要夯实培育的社会基础,即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国家公正治理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其次,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培育的路径,加强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使其内化于心,整合社会主义公正行为使其外化于行;最后还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培育的氛围,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公正,弘扬社会主义公正文化。
张静[6](2016)在《大学生公正观现状分析及培育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公正是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和永恒追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价值理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全面展开,社会中各种不公正问题与西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为当前大学生正确公正观的确立带来严峻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和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他们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公正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能否被认同与践行,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成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积极借鉴古今中外公正思想中的理论精华,归纳阐释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科学内涵。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和分配公正四个维度的基础上,认真设计调查问卷,深入高校实地开展大学生公正观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统计与检视。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既有积极关注社会问题、敢于批判不公正;主动参与公正建设、勇于修正不公正;热心关注国家命运、同情关怀弱势群体的积极方面,也有思想与行为脱节、公正行动力欠缺;个人主义优先、公正情感有待培养;公正心理状态欠佳;公正满意度较低、实践行为的非理性等消极方面。针对大学生公正观的实际状况,结合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点,深入分析大学生正确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正价值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不够完善、多元文化整合不够充分、社会矛盾调处效果不够理想等,并从健全完善公正观念教育体系、规范协调市场经济秩序环境、引领价值整合多元文化思潮、创新优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索大学生正确公正观培育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公正观的确立与践行。
熊梦琴[7](2016)在《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正建设离不开个体公正观的培养。一方面,公正的社会环境能够影响个体的社会公正观,促进社会个体对社会公正的认同和维护;另一方面,社会个体的公正观则是社会公正不断推进和完善的内在动力。尤其对于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他们的社会公正观在更深层面上影响社会公正的进一步完善。在认识到这一群体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特殊重要地位时也要认识到当前部分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大背景下,认识了解当代研究生这一群体的社会公正观现状并进行公正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公正的内容及内涵和我国当代研究生的社会公正观现状和教育对策。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研究了公正的相关概念,包括公正的内涵:公正是等利害交换的善行;公正的内容,也就是权利公正、机会公正、分配公正和规则公正以及公正观:人们通过感性观察和理性思考,在社会公正环境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对公正的内在结构要素及其外部环境判断的一种观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问卷调查的设计和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当代研究生的社会公正观现状和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为我国高校研究生树立科学社会公正观的教育措施: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包括充分发挥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作用、重视专业课中公正价值渗透、营造公正的学校氛围、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提供践行公正的机会;优化社会大环境,主要包括完善我国制度公正建设、树立公正制度权威,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加强自我教育,包括加强理论学习、积极践行社会公正。
秦如亮[8](2016)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政策排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丽中国是集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之美、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之美和追求至善的人文环境之美于一体的,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背景与理论依据。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以及保证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协调,这一宏伟目标则是通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来实现的。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中,存在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排斥问题,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政策之间的排斥、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的排斥、地方政府政策之间的排斥、政府职能部门政策之间的排斥,从而使公共政策偏离了社会公正的价值尺度,产生一系列社会不公正问题,这显然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政策排斥问题是由诸多复杂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主要有政策主导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局限、公共政策差等正义的制度安排、政策博弈规则缺失或不公正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问题而处于被边缘化、被排斥的境地。消除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政策排斥问题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共同着眼,在宏观方面,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构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包容性体制,并且要重视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微观层面上,必须完善公共政策体制,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监督机制、参与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
李伟斌[9](201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公正释义》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语境中都有对公正的丰富而深刻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公正思想的精华,借鉴西方语境中的公正概念,将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内涵包括程序公正和社会公正,两者共同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公正价值目标的建设,必将凝聚社会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引导。
黄娟[10](2014)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制度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社会正发生着一场大规模的、整体性的、复杂的社会变迁,原有的平衡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种种利益矛盾日益突显,多元化、复杂化的利益诉求主体不断显现。在利益重新调整、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诸多不公正现象暴露出来,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严重吞噬着改革所释放的社会活力,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何实现社会公正以保障社会良性运行,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制度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通过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进而维持社会的有序运转,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正的实现必须落实到制度层面,即在实现公正的制度化的同时,还要保证制度的公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避免公正的实现流于空想。正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急遽变化的大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制度分析方法,从制度视域透析社会不公正现象及其原因,力求探索出一条实现社会公正的解决路径。本文着重从制度维度探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结构安排如下:一是公正、制度的基本理论。从公正的涵义界定入手,分析了公正与公平、正义、平均和平等的区别,阐述了公正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类型。界定了制度的涵义和功能,论述了公正与制度的辩证关系,构建公正实现依赖于制度的理论基点。二是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在阐释社会转型的涵义、内容和制度变迁的涵义、动力和方式的基础上,分别诠释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和制度变迁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并以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辩证关系为理论依托,阐发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其实质就是一种复杂的制度变迁,而社会转型的成功则有赖于一定制度条件的保障。三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突显。在梳理我国社会转型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本权利公正、机会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客观地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中公正缺失的主要表现。四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制度困境。本部分主要扎根于制度本身,而不是徘徊于制度之外,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制度的公共性困境着眼于分析政府的本位利益与公共性规范之间的冲突,指出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社会不公正;制度的有限性困境强调因制度主体的有限理性、制度自身的有限性,使得制度不是尽善尽美的,其缺陷会导致社会不公正;制度的权威性困境则重在分析因过于推崇制度、完全照章办事,导致手段与目的的脱节,在实践中产生不公正问题。五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和判断标准。主要从理论条件,即科学的人性假设;根本的物质条件,即符合社会物质生产状况;主体条件,即符合人的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探讨了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并从不同角度把制度公正的判断标准分为生产力标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历史性和普遍性标准。这三个标准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我国社会转型期判断制度公正的标准体系。六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的制度构建。主要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论证在社会转型期如何通过构建制度实现社会公正。就应然层面而言,重在从宏观视角、理念层面进行理论诠释;就实然层面而言,重在从微观领域的具体政策入手,构建公正实现的具体路径。总之,中国公正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加深,特别是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的碰撞需要我们不断地重新审视和设计制度,从而达到协调矛盾、抑恶扬善。当然,制度改革并不一定能够立刻带来显着的社会公正,但仅仅是改革本身也能够激发起人们对公正社会美好愿景的信心和希望,促进人们对公正问题的思考,并推动社会公正的解决,实现社会的进步。
二、规则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则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预期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薪酬分配公正及其法律实现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概念阐释 |
一、薪酬概念的理论阐析 |
二、劳动者概念的理论阐析 |
三、公正概念的理论阐析 |
第二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维度 |
二、法律维度 |
第三节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现实必要性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回应 |
二、得所应得的强化 |
三、差别原则的考量 |
四、现实国情的呼唤 |
第四节 中国传统分配公正理论的历史演进 |
一、传统分配公正思想的演进 |
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第二章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 |
第一节 经济学的评判标准 |
一、基尼系数 |
二、要素价格理论 |
第二节 法学的评判维度 |
一、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 |
二、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 |
三、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 |
第三章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当代薪酬分配法律实现的典型模式 |
一、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型——瑞典 |
二、市场主导型——美国 |
三、政府主导型——巴西 |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借鉴意义 |
一、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与时俱进 |
二、破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壁垒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归位 |
四、建立公平且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
五、完善薪酬配套政策体系 |
第四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力保障机制 |
第一节 权力配置基本要义 |
一、权力配置原则 |
二、权力配置结构 |
三、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 |
四、实现薪酬分配公正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困境 |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 |
一、司法公正的型塑 |
二、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 |
三、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三节 疫情下薪酬分配公正与政府权力行使 |
一、政府权力在疫情保障中的行使方式 |
二、疫情背景下的薪酬分配 |
三、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 |
第五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 |
一、人本理念下的权利观 |
二、劳资共赢理念下的权利观 |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支撑 |
一、群体公正的实现——劳资共决权 |
二、个体公正的实现——同工同酬权 |
三、现实公正的实现——劳动报酬请求权 |
第六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支撑机制 |
第一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工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
一、工会的角色定位 |
二、工会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 |
三、工会的代表权保障 |
四、工会的维权手段保障 |
第二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职工代表大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角色定位 |
二、职工代表大会在薪酬分配中的职能 |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权保障 |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建议权的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习近平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2 习近平公正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
2.1 习近平公正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思想 |
2.1.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公正思想 |
2.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思想 |
2.2 习近平公正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公正实践 |
2.2.2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制约公正实现的问题亟待解决 |
2.2.3 习近平从政经历中对公正的思考 |
3 习近平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
3.1 习近平的经济公正观 |
3.1.1 共享发展是实现经济公正的思想引领 |
3.1.2 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公正奠定物质基础 |
3.1.3 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公正的重要途径 |
3.2 习近平的政治公正观 |
3.2.1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政治公正的关键 |
3.2.2 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公正的重要保证 |
3.2.3 公正司法是维护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
3.3 习近平的文化公正观 |
3.3.1 以公正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
3.3.2 推动文化工作队伍成为公正的守望者 |
3.3.3 以文化资源公正享有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 |
3.4 习近平的社会公正观 |
3.4.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基础 |
3.4.2 加强住房保障实现公共资源公正善用 |
3.4.3 人民中心的公正分配思想 |
3.4.4 尊重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利 |
3.4.5 推进公平可及的健康中国建设 |
3.5 习近平的生态公正观 |
3.5.1 生态公正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目标 |
3.5.2 建立追责制度维护生态公正 |
3.5.3 形成开放的生态公正教育体制 |
3.6 习近平的国际公正观 |
3.6.1 构建以公正为宗旨的新型国际关系 |
3.6.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公正 |
3.6.3 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
4 习近平公正观的时代价值 |
4.1 习近平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 |
4.1.2 创新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思想 |
4.2 习近平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
4.2.1 有利于更好实现“美好生活” |
4.2.2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4.2.3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4.2.4 有利于推动构建世界公正秩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涵义 |
2.1 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涵 |
2.1.1 共享发展理念的概念界定 |
2.1.2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征 |
2.1.3 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维度 |
2.2 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析 |
2.2.1 共享发展理念的辩证唯物论机理 |
2.2.2 共享发展理念的唯物辩证法审视 |
第3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源流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脉络溯源 |
3.1.1 形成共享发展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预设 |
3.1.2 阐明共享发展思想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内涵 |
3.1.3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论证共享发展的科学性 |
3.1.4 构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共享发展思想 |
3.2 毛泽东对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飞跃与实践转化 |
3.2.1 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制度保证和经济基础 |
3.2.2 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共享发展为民务实的思想根基 |
3.2.3 铺垫中国社会主义共享发展协调民生的实践基调 |
第4章 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现实基础 |
4.1 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共享期盼 |
4.1.1 共享发展蕴含对传统民生思想的转化创新 |
4.1.2 共享发展体现对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思辨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持与实践优势 |
4.2.1 “共同富裕”提供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准备 |
4.2.2 “以人为本”涵养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意蕴 |
4.2.3 改革开放彰显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旨归 |
4.3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任务 |
4.3.1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新的发展要求 |
4.3.2 “全面小康”的部署与共享发展的攻坚任务 |
4.3.3 中国“强起来”的使命与世界共享的价值追求 |
第5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智慧及理论意义 |
5.1 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 |
5.1.1 全民共享强调人民主体 |
5.1.2 全面共享确保共享质量 |
5.1.3 共建共享发扬首创精神 |
5.1.4 渐进共享明确共享进路 |
5.2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方位 |
5.2.1 共享发展明确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旨归 |
5.2.2 共享发展确立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务 |
5.2.3 共享发展彰显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使命 |
5.3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 |
5.3.1 共享发展是党和国家发展理念的高度升华 |
5.3.2 共享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全新境界 |
5.3.3 共享发展是对新时代中国民生实践的深切回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浅谈经济伦理中的社会公正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公正的基本内涵 |
(一) 社会公正的概念。 |
(二) 社会公正的表现形式。 |
二、社会公正在市场经济中的问题 |
三、怎样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
四、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公正的要求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意蕴及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理论渊源 |
一、中西方关于公正的内涵解读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思想 |
(二)西方社会中的公正传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公正的理论指向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正的理论构想 |
(二)列宁对公正的实践与探寻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公正的探索 |
(一)毛泽东对公正的认识 |
(二)邓小平对公正的探索 |
(三)江泽民对公正的发展 |
(四)胡锦涛对公正的深化 |
(五)习近平对公正的创新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内涵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理论解读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内容生成 |
(一)权利公正是起点 |
(二)机会公正是关键 |
(三)规则公正是保障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逻辑关联 |
(一)公正与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二)公正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三)公正与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价值指向 |
(一)公正是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
(二)公正是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 |
(三)公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培育策略 |
一、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培育的社会基础 |
(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二)完善国家公正治理体系 |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
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培育的路径 |
(一)内化于心:加强社会主义公正观教育 |
(二)外化于行:整合社会主义公正行为 |
三、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培育的氛围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公正 |
(二)弘扬社会主义公正文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6)大学生公正观现状分析及培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公正观的理论概述 |
2.1 公正观的概念解析 |
2.2 西方文化中的公正观 |
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 |
2.4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阐释 |
3 大学生公正观现状的实证调查 |
3.1 调查的价值指向 |
3.2 调查的维度设计 |
3.3 调查的过程方法 |
3.4 调查的统计结果 |
3.5 调查的结果检视 |
4 大学生公正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公正价值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
4.2 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不够完善 |
4.3 多元文化整合机制不够充分 |
4.4 社会矛盾调处效果不够理想 |
5 大学生正确公正观确立的培育对策 |
5.1 健全完善公正观念教育体系 |
5.2 规范协调市场经济秩序环境 |
5.3 引领整合多元价值文化思潮 |
5.4 优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教育的意义 |
1. 研究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教育的理论意义 |
2. 研究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及其教育的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社会公正的基本概念 |
(一) 社会公正内涵 |
(二) 社会公正的内容 |
1. 权利公正 |
2. 机会公正 |
3. 规则公正 |
4. 分配公正 |
(三) 公正观 |
二、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现状 |
(一) 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调查设计及结果分析 |
1. 权利公正观现状分析 |
2. 机会公正观现状分析 |
3. 规则公正观现状分析 |
4. 分配公正价值观现状 |
(二) 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现状及影响因素 |
1.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
2. 学校因素的影响 |
3. 个人因素的影响 |
三、我国当代研究生树立正确公正观的教育措施 |
(一) 优化社会大环境 |
1. 完善我国制度公正建设,强化公正制度权威 |
2.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 |
(二)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
1. 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
2. 在研究生的专业课教育中确立社会公正价值目标 |
3. 营造公正的学校教育氛围 |
4. 重视导师以身作则的影响 |
5. 为研究生创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的机会 |
(三) 加强自我教育 |
1. 加强理论学习 |
2. 加强社会实践 |
四、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8)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政策排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 |
2.1 美丽中国 |
2.1.1 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之美 |
2.1.2 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之美 |
2.1.3 追求至善的人文环境之美 |
2.2 社会公正 |
2.2.1 社会公正的内涵 |
2.2.2 社会公正的原则 |
2.3 政策排斥 |
2.3.1 公共政策排斥的含义 |
2.3.2 公共政策排斥及其危害 |
第3章 美丽中国提出的深层背景与理论依据 |
3.1 美丽中国提出的深层背景 |
3.1.1 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 |
3.1.2 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
3.1.3 对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思 |
3.2 美丽中国提出的理论依据 |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
3.2.2 西方的生态文明思想 |
3.2.3 马克思主义发展伦理思想 |
第4章 美丽中国建设中政策排斥的表现形式 |
4.1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政策之间的排斥 |
4.2 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的排斥 |
4.3 地方政府政策之间的排斥 |
4.4 政府职能部门政策之间的排斥 |
第5章 美丽中国建设中政策排斥的原因探究 |
5.1 政策主导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局限导致政策排斥 |
5.2 公共政策差等正义的制度安排是政策排斥的主要根源 |
5.3 政策博弈规则缺失或不公正导致政策排斥 |
5.4 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问题导致政策排斥 |
第6章 美丽中国建设中政策排斥问题的消解对策 |
6.1 建构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包容性体制 |
6.2 优化公共服务绩效,健全民生改善机制 |
6.3 制约公共权力,完善公共政策监督机制 |
6.4 链接社会资源,拓展社会治理网络与渠道 |
6.5 促进重大民生政策制定中协商民主机制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公正释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内涵和西方语境中的公正概念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内涵 |
(二)西方语境中的公正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公正观 |
(一)公正观的理论出发点和不公正的历史根源 |
(二)公正的含义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公正的实践探索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观 |
(一)公正与平等、公平、正义的联系与区别 |
(二)公正的内涵 |
(10)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制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
1.3.4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 |
1.4.1 论文结构安排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公正、制度的基本理论 |
2.1 公正的涵义、原则和类型 |
2.1.1 公正的涵义 |
2.1.2 公正的基本原则 |
2.1.3 公正的基本类型 |
2.2 制度的涵义和功能 |
2.2.1 制度的涵义 |
2.2.2 制度的功能 |
2.3 公正与制度的辩证互动 |
2.3.1 公正是制度的首要价值 |
2.3.2 制度是公正实现的保证 |
第3章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 |
3.1 社会转型的涵义和内容 |
3.1.1 社会转型的涵义 |
3.1.2 社会转型的内容 |
3.1.3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
3.2 制度变迁及方式 |
3.2.1 制度变迁的涵义 |
3.2.2 制度变迁的动因 |
3.2.3 制度变迁的方式 |
3.2.4 当代中国的制度变迁 |
3.3 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辩证关系 |
3.3.1 制度变迁未必引发社会转型 |
3.3.2 社会转型必然导致制度变迁 |
3.3.3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关系 |
第4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突显 |
4.1 社会转型特点 |
4.1.1 经济体制的转型与利益结构的分化 |
4.1.2 政治理念的更新与治国方略的变革 |
4.1.3 思想观念的解放与文化形态的重构 |
4.2 社会转型期社会公正主要进展 |
4.2.1 基本权利公正:从重视生存到重视发展 |
4.2.2 机会公正:从差等到平等 |
4.2.3 程序公正:从忽视到重视 |
4.2.4 结果公正:从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 |
4.3 社会转型期公正缺失的主要表现 |
4.3.1 政治领域的公正问题 |
4.3.2 经济领域的公正问题 |
4.3.3 文化教育领域的公正问题 |
第5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制度困境 |
5.1 制度的公共性困境 |
5.1.1 政府自利性与公共性冲突 |
5.1.2 行政目标相互矛盾 |
5.1.3 价值多元化与价值冲突 |
5.2 制度的有限性困境 |
5.2.1 制度理性 |
5.2.2 制度主体的有限理性 |
5.2.3 制度的有限性 |
5.3 制度的权威性困境 |
5.3.1 制度的重要性 |
5.3.2 手段与目的的脱节 |
5.3.3 “潜规则”的现实性 |
第6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和判断标准 |
6.1 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 |
6.1.1 科学的人性假设 |
6.1.2 符合社会物质生产状况 |
6.1.3 符合人的现实状况 |
6.2 制度公正的判断标准 |
6.2.1 生产力标准 |
6.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 |
6.2.3 历史性和普遍性标准 |
第7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的制度构建 |
7.1 公正的制度理论导向 |
7.1.1 培育制度意识 |
7.1.2 塑造制度公正意识 |
7.1.3 增强制度创新意识 |
7.2 公正的制度实践导向 |
7.2.1 政治领域的措施 |
7.2.2 经济领域的措施 |
7.2.3 文化教育领域的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规则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D]. 王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习近平公正观研究[D]. 詹俊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研究[D]. 白兮. 吉林大学, 2020(08)
- [4]浅谈经济伦理中的社会公正问题[J]. 王儒.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01)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意蕴及培育研究[D]. 周玉莲. 西南大学, 2018(01)
- [6]大学生公正观现状分析及培育对策研究[D]. 张静.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7]我国当代研究生社会公正观教育研究[D]. 熊梦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政策排斥研究[D]. 秦如亮. 苏州大学, 2016(12)
-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的公正释义[J]. 李伟斌. 科学社会主义, 2015(03)
- [10]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正问题的制度解析[D]. 黄娟. 辽宁大学, 2014(12)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公正论文; 薪酬结构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