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料笔记与《汉语大词典》词语溯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0)在《南戏词语考释》文中指出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而有关南戏词语的研究,也是中国古代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元戏曲》、《南戏大典》、《宋元戏文辑佚》、《南戏拾遗》、《宋元戏文本事》等着作收录了大量南戏文本,大多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戏文及佚曲,其中保存了较多方言俗语,口语化程度较高,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以南戏中较难理解的词语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以词性为类,下列各个词条,从来源、语音、语义等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分析。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南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于南戏词语的研究,对南戏词语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进行了充分肯定。第二部分以南戏词语的词性为分类标准,将词条归纳于词性及音节分类之下。总体来看,名词性与动词性词语数量较多。第一,名词性词语收集词条23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么采”、“浪猪娘”、“小花男子”等;第二,动词性词语收集词条23条,有代表性的有“爽”、“捅移”、“塌累”、“舔鼻头”、“吹烟子”等词;第三,形容词性词语仅有7条,数量较少,有代表性的有“垒堆”、“肉骨肉细”;第四,其他词语,收“交牙”、“姜姜”两个副词及“把花猫打”等俗语短语。论文意在解决有关语言问题,为相关戏曲文献的整理阅读、相关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为更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现有《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失收的词语、漏略的义项、未记录的书证进行补充,对部分辞书或前人溯源不清、解释有误、义项分合不妥之处做一些纠补工作。
罗丹[2](2020)在《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西现存旧志数量,学者统计不一。论文讨论各目录书着录不同的原因:(1)收书范围不同;(2)着录标准不一;(3)收录考证不细。论文取众家目录所载方志,删去新志、亡佚旧志、未见旧志、1佚成果、重复及错)书目,重新厘定《江西旧志存书目录》。计得江西旧志549部,其中,明代62部、清代443部、民国42部。含方言资料江西旧志(为行文方便,如无特殊说明,以下简称为“江西方言旧志”。)共8部。《中国地方志综录》《江西历代地方志书存书目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江西省地方志综合目录》《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江西方志通考》对各志书卷帙、撰人、版本记载各有不同。论文就志书序、跋、纂修姓氏,对目录书之舛疏进行订补。江西旧志所载方言资料主要由方言特征概述和方言词举例两部分构成。受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清时期,江西方言整体呈融合、杂糅的趋势,以方言特徵概述作为着录形式,不仅可以反映各地方言的分类、分布情况,还可以记录方言演变的动态过程。方言词举例,则可以真实、直观地展现方志方言的原始面貌。江西方言旧志的修志模式大体可分为“修纂合一”型与“修纂分离”型两种。“修纂合一”指从志稿设想、体例规划、经费筹措、资料采访,到汇总成书均由一人负责的修志模式。“修纂分离”指由地方长官主持,依靠属僚、士绅或文人撰写的修志模式。江西方言旧志的组织架构十分严密,从修、纂,到搜集资料、刻印成书,形成系统化的职务分工,使修志活动得以有序开展。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的着录位置可分为一级子目与二级子目两种。论文探讨了部分方言资料置於一级子目的原因:(1)志书中收录的方言资料较多;(2)志书编纂者已初步具有语言学意识。江西旧志中的方言词大体可分为直陈式、解说式、对比式3种。直陈式490条,占总数的57%;解说式215条,占总数的25%;对比式156条,占总数的18%。江西旧志方言词的释义术语主要有:言、呼、谓、为、曰和其他6种。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的编排特点是:(1)分布较零散,除单独成篇外,多附於“风俗”或“风俗志”後;(2)虽未冠以义类区别,但方言词基本按照同类相聚的原则排列;(3)多种释义方式交互使用,除语法外,语音、语义、语源均有涉猎。清道光元年(1821)《崇仁县志》方言资料引经籍文献54种,其中,经部13种,史部12种,子部22种,集部7种,以子部为最,占引书总数的41%。从引用次数看,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经部49次,史部14次,子部32次,集部10次,引经、子二部最多,占引文总数的77%。论文以以清道光元年(1821)《崇仁县志》中来源於经籍文献的105条引文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引文进行校勘、整理、句读的基础上,结合古今书证,考释方言词目。把方言词和《汉语大词典》加以比较,以补充词典中词目、词义之罅漏。
袁耀辉[3](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汤仕普[4](2019)在《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缘成语是佛教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产物,是指以佛教思想文化为外在条件或机缘,利用汉语词汇材料和组合规则创造的成语,以及被“佛化”了的汉语固有成语。佛缘成语是汉语成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扩充了汉语成语的数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对《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禅宗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全面考察,收集佛缘成语1633条,为每条佛缘成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语料库。论文注重佛缘成语历史过程的考察,结合语言学相关知识,从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讨论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揭示其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深化佛缘成语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佛缘成语的生成。传统研究注重考察佛缘成语的来源和流变情况,根据佛教文化特征对佛缘成语进行静态分类,本文主要从造词法的角度,考察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後佛缘成语是如何运用汉语词汇材料组构新形式,经历哪些过程和阶段,如何在文化互动融合的背景下最终演化为汉语常用成语的。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将佛缘成语的生成分为“在线生成、双音并合、结构改造、化用佛典、比喻凝固、佛化固有”六大类共十四个小类。佛教文化传播是佛缘成语生成的外在动力,在汉语习惯思维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生作用。考察佛缘成语的生成,能够从造词法角度讨论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二是对佛缘成语形式变化的考察。成语的形式变化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对成语的临时改造或新创,它是社会文化与语言互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也是人们从不同视角观测事物的结果。根据变化结果的不同,论文分两类进行讨论:一类是“形变义不变”。这类变化主要是个别构成要素的替换(通常是同义、近义或语义相关的语素),有时是组合顺序的调整,或者省略造成的同一成语的不同词形。论文将形变义不变一类称为“变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实例,系统总结了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形成原因,同时考察了成语变体的形成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时代特征。另一类是“形变义变”,即形式变化语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类变化的结果是新的词形记录新的概念,本质上是产生了不同的词。新词形及其意义与原形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因此论文将这类形式变化称为“分化”,分化的结果是衍生了新成语。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和相关研究成果,对成语分化的类型、原因和生成方式进行了系统概括。三是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符合汉语成语演变的一般规律,但由於佛教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论文分析了大量实例,认为社会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语境变迁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俗解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催化剂。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总体特征是佛教文化色彩的淡化、脱落,逐步世俗化,呈现出向字面组合义发展的趋势。由於佛教文化带有鲜明的神秘色彩,不少表义虚灵的佛缘成语,语义发展呈现出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特征。
于溪[5](2019)在《《能改斋漫录》名物词研究》文中提出《能改斋漫录》是南宋文人笔记中较爲重要的一种,是吴曾博览群书、严谨治学的荟萃,此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文学、语言学、史学、地理学等各个方面。历来对《能改斋漫录》的研究多集中於史学和文献学方面,对其中词汇进行研究的寥寥无几。本文选取《能改斋漫录》中的名物词及《能改斋漫录》对名物词的阐释作爲研究对象,从名物语义场、名实关系、名物语义、名物阐释的价值与不足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论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绪论:首先,介绍了吴曾的生平、《能改斋漫录》的主要内容和版本源流;其次,梳理了《能改斋漫录》其书和书中名物词的研究现状;最後,阐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第一章《能改斋漫录》名物词述论:首先,通过梳理各家对名物内涵的看法,将名物的特徵概括爲必有客体所指、必处於语义场内和必具有区别性特徵三点。《能改斋漫录》中的词语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徵,才能列爲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对《能改斋漫录》中的名物词进行了物类归纳,并总结了书中所见宋代新词的类型和构词特点;最後,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书中名物词所处语义场类型。第二章《能改斋漫录》名物名实关系研究:首先,对名物名称进行了研究,第一节对书中的28个名物词做了词源义的探索,将书中的名物命名依据归纳爲功用理据、形象理据、属性理据、质料理据、制法理据、地域理据、综合理据等七类;第二节归纳了名物的命名规律。最後,对《能改斋漫录》中存在的“异名同寅”和“同名异寅”现象进行了分析。第三章《能改斋漫录》名物阐释研究:吴曾在对名物词进行阐释时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阐释术语,释义术语如“曰”“谓”“称”“以……爲”等,注音术语如“……反”“音”;在对名物词进行阐释时,吴曾主要使用了依古训、据校勘、审文例、寻语源的方法,力求将名物词训释精当。第四章《能改斋漫录》名物训释的价值与不足:首先,从辞书学、训诂学和文化学三个方面探究了该书的价值,辞书学价值体现在可以爲《汉语大词典》提供书证材料和纠正《汉语大词典》存在的释义不精、书证不足、书证过迟等问题;训诂学方面,具体表现在吴曾“穷理尽性,探求语源”、“旁徵博引,释义精当”和“重视对方俗语词的记录和解释”;文化学方面,通过《能改斋漫录》中的相关语言材料对南宋的文化进行了阐述。在训释不足部分,从释义欠妥和引证不当两方面加以说明。最後一部分爲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
梅馨月[6](2019)在《苏轼对成语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苏轼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他对汉语言的贡献也很大,本文仅从成语的角度研究苏轼的语言贡献。成语以其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的特点,成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轼在作品中使用了相当多的成语,这些成语或引用、或自创,有许多都成为该语源流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汉语言发展有相当的影响。本文注重源流,采用文学研究路径,以苏轼作品中出现的成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既参考了多本权威成语词典,又扩大范围,借助《四库全书》《佩文韵府》,考出成语共553条,笔者将这些成语进行了搜集、分类,并对其中若干个成语重点进行了源流研究。此外,还论述了苏轼的语言成就及贡献,解决了关于文学作品中使用成语的一些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苏轼作品中的成语,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苏轼的语言成就,主要内容有历代学者对其使用成语的评价、他的语言特点、他在成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文学作品中使用成语的一些问题;第二章是苏轼对前代文本的成语化,内容包括其作品中成语的来源情况、成语的分类溯源、其引用成语所呈现的特征;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苏轼文本被后人成语化的列述、苏轼文本被成语化的缘由,以及有关于苏轼的成语故事;第四章主要涉及到未被现代成语词典收录的一些现成词,着重分析了三首苏诗中的现成词情况,并从《佩文韵府》中再摘录若干条现成词进行列述。
陈琦[7](2019)在《《新五代史》复音词研究》文中提出北宋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一书语言简洁凝练,叙事明白晓畅,反映了五代至北宋时期即近代汉语早期的真实语言面貌,具有极高的语言研究价值。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新五代史》语料中的复音词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新五代史》中的新词新义,即前代文献不见,首见於《新五代史》或同时期的五代至北宋年间文献的词语和义位。我们重点分析了新词新义的语法语义结构,对新词新义的产生途径进行了溯源。发现这一时期的复音新词新义主要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以联合型和偏正型复合词居多;新词多由语素组合产生,部分也从原有的词组短语简缩而来;新义则主要由语素义引申变化、语法结构变化和词语原有义位引申而产生。其二是《新五代史》中出现的,和现代汉语表达同一概念而使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我们发现这些古今同义的一组词可能是历史层面的古今词替换,也可能是当时共时层面的同义词选择,同时我们也对《新五代史》中的词语词形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消失而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语保留下来的原因略作分析解释。其三是《新五代史》中所见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的词语,我们主要比较了该类词语古今词语的异同,重点从《新五代史》中所见义位的改变和《新五代史》所见词语整体义位的增减两方面考察了词义的发展演变,包括某一义位理性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色彩义的变化,词义的具体深化和某个词语整体义位的历时增减。并对词义演变的原因略作分析。其四是《新五代史》语料对《汉语大词典》词语、义项、书证的补充,主要是补充《汉语大词典》漏收的词语和义项,提前其滞後书证,补充《汉语大词典》中现有的部分孤证。
陈雪莹[8](2019)在《《荷谷朝天日记》复音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荷谷朝天日记》专书词汇作为研究,从共时层面描绘该书中的复音词面貌,再从历时层面探讨《荷谷朝天日记》中复音词的衍变和发展,这有助于我们考察汉语词汇在明代时期的发展情况以及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过程。我们主要从《荷谷朝天日记》复音词构成、新词新义、新词新义的衍变发展等方面,结合当代词汇学、汉语史等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荷谷朝天日记》专书词汇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描述了《荷谷朝天日记》中复音词的概貌,我们从复音词产生时代和复音词的构词法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从产生时代上来看,我们遵循王力先生的汉语史划分方式,将书中的复音词分为了上古复音词、中古复音词和近代复音词;从构词法方面来看,我们将词汇的构成主要分为了语法构词和语音构词两大类,并依次展开详细地讨论。第二章我们主要研究了《荷谷朝天日记》中明代产生的复音词,包括新词新义的释例,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以及新词新义产生的方式。我们从新事物的产生、交际的需要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变化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新词新义的产生原因。同时,我们从词汇造词法、语法造词法和修辞造词法等三个方面,详细地阐释了新词新义的产生方式。第三章我们重点研究了《荷谷朝天日记》中明代复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和发展,并探讨了这种变化的原因。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现代汉语中仍保留的新词新义;二是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的新词新义;三是现代汉语中词义发生变化的新词新义。我们认为词义演变是词汇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词汇系统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词新义的产生受到人们认知的影响,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第四章我们主要进行了辞书学研究。我们在分析了《荷谷朝天日记》中复音词词义的基础上,查阅了《汉语大词典》,而后我们发现有些复音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首举例证偏后,有些复音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并不准确,甚至有些高频复音词并未收录进《汉语大词典》中。我们结合检索了北大语料库,进行了语料的统计和分析,将《汉语大词典》中尚存在问题的复音词做以系统地分析。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去完善汉语词汇系统以及辞书的编纂,对现代汉语词汇的追踪溯源有着深刻的意义。
葛玲[9](2019)在《《西湖游览志》及《志余》训诂研究》文中认为《西湖游览志》及《西湖游览志余》为明代田汝成所着的方志类杂考笔记,总共五十卷,书中主要记载了西湖周边各胜蹟的兴废由来、掌故逸闻,以及有关杭州的士林佳话、轶闻旧事、市井风俗、瓦肆技艺和俗言市语等。二书内容涉猎广泛,蕴含丰富的训诂材料,主要有解释词义、辨正文字、标注读音、诠解典故故事等内容。这些训诂内容记载并解释了大量的方俗词,明确并丰富了词语的释义内容,增补了辞书的词目与例证,描述并补正了有关杭州的风物制度,具有极高的的语言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但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尚未对二书中的训诂材料进行系统研究,未将其中的训诂价值发掘出来。本文将在梳理二书训诂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训诂内容进行进一步考证,深入挖掘其中的研究价值,以期增补方志、笔记训诂的缺失,为後来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其中,绪论主要概述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情况以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对作者田汝成及其作品作简要介绍後,详细介绍《西湖游览志》《志余》二书及其关系;第二章对书中蕴含的训诂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地梳理和考证;第三章就训诂内容中的研究价值与不足进行说明;结语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
赖一鸣[10](2019)在《《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文中指出《北京白话报》是清末民初时期创刊于北京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商业小报。本文将696期报纸整理成近70余万字语料,参考清末民初时期典型的北京话白话文着作,以及北京话词典和工具书,整理出共计10481条词语并自建语料库,以该语料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汇学、词典学和形态学等理论,描写和归纳该报刊的北京白话词语的特点及规律。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归纳语料库的词语音节概况,基本词语和一般词语来源和北京方言词典尚未收录的词语。总结出报纸明显的北京方言词语特点,具体分析了意译词的定型规范化现象;整理出北京话词典未收的词语或未收义项,充分展示《北京白话报》词语面貌。第二部分:具体描写和分析异形现象。从形近异形和音近异形两个角度归纳和分析,找到了能证明近现代北京话的方言音变和文白异读等语音变化现象的例证。总结出《北京白话报》口语化突出和形式灵活多变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北京白话报》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具体分析了不同词类的重叠结构变化,总结了白话报中的语缀并具体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名词语缀,归纳了同素异序现象并分析其结构与成因。语料中词语的重叠、语缀和同素异序现象,表明出汉语词汇结构变化的特点。第四部分:具体分析《北京白话报》中的三种特殊词语群。分别对结构角度的同语素词语群,词义角度的动物类词语群和死亡类词语群,三类词语群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北京方言地域化和口语化特征明显的结论。第五部分:总结《北京白话报》词语特点。一是明显的北京地域方言特点,二是口语程度高,三是词语语体风格灵活多变,四是早期商业小报的词语特色。
二、史料笔记与《汉语大词典》词语溯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史料笔记与《汉语大词典》词语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1)南戏词语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南戏词语研究概况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南戏名词性词语分析 |
2.1 双音节名词性词语 |
1.【么采】 |
2.【挑生】 |
3.【懦懦】 |
4.【桃婆】 |
5.【查痕】 |
2.2 多音节名词性词语 |
1.【浪猪娘】 |
2.【小旗婆】 |
3.【硬骹儿】 |
4.【脸脑皮】 |
5.【劈面冤】 |
6.【扁担花】 |
7.【么花队】 |
8.【清贫话】(清平话、升平话、太平话) |
9.【收花主】 |
10.【锦胭脂】 |
11.【瓦子胭脂】 |
12.【合锅素面】 |
13.【黑杀日子】 |
14.【小花男子】 |
15.【儿童态度】 |
16.【贪镘厥儿】 |
17.【牙齿婆】 |
3 南戏动词性词语分析 |
3.1 单音节动词性词语 |
1.【炕】 |
2.【刚】 |
3.【煎】 |
4.【缠】 |
5.【光】 |
6.【爽】 |
7.【枭】 |
8.【彭】 |
3.2 双音节动词性词语 |
1.【眷录】 |
2.【尚雏】 |
3.【捅移】 |
4.【磨抢】 |
5.【钻铅】 |
6.【塌累】 |
7.【刬削】 |
8.【列骸】 |
3.3 多音节动词性词语 |
1.【生倒见】 |
2.【舔鼻头】 |
3.【下盒子】 |
4.【吹烟子】 |
5.【立杀等杀】 |
6.【村沙势沙】 |
7.【吃人装配】 |
4 南戏形容词性词语分析 |
4.1 双音节形容词性词语 |
1.【忄敝抝】 |
2.【蓝参】 |
3.【垒堆】 |
4.【(?)甲】 |
5.【鲰生】 |
4.2 多音节形容词性词语 |
1.【良良姜姜】 |
2.【肉骨肉细】 |
5 南戏其他词语分析 |
5.1 副词 |
1.【交牙】 |
2.【姜姜】 |
5.2 俗语短语 |
1.【寒灰拨焰】 |
2.【皮风发燥】 |
3.【好脚好日】 |
4.【一日不称,一日不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江西旧志整理 |
二、江西旧志研究 |
三、江西旧志方言资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考证法 |
二、文献校勘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为方志理论、方志编纂史研究提供资料 |
二、为江西方言研究提供语料 |
三、助力语文、文献工具书修订 |
四、推动江西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创新 |
二、研究成果创新 |
第一章 江西旧志及其方言资料概述 |
第一节 旧志数量 |
一、收书范围不同 |
二、着录标准不一 |
三、误收误录失收 |
第二节 方言旧志数量及版本 |
一、数量统计 |
二、版本订补 |
第三节 方言资料述略 |
第二章 江西方言旧志编纂研究 |
第一节 编纂群体 |
一、撰人数量 |
二、修志模式 |
三、职掌分工 |
第二节 编排体例 |
一、着录序次 |
二、着录形式 |
第三节 释义体例 |
一、释义格式 |
二、释义术语 |
第三章 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文述略 |
第一节 引文来源 |
一、经籍文献 |
二、民间传谚 |
三、注文 |
第二节 引书分类 |
一、四部分类 |
二、引书数量分布及原因 |
三、关於《通雅》的讨论 |
第四章 江西旧志方言资料引文校理 |
第一节 校考 |
一、引文误字 |
二、引文脱文 |
三、引文衍文 |
四、引文与方言词义不符 |
五、书(篇)名记误 |
六、存疑 |
第二节 补疏 |
一、补释 |
二、补例 |
三、补义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江西旧志存书目录 |
附录二 本研究搜集旧志 |
附录三 江西含方言资料旧志编纂人员情况简编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什麽是佛缘成语 |
第二节 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成语发展的影响 |
一、扩大词法模式范围 |
二、丰富成语构造素材 |
三、化用陈言形成新语 |
四、固有成语产生新义 |
五、佛语俗化变为成语 |
第三节 佛缘成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一、佛缘成语来源与形成的研究 |
二、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
三、佛缘成语与佛教文化的研究 |
四、综合性研究与辞书编纂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佛缘成语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词汇学价值 |
一、形式变化的多样性 |
二、语义变化的特殊性 |
第二节 辞书学价值 |
一、厘清成语发展脉络 |
二、纠正辞书释义偏误 |
三、提供较早用例 |
第三节 文化学价值 |
一、探索佛缘成语生成的文化根据 |
二、揭示佛缘成语蕴寓的文化内涵 |
第三章 佛缘成语的生成 |
第一节 在线生成 |
一、翻译生成 |
二、撰述新创 |
三、中土新创 |
第二节 双音并合 |
一、并合中土双音词 |
二、并合梵汉双音词 |
三、并合佛教双音词 |
第三节 结构改造 |
一、増加语素 |
二、缩减整合 |
三、结构调整 |
四、改字换形 |
第四节 化用佛教典故 |
第五节 比喻凝固 |
一、由一个比喻凝固生成 |
二、由两个比喻凝固生成 |
第六节 佛化固有成语 |
一、沿用固有用法 |
二、沾染佛教文化色彩 |
第四章 形式演变(上):变体 |
第一节 概述 |
一、什麽是成语变体 |
二、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 |
三、变体与同义成语的区别 |
四、汉语成语变体的成因 |
第二节 变体的时代特徵 |
一、“经年累月”的来源及其变体的整理 |
二、优势变体的成因 |
三、变体的不平衡性与时代特徵 |
第三节 变体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
一、“韬光晦迹”的来源与变体 |
二、统计与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形式演变(下):分化 |
第一节 概说 |
一、什麽是分化成语 |
二、分化成语与变体的区别 |
第二节 成语分化的成因及类型 |
一、分化成语的形成原因 |
二、成语分化的类型 |
第三节 分化成语的形成方式 |
一、结构调整 |
二、语素替换 |
三、增加语素 |
四、省略语素 |
五、新造词形 |
第六章 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 |
第一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 |
一、社会发展: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 |
二、语境变迁: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 |
三、俗解异构:语义演变的催化剂 |
第二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特徵 |
一、语义泛化:语用范围扩大 |
二、语义俗化:佛教文化色彩脱落 |
三、逆向引申:从抽象到具体 |
四、改变方向:从隐含义向字面义转化 |
五、隐喻类推:语义演变的重要方式 |
第七章 佛缘成语演变专题研究 |
一、佛经比喻:“心猿意马”的生成 |
二、认知差异:“水乳”喻与“风浪”喻的分化 |
三、文化互动:“改邪归正”变体的衍生 |
四、语境变迁:“刀山剑树”的语义演变 |
五、社会动因:“点铁成金”的生成与演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主要引用古籍书目 |
附录:佛缘成语参考条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能改斋漫录》名物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吴曾与《能改斋漫录》 |
一、吴曾生平 |
二、《能改斋漫录》内容简述 |
三、《能改斋漫录》版本源流情况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一、《能改斋漫录》其书研究现状 |
二、《能改斋漫录》名物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能改斋漫录》名物词述论 |
第一节 “名物”与“名物词” |
一、名物的定义及特徵 |
二、名物词的选取标准 |
第二节 《能改斋漫录》名物词的分类描述 |
一、《能改斋漫录》名物词物类类别 |
二、《能改斋漫录》所见宋代新词 |
第三节 《能改斋漫录》名物词语义场 |
第二章 《能改斋漫录》名物名实关系研究 |
第一节 《能改斋漫录》名物名称研究 |
一、词源义探求 |
二、名物词的命名规律 |
第二节 《能改斋漫录》名物“异名同实”和“同名异实”现象研究 |
一、“异名同实”现象分析 |
二、“同名异实”现象分析 |
第三章 《能改斋漫录》名物阐释研究 |
第一节 《能改斋漫录》名物词阐释术语 |
一、释义术语 |
二、注音术语 |
第二节 《能改斋漫录》名物词阐释方式 |
一、依古训 |
二、据校勘 |
三、审文例 |
四、寻语源 |
第四章 《能改斋漫录》名物训释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节 《能改斋漫录》名物训释的价值 |
一、辞书学价值 |
二、训诂学价值 |
三、文化学价值 |
第二节 《能改斋漫录》名物训释的不足 |
一、释义欠妥 |
二、引证不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苏轼对成语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苏轼的语言成就与贡献 |
(一)历代对苏轼语言能力、语言成就的评价 |
(二)苏轼的语言特点 |
(三)苏轼的语言贡献及在中国四字成语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
(四)关于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成语的一些问题 |
二、苏轼对前代文本的成语化 |
(一)苏轼作品中成词的来源情况 |
(二)苏轼对前代文本的使用类型 |
(三)苏轼运用成语呈现的特征 |
三、苏轼故事与作品文本被成语化的情况 |
(一)苏轼文本被成语化考 |
(二)苏轼文本被成语化的主要缘由 |
余论:成语中的苏轼故事 |
四、苏轼作品中使用的成语(典故)示例 |
(一)苏轼三首诗中使用成语示例 |
(二)诗句中苏轼使用成语示例 |
(三)其他成语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
(7)《新五代史》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二、《新五代史》中的新词新义 |
(一)《新五代史》中的新词 |
(二)《新五代史》中的新义 |
(三)《新五代史》中新词新义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
(四)本章小结 |
三、《新五代史》与现代汉语的同义词 |
(一)古今词历时替换 |
(二)同义词选择 |
(三)本章小结 |
四、《新五代史》中留存至今的词语 |
(一)留存至今且古今同义 |
(二)留存至今但古今异义 |
(三)本章小结 |
五、《新五代史》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 |
(一)《汉语大词典》失收的词语或义项 |
(二)《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後现象 |
(三)补充《汉语大词典》孤证 |
(四)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荷谷朝天日记》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荷谷朝天日记》简介 |
二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2.1 明代专书研究现状 |
2.2 “燕行录”研究现状 |
2.3 《荷谷朝天日记》研究现状 |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荷谷朝天日记》复音词概貌 |
1.1 从产生时代看复音词构成 |
1.1.1 来自上古汉语的复音词 |
1.1.2 来自中古汉语的复音词 |
1.1.3 来自明及明以前近代汉语的复音词 |
1.2 从意义内容看复音词构成 |
1.2.1 衣食住行 |
1.2.2 政治礼俗 |
1.2.3 身份称谓 |
1.2.4 文化传统 |
1.2.5 自然景色 |
1.2.6 心情神态 |
1.2.7 时间 |
1.2.8 其他 |
1.3 从构词法看复音词的构成 |
1.3.1 语法构词 |
1.3.2 语音构词 |
小结 |
第二章 《荷谷朝天日记》复音新词新义研究 |
2.1 新词与新义释例 |
2.1.1 新词释例 |
2.1.2 新义释例 |
2.2 新词新义产生的原因 |
2.2.1 新事物的产生 |
2.2.2 交际的需要 |
2.2.3 客观事物认知的变化 |
2.3 新词新义的产生方式 |
2.3.1 词汇造词法 |
2.3.2 语法造词法 |
2.3.3 修辞造词法 |
小结 |
第三章 《荷谷朝天日记》新词新义在现代汉语中的衍变与发展 |
3.1 现代汉语中仍保留的新词新义 |
3.2 现代汉语中已消亡的新词新义 |
3.3 现代汉语中意义发生变化的新词新义 |
小结 |
第四章 《荷谷朝天日记》复音词研究的辞书学价值 |
4.1 《汉语大词典》中首举例证时代偏晚的复音词 |
4.2 《汉语大词典》中释义欠妥的复音词 |
4.3 《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高频复音词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西湖游览志》及《志余》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田汝成与《西湖游览志》及《志余》 |
第一节 作者田汝成及其作品 |
第二节 《西湖游览志》与《西湖游览志余》 |
第二章 《西湖游览志》及《志余》训诂内容研究 |
第一节 解释词义 |
第二节 辨正文字 |
第三节 标注读音 |
第四节 诠解典故故事 |
第三章 《西湖游览志》及《志余》训诂材料的价值与问题 |
第一节 《西湖游览志》及《志余》训诂材料概述 |
第二节 《西湖游览志》及《志余》的训诂价值 |
第三节 《西湖游览志》及《志余》训诂内容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10)《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概况 |
第一节 《北京白话报》词语音节概况 |
第二节 《北京白话报》词语来源 |
一、常用名物 |
二、一般词语 |
第三节 北京话词典未收录词语 |
第三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异形现象 |
第一节 词语的异形现象 |
第二节 词语的形近异形 |
一、形近异形概况 |
二、形近换用 |
三、繁简同时出现 |
四、字形变化 |
第三节 词语的音近异形 |
一、音近异形概况 |
二、方言音变 |
三、保留古音 |
四、文白异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结构特点 |
第一节 重叠 |
一、名词的重叠 |
二、动词的重叠 |
三、形容词的重叠 |
四、副词的重叠 |
五、叠字符号 |
第二节 语缀 |
一、语缀例释 |
二、名词语缀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同素异序 |
一、同素异序词频概况 |
二、同素异序比较分析 |
三、同素异序现象成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白话报》典型词语群 |
第一节 同语素词语群 |
一、同语素词语群例释 |
二、同语素词语群成因 |
第二节 动物类词语群 |
一、动物类词语群例释 |
二、动物类名词的转类 |
三、动物类词语群成因 |
第三节 死亡类词语群 |
一、死亡类词语群例释 |
二、死亡类词语群动态对比分析 |
三、死亡类词语群的文化内涵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特点 |
第一节 北京地域方言特点鲜明 |
第二节 口语程度高的话语特色 |
第三节 生动灵活的白话语体风格 |
第四节 早期商业小报词语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史料笔记与《汉语大词典》词语溯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戏词语考释[D]. 李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江西旧志方言资料整理与研究[D]. 罗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4]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D]. 汤仕普. 贵州师范大学, 2019(12)
- [5]《能改斋漫录》名物词研究[D]. 于溪. 扬州大学, 2019(02)
- [6]苏轼对成语的贡献[D]. 梅馨月.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新五代史》复音词研究[D]. 陈琦. 武汉大学, 2019(05)
- [8]《荷谷朝天日记》复音词研究[D]. 陈雪莹.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西湖游览志》及《志余》训诂研究[D]. 葛玲. 宁夏大学, 2019(02)
- [10]《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D]. 赖一鸣.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