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泌素的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泌素的相关性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清胃泌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鹏[1](2021)在《老年胃溃疡并发出血患者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老年胃溃疡并发出血(gastric ulcer complicated with hemorrhage,GUCH)患者再出血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GU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治疗后患者是否再出血将其分为再出血组26例与未再出血组72例。记录两组老年GUCH患者各临床指标及入院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GUCH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与老年GUCH患者再出血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再出血组老年GUCH患者平均年龄、溃疡直径均分别明显大于未再出血组(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A1期、胃溃疡史、吸烟史、饮酒史及非甾体消炎药(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应用比率均分别明显高于未再出血组(P<0.05),使用消化内镜治疗比率明显低于未再出血组(P<0.05)。再出血组老年GUCH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均分别明显高于未再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A1期、NSAIDs应用、胃泌素、胃动素均为老年GUCH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使用消化内镜治疗为老年GUCH患者再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分别与老年GUCH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A1期、NSAIDs应用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使用消化内镜治疗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A1期、NSAIDs应用、胃泌素、胃动素均为老年GUCH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消化内镜治疗为其独立保护因素,通过监测GUCH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可预防再出血的发生。

宋臣,张宁,张军[2](2021)在《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同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之间关联性。方法选择在曹县县立医院实施结肠镜检查,并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500例病患和初次诊断的100例结直肠癌病患为研究样本,同时将在本院实施结肠镜检查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其研究时间均在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之间。全部研究样本均在同期实施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检查。采集所有研究样本息肉数量和大小、结直肠癌位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常规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结直肠息肉病患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病患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常规组健康体检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30.00%,其中各年龄段男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均高于女性(P<0.05)。结直肠息肉病患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31.60%;其中息肉<1.0 cm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28.13%,息肉≥1.0 cm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43.10%,息肉≥1.0 cm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高于息肉<1.0 cm者(P<0.05);单发息肉病患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24.79%,在多发息肉病患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37.98%,多发息肉病患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高于单发息肉病患(P<0.05)。结直肠癌病患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36.00%;在左半结肠和直肠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37.50%,在右半结肠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是33.33%,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病患以及结直肠癌病患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均高于常规组健康体检者,并且结直肠癌病患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高于结直肠息肉病患。对于结直肠息肉直径越大、数量越多的病患,其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越高,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率同结直肠癌发病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易惺钱[3](2021)在《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tor Pylori,Hp)是目前公认的唯一能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感染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且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慢性荨麻疹等胃肠外疾病相关,因此抗Hp治疗早已成为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Hp感染和胃癌双重高发,二者关系密切,危害相互叠加,其治疗是消化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率上升,Hp根除率下降,复发率升高,不良反应明显,有效治疗面临着挑战。中医药作为Hp治疗的新路径,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率低、不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特点,与西药联用可提高根除率,减少副作用及抗菌药物使用,保护胃黏膜,在Hp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被认可。但证据较分散,仍缺乏较全面的中医理论支撑和真实世界的证据支持。目的:1.系统梳理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文献,全面综合当前可用证据,提炼中医药干预Hp的治疗思路。2.结合医案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整合中医治法的运用情况、具体方药,评价其临床疗效,优化Hp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方案。3.在现有证据支持下,进一步揭示中药防治Hp的作用机制与证治规律,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的优势环节和精准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1.文献梳理与评价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同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灰色文献、医脉通等进行补充检索,7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讨论或求助第三方的方式解决分歧;运用文字描述及图表形式展示中医药抗Hp的研究现状。应用AMSTAR 2量表、GRADE软件对中药治疗Hp感染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及证据质量再评价。2.临床验证通过有效医案及临床回顾性研究对文献研究结果加以验证。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基于真实临床环境中既有医疗数据开展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中医药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相关疾病提供现实性、适用性和时效性证据支持。结果:1.证据图及理论探讨部分:8个中英文数据库初检共26661篇文献,自动查重后获得16461篇,依据相关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后最终纳入3563篇,其中临床研究346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82篇,指南及临床路径研究21篇。从临床研究来看,(1)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80.72%),规模多在60-100例之间;观察性研究占7.63%,多集中在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Hp感染相关疾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面,其与体质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占0.55%;(2)研究人群与现代医学对Hp感染特定人群处理意见一致,中医药在儿童(<14岁)及老年人(>70岁)研究相对较少。(3)干预方案多为中医药与西药联用,单用相对较少,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黄芪建中汤、六君子汤等经方应用广泛;(4)结局指标以Hp转阴、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疗效及安全性等为临床主要指标,与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相关的中医证候疗效指标相对较少;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面,76篇中医疗法干预Hp相关性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结果显示,虽多数结论认为中医药有潜在疗效,但受原始研究方法学质量影响,证据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证据较少,难以得出较肯定的结论。在指南共识上,我国陆续颁布了五次Hp诊治共识意见或指南,为Hp治疗提供了方向;2012年第四次全国Hp感染诊治共识建议可将中药用于Hp感染的治疗,中药以其独特优势成为Hp治疗的新路径;2018年《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Hp相关“病-证”共识》的发布,为难治性Hp感染提供了中国思路。通过系统梳理当前可获得的相关证据,总的来说,中医认为Hp为湿热毒邪,其感染与脾胃虚弱密切相关,邪毒内犯,正虚邪实为基本病机,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健脾益气以扶正,清热祛湿以祛邪,并施以根除Hp。2.再评价部分:中英文8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出256篇中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纳入40篇文献按扶正、祛邪、扶正祛湿兼施不同干预方式对其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定。纳入文献中7篇以扶正为主,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为常用方剂;祛邪为主的17篇,辛开苦降、清热祛湿为抑杀Hp之大法,常用半夏泻心汤、左金丸、黄连温胆汤;扶正祛邪兼施的16篇,治以胃复春、荆花胃康、柴胡舒肝散等中药制剂。自2012年以来中药抗Hp相关系统评价逐年增多,Hp根除(转阴、清除)率、总有效率、胃镜病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但受系统评价制作全过程的影响,方法学质量均为“极低”,证据质量为中、低级或极低,缺乏高质量证据。3.医案分析部分:古今医案云平台共检出158则医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2则医案进行分析,共177诊次,涉及45首处方、241味中药。其中,甘草、黄连、白术、茯苓、陈皮、党参、蒲公英等为高频药物。所用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理气药和补虚药。从性味归经看,多用温、平、寒之性,苦、甘、辛味,主入脾、胃、肺经的中药,核心处方为芍药甘草汤和六君子加减。4.临床回顾性研究部分:(1)共纳入283例Hp感染患者,其中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患者(暴露组)114例,单用四联疗法(非暴露组)169例,治疗后暴露组Hp根除率为80.7%(92/114),非暴露组69.8%(11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服用四联药物的疗程分为7、10、14、14-42天及42天以上5个组,分析显示不同疗程与Hp根除无统计学差异(P=0.84)。283例患者中10例在Hp根除后3个月至2年内进行了复查,除暴露组1例为2年后复查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难治性Hp感染患者3例,其疗效可能与抗生素耐药有关;(2)暴露组96例使用中药汤剂患者111诊次中药用药数据分析显示,中药使用总频次1437次,包括不同中药252味,甘草、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等使用频次较高。按功效分类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补中益气为主,其中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化痰药、补虚药次之。四气以温、平、微寒为主,甘、辛、苦味居多,主入脾、胃、肺经,临床使用的核心处方为六君子汤和黄芩汤加减。结论:Hp属于中医的湿热邪气,其感染与宿体脾胃虚弱、Hp毒邪(菌株)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中医药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在Hp感染患者初次治疗、补救治疗及根除后等不同时期发挥治疗作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或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扶正,正气旺而不受邪),或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祛邪,邪去正自安),或攻补兼施,双管齐下,发挥抗Hp的同时,调节肠道正常菌群,修复受损胃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寓祛邪,祛邪而不伤正,成为根除Hp治疗的新路径和策略,单用或与西药联用提高根除率,缓解临床症状,造福患者。

孔娜,王建刚,殷芳,张帆[4](2021)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肠息肉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从肠道内壁向肠腔生长的肠黏膜隆起型病变,主要发生于结直肠,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肠息肉一般需择期行内镜下切除,其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前者有癌变风险。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世界大肠癌的发病均呈现上升趋势。幽门螺杆菌(Hp)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我国Hp感染率约为40%~70%,目前已证实活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恶性肿瘤、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病均和Hp感染有关,而Hp感染是否增加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发病风险目前存在分歧,因此,本文就Hp感染与大肠息肉、大肠癌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进行总结,旨在进一步明确Hp感染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关系,对临床诊治策略及早期预防大肠癌提供参考。

杨琼[5](2021)在《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历代医家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思想内涵;研究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探讨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湿热伏邪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和血清生化代谢物特征;研究舌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证”间的相关性。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阅读古籍,整理文献,以时间为脉络,梳理历代医家“伏邪”学术观点,归纳“伏邪”的论点,总结“伏邪”的学术思想,探讨伏邪学说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分析,总结老师湿热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基本内容。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例,从理论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病因病机;从临床实践角度探讨湿热伏邪的诊疗思路。2试验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2.1临床研究方法:按照疾病和证候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75例,其中试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5例,对照组(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采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中医证候要素量表、主要中医证候要素评分量表和脾胃湿热证舌诊信息量表;记录受试者血生化检测结果;留存并检测受试者血清样本中的胃动素、胃泌素、5-羟色胺、P物质、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构建受试者临床资料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2舌苔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受试者共38例,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本研究采取两组不同的分组方法。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GR)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FGR)。按照受试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和受试者中医证候分型分组: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SPWSR);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SPWX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组(FPWSR);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组(FPWXR)。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先对舌苔样本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再分析舌苔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成分;按照不同分组方案,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舌苔微生物菌落间异同,最后对舌苔样本进行功能预测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温病学起源于伏邪理论,伏邪学说的“伏寒化温”理论是温病学的最早的病因学理论,伏邪学说的“伏邪与新感”理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充实了温病学理论。伏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是在历代诸多医家不懈努力下逐渐形成的。伏邪学说也存在诸多争议如伏邪的病因之争、伏邪与新感之争、伏邪的部位之争等,这些不同的观点促进了伏邪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湿热伏邪是一类具有湿邪和热邪双重属性的邪气,且有潜伏特性,感邪之后移时而发。湿热伏邪致病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隐匿、伏藏、热郁、湿阻、耗气、伤阴、成瘀、酿毒、反复、缠绵的特点,符合中医湿热伏邪发病特点,幽门螺杆菌可以认为是一种湿热伏邪,可用湿热伏邪的扶正、祛邪、透邪的方法治疗。2.临床研究结果2.1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的中医症状临床特点以中焦脾胃为中心,病证可累及五脏六腑和四肢九窍,并且可出现矛盾性症状。湿热伏邪与非湿热伏邪所导致的脾胃湿热证在症状分布和常见症状一致,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比较特异性的症状。舌苔是诊断脾胃湿热证的重要参考标准,脾胃湿热证受者试的舌苔颜色为浅黄色或深黄色,焦黄色较少;脾胃湿热证受试者的苔质为腻苔、厚苔,或两者同见;较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受试者中厚苔更多。2.2血生化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受试者血生化检验指标有所差异,试验组AST、ALT、TBIL、DBIL、IBIL和HCY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CHOL、TG、LDL-C、APO-B、LP(a)、UA和GLU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部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3血清代谢物研究结果:两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中GAS、MTL、SP、EGF和EGFR含量不同,试验组血清中的GAS、MTL、SP、EGF和EGFR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舌苔微生态研究结果:3.1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1)舌苔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中的simpson指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组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组两组舌苔样本间存在差异;舌苔样本在门、纲、目、科水平的主要菌落是相同的;两组在属水平和种水平的主要菌属组成之间存在差异。在考虑群落丰度的情况下,两组间舌苔样本在门和纲水平上相同,而在目、科、属和种水平上,两组舌苔样本菌落的平均相对丰度不同。(2)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两组志愿者舌苔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是一致的,两组舌苔样本的优势菌种的丰度和构成比基本一致。两组舌苔在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平均相对丰度有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梭杆菌门和梭杆菌纲相对丰度下降。3.2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受试者舌苔微生物菌落基本一致,且舌苔微生物菌落之间有进化关系,而通过unweighted-unifrac距离算法,对样本在OUT水平进行层级聚类,发现两样本的微生物菌落之间距离有近有远。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这三者之间PCoA不同,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通过组内物种组成成分分析和组间物种差异比较,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在界、门、纲水平上是相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物种是目水平上的微球菌目和巴氏杆菌目;在科水平上的微球菌科和巴氏杆菌科;在属水平上的罗斯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在种水平上的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微黄奈瑟氏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苔菌落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物菌群中的有害菌增多。3.4舌苔微生物菌群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舌苔微生物功能主要集中在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能量生产和转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与脾胃湿热证有关的舌苔功能主要是DNA的转录翻译、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无机离子的运输和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生产等功能。结论1.伏而后发的邪气均属于伏邪,伏邪虽是发病学概念,但可以用来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其内容极其丰富,可用分类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湿热伏邪是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可化燥伤阴,损络成瘀,酿瘀成毒。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湿热伏邪,可以应用湿热伏邪学说的治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湿热伏邪临床症状分布广泛,但症状程度更轻,“口臭”和“苔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较为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可用来初步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4.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障碍,对糖脂代谢的影响不及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5.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脾胃虚弱证则影响舌苔微生物间相似性和物种进化关系;6.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舌苔微生物群落丰度下降,导致有益菌的减少和有害菌的增加。

丁辛[6](2021)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幽门螺杆菌病原微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及相关学说,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之间的关系,诠释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效应,与六种常用抗生素进行比较。3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体重、小肠长度、血清TNF-α、IL-6浓度、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上述指标上的改善机制。4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胆囊胆汁酸代谢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胆汁酸代谢上的改善机制。5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盲肠内容物肠道菌群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肠道菌群上的改善机制。方法1幽门螺杆菌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分析汇总幽门螺杆菌的中西医研究成果,研究幽门螺杆菌在流行病学、形态学、菌体动力、生物化学、体内分布、致病机制、致病机理学说上的特征,从病原微生物自身特征及宿主免疫反应两方面阐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的密切关系,诠释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合理性。2实验研究采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患者4名,入选者须经13C-尿素呼气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阳性;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表现;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对采集的胃粘膜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鉴定及培养。培养至对数期后,调整为浓度0.5*109的菌液,制备血平板。以纸片扩散法对六种抗生素和连朴饮加减方进行药敏实验,重复3次,记录平均直径。SPF级6周龄Balb/c小鼠90只,均为雄性,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SL组)、病理模型组(BL组)、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联合治疗组(ZX组)。适应性饲养6天后,除生理盐水组(SL组)外,每组小鼠以5×109CFU/ml克拉霉素耐药菌液0.2ml隔日灌胃2次,共19天。每间隔2天记录一次体重。最后一次灌胃结束后,常规饲养3天,每组随机选取两只小鼠检测,以胃组织尿素酶实验阳性和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幽门螺杆菌定植为造模成功的标志。造模成功后,各组干预14天,生理盐水组(SL组)和病理模型组(BL组)以生理盐水0.3ml/天灌胃;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以0.5g/ml连朴饮加减方0.3ml/天灌胃;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以四联药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的生理盐水溶液0.3ml/天灌胃;联合治疗组(ZX组)以含抗生素四联药物的连朴饮加减方溶液0.3ml/天灌胃。给药干预结束后3天,处死各组小鼠,测量小肠段长度;固定胃组织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眶窦取血分离血清以Elisa法检测IL-6、TNF-α浓度。取下完整胆囊,以液氮速冻后-80℃冻存,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胆囊胆汁酸进行定量。取盲肠内容物,以16S r R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结果1幽门螺杆菌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幽门螺杆菌菌体为螺旋形、单极鞭毛结构,具有高效的尿素分解能力,这些特性使其可以在胃粘膜上皮增殖。幽门螺杆菌对定植环境要求苛刻,其主要致病机理是免疫损伤,致癌效应与多次组织修复中出现基因复制错误有关。在胃粘膜微观辩证和患者整体症状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本质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医药在改善微环境,免疫调节上具有显着的优势,以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显着。在原方基础上,连朴饮加减方增加了抑菌和改善胃粘膜的药物,可以从病原微生物自身特征和宿主免疫反应两方面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连朴饮加减方在网络药理学上符合减轻炎症的潜在通路,能促进胃肠动力、提升胃泌素水平,具有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实验研究2.1基因检测显示本实验选取的幽门螺杆菌临床株对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耐药基因发生了突变。在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中,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mm、12mm、4mm、18mm、20mm、23mm,本实验选取的幽门螺杆菌临床株对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耐药。浓度为0.5g/ml的连朴饮加减方抑菌圈直径为17.78±1.64mm。2.2抗生素四联组(XY组)在胃小凹结构中可见圆球状幽门螺杆菌聚集;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黏液中散在少量杆状幽门螺杆菌。与生理盐水组(SL组)比较,病理模型组(BL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升高(P<0.05)。与病理模型组(BL组)比较,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小鼠血清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连朴饮加减方联合四联治疗组(ZX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以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灌胃造模导致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升高,连朴饮加减方干预14天可降低小鼠血清TNF-α浓度,减轻炎症。2.3在43种胆汁酸中,存在组间差异的13种胆汁酸为CUCA、αMCA、βMCA、λMCA、ωMCA、CA、ACA、7-keto DCA、TCDCA、TDCA、THDCA、TLCA、GUDCA。与生理盐水组(SL组)相比,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有TCDCA、TDCA、THDCA、TLCA、GUDCA共五种胆汁酸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仅THDCA一种胆汁酸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2.4感染了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后,小鼠肠道菌群丰度显着下降(P<0.05),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在菌种和含量上生理盐水组(SL组)相似度最高;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菌群丰度明显下降,且样本离散性最大;联合治疗组(ZX组)居于两者之间。结论1王氏连朴饮具有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在体外实验中,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有抑杀效应,与阿莫西林的抗菌效应接近。3在小鼠体内,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杀效果;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不出现球形变耐药现象。4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连朴饮加减方在维持胆汁酸生理稳态上具有优势。5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连朴饮加减方在维持肠道物种多样性多样性上具有优势。6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着,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不出现球形变耐药现象;并在维持胆汁酸代谢稳态和维持肠道物种多样性上有显着优势。

朱城[7](2021)在《结直肠腺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内镜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多种胃内及胃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直肠腺瘤作为一种有可能向腺癌转化的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结直肠腺瘤有关,其又可能是通过何种机制促进结直肠腺瘤的发生也尚不明确,但机制假说之一是肠道内的幽门螺杆菌引起局部肠黏膜慢性炎症反应,逐步导致结直肠腺瘤的产生。于是本研究继续探讨了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与其他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相比,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是否更容易罹患结直肠腺瘤;(2)胃内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3)粪便标本中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4)粪便标本中幽门螺杆菌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在 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数据库中搜寻并回顾自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发表的相关研究,按照纳排标准收集文献,使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分评估每一篇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然后使用STATA 13.0对符合要求的纳入文献进行进行荟萃分析:使用I2统计量评估纳入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其选择相应的分析模型;使用Begg’s检验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使用敏感性分析评估荟萃分析的稳健性和可靠性;然后计算合并后的OR值,95%CI及P值。(2)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29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以研究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有无与结直肠息肉数目及腺瘤多项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依据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有无将纳入的129例患者分为胃内幽门螺杆菌阴性组和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组,按照待分析变量的类型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结直肠息肉个数、平均腺瘤大小、腺瘤大小、腺瘤级别、上皮内瘤变级别、腺瘤是否多发、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是否有进展期腺瘤的差异。(3)使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进一步对纳入的129例患者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检测,按照粪便幽门螺杆菌实时定量荧光PCR值的中位数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按照待分析变量的类型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结直肠息肉个数、平均腺瘤大小、腺瘤大小、腺瘤级别、上皮内瘤变级别、腺瘤是否多发、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是否有进展期腺瘤的差异。(4)按照粪便幽门螺杆菌实时定量荧光PCR值的中位数将以上纳入的129例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别描述2组中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人数,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2组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的人数构成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所有患者按粪便幽门螺杆菌实时定量荧光PCR值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使用R×C表卡方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患结直肠腺瘤个体与患其他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个体之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11,1.63),P=0.003)。(2)胃内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患者结直肠息肉个数、平均腺瘤大小、腺瘤大小、腺瘤级别、上皮内瘤变级别、腺瘤多发、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是否有进展期腺瘤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幽门螺杆菌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结直肠息肉个数(P=0.001)、平均腺瘤大小(P=0.025)、腺瘤大小(P=0.004)、腺瘤级别(P=0.007)、是否有进展期腺瘤(P=0.00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于腺瘤级别,经组间比较发现,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患者罹患1级腺瘤和2级腺瘤(P=0.030),1级腺瘤和3级腺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而罹患2级腺瘤和3级腺瘤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上皮内瘤变级别、是否为多发腺瘤、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粪便幽门螺杆菌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按粪便幽门螺杆菌实时定量荧光PCR值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后,4组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经过组间比较发现,组1和组3(P=0.004)、组1和组4(P<0.001)、组2和组4(P=0.011)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粪便幽门螺杆菌表达和胃内幽门螺杆菌的Spearman 相关系数为 0.361(P<0.001)。结论:(1)与其他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相比,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罹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更高。(2)结直肠腺瘤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有无与结直肠息肉个数、平均腺瘤大小、腺瘤大小、腺瘤级别、上皮内瘤变级别、腺瘤多发、腺瘤位置、腺瘤是否有绒毛结构、是否有进展期腺瘤均无明显相关性。(3)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幽门螺杆菌高表达与结直肠多发息肉、大体积腺瘤、进展期腺瘤有相关性;与罹患1级腺瘤相比,粪便幽门螺杆菌高表达者更易罹患2级、3级腺瘤。(4)粪便幽门螺杆菌的表达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卢曹念[8](2021)在《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血清PG与G-17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群血清PG及G-17水平,探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幽门螺杆菌等因素对血清PG和G-17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扬州农村地区进行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人群的989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筛查标准者纳入电子系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等信息;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对于全部受试者血清学PGI、PGⅡ和G-17检测采用ELISA方法,并以此得出PGI/PGⅡ比值(PGR)对比分析,比较PG和G-17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和Hp感染、吸烟、饮酒中的变化特点。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p呈阳性者血清PG Ⅰ、PGⅡ和G-17水平升高,同时表现PGR降低(P<0.01)。(2)男性血清PGI、PGⅡ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1)。(3)随着年龄增长,血清PGⅠ越高,比值PGR则反之,G-17水平则呈升高趋势(P<0.05)。(4)通过对比吸烟、曾吸烟、未吸烟人员3组的PGⅠ、PGⅡ、PGR水平,发现吸烟组PGⅠ、PGⅡ和PGR均高于另外两组,曾吸烟组PGR高于未吸烟组,吸烟组G-17低于未吸烟者(P<0.05)。(5)通过对比饮酒组与不饮酒组的PGⅠ、PGⅡ,发现饮酒组PGⅠ、PGⅡ高于不饮酒组(P<0.05)。结论:1.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受检者的年龄、性别、Hp感染以及自身的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影响有关。2.血清胃泌素G-17与受检者的Hp感染、年龄、吸烟有关。第二部分:血清PG与G-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不同胃部病变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水平的变化,以及评估血清PG和G-17用于筛分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效能,并探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扬州地区人群中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01月~2019年12月在扬州农村地区行上消化道疾病筛查的本地居民为研究对象,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学检测、14C尿素呼气试验、胃镜及病理检查等流程。通过胃镜和病理结果分组分析,对比不同的胃黏膜病变中血清PG和G-17变化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在筛分胃癌和癌前病变中血清PG和G-17效能。然后通过采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风险人群进行评分分组,0-11分为低危组,12-16分为中危组,17-23分为高危组,比较各组癌前病变、胃癌的检出率。结果:(1)本项研究共纳入受试者有1376人,男性382人,女性994人,根据胃镜及活检组织病理结果分为6组,其中浅表性胃炎组(SG)611人、胃溃疡(GU)组30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467人、肠上皮化生组(IM)215人、上皮内瘤变(IN)组39人及胃癌(GC)组14人。(2)与SG组比较,CAG、IM、IN组的PGI水平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PGR水平在CAG、IM、IN、GC组逐步降低的变化,血清G-17在CAG、IM组中表现无显着差异,相比较CAG和IM组,IN组血清G-17显着升高。GC组血清G-17水平对比其余各组有着显着升高(P<0.01)。(3)根据ROC曲线变化得出PGI、PGR、G-17诊断癌前病变和胃癌的最佳界限值分别为70.04ng/mL、8.27、9.86pmol/L,其敏感度依次是 52.8%、60.4%、83.0%,特异性依次是 88.5%、77.4%、74.1%。PGI、PGR、G-17 的 AUC 分别为 0.713、0.718、0.778。(4)IN 在高危、中危组、低危组检出率分别为9.4%、3.3%、2.3%。IN在3组间比较有差异(χ2=5.641,P=0.008)。高危组与中危组、高危组与低危组组间癌前病变检出率比较有差异(P值分别为0.035、0.002),通过筛查显示,胃癌检出率:高危组(7.55%)>中危组(1.92%)>低危组(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组与低危组、中危组与低危组组间胃癌检出率比较的P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组与中危组两组间比较P值为0.054,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当胃黏膜发生萎缩、肠化、瘤变或是癌变时,血清PGI和PGR水平下降;血清PGI、PGR水平显着下降提示可能存在胃癌和癌前病变,高水平血清G-17是胃癌和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2.血清PGI、PGR和G-17可作为胃癌与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参考指标。低水平PGI、PGR预测胃癌和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价值。3.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可用于扬州地区胃癌风险人群筛查,有助于提高人群胃癌的检出率。

柏鸽[9](2021)在《桂西地区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并了解胃息肉患者临床特点及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胃息肉的认识及诊断,探讨如何更好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早期预防,同时为临床胃息肉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数据共274例,按照不同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组(adenomatous polyps,APs组)、胃底腺息肉组(fundic gland polyps,FGP组)、增生性息肉组(hyperplastic polyps,HPs组)及炎性息肉组(inflammatory polyps,IP组)。(2)纳入统计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BMI、吸烟史、饮酒史、婚姻状况),实验室检测指标(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13碳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胃泌素-17),胃息肉的部位及数量、伴随疾病及病理类型等。(3)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多个可能影响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收集274例胃息肉患者,其中男性∶女性=1∶2.91;以壮族居多,年龄范围是21~86岁,平均年龄51.70±10.88岁;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83.94%。(2)临床表现:腹痛(77.74%),腹胀(42.34%),反酸(17.15%),恶心、呕吐(15.33%),嗳气(12.41%)等。(3)本次研究以胃底腺息肉患者最常见,发生部位主要位于胃底、胃体;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发生部位主要位于胃体、胃窦。(4)单因素分析结果:对于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患者的吸烟史(P=0.031)、饮酒史(P=0.006)、HP感染(P=0.043)、PGI(P=0.017)、PGII(P=0.035)、PGR(P<0.001)、G-17(P=0.012)、胃息肉的发生部位(P<0.001)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P=0.864)、民族(P=0.356)、年龄(P=0.580)、职业(P=0.729)、婚姻状况(P=0.426)、BMI(P=0.524)、伴随疾病(P>0.05)、息肉数目(P=0.781)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上述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对于胃底腺息肉,饮酒史(P=0.028,OR=3.901,95%CI:1.163~13.093)、PGI(P=0.02,OR=0.414,95%CI:0.197~0.870)、PGII(P=0.006,OR=0.200,95%CI:0.064~0.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于增生性息肉,PGII(P=0.021,OR=0.198,95%CI:0.050~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吸烟史、饮酒史、HP感染、PGI、PGII、G-17是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酒史是胃底腺息肉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GI和PGII是胃底腺息肉患者的保护因素;PGII是增生性息肉患者的保护因素。

王巧云[10](2021)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特点及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临床与病理的特点及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时行肠镜及幽门螺旋杆菌血清学抗体检测的患者资料共460例,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共分为三组,即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正常对照组,调取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直肠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结直肠癌的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及是否感染Hp。结果结直肠息肉组、结直肠癌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50.4%、58.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息肉组复发患者Hp感染率高于初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中,按照不同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分亚组,各亚组之间Hp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Hp感染在不同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Hp感染均是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p感染增加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风险,且是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病理类型以及与结直肠癌的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均无关。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清胃泌素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清胃泌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胃溃疡并发出血患者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影响因素分析
        1.2.2血清学指标检测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比较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2)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样本
    1.3 观察项目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常规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2.2 结直肠息肉病患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2.3 结直肠癌病患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3 讨 论

(3)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第一章 基于证据图的中医药抗Hp感染的研究现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排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数据分析与形式
        2.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年度趋势
        2.3 临床研究类型及规模
        2.4 中医证候及体质研究
        2.5 中医药抗Hp方式研究
        2.6 中医药抗Hp方案临床评价
        2.7 中医药防治方案干预时机及适用情况
        2.8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及临床证据评价
        2.9 临床指南与路径研究
        3.讨论
        3.1 中医药抗Hp应用现状及问题
        3.2 中医药防治Hp感染未来的研究方向
        3.3 本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中医药抗Hp感染机理机制探讨
        1.现代医学对Hp的认识及治疗
        1.1 Hp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1.2 Hp的治疗
        2.中医对Hp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2.1 中医对Hp感染的认识
        2.2 中医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
        2.3 扶正祛邪抗Hp感染的实践及机理机制探讨
        3.讨论
    第三章 中药扶正祛邪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4 质量评价
        2.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2.4 主要结局指标和证据质量分级
        3.讨论
临床验证
    第一章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1.研究资料
        1.1 数据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数据录入
        2.2 数据规范
        2.3 数据统计分析
        3.结果
        3.1 医案检索结果及特点
        3.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3 常用方剂使用情况
        3.4 常用中药使用情况
        4.讨论
    第二章 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排标准
        1.3 数据收集及整理
        1.4 分组方法
        1.5 结局评价
        2.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病例基本情况
        3.2 治疗结局
        4.讨论
结语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3.本研究的不足
    4.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4)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Hp感染与大肠息肉的关系
    1.1 Hp感染与息肉发生部位的关系
    1.2 Hp感染与大肠息肉病理类型的关系
    1.3 Hp感染与大肠息肉患者性别的关系
2 Hp感染与大肠癌的关系
3 Hp感染导致大肠息肉、大肠癌发病机制
    3.1 Hp感染致血清胃泌素升高
    3.2 Hp感染致环氧合酶-2表达增加
    3.3 其他Hp
4 总结

(5)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伏邪学说的理论探析
    1.伏邪学说源流探讨
    2.伏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内涵
    3 讨论
第二部分 湿热伏邪学说理论内涵及其在Hp感染中的应用
    1.湿热伏邪学说理论的起源
    2.湿热伏邪学说的基本内容
    3.湿热伏邪学说在Hp感染中的应用
    4 讨论
第三部分 Hp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及方法
    3.研究结果及分析
    4.讨论
第四部分 Hp感染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3.试验结果
    4.讨论
讨论和结论
    1.本研究总结
    2.创新点
    3.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综述 舌苔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Hp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
    1 Hp的流行病学特征
    2 Hp的微生物学特征
        2.1 Hp的形态学特征
        2.2 Hp的菌体动力特征
        2.3 Hp的生化特性
        2.4 Hp的分布特征
    3 Hp的致病机制研究
        3.1 Hp的免疫损害
        3.2 Hp的毒力因子
    4 Hp的致病机理学说
        4.1 漏屋顶(leking roof)假说
        4.2 胃泌素(gastrin-link)假说
    5 Hp与脾胃湿热证关系密切
    6 Hp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
        6.1 连朴饮的方证研究
        6.2 连朴饮加减方药味研究
        6.3 连朴饮加减方前期研究基础
第二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连朴饮加减方的组成与制备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试剂
        2.4 患者筛选
        2.5 微生物实验耗材制备
        2.6 克拉霉素耐药Hp的制备
        2.7 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的冻存与复苏
    3 结果
        3.1 临床幽门螺杆菌培养结果
        3.2 六种抗生素药敏结果
        3.3 连朴饮加减方药敏结果
    4 讨论
        4.1 胃粘膜的选择
        4.2 Hp的分离
        4.3 Hp的鉴定
        4.4 培养基的选择
        4.5 培养环境的选择
        4.6 用于筛选的抗生素
        4.7 菌株的冻融与复苏
        4.8 菌株的筛选
第三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HAG小鼠胃炎疗效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试剂
        2.4 造模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菌液的制备
        2.5 干预药物的制备
        2.6 动物模型建立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
        3.2 小鼠小肠长度对比
        3.3 胃粘膜W-S银染色对比
        3.4 血清IL-6、TNF-α浓度对比
    4 讨论
        4.1 造模方式
        4.2 药物浓度的调整
        4.3 Hp球形变解读
        4.4 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结果
        4.5 各组血清TNF-α、IL-6 浓度的解读
        4.6 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思考
第四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HAG小鼠胆汁酸代谢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总体胆汁酸差异对比
        3.2 组间含量有统计学差异胆汁酸
    4 讨论
        4.1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4.2 胆汁酸与Hp的相关研究
        4.3 Hp与“肝”的证素研究
第五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HAG小鼠肠道菌群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过程和参数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3.2 门水平物种组成结构分析
        3.3 组间属水平差异分析
        3.4 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3.5 Net Work分析
    4 讨论
        4.1 Hp与肠道菌群
        4.2 Hp的不同治疗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全文讨论
    1 连朴饮加减方疗效的综合评判
    2 问题与展望
    3 创新点
        3.1 沟通临床和科研的造模方式
        3.2 多组学分析全面反映中药的整体调节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胆汁酸质谱MRM采集参数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7)结直肠腺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内镜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荟萃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胃内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内镜表现及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粪便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腺瘤内镜表现及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粪便幽门螺杆菌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PG与G-17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收集受试者信息
        1.3 血清学检测
        1.4 幽门螺杆菌检测
        1.5 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
        1.6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PG、G-17与Hp感染的关系
        2.2 PG、G-17与性别的关系
        2.3 PG、G-17与年龄的关系
        2.4 PG、G-17与吸烟的关系
        2.5 PG、G-17与饮酒的关系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血清PG与G-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流程
        1.3 血清学检测
        1.4 幽门螺杆菌检测
        1.5 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
        1.6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1.7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各组胃部病变的性别、年龄、Hp感染情况
        2.2 各组胃部病变的血清PG、G-17水平比较
        2.3 血清G-17和PG对胃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效能分析
        2.4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人群筛查情况的分析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清PG与G-17在胃癌前状态和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桂西地区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资料
    1.4 相关资料
    1.5 相关数据指标判定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病理类型
    2.4 病理类型与息肉数目
    2.5 病理类型与息肉发生部位
    2.6 病理类型与临床一般情况资料
    2.7 病理类型与实验室检测指标
    2.8 病理类型与伴随疾病
    2.9 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概述
    3.2 一般情况构成比
    3.3 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
    3.4 吸烟和饮酒的相关影响
    3.5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息肉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10)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特点及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与Hp感染相关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清胃泌素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胃溃疡并发出血患者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J]. 韩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12)
  • [2]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J]. 宋臣,张宁,张军. 医药论坛杂志, 2021(12)
  • [3]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D]. 易惺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的关系研究[J]. 孔娜,王建刚,殷芳,张帆. 医学信息, 2021(11)
  • [5]基于“湿热伏邪”理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微生物菌群的相关性[D]. 杨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D]. 丁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结直肠腺瘤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内镜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D]. 朱城. 山东大学, 2021(12)
  • [8]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D]. 卢曹念. 扬州大学, 2021
  • [9]桂西地区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柏鸽.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10]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的特点及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D]. 王巧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胃泌素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