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作文化与湖州民俗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卞晓波,徐春春,周建霞,纪龙,陈中督,虞涛,陈晓阳,方福平[1](2021)在《浙江省以“上山”为源头的稻作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稻作文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拥有上万年稻作文化历史,稻作遗址数量众多,具备遗址年代最早、遗址数量最多、遗址脉络最全的显着特征。当前,保护和利用浙江省稻作文化遗址面临水稻面积大幅减少、价值挖掘不够充分、资源整合利用不足、保护利用程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建设浙江省水稻博物馆、加快稻作科技和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加强水稻种质资源的发掘与保护利用、加快打造稻文化产业品牌,深入挖掘与利用浙江省以"上山"为源头的稻作文化资源,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沈赪[2](2021)在《湖州灶头画的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文中指出湖州灶头画源于南太湖地域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表现祈福纳祥、吉祥如意等主题。按照形式可分为神像、传说故事、吉祥动物、植物果品、风景名胜、器物、吉祥匾额、线条纹样八大类。通常采用湿壁画法,具有布局讲究、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等艺术特色。应该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对湖州灶头画进行活化利用,使其为湖州经济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
李传欢[3](2021)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活态延续的景观系统,其中既有已中止发展的文物,还有仍在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景观结构复杂。论文从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传统村落遗产景观的价值内涵。首先,论文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传统村落景观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由各要素相关联的景观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景观构成要素分析了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第二章是论文核心章节,基于对传统村落景观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社会与文化、环境与生态以及旅游与经济四项价值,明晰了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当代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内涵。第三章是基于前两章对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价值的分析,尝试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依据,将传统村落景观划分为生态型、田园型和聚落型,并构建了三种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评价体系,最后按类型提出了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论文结语指出,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因日益减少而愈加珍贵的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施策保护将是维护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自然延续的必要举措。
张清[4](2020)在《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范围内大众对于遗产保护的认知与参与日益深入,现代遗产保护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中国也完成了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转变,遗址公园逐渐成为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目前中国也面临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产生的资源与空间上的冲突,也存在着遗址形态较为雷同、遗址本体观赏性不足、遗址文化内涵展示难等问题,导致遗址的科教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桐乡乌镇谭家湾遗址是环太湖流域众多史前遗址之一,是马家浜文化的重要载体。论文以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借鉴了国内外遗址公园相关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归纳出遗址公园规划的原则、遗址保护与展示方式,确定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的属性,并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根据对谭家湾遗址详细的调查与分析,遵循遗产保护与展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原则,论文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提出留白、补白与转译的规划理念,“留白”即对遗址公园规划不做过多干预以最大程度保护遗址本体及环境的原真性,“补白”即对遗址地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当修补以保护遗址的完整性,“转译”即在前两者基础之上转变遗址公园为遗址保护的主动形态以保障遗址的延续性。(2)论文从如何保护遗址本体及环境、保护遗址文化内涵两方面展开思考,从农业文化角度解读谭家湾遗址,提出文态塑造、生态恢复、形态转译三个规划策略。文态塑造即提取遗址文化内涵作为遗址公园遗址展示的主题以形成场地记忆;生态恢复即对遗址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遗址公园的生态本底;形态转译即遗址公园的空间布局与游览体系的构建,是遗址公园的规划呈现。(3)论文从谭家湾遗址中的马家浜文化众多文化特质中突出稻作文化作为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的切入点,提出在谭家湾遗址地构建以保护为前提的活态化稻作文化展示序列,其中核心保护区对应谭家湾史前稻作文化展示区、控制建设地带则对应传统稻作文化展示区与现代稻作文化展示区,以丰富的遗址展示方式拓展公众认知并提升公众对遗产保护的认知、发挥遗址的最大价值,最终形成具有乌镇地域文化特色及谭家湾场所精神的农业遗址公园,也为今后此类遗址公园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意义。
郑凯[5](2020)在《吴地民俗文化与民俗乐舞研究》文中提出吴地地处环太湖流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今日环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地区当属于吴地的核心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更是造就形成了丰富而灿烂的吴文化。吴文化是广泛意义上的吴地文化,泛指吴地从古至今的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的所有成果,又被称为吴地文化、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等,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类型,包括经济、政治、文学、园林、建筑、艺术、民俗等,在各自发挥着不同社会功能与价值的同时,皆统一具有吴地独特的“吴风韵味”。此外,在汲取深厚的吴文化养分下,吴地乐舞不仅得以产生,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乐舞类别,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使得吴文化在成为中华文明集萃文化的同时,吴地乐舞更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划上了完美的舞蹈画卷。民俗文化,即民风习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与生活习惯。本文即以吴文化作为文化大背景下,将吴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及其民俗乐舞进行针对性挖掘整理、分析归纳。首先,对吴地民风习俗进行挖掘整理,其中包括稻作渔捞风俗、尚武好剑古风、图腾祭祀遗风以及重文敦礼民风四大类,并进一步分析其各自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其次,分析吴地民俗乐舞类别及其乐舞风格,在民俗文化的孕育积淀之下,吴地民俗乐舞得以产生,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乐舞类别与风格特征,即淳朴热情的生产劳动类乐舞、神秘庄重的图腾祭祀类乐舞、刚健威武的武术兵器类乐舞以及婉约含蓄的文学礼教类乐舞。最后,本文以吴地民俗文化与民俗乐舞作为研究主题,在对民俗文化与民俗乐舞进行各自分析归纳的同时,进一步总结民俗文化与乐舞之间的发展关系,并得出进行吴地民俗文化与民俗乐舞研究的现实意义,为今后更多学者进行吴文化与吴地乐舞研究以及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理论依据与实践价值。
曹万平[6](2017)在《侗族民间美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侗族民间美术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各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样式,有鼓楼、风雨桥、戏楼、飞山庙、萨坛等特色建筑,有堪称活化石的传统染织与服饰,有诙谐有趣、形式多样的民间雕塑,有土中见雅、寓意美好的民间绘画,有形式特别、种类丰富的民间手工艺。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美术门类最齐全、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对认识中国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侗族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视角出发,利用研读文献和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面貌、生成环境和当下形态,探讨了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造型手法和主要特征,并为传承和保护侗族民间美术提出看法。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以七章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阐明生成背景和侧重于形而下的样态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侧重于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发掘与归纳;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对传承与保护提出看法。第一章,介绍了侗族概况和侗族民间美术概况,并对民间美术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源头是高庙文化并作了论证,以已有文物为依据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概况,以当前遗存状况为凭借从共时性角度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现状特点及南北差异。第二章,从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环境,提出侗族民间美术传统样式遗存丰富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滞后,侗族民间美术独具特色的原因是文化习俗奇特。第三章,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四个类别阐述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当代形态,并对各类别下民间美术诸样式的历史记载和子类特征作了探讨。第四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一,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有资生、人本、求美、自由、共享、耐久。资生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观念上的共生世界,人本是以身度物的造物准则和价值追求,求美是建立在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自由是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共享是利人利己的快乐践行,耐久是经世致用的造物准绳。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二,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要造型手法有拟、渗、臆、比、创、拿、承。拟是率意的取象,渗是想象的联系,臆是心灵的流露,比是多意的象征,创是心物的统一,拿是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承是对传统的庚续。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三,首先对侗族民间美术四个类别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对侗族民间美术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特征有多重表现:文化脉络上,远古的高庙文化基因仍然有迹可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随处可见。思辩特征上,粗略混沌的思维,万物有灵的逻辑若隐若现。精神内涵上,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自强不息的求生精神、和谐共生的处世之道四处洋溢。风格特点上,侗族民间美术风格丰富多样,其中以疏野、豪放、奇僻特点尤为突出,疏野是朴拙天然的表现,豪放是旷达不羁的气度,奇僻是集体表象的物化。社会特征上,侗族民间美术表现为农耕典型的“场”,稻作文化的“诗”,发展滞后的“果”,侗族民间美术折射出物质生活贫乏而精神生活富足的社会特点。第七章,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讨论,认为当前侗族民间美术保护现状总体上表现为喜中存忧,喜在政府重视民间努力,保护和恢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忧在这些保护行动多以发展旅游经济为驱动,未免出现文化保护为经济开发让位现象。认为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应用的主要场域和生存土壤,主张风俗的赓续是民间艺术生存的关键,提出保护民间美术的关键是保护民俗活动。侗族民间美术之所以独具民族个性,缘于生发于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环境闭塞使风俗习惯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发展滞后性,这是侗族民间美术较好地涵养古代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历史样式的原因。侗族民间美术的特点既是侗族文化和民族个性影响的特点,也是侗族社会发展滞后于时代形成的文化落差特点。
刘慧芳[7](2017)在《太湖地区稻作民俗及其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着名的稻作产区,在长期的稻作生产作用下,太湖地区的民众形成了丰富的具有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稻作民俗文化,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审美取向等方面都与稻作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稻作生产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的稻作民俗面临着日益消亡的境地,稻作民俗在新时期下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章立足古籍,综合运用史学、民俗学知识,对传统农业时期下的太湖地区稻作生产概况进行了介绍,并从生产、生活、信仰三大方面重点梳理了太湖地区稻作民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稻作民俗的价值,最后探究当代保护利用稻作民俗的策略。首先,论文介绍了太湖地区稻作生产的概况。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太湖地区具有种植水稻的天然优势,人口、交通、手工业、商业、城镇、文化等社会经济条件进一步促进太湖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伴随着稻作生产的阶段发展,太湖地区的稻作生产具有精耕细作、因时因地制宜、集体合作、种养结合的生态模式等特点。其次,论文论述了太湖地区稻作民俗的内容及及其价值。本文从生产、生活、信仰三大方面梳理了太湖地区稻作民俗的内容,包括稻作生产、饮食、服饰、娱乐节庆、崇拜、禁忌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民俗内容都具有稻作生产的烙印,综合还原了太湖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情景。作为集体传承的模式化生活文化,太湖地区稻作民俗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三方面的价值为稻作民俗的保护利用提供了价值基础。最后,民俗文化虽然自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生命逻辑,但通过提高文化主体的文化认同与自信,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重构,激发民俗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太湖地区稻作民俗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保护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与特色、提高不同类型主体参与度、“静态”“动态”多重保护可以为当今太湖地区稻作民俗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巧凤[8](2017)在《稻作文化在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休闲农业的发展已全面开展并逐步趋向成熟。然而文化的缺失使休闲农业的发展显得苍白无力,同质化、低端化、无序化等现象普遍出现。同时,稻作文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起源,也是见证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休闲农业区的发展中体现当地稻作文化特色,彰显所在农村区域特有的稻作文化气息和地域风貌展开深入研究,并针对现有休闲农业区发展缺乏文化韵味为切入点,对稻作文化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推动休闲农业迈向新型化、差异化,高效化进程,深刻认识到稻作文化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区域中的战略指导作用。坚持做到以休闲农业区域为本、以稻作文化为魂,全方位、全产业链地审视休闲农业区稻文化产品的业态布局,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区提质、升级,增效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证材料是基于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借鉴前人对稻作文化休闲旅游的研究下,系统梳理稻作文化定义、休闲农业概念以及文化休闲游内涵,并就宜宾冠英稻作文化与休闲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从休闲农业区内稻作文化主题应用、稻作文化项目策划,稻作文化旅游景观打造以及休闲农业区营销战略四方面实施应用。这在一定基础上丰富了文化休闲游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休闲农业理论研究水平,不仅对文化休闲旅游有一定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农耕文化与稻作文化起到传承与保护作用。本文内容主要探讨稻作文化对休闲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后续文化休闲游理论奠定基础。并以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为例,挖掘研究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了解研究区基本现状,针对农业区缺乏文化内涵,不具特色等问题,深入剖析冠英稻作文化。在分析宜宾冠英稻作文化的基础上,根据前文的理论研究,最终形成冠英稻作文化与休闲农业区的融合设计方案,主要对冠英休闲农业区僰稻文化主题的提出,稻作文化项目的策划,景观设计在稻作文化中的应用以及稻作文化在冠英休闲农业区的营销策略作为主要切入点,进行整体成果展示和理论知识的应用。
马静[9](2016)在《生命、季节与生态—清水江流域苗族稻作文化研究》文中认为稻作文化作为清水江流域苗族重要的族群符号,对整个区域民族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产生重要影响。稻作文化构成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在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岁时节日、人生礼仪、宗教信仰等方面。苗族人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物的同时还把它作为沟通人与人、人与神、人与鬼之间的媒介,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换构成了整个族群的社会文化结构。文化在人类和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可以通过文化知识来认识自然并获取资源,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人的行为,两者之间是一个互动融合的过程。在自然生态中,稻米的生物属性决定了梯田的修建、稻禾的培育和稻谷的收割三个重要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对传统糯禾的采摘,苗族的社会结群文化恰为稻作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稻谷的分类、稻田的选择、水资源的储养与维护以及稻鱼兼作的生计模式都反应了本土知识在自然地域生态环境中的价值和应用。稻谷的生命周期不仅代表了植物本身,同时还代表了苗族群体,因该群体食物的主要来源就是稻米,因此生命便贯穿于整个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当中。稻谷的生命周期需要依据一定的温度、土壤、水源、光照等自然条件进行轮回运转,因此传统历法在农业生产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苗族把一年的季节分为暖季和冷季,冷暖两季的划分为稻米的生长提供了时间规序。在整个季节中,不同村寨轮流过节的节庆活动成为了农闲时节丰富的娱乐活动,其中斗牛、舞蹈、唱山歌等成为标志性的节日符号。节日活动的举办均避开农忙时节,且众多节日名称的由来也都围绕稻谷的生长命名,例如吃新节、粽粑节等。此外,几乎无一例外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环节围绕稻作文化进行,以此来寓意和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苗族地区村寨之间节日的不同受传统历法的影响,正是这种不同才应照了苗族内部对规律遵循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轮流过节的群体活动对增进族群内部情感和认同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彰显了苗族社会强大的生命力。生命的繁衍不息代表了一个族群的希望和未来。因此,苗族社会对生与死都非常重视。清水江流域苗族是一个山地稻作民族,新生婴儿出生、婚姻缔结及亡人过世都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在生命礼仪中稻米被视为重要的沟通媒介。稻米交换的本身已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交换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结构模式。稻米本身具有生物的粘合性,这种粘合性反应到社会文化中就是结群的力量。苗族人通过社会结群、礼物交换达成社会契约和文化共识,从而为农业生产的正常运作和地域社会秩序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生命礼仪中集体性的参与是基于血缘、地缘、亲缘基础之上,而形成这种集团模式的根源就是稻作文化。稻作生产需要地域下稳定的社会结构和群体互助,因此自然生态就对人文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规约着苗族群体的社会结构。但自然与社会是互动互融的动态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突破原有的生计模式,稻谷种植的单一和田土的荒芜已成为众多村寨普遍的现象,稻作文化的符号象征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尽管随着社会发展稻米的种植体系和交换体系正发生着不可避免的改变,但其原有的文化价值依然存在。在节日庆典和人生礼仪中稻作文化对社会的约束力量仍旧存在,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模式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近几年,政府在倡导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强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已有众多学者、村寨精英和当地民众纷纷投入到保护村落传统文化的队伍中。通过对清水江流域苗族群体族群符号的挖掘和探讨,让更多的人认知和了解苗族文化。最终达到不同族群在文化上的重叠共识,彼此尊重,共同构建和谐的国民国家文化生态。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定能使乡村建设不仅能守宝贵的自然资源,留的住青山绿水,同时也守得住珍贵的乡愁文化。
姚丹[10](2016)在《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源于导师研究方向“古代造物研究”,以兴起于元代吴兴(今湖州市善琏镇)的“湖笔”作为研究对象,因当地笔工至今秉持“尖、圆、齐、健”的工艺和恪守“精、纯、美”的质量标准,在(明)谢肇淛的《西吴枝乘》中被誉为“吴兴毛颖之技甲天下”,又在(明)《湖州府志》中赞为“湖笔名于世”,奠定了它优良品质的声誉。但如今全国各地出现大量劣质“湖笔”,为与这类产品区别,特以“传统湖笔”取而代之。本课题是《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其中“文化生态”是以“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和“具体文化形态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传统湖笔”,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入手,探究其与产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制作的工艺文化、销售的商业文化和使用的文人文化间的关联,勾连出笔工、笔商和书画家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思路是,以毛笔发展的历史为背景,从比对出土毛笔实物和文献记载入手,归纳总结出各主要阶段的毛笔工艺与文化特色,以衬托出湖笔的独特性,借助田野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从“中国古代造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维度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理论。综合两方面近三十年相关研究发现,有关“传统湖笔”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缺失,以及在“非遗后”背景下的探讨也存在严重不足。因此,本文的主旨针对以上内容展开,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第一,传统湖笔兴起与发展研究。系统研究了在毛笔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湖笔兴起源于元代江浙文人圈的形成。基于元明时期地方府志和文人笔记中有关歌颂笔工诗文的相关记载,揭示出吴兴精英笔工以个人或群体的形式与江浙文人间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地域性的文人圈。随后,由于明清时期文化中心的转移和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成了湖州笔工群体的分化,出现了“笔客”。这一群体在文化中心城市的行商,促进了湖笔向全国范围的扩展,同时伴随其中部分坐贾的形成和湖笔店铺的创立,最终导致湖笔形成全国性的影响力。第二,传统湖笔文化与相关环境研究。提出了传统湖笔“文化场”的概念,分别以制售的物理空间(笔市、笔舫和笔店)和文化环境(传统湖笔组织、节令民俗与信仰)展开。认为笔市和笔舫虽然已随着历史发展而消逝,但曾经却是传统湖笔文化生态的有机构成;笔店前店后坊的布局,体现出制售和展示的功能,又因店内装潢所反映出的文人趣味,而具备了综合性特色,展示了店家的经营策略;“吴县笔业职业工会”是以抗战期间旅居苏州湖州籍笔工为主体成立的传统湖笔组织,它的成立与发展为日后善琏湖笔的复兴保存了有生力量;最后善琏笔业制售的信仰是以“蒙恬会”为具体表现,而相应民俗则是受到节令、蚕桑与农事等因素的直接影响。第三,传统湖笔文化内涵研究。经过系统分析传统湖笔,提出了制作的“工艺性”、承载的“知识性”与经营的“品牌性”。首先,认为制作的“工艺性”是传统湖笔文化的基础,反映出对毛笔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其次,研究其承载的“知识性”是通过曾经作为贡品,文人趣味的融入和作为文房陈设等内容表现;最后,经营的“品牌性”是从民国时期外埠湖笔店对“品牌”和“商标”的重视以及对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发展而来。本文旨在通过应用“文化生态”的研究成果,对兼具“一般造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传统湖笔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国古代造物领域的本体性知识,推进“非遗后”研究,同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亦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二、稻作文化与湖州民俗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作文化与湖州民俗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以“上山”为源头的稻作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省稻作文化遗址的主要特点 |
1.1 稻作遗址年代最早 |
1.2 稻作遗址数量最多 |
1.3 稻作遗址脉络最全 |
2 保护利用浙江省稻作文化遗址的重要意义与存在问题 |
2.1 重要意义 |
2.1.1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最好实践 |
2.1.2 坚定浙江省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
2.1.3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
2.2 面临挑战 |
2.2.1 水稻面积大幅减少 |
2.2.2 价值挖掘不够充分 |
2.2.3 资源整合利用不足 |
2.2.4 保护利用程度不够 |
3 国内外稻作文化保护经验借鉴 |
3.1 日本稻作文化发展经验 |
3.2 国内农业遗产和稻作遗址保护利用发展经验 |
3.2.1 出台法律法规 |
3.2.2 发挥品牌效应 |
3.2.3 建主题博物馆 |
3.2.4 举办大型活动 |
4 浙江省稻作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
4.1 加快建设浙江省水稻博物馆 |
4.2 加快稻作科技和文化研究基地建设 |
4.3 加强水稻种质资源的发掘与保护利用 |
4.4 加快打造稻文化产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2)湖州灶头画的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湖州灶头画的民俗渊源 |
(一)湖州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 |
(二)湖州的灶头文化传统习俗 |
1.祭灶习俗 |
2.送灶习俗 |
3.接灶习俗 |
4.其他灶俗 |
(三)湖州灶头画的历史演变 |
1.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 |
2.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 |
二、湖州灶头画的艺术特征 |
(一)湖州灶头画的绘制工艺 |
1.工具与材料 |
2.基本工序 |
3.基本要求 |
(二)湖州灶头画的图案样式 |
(三)湖州灶头画的造型特色 |
1.讲究布局,错落有致 |
2.突出主体,强化效果 |
3.强调对比,色彩鲜艳 |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湖州灶头画活化利用策略 |
(一)基于乡村振兴的湖州灶头画活化利用 |
(二)基于乡村旅游的湖州灶头画活化利用 |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湖州灶头画活化利用 |
(四)参观体验与湖州灶头画活化利用 |
四、结语 |
(3)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
一、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 |
二、景观遗产的保护视野 |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回顾 |
二、传统村落景观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现状 |
二、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现状 |
三、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特征 |
第一节 景观构成要素及系统 |
一、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二、传统村落景观系统 |
第二节 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 |
一、生态类景观特征 |
二、聚落类景观特征 |
三、人文类景观特征 |
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阐释 |
第一节 景观及审美价值 |
一、景观审美的发生机制 |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意象 |
三、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价值 |
一、原乡与乡愁 |
二、文化容器 |
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价值 |
一、反映宜居宜业的环境特征 |
二、反映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
三、反映传统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 |
四、反映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
第四节 旅游与经济价值 |
一、传统村落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二、国外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
三、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
第三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及保护策略 |
第一节 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 |
一、聚落型 |
二、田园型 |
三、生态型 |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一、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的原则 |
二、聚落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三、田园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四、生态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
一、聚落型——保护历史遗产,塑造特色景观 |
二、田园型——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 |
三、生态型——活态演进,有机更新 |
结语 传统村落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
一、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时期里会继续式微 |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在未来将进一步突显 |
三、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景观存续和保护的主要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遗产保护发展带动遗址公园建设热潮 |
1.1.2 农业遗址保护是城市化进程的迫切需求 |
1.1.3 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文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相关国际宪章、公约与文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农业遗址公园概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文化遗产 |
2.1.2 遗址 |
2.1.3 农业遗址公园 |
2.2 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原则与方式 |
2.2.1 遗址保护的原则 |
2.2.2 遗址展示的原则 |
2.2.3 遗址保护与展示方式 |
2.3 遗址公园的功能和意义 |
2.3.1 为快速城市化下的遗址保护提供解决方案 |
2.3.2 为遗址的可持续保护提供最佳环境 |
2.3.3 为公众参与、提升城市活力提供场所 |
2.3.4 为地域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自信提供载体 |
2.3.5 为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永续发展提供新视点 |
2.4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的属性界定 |
3 农业遗址公园相关规划理论与案例分析 |
3.1 农业遗址公园相关理论 |
3.1.1 遗产保护理论 |
3.1.2 动态规划理论 |
3.1.3 景观生态学原理 |
3.1.4 共生理论 |
3.2 相关案例分析 |
3.2.1 日本吉野里历史公园 |
3.2.2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
3.2.3 湖南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3.2.4 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 |
3.2.5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公园 |
3.3 本章小结 |
4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区域背景 |
4.1.1 城镇发展 |
4.1.2 文化遗址分布情况 |
4.2 谭家湾遗址概况 |
4.2.1 谭家湾遗址的遗产构成 |
4.2.2 出土文物情况 |
4.2.3 遗址本体保存现状 |
4.3 相关规划概述 |
4.3.1 文物保护规划 |
4.3.2 城镇总体规划 |
4.3.3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
4.4 实地调研分析 |
4.4.1 现状用地 |
4.4.2 现状交通组织 |
4.4.3 现状水系塘渠 |
4.4.4 现状地形及视线 |
4.4.5 小结 |
5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策略探究 |
5.1 问题思考 |
5.2 规划原则 |
5.2.1 保护优先原则 |
5.2.2 公众参与原则 |
5.2.3 最小干预原则 |
5.3 规划理念 |
5.3.1 留白——保护遗址的原真性 |
5.3.2 补白——尊重遗址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
5.3.3 转译——保障遗址的延续性 |
5.4 规划策略 |
5.4.1 文态塑造 |
5.4.2 生态恢复 |
5.4.3 形式转译 |
5.5 总体定位与规划目标 |
5.5.1 总体定位 |
5.5.2 规划目标 |
6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的空间布局与节点设计 |
6.1 总体布局 |
6.1.1 布局构思与平面图 |
6.1.2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的遗址展示方式 |
6.2 分区规划 |
6.2.1 空间结构 |
6.2.2 功能分区 |
6.3 道路系统规划 |
6.3.1 优化后的道路体系 |
6.3.2 游览路线规划 |
6.4 标识系统规划 |
6.4.1 解说系统规划 |
6.4.2 引导系统规划 |
6.4.3 核心区界桩分布 |
6.5 活动组织策划 |
6.5.1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亮点活动策划 |
6.5.2 谭家湾主题游赏活动策划 |
6.6 生态保护规划 |
6.6.1 水生态重塑 |
6.6.2 水陆交界带生态恢复 |
6.6.3 鱼稻共生系统构建 |
6.6.4 动植物生态系统营建 |
6.7 服务设施规划 |
6.8 植物种植规划 |
6.9 节点设计 |
6.9.1 公园主入口 |
6.9.2 遗址现场展示区 |
6.9.3 鱼稻共生 |
6.9.4 桑蚕农话 |
6.9.5 耕读园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吴地民俗文化与民俗乐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吴地文化方面的研究 |
2、吴地乐舞方面的研究 |
3、吴文化与吴地乐舞相结合的研究 |
三、选题意义与创新之处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吴文化与吴地乐舞 |
1.1 吴地区域范围界定 |
1.1.1 吴地行政区域范围 |
1.1.2 吴地自然区域范围 |
1.2 吴文化基本特性 |
1.2.1 吴文化的创造性 |
1.2.2 吴文化的包容性 |
1.2.3 吴文化的传承性 |
1.3 吴地乐舞基本类型 |
1.3.1 民间自娱性乐舞 |
1.3.2 宫廷享乐性乐舞 |
1.3.3 民俗纪念性乐舞 |
第二章 稻作渔捞风俗与乐舞 |
2.1 稻作渔捞风俗 |
2.1.1 稻作风俗 |
2.1.2 渔作风俗 |
2.2 生产劳动类乐舞 |
2.2.1 稻作乐舞 |
2.2.2 渔作乐舞 |
2.3 文化内涵与乐舞风格 |
2.3.1 稻作渔捞风俗文化内涵 |
2.3.2 生产劳动类乐舞风格 |
第三章 尚武好剑古风与乐舞 |
3.1 尚武好剑古风 |
3.1.1 尚武古风 |
3.1.2 好剑古风 |
3.2 武术兵器类乐舞 |
3.2.1 武术类乐舞 |
3.2.2 兵器类乐舞 |
3.3 文化内涵与乐舞风格特征 |
3.3.1 尚武好剑古风文化内涵 |
3.3.2 武术兵器类乐舞风格 |
第四章 图腾信仰遗风与乐舞 |
4.1 图腾信仰遗风 |
4.1.1 图腾崇拜遗风 |
4.1.2 宗教信仰遗风 |
4.2 图腾祭祀类乐舞 |
4.2.1 图腾崇拜乐舞 |
4.2.2 宗教祭祀乐舞 |
4.3 文化内涵与乐舞风格 |
4.3.1 图腾信仰遗风文化内涵 |
4.3.2 图腾祭祀类乐舞风格 |
第五章 重文敦礼民风与乐舞 |
5.1 重文敦礼民风 |
5.1.1 重文民风 |
5.1.2 敦礼民风 |
5.2 文学礼教类乐舞 |
5.2.1 文舞 |
5.2.2 礼教乐舞 |
5.3 文化内涵与乐舞风格特征 |
5.3.1 重文敦礼民风文化内涵 |
5.3.2 文学礼教类乐舞风格 |
第六章 民俗文化与乐舞共生关系及现实意义 |
6.1 民俗文化与民俗乐舞共生关系 |
6.1.1 民俗文化孕育产生民俗乐舞 |
6.1.2 民俗乐舞丰富发扬民俗文化 |
6.2 民俗文化与民俗乐舞现实意义 |
6.2.1 彰显地域精神 |
6.2.2 传承民风习俗 |
6.2.3 弘扬优秀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获奖情况 |
(6)侗族民间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选题源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前期准备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主要的创新之处 |
第1章 侗族及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
第一节 侗族概况 |
一、分布概况: 偏远而自由的三省交界 |
二、历史概况: 王化缓慢的边缘性历程 |
第二节 民间美术概念界定 |
第三节 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
一、探本溯源:高庙文化源远流长 |
二、历史寻踪:悠久而零散的记忆 |
三、当今遗存:南丰北寡参差不齐 |
第2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条件 |
一、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 |
二、相对滞后的社会发展 |
第二节 风俗与文化环境 |
一、古老的风土人情 |
二、奇特的文化习俗 |
三、强大的文化引力 |
第3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形态 |
第一节 建筑 |
一、侗寨: 侗族民间美术场域 |
二、鼓楼: 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
三、花桥: 沟壑与心灵的桥梁 |
四、寨门: 防卫到象征的转变 |
五、民居、粮仓与禾晾 |
六、庙坛 |
七、戏楼 |
八、凉亭 |
九、古井和井亭 |
十、石料路桥、保寨林等 |
第二节 雕塑 |
一、建筑装饰雕塑 |
二、家具装饰雕塑 |
三、宗教雕塑 |
四、食材雕塑 |
五、工艺品雕塑 |
第三节 绘画 |
一、建筑装饰绘画 |
二、年画 |
三、宗教绘画 |
四、农民画 |
第四节 工艺美术 |
一、侗族染织与服饰 |
二、侗族器具工艺 |
第4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 |
第一节 中国民间美术的共通主题 |
第二节 侗族民间美术的典型主题 |
一、资生-万物有灵的共生世界 |
二、人本-以身度物的价值追求 |
三、求美-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 |
四、自由-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 |
五、共享-利人利己的快乐分享 |
六、耐久-经世致用的造物主张 |
第5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 |
第一节 拟-率意的取象 |
第二节 渗-想象的联系 |
第三节 臆-心灵的流露 |
第四节 比-多义的象征 |
第五节 创-心物的统一 |
第六节 拿-相互的借鉴 |
第七节 承-传统的庚续 |
第6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特征 |
第一节 分类形式特征 |
一、侗族建筑特征 |
二、侗族雕塑特点 |
三、侗族绘画特点 |
四、染织服饰特征(工艺特征之一) |
五、器具工艺特征(工艺特征之二) |
第二节 文化内涵特征 |
一、文化基因的传承 |
二、粗略混沌的思维 |
三、万物有灵的逻辑 |
四、知足常乐的境界 |
五、和谐共生的希望 |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 |
第三节 艺术风格特征 |
一、疏野-天然朴拙的表现 |
二、豪放-旷达不羁的气度 |
三、奇僻-集体表象的物化 |
第四节 社会历史特征 |
一、农耕典型的“场” |
二、稻作文化的“诗” |
三、发展滞后的“果” |
第7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保护价值: 文化多样性的典型 |
一、侗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性 |
二、手艺的人文价值不容忽视 |
第二节 保护现状: 探索实践喜中存忧 |
一、喜: 政府重视民间积极 |
二、忧: 急功近利低质同化 |
第三节 保护建议: 保护促进民俗活动 |
一、保护需要系统性考量 |
二、民间美术的生存动力 |
三、保护和促进民俗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完成的田野调查 |
二、田野调查工作剪影 |
三、图例目录 |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 |
后记 |
(7)太湖地区稻作民俗及其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太湖地区稻作生产概略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 |
第三节 稻作生产进程与特点 |
第二章 太湖地区稻作民俗的内容 |
第一节 生产民俗 |
第二节 生活民俗 |
第三节 信仰民俗 |
第三章 太湖地区稻作民俗的价值 |
第一节 历史价值 |
第二节 文化价值 |
第三节 经济价值 |
第四章 太湖地区稻作民俗的保护利用 |
第一节 太湖地区稻作民俗保护利用的现状 |
第二节 太湖地区稻作民俗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太湖地区稻作民俗保护利用的对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稻作文化在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稻作文化文献研究综述 |
1.2.2 休闲农业研究综述 |
1.2.3 文化在休闲农业的应用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文章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文章主要内容 |
1.4.2 文章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稻作文化与休闲农业解析 |
2.1 休闲农业的文化特征 |
2.1.1 休闲农业内涵 |
2.1.2 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地位 |
2.1.3 休闲农业文化资源的类型 |
2.2 稻作文化的体现形式 |
2.3 稻作文化的休闲农业开发价值 |
2.4 稻作文化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形式 |
2.4.1 稻作文化在休闲农业中主题的应用 |
2.4.2 稻作文化在休闲农业区项目策划中的应用 |
2.4.3 稻作文化在休闲农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3章 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稻作文化资源分析 |
3.1 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3.1.2 研究区农业发展概况 |
3.2 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稻作文化的发展历程 |
3.2.1 中国稻作文化发展简史 |
3.2.2 冠英稻作文化历史悠久 |
3.3 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稻作文化表现形式 |
3.3.1 宜宾冠英稻作文化之农具 |
3.3.2 宜宾冠英稻作文化之生产习俗 |
3.3.3 宜宾冠英稻作文化之节庆活动 |
3.3.4 宜宾冠英稻作文化之饮食文化 |
3.4 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稻作文化开发的现状 |
3.4.1 概况 |
3.4.2 存在问题 |
第4章 稻作文化在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里的应用研究 |
4.1 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稻作文化主题应用 |
4.2 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稻作文化项目策划 |
4.2.1 围绕宜宾冠英稻作农具开展的主要项目 |
4.2.2 围绕宜宾冠英稻作文化节庆活动开展的主要项目 |
4.2.3 围绕宜宾冠英稻作生产习俗开展的主要项目 |
4.2.4 围绕宜宾冠英稻作饮食文化开展的主要项目 |
4.3 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稻作文化旅游景观打造 |
4.3.1 冠英稻作文化休闲农业区景观大门设计 |
4.3.2 冠英稻作文化休闲农业区游客餐饮接待设施 |
4.3.3 冠英稻作文化休闲农业区景观小品设计 |
4.4 宜宾冠英稻作文化在休闲农业区的营销战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生命、季节与生态—清水江流域苗族稻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文献回顾 |
第二章 田野点概述 |
第一节 村落自然生态与地理环境 |
一、凉伞:地域生态与自然风貌 |
二、展留:生境文化概述 |
三、地域生态文化中的村落异同与共生 |
第二节 历史的演绎与文化的诉说 |
一、凉伞:村落形成与历史文化 |
二、展留:村落组建与族源文化 |
三、清水江区域历史与村落社会 |
第三节 人文生态与民族风情 |
一、凉伞:寂静与喧闹中的区域生态 |
二、展留:世外桃源与群落文化 |
三、生命的彰显与美丽乡村 |
第三章 稻作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稻的品种与地域生态 |
一、清水江流域稻的传播与发展 |
二、稻与田的分类与属性 |
三、丰富多元的稻作工具 |
四、稻作计量单位 |
第二节 稻作种植与田间管理 |
一、稻作技术与农业生产 |
二、农耕仪式 |
三、水利灌溉与梯田文化 |
四、稻鱼间作的生态养殖系统 |
第三节 稻米加工与生态饮食 |
一、米酒 |
二、姊妹饭 |
三、粽粑 |
第四章 稻作文化与苗族历法 |
第一节 苗族历法 |
一、苗族历法的由来 |
二、十二生肖与时日月 |
三、苗甲子“嘎进”(ghab jenf) |
四、苗族历法的影响和意义 |
第二节 历法与农事安排 |
一、物候历 |
二、暖季和冷季 |
三、稻作生长与季节时令 |
第三节 岁时节日 |
一、架桥节 |
二、姊妹节 |
三、清明节 |
四、吃新节 |
五、龙灯节 |
第四节 四季节庆中的稻作文化解读 |
一、季节时间规序的有效性 |
二、节日属性中的稻作文化 |
三、节日舞蹈中的稻作文化 |
第五章 稻作文化与生命三部曲 |
第一节 新生婴儿仪式中的稻作文化 |
一、婴儿的降生 |
二、新生婴儿的仪式活动 |
三、稻作文化中的食物与交换 |
第二节 婚姻缔结仪式中的稻作文化 |
一、婚姻缔结中的文化生态 |
二、仪式的呈现与展演 |
三、婚姻缔结中的稻作文化分析 |
第三节 丧葬中的稻作文化 |
一、苗族人的灵魂观 |
二、丧葬仪式活动 |
三、结群与稻米交换:一个典型个案的展演 |
第六章 稻作文化与符号生态 |
第一节 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一、索绪尔:能指与所指 |
二、皮尔士:三元理论 |
三、纳日碧力戈:族群符号与指号生态 |
第二节 生物的多样性与符号生态 |
一、稻鱼兼作的符号生态 |
二、稻作种类中的符号生态 |
三、稻作饮食中多样性的符号生态 |
第三节 物与物质文化:交换体系下的符号生态观 |
一、农耕文化中人与人换工的交换体系 |
二、社会网络中稻米的交换体系 |
三、巫术文化中的符号生态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一、稻作文化的生态环境 |
二、季节:历法文化中的稻作体系 |
三、生命礼仪中稻的交换与结群文化 |
四、稻作符号的生态意义 |
五、美丽乡村:稻作文化的未来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蝴蝶妈妈文化节 |
附录二:村规民约 |
图版 田野照片 |
(10)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湖笔(毛笔)”的研究综述 |
1.2.2“造物、设计与文化生态”的文献综述 |
1.2.3“文化生态”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毛笔史视野下的元代湖笔兴起 |
2.1 湖笔兴起前的毛笔发展阶段分析 |
2.1.1 毛笔肇始及阶段划分的相关讨论 |
2.1.2 正本溯源——秦汉时期传统毛笔的设计特征 |
2.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笔工艺的细化与工序的步骤化 |
2.1.4 唐宋文人与宣城笔工的交往兼谈宣笔兴衰 |
2.2 元代江浙文人圈的形成与湖笔兴起 |
2.2.1 元代湖笔兴起的表征 |
2.2.2 湖笔兴起成因争论的分析与总结 |
2.2.3 元代江浙文人圈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风尚 |
2.2.4 元代江浙文人圈和湖州精英笔工的交往 |
2.3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湖州(吴兴)笔工、笔客和笔商的身份识别与确立 |
3.1 元代笔工冯应科和陆颖 |
3.1.1 吴兴三绝之应科笔 |
3.1.2 湖笔家族经营模式的开创者——陆颖 |
3.2 吴兴笔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
3.2.1 笔工群体分化的初显 |
3.2.2 吴兴笔工群体中的“精英与普通”和“能手与俗手” |
3.2.3 最后的湖州(籍)精英笔工——费在山和王皓夫 |
3.3 清代湖州“笔客”考——笔商的另一种社会身份 |
3.3.1 元明时期湖州籍制笔工匠称谓的缘起 |
3.3.2 清代湖州“笔客”肇始及缘由 |
3.3.3 清代湖州“笔客”的社会身份 |
3.4 小结 |
第四章 传统湖笔的“文化场”——空间、组织、节令民俗与信仰 |
4.1 传统湖笔制售的历史记忆——笔市和笔舫 |
4.1.1 善琏东桥头笔市 |
4.1.2 笔舫 |
4.2 笔店——湖笔制售与文人趣味的综合体 |
4.2.1 前店后坊的布局——湖笔的制售和展示空间 |
4.2.2 文人趣味的笔店装潢 |
4.3 传统湖笔组织的构成、系统与职能——以吴县笔业职业工会(1945-1956)为例 |
4.3.1 工会组织的构成 |
4.3.2 工会的组织系统 |
4.3.3 工会组织的职能 |
4.4 善琏笔业制售的节令民俗与信仰考察 |
4.4.1 春秋两祭——蒙恬会 |
4.4.2 春前选毫与冬管不蛀 |
4.4.3“农耕之暇则缚笔” |
4.4.4“三年徒弟,四年半作”和驱霉 |
4.5 小结 |
第五章 传统湖笔中根植的“工艺性”、“知识性”和“品牌性” |
5.1 传统湖笔制作的“工艺性” |
5.1.1 善琏湖笔传统制笔工序的历史演变 |
5.1.2 善琏湖笔的传统制笔工具、设备和原料 |
5.1.3 善琏湖笔的质量标准——从“尖圆齐健”到专利申请 |
5.2 传统湖笔中承载的“知识性” |
5.2.1 作为贡品的湖笔——御用气质地叠加 |
5.2.2 有“故事”的湖笔 |
5.2.3 作为文房陈设的“湖笔” |
5.3 传统湖笔经营的“品牌性” |
5.3.1 民国时期外埠湖笔店的品牌名与商标 |
5.3.2 湖笔品种的“多样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学术贡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苏州市档案馆馆藏“吴县制笔业职业工会”资料 |
附录二:苏州市档案馆馆藏“湖笔组工人劳资纠纷”资料 |
附录三:原料一览表 |
附录四:工艺一览表 |
附录五:工序一览表 |
附录六:访谈摘录 |
附录七: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课题 |
四、稻作文化与湖州民俗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以“上山”为源头的稻作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J]. 卞晓波,徐春春,周建霞,纪龙,陈中督,虞涛,陈晓阳,方福平. 中国稻米, 2021
- [2]湖州灶头画的艺术特征与传承保护[J]. 沈赪.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 [3]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 李传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研究[D]. 张清.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5]吴地民俗文化与民俗乐舞研究[D]. 郑凯. 江南大学, 2020(01)
- [6]侗族民间美术研究[D]. 曹万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3)
- [7]太湖地区稻作民俗及其保护利用研究[D]. 刘慧芳.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稻作文化在宜宾冠英休闲农业区的开发研究[D]. 方巧凤.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3)
- [9]生命、季节与生态—清水江流域苗族稻作文化研究[D]. 马静. 贵州大学, 2016(02)
- [10]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D]. 姚丹. 江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