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陈福祥[1](2011)在《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 ——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我国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是一项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的事业。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当代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到维护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的、基础性的教育服务,使其具备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应当掌握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从而获得体面的工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均能充分享受到机会均等、结果公平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人事制度的较大变化,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职工面临着下岗失业、转岗转业和重新就业的挑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每年新增的数额巨大的城乡新生劳动力也亟需大量的就业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它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关涉着公平正义的维护和社会的长期稳定。为此,由政府公共部门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为国有企下岗失业和转岗转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新增劳动力等基层劳动者就业提供基础性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逐渐纳入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视野。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这些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在供给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既供给不足,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于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劳动者个体和用人单位对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购买能力的购买意愿即有效需求明显不足。这一情况,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体现为劳动力既供给过剩,又供给不足,即在现实中,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劳动者出现短缺和大量缺乏职业技能的劳动者难以找到工作岗位两种情况同时并存。从根本上讲,劳动力市场中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必须通过强化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才能加以解决,而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悖论的破解则有赖于其有效供给的增加,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只是缘于无效供给过剩或者有效供给不足,而有效供给的增加最终则需要找到一个有效调节供需矛盾关系的合理机制或者制度安排。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研究以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性”和“有效性”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旨趣,将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缺陷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提供的各类基础性职业教育培训统筹为“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截取能够触及问题深层的“有效供给”作为论证解析的原点,借鉴制度分析的研究范式,运用理论演绎、历史研究、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和国家理论、公共性理论、制度伦理理论、博弈理论等分析工具,通过规范制度分析、历史制度分析、比较制度分析等途径,对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属性、供给绩效、伦理价值及有效供给路径进行深度考量,对于提升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及其供给效率,拓展职业教育培训理论边界并促成新的理论生长点,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政策价值和理论意蕴。本研究尝试提出并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为什么具有“公共性”?依据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即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职业教育培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产品。然而,针对社会基层劳动者和弱势群体开展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其外部收益远远大于个体收益,因此,仅仅仰赖市场供给手段会导致“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此外,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公共产品,并不能完全取决于其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理特征,出于维护公共利益考虑和执政理念驱使,政府一旦选取公共供给的方式对特定群体进行职业培训,它也就必然成为了一种公共产品。第二,什么是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的产品是凝聚在人身上的人力资本,这就决定了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有着不同于一般公共产品供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有着自身独特构成要素和判定标准。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及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社会基层劳动者或者弱势群体提供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不仅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满足个人、用人单位和社会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教育需求,而且同时符合公平和效率原则。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的衡量包括数量均衡、质量满意、结构合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五项原则。第三,为什么要进行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制度不仅体现着特定的政治观念、经济利益、文化价值,而且也具有鲜明的伦理意蕴,因此,制度安排及其实施应当体现一定的伦理层面的终极关照。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所具有的人力资本投资、文化资本赋予、社会福利政策以及社会公共产品性质,使得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强化社会流动、救治社会失业、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和伦理意义。第四,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的历时和现时样态如何?从供给制度的历时变迁的角度,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经济转轨阶段的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构三个发展阶段。而从供给制度的现时样态的角度,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在供给数量、质量、结构、公平、效率五个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预期收益不确定,一致同意和偏好加总困难、个体收益最大化和机会主义倾向等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利益群体分别有着自身独立的目标函数和效用函数,从而导致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实际供应常常偏离于其意愿供给。第五,应当如何实现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实现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在供给主体方面,应当引入多中心治理机制,强调相关主体的多元化参与,在它们之间架构起一种既相互独立义相互依赖的契约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在供给内容方面,应当实现多维度涵盖,将关注的视域拓展到各类基层劳动者群体,并通过科学、规范的宏观规划,使之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相契合;在供给进程方面,应当引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在相关参与主体之间建构起一种多层次博弈框架和约束性的制度安排;在供给结果方面,应当推行学习成果的多样化认证,在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下,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教育培训之间的衔接和转换。据此,本研究分别构建了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多中心治理、多维度涵盖、多层次博弈和多样化认证模型。
朴初香[2](2010)在《中韩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其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潜在破坏作用,促进就业一直都是各国政府政策的重点。再就业培训被视为积极劳动市场政策,已成为各国治理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劳动力市场持续低迷,饱受失业率高升的困扰。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出现了大量失业,失业已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中韩两国政府都提出了大量促进就业的政策,高度重视再就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两国的再就业培训儿乎同时起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两国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并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比较了中韩再就业培训:第一部分介绍了两国的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并且分析了两国失业主体的情况。第二部分比较了两国再就业培训的开展情况,找出了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了各自的特色。第三部分比较了两国在政策法规、管理、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情况,并介绍了一些新的尝试。第四部分总结了韩国的有益经验与对我国再就业培训的启示。研究分析韩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再就业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在完善法规政策、改革评估方式、形成接受训者分摊机制、实施分类培训等四个方而提出了建议。
何筠[3](2007)在《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当代各国经济增长发展历程,特别是那些自然资源并不充沛的国家(地区)经济迅速起飞的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经济增长,而且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不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要由教育部门来提供,而且大量的非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也要经由培训才得以形成。我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的结构性失衡,大量的城镇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就业能力弱,文化程度低阻碍了他们重新就业,因此,从政府的职责来看,强化对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高公共就业培训的效果,是当务之急。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将公共就业培训作为选题进行研究。本论文将在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公共就业培训实施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本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就业培训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运用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供给方式、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运行效果,为政府改进公共就业培训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丰富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本文从四个部分来研究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第一部分主要是第1章公共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这一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本论文是把公共就业培训置于公共服务的框架之中来进行研究,因此西方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继而产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以纠正新公共管理的偏颇为目的的新公共服务应该是本文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公共就业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也应是本文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第2章教育培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这一章运用人力资本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就业培训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一般和重点两个层面来揭示教育培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定量测算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次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教育培训对中部六省农民收入的影响,运用定量方法重点研究受教育程度、培训时间和打工年份与农民工收入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是第3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领域和效果。这章主要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公共就业培训计划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等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归纳,通过调查数据对我国的公共就业培训在中部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的公共就业培训作出总体评价,认为我国的公共就业培训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公共服务新模式、提升人力资本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培训效果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公共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尚为建立。本章是第4章、第5章、第6章研究的基础。第四部分主要包括是第4章、第5章、第6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这三章主要运用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三个核心问题即管理体制(如何管理)、供给方式(由谁出资)、运行机制(怎样出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4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这章从两个层次对城乡分割、自成体系的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运行状况进行梳理;以二元经济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我国二元公共就业培训体制的形成极其后果进行剖析;以现代组织理论对各部门管理机构的设立和运行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借鉴西方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在基层培育和鼓励中介组织参与到公共培训中来,同时对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第5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方式。这章在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现状进行全面的把握的基础上,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公共就业培训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外部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由此造成的个人、企业、地方政府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积极性不高问题,同时对各种就业培训供应方式进行了的比较,进而认为混合提供是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科学而又现实的选择。为此提出了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建立诱导不同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公共就业培训的机制的建议。第6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运行机制。这章首先建立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图,对个环节的运行方式和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机制的9种模式和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两大类型;采用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就业培训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两大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主要运行模式进行了理论评述和实践考察,据此提出要对政府主导的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模式进行改革,将生产功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最后对财政补贴制度进行了设计。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领域和视角的创新。本文将分散于政府各个管理部门的针对于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项培训计划置于公共就业服务,乃至于公共服务的框架之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尚未有人进行系统研究。同时本文在采用了管理体制、供给方式、运行机制分析框架对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把握了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的关键。(2)进行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对江西、湖南、河南、安徽等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二次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比较准确地掌握了我国中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同时通过定量方法研究了受教育程度、培训时间、打工年份与农民工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第一,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整体上随着打工年份的增加而递增,但当务工经验在10年以上时,平均月收入出现小幅度下降。第二,随着务工者参加培训时间的增加,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短期的培训对收入增加影响不大,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上时,出现了一个跃迁,收入有大幅度提高。第三,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民工收入也越高,并且接受初中教育的农民工的收入增加幅度最大。(3)观点和对策的创新。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以下几个观点:第一,我国公共就业培训制度采用的是一种城乡分割、自成体系的高度集中、分工严密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户籍制度的延伸,同时也是传统科层制的体现;第二,就业培训具有俱乐部产品性质,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同时又具有外部性,政府提供供应是必须的。混合供给方式效率最高,是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科学而又现实的选择。第三,在公共产品的供应制度安排中,将供给功能与生产功能分开是一种趋势,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要将生产功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把公共就业培训的制度安排从政府——受训者两者之间的关系转变为政府——独立的培训机构——受训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比如提出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借鉴西方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在基层培育和鼓励中介组织参与到公共培训中来,同时对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出了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在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机制的创新中必须考虑相关利益者的行为特征和行为目标,并把重点放在协调企业和受训者个人的利益上。要将公共就业培训的生产功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在公共就业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并对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财政补贴制度进行设计。(4)分析方法在新研究领域的运用。如第4章关于城乡二元的公共就业培训体制对农民培训的不利影响的研究;第5章关于企业培训动力不足的研究;尤其是第6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了一张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图,清晰地描述了公共就业培训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政府的制度安排。
邓文谦[4](2006)在《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积极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下岗失业人员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就业再就业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根本。它必将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轨道前进。正是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本文运用培训的观点,通过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问题的系统研究,找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障碍,结合培训和人力资源理论知识及实际情况,着重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存在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分别从各主体在完善再就业培训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措施等两个方面着手,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提出有效的措施和积极完善的思路。全文内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基本概念以及类型、特点、方式,并且阐述了再就业培训的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现状,总结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为第三部分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对策起着铺垫的作用。第三部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在借鉴国外再就业培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各主体在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措施。本文站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角度来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问题作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借鉴发达国家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经验,提出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策略,以达到大幅度地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的目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宏伟[5](2006)在《内蒙古自治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许多新兴部门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却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排挤出大量的劳动力,继而使其成为失业者,为此,当前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对失业者进行再就业培训,通过再就业培训可以使他们掌握新的技术和技能,提高失业者的再就业能力,以适应经济新特点的需要,从而能够缓解本国家或地区的结构性失业程度。 本文回顾了战后西方再就业培训战略的演变过程,总结发达国家实施再就业培训的典型方式,同时借鉴中国某些城市开展再就业培训的成功做法,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再就业培训的实际,针对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再就业培训存在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培训方式简单、培训层次较低,培训工作的流程有待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再就业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以及再就业培训经费难落实等问题,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今后开展再就业培训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再就业培训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完善培训工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加强社区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并实施分类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
何筠,汤新发[6](2005)在《论我国公共职业培训机制的选择和创新》文中提出
何筠,倪涛[7](2005)在《论我国公共职业培训机制的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行水[8](2004)在《来自“中国就业论坛”的声音》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就业不仅是劳动世界男女谋生的手段,也是融入社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希望的重要途径。这使得就业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使所有人享有平等就业机会、尊重工人权利和获得充分就业,对于实现社会公正、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至关重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促进就业和消除贫困成果显着。中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努力将促进就业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将扩大就业同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将提高就业质量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4月28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举办的"中国就业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结构调整与就业促进"。有关国际组织、27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以及国内外专家62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以上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胡鞍钢,程永宏[9](2003)在《中国就业制度演变》文中指出 就业制度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就业制度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城镇的就业制度相应地发展成以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取
本刊特约[10](2002)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就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答本刊记者问》文中研究表明
二、关于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 ——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追寻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性"和"有效性" |
一、研究缘起 |
(一) 问题的提出:"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是怎么进入研究视野的 |
(二) 问题的深化:为什么选择"有效供给"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
二、研究意义 |
(一) 实践关切:提升职业教育培训供给的公共性和有效性 |
(二) 理论架构:增强职业教育培训理论的解释度和预测力 |
三、关键概念界定 |
(一) 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 |
(二) 作为研究切入点的"有效供给" |
(三) 作为研究范式的"制度分析" |
四、已有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创新 |
(一) 对职业教育培训"公共性"的识读 |
(二) 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机制的探讨 |
(三) 对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实践的反思 |
(四) 对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的建议 |
(五)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 |
五、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本研究所遵循的研究思路 |
(二)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所沿袭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公共性的复归: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再生产的逻辑理路 |
一、"公共性"的滥觞及其发展 |
(一) "公共性"的词源学考察 |
(二) "公共性"的多语境叙事 |
(三) "公共性"的理论重释 |
二、职业教育培训"公共性"的历时演进 |
(一) 工业化生产下职业教育培训公共性的肇始 |
(二) 市场逻辑下职业教育培训公共性的旁落 |
(三) 国家观念下职业教育培训公共性的重塑 |
三、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性"检视 |
(一) 职业教育培训的"四个领域" |
(二)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多重视界" |
(三)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性"解读 |
第二章 有效供给: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制度的经济绩效 |
一、有效供给理论的经济学体认 |
(一) 经济学中的"供给"和"需求" |
(二) 经济学对"有效供给"的理论阐释 |
二、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效率边界 |
(一) 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 |
(二)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三、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的"有效"诉求 |
(一)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和需求 |
(二)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的构成要素 |
第三章 制度伦理: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的价值向度 |
一、制度及其伦理意蕴 |
(一) "制度"的语义学溯源 |
(二) "制度"的多学科视角 |
(三) "制度"的伦理意蕴 |
二、制度伦理的价值内涵 |
(一) 制度伦理的实质伦理:制度公正 |
(二) 制度伦理的形式伦理:制度效率 |
三、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的制度伦理 |
(一) 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它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
(二) 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赋予,它可以有效强化社会流动 |
(三) 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政策,它可以有效救治失业问题 |
(四) 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它可以有效维护公平正义 |
第四章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制度的反思与借鉴:比较制度分析 |
一、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制度的历时变迁 |
(一)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 |
(二) 经济转轨阶段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改革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重构 |
二、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制度的现时样态 |
(一) 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数量 |
(二) 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质量 |
(三) 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结构 |
(四) 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公平 |
(五) 我国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效率 |
三、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的比较制度分析 |
(一)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制度变迁的类型 |
(二)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意愿供给与实际供给 |
第五章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有效供给"求解":一种尝试性的制度设计 |
一、多中心治理: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参与 |
(一)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的多中心治理 |
(二) 多中心治理中政府及其他供给主体职责 |
二、多维度涵盖: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内容的规划 |
(一)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的多维度涵盖 |
(二) 多维度涵盖中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内容的规划 |
三、多层次博弈: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进程的激励 |
(一) 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的多层次博弈 |
(二) 多层次博弈中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进程的激励 |
四、多样化认证: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结果的转换 |
(一) 灵活多样的学习制度:社会化与开放化的学习网络 |
(二) 社会流动的"立交桥":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转换 |
结语 走向"义务教育后"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2)中韩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基本概念探讨 |
1. 失业、下岗 |
2. 失业率 |
3. 再就业培训 |
(三) 再就业培训研究情况 |
(四) 研究思路、方法 |
(五) 创新点与难点 |
一、中韩失业问题、失业对策比较 |
(一) 失业问题比较 |
1.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
2.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
3. 失业问题比较 |
(二) 失业对策比较 |
1. 韩国积极调整失业政策,实行向弱势群体倾斜的政策 |
2. 中国采取优惠政策,努力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
3. 失业对策比较 |
二、中韩再就业培训发展比较 |
(一) 再就业培训发展历程比较 |
1. 韩国再就业培训发展历程 |
2. 中国再就业培训发展历程 |
3. 再就业培训发展历程比较 |
(二) 再就业培训项目比较 |
1. 韩国再就业培训项目介绍 |
2. 中国再就业培训项目介绍 |
3. 再就业培训项目比较 |
三、中韩再就业培训保障机制比较 |
(一) 政策法规 |
1. 韩国以健全的法制保障再就业培训 |
2. 中国主要通过政策性文件提供保障 |
3. 法律保障比较 |
(二) 管理保障比较 |
1. 韩国再就业培训的实施 |
2. 中国再就业培训的实施 |
3. 管理保障比较 |
(三) 经费保障比较 |
1. 韩国再就业培训经费保障 |
2. 中国再就业培训经费保障 |
3. 经费保障比较 |
四、有益经验与启示 |
(一) 韩国发展再就业培训的经验 |
(二) 对我国再就业培训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2. 主要内容和思路 |
3. 研究特色和创新 |
第1章 公共就业培训的理论基础 |
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1.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2 新公共管理理论述评 |
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
1.2.2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区别 |
1.3 人力资本理论 |
1.3.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
1.3.2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及其评析 |
1.3.3 明塞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
1.3.4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
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
1.4.1 罗默模型及评析 |
1.4.2 卢卡斯模型及评析 |
第2章 教育培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中部六省为例 |
2.1 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
2.1.1 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 |
2.1.2 中部六省主要经济指标测算 |
2.1.3 各生产要素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贡献 |
2.1.4 人力资本在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中的效应 |
2.2 教育培训对中部六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 |
2.2.1 中部六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文化素质状况 |
2.2.2 教育培训对中部农民工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2.3 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劳动用工与教育培训对接状况分析 |
2.3.1 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特点 |
2.3.2 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
第3章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领域和效果 |
3.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领域 |
3.1.1 城镇职工的就业培训 |
3.1.2 农村劳动力培训 |
3.2 公共就业培训的实地调查分析:以农民工培训为例 |
3.2.1 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
3.2.2 农民工的培训情况 |
3.2.3 影响农民工培训的因素分析 |
3.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总体评价 |
3.3.1 公共就业培训完善了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3.3.2 公共就业培训探索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多种模式 |
3.3.3 公共就业培训提升了我国城乡劳动力的人力资本 |
3.3.4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
第4章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完善 |
4.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运行状况:城乡分割、自成体系 |
4.1.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分工与协调情况 |
4.1.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各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 |
4.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管理体制的理论评述 |
4.2.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制度是一种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 |
4.2.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是一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体制 |
4.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管理体制完善的思路 |
第5章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方式的现状和选择 |
5.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现状 |
5.1.1 我国城镇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现状 |
5.1.2 我国农村公共就业培训的供给现状 |
5.1.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 |
5.1.4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存在的问题 |
5.2 政府在就业培训供给中的责任 |
5.2.1 就业培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5.2.2 就业培训的外部性 |
5.2.3 外部性下的企业培训行为 |
5.2.4 公共就业培训经费供给中的各级的政府分工 |
5.3 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方式的效率比较 |
5.3.1 公共供给的效率分析 |
5.3.2 混合供给的效率分析 |
5.4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方式的选择及政策建议 |
5.4.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方式的选择 |
5.4.2 完善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供给的政策建议 |
第6章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
6.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运行状态和模式 |
6.1.1 政府—培训机构之间的运行状态分析 |
6.1.2 政府—受训者—培训机构之间的运行状态分析 |
6.1.3 政府—企业之间的运行方式:政府向企业购买培训成果 |
6.1.4 培训机构—人才中介—企业之间的运行状态 |
6.1.5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主要运行模式 |
6.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模式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 |
6.2.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模式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区别 |
6.2.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市场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6.3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主要运行模式的理论分析 |
6.3.1 招标—直接补助机构模式的理论分析 |
6.3.2 招标或认定—培训券模式的理论分析 |
6.3.3 订单培训的理论分析 |
6.4 公共就业培训主要运行模式的实践考察 |
6.4.1 西方发达国家的就业培训的运行模式及借鉴 |
6.4.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的基本运行模式的实践评价 |
6.5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机制的创新与经费补贴制度设计 |
6.5.1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
6.5.2 我国公共就业培训经费补贴制度设计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____省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的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概述 |
(一)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类型与方式 |
(二)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特点与意义 |
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发展现状 |
(二)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再就业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完善 |
(一) 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再就业培训的经验借鉴 |
(二) 各相关主体在完善再就业培训中应发挥的作用 |
(三) 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具体措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内蒙古自治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再就业培训概述 |
第一节 职业培训及其类型 |
一、职业培训的概念 |
二、职业培训的类型 |
第二节 再就业培训的对象、内容及其类型 |
一、再就业培训的对象 |
二、再就业培训的内容 |
三、再就业培训的类型 |
第二章 再就业培训的理论背景 |
第一节 再就业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二、结构性失业及再就业培训的公共产品功能理论 |
第二节 再就业培训的经济分析 |
一、从失业者的角度判断再就业培训的有效性 |
二、从政府的角度判断再就业培训的有效性 |
三、从社会的角度判断再就业培训的有效性 |
四、从企业的角度对企业招收受训者进行经济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再就业培训的发展历程及典型方式 |
第一节 战后西方再就业培训战略的演变过程 |
一、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失业救济”到“就业培训” |
二、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从“就业培训”到“创业培训” |
三、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从“创业培训”到“积极的就业政策”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实施再就业培训的典型方式 |
一、运用正负向激励手段鼓励和强制失业人员参与再就业培训 |
二、培训提高受训者技能水平 |
三、培训促进就业 |
第三节 中国各时期实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方式 |
一、早期的再就业培训 |
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的再就业培训 |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再就业培训 |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再就业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再就业培训的发展历程 |
一、粗放式再就业培训阶段(1995年─1999年) |
二、精细化再就业培训阶段(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再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
一、再就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 |
二、培训工作的流程有待完善 |
三、培训方式简单、培训层次较低 |
四、下岗失业人员观念落后、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 |
五、再就业培训经费难落实、培训补贴标准偏低 |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再就业培训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 |
一、鼓励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再就业培训并强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运作机制 |
二、规范培训流程 |
三、实施分类培训 |
四、大力发展社区就业培训并重点强化推进“社区小老板”创业培训 |
五、培养终身培训的观念以及建立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 |
六、充分落实培训经费并增加再就业培训投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就业制度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城镇就业政策的演变 |
(一)1949~1957年:解决战争遗留下来的就业问题和对私有制的改造。 |
(二)1957~1978年:统包统配制度的最终形成、巩固和演变。 |
(三)1979~1993年:改革统包统配制度,探索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新思路。 |
(四)1993年至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劳动法》的颁布为契机,实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制度。 |
1. 全面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
2.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就业市场化创造条件。 |
3. 实施“再就业工程”。 |
二、中国农村就业政策的演变 |
(一)1949~1984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相互隔离的就业制度。 |
(二)农村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 |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
(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 |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增长速度规定一个明确的数量指标作为政府追求的首要目标,并期望以此扩大就业,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是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反映。 |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就业市场化改革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把劳动力市场建设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手段,则会混淆目的与手段、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关系。 |
(三)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这暗含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的假定,这一假定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
(四)我国目前下岗失业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因而不能完全套用西方发达国家治理失业的政策。 |
(五)发展私营经济是否能够带来就业总量的增加,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六)城乡统筹就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长期就业政策。 |
四、关于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 ——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D]. 陈福祥. 西南大学, 2011(09)
- [2]中韩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比较研究[D]. 朴初香. 西南大学, 2010(08)
- [3]我国公共就业培训问题研究[D]. 何筠. 南昌大学, 2007(06)
- [4]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问题研究[D]. 邓文谦. 厦门大学, 2006(01)
- [5]内蒙古自治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研究[D]. 张宏伟. 内蒙古大学, 2006(12)
- [6]论我国公共职业培训机制的选择和创新[J]. 何筠,汤新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33)
- [7]论我国公共职业培训机制的创新[A]. 何筠,倪涛. 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 2005
- [8]来自“中国就业论坛”的声音[J]. 行水. 职业技术教育, 2004(15)
- [9]中国就业制度演变[J]. 胡鞍钢,程永宏. 经济研究参考, 2003(51)
- [10]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就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答本刊记者问[J]. 本刊特约. 中国培训, 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