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现状

一、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牛逸群[1](2020)在《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方剂进行全面数据挖掘,系统分析用药规律,探究处方中的药物特性、高频药物、药物间关系等,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及经验。建立核心处方药物成分、作用靶点和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点的网络关系,探索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核心处方的关键化合物、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研究一:采集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病历资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次统计法,得出处方中药的性味、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得出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得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采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得到新处方。研究二:在数据库中查询核心处方药物成分和作用靶点,与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标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疾病靶标网络图,经过拓扑性质分析得到初步核心药物、化合物、靶点,随后将核心靶点导入STRING构建PPI网络,得到更为有效的关注基因,随后利用CLUEGO和DAVID对有效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得到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关键靶点和作用通路。结果:研究一:本研究纳入病例59人,处方252个。处方药物分四气析结果为温性药物出现频率最高,寒性其次,五味以辛、苦、甘为主,三者比重相当;药物归经主要脏腑为肺、脾、胃、肝;药物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6名为:甘草、紫苏、款冬花、黄芩、紫苏子、炙麻黄;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50(即支持度=60%),置信度设置为0.9,得到常用药物组合31个,在剔除含有甘草的关联规则后,出现频度最高的3个药物模式为:紫苏子-紫苏、紫苏-款冬、紫苏-蝉蜕;结合上述药物用量频次分析,得到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处方:炙麻黄10g、款冬花15g、紫苏子15g、紫苏15g、紫菀15g、蝉蜕8g、黄芩15g、牛蒡子10g、茯苓15g、甘草3g;使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方法,相关度为8以及惩罚度为2的约束条件,得到疗支气管哮喘新处方:1.炙麻黄、鱼腥草、紫菀、山药、地龙。2.桔梗、石斛、玄参、炒白术、淫羊藿。3.白茅根、橘红、柴胡、补骨脂。4.防风、玄参、柴胡、炙麻黄、紫菀、地龙。5.橘红、牛蒡子、补骨脂、当归、淫羊藿。6.五味子、山茱萸、当归、辛夷、太子参、淫羊藿、牛蒡子。研究二:基于研究一的处方分析结论,提取炙麻黄、款冬花、紫苏、紫苏子、紫菀5味中药用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在经过中药系统药理学研究平台(TCMSP)查询,设置OB≥30%及DL≥0.18的筛选机制,得到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共91种,其中麻黄23种,款冬花22种,紫苏14种,紫苏子16种,紫菀19种;成分对应靶点785个,其中麻黄210个、款冬花166个、紫苏99个、紫苏子126个、紫菀184个;将支气管哮喘病名经Pubmed平台规范化后,在DisGeNET、GeneCards、TTD平台进行靶点查询,三库取并集,得到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451个;将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核心靶点53个;使用Cytoscpae 3.7.2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的网络可视化模型并进行拓扑性质分析,得到核心最中药为麻黄,排名前3的核心化合物为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为HSP90AB1、PIK3CG、BCL2L1;将核心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得到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为CXCL8、VEGFA、MAPK1。通过ClueGO得到关注基因的富集基因功能分析,主要分为12大组,包含141个具体功能;使用DAVID工具对关注基因进行pathway分析,得出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雌激素信号途径)、Cholinergic synapse(胆碱能突触)和 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是较为关键的通路,其中雌激素信号途径最为重要,而该通路过程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含有10个关注基因,是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制的预测重要通路之一。结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思路在继承晁恩祥教授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哮病“风”与“痰”两方面的病因、肺失宣肃与气道痉挛的病机,病位上肺嗌喘痉共治、肺脾子母同调,依据病性用药上寒热并重,辛苦合施,使肺之气机宣降得宜,宣发不至太过耗伤肺气,降气不抑升发祛痰,肺复宣肃,气顺挛解,具有个人的独到特色。在网络药理方面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基因靶点CXCL8、VEGFA、MAPK1;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 way(雌激素信号途径)、Cholinergic synapse(胆碱能突触)和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较为关键,且雌激素信号途径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过程(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有着极大的相关性,有理由推测以上数据为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化合物、基因靶点、信号通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2](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提出

张莉莉,尚莉丽[3](2012)在《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小儿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咳嗽、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患儿多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机体虚弱,腠理疏松,卫气不固,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环境变化,易为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若反复发作可波及脾肾,脾虚则运化失调,积液成痰,痰阻气道则呼吸不利;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摄纳失调则气不归根,从而三脏功能失调,因此正虚是本病的主要矛盾。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近况作如下总结。

闫家丽[4](2012)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慢性炎症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诱发下,导致广泛的可逆性的气道狭窄,引起反复发作性胸闷、咳嗽,或典型的以呼气为主的伴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此种疾病急性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重症患者常需住院治疗。这样下来就易造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活负担。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临床路径是一种具有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等潜在好处的管理策略,而且可以保持或者提高护理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着,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治疗,可以达到祛除夙根,控制复发的目的。中医临床路径的广泛开展是切实可行的,它可以用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质量、体现中医治疗的特色、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同时,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好的切入点。研究目的本课题采用同期研究,从患者入院开始采集信息,住院期间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直至患者好转出院。通过详细总结患者住院期间用于哮病(支气管哮喘)相关治疗方案、症状改善及相关花费情况,分析患者出现住院时间延长的原因,为完善临床路径,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研究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路径组患者50例,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主要评价指标包括:1.入院前、入院后第7天及出院时哮喘控制测试(ACT表);2.入院前、入院后第7天及出院时临床症状体征积分;3.期间中西药费用及总费用;4.患者每天用于哮喘的平均费用;5.期间中医证型的诊断;6.期间抗生素使用情况;7.期间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一下实施临床路径后我院呼吸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时间≤14天和>14天两组住院患者(2011年1月-2012年3月)住院期间相关治疗的情况。具体步骤见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临床路径研究结果经临床路径实施,两组患者出院时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性别、年龄及病程研究上,比较时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入院时查症状体征积分、入院后第7天查症状体征积分及入院时ACT、入院后第7天ACT,经t检验,P<0.05,提示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7天症状、体征上有差异;两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使用上及出院时症状体征积分、出院时ACT评分上(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日平均费用及相关西药、中药费用使用上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比较时有明显差异;在抗生素使用上,两组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喹诺酮类较多,住院时间>14的患者中,使用两种或以上抗生素的患者较多(45%)。研究结论临床路径实施为患者治疗和护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模式,可促使医护人员及时完成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使医患双方共同促进患者康复,最终达剑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住院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明确了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证治疗给予患者中药汤剂、中成药口服,予中药注射液静点,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问和减少住院费用。同时,本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平素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就诊,症状较重时要及时住院治疗,以防病情继续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李园白[5](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曹长恩[6](2001)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近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内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近况 ,从辨证论治、复方加减、专方专药、综合治疗几个方面综述了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情况。结果提示 :目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最有效对策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需要大规模较长时期合作 ,科研设计应严谨 ,可望得到突破性进展

杨永清,陈汉平[7](1996)在《ProgressoftheResearchWorkontheAntianaphylaclicEffectsofAcupunctoreandMoxibustion》文中提出ProgressoftheResearchWorkontheAntianaphylaclicEffectsofAcupunctoreandMoxibustionProgressoftheResearchWorkontheAntianaphylacli...

张佩佩[8](2021)在《基于风动理论的芍药甘草汤干预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基于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探讨不同比例芍药甘草汤干预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文献研究1.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资讯(VIP)数据库中2010~2020年收录的运用中医药治疗肝风内动证相关疾病的现代文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结果中疾病分布情况、处方运用及中药使用情况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2.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年~2021年4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1900年~2021年4月)及维普资讯(VIP)数据库(1989年~2021年4月)收录的芍药甘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相关现代文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对结果中芍药甘草汤临床配比用量及防治哮喘疗效机制研究概况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实验研究SPF级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醋酸地塞米松组(0.676mg/kg)、芍药甘草汤1:1组(6.01g/kg)、芍药甘草汤2:1组(6.01g/kg)及芍药甘草汤3:1组(6.01g/kg)。采用卵蛋白(OVA)及AI(OH)3凝胶制备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在第1、8、15天,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造模液(OVA50ug、AI(OH)3凝胶4mg);在第22~28天,正常组小鼠每天雾化吸入生理盐水30min,其余各组小鼠每天雾化吸入1%OVA30min。在造模第15天,雾化前30min开始灌胃,连续灌胃14天,每日1次。第29天取材后,称量小鼠全肺计算肺脏系数;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ROS水平;测定肺组织COX活性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COX Ⅰ mRNA表达情况,以探讨不同比例芍药甘草汤干预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文献研究1.基于现代文献的肝风内动证疾病分布及处方用药研究(1)疾病分布情况共纳入251篇文献,涉及49种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71.7%)、皮肤病(8.30%)、循环系统疾病(7.92%)、呼吸系统疾病(4.53%)、消化系统疾病(3.77%)及其他类疾病(3.77%)。(2)处方运用情况共纳入184个处方,包括61个成方和123个自拟经验方。成方累计使用频数188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黄连温胆汤、乌梅丸(汤)。成方按功效类别分为12类,排名前5位依次为治风剂、祛痰剂、补益剂、和解剂及驱虫剂。自拟经验方累计使用频数141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平肝通络汤、熄风止动片、川芎定痛饮、金童颗粒、文静汤。(3)中药使用情况共纳入252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数3506次,排名前10位依次为白芍、钩藤、甘草、天麻、牡蛎、茯苓、龙骨、牛膝、僵蚕、全蝎。高频中药按药物功效分为15类,排名前5位依次为息风止痉药、平抑肝阳药、补血药、补气药、发散风热药。2.芍药甘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研究(1)芍药甘草汤临床使用剂量共纳入29篇文献。对于儿童哮喘,白芍最常用剂量为10g,使用剂量范围为8~15g,甘草最常用剂量为6g,使用剂量范围为3~6g;对于成人哮喘,白芍最常用剂量为20g,使用剂量范围为12~90g,甘草最常用剂量为15g,使用剂量范围为6~30g。(2)芍药甘草汤临床配伍比例白芍与甘草临床配伍比例出现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1:1(12次)、2:1(7次)及3:1(1 次)。(3)芍药甘草汤防治哮喘作用机制共包括5个方面:①免疫功能(6篇):通过调节Treg/Th17细胞失衡,升高Treg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降低TH17细胞比例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的水平,抑制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及调节IgE的异常合成等来改善其免疫功能。②气道炎症(3篇):通过降低BALF(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并降低其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4、IL-6、IL-13、IL-17水平等来改善气道炎症。③气道重塑(2篇):通过降低MMP-9与TIMP-1水平及比值,降低Bcl-2蛋白表达,提升Bax蛋白表达等来阻止气道重塑。④氧化应激(1篇):通过降低MDA水平,提高SOD活力值,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从而防治哮喘。⑤尿液代谢(1篇):通过回调甘氨酸、精氨酸、二甲基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及马尿酸等尿液代谢物至正常水平,从而防治哮喘。实验研究1.哮喘典型表现末次雾化激发后模型组哮喘小鼠出现了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点头式呼吸、抓耳挠腮、二便失禁等表现。2.肺脏系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脏系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阳性药组小鼠肺脏系数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脏系数无差异(P>0.05)。与阳性药组相比,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脏系数无差异(P>0.05)。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脏系数组间无差异(P>0.05)。3.血清IgE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血清IgE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药组相比,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芍药甘草汤1:1组相比,芍药甘草汤3:1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正常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及肺泡结构清晰,气道黏膜上皮结构完整,肺泡间隔正常,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上皮结构被破坏,管腔内有大量上皮细胞脱落,腔内黏液分泌物明显增多,气道和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扩大、增厚,支气管管腔缩小。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支气管上皮结构比较完整,管腔内偶见少量上皮细胞脱落,气道周围有部分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稍增厚。5.血清ROS水平与正常组相比,阳性药组和芍药甘草汤1:1组小鼠血清ROS水平无差异(P>0.05),模型组、芍药甘草汤2:1组及3:1组小鼠血清ROS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3:1组小鼠血清ROS水平无差异(P>0.05),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及2:1组小鼠血清ROS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药组相比,芍药甘草汤1:1组小鼠血清ROS水平无差异(P>0.05),芍药甘草汤2:1组和3:1组小鼠血清ROS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芍药甘草汤1:1组相比,芍药甘草汤2:1组和3:1组小鼠血清ROS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芍药甘草汤2:1组相比,芍药甘草汤3:1组小鼠血清ROS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肺组织COX活性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组织COX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组织COX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药组相比,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组织COX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组织COX活性组间无差异(P>0.05)。7.肺组织COX Ⅰ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及2:1组小鼠肺组织COX Ⅰ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模型组和芍药甘草汤3:1组小鼠肺组织COX Ⅰ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3:1组小鼠肺组织COX Ⅰ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阳性药组、芍药甘草汤1:1组及2:1组小鼠肺组织COX ⅠmRNA表达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药组相比,芍药甘草汤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组织COX Ⅰ mRNA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芍药甘草汤药1:1组、2:1组及3:1组小鼠肺组织COX Ⅰ mRNA表达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文献研究1.肝风内动证临床疾病分布广泛,以神经系统疾病多见,还可见于皮肤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肝风内动证临床处方以治风剂多见,用药以平肝息风药多见,其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其中白芍、钩藤、甘草等为肝风内动证临床最常用药物。2.芍药甘草汤中白芍与甘草配伍比例以1:1多见,其次为2:1及3:1。芍药甘草汤防治哮喘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包括免疫功能、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氧化应激及尿液代谢五个方面。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氧化应激等在哮喘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临床运用该方治疗哮喘提供依据。实验研究芍药甘草汤能显着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gE、ROS水平,提高其肺组织COX活性及COXⅠ mRNA表达水平,减轻肺组织病变程度,改善气道炎症水肿状态。其中以芍药甘草汤1:1组干预效果最好,其次为芍药甘草汤2:1组和3:1组。芍药甘草汤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邢江楠[9](2021)在《基于CCL24/CCR3通路探讨疏风通络方对小鼠嗜酸细胞CCR3受体、ERK磷酸化及基因表达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围绕CCL24/CCR3嗜酸细胞活化途径的变化,以小鼠嗜酸性粒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分子水平中观察疏风通络方含药血清调控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活化CCL24/CCR3的通路影响嗜酸性粒细胞中CCR3受体蛋白含量、细胞总ERK磷酸化水平以及嗜酸细胞CCR3基因表达水平、ERK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为今后疏风通络方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1.本实验选取64只平均体重为18-22g(8-12周龄)SPF级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并将64只小鼠随机划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6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用疏风通络方进行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灌胃7天,制备相应的含药血清。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则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疏风通络方进行灌胃。2.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建立体外实验模型。3.通过瑞氏染色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学的特征。4.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拮抗剂干预处理,加入趋化因子CCL24诱导1小时后,最后加入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后,将实验进行分组:将体外培养的嗜酸性粒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CL24+空白血清组、CCL24组、CCL24+中药低剂量血清组、CCL24+中药中剂量血清组、CCL24+中药高剂量血清组、CCL24+SB328437组(CCR3受体拮抗剂)、CCL24+SB203580组(P38蛋白激酶拮抗剂)、CCL24+PD98059组(MEK1/MEK2激酶拮抗剂)、CCL24+Wortmannin(PI3K蛋白拮抗剂)。5.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嗜酸性细胞CCR3受体蛋白含量、细胞总ERK磷酸化水平;采用RT-PCR测定小鼠嗜酸性粒细胞中CCR3、ERK基因水平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嗜酸性粒细胞中CCR3蛋白受体的含量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CL24+空白血清组中CCR3蛋白受体含量表达增高(P<0.05)。与CCL24+空白血清组相比,中药低剂量血清组中CCR3蛋白受体含量表达增高,中药中、高剂量血清组中蛋白表达降低,其中低、高剂量血清组与其对比有意义(P<0.05);拮抗剂组中CCR3蛋白受体含量表达均降低,与其对比,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CL24组相比,中药低剂量血清组中CCR3蛋白表达含量升高,而中药高剂量血清组中CCR3蛋白含量降低(P<0.05);拮抗剂组SB203580组、SB328437组、Wortmannin组中CCR3蛋白表达含量降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D98059组中蛋白含量的表达与其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2)ERK磷酸化水平的比较:1)ERK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CL24+空白血清组、CCL24组中的ERK水平增高(P<0.05)。与CCL24+空白血清组相比,中药低、中、高血清组中ERK水平的表达均降低,对比统计学具有差异(P<0.05),拮抗剂组中ERK水平都降低(P<0.05)。与CCL24组相比,中药含药血清组中ERK水平表达均降低,统计学具有差异(P<0.05),各拮抗剂组中ERK水平降低(P<0.05)。2)p-ERK水平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CL24+空白血清组、CCL24组中水平升高(P<0.05)。与CCL24+空白血清组和CCL24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血清组中p-ERK水平升高,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拮抗剂组中SB203580组、SB328437组以及Wortmannin组分别与其对比p-ERK统计学无差异(P>0.05)。2)RT-PCR检测结果比较:(1)CCR3m RNA表达水平的比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CL24+空白血清组、CCL24组中CCR3m 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CCL24+空白血清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血清组中CCR3m RNA表达水平降低,其中中药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与其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拮抗剂组中CCR3m RNA表达水平都降低,其中SB203580组、PD98059组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与CCL24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血清组中CCR3m RNA表达水平降低,其中中药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与其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拮抗剂组中CCR3m RNA表达水平都降低,其中SB203580组、PD98059组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2)ERKm RNA水平比较:CCL24+空白血清组、CCL24组ERKm R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上调(P>0.05)。与CCL24+空白血清组相比,中药中剂量血清组中ERKm RNA水平表达降低,其余组中基因表达水平上升,与其对比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与CCL24组相比,含药血清组中低、中剂量组、PD98059组中ERKm RNA水平表达降低,其他组基因水平表达上涨,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疏风通络方能够降低嗜酸性粒细胞中CCR3蛋白含量的表达以及ERK的水平。2.疏风通络方能够降低小鼠嗜酸性粒细胞中CCR3基因表达的水平。3.疏风通络方对小鼠嗜酸细胞中p-ERK水平和ERK基因水平无影响。4.疏风通络方能够通过降低小鼠嗜酸性粒细胞中CCR3及ERK的水平表达,从而调节CCL24/CCR3通路,减轻或抑制哮喘的发作,改善哮喘气道的炎症。

王成娟[10](2021)在《升降止咳平喘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冷哮型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IL-6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升降止咳平喘丸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冷哮型患者的肺功能FEV1%pred、血清IL-6水平、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中医症状积分、及ACT评分的影响,评价升降止咳平喘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9月在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肺病科门诊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冷哮患者,随机分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人,干预过程中无病例中止、脱落。治疗组予以口服升降止咳平喘丸,6g/次,一日3次。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II),早晚各1吸。临床观察期为14天。将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pred、血清IL-6水平、FeNO、中医症状积分及ACT评分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1.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87.5%,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更为显着。两组患者喘息、咳嗽、形寒肢冷等症状皆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缓解更明显(P<0.05)。2.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pred治疗前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均较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均能改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气流受限的程度;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两组血清IL-6水平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组间比较,其中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FeNO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2周后两组FeN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FeNO,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5.治疗前两组ACT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不同治疗后两组ACT评分均较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II)与升降止咳平喘丸均能使支气管哮喘得到有效控制;治疗组较对照组ACT评分升高明显(P<0.05)。6.两组安全指标治疗前后均未见异常。结论:1.升降止咳平喘丸安全有效。2.升降止咳平喘丸对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冷哮患者喘息、咳嗽、胸膈满闷、形寒肢冷及面色晦暗等临床症状有显着的疗效。3.升降止咳平喘丸对提高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pred效果显着,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气流受限的程度。4.升降止咳平喘丸通过降低IL-6及FeNO水平,使气道炎症反应减轻。5.升降止咳平喘丸改善哮喘患者ACT评分有明显优势,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二、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研究概况
        1.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病因病机
        2. 支气管哮喘诊断分型进展
        3.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治疗进展
    综述二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研究概况
        1. 古代医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2. 近现代医家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3. 晁恩祥教授支气管哮喘辨治特色
        4. 张洪春教授支气管哮喘防治观点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1. 数据挖掘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数据挖掘
    2. 结果
        2.1. 病例一般资料
        2.2 药物基本信息分析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2.4 核心处方药物用量分析
        2.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
    3. 讨论
        3.1 病例一般资料
        3.2 药物基本信息分析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讨论
        3.4 基于无监督熵聚类的新方讨论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的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核心处方机制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中药有效成分筛选
        1.2 中药成分靶点预测
        1.3 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筛选
        1.4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构建
        1.5 核心靶点筛选及网络构建
        1.6 关键靶标功能预测及与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中药化合物成分分析
        2.2 中药成分靶点预测
        2.3 支气管哮喘靶点的筛选
        2.4 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构建
        2.5 核心靶点筛选及PPI网络构建
        2.6 靶点生物功能及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3.1 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和靶点预测
        3.2 支气管哮喘相关靶点筛选简述
        3.3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关键节点分析
        3.4 核心靶点筛选及PPI网络分析
        3.5 关键靶标功能预测与富集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3)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医内治法
    1 分期论治
    2 按病因病机论治
    3 按主症辨证论治
        3.1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
        3.2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3.3 以“痰多”为主要症状
        3.4 以“喘”为主要症状
    4 按脏腑论治
中医外治法
    1 穴位贴敷
    2 穴位注射疗法
    3 灸 法
    4 推拿疗法
    5 拔火罐疗法
    6 雾化吸入
    7 综合外治
实验研究
结 语

(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临床路径简介
        1.1 临床路径的实施背景
        1.2 临床路径的概念
        1.3 临床路径的意义
        1.4 临床路径的国内实施现状
    2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现代医学研究
        2.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定义及发病机制
        2.2 流行病学研究
        2.3 支气管急性发作的严重度分级
        2.4 治疗现状
    3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3.1 病名的认识
        3.2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3.3 辨证分型
        3.4 辨证论治
        3.5 非药物治疗
    4 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路径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案的选择
        1.4 标准住院日≤14天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中医证候学观察
        1.8 入院检查项目
        1.9 出院标准
        1.10 治疗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相关信息采集
        2.3 研究步骤
    3 流程图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临床资料
        4.2 临床路径实施研究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讨论
        1.1 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
        1.2 哮喘症状、体征积分
        1.3 中医证型
        1.4 住院时间
        1.5 抗生素使用
        1.6 雾化吸入激素量
        1.7 激素及抗生素使用费用
    2 小结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3.1 存在问题
        3.2 展望
    4 中医治疗优势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2 技术路线
    3 需求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被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式
        3.4 调查结果
        3.5 调查结论
    4 研究对象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4.1.1 病种确定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4.2 被评价对象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4.3 参照对象
        4.3.1 入选条件
        4.3.2 参照对象概况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5 评价目标
    6 评价指标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6.2 指标预处理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7 评价模型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8 评价结果
        8.1 评价结果处理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8.1.2 证候相似度
        8.2 评价结果概况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8.2.2 证候评价结果
    9 辅助软件
        9.1 中药规范系统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结论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展望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致谢
个人简介

(6)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辨证分型治疗
2 复方加减治疗
3 专方专药治疗
4 综合治疗
5 讨论

(8)基于风动理论的芍药甘草汤干预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
    3 治疗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研究一 基于现代文献的肝风内动证疾病分布及处方用药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芍药甘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芍药甘草汤不同配比对哮喘小鼠的干预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观测指标
        4 统计分析方法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芍药甘草汤不同配比对哮喘小鼠COX表达及ROS水平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方法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CCL24/CCR3通路探讨疏风通络方对小鼠嗜酸细胞CCR3受体、ERK磷酸化及基因表达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细胞株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药物制备
        2.2 小鼠分组与给药
        2.3 含药血清制备
        2.4 细胞培养与观察
        2.5 小鼠嗜酸性粒细胞分组与处理
    3 实验指标检测
        3.1 嗜酸性粒细胞的瑞氏染色
        3.2 Western blot 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中 CCR3 蛋白含量水平、总 ERK 磷酸化水平
        3.3 RT-PCR 法检测嗜酸粒细胞中 CCR3、ERK基因表达水平
        3.4 统计分析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小鼠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学观察与瑞氏染色形态
        4.2 Western blot 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中 CCR3 蛋白含量水平、总 ERK 磷酸化水平结果比较比较
        4.3 RT-PCR 检测小鼠嗜酸性粒细胞中 CCR3、ERK 基因水平表达
讨论
    1.中药含药血清制备方法
    2.中医风痰与哮喘的认识
    3.疏风通络方组方分析
    4.EOS 与 Eotaxin-2/CCR3
    5.疏风通络方对小鼠嗜酸细胞 CCR3 受体,ERK 磷酸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Eotaxin及其受体CCR3 在支气管哮喘中研究进展
        1 嗜酸性粒细胞与哮喘
        2 趋化因子
        2.1 趋化因子的分类
        2.2 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Eotaxin
        2.3 Eotaxin与哮喘
        3 趋化因子受体及其分类
        3.1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受体-3(CCR3)
        3.2 CCR3 与哮喘
        4 Eotaxin/CCR3 通路
        5 小结
    综述二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1 夙根学说
        2 外邪因素
        3 脏腑亏虚
        4 肝肺关系学说
        5 饮食不洁,体虚劳倦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升降止咳平喘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冷哮型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IL-6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四、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张洪春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探析及网络药理学分析[D]. 牛逸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3]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研究进展[J]. 张莉莉,尚莉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09)
  • [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研究[D]. 闫家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5]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6]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近况[J]. 曹长恩. 中医药信息, 2001(01)
  • [7]ProgressoftheResearchWorkontheAntianaphylaclicEffectsofAcupunctoreandMoxibustion[J]. 杨永清,陈汉平.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1996(02)
  • [8]基于风动理论的芍药甘草汤干预支气管哮喘的文献及实验研究[D]. 张佩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基于CCL24/CCR3通路探讨疏风通络方对小鼠嗜酸细胞CCR3受体、ERK磷酸化及基因表达影响研究[D]. 邢江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升降止咳平喘丸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冷哮型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IL-6的影响[D]. 王成娟.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