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谢美娟[1](2021)在《云南省两个地区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新发现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在云南省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傣族育龄人群和盈江、勐腊0-7岁儿童中的基因携带率、突变类型及频率。报道1例新发现的α-地贫、2例新发现的β-地贫以及2例大片段缺失型β-地贫,对其血液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出生缺陷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云南省德宏州、西双版纳州1614例傣族育龄人群和盈江、勐腊590例0-7岁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电泳分析、珠蛋白基因二代测序。运用SPSS 17.0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过程中应用独立性样本t检验、ROC曲线分析。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了3名个体中的新发现珠蛋白基因突变,并通过珠蛋白基因的Sanger测序进行验证。运用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其血液学特征。生物软件分析突变的等电点、分子量、保守性及蛋白突变的致病性。2例大片段缺失β-地贫进行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电泳分析以及珠蛋白基因的二代测序。运用MLPA技术检测新发现的缺失型β-地贫基因突变,并通过珠蛋白基因的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1、云南省两个地区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1)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受检傣族育龄人群共1614例,检出地贫携带者共809例,携带率为50.13%(809/1614),其中α-地贫的携带率为33.09%(534/1614),β-地贫的携带率为10.66%(172/1614),α合并β-地贫的携带率为6.38%(103/1614)。盈江和勐腊受检0-7岁儿童共590例,检出地贫携带者共211例,携带率为35.76%(211/590),其中α-地贫的携带率为21.69%(128/1614),β-地贫的携带率为10.51%(62/590),α合并β-地贫的携带率为3.56%(103/590)。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受检傣族育龄人群中α-地贫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是-α3.7,其次是--SEA;β-地贫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是CD26(G>A),其次是CD17(A>T)。盈江和勐腊受检0-7岁儿童中α-地贫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是-α3.7,其次是--SEA;β-地贫以CD26(G>A)最为常见,其次是CD41/42(-TTCT)。(2)对确诊的成人地贫的患者血液学参数进行比较,α-地贫中αα/--SEA的MCV值较低,αα/αCSα的Hb A2值较低;β-地贫中CD41/42(-TTCT)的MCV的值较低;α合并β-地贫中αα/-α3.7合并CD26(G>A)的Hb A值较低。对确诊的0-7岁儿童地贫患者的血液学参数比较,α-地贫中αα/--SEA的Hb A2值较低。成人男性样本与儿童男性样本的血液学特征进行比较,儿童Hb低于成人,成人女性样本与儿童女性样本的血液学特征进行比较,儿童MCH低于成人。(3)成人地贫MCV的最佳截断值为84.15 fl,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85.8%;MCH的最佳截断值为27.95 pg,敏感度为86.8%,特异度为84.3%。0-7岁儿童地贫MCV的最佳截断值为76.95 fl,敏感度为79.2%,特异度为81.4%;MCH的最佳截断值为25.36 pg,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78.1%。(4)成人与儿童中以MCV<80 fl或MCH<27 pg或Hb A2异常为筛查阳性判别标准时,特异性最低;以MCV<80 fl或MCH<27 pg和Hb A2异常为筛查阳性判别标准时,地贫筛查特异性较高。2、1例新发现的α-地贫和2例新发现的β-地贫(1)家系1的先证者是一名携带HBA2:c.54del C的26岁女性,血液学参数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母亲和姐姐中未发现,并通过珠蛋白基因的Sanger测序进行验证。(2)家系2是HBB:c.373C>A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Pro>Thr),其血液学表型正常。先证者的母亲也被证明是HBB:c.373C>A突变的携带者,而其父亲和弟弟是正常个体。所有样本经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该突变对珠蛋白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CD124(Pro124,HBB:c.373C>A)中的Pro氨基酸在十个物种中均保守,生物软件提示HBB:c.373C>A突变是有害的。(3)家系3为HBB:c.40G>A杂合突变,CD13中的点突变c.40G>A,导致氨基酸改变(Ala>Thr),其血液学表型正常,其母亲和姐姐是正常个体。所有样本经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该突变对珠蛋白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CD13(Ala13,HBB:c.40G>A)中Ala氨基酸的仅在五个物种中保守,生物软件提示HBB:c.40G>A突变为良性的。3、2例大片段缺失β-地贫(1)家系4先证者为一名6岁的女性,为中重度贫血,进行珠蛋白基因的二代测序发现存在大片段的缺失以及CD41/42(-TTCT)突变,进行MLPA检测结果显示缺失范围HBB外显子1(148nt)-HBB下游基因(173nt),先证者大片段缺失遗传自其父亲,CD41/42(-TTCT)突变遗传自其母亲。(2)家系5的先证者是一名2岁的女性,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进行珠蛋白基因的二代测序发现存在大片段的缺失,进行MLPA检测结果显示缺失范围HBG1外显子3(436nt)-OR51V1(486nt),先证者大片段缺失遗传自其母亲。结论:1、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地区属于地贫高发的地区,傣族属于地贫高发的民族;2、α-地贫携带率大于β-地贫,多数α-地贫或β-地贫的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或者轻型;3、静止型地贫突变无法通过常规方法进行筛选,NGS是一种更有效的静止型地贫筛选方法;4、一些罕见的大片段缺失地贫,常规的试剂盒无法检测,可能会导致漏诊,再生育出中重度贫血的患儿,使用NGS,结合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避免误诊。
施建刚[2](2020)在《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地中海贫血在临床上也称为"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域为东南亚,在我国多分布于两广、四川等地。目前,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是预防地中海贫血胎儿活产的主要检测方法,也是诊断出地中海贫血疾病的重要手段。而随着各类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尚陈宇[3](2020)在《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最新调查及鉴别筛查方程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型分布特点分析目的:检测广州地区人群的地中海贫血基因,了解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资料。方法:收集2017-2019年在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进行了地中海贫血基因实验室检查的病例情况。用Gap-PCR技术检测缺失型α-地贫,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PCR)检测β-地贫和非缺失型β-地贫;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进行全血分析(CBC),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采用美国VARIANTⅡ型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对血红蛋白成分(Hb A2、Hb F)进行了分析。统计了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所有确诊患者的基因特征,并对其临床表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207例广州受检者,其中携带者和患者共1882例,地贫基因型27种。其中,α地贫共有1144例(60.79%,1144/1882)、β地贫662例(35.17%,662/1882)、α复合β地贫76例(4.04%,76/1882)。其中,α珠蛋白基因突变有8种,最常见的是基因型为--SEA/αα(715,62.50%),其次为-α3.7/αα(270,23.60%)。β珠蛋白基因突变共有19种,主要是CD41-42、654、28M等基因突变,依次为40.33%、25.38%、12.54%。除2例654纯合子基因类型外,其他都是单纯的杂合子。另有15种复合类型的α复合β地贫,前三为--SEA/αα+41-42M(20,26.32%)-α3.7/αα+41-42M(10,13.16%)、--SEA/αα+654M(7,9.21%)在1144例α地中海贫血中,静止型354例,标准型509例,中间型66例,重型0例;662例β地中海贫血中,轻型为661例,Hb H病1例1例。结论:广州地区地贫高危人群中α地贫以东南亚杂合子--SEA/αα基因最为常见,β地贫基因突变大多数为杂合子类型。与我国其他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大致相似。第二部分鉴别筛查方程的建立目的:评估新鉴别公式(DF)用于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的效果;探讨筛查公式(SF)在广东地区的适用性以及将其作为地贫筛查方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2019年在广东省中医院检验医学部行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病例,共2393例。测定血清铁(Fe)以及血清铁蛋白(Fer)浓度。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指标,并以电脑随机抽取的确诊病例中的70%作为建模组样本,采用Logistics二元回归分析建立方程,绘制不同文献公式(G&K、S&L、Jayabose、MDHL等)的ROC曲线,获得所得公式的cut-off值。将前期收集的确诊病例建模后余下的30%病例作为验证组,利用Medcialc统计软件获得24组公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约登指数等评价指标并加以比较。使用Topsis分析24种公式的指标参数,获得相关Di+、Di-及接近程度值(Ci)结果,根据Ci值的大小评价DF的适用性。收集地贫基因诊断为阴性的病例2541例作为阴性对照组,按照广州地区地贫患病率(17%),随机抽取520例地贫阳性作为阳性组,运用四格表统计法计算SF用于筛查指标时的漏诊率、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以及比值比等效能指标。结果:随机抽取的建模组样本共有1676例,其中地中海贫血1246例,缺铁性贫血430例。两组患者的RBC、Hb、MCV和RDW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这些具有显着差异的红细胞相关参数指标,我们可以拟合一个出新的鉴别公式为:DF=1.109×MCH-0.391×MCV+1.182×RBC+0.116×RDW。该公式鉴别地贫和IDA的AUC为87.60%,cut-off值为4.08,敏感度为0.803,特异度为0.807,约登指数为0.610。在24种文献公式中,AUC最高的4个公式分别为DF、MDHL、E&F、和G&K。DF与其他三个公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的公式中,DF约登指数0.610,在所有公式中是最高的。在验证组中,DF的Ci值为0.96,大于其他公式。拟合的筛选公式为:SF=4.27×RBC-1.309×Hb+0.54×1MCH-0.09×MCV+0.076×RDW。该公式筛选地贫的准确性可达84.71%,AUC为86.9%,其截断值为11.82。Youden指数0.646。阳性预测值53.4%,阴性预测值95.12%。阳性似然比5.63,阴性似然比0.25。结论:本次试验DF用于鉴别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时相比其他鉴别公式效果更好。对比其他学者的鉴别公式,本公式获取方便、计算简单且可推广性强,适合其他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借鉴。SF用作贫血筛查时,漏诊率较低,可作为基层医疗单位对疑似地贫患者进行诊断时的参考指标使用。
吕姗[4](2020)在《非常见缺失型alpha-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法的建立》文中指出目的: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以下简称“地贫”)严重危害健康,是出生缺陷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两广地区是地贫发病率和基因携带率最严重的地区。虽然地贫防治“广西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得到包括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等领导的高度肯定。但目前人群地贫基因携带率仍然较高,且有重症地贫患儿出生。可能原因之一是目前的地贫检测方法可能存在不足,不能有效检测全部静止型和非常见型的α-地中海贫血基因。本研究欲建立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方法,为大规模筛查常见和非常见的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提供技术支撑,为地贫高发区防控地贫,降低地贫患儿出生率做出应有的贡献。方法:建立三重Tap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同步检测HBA、HBZ和内参基因,结合2-△△ct相对定量分析的原理,相对定量HBA及HBZ的基因拷贝数,根据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分子机制中α珠蛋白基因和看家基因的拷贝数比例差异,从而检测HBA及HBZ基因缺失或基因叠加,快速诊断α地中海贫血基因拷贝数。通过不断调整检测体系的引物、探针及反应液浓度和优化检测模板量、DNA聚合酶组份及循环数,最终确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三重Tap 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我们以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已知基因型的临床本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方法的优化。然后,对未知基因型的临床待测标本进行,并与“金标准”Gap-PCR技术进行比对,评估本检测体系的准确率和灵敏度。结果:(1)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其中,HBA基因拷贝数测定的判断标准是:判定值2-△△ct=1,表示样本HBA拷贝数正常;判定值2-△△ct≤0.75,表示HBA拷贝数低于正常值,即阳性值为0-0.89,阴性值为0.9-1.1。HBZ基因拷贝数测定的判断标准是:判定值2-△△ct=1,表示样本HBZ拷贝数正常;判定值2-△△ct≤0.5,表示拷贝数低于正常。(2)用建立的实验方法对500例临床待测样本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检测,结果显示4个HBA基因拷贝的有422例,3个拷贝的有33例,2个拷贝的有43例,1个拷贝的有2例。其中,我们通过检测拷贝数的缺失探索出了临床常规筛查不能发现的非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型:泰国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3)通过Gap-PCR验证,本检测方法的准确率为99.60%,灵敏度为100%。临床常规检测技术准确率为98.60%,灵敏度为93.42%。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出率高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检测方法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相比,准确率和灵敏度更高,有效降低了漏诊率。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珠蛋白基因拷贝数相对定量技术的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检测方法,能有效检出静止型、轻型、非常见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方法准确率高,灵敏度好。可用于常见、非常见及未知的地中海基因型的探索,为临床及现场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提供参考方案,有助于减少或避免出生缺陷,实现优生优育。
李佳[5](2020)在《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本研究团队已成功建立的非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并采用Gap-PCR法进行验证,探讨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婚检、孕检、优生遗传门诊等人群中常见和非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阳性检出率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抽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到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百色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婚检、孕检、优生遗传咨询等,并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样本,并收集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血红蛋白A2(Hb A2)临床数据,对存在部分项目空白的数据完善其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检查,应用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Gap-PCR法进行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同时分析比较MCV、MCH和Hb A2检验结果。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样本1568例。应用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452例,检出率为28.83%。其中,静止型164例,轻型250例,中间型38例。(2)经Gap-PCR分析验证,164例静止型中有126例-α3.7/αα和38例-α4.2/αα;250例轻型中有243例--SEA/αα,5例-α3.7/-α3.7,1例-α3.7/-α4.2和1例--Thai/αα;38例中间型中有28例--SEA/-α3.7,8例--SEA/-α4.2,1例--Thai/-α3.7和1例--SEA/-α21.9。(3)MCV、MCH和Hb A2单项指标或多项指标联合筛查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漏诊率均较高,大于10%;对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的漏诊率最高。结论:(1)本研究提示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不仅能检测出临床上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还能检测出罕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2)与传统初筛方法相比,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减少漏诊,特别是对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的漏诊。
杨焜[6](2020)在《沙利度胺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观察与基因多态性对其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多中心研究沙利度胺治疗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HBG2、BCL11A和HBS1L-MY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在中国南方三个临床研究中心招募无法进行常规输血和螯合治疗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我们评估了使用沙利度胺治疗的短期(3个月)和长期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本研究中心因无法进行常规输血和螯合治疗而使用沙利度胺治疗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疗效反应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聚合酶连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DNA测序技术对HBG2(rs7482144)、BCL11A(rs11886868、rs4671393、rs766432、rs1427407)和HBS1L-MYB(rs9399137、rs4895440、rs4895441)8个位点多态性分型,分析其与沙利度胺临床反应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93.5%,短期随访的主要反应者(main responder,Ma R)和次要反应者(minor responder,Mi R)率分别为62.9%和30.6%。在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non-transfusion-dependent thalassemia,NTDT)患者中,治疗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从基线平均6.8±1.1g/dl增加到9.7±1.9g/dl(P<0.001)。Hb升高主要归因于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Hb F)水平的升高。在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non-transfusion-dependent thalassemia,TDT)患者中,在平均Hb水平增加的同时,观察到43.5%(10/23)的患者脱离输血,52.2%(12/23)的患者输血减少50%以上。平均每年输血量从20.7±7.7个单位显着下降到5.8±6.8个单位(P<0.001)。在平均随访14.6±9.6个月(3-37个月)后,这两组患者的反应仍然可以维持。除了一名患者出现周围神经毒性,未观察到其他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线Hb F比率(P=0.038,OR=1.111,95%CI:1.006-1.226)是沙利度胺主要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在Ma R组中HBG2 rs7482144(P=0.015),HBS1L-MYB rs9399137(P=0.029)、rs4895440(P=0.040)和rs4895441(P=0.040)次要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Mi R+NR组。同样在高Hb组中,这4个SNPs的次要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低Hb组(P值分别为0.001、0.027、0.045和0.045)。在NTDT患者中,随着rs7482144(P=0.011)、rs9399137(P=0.013)、rs4895440(P=0.011)和rs4895441(P=0.011)相关次要等位基因数量的增加,治疗后Hb增量显着升高。这些贡献等位基因对沙利度胺反应有着累积效应。与没有贡献等位基因的患者相比,携带1或3个次要等位基因的患者的沙利度胺主要反应比率逐渐增加(P=0.040-0.018,OR=8.556-11.000)。此外,当评估NTDT患者中4个贡献SNPs的次要等位基因的累积数量时,Hb增量会随着次要等位基因数量的增加而增加(P=0.001)。结论:沙利度胺对β地中海贫血患者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且疗效反应可以长期维持。周围神经毒性是令人担心的。虽然这些初步结果支持沙利度胺作为β地中海贫血治疗药物具有长期疗效,但在临床应用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HBG2和HBS1L-MYB的SNPs与中国南方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沙利度胺反应密切相关,并且这些SNPs上的次要等位基因的累积数目可以作为该人群中疗效反应的更好的预测指标。
赵婷婷[7](2020)在《罕见血红蛋白病突变类型临床血液学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云南省罕见血红蛋白病的突变类型及其血液学特征,为血红蛋白病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方法:2018年9月-2020年1月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科就诊的育龄人群,登记患者民族籍贯等个人信息,使用二代测序检出罕见血红蛋白病突变的样本,并用一代测序验证其突变位点。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使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检测血红蛋白成分。结果:收集罕见血红蛋白病突变患者样本23例,包括异常血红蛋白病突变样本21例和2例新型α-地中海贫血。21例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6例,共检出12种异常血红蛋白病突变类型,4种是α-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包括Hb Hekinan II杂合3例,Hb J-Broussais杂合2例,Hb Groene Hart杂合1例,Hb Daneshgah-Tehran杂合1例;8种是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其中Hb New York杂合3例,Hb Shizuoka杂合3例,Hb J-Bangkok杂合3例,Hb Las Palmas杂合1例,Hb Rush杂合1例,Hb Agenogi杂合1例,Hb J-Lome杂合1例,Hb G-Coushatta杂合1例。两例新型α-地中海贫血突变分别为错义突变HBA2:c.245C>T和内含子缺失HBA2:c.95+11_95+34 del CTCCCCTGCTCCGACCCGGGCTCC。23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显示3例Hb New York杂合患者在Z11区有45.03%左右的条带,3例Hb J-Bangkok杂合患者在Z12区有52.60%左右的条带,2例Hb J-Broussais杂合患者在Z12区有22.55%左右的条带,1例Hb Daneshgah-Tehran杂合患者在Z5区有24.5%的条带,1例Hb Rush杂合患者在Z11区有50.80%的条带,1例Hb Agenogi杂合患者在Z4区有39.60%的条带,1例Hb J-Lome杂合患者在Z13区有50.80%的条带,1例Hb G-Coushattae杂合患者在Z6区有40.80%的条带,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病突变类型的血红蛋白结果无异常情况。结论:23例患者血常规结果均无明显的贫血情况。8种异常血红蛋白杂合子患者毛细管电泳结果出现异常条带,4种异常血红蛋白杂合子患者毛细管电泳无异常情况。仅通过血常规和电泳方法筛查异常血红蛋白病会造成漏检。本研究丰富了血红蛋白病的临床诊断,为血红蛋白病的产前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魏小凤[8](2020)在《基于SNPscan及CNVplex技术的地中海贫血突变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一例Hb Agrinio合并东南亚型缺失导致Hb H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是一组由于α/β珠蛋白基因簇缺失或者突变导致造血障碍从而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的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通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双方均携带了同型珠蛋白(同为α或者同为β)基因的点突变或者缺失突变,则该夫妇对为高风险夫妇对,有可能生出Hb Bart’s水肿胎、Hb H病以及中间型或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目前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是规律输血配合铁螯合剂进行去铁治疗,对家庭、对社会来说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以及巨大的精神压力。针对地中海贫血而言,预防的重要性胜于治疗。开展人群普查以及遗传咨询,全面普及婚前以及产前检查,以预防Hb Bart’s水肿胎的发生以及中间型或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新的 HbVar 数据(http://globin.bx.psu.edu/cgi-bin/hbvar),全世界已经发现超过500种与地贫相关的突变类型。其中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α缺失有(--SEA/),此外还有(-α3.7/)、(-α4.2/)、(--THAI/)、(--FIL/)、(--11.1kb/)和(-α27.6kb/)等,最常见的α点突变有αQSα/、αCSα/、αWSα/,此外还有αCD31α和αCD78α/等。中国人群中已报道过的β地中海贫血点突变至少有54种,其中以下这八种突变大约占全部突变类型93%以上:HBB:c.126129delCTTT,HBB:c.52A>T,HBB:c.316-197C>T,HBB:c.-78A>G,HBB:c.216217insA,HBB:c.79G>A,HBB:c.92+1G>T和HBB:c.-79A>G,此外还有HBB:c.-123A>T、HBB:c.-140C>T和HBB:c.162delT等;中国人群中已报道过的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有5种突变类型,包括Chinese缺失、东南亚型HPFH缺失、Taiwanese缺失、Gantonese 缺失和 Yunnanese 缺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基因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是PCR-RDB、Sanger测序、荧光PCR熔炼曲线法、HPLC、HRM和ARMS-PCR等,缺失型地中海贫血的突变检测方法主要有Southern blot、Gap-PCR、MLPA、荧光定量PCR和array-CGH等。它们或操作繁琐,或检测通量低,虽可以应用于常规临床检测,但不适用于大人群的基因筛查。近年热门的二代测序以其高准确性、高灵敏性以及高通量可以应用于大人群的基因筛查,但是费用昂贵,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建立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经济实用的高通量检测技术,既满足地中海贫血大规模人群筛查的公共卫生需要,也是目前地贫基因诊断技术创新的新挑战。本研究的目标即建立一种基于同一检测平台的地贫分子诊断新途径与新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实用、高通量、低成本,适合当前地贫大规模人群筛查和常规分子诊断。研究方法与内容根据地贫的发病机制及分子基础,针对中国人群中已报道(截止本研究启动时)的α/β地贫点突变以及缺失突变,本研究具体实施了以下研究方案。1.SNPscan的地中海贫血点突变检测技术--利用连接酶的高特异性识别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在连接探针末端加入长度不同的非特异性序列,然后通过连接酶的连接反应获得不同位点所对应的不同长度的连接产物,接着利用带有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把连接产物作为模板再进行PCR反应,把连接产物扩增出出来,接下来进行毛细管电泳,使不同荧光标记的不同序列分离出来,最后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以达到对不同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型的目的。2.CNVplex的地中海贫血缺失突变检测技术--利用连接酶的高特异性连接反应使目的片段通过杂交、连接,从而在连接探针末端引入长度不同的非特异性序列以及利用连接酶的特异性连接反应获得不同位点所对应的长度各异的连接产物,再通过带有不同标记荧光的通用引物通过PCR反应将连接产物进行扩增,然后把PCR产物上测序仪跑毛细管电泳从而把不同长度的片段分离出来,最后对毛细管电泳图谱进行分析读取各个位点的峰值,通过计算各个目标区峰相对参照峰的比值,算出待检区域的拷贝数。3.诊断方法初步评价。为当前地贫大规模人群筛查提供简单实用的分子诊断方法,是本研究的目标之一,为初步评价新诊断方法用于地贫人群筛查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本研究抽取100份婚前/产前检查标本,应用新诊断方法及gap-PCR、Sanger测序同时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4.诊断方法的大样本盲法分析评价。准备了 1747份表型资料齐全、已采用gap-PCR、RDB、Sanger测序等方法进行地贫分子诊断的待检样本,将这些样本进行盲法编号后,应用新诊断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然后对比分析相对应的基因检测结果,对于结果不相符的标本,再用gap-PCR或Sanger测序进行对比检测,以全面评价新诊断方法进行地贫分子诊断的灵敏度、准确性及实用性。研究结果根据研究目标,通过实施具体研究方案,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地中海贫血点突变检测技术--SNPscan。该体系基于ABI 3130xl PRISM的遗传分析系统,共分两个panel,panelA1可检测38个不同的地贫点突变位点,panelA2可检测29个不同的地贫点突变位点,经验证,其特异性可靠。2.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地中海贫血缺失突变检测技术--CNVplex。该体系基于ABI 3130xl PRISM的遗传分析系统,通过对HBB、HBA1、HBA2的基因拷贝数检测进行缺失型地贫诊断,经验证,其特异性可靠。3.初步评价实验中,应用新方法和gap—PCR及Sanger测序法,同步检测100例婚检/产检gDNA标本,分别检出α地贫杂合子16例,β地贫杂合子5例,经对比分析,两方法的检测结果相符,且均为中国人群常见的变异基因型,新方法的准确性为100%。新技术简单易行、通量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初步说明了新方法进行大规模人群筛查的可行性与实用性。4.诊断方法的大样本盲法分析评价:1747例样本的基因分析结果为正常对照样本100例;Hb H病样本636例,其中HbH病合并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样本31例;中间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样本1011例,其中中间型/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轻型/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样本155例,中间型/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Hb H病5例。SNPscan及CNVplex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基因分型结果相符1737例,不相符10例。经进一步验证,不相符的10例样本检测结果与SNPscan及CNVplex检测结果一致。SNPscan及CNVplex检测方法进行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缺失检测的准确率达到100%,SNPscan及CNVplex检测方法稳定、可靠。结论本研究建立了 SNPscan及CNVplex方法检测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缺失或重复。SNPscan检测方法可检测α/β-地中海贫血67个点突变位点,CNVplex检测方法可检测缺失型α/β-地中海贫血。通过对特异性与准确性的全面评价,以及人群筛查的实用性初步评价,充分说明了本研究建立的分子诊断新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实用、高通量、低成本,适合地贫的大规模人群筛查和常规诊断。SNPscan具有通量高、操作简单、准确率高、成本低、耗时短的优点,CNVplex具有通量高、操作简单、准确率高、成本低的优点,既适用于临床基因分型检测,更适用于大人群基因筛查。研究背景与目的α地中海贫血是α珠蛋白基因突变使α珠蛋白链的合成完全或部分抑制而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引起,少部分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点突变导致的。本研究结合血液学表型和珠蛋白基因型数据,对一例广东的重度贫血患儿实施准确诊断。研究方法与内容采集该患儿的家系成员的外周血,采用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及HPLC血红蛋白分析系统进行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组分分析,采用传统的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Gap-PCR、反向点杂交及Sanger测序等方法分析家系成员的珠蛋白基因型。研究结果血液学表型数据显示该患儿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的重度贫血(MCV60.6pg,MCH18.1fL,Hb50g/L),血红蛋白组分分析发现异常血红蛋白H带阳性;患儿外婆表型无异常,患儿父母及舅舅均表现出小细胞低色素特征。基因分析发现患儿基因型为--SEA/ααCD29,其父亲基因型是--SEA/αα,其母亲及舅舅基因型均为ααCD29/αα。结论Hb Agrinio(HBA1:CD29T>C)为不稳定异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组分检测为阴性,必须通过基因分析的方法才能诊断。该突变复合α0地贫表现为HbH病,且贫血程度偏重。
方俊彬[9](2020)在《基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文中提出地中海贫血在东南亚、地中海等沿海地区携带率高,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溶血疾病。其致病基理为α或β珠蛋白链单一或复合的结构异常或合成异常导致的遗传性贫血。从对应的基因层面上讲,是由于α珠蛋白和β珠蛋白的编码基因(HBA1、HBA2和HBB)序列发生突变或缺失等变异所致,该基因变异可以通过测序的方法来检测并确诊。基于边合成边测序的NGS法成本低,检测通量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而市面上主流的NGS平台如Hiseq、Miseq系列测序仪器及配套试剂,其供应、技术及成本等均受限于国外,其临床应用不利于大规模地中海贫血的筛查。本文主要研究一款基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技术的国产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测序平台MGISEQ-2000在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中的应用。在一般的目的片段扩增及建库方法的基础上,使用329例已知结果的地中海贫血样本进行研发,优化了引物及实验检测流程,建立了信息分析方法。最后使用该方法检测了2000份经Hiseq-2500平台检测过的样本,分析该方法的性能。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地中海贫血基因各类变异型序列的比对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系列用于扩增地中海贫血突变型与缺失型目的基因片段的引物,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确认目的基因片段的大小与预期一致,通过Sanger测序验证了所设计引物的准确性。2)将329已知结果的样本扩增与建库后,使用核酸片段分离的方法以及使用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对下机数据进行过滤分析,结果显示将不同大小的核酸片段进行分离,能实现其DNB(DNA Nanoball)大小不同片段拷贝数的相对均一化,测序信号强度相对一致,提高数据分布的均一性,目的区域深度覆盖效果较好;同时,本研究还建立了信息分析的阳性参考值,从而确定了该平台下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3)本研究同时使用联合锚定探针测序技术和Hiseq平台对2000份样本的地中海贫血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对2000份地中海贫血筛查样本的检测结果一致,各种类型的地中海贫血变异均能检出,挑选各种类型的阳性样本进行Sanger与Gap-PCR进行验证,结果与预期相符,进一步从侧面证明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技术成功建立了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核酸片段分离技术能给其他基于PCR扩增产物直接建库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思路。该检测系统属于自主研发的国产化的测序系统,具有高通量高准确率,且成本可控的优势,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适用于大样本量的实验室检测。
陈冬梅[10](2020)在《5488例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及罕见香港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全球常见的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不同基因型临床表现可不相同。轻型地贫可为小细胞低色素轻度贫血,中间型及重型地贫可致中、重度溶血性贫血,还可伴有黄疸、肝脾肿大、发育迟缓等表现。重型地贫患儿甚至可于出生前或出生后死亡。目前仅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基因编辑治愈,但配型困难,且价格昂贵,临床上暂不能普遍运用。在我国,地贫好发于长江沿岸及以南流域,如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四川、重庆等地区,各地区地贫携带率差异较大,为3.3%-24.07%不等。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存在不同的地贫基因突变谱。目前运用间隙-聚合酶链式反应(ga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ap-PCR)技术及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可检测24种常见突变,但仍余有3%的风险还存在其他的突变未能检测到。香港型地贫(HongKongαα,HKαα)则是一种未在检测范围内较为罕见的α-地贫,即同一染色体上同时包含了-α3.7及αααanti-4.2。由于目前常规检测试剂盒中缺乏对αααanti-4.2三联体的检测,所以-α3.7/αααanti-4.2及HKαα地贫携带者常被误诊为-α3.7/αα。当-α3.7/αα的配偶为--SEA/αα时,他们的后代有1/4概率为-α3.7/--SEA,为血红蛋白H病(Hemoglobin H,Hb H)。Hb H病临床表现不一,可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轻度贫血至重度贫血。严重者发育迟缓、脾大明显,可因合并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孕妇需进行产前诊断明确基因型。而HKαα既不属于-α3.7缺失型,亦不属于αααanti-4.2三联体,HKαα/--SEA主要表现为轻型(α-地贫,将HKαα诊断为-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当其配偶为--SEA/ααα时,则因需明确诊断而进行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增加了流产风险及经济负担,给孕妇带来了精神压力。而当患者基因型为-α3.7/αααati-4.2时,首先,无论其配偶是否为地贫患者,地贫基因均会遗传给下一代。再者,当合并β-地贫时,因αααati-4.2可使α-珠蛋白链的合成增加而加重β-地贫的表型。因前两者的临床表现、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与-α3.7/αα不同,所以检出αααanti-4.2及HKαα基因型迫在眉睫。而目前HKαα的经典检测方法——巢式PCR,无法区分HKαα/αα、HKαα/-α3.7、HKαα/αααanti-4.2、HKαα/αααanti-3.7、HKαα/HKαα 等,而基因型与临床表现、遗传概率相关,故对HKαα基因型鉴定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四川地区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了解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资料。同时,建立一种鉴定-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的αααanti-4.2与HKαα基因型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并进行地贫基因型检测样本。常规地贫基因检测采用核酸自动提取仪提取DNA,αααanti-4.2及HKαα基因检测采用康为世纪及Qiαgen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Gαp-PCR及RDB技术检测24种常见地贫突变;采用Primer 3对HKαα基因检测所需引物进行设计,由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合成引物;对筛查结果为-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αααanti-4.2基因分析,αααanti-4.2阳性者采用巢式PCR及多重连接探针依赖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进行 HKαα 基因型检测。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描述常规地贫基因型分布、巢式PCR及MLPA技术检测 αααanti-4.2 及 HKαα 结果。结果:1.5488例四川受检者中,检出地贫携带者和患者共2544例,地贫基因型38种。其中,α-地贫1190例(46.78%,1190/2544)、β-地贫1286例(50.55%,1286/2544)、α复合β地贫 68 例(2.67%,68/2544)。其中,α-珠蛋白基因突变9种,以--SEA突变最为常见,占所有α-珠蛋白基因突变的69.77%;β-珠蛋白基因突变 13 种,以 CD17(A>T)、CD41-42(-TTCT)、IVS-2-654(C>T)突变等位基因为主,依次占所有β-珠蛋白基因突变的32.92%、28.88%、24.12%。1190 例 α-地贫中,检出 19 种基因型。以--SEA/ααα为主,占α-地贫2/3以上,为71.76%。1286例β-地贫中,检出18种基因型。以βcd17/βN(33.28%)、βd41-42/βN(28.46%)、βIVS-2-654/βN(23.79%)为主,共占β-地贫的85.53%。68例α复合β地贫中,前三位为-α3.7/ααα复合βcd17/βN(19.12%)、-α3.7/αα 复合βcd41-42/βN(17.65%)、-α3.7/αα 复合βIVS-2-654/βN(11.76%)。2.通过 Gap-PCR 技术检测出 227 例-α3.7/αα 和 2 例HKαα疑似者。联合运用巢式PCR和MLPA对这229例进行αααanti-4.2与HKαα 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 15 例 HKαα/αα,2 例 HKαα/αα 伴βIVS-2-654/βN,1 例 HKαα/αα伴βcd41-42/βN,1 例 HKαα/--SEA,1 例 HKαα/-α4.2 复合 βIVS-2-654/βN,1例-α3.7/αααti-4.2复合βIVS-2-654βN。香港型地贫占-αα3.7缺失型地贫携带者比达到7.93%(18/227)。提示现临床常用的Gαp-PCR将-α3.7/ααααti-4.2及香港型HKαα误诊为静止型地贫的误诊率9.17%。此外,HKαα突变占α-珠蛋白基因突变的1.5%。HKαα复合β地贫较多,占α复合β地贫的5.88%(4/68)。且HKαα/αα基因型的血液学参数结果无明显异常。结论:1.四川地区缺失型α-地贫以-SEA/αα、-α3.7/αα、-α3.7/--SEA为主,非缺失型α-地贫以ααQS/αα为主。β-地贫以βcd17/βN、βcd41-42/βN、βIVS-2-654/βN为主。且β-地贫略多于α-地贫。2.在本研究中,HKαα基因型占-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比例较高,达7.93%。运用目前临床常用的Gap-PCR技术,会被误诊为-α3.7,导致增加孕妇不必要的产前基因诊断,增加流产的风险。特别要注意如果Gap-PCR只得到以αα2和-α3.7阳性片段时可能存在HKαα/αα、HKαα/-α3.7、HKαα/αααanti-4.2、HKαα/αααanti-3.7 的可能。有必要运用巢式PCR联合MLPA进行αααanti-4.2和HKαα基因型鉴定,同时可诊断出-α3.7/αααati-4.2。该策略可降低-α3.7缺失型地贫基因携带者诊断的错误率,明确-α3.7/αααanti-4.2和HKαα基因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两个地区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新发现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云南省两个地区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 |
1 引言 |
1.1 血红蛋白病 |
1.2 地中海贫血的分类 |
1.3 实验室筛查的方法 |
1.4 二代测序技术 |
1.5 ROC曲线 |
1.6 云南少数民族的研究背景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地贫基因检出情况 |
3.2 地贫血液学参数分析 |
3.3 ROC曲线分析 |
3.4 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4 讨论 |
4.1 地贫基因检出情况 |
4.2 地贫血液学参数分析 |
4.3 ROC曲线分析 |
4.4 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各主要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三种新发现的珠蛋白基因突变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3.2 血液血表型分析结果 |
3.3 α和β珠蛋白突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三部分 二种新发现大片段缺失地中海贫血 |
1 引言 |
1.1 跨越断裂位点PCR |
1.2 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 |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血液血表型分析结果 |
3.2 琼脂糖电泳结果分析 |
3.3 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3.4 MLPA检测β珠蛋白基因簇拷贝数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2)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 |
1.1 α-地中海贫血 |
1.2 β-地中海贫血 |
2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研究检测方法 |
2.1 质谱检测技术 |
2.1.1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
2.1.2 高分辨溶解曲线分析技术 |
2.2 扩增检测技术 |
2.2.1 突变扩增系统技术 |
2.2.2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
2.2.3 跨越断裂点技术 |
2.3 杂交检测技术 |
2.3.1 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 |
2.3.2 等位基因特异性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 |
2.3.3 反向点杂交(RDB)技术 |
2.4 基因测序技术 |
3 结语 |
(3)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最新调查及鉴别筛查方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型分布特点分析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主要的仪器设备和试剂 |
1.2.2 主要自配试剂配制方法 |
1.2.3 标本处理及质量保证 |
1.2.4 实验室检查 |
1.2.5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基因型分布及其构成比 |
1.3.2 比较基因突变类型、频率 |
1.3.3 血液学指标及表型特点 |
1.4 讨论 |
第二部分 鉴别筛查方程的建立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人群 |
2.1.2 纳入标准 |
2.1.3 分组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主要的仪器设备和试剂 |
2.2.2 标本处理及质量保证 |
2.2.3 实验室检查 |
2.2.4 统计分析 |
2.2.4.1 公式的建立 |
2.2.4.2 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2.2.4.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地贫及IDA患者基本参数及红细胞参数的比较 |
2.3.2 地中海贫血与IDA新鉴别公式的建立及效能比较 |
2.3.3 新鉴别公式(DF)与文献鉴别公式效能的验证 |
2.3.4 地中海贫血筛选公式(SF)的建立 |
2.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语 |
附录2 综述 地中海贫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非常见缺失型alpha-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方法验证:69例已知基因型样本检测结果 |
2.2 诊断性能评价:500例临床样本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研究现状分析 |
3.2 地中海贫血的防控工作中筛查方法的考量与应用 |
3.3 非常见缺失型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法的应用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地中海贫血防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5)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对象与方法 |
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耗材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标本采集 |
1.3.2 检测方法 |
1.3.2.1 传统初筛方法 |
1.3.2.2 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
1.3.2.3 Gap-PCR |
2 结果 |
2.1 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 |
2.2 Gap-PCR法检测结果 |
2.2.1 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结果 |
2.2.2 非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结果 |
2.3 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结果 |
2.3.1 MCV、MCH和HbA_2单项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结果 |
2.3.2 MCV、MCH和 HbA_2双项及三项联合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结果 |
2.4 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检测情况 |
2.4.1 检测结果 |
2.4.2 各基因型构成比 |
2.4.3 等位基因构成比 |
3 讨论 |
3.1 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Gap-PCR法检测结果分析 |
3.1.1 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情况 |
3.1.2 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
3.1.3 缺失型的HbH病基因型分布情况 |
3.1.4 非常见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布情况 |
3.2 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传统初筛法检测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α-地中海贫血实验诊断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6)沙利度胺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观察与基因多态性对其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沙利度胺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实验试剂、药物与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临床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
1.3.2 药物使用与剂量调整 |
1.3.3 合并用药 |
1.3.4 疗效评估 |
1.3.5 病例随访 |
1.3.6 异常实验指标评价 |
1.3.7 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案 |
1.3.8 试验中止与退出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总体疗效 |
2.3 短期随访疗效情况 |
2.4 长期随访疗效情况 |
2.5 剂量调整对Hb的影响 |
2.6 停药对Hb的影响 |
2.7 药物反应的预测因素 |
2.8 药物安全性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中国南方β地中海贫血患者HBG2、BCL11A和HBS1L-MYB多态性与沙利度胺反应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药物与仪器 |
1.3 治疗方法及疗程 |
1.4 疗效判定及队列设计 |
1.5 实验方法 |
1.5.1 临床检测项目及方法 |
1.5.2 基因组DNA提取 |
1.5.3 DNA纯度与浓度测定 |
1.5.4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
1.5.5 目的基因片段测序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资料 |
2.2 患者地贫基因型分布 |
2.3 8个SNPs的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频率 |
2.4 8个SNPs次要等位基因对血液学的影响 |
2.5 4个贡献SNPs的累积效应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沙利度胺治疗β地中海贫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罕见血红蛋白病突变类型临床血液学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血红蛋白病简介 |
1.1.1 异常血红蛋白病简介 |
1.1.1.1 异常血红蛋白病的临床表现 |
1.1.2 地中海贫血简介 |
1.1.2.1 α-地中海贫血 |
1.1.2.2 β-地中海贫血 |
1.1.2.3 δβ-地中海贫血 |
1.1.2.4 δ-地中海贫血 |
1.2 地中海贫血临床筛查程序 |
1.2.1 婚前检查和孕前筛查 |
1.2.2 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 |
1.3 地中海贫血的筛查 |
1.3.1 血常规筛查 |
1.3.2 单管渗透性脆性试验 |
1.3.3 二氯苯酚吲哚酚沉淀试验 |
1.3.4 柠檬酸琼脂电泳 |
1.3.5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 |
1.3.6 质谱法 |
1.3.7 等电聚焦电泳 |
1.3.8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 |
1.3.9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筛查 |
1.4 地中海贫血的诊断 |
1.4.1 跨越断裂位点PCR |
1.4.2 多重PCR |
1.4.3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
1.4.4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1.4.5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技术 |
1.4.6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
1.4.7 多重扩增难治性突变系统 |
1.4.8 反向斑点印迹技术 |
1.4.9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
1.4.10 DNA微阵列 |
1.4.11 连接酶检测反应 |
1.4.12 基因芯片技术 |
1.4.13 二代测序技术 |
1.5 地中海贫血检测结果的解释 |
1.6 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咨询 |
1.7 地中海贫血的治疗和预防 |
1.7.1 地中海贫血的治疗 |
1.7.1.1 输血治疗 |
1.7.1.2 铁螯合治疗 |
1.7.1.3 胎儿血红蛋白的化学诱导 |
1.7.1.4 抗氧化剂 |
1.7.1.5 脾切除术 |
1.7.1.6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1.7.1.7 基因治疗 |
1.7.1.8 慢病毒载体基因治疗 |
1.7.1.9 基因组编辑方法 |
1.7.2 地中海贫血的预防 |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研究对象及样本的采集、存放 |
2.1.2 主要试剂 |
2.1.2.1 血红蛋白电泳试剂 |
2.1.2.2 基因组DNA提取试剂 |
2.1.2.3 PCR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技术路线 |
2.2.2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 |
2.2.3 基因组DNA提取 |
2.2.3.1 基因组DNA提取原理 |
2.2.3.2 实验前仪器和试剂准备 |
2.2.3.3 仪器自动化提取DNA步骤 |
2.2.3.4 仪器操作和DNA提取注意事项 |
2.2.4 PCR扩增 |
2.2.4.1 PCR扩增体系 |
2.2.4.2 PCR循环参数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6 血液学检测 |
2.2.6.1 血常规检测 |
2.2.6.2 血红蛋白电泳检测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基因诊断 |
3.1.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3.1.2 一代测序结果 |
3.2 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结果 |
3.3 新发突变家系研究 |
3.4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SNPscan及CNVplex技术的地中海贫血突变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一例Hb Agrinio合并东南亚型缺失导致Hb H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基于SNPscan及CNVplex技术的地中海贫血突变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
第1章 引言 |
1.1 地中海贫血 |
1.2 SNPsan |
1.3 CNVplex |
第2章 实验材料 |
2.1 主要仪器 |
2.2 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2.3 相关试剂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本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3.2 样本收集 |
3.3 外周血DNA提取 |
3.4 SNPscan及CNVplex方法检测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缺失或重复 |
3.5 传统方法检测HBA和HBB突变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样本采集 |
4.2 初步评价结果 |
4.3 大样本基因分析结果 |
4.4 大样本SNPscan及CNVplex检测结果 |
4.5 验证结果 |
4.6 传统方法和SNPscan及CNVplex方法的检测结果对比 |
第5章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一例Hb Agrinio合并东南亚型缺失导致的Hb H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第6章 引言 |
第7章 实验材料 |
7.1 主要仪器 |
7.2 分析软件和数据库 |
7.3 相关试剂 |
第8章 实验方法 |
8.1 采集家系 |
8.2 表型分析 |
8.3 基因型分析 |
第9章 实验结果 |
9.1 病例资料 |
9.2 表型分析结果 |
9.3 珠蛋白基因型分析结果 |
第10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通用名和HGV命名对照表 |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中海贫血背景介绍 |
1.2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 |
1.2.1 用于检测α-地中海贫血大片段缺失型的主要方法 |
1.2.2 用于检测α-地中海贫血与β-点突变型的主要方法 |
1.2.3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 |
1.4 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技术的应用 |
1.5 本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耗材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本收集 |
2.2.2 检测原理及流程 |
2.2.3 引物设计 |
2.2.4 引物稀释 |
2.2.5 基因组DNA提取 |
2.2.6 PCR扩增 |
2.2.7 文库构建 |
2.2.8 片段分离 |
2.2.9 上机测序 |
2.2.10 信息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地贫目标基因片段成功获得 |
3.1.1 地贫基因引物序列设计 |
3.1.2 DNA成功提取 |
3.1.3 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
3.1.4 地贫基因引物验证 |
3.2 地贫文库大小片段的成功获得 |
3.2.1 文库核酸片段分离 |
3.2.2 测序下机数据分析 |
3.3 地贫基因信息分析 |
3.3.1 缺失型地贫信息分析 |
3.3.2 非缺失型地贫信息分析 |
3.3.3 地贫基因分型方法的验证 |
第四章 讨论 |
4.1 技术的优缺点 |
4.2 本研究技术难点 |
4.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5488例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及罕见香港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香港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对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两个地区地中海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新发现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的研究[D]. 谢美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研究进展[J]. 施建刚. 中国医药科学, 2020(23)
- [3]广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最新调查及鉴别筛查方程的建立[D]. 尚陈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非常见缺失型alpha-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法的建立[D]. 吕姗.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5]三重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李佳.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0(04)
- [6]沙利度胺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观察与基因多态性对其疗效的影响[D]. 杨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罕见血红蛋白病突变类型临床血液学特征的研究[D]. 赵婷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基于SNPscan及CNVplex技术的地中海贫血突变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一例Hb Agrinio合并东南亚型缺失导致Hb H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 魏小凤.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9]基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D]. 方俊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5488例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及罕见香港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鉴定[D]. 陈冬梅.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标签:地中海式贫血论文; 基因型论文; 地贫基因论文;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