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激励机制及其权变分析

信仰激励机制及其权变分析

一、信仰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权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雷巧玲,陈梦婷[1](2022)在《用好干部激励的党史资源》文中研究说明用好党史资源是破解干部激励资源有限难题的重要抓手,注重党史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鲜明政治优势及组织优势。党的百年历程中不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不断书写的动人故事、不断累积的遗址遗物、不断铸就的红色精神,不仅大大拓展干部激励的资源,更能激励干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尽管党史资源不能替代职位、薪酬等激励资源,但用好党史资源无疑能大大增强干部激励的合力、提升干部激励效能。

袁燕婷[2](2018)在《教育激励的伦理限度》文中指出教育本身是一项具有伦理特性的道德事业,教育激励作为教育的重要方式、手段和过程,天然地具有伦理的使命。它在引导受教育者成长成才,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侵入教育领域,造成现实教育激励实践存在着伦理困境,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因此迫切需要符合伦理适度的教育激励作指导。基于此,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出发,探析教育激励的伦理意蕴,通过分析目前教育激励存在的伦理困境,探讨教育激励伦理适度的方式方法,以构建教育激励伦理适度的实践路径。本文的撰写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等,对教育激励的伦理限度展开深入系统研究,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关于教育激励的研究现状、界定“教育激励”与“伦理限度”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阐述教育激励的伦理意蕴,从教育激励是道德激励这一视角切入,探析教育激励的伦理本质、伦理特征以及与道德激励的统一,分析了教育激励特有的道德效应和道德意义。第三部分立足于现实教育激励实践,分析了教育激励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伦理过度与伦理不及这两大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教育激励的功利过度和道义过度、教育激励的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伦理不及。第四部分探讨教育激励的伦理适度,实现教育激励的道义与功利平衡、教育激励的进取与协调并重、教育激励的伦理与心理统一、教育激励的时间与空间协调。第五部分构建教育激励伦理适度的实践路径,坚持以凡圣相济追求教育激励目标的伦理适度,以身心平衡追求教育激励内容的伦理适度,以宽严并举追求教育激励方式的伦理适度,以远近相宜追求教育激励过程的伦理适度。从伦理的视角探讨教育激励,是为了教育激励在实践中更好地符合伦理适度要求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建议,旨在提高教育激励的伦理性和实效性。

李天国[3](2018)在《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与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密不可分。相较于心智初开的少年儿童和行为基本稳定的中老年人,青年人大多已完成学术与政治启蒙,具备了向理论自觉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信仰未坚、易受影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普及对象。迈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主要体现在理论对中国实践成就解释的乏力,对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难以提供解释或解决之道,因批判精神的缺失带来的教条化,在普及过程中的简单化、庸俗化,部分“纯学术”哲学研究刻意脱离实践,等等。青年群体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他们显示出的时间利用“碎片化”、思想多元化、惯用“微语言”等区别于以往社会的独特特征,更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传播方式产生了明显冲突。实证调查显示,多数青年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仅停留在浅显层次,主动学习意识严重缺乏。此外,作为曾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极大。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失败,是其日积月累失掉人心、导致解体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引以为戒。因此,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信息时代的来临,对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如何更好地实现由革命性话语体系到建设性话语体系的转变;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通过立足中国的实践实现理论术语的创新;如何处理好传统哲学语言与信息时代催生的网络语言的关系;如何迅速有效地运用信息时代新技术找到让青年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与传播方式。但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只处于初始甚至原始阶段,在系列化开发、形成贴近青年的新媒体产品方面还是空白,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和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立足于解决中国问题的宏大实践,进一步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思想。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丰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哲学思想体现出的理想主义、担当意识,展现的朴实无华的群众语言、飞扬文采,对青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这些优秀哲学思想及其文风的深入分析,可以获得构建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摆脱在青年中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获得更大发展,要着眼时代大背景,反思自身。面对诸多新的挑战,必须突显其价值维度,构建具有人文关怀、价值批判、变革世界功能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新形态。与之匹配的话语体系,应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与反思精神,体现信息时代的理论进步,拥有贴近青年的传播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应实事求是地阐释马克思本人作为革命先辈的人格魅力,使青年正确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由来;应照顾青年特点,基于青年群体的年龄、文化层次、生长环境、职业类别,对不同青年群体进行分类分众化的哲学素养提升教育;应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进一步促进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融合;应秉持理性的批判精神,摒弃教条主义、倡导学术革命,通过立足于实践的批判促进哲学不断进步;应重视、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体,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的严谨、理论的纯粹、经典的叙述,用青年人喜爱的方式方法传播开来;应重视家庭教育,改变错误家教观念模式,通过培养年轻父母的哲学思维,从源头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力求通过这些努力,重塑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发扬光大。

潘琳,饶敏[4](2015)在《协同创新中心激励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协同创新中心是多个协同单位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要求培育组建的创新组织,旨在通过集聚创新力量、汇聚创新资源来解决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协同单位与实际管理者之间矛盾重重,导致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效益一直不如人意。为此,迫切需要研究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激励机制,推动协同单位与实际管理者实现激励相容,以提高协同创新中心的整体建设效益。

贺维[5](2015)在《大学生道德激励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德激励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在机制。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多元冲突的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激励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道德激励模式和方法已经不完全适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和加强大学生道德激励,提高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实效性、长效性,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完善和创新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对策,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研究大学生道德激励问题,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宽应用伦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内容,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4章。第1章,大学生道德激励概述,主要界定了道德激励,大学生道德激励等基本概念,论述了大学生道德激励的重要性;第2章,大学生道德激励的理论依据,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激励思想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道德激励思想和西方现代道德激励理论的合理成分是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有益借鉴。第3章,大学生道德激励现状调查分析,本人在对国内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激励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剖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第4章,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完善和创新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对策,即:确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的价值导向,树立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新原则,完善大学生道德激励机制,创新大学生道德激励方法,优化大学生道德激励环境。

王亚坤[6](2014)在《当代视域下幸福实现和信仰的相关性探究》文中认为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追求,本文立足当代视域,在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现状与国人幸福感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在当代视域下,幸福的实现与信仰具有相关性,信仰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本文对幸福实现和信仰的相关性探究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两个部分。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结合当代视域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而人民的幸福感不高的现状,以及信仰缺失的社会现状,得出当代视域下国人的幸福追求是超越性的精神追求,以及幸福的精神性、超越性、个体性和目的性四个特性。在此基础上,对作为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的信仰进行理论分析,概括出精神信仰的基本涵义,进而分析了信仰的精神性、超越性、理性与非理性和方法性存在四个特性,并阐述了信仰的三个基本功能:精神塑造功能、实践激励功能和社会调节功能,对幸福和信仰的基本分析为论证幸福实现和信仰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本文认为幸福和信仰从根源上看都来自于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超越性追求,在理论上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信仰的特性决定了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信仰的功能决定了信仰能给人以幸福。在现实分析方面,本文认为当代视域下,通过信仰的构建来实现幸福,达到人民幸福感的提升是具有实现条件的,首先,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精神幸福追求提供了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保障;其次,信仰的重建成为时代的渴求;最后,“中国梦”的提出为通过构建信仰实现幸福提供了政策支持。幸福实现与信仰的相关性探究,为当代人追求幸福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只有努力构建新时代的科学的信仰体系,才能为人类的幸福追求提供永恒的精神家园、幸福方向以及幸福动力,最终达到实现幸福的目标。

方文[7](2010)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着成就,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和保证作用?本文认为,除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环境和载体等诸多方面实现创新之外,重点要在继承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其他有益的思想资源,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研究视域,分析探讨了宗教信仰发生机制,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了宗教信仰机制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为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寻求了新视角,提供了新的可资借鉴的资源。首先,本文系统梳理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宗教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之一,宗教具有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的“二重性”,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正视宗教消极作用的一面,对宗教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抑制和克服宗教的消极作用,发挥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作用。其次,本文具体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和宗教信仰机制的主要形态。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所发挥的现实作用是不相同的,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之所以仍然有那么多人信仰,是因为其有发生的内在机制,灌输与渗透机制、希望机制、造势机制、向善机制、因果机制是宗教信仰机制的主要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的某些合理成分和宗教信仰机制中的某些积极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机制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然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思维框架,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宗教的某些合理成分和宗教信仰机制中的某些积极方法,并在继承我国学术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主要由理性认同、情感认同、态势激励、利益互动、自律转化和制度保障等机制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同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理论的彻底性说服、引导受教育者在已有知识、判断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达成理性共识,从而使其在内心深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自觉按照外在施加的教育要求践行;情感认同机制是指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激发受教育者的愉悦、信任、感激、热情、激情等积极情感因子,进而促进受教育者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态势激励机制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整合和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烘托出一种气势宏大的情境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富有态势氛围的认知情境或环境中接受到影响,得到感染,接受启迪,从而在“不教育”的隐性教育中受到教育;自律转化机制是指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即从教育者外加思想政治观念和品德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自我需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并身体力行的过程;利益互动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既要符合一定社会要求和国家发展利益,又关心最广大受教育者不断增长的利益需求,从而激励和促使受教育者自觉认同与实际践行;制度保障机制是指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有效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民主协调的体制机制和法规制度,以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各具功能,又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只有在各个机制协同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

赵智,杨秀兰[8](2010)在《情感、信仰、利益: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基本的作用因子》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多样,情感、信仰、利益是三个基本的作用因子。三因子通过各自的机制发生作用,在具体条件下衍生出各类具体方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

冷树青[9](2008)在《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系统哲学解读》文中认为社会系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思想的具体化和发展。人类社会系统是自然母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人类文明依赖自然界而存在和发展。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机制是竞争合作与平等和谐、积累交往与扬弃创新,层次演进、互动融合和跳跃发展构成社会系统转型的基本规律,由此形成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政治管理相互关系的不断演变,推动文明的纵向演进和横向拓展,即采业、农业、工业和科业社会的更替。人类社会系统的历史就是竞争的平等史,同时也是通过不断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系统整体性的增强,逐步提高协调自身与自然关系能力和水平的历史。人类社会系统的新的转型与中华农业文明的多重遗产所产生的机遇与挑战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人类平等竞争的价值追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和谐自然的自觉实践,化解了工具理性所导致的人性异化与风险社会的危机。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完成了对东西方文明的积极扬弃,实现了自身的跳跃发展。它把不断提高个体劳动能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强调自律、肯定社会系统的整体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了文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伟大进步,推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中国社会主义赋予人类社会系统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和科业社会的转型以崭新的内涵!

项耀平[10](2008)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权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进行研究,是从一般性的视角去解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这对于更好地认识和遵循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科学地实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现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把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引入研究过程,针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中各因素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相互间关系的规律性、特殊性,用结构化、模型化的分析路向,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进行结构分析与模型综合,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体的、动态的刻画,揭示和再现机制复杂、生动的过程,并找到一种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新方法、新途径。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权变分析的理论基础作为切入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在本质上的通约性论证以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中权变原理体现,找到整个研究展开的理论支撑。其次,在综合几种权变理论经典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规律原则和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教育机制的模型构建。在这个部分中,重点在于通过理论论证和经验分析,科学地选取模型中的各类变量,探讨各变量相互间的匹配原则。在文章最后,通过把说服、激励和沟通这几类代表性、具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置于模型当中,并结合匹配原则进行权变分析,从而来检验教育机制权变分析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二、信仰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权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仰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权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用好干部激励的党史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用模范人物激励干部创新创业——榜样激励
    (一)革命英雄: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建设楷模:敢闯敢干的精神
    (三)改革先锋:大胆探索的精神
二、“事”:用党史故事激励干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故事激励
    (一)革命时期:明理增信
    (二)建设时期:崇德向善
    (三)改革时期:创新力行
三、“物”:用遗址遗迹激励干部爱国担当——情境激励
    (一)革命博物馆和党史馆:重现革命历史要“让文物说话”
    (二)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继承先烈遗志 传承红色基因
四、“魂”:用红色精神激励干部坚守初心——信仰激励
    (一)革命时期:擦亮革命底色
    (二)建设时期:筑牢创业动力
    (三)改革时期:传承信仰再出发

(2)教育激励的伦理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认识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激励
        1.5.2 教育激励
        1.5.3 伦理限度
第二章 教育激励的伦理意蕴
    2.1 教育激励是道德激励
        2.1.1 教育激励的伦理本质
        2.1.2 教育激励的伦理特征
        2.1.3 教育激励与道德激励的统一
    2.2 教育激励的道德效应
        2.2.1 价值导向效应
        2.2.2 道德强化效应
        2.2.3 规范调控效应
        2.2.4 潜能激发效应
    2.3 教育激励的道德意义
        2.3.1 激活道德动机
        2.3.2 激发道德情感
        2.3.3 催生道德行为
        2.3.4 提升道德境界
第三章 教育激励的伦理困境
    3.1 教育激励的功利过度
        3.1.1 功利对人本理念的僭越
        3.1.2 功利对道德边界的僭越
    3.2 教育激励的道义过度
        3.2.1 超越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的道德期许
        3.2.2 超越道德实践能力的道德责任赋予
    3.3 教育激励动机的伦理不及
        3.3.1 激励动机的低阶化
        3.3.2 激励动机的近视化
    3.4 教育激励过程的伦理不及
        3.4.1 激励对象的非平等性
        3.4.2 激励标准的非统一性
    3.5 教育激励效果的伦理不及
        3.5.1 知识性效果不及
        3.5.2 价值性效果不及
第四章 教育激励的伦理适度
    4.1 教育激励的道义与功利平衡
        4.1.1 道义目标与功利目标的契合
        4.1.2 道义手段与功利手段的互补
    4.2 教育激励的进取与协调并重
        4.2.1 在协调中进取
        4.2.2 在进取中协调
    4.3 教育激励的伦理与心理统一
        4.3.1 承认激励对象的“伦理者”身份
        4.3.2 认可激励对象的“心理者”身份
    4.4 教育激励的时间与空间协调
        4.4.1 即时激励与延时激励的合理运用
        4.4.2 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机结合
        4.4.3 公共场域与私人场域的公开与内隐
第五章 教育激励伦理适度的实践路径
    5.1 以凡圣相济追求教育激励目标的伦理适度
        5.1.1 教育激励层次维度: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5.1.2 教育激励发展维度:实然性与应然性
    5.2 以身心平衡追求教育激励内容的伦理适度
        5.2.1 从成材之教转向成人之育
        5.2.2 外律性约束转向内在性自由
    5.3 以宽严并举追求教育激励方式的伦理适度
        5.3.1 批评不失宽厚
        5.3.2 表扬不忘警示
    5.4 以远近相宜追求教育激励过程的伦理适度
        5.4.1 当下激励孕育未来诉求
        5.4.2 未来激励立足当下实际
结语
参考文献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的发展
    第一节 基本理论
        一、何谓“青年”
        二、为什么“面向青年”而非其他
        三、话语体系及功能演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最初形态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丰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基本特点
    第三节 对青年群体的影响
        一、重视青年的逻辑起点
        二、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的鼎盛时期
        三、理论界是影响青年群体的重要阵地
        四、国民教育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主渠道
    第四节 致敬经典——毛泽东哲学文风构建特色与赏析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毛泽东哲学文风的特点
        三、对当下文风话风的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困境
    第一节 与青年渐行渐远:趋于边缘化的窘境
        一、理论对中国当代实践成就解释的乏力
        二、对社会一些负面现象难以提供解释或解决之道
        三、因批判精神的缺失带来的教条化问题
        四、普及过程中的简单化、庸俗化
        五、刻意追求所谓“纯学术”哲学导致脱离实践
    第二节 不只是大众——对执政党的考验
        一、文风折射党风政风学风
        二、提高领导干部哲学思维能力任重道远
        三、传统理论宣传方式方法面临挑战
        四、话语软实力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前苏联青年话语体系溃败的前车之鉴
        一、学术政治化窒息了哲学的发展
        二、机械的教育模式使青年思想陷入困境
        三、苏共自我全面否定招致雪崩式溃败
第三章 信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新要求
    第一节 大变革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
        一、对信息社会发展中几对矛盾的反思
        二、对“虚拟”实践的现实拷问
        三、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时代发展
    第二节 信息时代青年的基本特征
        一、基础教育普及和需求多样化使价值观念趋于多元
        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生理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三、社会转型下社会参与家庭融入呈现异质性主体性
        四、高度依赖网络重构学习工作生活理念方式
    第三节 当代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知、认同状况
        一、呈现“高度认可”与“认知浅显”两面性
        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有待强化
        三、对创新话语体系的启示
    第四节 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大背景之变:激荡的社会变革
        二、主渠道之弊:传统的教育模式
        三、小气候之弱:缺失的家庭功能
        四、成长期之惑:青年身心特点的影响
第四章 重塑贴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要适应新时代要求
        一、实现革命性话语体系到建设性话语体系的转变
        二、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术语的创新
        三、处理好传统哲学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关系
        四、构建让青年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与传播方式
    第二节 价值论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要义
        二、价值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扬弃
        三、影响青年群体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信息时代贴近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构建方向
        一、哲学形象的亲切感
        二、传播方式的具像化
        三、时间利用的碎片式
        四、网络空间的广泛性
        五、学习过程的参与感
    第四节 用价值哲学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
        一、再叙革命先辈魅力
        二、必须照顾青年特点
        三、既探寻真理,更扣问心灵
        四、呼唤理性的批判精神
        五、发挥网络新媒体的魔力
        六、重视家庭教育的引领作用
第五章 重塑贴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依托“青马工程”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实践
        一、用新媒体推动话语体系由“教育式”向“影响式”转变
        二、正确处理创新实践中理论严肃性与语言娱乐化的关系
        三、在实践中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对青年的影响
    第二节 面向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影响力的模型构建
        一、模型的确定
        二、相关说明
    第三节 向习近平学习文风话风
        一、凝心聚魂:高度重视话语体系建设
        二、精神标识:形成与构建方式
        三、根植人民:话语体系的鲜明特色
结语 青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实证调查所用问卷
后记与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协同创新中心激励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二、国内公办高校的激励机制
    (一)公办高校的代理问题
    (二)公办高校的激励机制
三、协同创新中心的代理问题
四、如何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激励机制
    (一)强化对中心负责人的激励约束
    (二)抑制协同单位的机会主义倾向
五、结语

(5)大学生道德激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4 创新之处
第1章 大学生道德激励概述
    第1节 道德激励的概念界定
        1.1.1 激励的内涵
        1.1.2 道德激励的内涵
        1.1.3 道德激励的类
    第2节 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概念界定
        1.2.1 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内涵
        1.2.2 大学生道德激励的特点
        1.2.3 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功能
    第3节 大学生道德激励的重要性
        1.3.1 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2 有利于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
        1.3.3 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建设
第2章 大学生道德激励的理论依据
    第1节 马克思主义道德激励思想
        2.1.1 主体激励观
        2.1.2 辩证激励观
    第2节 中国传统道德激励观
        2.2.1 儒家的自我内在激励观
        2.2.2 法家的外在逆向激励观
        2.2.3 道家的自然无为激励观
    第3节 西方现代道德激励理论
        2.3.1 内在需要激励理论
        2.3.2 行为过程激励理论
        2.3.3 综合激励理论
第3章 大学生道德激励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1节 大学生道德激励取得的主要成绩
        3.1.1 价值导向日趋科学
        3.1.2 激励内容拓展
        3.1.3 激励方式改进
        3.1.4 激励效果提高
    第2节 大学生道德激励存在的问题
        3.2.1 激励动力
        3.2.2 激励内容
        3.2.3 激励方式
        3.2.4 激励过程
        3.2.5 激励效果
    第3节 大学生道德激励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多元非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冲击
        3.3.2 社会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
        3.3.3 激励双方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某些缺陷
        3.3.4 道德激励机制不健全
第4章 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完善和创新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对策
    第1节 确立大学生道德激励价值导向
        4.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4.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意义
    第2节 树立大学生道德激励原则
        4.2.1 人本原则
        4.2.2 公正原则
        4.2.3 实效原则
    第3节 完善大学生道德激励机制
        4.3.1 改革大学生道德激励机制
        4.3.2 健全大学生道德激励机制
    第4节 创新大学生道德激励方法
        4.4.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4.4.2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
        4.4.3 典型激励与一般激励相结合
    第5节 优化大学生道德激励环境
        4.5.1 优化校园环境
        4.5.2 优化社会环境
        4.5.3 优化家庭环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1、2104年大学生道德激励问卷调查
附录 2、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当代视域下幸福实现和信仰的相关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理论界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重、难点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当代视域下幸福的涵义和特性
    2.1 当代视域下幸福的涵义
    2.2 当代视域下幸福的特性
3 对作为实现幸福必要条件的信仰的分析
    3.1 信仰的涵义界定
    3.2 信仰的特性
    3.3 信仰的功能
4 通过信仰实现幸福的理论路径
    4.1 幸福和信仰在理论上具有共通之处
    4.2 幸福和信仰在理论上具有互补之处
5 通过信仰实现幸福的现实路径
    5.1 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保障
    5.2 信仰重建的时代渴求
    5.3 “中国梦”的政策支持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7)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宗教观
        一、马克思宗教思想
        二、恩格斯宗教思想
        三、列宁宗教思想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毛泽东宗教思想
        二、邓小平宗教思想
        三、江泽民宗教思想
        四、胡锦涛宗教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方法论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一、宗教的消极作用
        二、宗教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宗教信仰机制
        一、宗教信仰机制概念
        二、宗教信仰机制的主要形态
    第三节 宗教信仰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主体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信仰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充满人文关怀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新思考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第三章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说
        一、机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第二节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理论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学说
    第三节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原则
        一、对象性原则
        二、方向性原则
        三、时代性原则
        四、创新性原则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机制及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体系
        一、理性认同机制
        二、情感认同机制
        三、态势激励机制
        四、自律转化机制
        五、利益互动机制
        六、制度保障机制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性
        二、前瞻性
        三、目标性
        四、现实性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主要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协调功能
        三、整合功能
        四、育人功能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条件
    第一节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第二节 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力作用
        一、发挥教育者主体创造性
        二、激发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 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一、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
        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8)情感、信仰、利益: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基本的作用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因子的作用机制
    (一) 情感因子的作用机制
    (二) 信仰因子的作用机制
    (三) 利益因子的作用机制
二、三因子的实践运用
    (一) 动之以情
    (二) 致之以信
    (三) 制之以利
三、结论

(9)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系统哲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主旨
    二、研究现状
    三、方法创新
    四、基本框架
上篇 人类社会的系统性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系统思想
        (一) 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的关系
        (二) 人类社会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三) 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思想的发展
        (一) 列宁和毛泽东的主要贡献
        (二) 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开拓创新
        三、社会系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思想的关系
        (一) 一般与具体
        (二) 坚持与发展
    第二章 人类社会系统的产生
        一、人与自然
        二、人类社会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
        (一) 要素的确立
        (二) 把握要素的基本尺度
        (三) 结构的形成与类型
    第三章 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一、动力
        二、机制
        (一) 竞争合作与平等和谐
        (二) 积累交往与扬弃创新
    第四章 人类社会系统转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转型的界定
        二、统一性
        (一) 层次演进
        (二) 互动融合
        (三) 跳跃发展
        三、多样性
下篇 社会系统转型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第五章 中国社会系统转型的一般条件
        一、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进程
        (一) 新的转型
        (二) 时代课题
        二、中国传统社会系统的主要遗产
        (一) 成熟性
        (二) 和合精神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转型道路的创新
        一、革命道路的开辟
        (一) 断裂式转型
        (二) 曲折的过程
        二、建设道路的突破
        (一) 传统模式的得失
        (二) 市场经济改革
        (三) 和谐社会建设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一、内在价值的时代体现
        二、不懈的追求
        (一) 促进和平
        (二) 开放共赢
        (三) 融汇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权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军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权变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一般性分析
        2.1.1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内涵
        2.1.2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特征
        2.1.3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成要素
    2.2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权变理念
        2.2.1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之间质的通约性
        2.2.2 权变理论关于机制分析的研究实质
        2.2.3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权变思想本质精神的相通性
第三章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权变分析模型的构建
    3.1 模型的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
    3.2 模型中变量因素的选取及解释
        3.2.1 原因变量的选取及解释
        3.2.2 中间变量的选取及解释
        3.2.3 节制变量的选取及解释
    3.3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权变分析模型及要素间的匹配原则
第四章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权变分析示例
    4.1 说服机制的权变分析
        4.1.1 说服机制概述
        4.1.2 说服机制的中间变量
        4.1.3 说服机制的节制变量
    4.2 激励机制的权变分析
        4.2.1 激励机制概述
        4.2.2 激励机制的中间变量
        4.2.3 激励机制的节制变量
    4.3 沟通机制的权变分析
        4.3.1 沟通机制概述
        4.3.2 沟通机制的中间变量
        4.3.3 沟通机制的节制变量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信仰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权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用好干部激励的党史资源[J]. 雷巧玲,陈梦婷. 延边党校学报, 2022(01)
  • [2]教育激励的伦理限度[D]. 袁燕婷. 广州大学, 2018(01)
  • [3]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D]. 李天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4]协同创新中心激励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J]. 潘琳,饶敏. 高教探索, 2015(09)
  • [5]大学生道德激励问题研究[D]. 贺维. 南华大学, 2015(06)
  • [6]当代视域下幸福实现和信仰的相关性探究[D]. 王亚坤.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7]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 方文. 苏州大学, 2010(10)
  • [8]情感、信仰、利益: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基本的作用因子[J]. 赵智,杨秀兰. 江淮论坛, 2010(02)
  • [9]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系统哲学解读[D]. 冷树青.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 [10]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权变分析[D]. 项耀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信仰激励机制及其权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