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地区城市住宅中的生态与可持续设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崔春晖[2](2020)在《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威古称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武威依靠着石羊河形成的绿洲所形成,其土地面积中,山区占25.8%,平川区占38.9%,沙漠区占35.5%,是典型的沙漠绿洲型城市。当地民居建筑建立在与当地干旱寒冷的气候适应基础上,形成其民居内向、封闭、墙体厚实的地域性特征。近年来,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人口变迁及政策驱动等变化的影响,农村住宅更新产生多种类型,对其住宅现状进行总结梳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对发展武威地区现代农村住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住宅的形成受到使用者行为活动以及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多重影响,运用建筑类型学观点,建筑材料、尺度、装饰风格等是影响建筑发展的次要矛盾,而从居住者的行为模式和住宅空间模式这一内在联系出发,分析武威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并对其进行针对性优化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围绕影响住宅发展的两个要素——使用者主体和外部自然社会环境两方面,通过实地测绘、文献调研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根据居住者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内在联系,对该地区农宅进行分类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住宅现状的建筑元素、功能组成、居住者生活方式、满意度等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合院式住宅的演变规律:各功能空间逐渐分离,客厅成为住宅中心而院落的使用频率也由此下降;平面组织方面,由室外转向室内,生产空间在院落中的占比减小。根据实地调研,各类型农村住宅共有的现状问题主要有:住宅功能不完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而院落面积浪费严重、流线交叉、老年人住宅中适老性设施不足等。从演变规律中可以看到对现状问题的一部分解决回应,也给进一步优化给了相应启示。以武威地区农宅现状为基础,结合居民具体居住需求以及自然条件、建筑材料及技术发展的影响,对各功能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对室内物理环境进行改善。以生活模式和建筑类型的对应关系为前提,通过对居民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特点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住宅生活模式进行总结,也由此得出不同家庭模式所对应的功能空间组合模式,以此为基础进行优化方案设计。优化方案设计针对不同生活模式为前提,结合第四章所得的对各个功能空间进行优化设计的手法,对农业生产型、商业销售型、对外租赁型等住宅模式进行优化,结合当地的传统住宅空间布局原型以及居民需求,通过布局重组、生活空间更新、功能填充及置换、设计通用空间等方法,完成不同类型住宅的优化设计。
翁敏[3](2020)在《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也不断地提高,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其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住区作为城市和建筑之间的中间层,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绿色住区更是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不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对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城市热岛、降低建筑能耗、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相统一的目标,要求我们在考虑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看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为加速推动绿色住区建设,倡导人居环境向更高质量建设和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本文针对目前住区生态环境设计及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研究阐述了国内及国外针对绿色住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系统介绍国内外与绿色住区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进行对比,为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提供标准及依据。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绿色住区案例,总结案例中以生态环境优先的规划设计策略,并在实际绿色住区案例中开展项目实践,进行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入手,以住区的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从空间布局、建筑布局优化、室外绿化景观环境、海绵住区、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五个方面对绿色住区的规划布局进行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设计策略并进行分析与概述。
谷梦[4](2019)在《基于可持续性的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在“体育强国”、“三亿人参与冰雪”、“全民健身”等国家政策以及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多重策动下,我国体育事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然而,西南地区作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经济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生态环境破坏、能源消耗巨大、文化继承乏力等有碍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把握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政策支持的时代契机,立足西南地区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的多元性,实现西南地区体育建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当下西南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西南地区体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在生态环境、能源利用、文脉传承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制约该地区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地域气候、民族文化,探索西南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体育建筑可持续设计策略与方法,为西南地区体育建筑创作提供借鉴。第一章为绪论,以西部大开发、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传承等宏观政策为大背景,指明文章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已成熟的理论及实践进行综述整理,确立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同时构建研究框架;第二章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西南地区多元文化为基点,阐述西南地区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西南地区体育建筑发展脉络并总结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其主要问题;第三章结合当前西南地区体育建筑存在的问题,以西南地区多元的人文文化与自然文化为出发点,从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地域气候、民族文化入手分析可持续性的体育建筑设计策略。第四章针对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地域气候、人文需求,在体育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立足地域多元文化,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体育建筑选址布局、外部形体与内部空间等建筑设计层面进行多元文化背景下体育建筑可持续设计手法的解析。本文依据西南地区多元的自然、人文文化特质与体育建筑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全方面策略、手法的归纳总结,以期对西南地区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进行理性引导并完善可持续建筑创作的理论构架。
刘建军[5](2019)在《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农村总人口 18.7%;而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58%,高出全国约7%,反映出农村老龄化课题的急迫性。本研究结合国家“坚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战略目标,对如何构建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环境进行探索。对于老龄化问题,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辽宁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依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来抵御老龄化。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辽南兼有沿海型与内陆型两种典型村落,其适老性建设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内陆型农村老年人交通出行成本较高;②沿海型村落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内陆型,新建农宅较多,但二者都存在村一级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村内闲置资源较多;③两种村落中多聚集着失能、失智老人,农宅基础生活设施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适老化部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进行支持。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对辽南农村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生态”、“宜居”概念下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并尝试构建相应的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结构方程对适老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构建适老性设计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对农村“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其次,重点阐述了在生态宜居视域下适老性的研究内容,发现老年人对舒适度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依赖人体工程学所定义的无障碍尺寸,而是更关注对自身周围空间的尺度控制。因此,研究基于人际气泡理论引入了“个人领域”的概念,详细论述在这一概念下舒适度、便捷性、连续性等宜居相关概念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对老年人在不同空间层面的适老性需求进行调研,并建立了5个理论假设。最后,研究综合适老性评价、实地测绘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建立生态宜居评价模型,验证相关假设。提出辽南农村适老性设计策略:①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优化策略;②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策略,进而为辽南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以及适老性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在生态宜居的视域下从新审视老年行为、空间尺度、无障碍、适应性节能等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问题,尝试为老年人营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便捷的现代乡村生活环境。
杨阳[6](2019)在《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文中指出为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改变国家基础科研的资助方式,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许多学科在近几年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都做了统计以及研究趋势分析,但至今以科学基金项目为选题看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热点话题分布、研究话题的演变以及演变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等总体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查询、检索1986-2014年建筑学科受资助项目的资助类别、资助金额、负责人、依托机构、题目、关键词,统计分析这些受资助项目的分布现状和学科发展动态。并通过自然语义分析法对搜集整理到的622项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的题目、关键词进行关键信息分析,共得到1218个学术词汇。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高频学术词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6个阶段分别描述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热点,分析各阶段研究话题的群落布局,以期完成对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演化动态研究,最后以数据可视化形式描述自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成立以来我国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热点演变过程。
陈雨枫[7](2019)在《系统生态学视野下的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在已经可以证明建筑是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的开放系统。以当下地球上生活着的人类的数量,他们的庇护所——建筑物,早已成为生态系统中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分。系统生态学是一门生态学学科,其所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系统的性质,并致力于通过系统理论揭示其本质。本文所着眼的正是“处于生态系统中的建筑设计”,试图通过系统生态学的视角再一次审视、认识甚至理解建筑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能够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真正的建筑师,也可以被称为思想家,他们在正统的建筑学训练之后能够看到整体与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以往的训练都是基于欧几里得几何的空间排布、材料、结构或者一定的美学素养,所以往往在能量、生物生态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有所欠缺。在过去的百年间,一部分优秀的设计者投身变革的激流,对建筑的技术与形式进行了大胆地实验,也的确带来了深刻影响。但是从当下回望,现代建筑的变革太过容易受到新型技术的影响,今天的建筑在建造和运行中都不得不高度依赖机器设备。现代建筑不仅是“居住的机器”,也可以称之为制造污染和废物的“机器”。所以,设计者也许可以向着另外一个方向进行尝试,一个没有轰鸣与浓烟的方向。当下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是所知历史中前所未有的。建筑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之一,也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发展的综合类学科。当现有的建筑方法受到限制时,引入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可以有所帮助。本文使用了生态学中的能量系统语言体系帮助阐述建筑中的系统原理,并利用热力学的普适性将各学科的理论相结合。遵循热力学的三项定律,可以发现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三个杠杆作用点,并可以在多个尺度上进行阐述:第一个杠杆是效率,效率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建筑系统的有效性。虽然更高效率的转换可以减少浪费,但是在中等效率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最大功率,所以必须接受一定形式下的浪费,并且设计各种规模下废物的总消费量。第二个杠杆是在建筑物中使用集中、环保的资源。减少或消除上游成本高昂的资源往往是有效的,但是对塑料、电力和信息等高强度资源的使用可以促进整体的繁荣,这就要求设计者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进行更精细地考量。第三个杠杆是材料、建筑物本身和当地环境。建筑及其部件的使用寿命越长,它可以提供的服务就越多,但是在人们的搬迁周期中会不断制造废物、一次性产品的使用不断增加,这与长寿的建筑物产生了冲突。所以需要设计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以符合特征周期的变化。所有这三点在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中都是关于平衡、规模和比例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者认识到建筑环境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模式,并学会利用它。
郭京虎[8](2019)在《基于民族特性的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延边地区经济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渐发展,大量的朝鲜族居民都开始住在集合住宅。这很大程度上为朝鲜族居民改善了居住环境。在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住宅由传统民居向现代化集合住宅演变。朝鲜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但我国的集合住宅的设计中很少有根据朝鲜族的民族特性来设计住宅,很多朝鲜族居民有传统的炕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在入住后将室内的功能空间的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大多是将次卧改成电热炕、榻榻米等形式以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朝鲜族居住适应性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集合住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单身之家、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和三代之家四种不同家庭结构的住户居住的现状和对其功能空间的使用状况等,并分析朝鲜族的民族特性在集合住宅功能空间布局中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是确立论文的研究对象,将延边地区朝鲜族集合住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根据地域分布等因素筛选出105户朝鲜族住户,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等方法搜集一手的资料,掌握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研究在中国集合住宅发展的大背景下,延边朝鲜族地区的居住现状。深入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集合住宅发展中自然因素、人文社会因素、文化因素、风俗习惯及朝鲜族传统民居的特点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研究分布在延吉、龙井、和龙、珲春、敦化、汪清等地的朝鲜族集合住宅的现状,主要研究对象是105户朝鲜族集合住宅,分析朝鲜族集合住宅所在的城市、小区类型、套型、面积等基本情况和朝鲜族居民的家庭结构、常住人口、在册人口、年龄段、是否与老人、孩子一起居住等情况,深入调查朝鲜族居民的居住需求和适用性。分别分析了单身之家、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和三代之家四种不同家庭结构的朝鲜族集合住宅的功能空间的现状、满意度和存在的差异。第四章研究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且基于朝鲜族民族特性对单身之家、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和三代之家四种不同家庭结构进行设计探索。最后,通过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集合住宅的现状,结合朝鲜族居民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习惯,考虑各个功能空间的实用性,探索出能够满足朝鲜族的民族特性并且适应延边地区朝鲜族生活需求的集合住宅。
陈卓辰[9](2019)在《基于建筑部品体系的关中新农村住宅设计策略研究 ——以咸阳市旬邑县吕村新农村住宅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住宅是农村居民的安居立业之本,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在生产资料更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住宅实现了阶段性的人居环境提升,但农村粗放的建设模式没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农村住宅质量无保障、功能空间适应性差的现状;与此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使农村人口极速外流,引发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将工业化的建筑部品体系技术应用在农村住宅设计环节中,探索一种适合农村住宅标准化生产的设计体系方法。首先,论文对国内外建筑部品体系的理论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解析代表性的设计实践案例,提取建筑部品体系住宅的标准化模数系统。其次,从关中新农村的社会结构、外部环境、居住模式、功能使用、住宅形制、结构类型等六方面归纳住宅设计要素,进而在标准化部品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住宅的适应性和地域性需求,提出围绕部品单元展开的住宅设计思路。最后,通过基础部品单元、整体房间部品单元、附加部品单元、适应性部品单元的分类方式构建关中新农村住宅的部品编码规则、建设流程、结构筛选标准、部品单元指引目录和部品标准图集。基于本文提出的建筑部品体系设计方法,以陕西关中统一规划的新农村住宅设计为例进行应用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方法应用与体系导入的细节,为我国当代新农村住宅建设提供一套新的策略与思路。
吕廷红[10](2019)在《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文中指出山东省总人口数多且农业人口占比较大。与其他省份相比,山东省农业人口转移以就近、就地为主,流向省外的情况较少。农宅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住宅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长期以来,山东地区的农村住宅呈现出面广量大、相对分散以及多样化的特征,且以自建为主。自建农宅虽多因地制宜,适应性较强,但由于缺乏专业设计及基本抗震考虑,存在着诸多问题。总体来说,当前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近年来,山东省倡导节约、集约用地,积极鼓励在农宅建设中使用新技术与新材料,着重提高农宅的安全质量与居住品质。提倡农宅进行工业化建造的尝试,以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经验模式。在此形势下,探索一条适用于山东农村地区的,可推广、可持续、高质量且兼具多样性的农宅设计与建造方法十分必要。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可提供一种菜单式的供应机制,使得使用者可以参与到住宅的设计中;模块间具备通用性与互换性,能以少量的基本模块组合为多种产品,可满足当今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模块化农宅在现场只需进行少量的装配工作,工期短、效率高、对环境干扰小,其构件及模块均通过工厂预制,产品质量可得到有效监管;在农宅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可随着家庭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因而具备可变性。农宅的模块化设计是以标准化与模数化为基础的,具备标准化的基本特征,因而可复制、易推广,符合当下山东地区对农村住宅的设计与建造需求。以山东地区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农宅建设现状的调研,引入模块化设计理论,以模块化的方法对山东地区农村住宅进行设计。首先,模块化理论与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其次,总结了山地区农村住宅的基本特征、空间布局、现存问题、居民居住期望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农宅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再次,通过对山东地区现有农宅功能空间参数的提炼与总结,以建筑的模数化、标准化为基础,参考相关设计规范中对农村住宅及工业化住宅优先尺寸,确定了农宅设计的适宜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以结构模块、功能模块、单元模块与组模块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层次体系;最后,选取了山东地区有代表性的家庭类型,列举了数套适用于不同家庭生活、生产模式的户型组合模式,探讨了模块化设计的可行策略。
二、西北地区城市住宅中的生态与可持续设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城市住宅中的生态与可持续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现状概况 |
2.1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发展背景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武威地区土地利用情况 |
2.1.3 武威地区村镇分布 |
2.1.4 武威地区村镇住房特点 |
2.2 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典型空间布局解析 |
2.2.1 武威地区传统民居概述 |
2.2.2 传统民居空间要素 |
2.2.3 武威地区传统民居空间布局 |
2.2.4 空间技术模式 |
2.3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更新过程 |
2.3.1 武威地区乡土民居历史沿革 |
2.3.2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更新原因 |
2.3.3 武威地区乡土民居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实态调研分析 |
3.1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分类 |
3.1.1 调研概述 |
3.1.2 住宅类型研究 |
3.1.3 典型生活模式提取 |
3.2 以农业生产型为主的合院式住宅 |
3.2.1 武威地区合院式住宅特点及分类 |
3.2.2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修建的传统木结构住宅 |
3.2.3 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住宅 |
3.2.4 九十年代修建的“廊房”住宅 |
3.2.5 近十年修建的“套房”住宅 |
3.2.6 合院式住宅功能演变规律研究 |
3.3 多层住宅 |
3.3.1 生态性移民社区多层住宅 |
3.3.2 公租房 |
3.3.3 老年人多层住宅 |
3.4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原型提取 |
3.4.1 院落形态偏方正 |
3.4.2 “明三暗五”的建筑主体 |
3.5 农村住宅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 |
3.5.1 合院式住宅现状问题 |
3.5.2 多层住宅现状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4.1 空间布局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现阶段居民对住宅的需求探讨 |
4.2.1 居民基本需求 |
4.2.2 居住满意度及所需优化分析 |
4.2.3 居住意愿调查 |
4.2.4 现代生活方式对功能组成的需求 |
4.3 空间布局优化客观影响因素 |
4.3.1 自然条件因素 |
4.3.2 公共设施的发展 |
4.3.3 经济产业的转变 |
4.3.4 建筑材料的改变 |
4.3.5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及供暖设施发展 |
4.4 基本功能空间优化 |
4.4.1 卧室 |
4.4.2 客厅及餐厅 |
4.4.3 厨房 |
4.4.4 卫生间 |
4.4.5 储藏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演变规律与空间优化研究 |
5.1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演变规律研究 |
5.1.1 平面布局演变规律 |
5.1.2 院落尺度及界面演变规律 |
5.1.3 建筑空间尺度演变规律 |
5.1.4 各功能室内演变 |
5.2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类型优化分析 |
5.2.1 居住者家庭结构特点 |
5.2.2 生活方式特点 |
5.2.3 优化目标分析 |
5.2.4 武威农村住宅的分类与特点 |
5.2.5 功能组合模式优化 |
5.3 合院式住宅优化设计 |
5.3.1 农业生产型合院式住宅优化 |
5.3.2 商品销售型合院式住宅优化 |
5.3.3 餐饮服务型合院式住宅优化 |
5.4 多层住宅优化 |
5.4.1 租赁式住宅优化 |
5.4.2 老年人住宅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的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创新点 |
6.1.3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附录 |
附录二 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居住满意度调查表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居环境 |
1.2.2 生态环境 |
1.2.3 绿色住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绿色住区的内涵 |
1.4.1 低环境冲击性 |
1.4.2 高自然亲和性 |
1.4.3 舒适、健康性 |
1.4.4 经济高效性 |
1.4.5 社会和谐性 |
1.5 现有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1 现有研究优势 |
1.5.2 现有研究不足 |
1.6 绿色住区的内涵 |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的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绿色住区评价体系 |
2.1 国外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内容 |
2.1.1 特点 |
2.1.2 内容 |
2.2 国内评价体系特点及内容 |
2.2.1 特点 |
2.2.2 内容 |
2.3 绿色住区体系指标比较 |
2.4 国外指标体系对我国指标体系的借鉴性 |
2.5 研究绿色指标体系的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绿色住区案例解析 |
3.1 英国Bed ZED社区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利用绿色能源 |
3.1.3 水资源节约策略 |
3.1.4 零能耗采暖系统 |
3.2 德国沃邦社区 |
3.2.1 以太阳为经济要素 |
3.2.2 推行“沃邦可持续模式” |
3.2.3 沃邦大道 |
3.2.4 垃圾处理 |
3.3 上海安亭新镇 |
3.3.1 项目背景 |
3.3.2 规划理念 |
3.3.3 设计模式 |
3.3.4 绿地系统 |
3.3.5 绿色规划手段 |
3.4 天津生态城美林园 |
3.4.1 项目概况 |
3.4.2 合理确定规划布局,创造良好室外环境 |
3.4.3 .加强建筑节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
3.4.4 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节水,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 |
3.4.5 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
3.4.6 美林园绿色设计策略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4.1 空间布局 |
4.1.1 空间组织 |
4.1.2 功能布局 |
4.2 建筑布局优化研究 |
4.2.1 室外风环境模拟研究 |
4.2.2 热环境分析研究 |
4.2.3 声环境分析研究 |
4.2.4 建筑布局优化策略总结 |
4.3 绿化景观 |
4.3.1 住区绿地 |
4.3.2 绿色住区景观规划案例研究 |
4.3.3 住区绿化规划面临问题 |
4.3.4 结合地形 |
4.3.5 植物配置 |
4.4 海绵住区 |
4.4.1 技术单元“渗” |
4.4.2 技术单元“蓄” |
4.4.3 技术单元“滞” |
4.5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 |
4.5.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4.5.2 废水处理再利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绿色住区规划研究 |
5.1 项目背景 |
5.1.1 邯郸城市背景 |
5.1.2 项目概况 |
5.2 研究手段及评价依据 |
5.2.1 相关软件介绍 |
5.2.2 气候条件分析 |
5.3 空间布局 |
5.4 建筑布局优化 |
5.4.1 室外风环境 |
5.4.2 室外声环境 |
5.4.3 室外热环境 |
5.5 绿化景观 |
5.6 海绵住区 |
5.7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资源回收利用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我国绿色住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6.2.2 绿色住区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潜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美国LEED-ND评价体系 |
附录B 英国BREEAM Community评价体系 |
附录C 中国《绿色住区标准》 |
致谢 |
(4)基于可持续性的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解析及研究范围 |
1.3.1 概念解析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理论及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解析 |
2.1 .可持续理念下体育建筑发展方向 |
2.1.1 生态环境可持续 |
2.1.2 能源利用可持续 |
2.1.3 传统文化可持续 |
2.2 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设计要素 |
2.2.1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
2.2.2 差异明显的地域气候 |
2.2.3 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 |
2.3 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发展概述 |
2.3.1 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发展沿革 |
2.3.2 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现状调研 |
2.4 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问题总结 |
2.4.1 规划布局偏差生态环境破坏 |
2.4.2 忽视地域环境能源消耗巨大 |
2.4.3 场馆运营失活文脉传承乏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可持续设计策略 |
3.1 西南地形地貌的主动应答 |
3.1.1 应对用地紧张 |
3.1.2 适应地形起伏 |
3.1.3 利用自然景观 |
3.2 西南地域气候的适应机制 |
3.2.1 适应闷热潮湿 |
3.2.2 适应多云多雾 |
3.2.3 适应阴冷多雨 |
3.3 西南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
3.3.1 发展民族体育运动 |
3.3.2 沿袭传统建筑文化 |
3.3.3 尊重民族性格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可持续设计手法 |
4.1 总体规划布局可持续 |
4.1.1 规模选址协调周边环境 |
4.1.2 选址布局应答气候特征 |
4.1.3 布局形式彰显地域文化 |
4.2 建筑外部形体可持续 |
4.2.1 随形就势呼应地貌景观 |
4.2.2 优化形体适应气候环境 |
4.2.3 造型风格获取公众认同 |
4.3 建筑内部空间可持续 |
4.3.1 地下空间的功能拓展 |
4.3.2 节能减排的物理环境 |
4.3.3 回归人本的功能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辽南农村养老困境 |
1.1.2 建筑空间与行为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政策背景:城镇化、供给侧与生态宜居 |
1.2.2 社会背景:农村老龄化现状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相关理论与框架 |
1.4.1 结构方程模型 |
1.4.2 空间关系学 |
1.4.3 研究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构建 |
2.1 生态宜居适老性相关研究 |
2.1.1 生态宜居文献综述 |
2.1.2 适老性文献综述 |
2.1.3 研究文献综述总结与评述 |
2.1.4 生态宜居与适老性的内在联系 |
2.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框架 |
2.2.1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设计原则 |
2.2.2 生态宜居适老性空间划分 |
2.2.3 生态宜居的行为分析方法 |
2.2.4 引入“个人领域”概念 |
2.3 生态宜居适老性模型 |
2.3.1 生态宜居适老性评价模型 |
2.3.2 研究假设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2 辽南农村适老性调研与统计描述 |
3.1 调研内容概述 |
3.1.1 调研对象概述 |
3.1.2 调研数据说明 |
3.1.3 辽南地域民俗 |
3.2 养老需求与行为数据统计 |
3.2.1 养老需求与老年人基本属性 |
3.2.2 老年人交通出行需求与行为特征 |
3.2.3 老年人邻里社交需求与行为特征 |
3.2.4 老年人农宅居住需求与行为特征 |
3.3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 |
3.3.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3 农宅居住环境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4 农宅热舒适度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4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统计 |
3.4.1 辽南农村交通设施 |
3.4.2 辽南村落基本概况 |
3.4.3 辽南农宅建筑信息 |
3.4.4 辽南农宅院落信息 |
3.5 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统计 |
3.5.1 能源消耗类型调研数据 |
3.5.2 生态适应性节能方式 |
3.5.3 农宅属性与能耗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辽南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
4.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
4.1.1 交通出行空间研究概述 |
4.1.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
4.1.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4.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4.2.1 交通出行无障碍设计因素分析 |
4.2.2 交通出行便捷性设计因素分析 |
4.2.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牲分析 |
4.3.1 邻里社交空间研究概述 |
4.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
4.3.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4.4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4.4.1 人文生态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
4.4.2 宜居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
4.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4.5 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2 邻里步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3 邻里休闲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6 本章小结 |
5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
5.1 居住行为的二次调研概述 |
5.1.1 老年居住行为统计描述 |
5.1.2 农宅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
5.1.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5.2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
5.2.1 主要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2 辅助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3 院落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4 农宅适应性节能现状分析 |
5.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5.3.1 空间秩序性设计因素分析 |
5.3.2 空间适应性设计因素分析 |
5.3.3 光热舒适与适应性节能因素分析 |
5.3.4 农宅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5.4 农宅光热能耗模拟分析 |
5.4.1 开间/进深对采光影响 |
5.4.2 开间/进深对能耗的影响 |
5.4.3 火炕对能耗的影响 |
5.5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5.5.1 主要生活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5.5.2 辅助生活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
5.5.3 光热舒适度与适应节能设计要点 |
5.6 本章小结 |
6 生态宜居适老性结构方程 |
6.1 数据信效度检验 |
6.1.1 信度检验 |
6.1.2 效度分析 |
6.1.3 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 |
6.2 结构方程 |
6.2.1 结构方程模型 |
6.2.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6.3 适老性模型的修正 |
6.3.1 模型调整 |
6.3.2 模型的路径分析 |
6.4 适老性模型效应分析 |
6.4.1 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6.4.2 观测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设计策略 |
7.1 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策略 |
7.1.1 辽南农村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建设策略 |
7.1.2 辽南农村邻里居住环境归属感营造策略 |
7.1.3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
7.2 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优化策略 |
7.2.1 开间进深适应性节能优化策略 |
7.2.2 采暖设备更新及外墙维护策略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辽南农村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
附录B 入室调查问卷(二次调研) |
附录C 文中分析的农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附录D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 |
附录E 农宅光热物理信息统计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社会发展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 |
1.1.2 研究目的:梳理学科动态 |
1.1.3 研究意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现状 |
1.2.2 建筑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及相应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径设计 |
1.6 论文创新点 |
1.7 本文的局限性 |
第二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特点及现状 |
2.1 科学基金特点及整理发现 |
2.1.1 科学基金的特点 |
2.1.2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特点 |
2.2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发展现状 |
2.2.1 科学基金对建筑学科资助年度变化 |
2.2.2 建筑学科资助类型分布总览 |
2.2.3 主要资助项目类别的年度变化 |
2.2.4 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申请量研究 |
2.2.5 建筑学科国家基金项目负责人机构分布及其项目申请量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关键词、题名高频有效词概览 |
3.1 工作方法说明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整理 |
3.1.3 分析方法 |
3.2 关键词、题名高频有效词概况 |
3.2.1 高频词统计分析 |
3.2.2 高频词演进趋势分析 |
3.3 高频词有效词相关性可视化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知识网络分布 |
4.1 1986-199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2 1991-1995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3 1996-200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4 2001-2005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5 2006-201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6 2011-2014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
4.7 小结 |
第五章 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 |
5.1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发展趋势总结 |
5.1.1 一般发展趋势 |
5.1.2 特殊话题的出现 |
5.1.3 学科交叉发展 |
5.2 建筑学科基础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系统生态学视野下的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2 世界研究动态 |
2.1 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
2.2 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3 题目研究内容与意义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意义 |
1 生态系统中的热力学原理 |
1.1 生命系统与热力学 |
1.1.1 生命系统中的热力学 |
1.1.2 生物能学 |
1.1.3 自然选择与热力学原理 |
1.2 生态经济系统 |
1.2.1 最大功率 |
1.2.2 生产层次和能值 |
1.3 建筑环境中的系统原理 |
1.3.1 建筑系统中的能源 |
1.3.2 系统中的信息 |
1.3.3 材料循环和系统脉动 |
1.4 建筑物效能的局限性 |
2 设计具有可持续性的居住建筑 |
2.1 居住建筑的功能与任务 |
2.2 生物气候与建筑的热力学性能 |
2.2.1 提高居住建筑热力学性能的机械方法 |
2.3 居住建筑区位选择 |
2.3.1 居住建筑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 |
2.3.2 居住建筑对文脉的长远影响 |
3 居住建筑运行中的可持续性 |
3.1 居住建筑为使用者提供的物质服务 |
3.1.1 生活供水 |
3.1.2 废水处理 |
3.1.3 食品供应 |
3.1.4 日常用品和固体废物 |
3.2 居住建筑为使用者供应的能源 |
3.2.1 燃料的供应与使用 |
3.2.2 电力的供应与使用 |
3.2.3 信息供应与相关经济问题 |
4 相关建筑案例 |
4.1 苏格拉底的“阳光房” |
4.2 西班牙自建住宅 |
4.3 乌尔姆佐内菲尔德被动式住宅 |
4.4 芬兰预制木构件公寓楼 |
4.5 生态“方舟”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民族特性的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延边朝鲜族地区居住现状 |
2.1 延边州概况 |
2.1.1 气候条件 |
2.1.2 地域特点 |
2.1.3 人口分布 |
2.1.4 延边州政治、经济环境及居民政策 |
2.2 朝鲜族传统文化 |
2.2.1 朝鲜族迁入史及文化 |
2.2.2 朝鲜族传统风俗习惯及文化 |
2.3 朝鲜族传统居住特征与发展 |
2.3.1 延边朝鲜族传统聚落格局 |
2.3.2 建筑平面特征 |
2.3.3 建筑立面特征 |
2.3.4 特色空间—温突 |
2.3.5 独特空间—鼎厨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调查现状与分析 |
3.1 调查背景 |
3.1.1 延边地区朝鲜族人口概况 |
3.1.2 延边地区农村与城市住宅发展概况 |
3.2 实施过程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对象 |
3.2.3 调研方法与过程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住宅和住户现状与分析 |
3.3.2 朝鲜族集合住宅功能空间现状与分析 |
3.3.3 传统与现代居住行为差异分析 |
3.3.4 民居与集合住宅功能空间差异分析 |
3.3.5 不同家庭结构的朝鲜族集合住宅户型现状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 |
4.1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原则 |
4.1.1 组织关系的协调性原则 |
4.1.2 面积分配的合理性原则 |
4.1.3 空间布局的紧凑性原则 |
4.1.4 通风采光的优异性原则 |
4.1.5 民族习俗的适应性原则 |
4.2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方法 |
4.2.1 封闭式的门厅设计 |
4.2.2 起餐厨一体化设计 |
4.2.3 储藏空间精细化设计 |
4.2.4 阳台空间功能化设计 |
4.3 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探索 |
4.3.1 单身之家设计探索 |
4.3.2 两口之家设计探索 |
4.3.3 三口之家设计探索 |
4.3.4 三代之家设计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入户调查表 |
附录4 住户调查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建筑部品体系的关中新农村住宅设计策略研究 ——以咸阳市旬邑县吕村新农村住宅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关中新农村住宅的政策背景 |
1.1.2 关中新农村住宅的发展背景 |
1.1.3 关中新农村住宅技术背景 |
1.2 住宅部品国内外发展研究 |
1.2.1 国外住宅部品理论研究 |
1.2.2 国内住宅部品理论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部品体系理念及其应用实践分析 |
2.1 部品概念解析 |
2.1.1 部品的定义 |
2.1.2 住宅部品的分类 |
2.1.3 部品的特征 |
2.1.4 部品体系的优势 |
2.2 建筑部品体系相关理论 |
2.2.1 标准化建筑体系理论 |
2.2.2 适应性住宅理论 |
2.2.3 可持续性原则 |
2.3 建筑部品体系的应用实践解析 |
2.3.1 “明日之家”样板间项目——中国部品体系应用的首次试验 |
2.3.2 雅世合金公寓——中国第一个百年住宅示范案例 |
2.3.3 NEXT21 实验住宅——日本最成熟的全部品实验住宅 |
2.3.4 建筑部品体系住宅的设计要点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部品体系在关中新农村住宅中的应用分析 |
3.1 关中新农村住宅设计要素分析 |
3.1.1 社会结构分析 |
3.1.2 外部环境分析 |
3.1.3 居住模式分析 |
3.1.4 功能使用分析 |
3.1.5 住宅形制分析 |
3.1.6 结构类型分析 |
3.2 关中新农村住宅应用建筑部品体系的问题 |
3.2.1 建筑部品体系应用的标准化问题 |
3.2.2 建筑部品体系应用的适应性问题 |
3.2.3 建筑部品体系应用的地域化问题 |
3.3 建筑部品体系的关中新农村住宅设计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建筑部品体系的关中新农村部品单元设计方法 |
4.1 关中新农村住宅部品体系的构建 |
4.1.1 关中新农村住宅部品的分类和编码方法 |
4.1.2 建筑部品体系的农村住宅建设流程和模式 |
4.1.3 建筑部品体系的农村住宅结构筛选 |
4.2 关中农村住宅的模数网络制定 |
4.2.1 标准化模数选择 |
4.2.2 部品体系的模数网格设计 |
4.3 关中农村住宅的基础部品单元指引目录 |
4.3.1 标准化基础部品单元 |
4.3.2 关中农村住宅的功能参数提取 |
4.3.3 标准化基本部品单元指引目录 |
4.3.4 基础部品单元的构造 |
4.4 关中农村住宅的整体房间部品单元标准图集 |
4.4.1 整体式卫生间 |
4.4.2 整体式厨房 |
4.4.3 整体式楼梯 |
4.5 关中新农村附加部品单元标准图集 |
4.5.1 装配式屋顶 |
4.5.2 装配式阳台 |
4.5.3 装配式门廊 |
4.5.4 架空式地板 |
4.6 关中新农村适应性部品单元标准图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部品体系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
5.1 吕村规划概况 |
5.1.1 宅基地限定 |
5.1.2 建筑组团设计 |
5.2 建筑部品体系母本住宅方案设计 |
5.2.1 功能平面设计 |
5.2.2 外部造型设计 |
5.2.3 节能构造设计 |
5.2.4 水电空腔设计 |
5.2.5 母本住宅建筑部品清单 |
5.3 衍生住宅产品方案 |
5.3.1 多代核心家庭住宅方案 |
5.3.2 空巢老人住宅方案 |
5.3.3 经营性住宅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研究成果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 |
附录Ⅰ图表索引 |
(10)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背景 |
1.1.2 政策与技术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模块化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模块 |
2.1.1 模块的概念 |
2.1.2 模块的分类 |
2.1.3 模块的特性 |
2.2 模块化与模块化设计 |
2.2.1 模块化的原理 |
2.2.2 模块化的定义 |
2.2.3 模块化的优势 |
2.2.4 模块化及相关概念辨析 |
2.2.5 模块化设计 |
2.3 住宅模块化设计的基础理论 |
2.3.1 模数与建筑模数 |
2.3.2 建筑的模数协调 |
2.3.3 住宅的模块化设计 |
2.3.4 模块化住宅及相关概念辨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社会结构 |
3.2.1 产业结构 |
3.2.2 人口结构 |
3.2.3 家庭结构 |
3.2.4 家庭收入与支出 |
3.3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总体特征 |
3.3.1 平面形制 |
3.3.2 院落格局 |
3.3.3 建筑布局 |
3.4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 |
3.4.1 调研对象 |
3.4.2 现有农宅的主要类型 |
3.4.3 农宅功能空间的变化情况 |
3.4.4 农宅室内外空间的利用情况 |
3.4.5 农宅建筑面积、建造与翻修年代 |
3.4.6 农宅的结构、材料与造价 |
3.4.7 调研小结 |
3.5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现状问题 |
3.5.1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现状问题分析 |
3.5.2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现状问题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4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
4.1 政策因素 |
4.1.1 农村建设用地基本政策 |
4.1.2 农村宅基地政策 |
4.2 家庭结构因素 |
4.2.1 家庭人口结构对农宅设计的影响 |
4.2.2 家庭生产结构对农宅设计的影响 |
4.3 山东地区农村居民的居住意愿 |
4.3.1 住宅形式与层数 |
4.3.2 住宅面积与居住舒适性 |
4.3.3 房间的数量与面积 |
4.3.4 停车空间 |
4.4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建设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 |
4.4.1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建设需求 |
4.4.2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未来发展趋势 |
4.5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4.5.1 现有农宅设计方法与模块化设计方法比较 |
4.5.2 农宅模块化设计的优势 |
4.6 本章小结 |
5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与研究 |
5.1 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的结构选取 |
5.2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功能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
5.2.1 大尺度居住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
5.2.2 小尺度居住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
5.2.3 农宅辅助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
5.2.4 农宅生产性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
5.3 农宅结构模块标准单元的确定 |
5.3.1 结构模块标准单元的种类 |
5.3.2 结构模块标准单元对农宅的功能适应性分析 |
5.4 农宅功能模块的确定 |
5.4.1 基本模块系列 |
5.4.2 辅助模块系列 |
5.4.3 扩充模块系列 |
5.5 农宅单元模块与组模块 |
5.6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的组合模式示范 |
5.6.1 建设用地的确定 |
5.6.2 设计原则 |
5.6.3 农宅模块化设计户型组合模式示范 |
5.6.4 农宅模块化设计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
5.7 农宅模块化设计的地域性适应策略 |
5.7.1 山东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 |
5.7.2 农宅模块化设计的地域化表达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附录三 调查问卷 |
四、西北地区城市住宅中的生态与可持续设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武威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崔春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生态环境优先的绿色住区规划研究[D]. 翁敏. 天津大学, 2020(02)
- [4]基于可持续性的西南多元文化地区体育建筑设计研究[D]. 谷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 刘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6]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D]. 杨阳. 深圳大学, 2019(01)
- [7]系统生态学视野下的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研究[D]. 陈雨枫. 河南大学, 2019(01)
- [8]基于民族特性的延边朝鲜族集合住宅设计研究[D]. 郭京虎.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2)
- [9]基于建筑部品体系的关中新农村住宅设计策略研究 ——以咸阳市旬邑县吕村新农村住宅设计为例[D]. 陈卓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D]. 吕廷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