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1](2021)在《中国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了产能过剩、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诸多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要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增长又会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即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不仅存在对应关系,而且能够互相影响,这也被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路径与产业结构演变进程间存在的耦合性不断证实。对于想要获得迅速发展的后发展国家来说,借鉴先发展国家产业变革的经验,适时采取有效的税收政策以扫清本国产业升级的障碍并奠定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失为加速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弯道超车”的良好手段。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其产业结构和税制结构都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造成产业结构呈现区域异质性的特点,产业结构优化成为当下经济增速放缓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中国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发达国家长时期形成的更合理更高级的产业结构,除了依靠市场利用供需关系自由引导资源配置外,更需要政府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远见和干预,因此税制结构对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引致的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为主题,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税制结构调整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本文梳理了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间的关系,指出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效应,即资源配置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同时从需求侧、供给侧和对外开放三个角度阐述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影响效应。实践层面,本文采用中国1994年至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测度了中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和Moore指数(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水平);其次通过PVAR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计量分析中国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效应、区域异质效应、门槛效应等影响;再次构建并行多重中介模型检验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中介效应;随后利用准自然实验法考察税制结构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论,为税制结构调整提出具体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纳如下:第一,借鉴并拓展了税制结构及产业结构衡量指标体系。(1)本文组建了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分别从税制结构的宏观和中观角度测评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相较已有研究,本文针对税制结构的衡量主要增加了中观指标,该指标更能体现出税制结构内部不同税种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2)选择结构偏离度指数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指标,结构偏离度指数能够将整体分割成组内与组间差异,通过标准化处理得到产业结构距离理想均衡状况的差异。采用Moore结构变动指数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基于空间向量度量的方法,通过不同时期两组向量空间中的夹角来测度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使得空间向量夹角大小的变动能够作为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变化幅度的依据,进而刻画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Moore结构变动指数对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反应更为灵敏,对三个产业的变动刻画得更为细致,同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整体测度也更为全面。第二,测度了中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和Moore指数。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对中国1994年至2017年的省级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1)自200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增值税改革和所得税改革,实施结构性降税,税制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税收负担不断减轻,消费和投资水平不断提高,各产业间关系更加协调,产业供给与国民需求相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近十几年来,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化。(2)欠发达省份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变动速率在增强,说明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大,而发达省份高度化程度高,但是高度化趋势相对较缓,上升空间相对有限。总体来看,各省份产业结构变化速率均经过或者正在经历由低值上升到高值而后下降的过程。第三,考察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检验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均会产生抑制性的影响,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在区域之间并不具有一致性。(2)企业所得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个人所得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在三个地区均具备促进作用,增值税和消费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并不具有一致性。其次,本文基于面板门槛模型验证了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不仅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还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对直接税系而言,当人均实际GDP高于门槛值时,直接税系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由抑制转为促进,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直接税系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2)间接税系对产业结构偏离度都具有促进作用,这意味着间接税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抑制作用,但是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间接税的抑制效果被削弱。(3)间接税系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促进作用,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间接税的促进效果会增强。这意味着直接税和间接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抑制作用均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门槛作用的影响,且相对于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高发展水平下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会明显增强。第四,构建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路径。采用OLS对建立的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实证研究发现:(1)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抑制作用。当直接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投资需求、劳动供给、资金供给与对外开放为中介变量,而当间接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投资需求、劳动供给和资金供给为中介变量。(2)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促进作用。当直接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中介变量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劳动供给和资本供给为中介变量,而当间接税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时,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技术供给和对外开放为中介变量。第五,论证了税制结构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准自然实验论证税制结构改革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考虑到税制结构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因此本文选择以营业税为代表的间接税改革及以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直接税变动来构建税制结构改革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准自然实验,并通过双重差分方法对政策改革效果进行识别,实验结果为“营改增”以及企业所得税改革能够显着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相较于已有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一是深入剖析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等层面分析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影响机理,解释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同时基于需求侧、供给侧以及对外开放等层面探究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影响机理,阐明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这对理论界继续探讨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二是探寻并拓展了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多条传导路径。本文系统梳理并归纳总结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路径,并通过新古典投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理论模型加以分析,发现税制结构可通过多条作用路径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然后采用并行多重中介模型验证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路径。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研究明晰了税制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和渠道,为更好的发挥税制结构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三是全面考察了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相较于以往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本文构建的影响其优化的税制结构体系更为全面。先是基于税制结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提出门槛效应假设,并且就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门槛效应进行验证。随后就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检验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间是否存在传导效应。亦即实证检验了税制结构是如何通过“直接影响——门槛效应——中介效应”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最后,利用准自然实验方法考察了税制结构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相较已有研究,本文针对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更为全面,构建的税制结构体系也相对完整,为有关研究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支持。
迟也迪[2](2021)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是一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优化而言能够发挥显着的影响作用。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难度有所增大。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且短期内并没有复苏的迹象。在此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下,研究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是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国有经济相关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等理论基础为依据,深入分析和检验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果和机制,既能够丰富相关主题的研究内容,又能够构建起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研究逻辑,对于如何更好地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学术贡献。从本文的研究思路方面来看,首先进行了相关理论基础的总结和相关文献的评述。其次,对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再次,依据前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对于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从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对其总体影响、异质性分析及影响机制等多个方面,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实证检验。在本文的结尾处,依据全文的研究内容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这三个方面。按照理论机制分析的研究脉络,首先,分别从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影响,为后文的实证检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其次,在产业布局维度分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时,考虑到不同功能定位类型的国有经济,其担负的使命及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各有不同,需要分析不同功能定位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此影响机制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分析不同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有何不同;二是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再次,在区域布局维度分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时,以区域市场化水平和政府经济干预程度作为区域制度基础,分析了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通过影响区域制度基础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最后,基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以强化其战略性的思考,在产业布局维度上,以不平衡增长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在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有选择地推动战略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否显着地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区域布局维度上,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推动制度变迁的演进,进而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的可行性,以及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是否通过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从总体来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能够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到主要的具体结论如下。无论是从总体影响检验方面,还是从不同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异质性检验方面,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且资本密集度、经营成本、市场绩效、营收水平、固定资产利用率和市场化水平等中介变量,在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中都发挥着显着作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视角下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供给侧改革为例,实证结果表明,战略相关行业样本分组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战略相关行业人均总产值、资源配置效率、财务融资水平和固定资产利用率等中介变量,在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影响机制中都发挥着显着作用。此外,作为前文内容的补充和拓展,以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国有资本微观数据基础,得到了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且在不同控股情况下多次验证了此结论。就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而言,市场机制对于其影响机制基本上能够发挥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在政府调节机制下,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相对更具积极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体结论基本如下。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促进的总体影响。在基于制度基础的影响机制检验中,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通过对外开放程度的调节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但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而通过政府政治激励的调节作用,则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市场化水平的中介效应,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通过政府经济干预的中介效应,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显着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既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也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基础上的影响机制检验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区域特征综合变量,结果显示,通过区域特征的中介效应,东部、中部地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对于东北、西部地区而言,不存在通过区域特征变量的中介效应。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验证了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和PSM-DID方法得出,国有资本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本文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以往文献在研究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时,多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而很少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本文既克服了缺乏相关实证检验借鉴的困难,也克服了核心变量衡量及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困难,尽力量化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等核心概念,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和各种严谨的条件检验,确保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其次,现有文献在研究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时,一般将制度因素视为外生因素。而本文在相关影响机制部分,分析和检验了制度基础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机制中的调节作用和中介效应,丰富了相关主题的研究内容。再次,以往文献中较少关注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而本文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了相关的空间计量分析,拓展了相关主题的研究视阈。最后,现有文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是否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一问题鲜有探讨,更多的是探讨如何通过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类方法论方面的问题,且缺乏实证依据。而本文通过构建“两个维度、三个方面”这一本文特有的研究体系,即产业布局、区域布局两个维度和国有资产布局、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布局、国有资本布局三个方面,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阐明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能够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显着影响,并通过影响机制分析与检验探索了其成因。
武昊[3](2021)在《绿色信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使得我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在逐渐加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加节制地生产方式使得资源被大量消耗,空气被严重污染,这些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习近平新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信贷等前沿理念,做好多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升级,彰显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大国担当。截至2020年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上,2020年境内绿色债券共计发行217只,发行规模2242.74亿元,约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13%;境内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突破1万亿元,达11095.54亿元。截至2021年2月8日,我国首批六只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成功。这也是全球首次以“碳中和”命名的贴标绿色债券产品,发行规模共计64亿元。因此,坚定不移加快绿色发展,是我国奉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我们应让绿色产业做“加法”,加出强劲新动能。在此大背景下,研究绿色信贷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本文研读了大量有关绿色信贷与产业结构的文献,分析了我国相关绿色信贷的政府政策报告,指出我国绿色信贷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并揭示了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随后根据环境、金融信贷两方面来构建绿色信贷发展指标,再分别从四个方面即产值比、就业比、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来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并选取2010-2019年我国31省份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固定效应实证模型,通过实证来分析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后分析解释了实证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显着,即绿色信贷的发展可以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提升。第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不显着,但影响作用较小,原因是我国工业的科技化程度依然较低,需加强我国科技化水平。第三,人力资本和政府的参与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显着。第四,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不显着,影响作用也较小。
王家波[4](2020)在《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质量提升,对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一个长期、动态且又复杂的过程,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有效发挥调节和干预作用,以使区域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青海省地处西北内陆区域,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政策创新和科技发展力度不够。近年来,青海省政府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不断显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看,政府的引导和服务等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重点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配置、产业引导承接、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对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政府尽管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但由于资源分布不均,资源配置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出台了推动产业转型的相关政策,但执行力度不够;公共服务还有改善的空间,经济环境还需优化等。因此,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必须完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引导承接力度,加大财政税收、融资、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营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环境。
陈丹[5](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年均GDP增速近10%、人均GDP增速约9%的高速增长“奇迹”。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程度上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显着提升,工业发展进入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劳动力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至2017年的44.9%,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的主力军。然而,随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的逐渐消失,加之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期波动和中长期下行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放缓态势,2011年我国经济结束了10%的高速增长速度,转而进入增速换挡期。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首次将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判定为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围绕“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全文共八章,主要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第3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本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及产业结构相关概念、演进规律等,并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新路径、新方式和新方向,构建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后文的研究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包括第4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和第5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本部分全面深入的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为后文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计量分析部分,为第6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本部分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计量模型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进行了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和选择,即是对前文理论部分的论证,也是后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部分是经验借鉴部分,为第7章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本部分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主要典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在金融危机后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应对本国经济疲软所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目的是通过借鉴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进经验,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本文对策建议部分,为第8章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旨在提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是本文的结论所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1)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工业化为核心,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产业结构发展不充分的问题。(2)面对新环境、新发展理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新的目标,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产融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3)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新要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新目标,要有新路径和新方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4)主导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将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业作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从经济学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并在现有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新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路径、新方式、新方向。(2)基于新时代的研究背景,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我国三次产业间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揭示出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的新趋势。(3)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和方向进行分析,清晰的界定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和市场应该扮演的角色,选择出现阶段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导产业。
王一乔[6](2019)在《金融集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反映了各类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比例关系,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直观的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支持与协调发展。金融是我国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如何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充分发挥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便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紧紧围绕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这一主题,从经典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出发,分别归纳总结了二者的内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在理论上提出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而以我国2007-2016年间31个省级行政单位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我国金融集聚的发展历程、地区差异以及金融细分行业的集聚现状,同时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维度剖析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现状。从我国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情况出发,运用相关性分析、面板回归模型、面板VAR模型、门限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深入探索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机制,从而为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分析了我国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金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使用熵值法测量了我国在2007-2016年间金融集聚的总体发展水平、东中西分布差异以及各金融细分行业的集聚情况;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维度刻画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区域发展差异。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整体金融集聚平均水平波动上升,除2008年有小幅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7.89%。三大地区金融集聚除个别年份波动外,整体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东部地区金融集聚水平最高,分别达到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03倍和3.48倍,空间上呈现出由东至西依次递减的状态。同时发现,三类细分金融行业除证券业集聚水平有小幅波动外,银行业与保险业集聚水平均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产业结构升级方面,2007-2016年间我国产业结构的两个维度均有所改善,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幅度远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升幅度。地区产业结构方面,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在各个维度上均要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要快于东部地区。第二,分析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结合金融自身的功能属性以及产业集聚的集聚特性,本文认为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包括产业集聚效应和金融功能效应两个方面。其一,金融集聚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金融产品的价格,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进而缓解了产业部门的融资约束;通过知识溢出提高了地区知识总量并强化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二,金融集聚增强了金融的各项功能:通过动员储蓄功能集聚储蓄并利用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金并带动生产要素(劳动力、技术等)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风险管理功能缓解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约束,鼓励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缩小投资者风险敞口,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本文进一步从金融细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集聚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自身功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三,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作用。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地促进作用。一方面,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次之,而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弱,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强度与地区金融集聚水平成反比;另一方面,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还具有行业异质性,银行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保险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次之,而证券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弱,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保险资金的运用同样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以证券业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有限。第四,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门限特征。通过在面板回归模型中引入解释变量的二次项,发现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说明金融集聚存在一个最优的集聚水平,超过最优集聚水平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的面板门限回归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减的特征,即样本期内我国的金融集聚尚未达到最优集聚水平,继续提高金融集聚水平仍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分区域的门限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具有相类似的门限特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均表现为边际递减,而西部地区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过低的金融集聚水平不利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当跨过特定门限值后,其对产业结构升级表现出显着地促进作用。第五,探究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检验了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在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均显着,且同为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对比资本形成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占比发现,二者的中介效应在金融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具体来说,金融集聚更多的通过影响资本形成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侯胜东[7](2019)在《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文中指出自近代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划定了时间表,也就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一条,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更不应该仅仅依照西方的产业结构现代化模式来推行。制度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假设,将制度性因素纳入了一般经济分析的范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仅有制度而没有制度创新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要保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绩效,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作支撑。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来源和形成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证明和阐释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机理;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聚合型的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产业结构理论重视技术的量化研究,而轻视理论的质性分析。在本论文的前三章中,就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界定。其中,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进展、可能的边际贡献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框架。在第四章,就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做了具体阐释。在第五章中,选取了聚合型制度的具体指标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在第六章中,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动因以及内源型制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正负影响作了具体研究。在第七章中,选取了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聚合型制度创新对其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另外,选取了以印度、前苏联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聚合型制度创新在其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第八章中,本文以实证分析和质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基础,谈论了在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措施。在第九章中,就本文的结论和研究局限作了说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决定了不同经济体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内源型的制度创新可以在产业结构现代化提供新的增量激励,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帕累托改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要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综合历史上不同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的切实国情,因地制宜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而言,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不同主体的内源型制度功能,应该发挥市场、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性作用,以进取的民族精神、悠久的文化底蕴、科学的理论导向、广大的阶层基础以及新发展理念为内源型动力,以聚合型制度创新网络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要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整体现代化演进,又要实现三大产业结构内部的现代化。
程翔[8](2019)在《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矛盾和关注焦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当前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金融体系通过资本形成与导向机制、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引导金融资源由盈余部门向短缺部门流动,这一资金供需双方间的链接与路径也影响着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企业的行为变化,发挥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带动作用。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组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然而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和效度还远远不够,区域间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平衡,并未充分发挥其市场定价、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功能优势。推动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发展、使资本市场层次划分更能适应新常态中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对于解决我国的融资矛盾问题至关重要。产业结构在供求因素、技术因素、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等的共同驱动下不断进行调整,金融资本的配置结构对整个产业配置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从逻辑层面来看,资本市场通过甄别机制、匹配机制、耦合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开放程度是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实现条件。将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维度拓展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高级化、国际化、普惠化,并构建由4个维度、14个指标组成的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的主客观赋权,在融入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能够反映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发展水平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差异悬殊,但是呈现出省际差异逐年缩小的态势。另外,我们也可以发现2004-2016年期间我国省域产业结构指数呈现明显的“东部居高、中部居中、西部居低”的区域差异特征;在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高级化、国际化、普惠化等维度上,不同省份间呈现较大的发展差异。使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个市场1745家企业的数据,设计投入产出指标,运用三阶段SBM模型将环境等随机因素剔除后发现,资本市场各个产业的融资效率均有所改善,沪深主板市场的行业平均融资效率增长幅度高于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在各个市场的融资效率较高,但年度间的波动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较剧烈;各个市场间的全要素融资效率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同增同涨的态势,市场间的融资效率差距很小,以沪市和深市为代表的主板市场的总体表现好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地区间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改善明显,地区间融资效率的差异明显缩小;主板市场融资效率的增长幅度高于中小板市场,创业板融资效率地区间的差异在所有市场中最为明显。市场化改革弱化了行政区划上的障碍,各个地区产业结构和资本市场发展在地理上存在空间依赖性(空间自相关)和溢出效应,所以从省域层面考察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时,须考虑各省域在空间上的关联。采用探索性空间信息系统印证了我国省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相关性,设置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资本市场融资效率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空间正相关性,省域之间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样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省域间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资本市场融资效率通过空间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促进作用,周边省域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和融资效率均对本省产业结构的改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和对策,应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为实体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因地制宜实现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精准服务等方面精心谋划,将省域间的空间相互效应纳入到资本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距分析与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在省域间的辐射作用。
吕建[9](2019)在《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及其有效性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货币当局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方案,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也不可避免地复杂化。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信贷渠道开展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力,为供给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实现中长期内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和谋求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目标。从中国经济发展和货币操作历程来看,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机构特征决定了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基础性地位。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面临的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施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了新的调控诉求。面对经济放缓,中国传统的宏观调控主要在需求侧,但长期过度使用带来了生产要素的错配、投资回报递减、产能过剩等副作用。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为了配合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新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但是,当前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还存在不少问题,信贷资金与实体经济发生背离,未能发挥货币政策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调控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能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环境。因此,探讨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对于解决目前国内供求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本文试图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及其结构效应进行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本文共有7个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和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理论,并从传导环节、金融市场发展和传导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剖析了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具体而言,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入手,重点梳理了基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摩擦等信贷传导渠道理论,为第三章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从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入手,剖析了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加速器理论和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后文探究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提供研究框架。第二章为供给侧改革及其对信贷渠道的影响。回顾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效应以及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并总结了每一历史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机理。同时,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政府当局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和供给侧改革目标,进一步剖析供给侧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并描述了供给侧改革下信贷渠道的调整。第三章对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产生的新变化,重点描述了中国近几年采用较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实施效果。利用1998-2017年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月同比增长率(CR)作为信贷渠道的代理变量,以广义货币量(M2)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建立了VAR模型并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两个阶段分析货币与信贷、信贷与产出以及通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对信贷渠道第一阶段货币政策至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效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信贷渠道第二阶段金融机构至GDP/CPI(商业银行到实体经济产出)传导检验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第四章对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的产能过剩行业和非产能过剩行业的角度入手,利用产能过剩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动因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结构,发现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然后,基于2001-2017年2663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数据,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CR)来反映我国信贷传导渠道,依次使用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例、金融负债比例、信贷资源配置考察企业融资结构,构建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探究我国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进一步聚焦于产能过剩行业,实证检验了信贷渠道对此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的杠杆率和金融负债率,即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效的降低了产能过剩行业的杠杆率,但在信贷宽松年份产能过剩行业的银行贷款还是会有增加。第五章对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区域性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将我国划分成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开放度、产业多样化、金融一体化等方面来分析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检验信贷渠道在传导过程中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即货币政策传导实施效果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考察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检验信贷渠道是否存在区域效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面板模型固定效应分析,作为空间计量模型回归比较的基准。其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分析,包括空间杜宾模型(SDM)、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再次,分区域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检验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信贷传导渠道的区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渠道在全国范围和各经济区域内的空间效应是存在的,但是在四大经济区域内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略有不同,主要依赖于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状况。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对供给侧改革下未来我国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改革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几点思考;就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轩宇[10](2019)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的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产业协同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以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金融理论、产业协同发展理论和金融支持产业协同发展理论为依据,以分析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基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环境为背景,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法、SWOT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全面研究京津冀地区金融行业的特点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所处的大环境,找出现今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金融支持所处的位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力的参考,加速合理与高效的金融扶持政策出台,为金融体系提出可行性的发展策略,以期金融支持能够高效、快速和全面地促进三地的产业协调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京津冀经济圈的健康、稳定、和谐和快速地发展。通过模型的建立和理论分析,提出了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多项建议。对于金融体系来说,要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能力。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本级的政策构架,明确金融行业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区域生态链的建设,加强金融资金、财政财力、监管部门的配合,完善金融主体生态链监管体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推动金融创新等,从而通过政策引导加强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图1幅;表25个;参76篇。
二、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税制结构相关研究 |
2.1.1 税制结构及其优化理论 |
2.1.2 税制结构的经济效应 |
2.2 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界定 |
2.2.2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2.3 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 |
2.3.1 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政府角色及其政策有效性 |
2.3.2 税系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 |
2.3.3 税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 |
2.4 文献评述 |
2.4.1 现有文献取得的成果 |
2.4.2 研究启示 |
第3章 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历程与产业结构演变实践分析 |
3.1 中国税制结构变迁历程 |
3.1.1 中国税制结构的演变路径及特征 |
3.1.2 中国区域税制结构变更进程 |
3.2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
3.2.1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阶段及特征 |
3.2.2 三次产业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
3.2.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
3.3 中国税制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性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4.1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作用机理 |
4.1.1 资源配置效应 |
4.1.2 全要素生产率效应 |
4.1.3 门槛效应 |
4.2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间接作用机理 |
4.2.1 需求视角下税制结构影响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 |
4.2.2 供给视角下税制结构影响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 |
4.2.3 对外开放视角下税制结构影响结构优化的理论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测度 |
5.1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 |
5.1.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方法 |
5.1.2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水平测度 |
5.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测度 |
5.2.1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度量方法 |
5.2.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测度 |
第6章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基准模型与实证检验 |
6.1.1 实证研究设计 |
6.1.2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3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2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
6.2.1 实证研究设计 |
6.2.2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门槛效应分析 |
6.2.3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门槛效应分析 |
6.3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异质性检验 |
6.3.1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异质性影响 |
6.3.2 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异质性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7.1 实证研究设计 |
7.1.1 中介效应模型 |
7.1.2 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7.1.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7.1.4 数据平稳性检验 |
7.2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机制检验 |
7.2.1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的总体效应 |
7.2.2 税制结构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7.2.3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的直接效应 |
7.2.4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分析 |
7.3 税制结构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机制检验 |
7.3.1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的总体效应 |
7.3.2 税制结构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7.3.3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的直接效应 |
7.3.4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中介效应分析 |
7.4 税制结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异质性检验 |
7.4.1 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异质性影响 |
7.4.2 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异质性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与分析 |
7.5.1 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稳健性检验 |
7.5.2 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税制结构改革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
8.1 问题的提出 |
8.1.1 政策背景 |
8.1.2 研究假设 |
8.2 实证研究设计 |
8.2.1 双重差分法 |
8.2.2 模型设定 |
8.2.3 变量与数据 |
8.2.4 共同趋势检验 |
8.3 “营改增”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
8.3.1 基准回归 |
8.3.2 稳健性检验一:替换被解释变量 |
8.3.3 稳健性检验二:反事实分析 |
8.4 企业所得税改革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
8.4.1 基准回归 |
8.4.2 稳健性检验一:替换被解释变量 |
8.4.3 稳健性检验二:反事实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深化增值税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9.2.2 推动消费税改革以引导消费行为促进产业转型 |
9.2.3 完善企业所得税改革“加减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
9.2.4 继续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助推产业升级 |
9.2.5 推进地方税体系改革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发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2)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概念及解析 |
2.1.2 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及解析 |
2.2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2.2 公共经济理论 |
2.2.3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2.4 产业政策理论 |
2.3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2 产业布局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有经济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有经济布局相关研究综述 |
2.4.3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研究综述 |
2.4.4 产业布局调整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5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6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7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基础 |
3.1 中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回顾及现状分析 |
3.1.1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历程回顾 |
3.1.2 国有经济总量布局的演变及特征 |
3.1.3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 |
3.1.4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的演变及现状分析 |
3.2 主要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国际经验 |
3.2.1 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美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概述 |
3.2.2 基于发展阶段的英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历程回顾 |
3.2.3 立足于国情的日本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演进历程 |
3.3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分析 |
3.3.1 产业结构优化的演变历程及趋势 |
3.3.2 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分析 |
3.4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
3.4.1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 |
3.4.2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 |
3.4.3 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新使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理论机制 |
4.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影响分析 |
4.1.1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4.1.2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
4.2 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1 基于公共政策类和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2 基于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 基于制度基础的影响机制分析 |
4.3.1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市场化的作用 |
4.3.2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政府经济干预的作用 |
4.4 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1 不平衡增长理论视角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国家战略的作用 |
4.4.2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影响中国家战略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5.1 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总体影响的检验 |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3 稳健性检验 |
5.2 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异质性检验 |
5.2.1 公共政策类及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检验 |
5.2.2 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5.3 不同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3.1 公共政策类和特定功能类国有经济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3.2 一般商业类国有经济分类下的内在作用机制检验 |
5.4 国家发展战略视角下国有经济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相关检验 |
5.4.1 基于国家战略相关行业的分组检验: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例 |
5.4.2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的内在影响机制检验 |
5.4.3 基于国家战略相关行业的分组检验:以供给侧改革为例 |
5.4.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内在影响机制检验 |
5.5 基于国有经济产业布局维度国有资本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
5.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5.2 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5.5.3 国有股权结构分组下的异质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检验 |
6.1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总体影响的检验 |
6.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3 稳健性检验 |
6.2 制度基础作用下的内在机制检验 |
6.2.1 基于对外开放程度和政治激励的调节作用检验 |
6.2.2 基于市场化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基于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检验及机制检验 |
6.3.1 基于不同区域范围的异质性检验 |
6.3.2 不同区域范围分组下基于区域特征的中介效应检验 |
6.4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效应 |
6.4.1 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
6.4.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6.4.3 国有经济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
6.5 基于国有经济区域布局维度国有资本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
6.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5.2 国有资本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6.5.3 国有股权结构分组下的异质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政策建议 |
7.1 明确各类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及合理规划其战略性调整的方向 |
7.2 完善市场机制与改进政府干预方式以优化制度基础 |
7.3 服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以确保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战略性 |
7.4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空间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3)绿色信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绿色信贷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绿色信贷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绿色信贷概念 |
二、发展绿色信贷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理论 |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 |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绿色信贷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发挥的作用 |
一、整合资金供给,满足技术进步 |
二、解决外部不经济,提升管理能力 |
第四节 绿色信贷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 |
一、资金形成机制 |
二、资金导向机制 |
三、信用催化机制 |
四、整合与分散机制 |
第三章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现状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
一、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历程 |
二、我国绿色信贷的规模与结构 |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构成 |
二、污染物排放情况 |
第三节 我国绿色信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 |
一、过度依赖环保部门提供的信息 |
二、绿色信贷政策缺乏弹性 |
三、绿色信贷实施环节过于集中 |
四、政府激励机制欠缺 |
五、人才缺失与创新不足 |
第四章 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产业结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与数据选择 |
二、结果检验与分析 |
第五章 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的建设 |
一、完善信贷框架与监测体系 |
二、完善考核体系与政策法规 |
第二节 细化绿色信贷标准 |
一、出台相关指导意见 |
二、制定绿色信贷统一标准 |
第三节 完善信息共享与信息披露机制 |
一、完善信息共享 |
二、完善信息披露 |
第四节 完善政府激励措施 |
一、经济激励措施 |
二、非经济激励措施 |
第五节 推动绿色信贷产品的更新,培养专业化人才 |
一、推动产品更新 |
二、培养专业人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基本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 |
三、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四、地方政府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研究设计 |
第一节 调查情况说明 |
一、调查缘由 |
二、调查范围 |
第二节 调研方法和手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二、访谈与座谈 |
第三节 调查的重难点 |
一、调查的重点 |
二、调查的难点 |
第二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调查情况描述 |
第一节 基本数据 |
一、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
二、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配置情况 |
三、政府对产业引导承接情况 |
四、政府的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情况 |
五、人力资源素质及人才引进 |
六、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 |
第二节 主要事实 |
一、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
二、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源配置 |
三、产业引导承接 |
四、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 |
五、人力资源素质 |
六、优化公共服务职能和营商环境 |
第三节 总体状况 |
第三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不够完善明晰 |
二、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
三、产业引导承接力度不够 |
四、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实施效果不尽人意 |
五、人才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
六、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不能满足需要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缺乏明确细则 |
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弥补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
三、政府对区域产业承接及结构变化的整体认识还有不足 |
四、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税收、金融支持与服务不到位 |
五、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不足 |
六、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不足,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
第四章 改进措施 |
第一节 完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
一、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
二、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形成长效导向机制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 |
一、合理利用资源禀赋 |
二、做好资源统筹规划 |
第三节 强化认识,加大新兴产业的引导承接力度 |
一、强化产业引导承接认知 |
二、加大新兴产业承接力度 |
第四节 加大财政税收和融资支持与服务力度 |
一、提高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
二、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
三、加强融资扶持力度 |
第五节 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一、转变发展思路,淡化传统政绩观念 |
二、加大政府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
第六节 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环境建设 |
一、优化公共服务 |
二、加强环境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规范分析法 |
1.3.2 实证分析法 |
1.3.3 投入产出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产业结构界定 |
2.1.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1.3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
2.1.4 产业结构发展水平测度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
2.2.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2.2.3 产业政策有效性争论 |
2.2.4 最优产业结构测算 |
2.2.5 主导产业选择 |
2.2.6 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
2.2.7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2.3.1 研究文献评价 |
2.3.2 本文拓展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概念 |
3.1.2 产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念 |
3.2 产业结构调整一般理论 |
3.2.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3.2.2 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模式 |
3.2.3 产业结构调整的评价指标 |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3.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 |
3.3.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
3.3.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目标 |
3.3.4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 |
3.3.5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式 |
3.3.6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进入新时代前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特殊的“工业化”阶段 |
4.1.2 改革开放后从纠正失衡到均衡发展阶段 |
4.1.3 本世纪以来重工业化阶段 |
4.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变化新趋势 |
4.2.1 产业产值结构逐渐实现高度化 |
4.2.2 产业要素配置结构日趋合理化 |
4.2.3 产业发展动力结构以技术创新为主 |
4.2.4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
4.2.5 产业区域布局结构日渐协同化 |
4.3 当前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1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4.3.2 中国三次产业间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分析 |
5.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1.1 第一产业结构现状 |
5.1.2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1.3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2.1 第二产业结构现状 |
5.2.2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3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与问题 |
5.3.1 第三产业结构现状 |
5.3.2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5.3.3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方向选择 |
6.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 |
6.1.1 变量的选取 |
6.1.2 模型的建立 |
6.1.3 实证分析 |
6.1.4 实证分析结论 |
6.2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选择 |
6.2.1 模型的设定 |
6.2.2 数据的选取 |
6.2.3 影响力系数分析 |
6.2.4 感应度系数分析 |
6.2.5 赫希曼判别基准分析 |
6.2.6 实证分析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
7.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1.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1.2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2.1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2.2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3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3.1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3.2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4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及经验借鉴 |
7.4.1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演进历程 |
7.4.2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借鉴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建议 |
8.1 多措并举,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1.1 高度重视市场决定性作用 |
8.1.2 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职能 |
8.1.3 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8.2.1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8.2.2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8.2.3 加快农业创新驱动速度 |
8.2.4 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 |
8.3 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机遇,推动工业向4.0 迈进 |
8.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8.3.2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 |
8.3.3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8.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8.4 以中国制造2025 为指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 |
8.4.1 政府全面统筹规划 |
8.4.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8.4.3 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
8.4.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8.5 统筹协调,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
8.5.1 健全发展机制体制 |
8.5.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8.5.3 推动科技创新建设 |
8.5.4 实施一地一策方案 |
8.5.5 加大宣传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金融集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金融集聚综述 |
2.1.1 金融集聚的内涵 |
2.1.2 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 |
2.1.3 金融集聚的动因 |
2.1.4 金融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 |
2.2 产业结构升级综述 |
2.2.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 |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2.2.4 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方法 |
2.3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综述 |
2.3.1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因素 |
2.3.2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集聚效应视角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3.1.1 金融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1.2 金融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2 金融功能视角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3.2.1 金融集聚的动员储蓄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2.2 金融集聚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2.3 金融集聚的风险管理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3.3 金融细分行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3.3.1 金融细分行业集聚与金融整体行业集聚的关系 |
3.3.2 金融细分行业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金融集聚水平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
4.1.1 金融集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
4.1.2 测度方法与实施步骤 |
4.1.3 我国金融集聚水平的现状分析 |
4.2 我国产业结构水平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
4.2.1 产业结构水平的测度方法 |
4.2.2 我国产业结构水平的现状分析 |
4.3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检验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
5.1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说明 |
5.1.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地区与行业差异分析 |
5.2.1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地区差异分析 |
5.2.2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行业差异分析 |
5.3 基于面板VAR模型的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影响分析 |
5.3.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3.2 平稳性检验 |
5.3.3 滞后阶数的选择 |
5.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门限特征 |
6.1 金融集聚的门限特征与研究方法 |
6.1.1 金融集聚门限特征的理论分析 |
6.1.2 门限模型研究方法 |
6.2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门限特征检验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3 面板数据模型的结果及分析 |
6.2.4 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及分析 |
6.3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门限特征的地区差异分析 |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3.2 分地区门限效应检验 |
6.3.3 分地区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分析 |
7.1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 |
7.1.1 资本形成的传导路径 |
7.1.2 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 |
7.2 中介效应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
7.2.1 中介效应模型介绍 |
7.2.2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7.3 金融集聚通过资本形成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
7.3.1 模型构建 |
7.3.2 变量说明 |
7.3.3 资本形成的中介效应检验 |
7.4 金融集聚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
7.4.1 模型构建 |
7.4.2 变量说明 |
7.4.3 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 |
(二)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 |
(三)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 |
五、可能的边际贡献 |
第二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基础理论 |
一、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产生 |
(二)中国的现代化理论 |
(三)西方的现代化理论 |
二、产业结构理论 |
(一)西方主流产业结构理论 |
(二)马克思的产业结构思想 |
(三)中国特色产业结构理论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四、国家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理论 |
(二)新李斯特国家发展理论 |
(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五、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和聚合型制度的研究界定 |
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界定 |
(一)基本内涵 |
(二)影响因素 |
(三)阶段划分 |
(四)主体分析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界定 |
(一)制度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涵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构成 |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功能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关系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必要性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一产业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二产业 |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三产业 |
四、小结 |
第四章 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机理分析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四个维度 |
(一)国土空间开发维度 |
(二)市场体系建设维度 |
(三)企业能力培育维度 |
(四)社会全面发展维度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动力机制 |
三、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质量 |
四、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 |
(一)制度路径依赖的一般解释 |
(二)制度路径依赖的反馈机制 |
(三)制度路径依赖的演化修正 |
五、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
一、指标的选择及其解释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指标的基本原则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构建 |
二、结构方程研究设计与模型建构 |
(一)研究设计 |
(二)模型构建 |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聚合型制度创新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结构方程模型 |
(三)研究结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聚合型制度创新及制度约束 |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的总体特征 |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49~1978) |
(二)第二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78~2013) |
(三)第三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2013~) |
三、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第一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二)第二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四、新时代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成就 |
(二)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容 |
(三)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特征 |
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约束 |
六、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的比较分析 |
一、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美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德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日本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转型国家的制度演进与产业结构 |
(一)苏联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印度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阿根廷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小结 |
第八章 推动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完善市场体系制度建设,优化整体营商环境 |
(一)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 |
(二)加强产权体系建设,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
(三)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
二、加强聚合型动力支持,形成强化多主体创新 |
(一)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二)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
(三)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以优秀文化聚合制度创新 |
三、助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
(一)推进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 |
(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精准化 |
(三)推进现代化产业组织政策的变革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写在后面的话 |
(8)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脉络 |
2.1.1 早期研究 |
2.1.2 近现代研究 |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测度 |
2.2.1 评价指标体系 |
2.2.2 测算方法 |
2.3 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
2.4.1 国外相关研究 |
2.4.2 国内相关研究 |
2.5 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
2.5.1 国外相关研究 |
2.5.2 国内相关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与逻辑 |
3.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问题与驱动因素 |
3.1.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3.1.2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3.1.3 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 |
3.2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态势 |
3.2.1 形成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 |
3.2.2 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
3.3 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逻辑 |
3.3.1 作用机制 |
3.3.2 实现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评价 |
4.1 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维度的拓展与指标设计 |
4.1.1 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 |
4.1.2 产业结构调整高级化 |
4.1.3 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 |
4.1.4 产业结构调整普惠化 |
4.1.5 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检验 |
4.2 基于主客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设置 |
4.2.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4.2.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4.2.3 综合权重的确定 |
4.3 产业结构调整指数生成与分析 |
4.3.1 指数生成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资本市场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5.1 空间计量理论与方法 |
5.1.1 空间自相关 |
5.1.2 空间权重矩阵 |
5.1.3 空间计量模型 |
5.2 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评价 |
5.2.1 评价指标选择 |
5.2.2 指标权重设定 |
5.2.3 资本市场发展指数测算 |
5.2.4 结果分析 |
5.3 实证设计与结果 |
5.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3.2 空间权重矩阵设置 |
5.3.3 空间自相关检验 |
5.3.4 实证过程与结果 |
5.3.5 内生性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6.1 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的测算 |
6.1.1 三阶段SBM模型的设计 |
6.1.2 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6.1.3 第一阶段结果与分析 |
6.1.4 第二阶段结果与分析 |
6.1.5 第三阶段结果与分析 |
6.1.6 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的时空分析 |
6.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6.2.1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6.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实证结果 |
6.3.2 内生性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分析 |
(二)关于信贷渠道在我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
(三)信贷渠道下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与银行贷款渠道 |
(四)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 |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理论 |
二、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 |
二、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对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阐释 |
三、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对货币政策区域结构效应的探讨 |
四、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理论对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新视角剖析 |
第三节 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传导环节因素 |
二、金融市场发展因素 |
三、传导主体行为因素 |
第二章 供给侧改革及其对信贷渠道的影响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及信贷渠道的重要性 |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 |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 |
三、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及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 |
第三章 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一节 供给侧改革下信贷渠道调整的现实描述 |
一、供给侧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新要求 |
二、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 |
第二节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有效性实证研究 |
一、VAR模型原理 |
二、实证方法 |
三、实证结果 |
四、信贷规模——传递机制还是政策工具? |
第四章 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以产能过剩行业为例 |
第一节 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结构分析 |
一、产能过剩概念及内涵 |
二、产能过剩与其他概念的异同 |
三、产能过剩的成因 |
四、产能过剩的衡量标准 |
五、信贷渠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 |
六、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结构分析 |
第二节 信贷渠道对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结构影响的检验 |
一、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数据回归分析 |
第五章 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以区域效应为例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现状描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区域效应的作用机制 |
三、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及其区域效应现状 |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 |
一、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
二、空间计量模型 |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四、数据基本处理 |
第三节 信贷传导渠道区域效应的检验 |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
一、基于总量视角来看 |
二、基于结构视角来看 |
政策建议 |
一、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完善落后地区信贷渠道 |
三、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 |
四、进一步拓宽与疏通银行信贷资金渠道 |
五、修复理直银行信贷资金渠道,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
六、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商业银行信贷渠道转型 |
七、振兴实体经济,为银行信贷资金提供更多投资渠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金融支持的内涵和内容 |
2.1.2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2.2.2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理论 |
2.3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 |
2.3.1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
2.3.2 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
第3章 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 |
3.1.1 京津冀一体化政策前三地产业结构概述 |
3.1.2 京津冀一体化政策前三地各产业GDP贡献值分析 |
3.2 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金融支持措施 |
3.2.1 京津冀协同发展峰会为各金融机构指明方向 |
3.2.2 银行业制定相关金融政策 |
3.3 对现行金融政策效果进行评估 |
第4章 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SWOT分析 |
4.1 金融支持在京津冀地区的区位优势 |
4.1.1 京津地区金融实力强劲 |
4.1.2 金融行业本身的优势 |
4.1.3 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赖 |
4.2 金融在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劣势 |
4.2.1 三地经济金融发展差距较大 |
4.2.2 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低 |
4.2.3 金融行业投资理念不够科学 |
4.2.4 金融行业创新能力缺乏 |
4.2.5 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
4.2.6 金融政策缺乏远景规划 |
4.3 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恰逢机遇 |
4.3.1 政府政策支持 |
4.3.2 天津拥有金融创新成果 |
4.4 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
4.4.1 全球金融形势严峻 |
4.4.2 网络金融冲击实体经济 |
4.4.3 金融实力无法满足产业协同发展的需求 |
4.4.4 金融支持对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无法计量 |
4.4.5 产业协同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复杂多变 |
第5章 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
5.2 明确金融支持京津冀产业发展的定位 |
5.3 加强区域金融生态链建设 |
5.4 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 |
5.5 实现京津冀区域多部门联动协作 |
5.6 提升金融支持产业协同发展的能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张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迟也迪. 吉林大学, 2021(02)
- [3]绿色信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D]. 武昊.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调查与研究[D]. 王家波.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5]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陈丹. 辽宁大学, 2019(10)
- [6]金融集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一乔.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D]. 侯胜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 程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9]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D]. 吕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李轩宇.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