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96名知识分子心身健康及职业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蓉蓉[1](2019)在《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衡量标志,目前,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需要相比以往任何时段都要强烈。教师是立教之本,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依靠优质的教师队伍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坚持内涵发展,在高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教职工的素质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也日益引起关注。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开始,而中国学者对此的研究开展较晚,前期主要以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成果为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国内的学者主要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在职业倦怠理论、研究内容、影响因素、干预与对策中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研究。在实证研究方法上,基于马斯拉奇的职业倦怠量表为基础,开发、编制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各行业职业倦怠量表。这不仅丰富了职业倦怠的研究视域,也为职业倦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教师、公务员、医护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以助人为特点的职业群体受到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职业倦怠是一种负性的综合症,是各行业人士普遍存在的职业问题之一。对个体而言,它会造成身体不适、增加慢性疾病患病风险并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对身心健康不利;对组织而言,它会造成消极怠工、离职意向,对工作绩效必然造成影响。本文选取233名南京市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进行职业倦怠相关测量,运用统计分析法对相关数据开展了如下工作:检测南京市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总体倦怠水平以及职业倦怠三维度的分布情况;运用了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对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描述;运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各维度与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南京市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0.29%;人口统计学各个变量对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源量表各维度产生了显着性差异;工作压力源量表中,除工作环境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维度之间、组织支持压力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外,其余均存在显着相关性。
张一帆[2](2018)在《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与改进对策 ——以C市M小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一份平凡的职业,却有着神圣的职责。平凡的职业欲完成神圣的职责,必先有良好的职业生存状态。良好的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能够促进教师积极从业,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职业活动的绩效。城乡结合部小学因其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特殊性,地理位置、设施、管理等一系列的改变使得教师来源变得复杂。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队伍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本地成长的教师,这类教师教学已形成固定模式,教师角色转变困难重重。第二类是大、中专院校分配的年轻教师,这类教师拥有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是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面临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不及城市小学的现状,这类教师多数在另谋出路。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教学环境差及待遇低等物质条件导致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在适应城市的教育及生活,融入城市的主流文化过程中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内心尚存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为人师表的使命感,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使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亦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食求饱,居求安”是生存的基础,理想是生活的保障。因此,欲深入了解教师职业生存状态,既要关注教师的物质层面即健康状况、工作性质、经济待遇、教学条件、生活内容、社会地位等,又要关注教师的精神层面即心理压力、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自我成就感、自我满意度、自我发展等。因此,本研究将针对研究对象的身心健康状态,专业生存状态,薪酬与幸福感状态三方面的现状进行叙述与分析(研究维度的界定详见第二章第三节),探寻导致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现状的原因,进而提出对其职业生存现状加以改进的对策,以期能够弥补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在此方面的不足,为教师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育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及对策,促进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由导论、正文(五章)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起源、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做了简要陈述。第一章,理论起点: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方面,核心概念的界定是探讨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首要问题,对核心概念进行形而上的省思与叩问,试图从本体论视角划定本研究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对“城乡结合部教育”进行综述,为本研究确立新起点;对“教师职业生存状态”进行综述,为本研究开拓新空间。第二章,理论解读: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理性认识。基于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对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的发生场域进行分析,阐释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结构和特征。第三章,调查设计:呈现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路线与方法以及调查实施的基本步骤,选取具有特殊性及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进行访谈调查及问卷调查。为了更加直观呈现出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现状,本研究同时对城市小学教师和乡村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做对比分析。第四章,调查结果与问题审视:整理调查数据结果,对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状态的身心健康状态、专业生存状态、薪酬与幸福状态加以呈现。审视当前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呈现出“疲顿的个人生活”、“失落的职业认同”、“城乡结合部中的异乡人”的困境,从教师身心健康状态、专业生存状态、薪酬与幸福感状态三维度进行归因剖析。第五章,对策建构: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改进对策。改善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是本研究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是理论者和实践者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走向生命关怀、走向生命自觉和走向优雅生存三维度出发,具体而言:引导教师注重健康生活、营造尊师重教的和谐工作氛围、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时空、拥有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意识,走向生命关怀;扩展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培养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职业态度、端正对学生与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走向生命自觉;提高薪酬水平、提升社会地位、提升入职门槛、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走向优雅生存。
宋晶晶[3](2017)在《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的基本情况、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及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掌握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状,分析影响工作现状的因素,为制定改善我市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在开封市10所“0-6”岁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工作的196名康复教师全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调查问卷》,由基本情况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压力量表、工作满意量度量表四部分组成。采用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从职业倦怠总体平均分看,有1.0%的残疾儿童康复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高等程度,58.7%的康复教师处于中等程度,40.3%的康复教师处于低等程度。通过分析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平均分发现,有11.2%的康复教师情绪衰竭比较严重,3.1%的康复教师人格解体比较严重,3.6%的康复教师成就感处于偏下水平。2.残疾儿童康复教师的工作压力等级处于“较低”到“较高”之间,其中“较高”水平的占全体的4%,“中等”水平的占全体的32%,“较低”水平的占全体的64%。工作压力各题的平均分介于1.87与3.42之间。在七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学生维度、家长维度、社会家庭维度、工作维度、个人维度、管理维度、同事维度。3.残疾儿童康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集中于“中等”和“较高”之间,其中“较高”水平的占全体的70%,“中等”水平的占全体的30%。工作满意度各题的平均分介于2.92与4.12之间。在五个维度中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工作维度、领导维度、环境维度、升迁维度、报酬维度。结论:1.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偏低程度,没有达到很高程度;99%的残疾儿童康复教师为轻、中度职业倦怠水平,1%的康复教师为重度职业倦怠水平。影响残疾儿童康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单位属性、学历、工作年限、用工性质、收入和康复类别。2.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的工作压力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没有达到很高程度;96%的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压力处于较低、中等程度,4%的康复教师工作压力处于较高程度。影响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有:单位属性、用工性质、年龄和收入。3.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还未到达很高水平;70%的康复教师工作满意度较高,30%的康复教师工作满意度为中等。影响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单位属性、康复类别、用工性质、工作年限和学历。
张娟,覃丽君[4](2017)在《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生活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考察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职业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幸福感在心理授权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358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心理授权量表、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高、低心理授权水平教师(各97名)在职业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0<t<11.83,P<0.01)。心理授权与生活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相关(0.213<r<0.541)。职业幸福感和心理授权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联合预测力为24.9%(F=60.268,P<0.01)。心理授权还通过职业幸福感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大小为0.1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34%。结论心理授权、职业幸福感对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有显着影响,职业幸福感在心理授权和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王东[5](2017)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跨文化适应机制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跨文化适应是个体从母国文化进入东道国文化之后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上的适应,表现为外在行为的变迁和内在心理状况的改善。传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将跨文化行为视为一种会给个体带来消极影响的风险因素,而以往的“文化休克”理论、跨文化适应曲线理论、跨文化适应策略理论等,也都主要着眼于适应的不良后果和消除。然而,随着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引入,近年来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更多地着眼于适应的积极方面。基于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型,本研究聚焦于积极的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希望通过这种探索了解促成积极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及积极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养成机制。为了探索促成积极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一通过质性研究的方式,以积极的跨文化适应者为研究对象,探索积极跨文化适应的标准、动力和表现。在通过质性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获得研究材料之后,本人又通过扎根理论对研究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积极跨文化适应的主要标志是对跨文化实践拥有“激情”,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成就动机、较强的韧性、高度的沉浸感、极强的目的性。对某些个体而言,跨文化动力来自于“年轻却没有根”,即出于文化自我统合的需要;对某些个体而言,跨文化动力来自于“’神’的祝福”,也就是出于内在的精神追求。积极跨文化适应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拥有高度的自信,即对跨文化学习的高自我效能感;其次是推动社会公义,即能做出重大且有社会意义的贡献;最后是成为“新人”,即多元文化自我的形成。通过对于己有相关理论的检验,研究一得出这样的结论,积极的跨文化适应无法完全为现有的理论所阐释,而针对跨文化行为的使命感,可以被认为是影响积极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形成机制,研究二基于研究一的结论,在研究中引入了使命感变量,探索使命感在跨文化适应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引入四维文化智力这个变量,以描述跨文化适应的形成过程和养成机制。研究二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问卷中的社会支持和文化距离分别是作为跨文化适应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因素而存在的,跨文化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水平是作为跨文化适应结果而存在的,四维文化智力和针对跨文化学习的使命感则是作为中介调节变量而存在的。在对北京和武汉四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本研究得出了基于使命感的跨文化积极适应理论模型:针对跨文化行为的使命感和四维文化智力是文化距离和跨文化适应水平之间的中介变量,使命感中介了文化距离的消极影响,并且在文化智力的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维度上中介了文化距离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研究一和研究二所得出的结论,丰富了原有的跨文化适应理论,为我们从积极的角度理解跨文化适应增添了新的认识。这项研究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对于我们进行来华留学生的奖学金管理,对于跨文化适应培训课程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唐开福[6](2014)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文中认为精神生活是人全面发展与人的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它能够提升人的生存境界,赋予人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关怀。每个时代的人,在其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是希望追求同他们那个时代物质生活相一致甚至超越那一时代的精神生活,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师作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资源之一,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不仅影响着其个人的发展,同样影响着农村学生、农村教育以及农村社区居民的生命成长。本文旨在全面了解田野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农村教师、在校学生、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亲属等进行观察、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尝试勾勒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变迁图景与可能缺失,同时深入探讨问题产生的内外因素与解决路径。通过田野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精神生活对农村教师个体的生命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有助于拓展农村教师对教育范畴的认识;第二,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智慧的养成乃至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为农村教师个体发展提供方向和注入动力。结论二,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能够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推进教师从“职业道德”向“个体道德”回归,并最终向更高层次的“公共道德”跃升,从而有效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结论三,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与农村少年儿童个体生命成长和命运走向息息相关,高层次的教师精神生活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能够引领农村学生、农村居民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结论四,当前农村教师个体之间的精神生活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的精神生活之间各有特点,但并不完全排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些交叉,只是某一类型中的某一主导因素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当前农村教师的精神生活还存在一些缺失,如生命立场缺乏和主体性的缺失、公共性隐退和情感的变异、价值体系缺失与生活意义的失落。结论五,当前城乡社会发展失衡、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冲突、大众传媒和城市消费主义文化影响、教师政策缺陷以及个体化社会带来的公共生活瓦解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是造成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现实境遇的外部因素,而农村教师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则是造成他们各自精神生活类型差异的主观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精神生活层次,丰富农村教师精神生命的内涵,不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更好的为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服务,必须从农村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思想以及教师个体等维度着手改革和完善,构建出一套基于当前中国农村教育实情的教师精神生活之系统理论。
李俊峰[7](2013)在《吉林省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高等院校的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工作没有时间界限和空间界限,以及来自于家庭、生活、职称晋升、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较多。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调查表对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明确心理健康问题在某高校教师中的现状及其分布情况,确定影响该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相应人群的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保护和高校教师的健康,减少家庭、社会不必要的损失。方法: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某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应用自制调查表评定影响该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症状自评量表共包括90个问题,分属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9个因子和其他,是在国内外评定心理健康问题应用较多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自制调查表由人口学资料、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营养和运动等因子构成。结果:吉林省某高校教师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阳性率为16.0%,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躯体化、偏执、人际关系紧张和抑郁。总均分阳性率不同性别间差异无显着性;<30岁年龄组和30~39岁年龄组阳性率高于其它两组,<30岁年龄组最高,≥50岁年龄组最低,呈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助教和讲师阳性率高于其它两组,助教最高,教授最低,呈随着职称增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均分与工作无法得到认可、工作超负荷、家庭压力、吸烟、缺少锻炼和睡眠不足等6个因素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某高校898名教师中心理问题总分发生率为16.0%,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躯体化和人际关系紧张。吉林省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人群无差异,但强迫和躯体化得分高于常模,恐怖得分低于常模。女性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略高于男性教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某高校教师随着职称的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逐渐升高。助教的发生率最高,教授的发生率最低。心理问题发生率呈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趋势。青年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中老教师。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能力得不到认、工作超负荷、家庭压力、吸烟、缺少锻炼和随眠不足,且与之呈正相关。
刘文[8](2013)在《浙江省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浙江数据的观察》文中认为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壮大,从最开始的几百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36亿人,可见发展速度之快。浙江省是流动人口的吸纳大省,而且是吸纳外来人口大省。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到2012年为止,浙江省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400多万,并且预计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可见浙江省的流动人口规模之大。本文采用浙江省六普数据和第三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运用SPSS.20统计软件做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了浙江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及生活现状,以及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双变量交叉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且分为总体流动人口、男性流动人口和女性流动人口,构建了3个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探索各流动群体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和同质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流动人口与生活满意度相结合,根据回归结果,影响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评价的因素有三个:收入水平满意度、劳动强度满意度和家庭地位满意度。其中男性流动人口和女性流动人口之间存在差异性,并且男性和女性分别与总体也存在差异性。
胡湜[9](2013)在《使命取向对职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伴随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稳定、可预见的职业模式被打破,员工在频繁的生涯转换中必须进行更多的自我决策,而不能够继续依赖组织和外界的安排。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使命取向”——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一种积极观点——与一些积极组织结果密切相关,进而得到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然而,目前关于使命取向对组织结果的影响研究仍非常有限,而对其与这些后效变量的中间作用过程研究更是处于初级阶段,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探索并验证使命取向、职业弹性、工作资源等核心概念结构;②考查企业员工的人口学/组织变量上使命取向与职业弹性的特征分布;③检验使命取向、职业弹性、工作资源与职业满意度的关系假设模型,主要涵括三个方面:考查职业弹性在使命取向与职业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查工作资源在使命取向与职业弹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考查工作资源对使命取向.职业弹性-职业满意度整体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南京地区410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与AMOS18.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层次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及条件间接效应分析等,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研究变量的构念。使命取向和职业满意度均为单维结构;职业弹性为二阶单因素结构,包括灵活性、成就动机、主动性三个维度;工作资源为一阶四因素结构,包括自主性、社会支持、绩效回馈及晋升机会四个维度。其次,在部分人口学与组织变量上,员工的使命取向及职业弹性得分均存在显着差异。第三,使命取向、职业弹性与职业满意度三者两两相关,且职业弹性在使命取向与职业满意度之间起到显着的部分中介作用。第四,工作资源中的自主性与社会支持维度调节了使命取向与职业弹性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这两个维度的水平越高,职业弹性对于使命取向与职业满意度关系的中介作用越强,反之越弱。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及实践经验,本文对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进行了讨论,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王静娇[10](2012)在《关于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我国40多年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城镇独生子女政策,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突然来临,这种突然性是在人均收入刚刚进入小康社会背景下来到的,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痕迹还深深铭刻在老年群体内心世界的背景下到来的,这种经济背景、心理背景,以及远离社会职业生活,同时又能从媒体披露和生活消费品交易直接感受到许多阴暗影响;我国市场经济造成了不同城镇之间、不同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老年群体的几乎一生都处于我国的“低工资政策”的覆盖之下,缺少积蓄、子女贫困加上西方伦理影响,使很多老年人不能享受我国传统的“百善孝为先”的“天伦之乐”。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严重空白就是缺乏对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的保障措施,这一系列因素结合起来,使得我国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出现了大规模的异常表现、非伦理表现,甚至是犯罪表现。本文从我国的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调查开始,对老年的种种异常心理进行了分类研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社会环境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老年群体心理健康保障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本文的总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提出研究的问题,分析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相关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现阶段我国老年群体的心理现状,分析老年心理的非正常类型现状、道德沦丧现状以及犯罪现状。第三部分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因分析,分析老年群体的生存状况、晚年教育以及老年人群体的传统信仰危机。第四部分为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的国内外经验借鉴,分别借鉴了新加坡、德国和上海的老年心理健康保障措施。第五部分为普及我国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分别从老年心理健康辅导教育的优先策略、改善老年贫困群体的生存现状、加强对老年心理异常的预防与监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的。第六部分为结论。
二、296名知识分子心身健康及职业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96名知识分子心身健康及职业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
三、文献综述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内涵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职业倦怠 |
二、职业倦怠量表 |
三、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 |
第二节 相关内涵概述 |
一、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 |
二、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
第二章 调研访谈与问卷编制 |
第一节 深度访谈 |
一、访谈工作流程 |
二、具体访谈资料收集 |
第二节 访谈资料的整理 |
一、关于工作压力的分析 |
二、关于人际关系的压力分析 |
三、关于组织支持的压力分析 |
四、关于事业和家庭的冲突分析 |
第三节 问卷编制 |
一、研究模型 |
二、研究假设 |
三、调查方法设计 |
四、分析方法 |
五、问卷的测量工具 |
第四节 问卷预调查及信效度分析 |
一、预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 |
二、预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三、预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三章 实证研究及分析结果 |
第一节 正式问卷的数据收集 |
第二节 职业倦怠检出及分布情况 |
一、总检出率及各维度检出情况 |
二、职业倦怠程度的分布情况 |
第三节 基于统计方法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
一、基于T检验的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分析 |
二、基于方差分析的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分析 |
三、工作压力源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完善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对策 |
第一节 组织层面的对策分析 |
一、引入高校员工帮助计划,助力行政管理人员身心健康 |
二、加快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塑造专家型管理人才 |
三、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考评与激励机制,永葆职业动力 |
第二节 社会层面的对策分析 |
一、建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社会支持网络 |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声望 |
三、推进职业病防治法律的修订 |
第三节 个人层面的对策分析 |
一、正面压力,积极调节 |
二、性格特质,正确看待 |
三、公私平衡,综合协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与改进对策 ——以C市M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
(二)城乡教育变迁的冲击 |
(三)教师生存困境的触动 |
二、研究问题 |
(一)实际问题 |
(二)科学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调查法 |
(二)观察法 |
(三)比较法 |
五、可能创新与局限 |
(一)可能创新 |
(二)存在局限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为本研究划定问题域 |
(一)生存 |
(二)生存状态 |
(三)教师职业 |
(四)教师职业生存状态 |
(五)城乡结合部 |
二、关于“城乡结合部教育”的研究——为本研究确立新起点 |
(一)关于城乡结合部教师的研究 |
(二)关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研究 |
(三)关于城乡结合部教育质量的研究 |
三、关于“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为本研究开拓新空间 |
(一)关于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维度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职业生存状态中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改进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对策的研究 |
第二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理性认识 |
一、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社会学基础 |
(三)心理学基础 |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的发生场域 |
(一)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 |
(二)秩序与自然的“中间地带” |
(三)精英与乡土的“交汇地带” |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结构和特征 |
(一)城乡结合部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基本结构 |
(二)城乡结合部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地点 |
(二)调查对象 |
二、调查路线与方法 |
(一)调查思路 |
(二)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数据处理 |
(四)访谈问卷的编制与数据处理 |
三、调查实施的基本步骤 |
(一)实施步骤 |
(二)调查可行性 |
第四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现状 |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现状的调查结果 |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状态 |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专业生存状态 |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薪酬与幸福感状态 |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现状中的困境 |
(一)疲顿的个人生活 |
(二)失落的职业认同 |
(三)城乡结合部中的“异乡人” |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现状的归因分析 |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现状的归因 |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专业生存现状的归因 |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薪酬与幸福感现状的归因 |
第五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改进对策 |
一、走向生命关怀—改进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状态 |
(一)引导教师注重健康生活 |
(二)营造尊师重教的和谐工作氛围 |
(三)创设和谐宽松心理时空 |
(四)拥有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意识 |
二、走向生命自觉—改进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专业生存状态 |
(一)扩展知识储备量,做有型教师 |
(二)培养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职业态度 |
(三)端正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对学生与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
(四)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
三、走向优雅生存—改进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薪酬与幸福感状态 |
(一)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薪酬水平,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
(二)合理期望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角色,提升其社会地位 |
(三)提升教师职业入职门槛,增强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从业自信 |
(四)树立正确自我概念,发挥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自身优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附录 (三) |
附录 (四) |
附录 (五) |
附录 (六) |
附录 (七) |
附录 (八) |
附录 (九) |
附录 (十)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残疾儿童与早期康复 |
1.1.1 残疾儿童定义及现状 |
1.1.2 早期康复定义及意义 |
1.1.3 康复教师状况 |
1.2 职业倦怠 |
1.2.1 职业倦怠的定义 |
1.2.2 教师职业倦怠定义与现况 |
1.2.3 职业倦怠的研究模型 |
1.2.4 职业倦怠的测量 |
1.3 工作压力 |
1.3.1 工作压力定义 |
1.3.2 康复教师职业压力现况 |
1.3.3 工作压力的测量 |
1.4 工作满意度 |
1.4.1 工作满意度定义 |
1.4.2 康复教师工作满意度现况 |
1.4.3 工作满意度的维度研究 |
1.4.4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问卷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职业倦怠量表得分情况 |
3.2.1 职业倦怠量表得分等级情况 |
3.2.2 性别与职业倦怠 |
3.2.3 专业背景与职业倦怠 |
3.2.4 工作单位属性与职业倦怠 |
3.2.5 课时与职业倦怠 |
3.2.6 学历与职业倦怠 |
3.2.7 年龄与职业倦怠 |
3.2.8 工作年限与职业倦怠 |
3.2.9 用工性质与职业倦怠 |
3.2.10 收入与职业倦怠 |
3.2.11 康复类别与职业倦怠 |
3.3 工作压力量表得分情况 |
3.3.1 工作压力各题目得分 |
3.3.2 工作压力量表各维度和总平均分 |
3.3.3 工作压力七个维度的分析 |
3.3.4 个人相关因素与工作压力 |
3.3.5 康复相关因素与工作压力 |
3.3.6 单位相关因素与工作压力 |
3.4 工作满意度量表得分情况 |
3.4.1 工作满意度得分 |
3.4.2 工作满意度量表的总平均分 |
3.4.3 工作满意度五个维度的分析 |
3.4.4 个人相关因素与工作满意度 |
3.4.5 康复相关因素与工作满意度 |
3.4.6 单位相关因素与工作满意度 |
第4章 讨论 |
4.1 残疾儿童康复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
4.2 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压力总体状况 |
4.3 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状况 |
4.4 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相关因素分析 |
4.4.1 单位属性对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的影响 |
4.4.2 学历对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的影响 |
4.4.3 工作年限对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的影响 |
4.4.4 用工性质对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的影响 |
4.4.5 收入对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的影响 |
4.4.6 康复类别对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的影响 |
4.4.7 年龄对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的影响 |
4.5 缓解残疾儿童康复教师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
4.5.1 社会层面 |
4.5.2 单位层面 |
4.5.3 个人层面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生活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2.1 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 |
1.2.2 心理授权量表 |
1.2.3 生活满意度量表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毕节市高、低心理授权中小学教师在职业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上的比较 |
2.2 毕节市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职业满意度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 |
2.3 心理授权和职业幸福感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2.4 职业幸福感在心理授权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 |
3 讨论 |
(5)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跨文化适应机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来自过去经历的启发 |
二、来自历史的感动 |
三、来自现实的召唤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跨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及范式转型 |
一、跨文化适应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二、跨文化适应的概念与理论模型 |
三、跨文化适应研究的范式转型 |
四、跨文化适应过程保护因素的研究:心理资本 |
五、跨文化适应能力的预测因子研究:文化智力 |
六、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构想和研究设计 第二章 对于积极跨文化适应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质性研究取向 |
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一位美国来华留学生的个案调查 |
一、童年经历、成长环境及个人特质 |
二、重要影响事件 |
三、全力融入 |
四、积极跨文化适应的收益 |
第三节 为积极的跨文化适应者画像:激情 |
第四节 积极跨文化适应的动力 |
一、年轻却没有根——文化自我统合的需要 |
二、“神”的祝福——内在的精神追求 |
第五节 积极跨文化适应的表现 |
一、自信——跨文化学习中的高自我效能感 |
二、推动社会公义——做出重大且有社会意义的贡献 |
三、成为“新人”——多元文化自我的形成 |
第六节 以积极的视角重新理解跨文化适应 |
一、积极跨文化适应的非病理性本质 |
二、动机理论对于积极适应的解释效力和局限性 |
三、以使命感视角理解积极跨文化适应 第三章 以使命感为导向的跨文化积极适应机制研究:社会支持、文化距离、文化智力、使命感与跨文化适应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 |
二、文化距离与跨文化适应 |
三、文化智力与跨文化适应 |
四、使命感与跨文化适应 |
五、研究构思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取样 |
二、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 |
三、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和讨论 |
一、跨文化适应在人口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二、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三、使命感在社会支持对跨文化适应水平(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
四、使命感在文化距离对跨文化适应水平(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
五、文化距离、文化智力(元认知、认知、动机、行为)、使命感、跨文化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
六、结果讨论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使命感与积极的跨文化适应 |
第二节 研究贡献 |
一、理论贡献 |
二、现实贡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
(6)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基于价值的追问:精神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意义 |
(二) 基于现实的拷问:农村教师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 基于意义的追寻:教师精神生活之于农村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四) 已有研究的趋势和留下的拓展空间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主要创新点 |
五、概念界定与内涵评析 |
(一) 城镇化 |
(二) 农村 |
(三) 农村教师 |
(四) 精神生活 |
(五)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内涵 |
六、田野点概述与研究过程 |
(一) 田野点的选定 |
(二) 研究过程 |
第二章 一所农村中学的前世今生 |
一、校长角色的变迁 |
二、组织结构与社会关系的流变 |
三、学校公共生活的式微 |
(一) 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公共生活趋于弱化 |
(二)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师生公共生活走向异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现实镜像 |
一、生活史视阈下的底层教师生活图景 |
(一) 刘老师眼中的情感、学习与休闲生活 |
(二) 董老师的“爱恨情愁” |
(三) 代老师的自我超越之路 |
二、全域视野下农村教师精神生活透视 |
(一) 心理生活 |
(二) 情感生活 |
(三) 学习生活 |
(四) 休闲生活 |
(五) 信仰生活 |
三、当前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类型 |
(一) 得过且过型 |
(二) 知足常乐型 |
(三) 越而胜己型 |
四、当前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可能缺失 |
(一) 生命立场缺乏与主体性的渐失 |
(二) 公共生活隐退与情感关系的变异 |
(三) 师德滑坡与生活意义的失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多元因素 |
一、城乡社会发展的失衡 |
(一) 城乡分化的扩散 |
(二) 价值取向的冲突 |
二、个体化社会的滋扰 |
(一) 传统价值的崩解 |
(二) 公共生活的隐退 |
(三) 权利边界的模糊 |
三、农村教师政策的缺失 |
(一) 精神文化的旁落 |
(二) 培养理念的滞后 |
(三) 管评机制的虚空 |
(四) 政策执行的乏力 |
四、农村教师素养的欠缺 |
(一) 时代意识的缺位 |
(二) 自我超越的折翼 |
(三) 生命自觉的萎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未来展望 |
一、完善农村教育制度 |
(一) 坚守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
(二) 调整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
(三) 构筑经费保障机制 |
(四)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
二、重建学校公共生活 |
(一) 重铸学校仪式 |
(二) 改造学校日常活动 |
三、培育教师文化生态 |
(一) 构建校内新型教师文化生态 |
(二) 融入乡村文化生态 |
四、走向生命自觉 |
(一) 培育生命自觉意识 |
(二) 养成生命自觉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外文类 |
报纸 |
附录 |
附1. S 中学组织结构图 |
附2. S 中学岗位职责 |
附3.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4.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5. 农村教师精神生活调查问卷(家长卷) |
附6. 校长访谈提纲 |
附7. 教师访谈提纲 |
附8. 学生访谈提纲 |
附9. 官员访谈提纲 |
附10. 家长访谈提纲 |
附11. 访谈目录表 |
致谢 |
(7)吉林省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
1.3 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和手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入选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调查方法 |
2.5 调查问卷内容 |
2.6 赋值与数据统计分析 |
2.6.1 自制调查问卷 |
2.6.2 SCL-90 量表 |
2.6.3 数据统计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某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
3.3 某高校教师中心理问题的分布 |
3.3.1 心理问题性别间的分布 |
3.3.2 心理问题年龄间的分布 |
3.3.3 心理问题职称间的分布 |
3.4 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3.4.2 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
4.2 心理问题在某高校教师中的分布 |
4.2.1 心理问题的年龄分布 |
4.2.2 心理问题的性别分布 |
4.2.3 心理问题的职称分布 |
4.3 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
4.3.2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工作因素 |
4.3.3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生活因素 |
4.3.4 影响教师亚健康的个人因素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建议 |
6.1 调整心理状态 |
6.2 调整生活方式 |
6.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浙江省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浙江数据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 |
1.4 篇章结构及研究新意 |
2 研究基础及理论框架 |
2.1 已有研究综述 |
2.1.1 流动人口生活状况的研究 |
2.1.2 关于女性流动人口的研究 |
2.1.3 生活满意度评价体系的研究 |
2.1.4 国外关于流动人口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
2.2 文献研究的评述 |
2.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2.3.1 相关理论 |
2.3.2 生活满意度评价框架的理论假设 |
2.3.3 指标选择与解释 |
3 浙江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及生活满意度 |
3.1 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
3.1.1 规模 |
3.1.2 年龄构成 |
3.1.3 受教育程度 |
3.1.4 职业构成 |
3.1.5 外出原因 |
3.2 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双变量交叉列表分析 |
3.2.1 生活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
3.2.2 人口因素与生活满意度 |
3.2.3 社会因素与生活满意度 |
3.2.4 经济因素与生活满意度 |
3.2.5 工作因素与生活满意度 |
3.3 本章小结 |
4 浙江省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计量模型 |
4.2 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Logistic回归分析 |
4.2.3 比较分析 |
4.2.4 结果解释 |
4.3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5.1.1 流动人口的基本特点 |
5.1.2 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5.2 政策与建议 |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
5.3.1 本文研究的缺憾和不足之处 |
5.3.2 本文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9)使命取向对职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使命取向 |
2.1.1 使命取向的定义及理论内涵 |
2.1.2 使命取向的测量 |
2.1.3 使命取向与相关变量的研究 |
2.2 职业弹性 |
2.2.1 职业弹性的定义及理论内涵 |
2.2.2 职业弹性的测量 |
2.2.3 职业弹性与相关变量的研究 |
2.3 工作资源 |
2.3.1 工作资源的定义及理论内涵 |
2.3.2 工作资源的测量 |
2.3.3 工作资源与相关变量的研究 |
2.4 职业满意度 |
2.4.1 职业满意度的定义及理论内涵 |
2.4.2 职业满意度的测量 |
2.4.3 职业满意度与相关变量的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
3.1 概念界定 |
3.1.1 使命取向 |
3.1.2 职业弹性 |
3.1.3 工作资源 |
3.1.4 职业满意度 |
3.2 研究假设 |
3.2.1 人口学/组织变量对使命取向及职业弹性的影响 |
3.2.2 使命取向与职业满意度 |
3.2.3 职业弹性的中介作用 |
3.2.4 工作资源的调节作用 |
3.2.5 控制变量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样本 |
4.1.1 预调查的样本特征 |
4.1.2 正式调查的样本特征 |
4.2 研究工具 |
4.2.1 使命取向的测量 |
4.2.2 职业弹性的测量 |
4.2.3 工作资源的测量 |
4.2.4 职业满意度的测量 |
4.3 分析方法 |
4.3.1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项目分析 |
4.3.3 信度分析 |
4.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5 相关分析 |
4.3.6 方差分析 |
4.3.7 层级回归分析 |
4.3.8 路径分析 |
4.3.9 条件间接效应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果 |
5.1 预调研结果 |
5.1.1 测量工具的项目分析与因子分析 |
5.1.2 测量工具的信度分析 |
5.2 正式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
5.2.1 使命取向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5.2.2 职业弹性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5.2.3 工作资源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5.2.4 职业满意度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5.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 人口学/组织变量对使命取向及职业弹性的影响分析 |
5.4.1 使命取向及职业弹性在人口学/组织变量上的描述统计 |
5.4.2 人口学/组织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5.4.3 人口学/组织变量对使命取向及职业弹性的方差分析 |
5.5 四个核心变量的相关分析 |
5.6 职业弹性的中介作用分析 |
5.7 工作资源的调节作用分析 |
5.7.1 工作资源在使命取向与职业弹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5.7.2 工作资源在使命取向-职业弹性-职业满意度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
第6章 研究讨论与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果与讨论 |
6.1.1 变量的构念 |
6.1.2 人口学/组织变量对使命取向及职业弹性的影响 |
6.1.3 职业弹性的中介作用 |
6.1.4 工作资源的调节作用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贡献 |
6.3.1 理论价值 |
6.3.2 实践意义 |
6.4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6.5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关于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当代城市老年人群体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 |
1.3.2 现阶段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的保障措施研究综述 |
2.现阶段我国老年群体的心理现状 |
2.1 老年心理的非正常类型现状 |
2.1.1 偏执、极端的老年心理模式 |
2.1.2 孤寂、忧郁的老年心理模式 |
2.1.3 抱怨、暴躁的老年心理模式 |
2.1.4 遗憾、臆想的老年心理模式 |
2.2 老年人老年心理问题导致的道德沦丧现状 |
2.2.1 非正当行为表现 |
2.2.2 非适当行为表现 |
2.2.3 非伦理行为表现 |
2.3 老年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现状 |
2.3.1 老年常见违法行为 |
2.3.2 老年常见犯罪行为 |
2.3.3 老年恶性犯罪行为 |
3.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因分析 |
3.1 老年群体的生存状况 |
3.1.1 老年群体的个人收支失衡 |
3.1.2 老年群体的生存环境恶化趋势 |
3.2 老年群体的晚年教育缺失 |
3.2.1 社区老年退休教育环节的缺失 |
3.2.2 社区老年退休的集体娱乐活动的短缺 |
3.2.3 社区老年群体的心理咨询的短缺 |
3.3 老年群体的传统信仰危机 |
3.3.1 老年群体自身信仰的迷失 |
3.3.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3.3.3 传统伦理规范的失范 |
3.3.4 法制观念淡薄 |
4.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的保障经验借鉴 |
4.1 新加坡老年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借鉴 |
4.1.1 创造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
4.1.2 出台法律维护赡养+孝道型的家庭结构 |
4.1.3 公共管理部门鼓励几世同堂的家庭模式 |
4.2 德国老年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借鉴 |
4.2.1 养老保险占主导地位 |
4.2.2 公共管理部门出台退休延后政策 |
4.2.3 健全的养老保险金的服务体系 |
4.3 上海老年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借鉴 |
4.3.1 坚持发挥家庭养老与社会照料相结合 |
4.3.2 公共管理部门鼓励“就近养老”模式 |
4.3.3 公共部门提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
4.3.4 完善老年人活动设施和医疗保障体系 |
5.普及我国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 |
5.1 老年心理健康辅导教育的优先策略 |
5.1.1 老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策略 |
5.1.2 老年心理教育的专业队伍选择策略 |
5.1.3 老年心理教育的投资规模选择策略 |
5.2 改善老年贫困群体的生存现状 |
5.2.1 社区为单位的老年贫困调查 |
5.2.2 老年贫困群体的短期救济模式选择策略 |
5.2.3 救济救助资金筹集策略选择 |
5.2.4 开展社区老年人收支平衡指导咨询服务 |
5.3 加强对老年心理异常的预防与监控 |
5.3.1 成立社区老年自我管理组织——老年互助社体 |
5.3.2 老年心理异常识别与防范 |
5.3.3 普及家庭内部的防范预案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96名知识分子心身健康及职业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市高校为例[D]. 徐蓉蓉. 南京工业大学, 2019(01)
- [2]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职业生存状态与改进对策 ——以C市M小学为个案[D]. 张一帆.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3]开封市残疾儿童康复教师工作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宋晶晶. 吉林大学, 2017(04)
- [4]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生活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J]. 张娟,覃丽君. 职业与健康, 2017(20)
- [5]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跨文化适应机制的研究与应用[D]. 王东. 武汉大学, 2017(07)
- [6]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精神生活的田野考察[D]. 唐开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吉林省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李俊峰. 吉林大学, 2013(04)
- [8]浙江省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浙江数据的观察[D]. 刘文. 浙江大学, 2013(02)
- [9]使命取向对职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胡湜.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10]关于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保障问题研究[D]. 王静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