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利率上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1)在《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存在显着缺陷。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均侧重于对利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往往忽视了银行信贷因素对实体经济发展及经济波动的影响。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推导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总量调控、结构优化、价格传导、风险累积四个维度展开实证分析,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视角探究了信贷供给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发现信贷供给增加能够短期内带动投资水平迅速上升并促进资本存量的长期积累,信贷供给对投资存在扩张性影响,但会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在长期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应用基于GAS过程的时变转移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回归(MS-GAS-TVTP)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波动和产出波动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时变转移分析发现,在经济衰退初期,信贷供给波动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经济环境恶化会在短期内导致信贷紧缩,但随着信贷扩张政策的逐步实施,信贷供给对产出的引导效应逐渐显现。基于时变协整模型对信贷供给与产出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之间同向动态联动,信贷扩张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程度,信贷供给对产出的时变影响系数在长期基本趋于稳定,二者趋于长期均衡。其次,考虑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对宏观经济可能存在非对称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从产出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展开探究。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可以通过扩张信贷的方式增强企业投资积极性、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平稳增长;在经济扩张期,信贷扩张对产出的带动效果会随着产出总量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弱,并加剧通货膨胀;信贷收缩虽然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无法完全抵消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风险,并且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期限结构视角应用SV-TVP-FAVAR模型探究了推动我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的信贷供给根源。研究发现,我国中长期信贷供给增加虽然能够显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同时对通货膨胀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非金融企业中长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未能占据优势;相较于中长期信贷,我国短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具优势,我国短期住户消费信贷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逐渐减弱的负向影响,并且不会引起强烈的通货膨胀效应,证实了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的可行路径之一。随后,本文进一步基于价格传导视角运用贝叶斯估计的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状态下信贷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不同时期我国信贷价格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经济衰退期,信贷价格下调能够引导第二、三产业投资和消费增加,进而从需求侧驱动经济增长,信贷价格政策的传导渠道基本畅通,政策基本有效。在经济扩张期,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全且居民储蓄率水平相对较高,存在“金融抑制”和“消费抑制”双重抑制现象,因此我国信贷价格下调仅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投资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产业投资和消费的传导渠道均存在梗阻,极大地降低了信贷价格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进一步基于风险累积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分析了信贷风险累积对我国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风险累积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均呈现出抑制效应,但影响强度随经济下行程度加深逐渐增强,并且信贷风险累积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信贷供给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信贷风险累积程度下表现出显着的异质性。当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经济目标时,信贷风险累积水平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为了追求低不良水平过分惜贷,也不能为了投资扩张过度放贷。当以“稳定物价、促进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为主要目标时,应全力避免过度放贷和过度负债,同时加强贷款发放前后的审慎监管,尽量减少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和代际遗忘,尽可能降低银行资产中的不良资产规模,并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最后,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为更好地完善“双支柱”框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期,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显着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效果,但会形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需要在“促增长”和“稳通胀”目标中进行取舍。在经济平稳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但信贷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不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显着影响,二者可以各自调控,能够同时实现“稳增长、稳通胀、稳金融”三大目标。在经济过热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政策冲突”,二者难以在动态调控中同时实现“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两政策配合能够同时实现“稳金融、降通胀”的目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增长”,是经济过热期最优的政策协调模式。除此之外,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目标的调控上不具优势,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还是应以信贷监管政策为主。
张健康[2](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指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杨冰昀[3](2019)在《我国银行信贷增长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8年全面放开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市场呈现日益繁荣局面,房地产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上下游产业发展并增加就业的同时,也造成了房价增长过快、供求矛盾凸显等现象。因此,研究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背后的机制,对于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信贷,所以研究银行信贷增长与房地产价格波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从信贷数量的角度切入,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在评价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银行信贷和房价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进行探究,从理论上对银行信贷增长推动房地产价格波动的机理以及二者间的相互传导机制进行解释。通过对房地产行业以及银行房地产信贷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最后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到结果表明:银行信贷规模是影响房价变动的重要因素,银行信贷增长引起房价上升,二者呈现正向互动关系;房价上升在短期内会拉动GDP快速增长,长期作用收敛。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认为一方面政府在进行房地产调控时必须要采取谨慎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减少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是要继续大力推进房地产行业和银行金融业的供给侧改革,适当减少需求侧增长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强调房子的物质属性,切实贯彻房地产去库存的工作要求,大力推动租赁住房实施和房地产税的落地;推动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以保障和服务实体经济为抓手,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
龙小燕[4](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邱穆鑫[5](2019)在《利率变动对银行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自此以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推行了23年。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降息降准以及放开存款利率,标志着我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放开,改革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对反映并调节市场供求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国家经济金融领域的“神经中枢”。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与我们国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规模发展迅速,资产规模、税后利润逐年增长,201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有9家中国的银行,另外,2018世界500强利润前10位,有4家中国公司,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由此可以看出,银行的稳定性对整个国民经济都非常重要。同时银行股票价格反映了银行的经营业绩及盈利水平,银行股价的稳定也能给投资者及国民带来信心,所以银行股价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也是至关重要的。股票价格变动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又因为银行业的重要性,本文由此引申出利率与银行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首先对利率及股价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回顾,例如现金流贴现理论、投资替代效应理论、成本效应理论,其次分析了利率对股价的影响机制,例如通过借贷资本影响股价、通过投资者投资意愿影响股价、通过消费投资比例影响股价;再次本文对银行业、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利率对银行股价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在实证分析上,本文从利率对12家银行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和加入控制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使用2010年7月15日-2019年3月29日的最新数据,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利率对12家银行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后面加入总股本、市盈率、每股收益等控制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文最后结合利率与我国银行板块股价变动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如强化政府对股市的监管,国家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市场利率调整的趋势与股票交易活动,避免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导致风险蔓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使市场化利率能够提高对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影响程度,从而去更好的起到对股市的调控作用;加强投资者的风险防控意识,避免因缺乏对上市公司的了解造成的盲目投资;强化银行业风险防范体系,大力开发跨市场金融产品,减少不良贷款率,提高自身经营业绩水平,从而稳定股价。
卢嘉成[6](2019)在《房地产价格、制造业发展与货币政策规则 ——基于中国2005-2016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时期,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上涨,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不断提升,使金融资产得以脱离实体经济独立运转,这种资产价格波动会传递和冲击到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中,促使相当比例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大量资金在虚拟经济中“空转”,抑制制造业成长发展,造成制造业运行缺乏活力,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影响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甚至引发金融资产价格破灭。同时,近年来我国政府在调控房地产价格和促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效果甚微。那么,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对于资金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中处于不平衡结构状态,中央银行是否应将房地产价格和制造业发展因素同时引入货币政策研究框架?本文将探讨此类问题并试图做出解答,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改善货币政策调控的绩效。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综述了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以及房地产价格波动、实体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三者的相关研究;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价格波动与2005年以来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调控。之后,理论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和制造业发展对货币政策体系的影响;与此同时,选取我国2005-2016年宏观经济月度数据,从泰勒规则出发,构建同时引入房地产价格和制造业发展代表性指标(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和制造业PMI指数)这两个因素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模型,运用GMM方法回归对此进一步探讨,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未引入房地产价格和制造业PMI指数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同时引入这两个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对于通货膨胀的反应更加积极,且能更好地模拟我国实际情况;第二,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对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房地产价格上升会增加社会投机行为,制造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第三,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不同政策工具调控和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其中市场利率规则表现最全面,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更有力度,并且我国存在多种工具、多种目标并存的货币政策操作现实。基于以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中央银行采用适当手段关注资产价格波动,构建广义资产价格监测体系;加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扩大货币政策调控范围,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邓文硕[7](2019)在《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58.80%,超过了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但是,相较于美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其他世界主要或新兴经济体,一方面,我国居民总体储蓄率水平明显偏高,仍然具备较大缩减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明显偏低,仍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我国的消费信贷就是在这样一种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消费信贷是指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面向个人和家庭开展的用以帮助其完成特定消费行为实现特定消费目的的贷款,是消费者在当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贷款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定金融行为,2017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达到了31.52万亿元人民币,是2004年底消费信贷余额1.99万亿元的15.84倍。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仅有三十余年,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前期的成长期之后,目前正处于壮大发展阶段,当前在我国开展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大致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持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消费信贷产品有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房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贷款、旅游贷款、综合消费贷款、小额质押贷款、医疗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需求主体绝大部分位于城市区域,且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当前,我国消费信贷法规政策种类较多,涉及消费信贷法理依据、信用环境、机构行为、业务操作等多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范我国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从宏观经济的视角考量,促进了国内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总需求水平,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理论,有利于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微观经济的视角考量,缓解了消费者当前消费决策时面临的预算约束限制,拓宽了消费者可选择的消费组合空间和消费分布时间,根据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水平。但是,在消费信贷带来的宏观国民经济增长作用和微观消费者效用改善作用之外,从中观经济的视角考量,还存在着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如近年来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产业结构失衡、房地产占比过高、新兴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认为现有的关于消费信贷的研究文献更多关注的是消费信贷对宏观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作用和对微观消费者的效用改善作用,极少涉及到研究消费信贷对中观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目前现实经济运行中表现突出的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切入研究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第一个维度,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之间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呈现出的过快发展趋势,国民经济产业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结果是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出现投资过度、产能过剩、价格紊乱等问题,而其他产业则容易陷入投资不足、需求低迷、产品积压等发展困境。第二个维度,也是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呈现出的企业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少数几家巨型企业“赢者通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日渐式微”,而巨型企业是产业垄断僵化之源,中小企业是产业创新活力之源,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最终将影响到产业自身的发展前景。第三个维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性,产业自身固有的发展周期属性和消费信贷政策外在施加的收缩和放松干预,最终叠加放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本文试图结合现实经济运行中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分析、现实分析、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出发深入客观分析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形成机制,并对此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期尽可能消除或减弱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引导或发扬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均衡促进作用。本文共安排了六个章节,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可能取得的创新点、研究难点和研究不足点。第二章,我国消费信贷概况,主要包括本文研究的消费信贷的范畴,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并对比介绍当前消费信贷体系最完善国家——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第三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我国消费信贷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金融机构、生产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影响机制,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分析。第四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第五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完成全文前述理论、现实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精炼出全文的分析结论并提出一些尽可能实用的政策建议,以期达到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本文在运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理论分析、现实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相结合等多类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分别将消费信贷作为主要特征变量将国民经济产业区分为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和其他产业,并借鉴Feder研究出口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思路及模型,推导出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和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从而得出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将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重要变量纳入行业集中度的决定模型,从而得出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影响程度;借鉴Gerlach and Peng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和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研究成果,运用HP滤波法、VAR模型、ARDL模型分析消费信贷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效应大小来代表反映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消费信贷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和前期的成长期之后,目前进入了发展壮大期,消费信贷总量规模已经可观,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宏观总量作用和消费者效用的微观福利作用已经显现,但是,相比与消费信贷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我国消费信贷在结构上仍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消费信贷覆盖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者群体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当前消费信贷覆盖消费行为的片面性、消费信贷投放规模和结构的城乡差异性、消费信贷供给主体风险偏好的保守迟滞性、消费信贷市场行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第二,消费信贷降低了消费者的预防性储蓄,帮助其突破流动性约束,提高了消费者的当期消费水平和效用水平,金融机构偏好向那些底层消费品具有良好的价值属性、流动性好、保值性强、甚至可以增值的消费行为提供消费信贷,当前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生产性贷款的安全性,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但整体性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风险偏好水平,相比于消费信贷对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其对生产企业的影响是间接性和滞后性的,消费信贷影响了生产企业的销售、生产和投资行为,生产企业上述行为的变迁最终形成了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第三,消费信贷促使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消费品需求扩张,带来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的扩张,消费信贷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还促进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整体经济利益的提升,现有消费信贷基于风险管控、效率提升等角度的考量呈现出的业务选择倾向性,也有利于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的头部企业发展,消费信贷的扩张收缩周期叠加产业本身的扩张收缩周期还会加剧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第四,消费信贷供给主体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执行的双重风险控制机制会间接抑制其他产业特别是具有较高风险的新兴行业的信贷资金供给,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带来整体信贷资金成本上升也侵蚀了其他产业的利润,此外,消费信贷快速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冲击。第五,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都表明了消费信贷扩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在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产业的促进作用和对其他产业的挤出作用的综合影响下,消费信贷促进直接受益产业每增长1%,消费信贷直接受益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产值之间的差距增加大约相当于当年国民经济产出总值的0.2%;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还共同表明了消费信贷还扩大了消费信贷产业内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发展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每提高1%,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前10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提高0.16%;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同样表明了消费信贷加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实证结果显示,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消费信贷增速波动加大1%,产业增速波动增大约0.45%,反映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波动大约有45%的部分是由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波动所引致的,消费信贷确实加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的周期波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为尽可能消除或减弱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作用,引导或发扬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有利分化作用,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拓宽我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具体包括:顺应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出新的消费信贷产品类型,如用以满足居民培训教育消费、休闲旅游消费、美容健康消费等高层次的德智体美类需求为主的发展型消费贷款;着眼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快补齐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消费信贷发展欠缺的短板,金融机构可以将原有在城镇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的消费信贷产品经过简单调整后复制到农村地区;贯穿自然生命周期,伴随着消费者年龄阶段变化提供相应的消费信贷,既能够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综合成本,还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在长期信赖的客户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发展创新消费信贷。第二,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具体包括:将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向被授信主体—消费者倾斜,逐步淡化对底层消费品价值属性的依赖;将消费信贷授信安排由基于单项消费行为的逐笔授信安排转变为基于消费者日常消费支出总额的综合授信安排,如此,既能保障消费信贷供需主体的效率和效益,而且消费信贷金额将按照消费者既有的消费习惯被更加均匀地使用在各项消费支出行为上,从而,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总量效用和对消费者的微观福利效用得以发挥,而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得以缓释。第三,提升全社会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具体包括:积极传播推广消费信贷基本知识,倡导正确的消费理念,合理引导居民开展有序的消费行为,有效地将消费信贷概念传递给广大城乡地区的居民,促进消费信贷在各类消费者群体中尽可能的均衡发展,弱化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合理培育全社会形成健康适度的消费文化,促进形成与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消费行为;创新融合切入各类消费场景,促进消费信贷在各类新型消费行为中得到便捷运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满足人们消费多元化需求,消除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效用;以电子化、信息化、移动化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让消费信贷的申请可以达到“随时随地”,使得消费者愿意在各类新型消费支出中使用消费信贷,从而促进新型消费的快速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端化,并且,新的技术手段运用还能起到阻断以往信用卡贷款等其他消费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路径。第四,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具体包括:从长远和整体层面规划消费信贷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在短期和微观层面放开对消费信贷日常经营行为的干预,尽可能的规避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保持消费信贷平稳有序发展;不仅要追求数量众多的消费信贷供给机构,更要注重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信贷供给体系,未来要允许并鼓励小微金融机构、产业系金融机构,甚至是非金融机构合法地参与到消费信贷经营中来,才能促成消费信贷涵盖更多的消费者群体类型和消费行为类型,让消费信贷通过引导居民消费行为进而引导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第五,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具体包括:适时制定一部全局性的消费信贷法律或者法规,对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则、范围、主体、流程及其涉及的权利义务调整、惩戒机制等予以规范,从而为我国消费信贷的空间横向发展和时间纵向发展提供一项基础性的准绳;消费信贷立法要及时跟进研究社会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的新趋势,对新消费领域派生出的消费信贷需求甚至是消费信贷行为予以足够重视,并及时升级低位的相关业务操作规范,该类型工作初始可以是相关行业协会出台的行业自律性行为规范,对新的消费信贷要整体秉持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从发生机理、流程设计、利益规范、风险管控、信息报告等多角度制定出一部能够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的行业自律条例。第六,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具体包括:构建一个覆盖宽广、使用便捷、权威客观的社会征信体系,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征信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扩大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消费信贷的经营成本,提升消费信贷的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降低其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作用;提升便利社会大众消费的基础设施,普及便捷的消费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使得已有消费行为得到更大更广的发展,还能够催生一些新的消费行为;搭建一个依法合规的消费信贷资产二级流通市场,改善消费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以期进一步降低消费信贷资产要求的收益率水平,以更低的贷款利率成本去拓宽消费信贷可嫁接的消费场景。
王琳琳[8](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商品住宅市场调控政策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住房制度建设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房地产调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住房保障体系渐进完善。商品房住宅市场调控政策作用周期长且不宜频繁调整,对政策制定者而言,对调控政策效果做出正确预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开发商而言,把握政策动向和调控效果,迎合市场需求,才能建立健康长效的房地产市场开发模式。商品住宅市场同其他相关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性,所涉及的因素复杂多样,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的供给、需求与价格方面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立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动态分析模型,对拟实施政策的效果进行仿真模拟,从而为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建立调控长效机制提供基础和依据。从商品住宅需求、商品住宅供给、商品住宅价格三个方面阐述商品住宅市场的概念,解释商品住宅价格形成机制和供给需求均衡理论,总结商品住宅市场的特征;从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三个角度分析商品住宅市场的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政策对住宅市场的影响路径;介绍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及基本步骤,分析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商品住宅市场的优势。介绍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土地供给、开发投资、施工竣工、销售情况,通过对比总结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概况。建立商品住宅市场的五个运行子系统:人口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成本子系统、政策子系统,而后汇总整合成商品住宅市场总系统。依据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方面的基本数据,通过已有的研究和方法建立变量间方程,将变量间方程和基础数据导入模型试运行,经调试后满足预期要求,构建符合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实际情况的仿真模型,对沈阳市的商品住宅供给、商品住宅需求和商品住宅价格做出预测。利用建立的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商品住宅市场的单一政策和综合政策进行仿真试验。研究表明:单一调控手段中,利率上调对住宅需求的影响最明显,土地供给量的下调导致住宅供给下降明显,同时,土地供给和利率的调整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相对税率的影响较为明显。从综合政策的仿真结果来看,土地供给减少10%、利率和税率同时上调10%三种政策共同作用下,对住宅需求影响最为明显,土地供给减少和税率上调共同作用下,对住宅供给影响较大,土地供给减少、利率和税率上调共同作用下,对住宅价格影响最大,上涨幅度达到9.04%。在已经建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和政策调控实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市场政策三大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胡一博[9](2018)在《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股票市场波动通常会波及到实际经济领域。在此背景下,经济学界开始对货币政策与股市波动的关系,以及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这一系列热点经济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股票市场建立时间很短,还属于新兴市场,市场基础尚不牢固,很多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还没有有效的识别出来。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国情以及经济体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国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无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进行研究,进而确保金融市场以及经济结构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结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和计量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经济的现实特征,结合近20年来的历史数据,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系统的研究框架。本文把研究问题分解为两个部分,首先多角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是否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在证实这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货币政策如何通过股票市场路径传导实体经济。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第一,建立股票价格与波动的数理模型,并阐述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机理;第二,分析股票市场通过“通货膨胀渠道”、“托宾的q值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财富效应”以及“流动性渠道”影响物价和产出的理论模型,并建立了实体经济的货币循环与金融投机数理模型、资产价格波动与物价产出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货币政策-股票市场-物价产出”系统模型。其次,结合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的理论基础,在传导系统时变框架下,建立了货币政策传导股票市场的时变VAR系统模型。TVP-SV-VAR模型包含货币量、利率、股价、股市成交量和股市收益率共5个变量,模型的Bayes估计方法与后验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可实现参数的时变特征;Johanson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变量与股票市场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非线性BDS检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滞后1-4阶,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股市变量的非线性Granger原因;通过对模型进行50000次MCMC抽样模拟,结果表明时变参数VAR系统模型可以很好的刻画传导特征;通过分析各变量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关系和变量间影响的时变关系发现,货币量与利率以及股价与股市成交量的随机波动率的时变特征具有协同性,同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利率对股市的传导渠道在2013年以后变得通畅,从而对货币量的传导产生了替代效应;在分析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时变脉冲响应时,利用等间隔脉冲响应函数和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分别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具有真实效应,而缺乏长期性影响,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对“货币政策-股票市场”随机动态均衡系统的结构性突变现象进行检验,通过Bai-Perron系统内生多重结构突变检验发现系统传导过程中存在两个结构突变点,结合两个时点的股市政策改革信息,发现股改在改善股市量价关系方面起到显着作用,而融资融券改善了货币政策对股市的作用机制,但恶化了股市的量价关系。再次,本文考虑到股票市场存在膨胀期、平稳期和低迷期三种市场状态,进一步研究系统三区制下货币政策对股市稳定性的影响。选取股价、股市波动率和股市系统流动性指标描述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并验证了我国股市存在较强的系统流动性;把Markov区制转换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相结合,最终形成了Markov向量自回归三区制系统转换模型,研究系统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对股市稳定性的影响;MSIH(3)-VAR(2)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股市长时期处于平稳期,但不稳定性具有显着的内在周期性;通过计算系统不同区制无条件持续概率、换概率和区制转换时货币政策的累积变动影响,分析导致我国股市不稳定的货币政策原因;利用系统不同区制下累计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不同状态下股市稳定性受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响应机制,进而发现货币政策的变动在对股价产生冲击同时,还会对股市波动率具有较小的持续冲击,对股市系统流动性具有短期的剧烈冲击;对系统各变量进行60期的动态预测和累计预测,预测结果发现未来5年内,股价会有一定的周期性波动,但不会是剧烈波动,同时预测了系统不同状态下的区制转换概率。最后,研究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股票市场传导实体经济这一问题。建立“货币政策-股票市场-物价产出”系统模型,由于三个子系统的影响关系错综复杂,为准确刻画股票市场子系统在传导过程中的渠道效应,设定非线性门限逻辑平滑转移系统模型,分别设置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作为转移子系统,分析转移子系统在平滑转移的过程中,对其他两个子系统作用关系的影响;在对门限逻辑平滑转移系统模型转移函数选择和传导系统的非线性检验的基础上,采用二维网格优化搜索方法模拟传导过程,估计转移函数中的速度参数γ和门限参数c,分别计算转移函数处于门限值以上和门限值以下的系统方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RIF)分析货币政策转移过程中股市对实体经济的不同影响,和股市在不同状态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验证货币政策在这一传导过程中的非对称效应,证实了我国股市具有较好的通胀效应,财富效应和系统流动性效应的同时,发现股市具有相对高的成熟度,对货币具有较好的配置能力,同时得出股票市场承担起了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功能,政策当局应该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股票市场等结论。
潘长春[10](2017)在《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受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与资本市场大幅震荡等多重因素影响,有关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匹配的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学者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始于2014年10月的此轮资产价格巨幅震荡和2015年末期的本轮房价周期已充分表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繁荣衰退、历时长度,峰谷落差均可能出现很大程度上的错配,值得我们予以充分重视。有鉴于此,本文从实体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匹配的视角出发,对我国近十几年来的周期匹配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还探讨了货币政策在调控实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对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有效地补充和完善,具体而言,全文研究分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首先,本文在第1章中系统地对金融周期概念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发现:金融周期是指金融活动受到自身内部冲击或外部冲击时,通过金融体系传导从而形成的持续性、周期性的变化。随后,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究者多是从金融价格周期与金融稳定周期两个角度对金融周期展开研究,其中就价格周期而言,房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是最常用的两种周期指标测度;而就金融稳定周期而言,研究者则更倾向于采取合成指数法进行指标构建。随后,全文研究按照金融价格周期与金融稳定周期这两大测度进行系统性展开。第2至4章主要是刻画金融价格周期、实体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联,从而为解析我国14-15年的股票热以及15年末期伊始的房产价格繁荣等典型化事实提供重要了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随后,从5章开始,全文进入金融稳定周期研究,第5章是我国金融稳定指数构建,而第6章采用TVP-VAR模型刻画了金融稳定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间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这两章的研究,为研究者全面地理解近10几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及其和实体经济、政策调控间的关联性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总的来看,全文研究得出以下几部结论:首先就金融价格周期研究来看,在房产价格调控的过程中,信贷规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为有效。特别是对于发达地区,信贷规模在有效调控房价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体现出良好的协同特征。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对区域房产价格调控并未体现出明显效果,这说明,政府和有关部门若想使房产价格处于理性区位,其根本仍应从直接的信贷调控入手。第3章,从金融价格周期的另一重要测度--股票价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理性投资者的假设之下,股票市场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投机性泡沫,并且股票市场中的理性泡沫还具有自我增长的特性。而就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经验而言,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泡沫的积蓄与破裂时期呈现出按时间段集聚的现象。其中2005-2007年以及2014-2015年,我国股票价格出现了两轮典型性泡沫破裂与泡沫积聚,引致了较高的金融风险。随后,本章对股票价格泡沫的特性及其延展性进行进一步考察,结果发现,我国出现过的两轮资产价格泡沫仍属于理性泡沫,但是由于泡沫的产生通常具有一定的时间,并且会不断修正投资者的预期,因此通常具有长记忆性,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尤为不利,同时也会给政策调控带来软约束。最后,从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引导作用始终有效,但是却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银行连续使用降准与降息策略引导资产价格修正与实体经济复苏,这使得政策调整出现了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特征。第4章不再对金融价格指标进行区分,采用托宾的Q以及DSGE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利率对资产价格的调控具有调控力度强,回归期较长的特点。这表明虽然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调控能够有效的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馈,但是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应注意利率对资产价格水平的长期影响,从而更好的调控资产价格水平,熨平资产价格波动,维持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第5章伊始,全文进入金融稳定问题研究,本章筛选了14个包含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机构脆弱性、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情况的核心指标拟合出我国的金融稳定指数,结果发现这一指标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与脆弱性,凸显了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与15年我国资本市场巨幅波动所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随后,第6章在这一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时变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其中在次贷危机以前,二者的相关性较弱,而在次贷危机之后,金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而经济增长也能够在中长期内有效地提升金融稳定性,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显着增强。这说明,在当前系统性紧缩风险与金融风险并存的局面下,治理金融风险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协同特征。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二者的协调处理,从而在根本上确保经济增速在中高速上形成阶段性增长收敛,统筹经济增速换挡、政策刺激消化、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风险防范,进而使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在新常态时期内逐渐形成局部稳态。
二、浅析利率上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利率上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信贷供给总量的经济效应 |
1.2.2 信贷供给结构的经济效应 |
1.2.3 信贷供给价格的经济效应 |
1.2.4 信贷风险累积的经济效应 |
1.2.5 信贷供给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 |
1.3 主要研究目标、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贡献 |
第2章 信贷供给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信贷供求理论 |
2.1.1 宏观信贷供求理论 |
2.1.2 微观信贷供求理论 |
2.2 信贷价格理论 |
2.2.1 可贷资金理论 |
2.2.2 金融抑制理论 |
2.3 信贷风险理论 |
2.3.1 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4 信贷配给与信贷传导理论 |
2.4.1 均衡配给理论 |
2.4.2 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理论 |
2.4.3 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理论 |
第3章 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与产出的动态关联分析 |
3.1 基于DSGE模型我国信贷供给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
3.1.1 模型设定 |
3.1.2 模型均衡 |
3.1.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
3.2 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的波动特征及动态关联性分析 |
3.2.1 MS-GAS-TVTP模型与TVP-VECM模型原理 |
3.2.2 我国产出与信贷波动的阶段性变迁识别及时变转移分析 |
3.2.3 动态关联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信贷供给总量与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1 信贷供给总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4.2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分析 |
4.2.1 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原理 |
4.2.2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4.2.3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产出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2.4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3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3.1 SV-TVP-FAVAR模型原理 |
4.3.2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3 我国信贷供给短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4 我国信贷供给中长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信贷供给价格传导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分析 |
5.1 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
5.1.1 投资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1.2 消费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2 ST-BVAR模型原理 |
5.2.1 ST-BVAR模型设定 |
5.2.2 ST-BVA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 |
5.3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价格对经济增长的两阶段传导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与经济周期波动区制识别 |
5.3.2 第一阶段信贷价格对投资与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3.3 第二阶段投资与消费对产出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1 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 |
6.2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2.1 理论机制分析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2.3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3 不同信贷风险水平下信贷调控宏观经济有效性分析 |
6.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3.2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理论背景与影响机制分析 |
7.2 信贷监管的不同强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7.2.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7.2.2 经济增长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3 物价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4 金融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银行信贷增长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2 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互动理论机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信贷 |
2.1.2 房地产与房地产价格 |
2.2 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2.2.1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 |
2.2.2 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
2.2.3 银行信贷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途径分析 |
2.3 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
2.4 房地产价格和银行信贷的相互传导机制 |
3 我国房地产行业与银行信贷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房地产投资开发与销售情况 |
3.2 房地产价格变动情况 |
3.3 银行房地产信贷情况及其特点 |
3.4 房地产政策调控情况 |
3.4.1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阶段 |
3.4.2 货币政策调控方面 |
3.4.3 土地政策调控方面 |
3.4.4 限购政策调控方面 |
4 银行信贷增长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模型简介和基本方法 |
4.2 数据选取及处理 |
4.2.1 模型指标的选取 |
4.2.2 变量数据的处理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4.3.1 平稳性检验 |
4.3.2 Johansen协整检验 |
4.3.3 AIC&S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 |
4.3.4 单位根检验 |
4.3.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3.6 IRF脉冲响应分析 |
4.3.7 方差分解分析 |
4.3.8 VAR模型的短期修正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基于实证结果的结论分析 |
5.2 政策建议 |
5.2.1 采取谨慎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
5.2.2 继续推动房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 |
5.2.3 深化金融行业供给侧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利率变动对银行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外文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 |
2 利率与股价的理论基础 |
2.1 利率与股价关系的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 |
2.1.2 利率与股价关系的理论基础 |
2.2 利率对银行股价的影响机制 |
3 中国证券市场、利率市场与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2 利率市场化改革 |
3.3 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3.1 银行业发展现状 |
3.3.2 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
4 利率对银行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利率对12 家银行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1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4.1.2 ADF检验 |
4.1.3 协整检验 |
4.1.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2 加入控制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
4.2.1 研究变量与样本选取 |
4.2.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4.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强化政府对股市的监管 |
5.2.2 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
5.2.3 加强投资者的风险防控意识 |
5.2.4 强化银行业风险防范体系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房地产价格、制造业发展与货币政策规则 ——基于中国2005-2016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概念界定 |
2.1.1 房地产价格 |
2.1.2 制造业指数 |
2.1.3 货币政策规则 |
2.2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研究 |
2.2.1 货币政策不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 |
2.2.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 |
2.3 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制造业发展现状 |
3.1 改革开放到金融危机期间的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政策调控 |
3.2 金融危机以来的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政策调控 |
3.3 2005年以来制造业发展现状与相关政策 |
第四章 房地产价格、制造业发展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分析 |
4.1 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分析 |
4.1.1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4.1.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4.2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
4.3 制造业发展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分析 |
4.4 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模型构建 |
第五章 房地产价格、制造业发展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模型 |
5.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5.3 模型回归 |
5.3.1 平稳性检验 |
5.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述评 |
1.2.1 消费信贷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2 消费信贷与宏观经济总量增长的理论 |
1.2.3 消费信贷与微观经济消费者效用改善的理论 |
1.2.4 消费信贷与中观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研究难点和不足点 |
1.4.1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1.4.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1.4.3 论文研究的不足点 |
第2章 消费信贷的概况 |
2.1 消费信贷的概念 |
2.1.1 消费信贷概念的提出 |
2.1.2 消费信贷概念的内涵 |
2.1.3 消费信贷概念的外延 |
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阶段 |
2.2.1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摸索期(1980年-1994年) |
2.2.2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成长期(1995年-2008年) |
2.2.3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壮大期(2009年-至今) |
2.3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
2.3.1 我国消费信贷的供给主体现状 |
2.3.2 我国消费信贷的产品业务现状 |
2.3.3 我国消费信贷的需求主体现状 |
2.3.4 我国消费信贷的法律政策现状 |
2.4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
2.4.1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
2.4.2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
3.1 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 |
3.1.1 产业结构理论 |
3.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划分 |
3.1.3 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界定 |
3.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分析 |
3.2.1 我国消费信贷的行业特征 |
3.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特征 |
3.2.3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偏好特征 |
3.2.4 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格局特征 |
3.3 我国消费信贷对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2 我国消费信贷对金融机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3 我国消费信贷对生产企业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机制 |
3.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影响路径 |
3.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间接影响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1.1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比较 |
4.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原因分析 |
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2.1 企业之间发展分化的衡量指标选择 |
4.2.2 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
4.2.3 房地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
4.3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3.1 消费信贷对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
4.3.2 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历史回顾 |
4.3.3 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与其他产业周期波动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 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1 模型的选择 |
5.1.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2 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的选择 |
5.2.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3 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选择 |
5.3.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拓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 |
6.2.2 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 |
6.2.3 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 |
6.2.4 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 |
6.2.5 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 |
6.2.6 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商品住宅市场调控政策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商品住宅市场相关研究理论 |
2.1.1 商品住宅相关概念 |
2.1.2 供给需求均衡理论 |
2.1.3 商品住宅价格的特征 |
2.2 商品住宅市场的政策影响因素 |
2.2.1 土地政策对商品住宅市场的影响 |
2.2.2 金融政策对商品住宅市场的影响 |
2.2.3 税收政策对商品住宅市场的影响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2.3.2 系统动力学建模基本原则及流程 |
2.3.3 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商品住宅价格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3 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3.1 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概述 |
3.1.1 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发展介绍 |
3.1.2 沈阳市土地市场分析 |
3.1.3 沈阳市商品住宅开发投资分析 |
3.1.4 沈阳市商品住宅施工竣工面积分析 |
3.1.5 沈阳市商品住宅销售情况分析 |
3.2 商品住宅市场系统的理论模型建立 |
3.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2.2 商品住宅市场的运行系统 |
3.2.3 人口子系统 |
3.2.4 需求子系统 |
3.2.5 供给子系统 |
3.2.6 成本子系统 |
3.2.7 政策子系统 |
3.3 商品住宅市场的系统模型构建 |
3.3.1 商品住宅市场系统因果反馈图 |
3.3.2 商品住宅市场系统流图 |
3.3.3 相关变量及变量间关系的说明 |
3.3.4 仿真结果的检测 |
3.4 商品住宅市场的预测 |
3.4.1 住宅需求的预测 |
3.4.2 住宅供给的预测 |
3.4.3 住宅价格的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4 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政策仿真试验 |
4.1 商品住宅市场政策指标的选取 |
4.1.1 房地产宏观调控历程 |
4.1.2 政策指标的选取 |
4.2 商品住宅市场单一政策调控实验 |
4.2.1 土地政策调控实验 |
4.2.2 金融政策调控实验 |
4.2.3 税收政策调控实验 |
4.3 综合政策的仿真调控 |
4.3.1 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综合调控 |
4.3.2 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综合调控 |
4.3.3 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综合调控 |
4.3.4 土地、金融、税收政策综合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5 对策建议 |
5.1 土地政策改善建议 |
5.1.1 合理制定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 |
5.1.2 贯彻执行房屋产权政策 |
5.1.3 规范住宅市场参与者行为 |
5.2 金融政策改善建议 |
5.2.1 分散金融风险 |
5.2.2 实行差别化利率 |
5.3 市场政策改善建议 |
5.3.1 加快建立住宅租赁市场 |
5.3.2 健全住宅市场信息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货币政策传导股票市场 |
1.3.2 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 |
1.3.3 现有研究不足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1.6 文章的技术路线 |
2 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建立 |
2.1 引言 |
2.2 股票价格形成及波动的数理模型 |
2.2.1 股票的供求关系 |
2.2.2 股票的均衡价格 |
2.2.3 股票的定价过程 |
2.2.4 均衡条件 |
2.3 货币政策传导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 |
2.3.1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2.3.2 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2.4 货币政策经由股市传导到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 |
2.4.1 股票市场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
2.4.2 股票市场对产出水平的影响 |
2.4.3 实体经济的货币循环与金融投机数理模型 |
2.4.4 资产价格波动与物价产出数理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时变框架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货币政策控制变量选取及股市量价指标体系构成 |
3.2.1 货币政策控制变量选取 |
3.2.2 股票市场描述变量选取 |
3.2.3 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3.2.4 检验结果 |
3.3 货币政策传导股票市场时变VAR系统的设定与估计 |
3.3.1 TVP-SV-VAR模型的设定 |
3.3.2 TVP-SV-VAR模型的估计 |
3.3.3 系统变量顺序的设定及滞后阶数 |
3.3.4 MCMC模拟结果和传导系统时变特征分析 |
3.4 货币政策传导股票市场的时变特征分析 |
3.4.1 各变量的波动率的时变特征分析 |
3.4.2 货币政策传导股票市场的时变关系 |
3.4.3 系统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3.5 “货币政策-股票市场”随机动态均衡系统的结构性突变检验 |
3.5.1 Bai-Perron系统多重结构突变点检验 |
3.5.2 股改前后系统结构性突变分析 |
3.5.3 融资融券前后系统结构性突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三区制下货币政策对股市稳定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股市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与检验 |
4.2.1 股市波动性指标 |
4.2.2 股市流动性指标 |
4.2.3 我国股市系统流动性检验 |
4.2.4 数据检验 |
4.3 MS-VAR三区制系统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
4.3.1 MS-VAR模型的构建 |
4.3.2 MS-VAR模型的估计 |
4.3.3 系统模型的选择与非线性检验 |
4.4 MSIH(3)-VAR(2)三区制系统估计 |
4.4.1 MSIH(3)-VAR(2)参数估计结果 |
4.4.2 系统不同区制的无条件概率和周期性 |
4.4.3 系统不同区制转换概率和货币政策原因 |
4.4.4 系统处于不同区制下的累计脉冲响应 |
4.5 系统的动态预测、累计预测与区制转换概率预测 |
4.5.1 Markov区制转换基本滤波和模型预测 |
4.5.2 系统的动态预测结果 |
4.5.3 系统的累计预测结果 |
4.5.4 系统区制转换概率预测结果 |
4.5.5 模型预测能力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实体经济的逻辑平滑转移过程 |
5.1 引言 |
5.2 货币政策-股票市场-实体经济的传导过程 |
5.2.1 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的环节 |
5.2.2 货币政策-股票市场-物价产出系统模型 |
5.3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检验 |
5.3.1 变量的选取 |
5.3.2 数据检验 |
5.4 门限逻辑平滑转移系统模型的构建 |
5.4.1 模型设计思路 |
5.4.2 系统逻辑平滑转移函数设置 |
5.4.3 系统转移函数的选择 |
5.4.4 传导系统的非线性检验 |
5.4.5 系统转移变量的选择 |
5.5 货币政策作为转移子系统的逻辑平滑转移过程 |
5.5.1 货币量作为转移变量的逻辑平滑转移过程模拟 |
5.5.2 货币量作为转移变量的LSTVAR模型估计 |
5.5.3 货币量作为转移变量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
5.6 股票市场作为转移子系统的逻辑平滑转移过程 |
5.6.1 股价作为转移变量的逻辑平滑转移过程模拟 |
5.6.2 股价作为转移变量的LSTVAR模型估计 |
5.6.3 股价作为转移变量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10)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金融周期概念 |
1.2.1 金融周期概念的提出 |
1.2.2 金融价格周期和金融稳定周期的区分 |
1.3 金融周期相关理论回顾 |
1.3.1 金融周期理论主要思想 |
1.3.2 信贷约束机制理论 |
1.3.3 房地产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模型 |
1.3.4 股票价格周期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模型 |
1.4 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1 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2 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4.3 金融周期和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研究回顾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创新点和全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调控的区域异质性检验 |
2.1 货币政策对房产价格周期调控效应的相关研究回顾 |
2.1.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总体影响的研究回顾 |
2.1.2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 |
2.2 区域房地产市场价格差异的聚类分析 |
2.3 房地产价格周期、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的静态关联性分析 |
2.4 货币政策对房产价格和经济周期调控异质性特征研究 |
2.4.1 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的区分与度量以及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时变特性研究 |
3.1 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识别的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3.2 股票市场中投机性泡沫度量的理论模型构建 |
3.2.1 股票价格决定的理论预期模型 |
3.2.2 计量模型设定 |
3.3 股票价格中投机性泡沫成分的识别与动态特征分析 |
3.3.1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 |
3.3.2 模型参数估计 |
3.3.3 沪深300指数泡沫成分的阶段性划分 |
3.4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基础 |
3.5 货币政策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时变特性研究 |
3.5.1 TVP-VAR模型的估计原理 |
3.5.2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 |
3.5.3 模型估计结果与脉冲响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产价格冲击、经济系统稳态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4.1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关联机制的理论假说 |
4.2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相依性的理论模拟 |
4.2.1 家庭部门的决策行为 |
4.2.2 企业部门的决策行为 |
4.2.3 中央银行部门的决策行为 |
4.3 模型的均衡及对数线性化 |
4.4 模型的对称稳态及对数线性化结果 |
4.5 模型的参数校准及估计 |
4.5.1 数据选取及处理过程 |
4.5.2 模型参数的取值校准 |
4.5.3 部分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4.6 资产价格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4.7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性检验 |
5.1 合成金融指数的研究回顾 |
5.2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基础指标的选取 |
5.3 金融稳定指数的拟合方法及其构建 |
5.4 金融稳定周期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 |
5.5 结论 |
第6章 我国经济周期、金融稳定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 |
6.1 金融稳定与经济周期匹配关系的相关研究回顾 |
6.2 我国金融稳定指数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区制转换特性 |
6.3 经济周期、金融稳定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时变研究 |
6.3.1 数据选取与数据处理TVP-VAR模型估计结果 |
6.3.2 时变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浅析利率上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王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我国银行信贷增长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杨冰昀. 厦门大学, 2019(08)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5]利率变动对银行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D]. 邱穆鑫. 河南大学, 2019(01)
- [6]房地产价格、制造业发展与货币政策规则 ——基于中国2005-2016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D]. 卢嘉成.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D]. 邓文硕.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商品住宅市场调控政策研究 ——以沈阳市为例[D]. 王琳琳.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货币政策传导的股票市场路径研究[D]. 胡一博.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10]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D]. 潘长春.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