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进展

心脏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进展

一、Study Development of the Cardiac Computer Simulations(论文文献综述)

王叙[1](2021)在《肿瘤细胞内阿霉素代谢与作用靶点研究》文中提出药理学研究是药品注册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分子药理学的发展,药物机制的解释已从认识普识性的药物基本作用、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向药物作用靶点的功能解析转变。本研究聚焦于药物作用靶细胞/靶器官,以临床使用数十年的抗肿瘤蒽环类药物阿霉素(ADM)为实施例,采用药物作用靶细胞为研究材料,构建分析药物作用靶蛋白和靶细胞处置药物的方法,以补充现有的药理学研究方法,快速和相对全面的认识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ADM为例建立细胞内药物代谢物研究方法。经典的药代动力学可以获得机体对干预药物处置的基本信息,包括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数据,但缺乏药物作用靶细胞/靶器官对于药物处置的认识,无法解释药物分子作用的行为特征。本文以ADM作用的靶细胞-乳腺癌导管上皮细胞(MCF7)和其耐药型细胞(MCF7/ADM)为研究材料,分别体外培养添加ADM后,有机萃取细胞中的ADM及其代谢物,利用UPLC分离提取物组分,并对部分组分进行串联质谱分析。基于ADM及其代谢物在480 nm处有特征吸收,以及其母核m/z 321结构稳定的特点,选择从MCF7/ADM来源的ADM结构类似物进行多级质谱鉴定,发现了3个未见报道的ADM代谢物并推断出其化学结构。生物计算模拟比较了ADM与这些新代谢物对DNA的插入能力,发现这些代谢物与DNA的亲和力下降,这3种代谢物与ADM机体药代动力学获得的代谢物完全不同,提示ADM耐药细胞可能存在独特的药物代谢途径,ADM在其胞内代谢可能与它对干预药物作用的抵抗机制相关。2.以ADM为例建立基于蛋白质微阵列的药物靶点筛选方法研究。药物作用靶点的确认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经典和反向药理学均采用从药效和毒理现象来认证药物分子作用靶点的策略,导致对药物机制的解析需要数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且认识层面非常单一和循序渐进。本文设计并合成了生物素化ADM,借助CY5荧光基团标记的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超强亲和力,构建了药物分子示踪探针。在包含21000多种人类蛋白的芯片上筛选ADM结合蛋白,对获得的具有结合ADM能力的蛋白,采用ADM与生物素化ADM竞争结合反应鉴定ADM特异结合的蛋白。统计荧光信号值得出401个SNR>4.0的蛋白作为ADM的潜在作用靶点,其中包含30个SNR>10.0的高亲和力蛋白。通过方法学优化,建立了操作可行和质量可控的蛋白质微阵列的药物靶点筛选方法。3.ADM作用靶点HRAS的确认。药物分子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结合靶点的非单一性已是公识,收集这些靶点蛋白的功能解释,结合药物对靶点蛋白功能影响的研究,既可从分子水平上解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适应症,还可对药物的副作用做前瞻性研究,以及预测靶细胞/靶器官对药物的处置方式。本文使用GO聚类、蛋白质互作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401个ADM潜在结合蛋白进行了功能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细胞粘附、胞内代谢和信号传导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其中的相关酶蛋白对ADM的修饰作用,有望解析靶细胞产生ADM新代谢物的机制。这些结果提示了ADM可作用于靶细胞的多种功能通路,具有多靶点的特征,远超过目前已知的ADM药物治疗作用。系统的疾病关联分析还发现,部分结合蛋白与ADM心脏毒性副作用呈高度相关性。基于结合聚类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和SNR值,提出具有较高信噪比的ADM结合蛋白HRAS对于ADM作用靶细胞具有重要作用。采用BLI技术获得HRAS与ADM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10.2 n M。4.阿霉素药理作用机制的新发现。基于HRAS与RAF结合来传导信号的认识,设计了体外ADM干预下的HRAS-RAF定量结合实验,发现ADM可促进HRAS-RAF复合物的生成。生物计算模拟结果也表明ADM参与形成的三元复合物结构更稳定,预测ADM的结合位点在HRAS与RAF结合点附近。以高表达HRAS的膀胱癌细胞RT4、J82为研究材料,验证了ADM通过促进HRAS与RAF结合来激活细胞增殖的相关通路,加快细胞周期进程。对比经典的ADM干扰DNA复制引发细胞周期阻滞来促进细胞凋亡的实验证据,提示ADM具有激活细胞增殖和加速细胞死亡的双向性药理作用。提出了ADM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既可以杀伤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也有望促进异质性肿瘤细胞群中对药物不敏感的处于G0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提升ADM的杀伤效果。本研究从靶细胞处置药物和药物作用靶点两个方面,建立了细胞内干预药物及其结合分子的研究方法,发现了新的ADM代谢物及其靶点,丰富了对ADM作用机制的认识。建立的胞内药物代谢物分析方法和基于蛋白质微阵列的药物结合蛋白筛选方法具有普适性,为药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张培培[2](2021)在《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心脏电交替现象指在恒定心率下的心电图波形、振幅等呈周期性地交替变化,它是心脏机械功能障碍和电活动不稳定性的重要表现。心脏电交替与临床上某些心脏疾病关系密切,能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发生风险,尤其在广泛的病理条件下,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更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SCD的发生主要源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心脏电交替是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已知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有大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证明心脏电交替、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SCD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心脏电交替产生的具体机制到目前为止仍尚无定论。现在普遍认为,心脏电交替现象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先兆,在心律失常底物的产生中起主要作用,并促进折返现象,最终导致持续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细胞水平上,心脏交替指在恒定的刺激频率下,心肌收缩力、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和细胞内钙离子释放的周期性、间歇性的交替变化。因此,了解细胞水平上心脏电交替的发生机制对阐明心脏电交替诱发心律失常的机理意义重大。T波交替(T-wave alternans,TWA)指心室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中周期性的交替变化,其是心脏电交替的一种常见的特殊形式,与室性心律失常及SCD易感性增加有关。TWA可在多种临床情况下观察到,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和缺血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终末期心力衰竭等。在不同临床和实验条件下发现TWA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发展,增加SCD的发生概率。这一现象提示TWA可能普遍存在SCD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表明心脏电交替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虽然现有数据表明,致心律失常性的TWA是临床风险的重要标志,但TWA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且TWA引发SCD的潜在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因此,更深入地理解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基本机制对识别高危患者和开发新的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大量模拟和观察性实验研究发现心脏电交替与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和钙循环的不稳定性有关,由于这两个参数之间存在许多反馈途径,因此心脏电交替确切的细胞机制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细胞钙循环调节的不稳定性逐渐成为心脏电交替促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热点。除了多种细胞膜离子流(如L-型钙电流、钠钙交换电流、钙依赖型离子流等)参与胞内钙循环调节外,调节肌浆网钙释放和回收相关的蛋白在胞内钙稳态维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提示心脏电交替的形成涉及多个离子通道和相关调节蛋白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把抗交替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和治疗主要集中在单一离子通道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仍需要更多的机制研究来帮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更好地设计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钙依赖型PKC(protein kisase C,PKC)参与心脏多种离子通道活动的调控,包括心肌细胞钙稳态的调节,同时其本身也受到钙的反馈调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钙超载可增强和促进PKC的激活,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钙依赖型PKC对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电交替活动的作用未见报道,因此对PKC、心脏交替、室性心律失常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本研究通过建立高钙诱导心脏交替的病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机制,从而为治疗心脏交替致心律失常的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1.高钙诱导中层心室肌细胞交替的模型的建立目的:通过胞内高钙干预成功诱导出心肌细胞交替方法:急性酶解法获取单个的中层左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的电流钳模式记录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通过双重激发荧光光电倍增系统测量心肌细胞内钙瞬变的变化;通过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持续记录中层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的情况。结果:在单个中层心室肌细胞中,通过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成功地诱导出了动作电位时程交替(APD-ALT)。高钙诱导的APD-ALT不仅表现出了钙浓度依赖性,还具有频率依赖性,且细胞内高钙可以降低频率诱导APD-ALT发生的阈值。此外,在高钙(7.2 m M)灌流的心室肌细胞中,成功观察到胞内钙瞬变交替(Ca T-ALT)和肌小节收缩幅度的交替。结论:成功建立了高钙诱导心室肌细胞交替的模型,表明高钙干扰胞内钙稳态调节导致了心脏交替的发生。2.高钙诱导心肌细胞交替与L-型钙电流(L-type calcium currents,ICaL)和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目的:确定胞内高钙的条件下诱导的心肌细胞交替与ICaL与胞内钙离子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在电流钳和电压钳模式下记录高钙的条件下细胞动作电位变化和L-型钙电流变化,并观察给药前后高钙诱导的APD-ALT变化。结果: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APD-ALT)在动作电位的平台期最明显,同时发现ICaL阻滞剂硝苯地平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APD-ALT。但是,在高钙干预前后并没有发现ICaL的交替变化,表明高钙的条件下APD-ALT的发生并不是由于高钙诱导ICaL交替变化所导致的。透膜的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也对高钙诱导的APD-ALT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结果显示硝苯地平和BAPTA-AM还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钙瞬变交替和肌小节幅度交替。结论:高钙条件下不会发生ICaL交替,此时发生的心肌细胞电交替是由于心肌细胞钙循环障碍所致。通过使用硝苯地平抑制ICaL内流和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直接降低胞内钙浓度均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心肌细胞交替现象,表明高钙条件下ICaL和胞内钙离子的动态变化与心肌细胞交替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3.调节PKC活性对高钙诱导的心脏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目的:证明PKC传导通路参与高钙诱导的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交替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在电流钳记录细胞动作电位;应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细胞测定胞内钙瞬态(Ca T)动态变化。另外,采用生物心电图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观察灌流的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变化。此外,蛋白印迹法检测了离体心脏灌流后左心室肌组织PKC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高钙诱导的APD-ALT不仅可以被PKC抑制剂BIM完全消除,同时应用PKC另一种选择性抑制剂G?6976表现出了类似的抑制作用。此外,PKC激活剂PMA在正常钙浓度水平可以诱导出APD-ALT现象。另外,BIM有效地预防高钙灌流液灌流的单个中层心室肌细胞中的Ca T-ALT发生,并且显着降低高钙导致的胞内钙瞬变紊乱的发生率。在离体心脏灌流中,BIM不仅预防高钙诱发的心电图上T波交替的出现,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和室速的发生率。此外,BIM降低了经高钙预处理的离体心脏组织中的PKCα蛋白水平。结论:PKC的过度活化可以促进心肌细胞交替的发生,药理学抑制PKC的活性可以降低心脏交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表明药源性地抑制PKC的激活可能成为抗心律失常研究和治疗的新靶点。研究意义: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高钙诱导心脏交替的病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交替的机制。结果发现通过药理性调节钙依赖性PKC的活性可以预防和控制与致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的发生,证明了钙依赖性PKC信号传导通路对致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发生的过程中钙稳态的维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一认识不仅为心脏交替形成的分子学机制提供了新见解,也为预防与钙循环调节障碍相关的促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的发生奠定了药理基础。

张雪岚[3](2021)在《基于计算生物力学的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优化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约有2.9亿人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生物力学在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正从初期的形态学转向生物力学。本文从计算生物力学角度对血管疾病(这里指主动脉缩窄后扩张、主动脉扭曲和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进行风险评估及建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和磁载药纳米颗粒(Magnetic Drug Carrier Particles,MDCPs)靶向治疗的数学模型,旨在为临床病情研究、手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国家精准医疗战略。风险评估:(1)通过设置对照组发现主动脉缩窄段下游出现较高旋涡强度的涡结构聚集是远端扩张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结论也被术后恢复良好的主动脉缩窄患者证实。随着主动脉缩窄程度的增加,出现高旋涡强度的涡结构明显增多,并伴随着强烈射流,这增加了远端扩张(甚至瘤样扩张)的风险。(2)提出微分几何3D曲率和挠率参数,从“弯曲”和“扭转”两个角度实时展示主动脉上局部的扭曲,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描述局部细节及各异性特征方面的缺陷。通过血液动力学模拟和线性回归发现主动脉扭曲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且新参数可作为扭曲伴随风险的评估指标。(3)通过形态学统计(夹层163例和正常人120例)发现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近端降主动脉节段的延长有关,无量纲的长度比率参数可以作为新颖的预测指标。近端降主动脉节段延长会引起激进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力,低震荡剪切强烈的区域很可能对应破口撕裂位置。因此由近端降主动脉节段延长引起的血管壁薄弱化及侵略性血液动力学作用力的协同作用促使夹层发生。TEVAR介入治疗:基于血液、血管壁、支架之间相互耦合作用,建立TEVAR手术中支架部署的数学模型。首次将机械装配中的过盈配合引入到TEVAR中,实现血管和支架间紧密的连接。定量评估支架植入深度(oversize)、长度、材料和形状对血管壁、支架变形和Von-Mises应力的影响。血管壁的变形、Von-Mises应力与支架植入深度呈正相关、与植入长度、材料刚度呈负相关。支架的Von-Mises应力在支柱曲率变化大的区域达到最大且受植入深度的影响最显着。靶向药物治疗:基于离散相模型,建立磁载药纳米颗粒靶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数学模型。考虑血管壁、斑块不光滑表面对MDCPs的影响,根据MDCPs和斑块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判断MDCPs是否沉积在斑块上。综合利(MDCPs递送效率)弊(斑块损伤)评估治疗效果,斑块损伤通过壁面剪切力表征,MDCPs递送效率通过宏观(捕获效率)和微观(沉积+粘附)相结合的方式统计。分析内因(斑块形态)、外因(磁场配置、强度及MDCPs形状、粒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柏亚明[4](2021)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数值模拟研究的初步探讨》文中认为[目 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疾病进展有密切关系。结合流体力学方法对主动脉内血流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壁面压力、切应力及血流速度等参数变化对主动脉的影响,探讨数值模拟方法在主动脉夹层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对评估患者预后的效果。[方 法]选择基于主动脉CTA及超声诊断的1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验组1)、10例升主动脉瘤患者(实验组2),10例无主动脉疾病及心脏疾病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收集实验组术前及术后2周内复查的CTA结果、部分患者术后半年随访的CTA结果作为实验数据,收集经胸多普勒超声测得的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作为边界条件,影像学结果保存为DICOM格式。首先将研究对象的CTA数据导入到Mimics 21.0中,进行个体化的主动脉三维模型构建,范围由升主动脉至降主动脉,包含主动脉弓及三分支的近端,输出为CAD格式文件。其次结合使用ANSYS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将入口及出口血流速度等参数输入计算软件,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通过CFX软件计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壁面压力和切应力变化对血管壁的影响。[结 果](1)经Mimics软件和CTA数据重建三组研究对象主动脉的三维图像。(2)结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应用重建的三维模型模拟出相应的血流状态,计算出不同时刻血流速度变化,壁面压力及切应力的分布,得到直观的血流动力学分布图。(3)主动脉夹层血流状态比升主动脉瘤更紊乱,术前壁面压力和切应力三组之间存在差异,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夹层组最高,正常人最低,实验组等值面变化不均匀;手术能有效降低升主动脉段壁面压力及切应力,实验组术后均低于术前,但仍与对照组有差异,即手术并不能完全恢复主动脉内血流状态。术后实验组壁面压力均由升主动脉近心端至远端呈逐渐减低,血流速度越大处,压力越高,且三分支开口处呈现出切应力较大的特点,心脏收缩期破口位置附近切应力最大,夹层组与升主动脉瘤组无明显差异。在人工血管吻合口处由于血管形态及象鼻支架的存在,会表现出局部高切应力的状态。[结 论]外科手术可重建人体主动脉血管,是治疗A型夹层的有效策略,术后患者壁面压力和切应力有效下降,但与正常胸主动脉血流尚有差异,且血流状态会在局部存在异常。手术中使用的人工血管及支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病变的组织血管,但由于其形态及顺应性等问题,术后仍与正常人有差异。数值模拟方法为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力学参数变化与主动脉夹层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对该病的发病机理研究有一定提示作用,也有望成为评估远期预后的一种重要方法。

赵立涛[5](2019)在《基于可控位移的CT动态体模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omputer Tomography,CT)是医学影像学领域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静态器官成像逐渐向动态发展,扫描速度随之提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 CT,MSCT)已经在心脏等动态器官的检查方面得到应用,这使得对设备的运动测量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精度,国内外学者纷纷展开对CT动态体模的研究,但目前专门用于心脏影像,尤其是冠状动脉扫描质量控制检测的较高速运动体模标准量具较少。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基于可控位移的CT动态体模,定量检测受检设备多项质量控制指标,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提供一种可靠有效的质量检测和质量评价方法。本研究从临床质检需求出发,参考《GB17589-2011X-CT质量保证检测规范》设计基于可计量运动的CT动态体模系统。其心脏信号模拟装置中输入电压信号可激发该装置内液体容积变化,从而达到可控位移目的,其变化参数覆盖心脏搏动特征;利用可见光模拟方法对体模进行了调试,并对其控制设计、精度及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受检设备扫描获取的各模块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DICOM格式转换、提取感兴趣区域、图像增强、边缘提取等,并结合医师对图像质量的评分,探讨并分析检测了心率、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时间分辨力及搏动幅值等质量控制指标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最后将所获得各模块定量性检测数据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对临床扫描参数设置进行了具体技术指导,获得了最佳图像质量。测试结果表明:只考虑心率因素时,图像质量与心率呈明显负相关(P=0.001),就试验用设备,当心率低于70次/min时,心脏运动对图像的质量影响较小。同理,当只考虑所检测因素时,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时间分辨力及搏动幅值均对图像质量有影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检测结果与标准量具GE动态体模检测结果以及文献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自制体模可以检测MSCT的部分技术指标,可以作为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价工具,有助于提高冠状动脉疾病检查的成功率。

陈学平[6](2020)在《动脉血管疾病与血管形态特征改变的关系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CVD)是当前全球致病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并且每年因为CVD死亡的人数占到所有因为疾病死亡人数的30%以上,尤其在老年患者当中更为突出。在所有因CVD疾病死亡的病例当中,占比最高的当属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sis)。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科研人员投入毕身心血专注于该疾病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揭示,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形成的关键因素。科学界普遍认为,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因素非常复杂,复杂的血液动力学环境是引起内皮细胞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血流环境包括漩涡流,二次流和振荡剪切流等。由于复杂的血液动力学环境总是易发生在动脉分支周围,因此,研究分叉动脉血管系统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性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间的关系将具有非常重大的临床意义。随着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技术(CTA)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近几十年来,CTA成像技术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表征,可视化以及鉴定。应用CTA成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等同于真实血管精度的动脉血管分叉网络结构。基于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已有许多研究工作对血管树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健康个体与CVD患者之间,青少年人群与成年人群之间,男性人群与女性人群之间。然而,这些研究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为何形态特征变化对血管有害或与血管疾病有关,也尚未弄清楚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变化可能导致疾病相关的复杂流场产生,以及怎样充分利用血管形态特征变化来开发用于早期检测CVD风险的工具。针对上述存在的科学问题,本论文使用来自中国南方人群的冠状动脉CTA影像数据用于血管的三维重建(原始影像数据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的冠状动脉冠脉CTA影像来源于遗体捐赠体外灌注扫描(均已确认冠状动脉血管无病变)和患冠状动脉疾病(CAD)的CTA影像来自于患者体检。在本论文的开始部分,我们首先测量了患CAD疾病患者和健康个体的三维分叉形态特征。然后,基于最小能量工作原理,我们引入了Murray定律以评估动脉分叉结构与其最佳形态特征之间的差异。为了开发用于早期估计CAD风险的决策工具,我们进一步使用机器学习技术(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线性判别分析(LDA),最邻近(k-NN),人工神经网络(ANN)及三种不同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Linear-SVM,Polynomial-SVM和RBF-SVM)来构建检测CAD疾病的模型。本研究发现,患有CAD疾病的冠状动脉分叉结构偏离其最佳结构的水平高于没有CAD病变的个体,并且偏离量与患病风险程度保持一致。此外,我们进一步得到两个最具潜力的形态学特征参数((?)和AER)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独立风险指标。通过结合使用形态学测量数据及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我们进一步发现,形态学数据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估计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我们本论文的机器学习模型结合形态学测量方法在CAD疾病分类方面具有优良且稳定的性能,尤其是对于Polynomial-SVM模型。为了研究由血管分叉的形态特征变化引起患病血管中产生的不良血流动力学环境,在本论文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设计了几组不同偏离最佳结构的分叉血管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进一步分析了血液动力学特征与血管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最佳分叉结构相比,偏大角度的血管分叉比偏小角度的分叉更容易在分支部位产生复杂的血流环境。此外,具有较高不对称率和较大面积膨胀率的分叉血管在子血管中更容易易产生较低的血流壁面剪应力(WSS)、较高的流场振荡剪切指数(OSI)、较高的流体微元相对停留时间(RRT)以及较高的血流壁面剪应力梯度(WSSG)。此外,我们还系统性的研究了在不同狭窄率条件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的血液流场分布随着来流雷诺数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低水平的狭窄率和血流雷诺数可能会促进粘附细胞在血管斑块周围的附着,从而促使动脉血管斑块进行进一步的增生。此外,结果还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可能倾向于发生在斑块的根部,并且狭窄率较低的斑块通常更容易破损。最后,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对人主动脉血小板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稳态流,脉动流可以减少血管壁Catch-bond区域的面积,并且脉动频率越高,Catch-bond区域面积减少的越多,这说明脉动状态的血流对动脉血管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此外,结果还进一步表明血液流场受较大的体积力作用下会降低人体主动脉动脉壁中的血小板沉积率;并且血流中血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浓度越高,血管壁面的血小板沉积率也越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通常与高水平的血小板沉积有关,因此,此部分研究内容可能为预测局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方面提供巨大的潜力。本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医学工作者和生理学工作者从血管拓扑形态学和血液流体动力学多方面的角度深入的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理机制,并可为血管性疾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新的相关指导性思路。

张金辉[7](2020)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和急危重症,治疗或处理不当,48h内死亡率可高达36%—71%,2周内的死亡率高达75%。随着微创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经成为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主流手术方式。目前AD的腔内治疗三个问题尚存在争议或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一,对于特定的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Uncomplicate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UTBAD)患者以及TEVAR术后远端残留的夹层,因缺少有效的疾病风险评估方法,是否进行手术或何时进行干预还存在争议。其二,对于解剖复杂的主动脉弓部病变,常规诊疗手段难以快速、准确地掌握复杂病变的解剖特点,常规腔内治疗存在困难。其三,对于近端锚定区(Proximal Landing Zone,PLZ)不足且无法通过开放手术或杂交手术得到治疗的复杂高危TBAD患者,临床缺少能够在完全微创条件下,利用现有常规器材对主动脉弓病变进行腔内治疗,并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Supra-Aortic Branches,SAB)血流的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原理和方法,探索建立AD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方法,为解剖复杂的AD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快速、准确的解剖学依据;数值模拟并量化分析AD发生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不同血流动力学表现和行为对AD疾病进展的影响,为UTBAD和TEVAR术后远端残留夹层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合CFD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腔内治疗,探索CFD在腔内治疗TBAD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完全腔内重建SAB血流的方法。[方 法]计算机三维模型构建及其在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胸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基于TBAD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结果,即医学数字影像通信标准格式(Digital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on Medicine,DICOM)存储的医学图像原始数据,利用医学影像逆向工程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建立AD三维几何模型,一方面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和网格划分,进一步用于后续的CFD数值模拟;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复杂病变的解剖结构,测量相关手术数据,帮助快速掌握病变的解剖特点,必要时进行3D打印,直接或间接地辅助手术治疗,为腔内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在第一部分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对AD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及其内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流动进行大规模数值计算和分析,了解夹层发生后的速度场、压力场、壁面切应力等血流动力学特点和参数变化,为AD术前评估、疾病风险评估和腔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DSA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CTA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随访,验证CFD数值模拟的有效性以及将CFD结果和方法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根据病变特点和血流动力学表现,探索个性化的腔内治疗方案,降低AD进展风险。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血流的应用研究。对于无法通过传统开胸手术、分支支架、杂交手术、“烟囱”技术、开窗技术等现有方法得到治疗的复杂型AD,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CFD数值模拟,根据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一种完全微创的腔内治疗方法,在不影响SAB血流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常规器材,拓展PLZ,在腔内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同时,保护和重建SAB血流,并使其血流动力学行为尽可能的符合正常解剖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表现。[结果]成功建立了 7例具有不同代表性的TBAD典型病例的三维几何模型,其中UTBAD 1 例,逆撕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Retrograd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RAAD)1例,主动脉壁间血肿并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s,PAU)1例,病变仅局限于降主动脉的TBAD 1例,以及复杂型TBAD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夹层1例,近端破口位于LSA起始部的复杂型RAAD 1例,慢性TBAD合并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1例。其中两例患者的胸主动脉病变解剖较为复杂,通过构建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精细地测量,以及3D打印辅助手术,成功地实施了个性化的腔内治疗,在有效修复胸主动脉病变的同时,保证了 SAB的良好血流。手术效果满意,随访至今患者预后良好;同时另外两例患者的三维几何模型经优化后,被成功用于进一步的CFD数值模拟。成功对一例UTBAD患者和一例RAAD患者主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及其内RBC的大规模数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1)近端破口处的壁面切应力明显高于远端破口和主动脉其他部位,提示积极修复近端病变能够降低AD进展风险;(2)假腔近心端的血流情况复杂,具有旋涡、RBC运动轨迹缠绕等血流动力学行为,提示有利于促进假腔近心端的血栓化形成;(3)远端破口和假腔的持续存在,使真假两腔之间存在持续低速的血液流动,影响血液的有效运输,主动脉远端发生灌注不良的风险高;(4)远端假腔内存在向近心端的逆向血流,提示不利于假腔内血栓化和术后重构,远端夹层具有进展风险。通过对术后血流动力学表现的观察和CTA病情变化的随访,发现CFD数值模拟结果和DSA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对远端夹层的随访,根据解剖特点和血流动力学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腔内治疗,对高危患者早期进行干预,能够降低远端夹层进展风险。成功通过右肱动脉逆行入路成襻“烟囱”技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了 14例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患者,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2.86±14.46(27岁-79岁)。其中TBAD 8例,PAU 1例,RAAD 1例,胸主动脉瘤(ThoracicAorticAneurysm,TAA)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thoracicaortic Pseudoaneurysm,PSA)2例。14条LCCA和1条IA被成功重建。平均随访时间为9.77±6.64月(0-24个月)。随访期间,除1例死亡外,其余13例患者均存活,随访CTA显示,弓上分支动脉内植入的支架(包括:1例IA支架,13例LCCA支架和5例LSA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无支架移位、变形、断裂、受压狭窄和血栓形成,主动脉弓部病变修复良好,假腔内或动脉瘤内未见造影剂显影,支架内及其近远端管腔通畅,血流良好。[结论]1.主动脉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临床应用有助于主动脉夹层诊疗水平的提高。2.基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A影像,使用逆向工程技术可快速高效地建立三维几何模型,一方面用于解剖复杂的主动脉弓病变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辅助,另一方面用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3.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评估、术前评估和腔内治疗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依据。4.成襻“烟囱”技术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重建弓上分支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造影显示出接近正常解剖和生理状态的良好血流动力学表现。术后短-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长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随访。

詹桥松[8](2019)在《心血管衰老模型与二尖瓣振动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老龄化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和其他欧美国家要面临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老龄化所引起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人数逐渐增加,心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循环系统之一,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大将会越来越成为人们困扰。研究心血管系统相关的工作机制、并分析心血管系统衰老与年龄的关系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内容。本文从心血管系统的颈动脉血管出发,分析与讨论心血管系统的衰老机制,并研究其相关生理与物理特性的变化关系。首先,基于心血管系统的颈动脉血管的形态结构特点,建立了一种颈动脉壁厚圆柱物理模型,并且分别定义切面模型的各项参数。该颈动脉壁厚圆柱物理模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与:颈动脉血管形态非常接近圆柱体,将其简化为圆柱模型能进行相关的数学公式的计算与仿真研究。然后利用所建立的物理模型推导出关键的物理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定义S为心血管衰老模型,S通过心血管系统的两个重要评估标志颈动脉内中膜厚与颈动脉弹性模量与年龄的关系来描述心血管的衰老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的特性变化。最后利用所建立的心血管衰老模型讨论表示心血管系统颈动脉的衰老变化,利用matlab得到人群健康状况下的仿真结果,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医学检测数据相比较,验证本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心血管衰老模型不仅保留了传统上用CIMT作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标志,并且增加Es。实验结果表明结合CIMT与Es两个因素的心血管衰老模型对于成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辅助分析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为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视野。心脏瓣膜作为一特定的发声源,主要通过心室壁和心脏瓣膜等相关组织产生的机械振动和腔体共振产生心音,而瓣膜振动与瓣膜材料的物理特性关系密切,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一种心脏二尖瓣振动模型研究瓣膜振动频率与跨瓣压差以及瓣膜的半径、弹性模量、瓣膜厚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瓣膜振动频率在等容收缩期随着跨瓣压差变化的规律,并且从瓣膜结构的特点出发,将心脏瓣膜作为一种均匀弹性材料,基于有限元仿真方法模拟二尖瓣在房缩期到等容收缩期瓣膜闭合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直观表述心脏瓣膜在房缩期到等容收缩期的开口变化过程及其频率区域分布图。结合二尖瓣振动模型与心血管电网络模型能模拟仿真实际中人体二尖瓣振动频率与跨瓣压差在等容收缩期的变化,模拟得到的人体二尖瓣振动频率值(内心音)在50-120Hz,在第一心音(外心音)频率正常变化范围之内,表明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二尖瓣振动模型能反映人体老化过程中的瓣膜钙化以及二尖瓣瓣膜半径变小对于二尖瓣振动频率的影响,因此二尖瓣振动模型对人体瓣膜老化方面的预防诊治与临床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瓣膜共振产生心音的共振峰频率会因为瓣膜的物理特性改变而发生改变,本文通过采集[20,80]年龄区间人群的心音数据将并将其按照年龄区间划分,使用基于LPC的心音共振峰提取方法对分段后的心音提取共振峰第一频率,经过研究分析发现S1共振峰第一频率与年龄成正相关。

乔永辉[9](2020)在《计算机辅助优化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国心血管病的年死亡人数约占疾病死亡总人数的40%,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居首位。心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主动脉则是心血管的“主管道”。主动脉作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大动脉,承担着分配血液的重要功能。常见的主动脉病变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目前主流的临床治疗方式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血液动力学参数有助于评价主动脉健康状况以及预测其患病风险。然而,现有的临床测量技术难以准确获取全面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法有效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治疗以及改进手术方案。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将血液简化为单相非牛顿流体,耦合弹性腔模型获取符合生理特征的压力曲线,利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模拟血液流动与主动脉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人体主动脉血液流动模型。同时,本文采用该模型定量研究了复杂TEVAR手术对主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伴随左锁骨下动脉(LSA)封堵的TEVAR手术。临床上为获取充足的锚定区,LSA入口会被覆膜支架封堵。本文基于临床医学图像重建了主动脉三维几何模型,分别开展了术前、术后的血液流动模拟,分析了封堵LSA对主动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同时虚拟构建了未封堵LSA的术后几何模型,探究了LSA存在的血液动力学意义,建议临床医生术后对被封堵的LSA进行重建。第二部分开展了伴随原位单开窗TEVAR手术的研究。当LSA被支架封堵后,可利用原位开窗技术重建该血管。本文首先选取了一例真实的临床病例,获取了术后血液动力学参数,发现了异常的血液流量分配以及压力分布;随后,虚拟构建了两例术后几何模型,研究了开窗支架在主动脉弓部的伸出长度对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比较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最后,基于理想的主动脉几何模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支架伸出长度和弯折角度对术后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获得了与真实主动脉一致的结果,发现了该手术存在的不足与长期风险,为临床医生改进伴随原位单开窗的TEVAR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探究了伴随原位双开窗TEVAR手术的影响。基于临床患者真实数据,重建了两例极具代表性的术后主动脉几何模型,采用本文建立的血液流动模型获取了术后主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揭示了典型的双伸出段形态对主动脉弓部血液流场的影响。

罗存金,游婷婷,刘彤,赫颖,王宽全,张恒贵[10](2019)在《虚拟生理心脏模型及房颤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揭示房颤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是其诊断、预防、治疗、药物研发及临床设备设计的关键,而实验和临床只能呈现细胞或亚细胞的局部特性及房颤病症的宏观结果.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的发展,运用多物理尺度的虚拟生理心脏模型,来实现宏观结果与微观机制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离子通道、心肌细胞、心脏组织及器官等多尺度的虚拟生理心脏模型研究进展,探讨了近年来基于虚拟生理心脏模型的房颤机制研究以及房颤的治疗手段,提示了房颤研究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Study Development of the Cardiac Computer Simulati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Development of the Cardiac Computer Simulations(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细胞内阿霉素代谢与作用靶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药理学研究路径
        1.1.1 经典药理学
        1.1.2 反向药理学
    1.2 围绕干预药物分子的药理学研究
        1.2.1 干预药物阿霉素的作用机制
        1.2.2 干预药物阿霉素的代谢
        1.2.3 干预药物阿霉素的耐药机制
    1.3 围绕干预药物结合蛋白的研究
        1.3.1 小分子药物靶点发现方法
        1.3.2 生物芯片介绍
        1.3.3 蛋白芯片
        1.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RAS的研究进展
        1.4.1 RAS蛋白概述
        1.4.2 RAS与肿瘤的关系
        1.4.3 围绕RAS的药物开发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基础
        1.5.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阿霉素新代谢物的发现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细胞株
        2.2.2 主要试剂
        2.2.3 仪器及耗材
        2.2.4 细胞培养
        2.2.5 细胞内代谢物的提取
        2.2.6 LC-MS方法
        2.2.7 计算机模拟阿霉素及其代谢物与DNA间的相互作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UPLC检测MCF7/ADM与 MCF7/WT细胞中阿霉素及其代谢物
        2.3.2 质谱分析MCF7/ADM中的阿霉素代谢物
        2.3.3 阿霉素代谢物的结构推断
        2.3.4 阿霉素代谢物与DNA对接结果
        2.3.5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蛋白芯片筛选阿霉素结合蛋白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蛋白芯片
        3.2.2 主要试剂
        3.2.3 仪器及耗材
        3.2.4 生物素标记阿霉素的合成
        3.2.5 生物素标记阿霉素的分离鉴定
        3.2.6 蛋白芯片筛选BIO-ADM结合蛋白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生物素标记阿霉素的合成
        3.3.2 BIO-ADM结合蛋白的芯片筛选
        3.3.3 阿霉素结合蛋白功能分析
        3.3.4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霉素作用靶点HRAS的筛选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细胞株和蛋白
        4.2.2 主要试剂
        4.2.3 仪器及耗材
        4.2.4 阿霉素结合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5 BLI法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
        4.2.6 亲和素磁珠法结合验证
        4.2.7 Western blot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阿霉素结合蛋白分类
        4.3.2 阿霉素结合蛋白聚类分析
        4.3.3 阿霉素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4.3.4 亲和素磁珠法验证阿霉素与HRAS的结合
        4.3.5 BLI检测阿霉素与结合蛋白相互作用
        4.3.6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RAS与阿霉素作用关系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细胞株
        5.2.2 主要试剂
        5.2.3 仪器及耗材
        5.2.4 阿霉素干预下的HRAS-RAF结合
        5.2.5 生物计算模拟
        5.2.6 细胞培养与样品准备
        5.2.7 Western blot
        5.2.8 Quantitative PCR
        5.2.9 细胞周期检测
        5.2.10 IC50 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阿霉素增强HRAS与 RAF结合
        5.3.2 基于计算模拟的阿霉素/HRAS/RAF系统的理论分析
        5.3.3 J82和RT4 携带野生型HRAS基因
        5.3.4 阿霉素激活MAPK通路
        5.3.5 阿霉素影响细胞周期进程
        5.3.6 激活HRAS提高J82和RT4 细胞药敏性
        5.3.7 讨论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使用的溶液配方与试剂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溶液配方
        2.2 伦理学批准
        2.3 新西兰大白兔左心室中层心室肌细胞的急性分离与收集
        2.4 肌细胞动作电位与离子通道电流的记录方法
        2.4.1 动作电位的记录
        2.4.2 L-型钙电流的记录
        2.5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钙瞬变的记录方法
        2.6 中层心室肌细胞肌小节收缩的测量
        2.7 离体心脏器官水平生物电记录方法
        2.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2.8.1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准备工作
        2.8.2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总蛋白提取与蛋白定量
        2.8.3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PKCα蛋白表达水平
        2.9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钙循环失调与高钙诱导的左心室中层肌细胞交替的关系
        3.1.1 0.1%Ethanol和 0.1%DMSO对 APD的影响作用
        3.1.2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内高钙对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
        3.1.3 I_(CaL)抑制剂硝苯地平抑制胞内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
        3.1.4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中胞内高钙对L-型钙电流变化的影响
        3.1.5 钙螯合剂BAPTA-AM抑制胞内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
        3.1.6 左心室肌中层细胞高钙可以诱导出胞内钙瞬变交替
        3.1.7 高钙可以诱导出左心室中层肌细胞肌小节收缩幅度交替变化
        3.2 调节PKC活性对与钙循环障碍相关的心脏交替的作用
        3.2.1 PKC抑制剂对心室肌细胞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的影响
        3.2.2 PKC激动剂PMA对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
        3.2.3 PKC抑制剂BIM对高钙诱导的胞内钙瞬变交替的作用
        3.2.4 离体心脏水平BIM对高钙诱导T波交替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3.2.5 BIM降低高钙处理的离体心脏中左心室肌组织PKCα的表达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述 心脏电交替及其诱发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基于计算生物力学的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优化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课题背景
        2.1.1 血管疾病
        2.1.2 风险评估
        2.1.3 TEVAR手术
        2.1.4 靶向药物治疗
        2.1.5 生物力学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基于血液动力学的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研究
        2.2.2 血管疾病TEVAR介入治疗的数值模拟研究
        2.2.3 磁纳米颗粒靶向药物治疗血管疾病的研究
    2.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3 基于患者CTA的生物力学计算研究
    3.1 患者医学图像数据的获取
    3.2 血管几何模型的构建
    3.3 模型处理与网格划分
    3.4 血液动力学模型
        3.4.1 控制方程
        3.4.2 血液的非牛顿性质
        3.4.3 边界条件
        3.4.4 数值计算方法
        3.4.5 血液动力学参数分析
    3.5 流固耦合(FSI)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患者CTA和血液动力学的主动脉缩窄后远端扩张风险评估研究
    4.1 引言
    4.2 几何模型
    4.3 计算模型
    4.4 主动脉缩窄后远端扩张的形成机制
        4.4.1 对照组构建与血液动力学模拟
        4.4.2 术前和术后的病例验证
    4.5 不同缩窄程度主动脉远端扩张的风险评估
        4.5.1 不同缩窄程度主动脉的构建与血液动力学模拟
        4.5.2 缩窄程度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患者CTA和血液动力学的主动脉扭曲伴随的风险评估研究
    5.1 引言
    5.2 主动脉扭曲的评估方法
        5.2.1 基于CTA图像的几何重建与中心线提取
        5.2.2 基于微分几何3D曲率和挠率的主动脉扭曲评估
    5.3 主动脉扭曲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模拟及风险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形态学和血液动力学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风险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病例收集
    6.3 研究方法
        6.3.1 主动脉形态学参数测量及统计学分析
        6.3.2 理想主动脉模型构建及血液动力学模拟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基线特征与形态学分析
        6.4.2 血液动力学参数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TEVAR介入治疗的流固耦合(FSI)数值模拟研究
    7.1 引言
    7.2 数学模型
    7.3 计算及验证
        7.3.1 几何模型与参数
        7.3.2 边界条件
        7.3.3 网格和数值方法
        7.3.4 准确性验证
    7.4 结果与讨论
        7.4.1 支架植入深度(oversize)的影响
        7.4.2 支架植入长度的影响
        7.4.3 支架材料的影响
        7.4.4 支架形状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磁纳米颗粒靶向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8.1 引言
    8.2 几何模型
    8.3 数学模型
        8.3.1 流体相(血液)
        8.3.2 固体相(血管壁和斑块)
        8.3.3 颗粒相(MDCPs)
    8.4 计算及验证
    8.5 靶向治疗效果的评估
        8.5.1 MDCPs递送效率的评估
        8.5.2 MDCPs递送过程中斑块损伤的评估
    8.6 结果与讨论
        8.6.1 外磁场配置和强度的影响
        8.6.2 MDCPs形状和粒径的影响
        8.6.3 斑块形态(狭窄程度和肩长)的影响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数值模拟研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特色与创新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可控位移的CT动态体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层螺旋CT产生背景
        1.1.2 多层螺旋CT心脏检查应用背景
        1.1.3 动态体模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基于可控位移的CT动态体模系统
    2.1 心脏信号模拟装置设计
        2.1.1 心脏信号模拟装置结构设计
        2.1.2 心脏信号模拟装置驱动电路设计
    2.2 动态体模功能模块设计
        2.2.1 整体结构设计
        2.2.2 材料及规格
        2.2.3 心率模块设计
        2.2.4 空间分辨力模块设计
        2.2.5 密度分辨力模块设计
        2.2.6 时间分辨力模块设计
        2.2.7 搏动幅值模块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见光模拟方法研究
    3.1 摄像头图像标定
    3.2 系统调试
    3.3 各模块方法研究
        3.3.1 心率模块
        3.3.2 空间分辨力模块
        3.3.3 密度分辨力模块
        3.3.4 时间分辨力模块
        3.3.5 搏动幅值模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T试验及图像处理分析
    4.1 心率模块
        4.1.1 CT试验
        4.1.2 图像处理
        4.1.3 评价指标
        4.1.4 结果分析
    4.2 空间分辨力模块
        4.2.1 CT试验
        4.2.2 图像处理
        4.2.3 评价指标
        4.2.4 结果分析
    4.3 密度分辨力模块
        4.3.1 CT试验
        4.3.2 图像处理
        4.3.3 评价指标
        4.3.4 结果分析
    4.4 时间分辨力模块
        4.4.1 CT试验
        4.4.2 图像处理
        4.4.3 评价指标
        4.4.4 结果分析
    4.5 搏动幅值模块
        4.5.1 CT试验
        4.5.2 图像处理
        4.5.3 评价指标
        4.5.4 结果分析
    4.6 与标准量具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临床应用
    5.1 临床资料
    5.2 扫描前准备工作
    5.3 扫描过程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动脉血管疾病与血管形态特征改变的关系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简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心血管疾病
    1.3 动脉血管系统
        1.3.1 主动脉
        1.3.2 颈动脉
        1.3.3 冠状动脉
        1.3.4 脑动脉
    1.4 动脉粥样硬化
        1.4.1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分析
        1.4.2 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评估
        1.4.3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1.5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1.5.1 超声心动图
        1.5.2 CT成像
        1.5.3 MRI成像
        1.5.4 放射性核素成像
        1.5.5 血管三维重建简介
    1.6 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1.6.1 动脉血管几何特征与疾病的关系
        1.6.2 血流动力学风险参数与疾病的关系
        1.6.3 动脉血管几何形态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分布特征的关系
    1.7 机器学习简介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7.1 人工神经网络
        1.7.2 支持向量机
        1.7.3 机器学习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测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人体冠状动脉血管在健康/疾病情况下的形态学测量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心脏CT原始数据采集
        2.2.2 原始数据测量
        2.2.3 Murray定律
        2.2.4 形态参数分析方法
        2.2.5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冠状动脉血管几何形态学原始数据分析
        2.3.2 伴有CAD病变的冠状动脉血管更容易偏离其最优结构
        2.3.3 伴有CAD病变的冠状动脉具有更高的不对称率和更大的截面积扩张率
        2.3.4 伴有CAD病变的冠状动脉具有更高的分形维度
        2.3.5 形态学特征参数可以作为独立参数评估CAD疾病风险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T影像的形态学测量参数及机器学习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测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原始数据获取
        3.2.2 机器学习模型建立
        3.2.3 机器学习分类性能影响的因素
    3.3 结果
        3.3.1 Polynomial-SVM模型通过使用网格法参数寻优时检测性能最佳
        3.3.2 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不受数据采样方法的影响
        3.3.3 足够多的训练数据量是获得高性能分类模型的充要条件
        3.3.4 形态特征参数维度和组合方式会影响机器学习的分类性能
        3.3.5 血管分叉直径指数(n)和面积扩张率(AER)是CAD风险评估的两个关键特征参数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urray定律的左冠状动脉血管分叉设计及其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根据Murray定律,设计冠状动脉分叉结构
        4.2.2 基于人左冠状动脉血管CTA影像三维重建
        4.2.3 计算方法
        4.2.4 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4.2.5 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
    4.3 结果
        4.3.1 对称情况下,分叉角度变化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4.3.2 对称情况下,分叉指数变化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4.3.3 满足Murray定律情况下,血管直径比率改变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4.3.4 血管分叉直径指数(n)、分叉角度(A)以及对称性的改变对血管分叉部位漩涡长度变化的影响
        4.3.5 基于人左冠状动脉血管CTA影像三维重建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脉血管狭窄率及雷诺数对血管病变区域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计算模型
        5.2.2 计算方法
        5.2.3 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5.2.4 狭窄动脉血管壁面重要血流动力学参数定义
    5.3 结果
        5.3.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血管内复杂流动产生的重要因素
        5.3.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血流动力学特征受Re和狭窄率共同调节
        5.3.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阻力系数与狭窄率成正比而与Re成反比
        5.3.4 高狭窄率和Re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下游的细胞促粘区域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主动脉中血流动力学特征随Womersley数改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主动脉三维模型重建
        6.2.2 计算方法
        6.2.3 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6.2.4 数值计算方案设计
        6.2.5 血管壁面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脂蛋白指标定义
    6.3 结果
        6.3.1 脉动流数对主动脉壁表面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的影响
        6.3.2 血流动力学参数百分比分布图
        6.3.3 主动脉壁表面脂蛋白浓度的分布
        6.3.4 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主动脉壁Catch-bond面积分布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动脉内血流动力学因素对血小板近壁沉积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主动脉三维模型重建
        7.2.2 计算方法
        7.2.3 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7.2.4 数值计算方案设计
    7.3 结果
        7.3.1 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条件下主动脉WSS及血小板近壁沉积速率分布的比较
        7.3.2 不同积力条件下主动脉壁表面WSS和血小板沉积速率分布比较
        7.3.3 高Hct和高Φ_(P0)均可增加血小板沉积速率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主动脉夹层
        1.1.1 概念及流行病学
        1.1.2 临床特点和危害
        1.1.3 分型
        1.1.4 诊断
        1.1.5 治疗
    1.2 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
        1.2.1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概况
        1.2.2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存在的问题
    1.3 腔内治疗重建弓上分支
    1.4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1.4.1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
        1.4.2 生物力学
        1.4.3 血流动力学
        1.4.4 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1.4.5 三维几何模型
        1.4.6 血液的构成和流体属性
        1.4.7 血管壁的结构和材料属性
        1.4.8 流固耦合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计算机三维模型构建及其在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胸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试剂、软件和设备
        2.2.2.1 试剂
        2.2.2.2 检查设备
        2.2.2.3 计算机工作站
        2.2.2.4 软件
        2.2.3 三维几何模型构建方法
        2.2.3.1 图像导入
        2.2.3.2 阈值分割
        2.2.3.3 建立和编辑蒙版
        2.2.3.4 生成三维模型
        2.2.3.5 三维模型的面的优化
        2.2.3.6 内膜破口的处理
        2.2.3.7 血流区域模型的构建
        2.2.3.8 血管壁区域模型的构建
        2.2.3.9 血流三维模型的导出
        2.2.4 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辅助腔内治疗主动脉复杂病变
    2.3 结果
        2.3.1 构建结果
        2.3.2 网格优化后的模型结果
        2.3.3 网格结果
        2.3.4 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辅助腔内治疗解剖复杂的主动脉病变的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二部分 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资料来源
        3.2.2 软件和设备
        3.2.2.1 大型计算机
        3.2.2.2 软件
        3.2.3 几何模型的计算前处理
        3.2.4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3.2.4.1 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3.2.4.2 主动脉夹层红细胞流动大规模数值模拟
        3.2.5 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
        3.2.6 据CFD数值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行腔内治疗
        3.2.7 远端残留夹层的血流动力学观察及处理
    3.3 结果
        3.3.1 主动脉夹层整体速度场分析
        3.3.2 主动脉夹层不同层面的力学表现分析
        3.3.3 主动脉夹层红细胞流动大规模数值模拟
        3.3.4 CFD在腔内治疗非复杂型Stanford B型夹层应用研究的结果
        3.3.5 远端破口及假腔的血流动力学观察及处理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三部分 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血流中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资料来源
        4.2.2 研究方法和手术方法
        4.2.3 随访
        4.2.4 统计学分析
        4.2.5 知情同意及伦理许可
    4.3 结果
        4.3.1 复杂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
        4.3.2 手术相关的结果
        4.3.3 围手术期结果
        4.3.4 短-中期随访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主动脉夹层计算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心血管衰老模型与二尖瓣振动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心血管模型的相关研究
    1.3 本文结构以及完成的工作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基本知识与心血管系统建模方法
    2.1 心血管系统基本知识
        2.1.1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结构
        2.1.2 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动力学参数
    2.2 心脏的主要构成部分
        2.2.1 心脏的位置及形状
        2.2.2 心房和心室
    2.3 心血管系统建模仿真的研究进展
        2.3.1 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的建模方法
        2.3.2 生理系统的仿真建模过程
    2.4 心脏瓣膜病现状与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种心血管衰老模型的设计与分析
    3.1 心血管衰老模型的建立
        3.1.1 颈动脉壁厚圆柱物理模型和弹性模量
        3.1.2 CIMT、血管壁弹性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1.3 心血管衰老模型
    3.2 心血管衰老模型仿真与分析
        3.2.1 心血管衰老模型仿真
        3.2.2 心血管衰老模型的仿真曲线
    3.3 心血管衰老模型的应用
        3.3.1 颈动脉内中膜厚的预测
        3.3.2 颈动脉弹性模量与管壁僵硬度指数的比较
    3.4 模型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种心脏二尖瓣振动模型的设计与分析
    4.1 心脏膜瓣与心音产生之间的关系
    4.2 二尖瓣振动频率的分析
        4.2.1 二尖瓣振动模型
        4.2.2 二尖瓣半径和杨氏模量对二尖瓣瓣膜振动频率的影响
        4.2.3 结合心血管电网络模型模拟人体二尖瓣瓣膜的振动频率
        4.2.4 二尖瓣膜瓣闭合过程的形态变化分析
    4.3 结论
第五章 第一心音共振峰频率与年龄的关系分析
    5.1 提取共振峰的常见方法
    5.2 基于LPC的心音共振峰提取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计算机辅助优化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第1章 绪论与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人体主动脉及常见病变
    1.3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
    1.4 主动脉血液动力学方法
        1.4.1 几何模型
        1.4.2 壁面材料
        1.4.3 边界条件
        1.4.4 血液流场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理想主动脉血流模拟
        1.5.2 病变主动脉血流模拟
        1.5.3 术后主动脉血流模拟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单相非牛顿血液及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2.1 单相非牛顿血液模型
        2.1.1 控制方程
        2.1.2 粘性模型
        2.1.3 流动模型
    2.2 主动脉边界条件
        2.2.1 进口边界条件
        2.2.2 出口边界条件
    2.3 流固耦合模拟方法
        2.3.1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
        2.3.2 流固耦合动量控制方程
        2.3.3 胸主动脉壁面边界条件
    2.4 弹性壁面与刚性壁面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EVAR术中封堵LSA对主动脉的影响
    3.1 引言
    3.2 几何模型
    3.3 计算方法
    3.4 结果分析
        3.4.1 主动脉壁面压力
        3.4.2 各出口血液供应
        3.4.3 主动脉能量损失
        3.4.4 壁面剪切力分布
        3.4.5 主动脉壁面变形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伴随原位单开窗TEVAR手术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几何模型
        4.2.1 真实主动脉
        4.2.2 理想主动脉
    4.3 计算方法
        4.3.1 真实主动脉
        4.3.2 理想主动脉
    4.4 真实主动脉结果分析
        4.4.1 弓部压力与速度
        4.4.2 各出口血液供应
        4.4.3 壁面剪切力分布
        4.4.4 主动脉能量损失
    4.5 理想主动脉结果分析
        4.5.1 速度流线与流量
        4.5.2 对称面压力分布
        4.5.3 壁面剪切力分布
        4.5.4 湍流强度等值面
        4.5.5 主动脉壁面变形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伴随原位双开窗TEVAR手术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几何模型
    5.3 计算方法
    5.4 结果分析
        5.4.1 主动脉弓部压力与速度
        5.4.2 各出口流量与压力变化
        5.4.3 主动脉壁面剪切力分布
        5.4.4 壁面平均的壁面剪切力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虚拟生理心脏模型及房颤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尺度虚拟心脏模型
    1.1 离子通道模型
    1.2 心肌细胞模型
    1.3 浦肯野纤维模型
    1.4 心脏组织模型
    1.5 心脏-躯干模型
    1.6 多尺度心脏模型的构建及验证过程
2 临床房颤机制研究及治疗进展
3 应用计算机模型研究房颤进展
4 未来发展方向

四、Study Development of the Cardiac Computer Simulations(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细胞内阿霉素代谢与作用靶点研究[D]. 王叙. 江南大学, 2021(01)
  • [2]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D]. 张培培.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计算生物力学的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优化治疗研究[D]. 张雪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数值模拟研究的初步探讨[D]. 柏亚明.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可控位移的CT动态体模研究[D]. 赵立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6]动脉血管疾病与血管形态特征改变的关系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研究[D]. 陈学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及其在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张金辉.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8]心血管衰老模型与二尖瓣振动模型的研究[D]. 詹桥松.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9]计算机辅助优化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D]. 乔永辉. 浙江大学, 2020(01)
  • [10]虚拟生理心脏模型及房颤机制研究进展[J]. 罗存金,游婷婷,刘彤,赫颖,王宽全,张恒贵.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9(10)

标签:;  ;  ;  

心脏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