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贾颖[1](2019)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策略》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面临着工作上的变革。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升级和管理改革。本文从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内容、职能、意义、网路环境下的重大变化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当前图书馆档案管理现存问题的分析,进行档案管理优化的探讨,旨在为新时代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郝世博[2](2015)在《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时期,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众多学者开始在以图博档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探索数字资源整合及服务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伴随互联网环境的形成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大量馆藏资源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越时空的服务。如何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形成知识资源的无缝集成与协同共享环境,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图情领域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当前基于开放网络的新兴分布式计算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开始应用于图博档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高度自治的参与主体、复杂灵活的交互协作和多变异构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基于上述网络环境,实现充分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的交互协作面临若干新的问题。信任管理机制作为当前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开放网络环境中安全问题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有助于在没有足够先验知识的参与实体之间进行有效、健康协作关系的构建与维护。针对信任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国内与国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工作,多种专用或通用信任管理模型被先后提出。然而,当前已经存在的信任管理机制或模型在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新环境和新应用时,还是在信任表征、信任获取、反馈信任聚合以及信任度评估等方面表现出种种不足。本文拟从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的双重视角出发,为满足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服务融合的安全及信任需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机制、数字化服务融合信任协商机制等相关研究,为图博档数字资源互操作与服务融合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本文首先对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探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本研究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寻找理论依据。然后对当前信任管理和自动信任协商存在的系统架构与典型模型进行论述,深入分析现阶段信任管理机制存在的多种应用模式;针对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这一研究主题,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应用实践,论述数字资源互操作存在的典型应用系统,从可行性、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探析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针对当前开放、动态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互操作、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过程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和安全需求,分别构建数字资源互操作的信任管理模型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在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并给出其中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针对反馈信任聚合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的研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机制的有效性;在数字化服务融合自动信任协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具体论述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流程及其实例、访问控制策略描述方式、一致性校验算法、改进的策略语言逻辑结构等。最后系统归纳本文相关的研究工作,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贡献,指出本文研究工作的局限并探讨后续还需努力的研究方向。
万春燕[3](2015)在《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作建设》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其中图书馆也逐渐趋向网络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合作建设,得到了广大高校的支持。图书馆在今后将逐渐采用电子资源与纸质书籍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图书馆,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容量,也为图书馆节省了大量的空间面积,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为了研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作建设的发展形势,以此展开阐述,并为以后发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作建设,提出几条建议,以期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发展。
彭双五[4](2013)在《数字图书馆的着作权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网络环境下的着作权法与数字图书馆是近年来法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相应社会关系的改变,而调整传统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着作权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传统着作权法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数字图书馆这一传统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衍生物,更是面临着重重困境。法律规定的空白、行业惯例的缺失,使目前社会上,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管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者与管理者面临许多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数字图书馆着作权保护问题的实质,在于数字技术全面地改变了作品创作、传播和利用的传统方式,这样的改变影响到了作为着作权制度基石的利益平衡机制。从微观上来看,作为智力成果的创作者,作者无法保证其应得利益不受到不法侵害,而作为智力成果的使用者,读者无法自由、便捷的获取其想要获得的信息;从宏观上来看,作者在无法保证其利益的情况下,进行智力创作的积极性明显会受到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科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而精神文明的匮乏,将会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由利益上的失衡,最终导致整个人类社会减缓发展的恶性循环。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继承了传统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者的身份,更肩负着为读者们提供信息、教育的重任,因此如何规制和保护数字图书馆,成为了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与着作权法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首先,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着作权法律问题,因此,对于数字图书馆的性质的研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第一章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性质、特征、法律地位入手,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为后文进行论述做出理论上的铺垫。因为数字图书馆的法律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在着作权法律体系当中应当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因为按照传统的着作权法理论,图书馆是作为作品的最终使用者而享有权利的,但实际上,由于数字图书馆的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数字图书馆具有了一定的营利性,因此,其更多的成为了一种作品的传播者而不是使用者。这种身份上的改变,也使得数字图书馆在着作权法体系当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二,由于数字图书馆不能再基于着作权的限制,对作品进行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字图书馆的获权问题就十分值得研究。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数字图书馆主要有授权要约模式、集体管理模式、法定许可模式、创作共同模式、着作权代理模式、开放获取模式、补偿金支付模式以及数字版权模式。本章对这些模式的特点和优劣进行了评述,并且对近年来比较成功的Google图书馆模式进行了介绍。Google图书馆推行的opt-out模式,可以说是比较成功也比较适合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模式,但是其仍欠缺一定法律上的依据。第三章则是从数字图书馆的具体运营层面进行了介绍,在当前的社会中,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图书馆以及着作权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着作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出现,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复制行为和网络传播行为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对作品的数字化及临时复制行为,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供用户使用和馆际互借行为,其性质又应当如何认定。合理使用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制度,其是最能体现着作权法立法精神的一项制度。面对着网络环境下新权利的挑战,合理使用制度逐渐失去了其平衡各方利益的作用,随着合理使用制度空间的逐渐萎缩,甚至有学者提出要取消合理使用制度。本章结合技术保护措施,探讨了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基础,并对在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本文立足于我国,从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际建设情况出发,通过介绍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模式,提出了依靠单一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网络环境的实际情况,只有进行模式整合,结合各种模式的优点,才能完善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法律保护。
刘磊,林小娟,王贤,高海燕,余洁[5](2012)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参与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生产、评价、选择、采集、组织与整合等活动,形成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体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顾了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情况,并从不同环节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认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构建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框架、加强用户参与的模式研究、重视用户需求调查和实证研究。
高海燕[6](2012)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研究 ——以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网络是由多个行动者(个体或组织)及其关系构成的集合。Web2.0的出现为社会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网络社区中用户和图书馆是平等的伙伴。用户已经从单纯的信息使用者转化为信息创建者、传递者和组织者。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在图书馆的组织引导下,依托社会软件和社会网站(SNS),将个人得到的各种分散的数字信息进行描述、揭示、序化和重组,使之成为图书馆其他用户可以使用的有序化的数字信息资源。目前,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理论与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为此,本文首先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含义、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现状进行了网络调研。其次,本文在确定了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对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优化选择、描述揭示、标识确定等微观组织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目的、方式,并提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系统构成要素、系统要素的协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模式假说。为了对相关模式假说进行检验和修正,有必要对用户参与相关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使用情况,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意愿、需求以及馆员、专家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认可度等问题进行调研。笔者对南京、北京、上海和厦门(含福州)地区共14所高校图书馆的1003名用户、222名馆员和35名专家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调查访问,以了解用户和专家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需求、认知情况;馆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认可和认知情况,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在理论实践和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对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认知度;鼓励用户积极参与数字资源描述和揭示环节;加强对用户标签进行质量控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选用适合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模式等几点建议,对高校馆开展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蓝少华[7](2012)在《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无线信息网络覆盖逐渐普及,无线通信渠道更加丰富,通信带宽进一步提高,给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借助于先进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图书馆可以实现无所不在的服务,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任何终端设备获取到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服务,并随时参与到图书馆的互动交流与学习中。本文首先分析了无线网络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学习需求的变化,指出图书馆面对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只有充分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有效开展泛在化服务,实现服务的跨越式发展,才可维护其自身可信赖的知识信息中心的权威地位。其次指出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目标是公平性、便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并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提出了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然后从网络平台的构建、技术的引进、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服务队伍的建设、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构建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所能够为读者提供的一些智能化、特色化的服务,如无线信息搜索服务、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学科信息导航服务、信息无障碍服务等,以丰富读者的阅读和学习体验。最后指出,虽然当前图书馆开展泛在化服务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然而图书馆仍然面临法律保护不健全、合作机制不完善、资金保障不足等难题,并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林小娟[8](2011)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研究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Web2.0社会软件和社会网站迅速发展,使社会网络日益强大。社会网络强调行动者的联结、互动与分享,社会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来自个体贡献的微内容。社会网络的发展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社会软件创建、贡献、评论资源,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生产、评价、选择、采集、组织与整合的全过程,形成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体系。目前,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为此,本文首先对目前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含义、目前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各阶段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借鉴先进经验,为下面的研究提供指导。其次,本文对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并从社会网络关系理论、结构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三个方面,对这些社会网络理论在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系统构成要素、系统结构和联结机制。在此基础上,主要提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环节模式假说。为了更好地从用户、馆员和专家的角度,了解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需求情况及需求认可情况,本文对南京、北京、上海和厦门(含福州)地区共14所高校图书馆的1450名用户、350名馆员和40名专家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调查访问,以了解用户和专家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需求、认知情况;馆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认可和认知情况,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在理论实践和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提出的规划模式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识;根据本馆情况,选用适合的社会网络发展模式;加强对社会软件的宣传和普及;以需求为导向,建设高质量、特色化和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体系;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作用等几点建议,对高校馆开展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董秀娟[9](2010)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日益突出,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因此,集合各种资源努力帮助用户获取需要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在总结了普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对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设计了自己理念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开展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且概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特征、服务内容和基本实现形式。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且进行了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现状分析,在调查结果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的比较和特点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调查的结果,找出了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五部分是对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并进行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模型构建,其中包括总体架构的设计和具体模块的设计,最后对设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六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工作和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使用了文献调研、比较分析和网络调查等方法。
朱增勇[10](2008)在《网络环境下的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网络环境下农业图书馆用户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对农业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馆藏结构、服务方式和图书馆员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对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很少,实践上,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有一些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对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本文围绕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通过归纳和总结国内外成功的运行模式,分别从组织结构、管理机制、服务项目、服务理念和服务人员等6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找出我国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性的收集用户资源,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实现资源、服务和技术的整合,建立合理的反馈体系和考核指标,改革现有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基于用户集成管理的四元一体化服务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模式实施的建议。基于上述思路,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一是构建了四元一体化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即用户管理、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集成的以用户为中心的集成服务模式。运用CRM理论和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农业文献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通过用户集成管理对用户信息行为周期的动态跟踪,围绕用户需求建立文献资源、服务和技术集成。该模式横向包括信息服务应用、信息服务管理的规范、信息用户评价三个系统。纵向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的控制;第二个层次是微观操作系统,硬、软、评价三元分立又互相融合。二是建立了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LibQUAL+TM理论和方法,根据农业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特点,创新性的设计了一套信息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信息服务形式、信息服务影响、物理环境5个层面,共22个指标。利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农业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效果实施了评价,探讨了指标的可行性。三是提出了实现四元一体化模式的功能的策略。革新四元一体化模式下的自助式、个性化和知识服务,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改革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培养复合型的农业图书馆员来实施建立的服务模式。本论文通过构建四元一体化服务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实现四元一体化模式的策略,对我国农业文献信息服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概述 |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内容及工作职能。 |
(二)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变化 |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实现信息化改变。 |
(二)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创新。 |
(三)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及档案完整度提升。 |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图书馆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薄弱。 |
(二)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
(四)图书馆档案完整性不足且分类模糊。 |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
(一)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机制。 |
(二)强化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 |
(三)打造复合型专业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
(四)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库及分类体系。 |
五、结束语 |
(2)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资源建设、共享与整合 |
1.2.2 国内外LAM研究 |
1.2.3 信任管理研究 |
1.2.4 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互操作 |
2.1.2 服务融合 |
2.1.3 信任的定义 |
2.1.4 信任的属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协同论 |
2.2.3 知识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任管理机制及应用模式分析 |
3.1 信任管理 |
3.1.1 定义 |
3.1.2 信任管理模型 |
3.1.3 凭证信任管理系统 |
3.1.4 行为信任管理模型 |
3.2 自动信任协商 |
3.2.1 定义 |
3.2.2 自动信任协商基本概念 |
3.2.3 现有自动信任协商系统 |
3.3 信任管理机制应用模式分析 |
3.3.1 P2P网络信任管理 |
3.3.2 普适计算信任管理 |
3.3.3 网格计算信任管理 |
3.3.4 Ad hoc网络信任管理 |
3.3.5 电子商务信任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模式分析 |
4.1 国内外应用实践分析 |
4.1.1 Europeana |
4.1.2 世界数字图书馆 |
4.1.3 美国IMLS支持项目实践 |
4.1.4 CALIS |
4.2 数字资源互操作模式探析 |
4.2.1 数字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
4.2.2 Metalib with SFX系统 |
4.2.3 MAP系统 |
4.2.4 TPI系统及USP平台 |
4.2.5 数字资源互操作典型系统总结 |
4.3 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探析 |
4.3.1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4.3.2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广度分析 |
4.3.3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深度分析 |
4.4 跨域环境下安全互操作的实践分析 |
4.4.1 安全检测实施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2 协作架构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3 建模辅助维度下的互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数字资源互操作中的信任管理研究 |
5.1 OAI-PMH协议 |
5.2 数字化协作模式构建 |
5.3 数字化协作模式面临的问题 |
5.4 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1 动态信任管理的内涵 |
5.4.2 LAM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3 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 |
5.5 动态信任评估算法设计 |
5.5.1 传统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2 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信任协商研究 |
6.1 信任协商策略需求 |
6.2 LAM-AATN模型构建 |
6.3 LAM-AATN信任协商流程 |
6.4 LAM-AATN信任协商实例研究 |
6.5 LAM-AATN一致性校验研究 |
6.5.1 访问控制策略描述研究 |
6.5.2 一致性校验算法研究 |
6.6 LAM-AATN策略语言研究 |
6.6.1 策略语言功能需求 |
6.6.2 LAM-AATN-Jess策略语言 |
6.6.3 LAM-AATN-Jess语法结构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数字图书馆的着作权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三、研究的方法 |
1 数字图书馆的法律性质与法律特征 |
1.1 数字图书馆释义 |
1.1.1 数字图书馆设立背景 |
1.1.2 数字图书馆概念 |
1.1.3 数字图书馆特点 |
1.1.4 数字图书馆缺陷 |
1.2 数字图书馆性质 |
1.2.1 公益性 |
1.2.2 营利性 |
1.2.3 网络性和数字性 |
1.2.4 继承性 |
1.3 数字图书馆价值和法律地位 |
1.3.1 数字图书馆价值 |
1.3.2 数字图书馆法律地位 |
1.3.3 数字图书馆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分析 |
1.3.4 数字图书馆与邻接权 |
1.4 本章小结 |
2 数字图书馆获权模式研究 |
2.1 授权要约模式 |
2.1.1 授权要约模式优势 |
2.1.2 授权要约模式劣势 |
2.2 集体管理模式 |
2.2.1 集体管理模式优势 |
2.2.2 集体管理模式劣势 |
2.3 法定许可模式 |
2.3.1 法定许可模式优势 |
2.3.2 法定许可模式劣势 |
2.4 创作共用模式 |
2.4.1 创作共用模式优势 |
2.4.2 创作共用模式劣势 |
2.5 着作权代理模式 |
2.5.1 着作权代理模式优势 |
2.5.2 着作权代理模式劣势 |
2.6 开放获取模式 |
2.6.1 开放获取模式优势 |
2.6.2 开放获取模式劣势 |
2.7 补偿金支付模式 |
2.7.1 补偿金支付模式优势 |
2.7.2 补偿金支付模式劣势 |
2.8 数字版权模式 |
2.9 GOOGLE数字图书馆模式 |
2.9.1 GOOGLE数字图书馆与出版商 |
2.9.2 GOOGLE数字图书馆与作者 |
2.9.3 GOOGLE数字图书馆模式的启示 |
2.10 本章小结 |
3 数字图书馆复制及网络传播行为法律问题 |
3.1 数字图书馆与着作权法 |
3.1.1 网络环境对着作权法的挑战 |
3.1.2 数字图书馆与着作权法的冲突 |
3.1.3 变革中的着作权 |
3.2 数字图书馆的复制行为 |
3.2.1 馆藏作品的数字化 |
3.2.2 临时复制 |
3.3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 |
3.3.1 用户使用 |
3.3.2 馆际互借 |
3.4 本章小结 |
4 数字图书馆与合理使用制度 |
4.1 着作权的限制 |
4.1.1 着作权限制理论 |
4.1.2 着作权的限制与利益平衡 |
4.2 数字图书馆与技术保护措施 |
4.2.1 技术保护措施——超越着作权法的新保护 |
4.2.2 数字图书馆如何克服技术保护措施的障碍 |
4.3 合理使用制度 |
4.3.1 着作权人权利的扩张与合理使用空间的萎缩 |
4.3.2 合理使用制度网络环境下的重构 |
4.3.3 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制度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数字图书馆着作权保护的完善 |
5.1 中国视野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 |
5.1.1 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 |
5.1.2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涉及的相关着作权问题 |
5.1.3 数字图书馆相关着作权权限问题 |
5.2 中国现有数字图书馆模式 |
5.2.1 清华模式 |
5.2.2 书生模式 |
5.2.3 超星模式 |
5.2.4 方正模式 |
5.2.5 博库模式 |
5.3 各模式的适用性及整合 |
5.3.1 基于法律规定的授权模式 |
5.3.2 基于组织结构的授权模式 |
5.3.3 基于个人行为的授权模式 |
5.3.4 数字图书馆获权问题的解决 |
5.4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结论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2.1 实践概述 |
2.2 研究概述 |
2.2.1 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研究 |
2.2.2 用户生成内容 (UGC) 研究 |
2.2.3 其他相关研究 |
2.3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各环节研究 |
2.3.1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的研究 |
2.3.2 用户参与数字资源生产的研究 |
2.3.3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选择和采集的研究 |
2.3.4 用户参与数字资源组织的研究 |
3 总结 |
(6)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研究 ——以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研究 |
1.2.1 国外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研究 |
1.2.1.1 国外基于社会软件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研究 |
1.2.1.2 国外基于社交网站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研究 |
1.2.2 国内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研究 |
1.2.2.1 国内基于社会软件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研究 |
1.2.2.2 国内基于社交网站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研究 |
1.2.2.3 国内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研究 |
1.3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实践 |
1.3.1 国外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实践 |
1.3.1.1 国外基于社会软件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实践 |
1.3.1.2 国外基于社交网站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实践 |
1.3.2 国内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实践 |
1.3.2.1 国内基于社会软件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实践 |
1.3.2.2 国内基于社交网站的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实践 |
1.4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现状 |
1.4.1 调研方法 |
1.4.2 调研结果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模式假说——以高校为例 |
2.1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目标与原则 |
2.1.1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目标 |
2.1.2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原则 |
2.2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研究 |
2.2.1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的优化选择 |
2.2.2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的描述揭示 |
2.2.2.1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的描述揭示技术 |
2.2.2.2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描述揭示的主要方法 |
2.2.2.3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描述揭示的方法体系 |
2.2.2.4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的标识确定 |
2.3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 |
2.3.1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目的 |
2.3.2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方式 |
2.3.2.1 以某种社会软件为主的组织与整合 |
2.3.2.2 以标签为标引工具的组织与整合 |
2.3.2.3 基于SNS的专题资源组织与整合 |
2.3.2.4 面向学科专业的资源组织与整合 |
2.3.2.5 基于个性化需求的一体化资源组织与整合 |
2.4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系统构建 |
2.4.1 系统要素 |
2.4.2 系统要素的协作机制 |
2.5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假说 |
2.5.1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系统的体系架构 |
2.5.2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系统的模式假说 |
2.5.2.1 以某种社会软件为主体的组织与整合模式 |
2.5.2.2 基于特定目的的组织与整合模式 |
第三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调查——以部分沿海高校为例 |
3.1 调查表的设计与调查统计方法 |
3.1.1 调查表的设计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方案与步骤 |
3.1.4 录入、统计分析方法 |
3.1.5 调查样本总量 |
3.2 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1 问卷样本属性 |
3.2.2 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认知情况调查 |
3.2.3 对社会网络环境下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需求的调查 |
第四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的修正和建议 |
4.1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的检验和修正 |
4.1.1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的检验 |
4.1.2 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的修正 |
4.1.2.1 以某种社会软件为主体的组织与整合模式的修正 |
4.1.2.2 基于特定目的的组织与整合模式的修正 |
4.2 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活动的建议 |
4.2.1 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对社会软件和社交网站的认知度 |
4.2.2 鼓励用户积极参与数字资源描述和揭示活动 |
4.2.3 加强对用户添加的标签的质量控制 |
4.2.4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选用适合用户参与的组织与整合的模式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3 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需求调查 |
附录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需求调查 |
附录3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的认知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概述 |
第一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内涵 |
一、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概念 |
二、图书馆泛在化服务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区别和联系 |
第二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背景 |
一、用户需求是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动因 |
二、读者学习方式转变是图书馆开展泛在化服务的客观需要 |
三、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是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驱动力 |
四、日益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产生的助推器 |
第三节 国内外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
一、国外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
二、国内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发展现状 |
三、我国现有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无线网络的发展及其对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国外无线网络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国内无线网络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无线网络技术对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促进作用 |
一、服务范围更广 |
二、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
三、互动性更强 |
四、服务效率更高 |
五、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
第三章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构建 |
第一节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
一、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目标 |
二、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二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网络平台的构建 |
一、硬件环境的构建 |
二、图书馆无线应用软件的开发 |
第三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技术的引进 |
一、无线通信技术 |
二、IPv6技术 |
三、物联网技术 |
四、三网融合技术 |
五、上下文感知技术 |
六、云计算技术 |
第四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 |
一、组建图书馆联盟,实现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
二、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提高馆藏质量 |
三、读者与图书馆互动共建知识库 |
第五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六节 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系统信息用户的培养 |
一、开展数字化馆藏资源检索与利用技能的培训 |
二、普及信息基础知识 |
三、提高读者信息道德水平和信息法律意识 |
第四章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 |
第一节 无线信息搜索服务 |
第二节 基于位置(LBS)的信息服务 |
第三节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一、部署智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二、人工辅助完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
三、建设分布式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平台 |
第四节 面向大众教育的学科信息导航服务 |
一、学科信息导航服务发展概述 |
二、面向大众教育的学科信息导航服务平台的构建 |
第五节 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无障碍服务 |
第五章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第一节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面临的挑战 |
一、信息网络传播与共享的着作权保护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
二、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
三、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尚未引起普遍重视 |
第二节 无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应对策略 |
一、合法信息共享,实现作者与读者双赢 |
二、完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合作机制 |
三、从管理和经费方面保障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发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研究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与理论 |
1.3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
1.3.1 调研方法 |
1.3.2 调研结果 |
1.3.3 典型案例 |
1.3.3.1 康内尔大学图书馆学用户参与学科资源建设的模式 |
1.3.3.2 重庆大学图书馆“我的书斋”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模式假说 |
2.1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
2.2.1 嵌入性 |
2.2.2 联结强度 |
2.2.3 网络密度与集中度 |
2.2.4 结构洞与中心性 |
2.2.5 社会资本 |
2.2.6 目标引导与目标偶得 |
2.2 社会网络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
2.2.1 社会网络关系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运用 |
2.2.2 社会网络结构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运用 |
2.2.3 社会资本理论在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 |
2.3 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社会网络系统构成 |
2.3.1 系统构成要素 |
2.3.1.1 用户要素 |
2.3.1.2 馆员要素 |
2.3.1.3 技术要素 |
2.3.1.4 数字资源要素 |
2.3.1.5 建设过程要素 |
2.3.1.6 管理要素 |
2.3.1.7 环境要素 |
2.3.2 系统结构 |
2.3.3 联接机制 |
2.4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模式假说 |
2.4.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模式的基本思路 |
2.4.2 模式中的主要应用技术手段 |
2.4.3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各环节的模式假说 |
2.4.3.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规划的模式假说 |
2.4.3.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其他环节的模式假说 |
第三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的调查分析——以高校为例 |
3.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统计方法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方法与步骤 |
3.1.4 录入、统计分析方法 |
3.1.5 调查样本总量 |
3.2 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1 问卷一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1.1 问卷样本属性 |
3.2.1.2 对社会软件认知情况分析 |
3.2.1.3 对社会网络环境下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需求情况的分析 |
3.2.2 问卷二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2.1 问卷样本属性 |
3.2.2.2 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社会网络理念的认可分析 |
3.2.2.3 对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社会网络应用的观点的分析 |
3.2.2.4 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资源结构观点的分析 |
第四章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的修正和建议 |
4.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的修正 |
4.2 高校开展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 |
4.2.1 转变观念,提高对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识 |
4.2.2 根据本馆情况,选用适合的社会网络发展模式 |
4.2.3 加强对社会软件的宣传和普及 |
4.2.4 以需求为导向,建设高质量、特色化和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体系 |
4.2.5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3 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调查(用户问卷Ⅰ) |
附录2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馆员调查(馆员问卷Ⅰ) |
附录3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识与需求调查续(用户问卷Ⅱ) |
附录4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馆员调查续(馆员问卷Ⅱ) |
附录5 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认识与需求的专家调查(专家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 |
二、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的研究总结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一、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理论概述 |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 |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服务内容 |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实现方式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研究——以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为例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二节 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调查 |
一、山东大学图书馆网站 |
二、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 |
三、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 |
四、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网站 |
五、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 |
六、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 |
七、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网站 |
八、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网站 |
第三节 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功能比较 |
二、山东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站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分析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
二、服务问题 |
三、用户问题 |
四、管理机制问题 |
五、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问题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对策 |
一、强化信息资源建设 |
二、改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 |
三、加强用户研究和用户培训 |
四、完善个性化信息服务管理机制 |
五、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 |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要求 |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原则 |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模型构建 |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 |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 |
三、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接口模块的具体设计 |
第四节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特点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
第三节 对图书馆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网络环境下的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概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主要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的农业文献信息服务 |
2.1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概述 |
2.1.1 文献信息资源 |
2.1.2 文献流通 |
2.1.3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
2.1.4 参考咨询 |
2.1.5 数据库服务 |
2.1.6 网络文献信息服务 |
2.2 网络环境下农业文献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 |
2.2.1 馆藏结构的变化 |
2.2.2 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 |
2.2.3 信息技术的发展 |
2.2.4 对文献信息服务方式的影响 |
2.2.5 信息服务人员角色转变 |
2.2.6 外部环境的变化 |
2.2.7 知识经济的发展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
3.1 国外农业文献信息服务及其模式 |
3.1.1 传统文献信息服务模式 |
3.1.2 集成服务模式 |
3.1.3 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
3.1.4 渗透延伸服务模式 |
3.2 我国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 |
3.2.1 传统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 |
3.3.2 集成文献信息服务模式 |
3.3.3 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模式 |
3.3.4 知识型文献信息服务模式 |
3.3 国内外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
3.3.1 组织结构的比较分析 |
3.3.2 管理机制的比较分析 |
3.3.3 网络文献信息服务项目的比较分析 |
3.3.4 服务理念的比较分析 |
3.3.5 服务人员的比较分析 |
3.3.6 用户信息需求和服务效果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客户关系管理(CRM)理念与方法的引入 |
4.1 理解客户关系管理 |
4.1.1 CRM 概念和内涵 |
4.1.2 CRM 核心管理思想 |
4.2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和应用现状 |
4.3 客户关系管理引入农业文献信息服务 |
4.3.1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实施 CRM 的必要性 |
4.3.2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实施 CRM 的可行性 |
4.4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 |
4.4.1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实施 CRM 的方法和策略 |
4.4.2 CRM 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基于 CRM 的农业文献信息服务用户需求分析 |
5.1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类型 |
5.1.1 前沿性需求 |
5.1.2 预测性需求 |
5.1.3 集成性需求 |
5.1.4 及时性需求 |
5.1.5 个性化需求 |
5.1.6 实用性需求 |
5.2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需求和模式选择调查 |
5.2.1 调查的对象、方法、时间 |
5.2.2 调查的情况和结果的分析 |
5.2.3 调查情况总结 |
5.3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的用户需求分析 |
5.3.1 学生的信息需求及其特点 |
5.3.2 科技人员的信息需求及其特点 |
5.3.3 管理、经营人员的信息需求及其特点 |
5.3.4 农业推广人员的信息需求及其特点 |
5.3.5 农民的信息需求及其特点 |
5.4 我国农业文献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四元一体化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 |
6.1 模式建立的原则和基本目标 |
6.2 模式建立的理念 |
6.3 模式的构建 |
6.3.1 用户管理集成 |
6.3.2 资源集成 |
6.3.3 服务集成 |
6.3.4 技术集成 |
6.4 文献信息服务模式评价 |
第七章 四元一体服务模式实施的策略 |
7.1 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
7.2 以用户为中心的文献信息服务的实施 |
7.2.1 用户自助服务 |
7.2.2 个性化服务 |
7.2.3 知识服务 |
7.3 改革文献信息服务的业务流程 |
7.3.1 农业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内容 |
7.3.2 重组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
7.4 培养复合型的农业文献信息服务人员 |
7.5 基于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效果评价的实施 |
7.5.1 用户调查的实施 |
7.5.2 评估结果分析 |
7.5.3 对 LibQUAL+~(TM) 评估方法的思考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2.1 通过用户集成管理,提供基于用户需求的文献信息和服务 |
8.2.2 重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管理,提高馆员的素质 |
8.2.3 建立标准化服务平台,实现个性化服务 |
8.2.4 拓展传统服务模式,与网络数字化集成服务模式相互补充 |
8.2.5 建立服务评价和反馈机制,监督和改进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策略[J]. 贾颖. 办公室业务, 2019(22)
- [2]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D]. 郝世博. 南京大学, 2015
- [3]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作建设[J]. 万春燕.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 [4]数字图书馆的着作权法律问题研究[D]. 彭双五. 武汉大学, 2013(05)
- [5]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研究述评[J]. 刘磊,林小娟,王贤,高海燕,余洁. 图书馆, 2012(06)
- [6]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与整合模式研究 ——以高校为例[D]. 高海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7]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研究[D]. 蓝少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8]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规划模式研究 ——以高校图书馆为例[D]. 林小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1)
- [9]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D]. 董秀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
- [10]网络环境下的农业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 朱增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