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北盆地阜宁组低渗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袁祎[1](2020)在《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储层参数反演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泥页岩储层是勘探开发的重点及难点,泥页岩储层参数的求取方法一直是国内外测井界前瞻性课题。与常规油气储层相比,致密油气储层通常表现出了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点,这就导致了储层的评价难度大大提高。本文结合相关测井资料,建立测井评价方法及模型,对泥页岩储层评价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实际勘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苏北盆地阜二段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苏北盆地泥页岩致密、岩性复杂、测井评价难等问题,开展了泥页岩储层参数反演方法与测井综合评价研究。首先,对研究区地层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储层岩性、电性、物性、含油性特征及其关系研究。依据储层四性关系及测井响应特征研究,选取敏感测井曲线,建立岩性响应特征及识别图版,构建了岩性模型q,并形成直观的岩性表征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矿物含量的解析和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构建了储层脆性指数模型。其次,选用敏感曲线,构建了物性参数的(孔隙度、渗透率)多元拟合方法模型、变骨架方法模型及体积方法模型,并与岩心分析数据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然后,根据TOC分析数据,构建了计算TOC的单参数方法模型和Δlog R法改进模型,同时考虑到泥页岩储层的地层特征,用TOC和常规储层阿尔齐公式分别作为泥页岩储层有机与无机部分的饱和度,构建了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含油饱和度模型。最后,实现了泥页岩储层参数的定量表征,为储层的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并融合各数据构建了储层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储层进行分级,并给出分级标准。通过与试油数据对比和现场测试证明,应用效果良好。本论文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复杂储层的参数反演方法和测井评价方法,为泥页岩储层的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指明了方向。
张亚文[2](2019)在《苏北盆地W油田阜宁组低渗透储层压裂后产能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W油田阜宁组砂岩储层,受沉积环境的影响,砂体纵向上叠置式展布,目的层物性较差,孔隙结构复杂,并受到泥质、灰质的影响,储层物性建模难度加大,饱和度关系中非阿尔奇现象明显,影响储层参数的计算精度。另外,储层物性差导致自然产能很低,基本上需要进行储层压裂改造后才能有产量,目前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预测低渗透储层压裂后产能的方法,种种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测井解释的作用,也给工程上带来困扰。为了提高研究地区低渗透储层参数精度,为工程措施预测储层改造后产能,发挥测井解释的作用,论文以岩石物理实验资料为基础,以测井曲线资料为主要手段,结合目标区地质特点、试油试采情况以及工程措施参数,开展了W油田阜宁组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首先,在研究地区开展测井曲线的标准化工作,利用直方图与趋势面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建立了本地区的标准化对应数据表,从而消除不同系列测井仪器所造成的误差。同时,通过研究地区的岩心资料、录井描述以及测井资料,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地区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特征与“四性”关系,了解储层基本特征。其次,在储层参数中分析对其影响因素的同时,以岩石物理为基础,建立适用性更好地孔隙度、渗透率、灰质含量和泥质含量模型。在对低渗透储层传统实验中,设计毛管自吸实验,更好地建立适用于低渗透储层的饱和度模型。此外,在动静态模量的转换关系中,考虑孔隙度的影响,较好地得到泊松比的动静态转换关系,准确求出地层的脆性指数,为评价地层的可压性提供技术支持。然后,依据试油、单井生产资料,以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曲线建立常规流体性质和压裂后流体性质的解释图版和解释标准,重点对压裂储层进行储层分级,考虑到地层合试情况较多,因此将正常的油层和压裂为油层的储层定义为Ⅰ储层,压裂为油水同层的储层定义为Ⅱ储层,压裂后仍然没有产能的储层定义为Ⅲ储层,这也是为工程措施前提供初期判断。最后,通过测井曲线特征,储层品质参数、脆性指数以及压裂施工参数方面,研究了其对产能的影响。认为在W油田中,自然伽马、声波时差、深电阻率、脆性指数以及实际施工压力与产能分级有很好的关系,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级别划分的模型,验证符合率达到80%,处理效果能满足生产需要。
王路[3](2018)在《高邮凹陷阜一段低渗透储层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针对高邮凹陷阜一段一亚段沉积相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开展研究。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开展了阜一段及一亚段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储层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及成岩相类型及储层物性等研究,总结了有利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储层评价与预测,取得的以下成果:针对阜一段地层划分精度不够的问题,采用旋回对比法对全区192口探井开展了以砂层组为单位的地层对比工作,将阜一段一亚段细分为三个砂层组,以此为基础分别统计三个砂层组厚度、砂岩厚度及砂岩百分含量,绘制地层厚度图、砂岩厚度图及砂岩百分含量图,明确了高邮凹陷阜一段一亚段及其三套砂层组的地层展布特征及砂体分布特征。通过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等方法,在砂体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阜一段一段沉积时期高邮凹陷发育南北两套沉积体系:北部斜坡带发育的物源来自西北部的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南部断阶带发育的物源来自东南部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另一方面修正了前人关于阜一段沉积体系物源方向的问题。开展成岩作用研究,通过总结370余张岩石薄片镜下观察结果,对阜一段一亚段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特征等开展研究,明确了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造成阜一段一亚段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是阜一段一亚段含油砂岩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含油砂岩次生溶蚀孔隙的形成与油气运移聚集之间存在相关性;依据研究成果划分出高邮凹陷主要成岩相类型及分布。基于地层、沉积相、成岩作用等相关研究成果,对阜一段一亚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阜一段一亚段储层物性呈中孔-高孔、低渗-特低渗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属于孔隙型;成岩作用及油气充注是控制阜一段一亚段储层物性的主要原因,并以为基础对阜一段一亚段进行了评价。该研究成果为江苏油田勘探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支持,针对阜一段低渗油藏勘探预探井井位11口,试获工业油流2口,新增控制储量108.04×104t,新增预测储量476.89×104t,新增原油2557t,实现高邮凹陷内坡低渗领域勘探突破性进展。
李秋政[4](2017)在《沙花瓦地区阜三段储层四性关系及油层精细识别研究》文中提出沙花瓦地区由于E1f3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油藏油水关系较为复杂、含油储层电性区域上差异很大,且存在低电阻率、低渗透砂岩油层,局部地区又受到火成岩影响,电性识别油水层存在困难,原有的解释图版已不适用。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解释干层压裂后其实为油层的经常出现,而目前的解释图版解释精度不高,很难满足未来的生产解释需求,为日后油藏评价和后期有效开发增加了不少的困难。本论文从岩心观察和各项岩心分析化验分析等第一手资料入手,在沙花瓦地区阜宁组阜三段储层宏观、微观分析基础上,应用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思路,紧紧围绕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相互关系及内在规律,系统分析了沙花瓦地区阜三段储层测井评价影响因素,分区域、分层系、分岩性系统总结了沙花瓦地区阜三段油、水、干层电性特征。综合认为储层埋深、成岩作用、物性差异和地层水矿化度分布是导致电性区域上分带的主要因素。在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基础上,分区带、分层系建立了有效储层下限标准以及相应的油、水、干层测井精细解释图版,图版解释精度均达到90%以上。针对致密砂岩储层,首次建立致密储层压裂电性标准,并结合江苏油田现行开发效益情况,创新性地研究出商业油流电性标准,有效指导勘探开发措施作业和调补效益层,大大节省了无效措施成本。在解释方法方面,本文创新性地依据储层岩性建立了变参数阿尔奇公式含油饱和度解释图版。另外,针对低阻油层饱和度解释模型,讨论了W-S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在本区的适用性,并创新性研究出计算Qv的可行方法。二种方法在江苏油田尚属首次应用,且应用效果较好,方法可行。实例应用证明各区域解释图版可靠实用,大大提高了饱和度解释精度。本文研究成果提高了沙花瓦地区探井和开发井油层解释成功率,经后期投产证实,解释符合率达到95%以上,达到了精细识别油水层的目的,经济效益显着。
王红伟[5](2017)在《盐城凹陷阜二段页岩油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岩心观察、测试分析、测录井资料等的基础上,从页岩发育特征、地化特征、脆性和储集性等方面研究了盐城凹陷阜宁组二段页岩油的形成条件;在显示井和重点油流井解剖基础上,结合国内国外已发现的页岩油地层特征,探讨了盐城凹陷阜二段页岩油的富集规律及其富集主控因素,优选了页岩油勘探有利层系及区带。研究认为:(1)盐城凹陷阜二段的富有机质页岩发育,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条件好;裂缝及微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具一定的储集条件;岩矿分析脆性矿物含量高,可压裂改造条件好,具备页岩油形成的条件。(2)页岩油气显示丰富,平面上多分布于南洋次凹深凹带,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页4、页3段。(3)页岩油的富集与该页岩段有机质丰度高、岩石相的类型、适当的有机质成熟度、裂缝的发育程度、异常压力较高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受上述因素的控制。(4)综合评价后认为,盐城凹陷的南洋次凹深凹带及其内坡带是阜二段页岩油勘探的有利区;纵向上,阜二页4段为最有利的页岩油勘探层段。
刘敬强[6](2017)在《低孔渗可改造性储层测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储层油气产能进行合理地评价预测,一方面是对油气勘探成果的检验,同时又可以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指导,对后期开发优势储层,提高油气产量和实际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低孔渗油气藏作为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气资源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低孔渗储层一般需要对其进行酸化、压裂等措施才能达到工业开采价值,目前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储层压裂后油气产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开展低孔渗储层油气产能预测研究工作,对指导低渗透储层的油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区为XF区块和XG区块,XF区块目的层位为阜宁组一段,为典型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储层基本无自然产能,几乎每口井都需要压裂,产能主要为压裂后产能。XG区块目的层位为阜宁组二段,储层物性优于XF区块,该区岩性相对于XF区块更为复杂,存在灰岩,部分砂岩灰质含量也较高。该区既有自然产能也有压裂后产能还有酸化酸压后产能,以自产和压裂为主。本文研究目的是针对区块开展低孔渗砂岩储层压后产能预测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研究区块产能评价的方法。由于影响研究区产能的关键因素不明确,在储层评价的基础上,从储层参数以及压裂施工参数二个方面分析了其对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对应区块产能级别预测模型。研究区测井系列不全,基本的9条测井曲线中,只有部分取心井测量了中子和密度曲线。针对这一情况,利用所收集的资料,对XF区块、XG区块2个区块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XF区块的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统计模型以及渗透率与孔隙度的统计模型;建立了XG区块基于灰质和泥质校正的孔隙度体积模型和与孔隙度单相关的渗透率统计模型。2.XF区块分别建立了阿尔奇模型、变参数(m)阿尔奇模型及等效岩石组分模型,并相互对比了三种饱和度模型评价的效果,认为等效岩石组分模型和变参数(m)阿尔奇模型的效果优于阿尔奇模型;XG区块建立了阿尔奇模型对饱和度进行评价。3.依据XF区块的测试资料,建立了基于Fisher判别的产能级别预测模型;依据XG区块的测试资料,首先建立了基于GR与AC测井资料的储层改造措施(自产、水力压裂和酸化)的判别,然后针对水力压裂测试层建立产能分级预测图版。
罗钰涵[7](2016)在《江苏复杂小断块油藏产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系统收集、整理江苏油田188个开发单元的地质储量丰度、流度、单储系数、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米采油指数、空气渗透率、地层原油粘度、单储压降系数等静态参数以及动态历史开发数据,对每个单元的稳产年限、稳产期平均年产油、递减阶段递减率进行了分析界定,并按照单因素、多因素对开发单元进行分类。引入熵的原理对不同开发单元进行相关参数权值计算,以定量的方法将已开发单元划分为Ⅰ、Ⅱ、Ⅲ类,并提出将无因次综合熵权值0.16和0.1作为三类开发单元划分的界限;筛选了782口生产相对稳定的采油井进行了单井产量变化特征的归类分析,阐明了不同类型油藏单井、单元产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不同含油层位、总部标准下不同类型油藏及熵权定量分类标准下不同类型油藏的产量变化模型;同时,在油田内首次应用分形理论开展产量特征的探索研究,通过对月度产量变化分形维数、hust指数的计算,并根据分形维数值判断产量变化的持久性,提出0.8为其界限,辅助产量预测;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t检验分析法、相关系数检验法等对影响产量变化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对于递减率而言,单元稳产期采油速度、动用储量规模、单储系数、流度等具有显着关联性;对于稳产期采油速度指标,则每米采油指数、流度、地质储量丰度等具有显着关联性。开展了韦2、陈2、高6以及周43断块等7个典型单元产量变化分析,提出了影响产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及下步控制递减的技术对策和措施。
郑元财[8](2016)在《高邮北斜坡阜宁组异常高压与油藏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常高压的存在和油气分布关系密切。通过分析北斜坡沙-花-瓦地区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发现生烃增压、粘土矿物脱水增压是本区异常高压主要成因。异常高压分布范围在平面上受火成岩影响,只分布于沙埝内坡和花-瓦内坡;纵向上受断层性质影响,只发育于吴堡期断层封挡好的层段。通过薄片观察与成岩作用实验分析,认为异常高压深部储层达到中成岩B期。并利用包裹体实验进行古流体分析,明确了异常高压砂岩形成与第二期成藏关系密切,结合与成岩史探讨了异常高压的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在异常高压区储层物性较好,产液能力强,油气显示丰富,具备形成富集油藏的成藏条件。通过异常高压油藏解剖与成藏动力学分析,认为高邮凹陷内坡带存在异常高压,定量分析了异常高压的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从“度、力、势、量”四大方面的12个因素开展了异常高压储层成藏动力机制分析,认为存在着北斜坡存在成藏后压实致密与成藏后未压实致密两种类型的成藏与致密化演化过程。这两种演化过程的油藏储层性能与含油性差异显着,并定义了充注势能指数来分析这两种演化过程中油气的充注动力与过程,从而总结了异常高压砂岩储层的油气富集规律,并结合地震解释及预测成果,指出异常高压砂岩有利成藏目标。
闫建平,言语,司马立强,温丹妮,温新房,耿斌[9](2015)在《泥页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与“五性”之间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页岩地层通常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存在裂缝及裂缝发育程度均是其能够成为储层的决定性条件。以苏北盆地阜宁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研究裂缝特征及其与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及可压裂性("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裂缝普遍含油,发育裂隙的样品渗透率明显较高,一般都大于10 m D,裂缝对改善泥页岩地层的渗透性及储集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含裂隙样品通常脆性矿物(方解石)含量较高,对应的岩性一般为灰质泥岩、含灰页岩及含灰泥岩;天然裂隙发育的层段杨氏模量较高、泊松比较低、脆性系数较高,页岩的脆性较强,通常易于压裂改造。利用测井响应特征可明显区分方解石充填裂缝和有油迹显示的无充填裂缝,可为识别有效泥页岩储层提供依据。
彭柳[10](2015)在《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敏感性评价及钻井液优选》文中认为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属低渗特低渗储层。阜宁组主要为砂、泥岩互层,含易破碎的凝灰岩、脆性泥页岩等,钻井时,因井壁坍塌、掉块、剥落等原因,容易导致蹩跳、埋钻等井下事故。钻井液设计注重防渗漏、抑制造浆、缩径、井眼稳定等技术,对储层伤害程度、油层保护工作针对性不强。本课题选择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小油田有代表性储层样品,全面进行孔、渗、饱、薄片、X衍射、电镜能谱等基础资料分析,总结了储层特征规律,同时做了大量流动实验,对目前苏北勘探井使用的钻井液进行了性能分析、油层保护分析、经济分析并做出了客观评价,室内实验与矿场应用相结合,研究出适合各油田的钻井液配方。研究区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少量粉砂岩,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分选较好,次棱角次圆状,为低孔低渗储层,纵向变化较大,非均质性严重。完成了62套室内钻井液损害评价实验,研究了正电胶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指出叶甸油田采用屏蔽暂堵技术和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能达到保护油气层的目的。草舍油田采用屏蔽暂堵技术和改性正电胶聚合物钻井液,或者使用钾基聚合物钻井液都能基本满足要求,渗透率恢复值能达到80%以上。
二、苏北盆地阜宁组低渗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盆地阜宁组低渗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储层参数反演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与取得成果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取得成果 |
2 苏北盆地泥页岩地质概况 |
2.1 地层概况 |
2.2 储层特征 |
2.2.1 岩性特征 |
2.2.2 物性特征 |
2.2.3 孔隙结构特征 |
2.2.4 矿物特征 |
3 泥页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四性关系 |
3.1 测井资料预处理 |
3.2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3.3“四性”关系 |
4 泥页岩储层参数测井反演模型 |
4.1 岩性识别 |
4.1.1 岩性响应特征及识别图版 |
4.1.2 岩性及岩性谱 |
4.2 泥页岩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模型 |
4.2.1 孔隙度多元模型 |
4.2.2 孔隙度变骨架模型 |
4.2.3 孔隙度体积模型 |
4.2.4 渗透率多元模型 |
4.2.5 孔隙度计算渗透率模型 |
4.2.6 非常规计算的孔渗关系模型 |
4.2.7 物性模型对比优选 |
4.3 含油饱和度模型 |
4.3.1 TOC模型 |
4.3.2 含油饱和度模型 |
4.4 脆性指数 |
4.4.1 岩石物理参数法 |
4.4.2 矿物组分法 |
5 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
5.1 泥页岩储层综合评价参数优选及分类 |
5.2 储层定量表征模型及分类标准 |
5.3 研究区实例分析 |
6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苏北盆地W油田阜宁组低渗透储层压裂后产能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透砂岩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测井技术进行产能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以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成果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成果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测井资料预处理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测井资料预测处理 |
2.2.1 岩心归位 |
2.2.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2.3 四性关系的研究 |
2.3.1 物性分布 |
2.3.2 岩性-含油性 |
2.3.3 岩性-物性 |
2.3.4 岩性-电性 |
2.3.5 物性-含油性-电性 |
第三章 岩石物理实验设计及分析 |
3.1 核磁共振实验及结果分析 |
3.2 纵横波速度测量实验和三轴应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3.2.1 测试过程与条件 |
3.2.2 测试结果及结果分析 |
3.3 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1 测试过程与条件 |
3.3.2 测试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储层参数综合评价方法 |
4.1 泥质含量定量评价方法 |
4.1.1 泥质含量求取方法 |
4.1.2 检验 |
4.2 碳酸盐含量定量评价方法 |
4.2.1 碳酸盐含量求取方法 |
4.2.2 检验 |
4.3 孔隙度定量评价方法 |
4.3.1 孔隙度求取方法 |
4.3.2 检验 |
4.4 渗透率定量评价方法 |
4.4.1 渗透率模型求取方法 |
4.4.2 检验 |
4.5 饱和度定量评价方法 |
4.5.1 束缚水饱和度求取方法 |
4.5.2 残余油饱和度求取方法 |
4.5.3 含水饱和度求取方法 |
4.6 水相、油相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 |
4.7 脆性指数计算模型 |
第五章 流体解释识别方法及图版建立 |
5.1 研究地区单井生产或试油资料情况说明 |
5.2 不同流体性质对应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5.3 流体识别方法 |
第六章 储层改造后产能评价方法 |
6.1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6.1.1 储层品质对产能的影响 |
6.1.2 压裂工艺对产能的影响 |
6.2 产能模型建立及效果检验 |
6.2.1 产能模型 |
6.2.2 产能模型效果检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高邮凹陷阜一段低渗透储层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来源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二章 地层划分对比及展布特征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3 E_1F_1~1地层划分及展布特征 |
2.4 砂层组划分与对比 |
2.5 地层展布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研究 |
3.1 沉积特征 |
3.2 砂体展布特征 |
3.3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3.4 沉积相带展布及沉积演化 |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4.1 成岩作用类型 |
4.2 成岩作用序列及成岩演化 |
4.3 成岩相类型及分布 |
第五章 储层控制因素分析及评价 |
5.1 储层物性特征 |
5.2 孔隙类型及特征 |
5.3 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
5.4 储层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沙花瓦地区阜三段储层四性关系及油层精细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四性关系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孔隙度、渗透率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饱和度模型研究现状 |
1.2.4 低渗透储层评价现状 |
1.2.5 低电阻油层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阜三段储层宏观特征简述 |
2.3 阜三段储层微观特征简述 |
2.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3.2 储层成岩作用简述 |
第三章 测井评价油水层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储层泥质含量高影响 |
3.2 火成岩(辉绿岩)影响 |
3.3 薄层影响 |
3.4 测井系列及测井资料品质影响 |
3.5 地层水矿化度影响 |
3.6 储层沉积微相影响 |
3.7 储层成岩作用影响 |
第四章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4.1 研究区区带划分 |
4.2 北部带E_1f_3 储层四性关系 |
4.2.1 岩性与物性关系 |
4.2.2 含油性与岩性、物性关系 |
4.2.3 物性与电性关系 |
4.2.4 油、水、干层电性特征 |
4.3 中部带E_1f_3~1储层四性关系 |
4.3.1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4.3.2 含油性与岩性的关系 |
4.3.3 含油性与物性的关系 |
4.3.4 油层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4.3.5 油、水、干层电性特征 |
4.4 中部带E_1f_3~(2+3)储层四性关系 |
4.4.1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4.4.2 含油性与岩性的关系 |
4.4.3 含油性与物性的关系 |
4.4.4 油层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4.4.5 油、水、干层电性特征 |
4.5 南部带E_1f_3~1储层四性关系 |
4.5.1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4.5.2 含油性与岩性的关系 |
4.5.3 含油性与物性的关系 |
4.5.4 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 |
4.5.5 油、水、干层电性特征 |
4.6 南部带E_1f_3~(2+3)储层四性关系 |
4.6.1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4.6.2 含油性与岩性的关系 |
4.6.3 含油性与物性的关系 |
4.6.4 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 |
4.6.5 油、水、干层电性特征 |
4.7 内坡带E_1f_3~1储层四性关系 |
4.7.1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4.7.2 含油性与岩性的关系 |
4.7.3 含油性与物性的关系 |
4.7.4 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 |
4.7.5 油、水、干层电性特征 |
4.8 内坡带E_1f_3~2储层四性关系 |
4.8.1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4.8.2 含油性与岩性的关系 |
4.8.3 含油性与物性的关系 |
4.8.4 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 |
4.8.5 油、水、干层电性特征 |
4.9 内坡带E_1f_3~3储层四性关系 |
4.9.1 物性特征 |
4.9.2 油、水、干层电性特征 |
第五章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
5.1 岩性、物性下限标准 |
5.1.1 含油产状法岩性、物性下限 |
5.1.2 毛管压力曲线法物性下限 |
5.1.3 测试法物性下限 |
5.1.4 岩性物性下限综合取值 |
5.2 有效厚度电性下限标准 |
5.2.1 北部带E_1f_3 储层 |
5.2.2 中部带E_1f_3~1储层 |
5.2.3 中部带E_1f_3~(3+2)储层 |
5.2.4 南部带E_1f_3~1储层 |
5.2.5 南部带E_1f_3~(2+3)储层 |
5.2.6 内坡带E_1f_3~1储层 |
5.2.7 内坡带E_1f_3~2储层 |
5.2.8 内坡带E_1f_3~3储层 |
5.3 致密层压裂电性标准 |
5.3.1 内坡带E_1f_3~1储层压裂电性下限标准 |
5.3.2 内坡带E_1f_3~(3+2)压裂电性下限标准 |
5.3.3 南部带E_1f_3~1储层压裂电性下限标准 |
5.3.4 南部带E_1f_3~(3+2)储层压裂电性下限标准 |
5.4 商业油流电性下限标准 |
5.4.1 内坡带E_1f_3 稳定商业油流电性下限标准 |
5.4.2 南部带E_1f_3 稳定商业油流电性下限标准 |
5.4.3 中部带E_1f_3 稳定商业油流电性下限标准 |
5.4.4 北部带E_1f_3 稳定商业油流电性下限标准 |
第六章 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
6.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研究 |
6.2 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
6.3 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
6.4 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
6.4.1 变岩电参数阿尔奇模型 |
6.4.2 W-S饱和度评价模型 |
第七章 应用效果分析 |
7.1 测井复查及应用实例 |
7.1.1 沙埝油田应用实例分析 |
7.1.2 瓦庄地区应用效果分析 |
7.1.3 花庄地区应用效果分析 |
7.2 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应用实例 |
7.2.1 变参数解释模型应用 |
7.2.2 W-S模型在泥质砂岩中的应用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盐城凹陷阜二段页岩油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页岩油的内涵 |
1.2.2 国外页岩油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页岩油研究现状 |
1.2.4 页岩油评价技术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及演化特征 |
2.1.2 地层发育特征 |
2.2 勘探程度 |
第三章 盐城凹陷阜二段页岩油形成条件 |
3.1 页岩发育特征 |
3.2 页岩生烃条件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有机质类型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页岩储集性 |
3.4 页岩岩石学特征 |
3.5 页岩含油性 |
第四章 盐城凹陷阜二段页岩油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 |
4.1 典型井解剖 |
4.2 页岩油富集规律 |
4.3 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 |
第五章 页岩油有利区带优选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低孔渗可改造性储层测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储层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储层岩石物理特性 |
第3章 储层孔渗参数评价 |
3.1 测井资料预处理 |
3.2 泥质含量 |
3.3 孔隙度模型 |
3.4 渗透率模型 |
3.5 孔、渗模型效果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饱和度参数定量精细解释模型研究 |
4.1 毛管自吸法岩电实验及分析 |
4.2 阿尔奇模型 |
4.3 变参数阿尔奇模型 |
4.4 EREM饱和度模型 |
4.5 饱和度模型效果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能评价 |
5.1 产能基本原理 |
5.2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3 产能模型建立 |
5.4 产能模型应用实列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江苏复杂小断块油藏产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已开发单元(油藏)分类 |
3.1 单因素分类研究 |
3.2 多因素综合分类研究 |
3.2.1 静态参数综合分类法 |
3.2.2 开发水平综合分类法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单元(油藏)产量变化特征研究 |
4.1 单井产量变化特征研究 |
4.1.1 不同含油层位采油井产量变化特征 |
4.1.2 中石化总部标准下不同类型油藏单井产量变化特征 |
4.1.3 熵权定量分类标准下不同类型油藏单井量变化特征 |
4.2 开发单元月产量变化曲线形态分类研究 |
4.2.1 阶梯型 |
4.2.2 抛物线型 |
4.2.3 锯齿型 |
4.2.4 折线型 |
4.3 月产油量与时间序列数据分形特征研究 |
4.3.1 具体实现过程 |
4.3.2 实例应用 |
4.4 区块(开发单元)年总递减率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产量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产量变化因素探讨 |
5.1.1 地质因素 |
5.1.2 开发因素 |
5.2 影响产量变化因素关联分析 |
5.2.1 产量变化特征关联因素分析 |
5.2.2 含水率与产量递减关系分析 |
5.3 影响产量变化地质因素分析 |
5.3.1 研究区初期产能特征分析 |
5.3.2 产能与储层的相关性分析 |
5.3.3 储层与产能关系典型实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单元产量变化特征分析 |
6.1 陈堡油田陈2断块E_1f_3 |
6.2 赤岸油田韦2断块 |
6.3 宋家垛油田周43断块 |
6.4 码头庄油田庄2断块E_1f_3 |
6.5 沙埝油田沙19E_1f_(2+1) |
6.6 墩塘油田墩2断块 |
6.7 花庄油田花17断块 |
6.8 小结 |
第七章 控制产量递减对策 |
7.1 控制产量递减主要技术对策 |
7.2 不同开发阶段单元控制递减的主要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高邮北斜坡阜宁组异常高压与油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项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二章 异常高压发育特征及成因 |
2.1 异常高压的发育特征 |
2.2 异常高压的控制因素 |
2.3 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及演化分析 |
第三章 异常高压储层成岩演化 |
3.1 异常高压储层成岩特征 |
3.2 异常高压古流体特征 |
3.3 流体演化及分布规律分析 |
3.4 异常高压储层成岩演化 |
第四章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关系 |
4.1 异常高压油藏特征 |
4.2 异常高压油藏解剖 |
4.3 异常高压与油气关系 |
4.4 异常高压成藏动力机制 |
4.5 异常高压油气富集规律 |
第五章 异常高压预测及圈闭评价 |
5.1 异常高压预测基础 |
5.2 异常高压预测方法 |
5.3 预测效果及圈闭评价 |
5.4 异常高压油藏实探效果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泥页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与“五性”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裂缝对于泥页岩的重要性 |
2 裂缝类型及其特征 |
3 裂缝与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的关系 |
4 裂缝与测井响应的关系 |
5 裂缝与可压裂性的关系 |
6 结论 |
(10)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敏感性评价及钻井液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溱潼凹陷地质概况 |
2.2 草舍油田地质概况及储层特征 |
2.3 叶甸油田地质概况及储层特征 |
第三章 储层敏感性评价 |
3.1 速敏实验评价 |
3.2 水敏实验评价 |
3.3 酸敏实验评价 |
3.4 碱敏实验评价 |
3.5 应力敏感实验评价 |
3.6 储层敏感性特征 |
第四章 钻井液伤害评价 |
4.1 钻井液对储层损害评价 |
4.2 钻井液对储层水锁损害实验评价 |
4.3 钻井液对储层损害机理分析 |
第五章 钻井液优选及现场应用 |
5.1 钻井液配方及其性能分析 |
5.2 正电胶聚合物钻井液室内研究 |
5.3 复合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室内研究 |
5.4 钻井液现场试验 |
5.5 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
5.6 优选钻井液对测井、录井的影响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苏北盆地阜宁组低渗储层压裂改造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储层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 袁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苏北盆地W油田阜宁组低渗透储层压裂后产能评价方法研究[D]. 张亚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高邮凹陷阜一段低渗透储层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 王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4]沙花瓦地区阜三段储层四性关系及油层精细识别研究[D]. 李秋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盐城凹陷阜二段页岩油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D]. 王红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低孔渗可改造性储层测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D]. 刘敬强. 长江大学, 2017(11)
- [7]江苏复杂小断块油藏产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罗钰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8]高邮北斜坡阜宁组异常高压与油藏关系研究[D]. 郑元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9]泥页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与“五性”之间的关系[J]. 闫建平,言语,司马立强,温丹妮,温新房,耿斌. 岩性油气藏, 2015(03)
- [10]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敏感性评价及钻井液优选[D]. 彭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