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乌兰察布盟沙尘暴天气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光[1](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闵庆文,刘伟玮,谢高地,孙雪萍,李娜[2](2015)在《首都生态圈及其自然生态状况》文中研究表明生态问题具有显着的区域性特征,解决首都北京的生态问题、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不能仅局限于北京市所辖范围,必须从更大的生态区域上进行考虑,这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也正因为此,"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改善"被列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领域之一。本文基于生态区域的完整性、差异性和空间可度量性,提出了首都生态圈的概念内涵和划定思路;在系统分析北京生态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确定了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和风沙侵袭三个主要外源性生态问题,构建了包括水源供给、大气污染防治和风沙防御在内的首都生态圈范围划定的关键指标;结合行政区域界线,划出了首都生态圈的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分区县,内蒙古的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山西省的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和吕梁市的部分区县,总面积约34.91万km2,涉及到196个县(区、市);从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资源禀赋两方面,对首都生态圈的自然生态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陈磊[3](2012)在《强沙尘暴成因及其热力动力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世纪初,东亚地区在2002年后沙尘暴发生频数表现出一定的波动,还难以得出沙尘暴减少的结论,这就表明人类的治理并没有对沙尘暴产生明显的遏制,沙尘暴依然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目的是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948~2011年)研究春季强沙尘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然后又利用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4月23日~24日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中西部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利用专门组织观测实验得到的加密探空资料和其它的常规观测资料,深入分析研究了此次沙尘暴天气发生前后及发生期间,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及其内部热力、动力结构特征变化;此外,利用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沙尘气溶胶在对流层-平流层的输送的初步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强沙尘暴多发年时,850hPa和500hPa的西伯利亚上空呈现负的重力位势高度距平、负的温度距平与气旋型向量风距平,上升气流区是显着存在的,有利于蒙古气旋的频繁出现和冷气团的南压,冷空气的活动路径是由西伯利亚的西部经中亚,进入蒙古国,然后影响新疆等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北部等地形成正风速距平区;少发年时,西伯利亚上空从850hPa到500hPa呈现正的重力位势高度距平、正的温度距平与反气旋型向量风距平,下沉气流区是显着存在的,此时冷气团很难南压,蒙古气旋也很难频繁出现;风场的形势不利于冷气团侵入我国的沙源区;春季强沙尘暴多发年代与少发年代的气候特征差异与多发年及少发年间的特征差异相似,所以春季强沙尘暴不仅具年际变化,也具年代际变化特征。2)强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高空动量下传对沙尘暴发展有重要作用;垂直速度、散度、涡度和相对湿度的分布情形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螺旋度的绝对值达到最大时与强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且此时螺旋度的垂直分布呈明显的上负下正的形式,故螺旋度对沙尘暴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3)沙尘暴发生前到沙尘暴发生期间,大气的温湿结构以及风速、风向的发展,有利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之后,低层温度显着下降,大气的湿度迅速增大,各层风速减小,抑制了干对流的发展,则沙尘暴天气结束;“3θ”曲线可以为沙尘暴的监测和预报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沙尘暴爆发时的相对风暴螺旋度(RSH)是所有观测时次中的最大值,RSH与沙尘暴的强度在时间上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即RSH越大,对应沙尘暴越强;强沙尘暴的形成与发展不仅环境风速起到重要作用,沙尘暴内部的切向旋转速度和垂直运动速度对沙尘的输送也起到重要的作用。4)高空切断低涡的形成引导高空急流下落并诱发对流顶折叠和高空位涡下传。对流顶折叠区呈漏斗状,底部达500hPa左右。轨迹分析表明,沙尘天气区对流层低层的空气质点,在气旋的涡旋上升气流的驱动下呈气旋式盘旋上升,并在对流层高层形成分支,一支则穿过对流顶到达平流层,并在平流层中向下游进行反气旋式的螺旋运动,另一支则留在对流层高层并向下游进行准水平的气旋式螺旋运动。沙尘对流层—平流层输送的时间段为6日12时~8日14时,总共持续了51个小时,沙尘传输体积随时间是越来越多的从对流层穿过后进入平流层中的,而且是以具有上升运动的沙尘粒子输送为主的。
盖志毅[4](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锦荣[5](2011)在《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区域灾害理论为基础,应用RS和GIS技术手段,通过对沙尘暴灾害特性的分析,对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指标的筛选,最终建立沙尘暴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指标、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指标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构建沙尘暴灾害评价模型,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分析了锡林郭勒盟1981-1990年、1991-2000和2001-2010年三个时期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全文结论如下:(1)锡林郭勒地区春季沙尘暴占全年的77.28%,季节特征明显。一年沙尘暴的发生主要集中在3、4和5月沙尘暴,尤其4月份沙尘暴发生次数为全年最高(占40.74%),6月以后沙尘暴发生次数极具下降。1971-2000年沙尘暴发生频率呈递减趋势,进入到2001年后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空间分布总体趋势由西向东逐渐递减,多发区中心位于西部(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和朱日和)。各站点沙尘暴年际变化波动差异明显,西部地区波动高于东部地区。(2)通过综合模糊评价的方法获得锡林郭勒盟各旗县三个时期(1981-1990年、1991-2000年和2001-2010年)的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总体而言,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沙尘暴致灾危险性高于第二时期,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高-低-高的趋势。就空间相对而言,东部北部(乌拉盖和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处于低危险性和较低危险性区域;中部地区(阿巴嘎旗和锡林浩特市)处于较低危险区域,而西部(苏尼特左旗、右苏尼特旗、朱日和)以及南部五旗县(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和太仆寺旗)在较低度、中度和较高度危险去之间变化,这几个旗县在同一时期致灾危险性高于其他旗县。(3)沙尘暴灾害的孕灾环境的危险性的评价,采取分层处理的方式,将沙尘暴灾害的孕灾环境分为气候背景环境和下垫面环境。在气候背景环境中利用因子分析,通过气象站点的风速、起沙日数、气温、降雨量、地温等筛选出与沙尘暴日数相关性较高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利用最大方差旋转后最终确定出三个综合因子(动力因子、湿润因子和热力因子),构建了沙尘暴灾害气候孕灾环境的危险性指数。下垫面孕灾环境指标的选取,从沙尘暴灾害的形成机理出发,结合前人多沙尘暴的研究,从沙源地、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可蚀性、植被盖度和积雪指数五个方面构建孕灾环境危险性指数。最终确定三层次的指标体系,完成沙尘暴孕灾环境危险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锡林郭勒盟孕灾环境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锡林郭勒盟地区主要处于较低度、中度和较高度危险性3个等级,第一时期三个等级分别占锡林郭勒盟面积的42.64%、23.46%和18.29%;第二时期占锡林郭勒面积的45.50%、21.57%和17.76%,同比减少。第三时期占林郭勒面积的39.11%、35.25%和19.11%,同比增加。沙尘暴孕灾环境危险性最高等级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西部(苏尼特右旗和朱日和地区),三个时期面积分别占锡林郭勒盟面积的2.02%、0.36%和0.51%。通过孕灾环境危险性时空分布的异质性可以得知:植被盖度、积雪指数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是造成三个时期孕灾环境危险出现高-低-高趋势的主要原因。气候因素(动力因子、湿润因子和热力因子)和土壤自身可蚀性是孕灾环境危险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直接原因。植被盖度季节变化和积雪指数季节变化是影响沙尘暴孕灾环境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4)沙尘暴灾害的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主要围绕着对农业、林业、牧业、工业、通讯和交通运输以及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选取指标考虑,选取人口密度,耕地百分比、大牲畜比例、载畜量、交通线路密度、三个产业生产总值百分比以及万人拥有床位和医疗技术人员数,去分析锡林郭勒盟沙尘暴承灾体脆弱性。结果显示:三个时期锡林郭勒盟地区的承灾体脆弱性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南部五个旗县以及中部锡林浩特和东部的东乌珠穆沁旗降低趋势明显。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牲畜存栏头数和超载率得到一定控制、牧民纯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牧民的收入增速加快)、城市化进程得到合理发展,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步发展成,以第一产业为特色产业,二三产业并重发展,三大产业(二连浩特除外)比例近乎3:4:3,产业结构由农牧业为主的产业逐渐向合理化、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转型。这一切的变化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在锡林郭勒盟实施京津源风沙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得该地区的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方式、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收入来源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京津源风沙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降低该地区承灾体脆弱行起到积极作用。(5)通过锡林郭勒盟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分析,构建沙尘暴风险评价体系,通过风险等级分区矩阵,最终获得锡林郭勒盟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图。总体而言,三个时期锡林郭勒盟主要处于中度风险和较低度风险区。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锡林郭勒中东部(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西部的二连浩特处于较低风险区域,其余各旗县处于中度风险区。第二时期风险度有所降低,东乌珠穆沁旗由较低度风险降低为低风险,阿巴嘎旗由中度风险区域向较低度风险区域转移。
勾芒芒[6](200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利用1971~2000年锡林郭勒地区15个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近30年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发生日数及其规律。首先应用SPSS软件对影响沙尘暴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其次应用Surfer软件对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发生规律和时空分布进行研究;最后,在了解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成因及分布的基础上,建立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2001~2010年沙尘暴发生日数进行预测分析。获得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受多种气象因子共同影响,是一个多维的复杂问题,年大风日数、年平均地温、年蒸发量、相对湿度与年沙尘暴日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沙尘暴的发生与年大风日数相关系数达90%以上。(2)在近30年里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日数呈下降趋势,90年代达到最低水平;沙尘暴的发生季节主要处于风力大,热力不稳的春季,发生频率占全年的70%以上;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发生日数西部地区明显多于东部地区,其中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大值出现在苏尼特右旗为10天。(3)通过输入因子、网络层激活函数和输出因子的确定以及网络层数、节点的选择,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模型可采用三层网络结构(4-6-1)。比较和试算显示,快速BP算法比普通BP算法的训练速度快,收敛精度高64.47%;并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快速BP神经网络沙尘暴模型的检验精度可达到98%。(4)通过模型预测2001~2010年沙尘暴发生日数,结果表明:21世纪初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发生日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张钛仁[7](2008)在《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与荒漠化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尘暴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下垫面条件下,由特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系统所诱发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发生在沙漠及其临近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沙尘暴的频频发生是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世界范围内沙尘暴多发区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是全球现代沙尘暴的频发区之一。开展对沙尘暴及其灾害的深入研究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沙尘暴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归纳,提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然后,将地面气象资料、遥感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与数值模式相结合,研究了中国北方沙尘暴时空分布的特征;分析了影响沙尘暴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及其内在规律;研究了植被参数变化对沙尘起沙影响机理;通过对现有沙尘暴防治方法与政策的分析,提出了现有方法和政策所存在的弊端,探讨了我国防治沙尘暴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防治沙尘暴灾害的对策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沙尘暴既是自然灾害,也是人为灾害,同时也是环境灾害(生态灾害)。我国北方大风频繁(尤其是春季),客观上为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强度变化提供了动力条件;长期干旱的背景和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之沙质地表广阔,以及独特的地形、地貌,成为有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孕灾环境;随着人口增加和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沙尘暴的发生具有加强作用,人类活动的干扰已逐渐成为沙尘暴频发的重要促发因素。总之,沙尘暴及其强度变化是气候因子(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2.中国沙尘暴空间格局总体呈西南-东北分异。中国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重点区域在西北,并相对集中分布在新疆南部、西藏北部、青海中西部、内蒙中西部、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及河南部分地区。灾害发生的最大、最小年份和多年平均状况的影响界线分布基本一致,只是影响程度不同。沙尘暴影响重度区域从11月一直延续到次年6-7月,时间跨度很长,按年内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和两个过渡带。影响较严重的省份达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影响面积达62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65%,重灾区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甘肃、青海和宁夏一带。近40—50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总体呈下降趋势,有四个区域呈上升趋势,范围比较小,分别是北疆西部,以昭苏为中心;青海西北部,以芒崖为中心;青海东部,以兴海为中心;内蒙古中部,以朱日和为中心。尽管沙尘暴频次总体上在降低,但强度在增加,近年来有增强的趋势。内蒙古的荒漠区沙尘暴发生频率高于草原区和农业区,农业区的沙尘暴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农牧交错区的沙尘暴年变率较大,证明沙尘暴发生频率受下垫面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朱日和是内蒙古沙尘暴发生频繁的站点。3.中国北方沙尘灾害是气象条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沙尘暴发生日数和持续时间与四季的降水、温度、植被覆盖度和大风日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与降水量和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大风日数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上年夏季和本年春季的降水量,以及上年夏季的植被覆盖度和本年春季的温度相关程度最为显着。降水和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地表植被覆盖度来影响区域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主要是由于降水的持续减少,使地表干燥及植被覆盖度降低造成的。影响春季、全年沙尘暴日数和年沙尘暴持续时间的各因子中,植被覆盖度的周期变化是影响沙尘暴频率的重要影响因子,其次是大风日数和降水量的影响,温度对沙尘暴的影响是最小的,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子。大风日数和温度组成沙尘暴产生的动力因子,植被覆盖度和降水组成沙尘暴形成和搬运的阻力因子。动力因子远低于阻力因子,阻力因子是沙尘暴产生的内因所在,而动力因子是外因,当植被覆盖差,降水少,达到了沙尘暴发生的临界状态时,动力因素才能成为沙尘暴产生和搬运的主导因子,从而影响沙尘暴的产生和发展。可见,改善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恢复生态环境,是控制沙尘暴之根本。4.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和移动路径。影响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主要沙源是起源蒙古国南部的戈壁地区,在途径我国北方沙漠或沙地时得到加强或补充,其次是我国境内沙源所致。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路径主要分为三类:即偏西路径、西北路径和偏北路径。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路径主要是北方路径和西北路径,北方路径: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西部→浑善达克沙地→张家口→北京;西北路径:新疆东北部至内蒙古阿拉善盟北部→河西走廊→贺兰山分为南北两路→分别经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包头、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北京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来源为新疆东北部、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阴山北坡、浑善达克沙地和坝上高原,只有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才能减缓沙尘暴对华北地区的影响。5.土地退化、草原沙化,植被覆盖度下降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变化,以及土地退化、荒漠化带来的植被覆盖度下降,导致生态环境安全水平大幅下降,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指示器、加速器和催化剂。研究结果也表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植被覆盖度与沙尘暴频次和强度变化有着显而易见的耦合关系,因此,遏制沙尘灾害的治本办法,不在于治理沙尘暴本身,而在于消除产生土地退化、生态安全下降的社会原因,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6.采用沙尘天气集成数值预报系统,并与国家气象中心T213全球业务模式的嵌套,将T213模式的分析和预报结果为沙尘天气数值预报系统提供初始场和侧边界资料,着重从叶面积指数变化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风蚀起沙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植被参数变化对沙尘起沙的内在机理。7.分析了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的影响。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由于人类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类活动增多,加剧了北方荒漠化的蔓延,并成为造成荒漠化的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对水资源、植被、土壤和气候等方面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8.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模式。研究提出,在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引入PPP机制,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解决荒漠化治理过程中的资金短缺、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为进一步有效的治理荒漠化,需要转变我国的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需要制定优惠的资金政策,明确的产权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来引入市场机制;还需要健全荒漠化治理法律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治理责任,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治理成果和进行持续的宣传教育。
胡培兴[8](2007)在《京津风沙源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漠化是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及社会问题。地球表面43%的土地分布在干旱地区,110多个国家受土地荒漠化之害,全世界每年为此造成的损失达420亿美元之巨。早在1977年联合国内罗毕国际荒漠化会议就把北京列为荒漠化边缘化城市之一。日趋严重的沙尘暴,不仅影响北京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而且困扰现代城市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到非治理不可的程度。然而,目前我们对京津风沙源地区的沙漠化现状、成因、扩展趋势及其如何防治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必须对京津风沙源地区的沙漠化现状、危害及其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其荒漠化及其治理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风沙源治理的应对策略。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固沙造林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国家林业局沙化土地监测成果基础上,详尽分析了我国广大北方地区土地沙漠化类型、分布、扩展速度与趋势,土地沙漠化对生存空间、土地生产力、农村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前述基础上,研究了京津风沙源地区沙漠化现状、危害、发展动态、传播路径及成因;对京津风沙源敏感地区荒漠化进行评价;并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初期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分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浑善达克沙地、乌兰察布高原、山西雁北、河北坝上地区等京津风沙源地区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京津风沙源地生态现状、资源潜力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本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可行性,并提出京津风沙源治理的对策与措施。论文主要结论包括:1、危害京津大部分地区的风沙,主要源自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500km、宽约600km的沙漠带;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处于加速发展的态势。中亚及蒙古国是影响北京的境外沙尘源地,广阔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是影响北京的境内沙尘源地,包括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化草原及裸露耕地等是沙尘产生的主要源地;离北京最近的沙尘源地主要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浑善达克沙地、乌兰察布高原、山西雁北、河北坝上地区。2、土地沙化的成因较为复杂,我国北方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加之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少雨,对土地沙化起到了加剧作用。然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滥牧、溢采、滥挖、滥垦及水资源的无序利用等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化扩展的根本原因。京津风沙源地区沙漠化的主要成因有:1)草场牲畜严重超载,导致草地严重退化;2)浑善达克沙地活化;3)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4)丰宁小坝子乡沙漠化;5)天漠沙丘降尘。3、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趋势及成因:①浑善达克沙地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三个荒漠化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加到2362383.55hm2,占总面积的74.9%,该地区向荒漠化趋势加剧。②近10年来,浑善达克沙地年平均温度一直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降水量则呈稳中略降的态势,从而引起沙地景观荒漠化的正向发展。③人口不断增长是荒漠化景观扩展的首要原因,而垦荒、过牧等人为因素都由此而派生。④多伦地区由纯牧业为主逐渐变为农牧交错区,并出现了多次大规模开垦,导致沙漠化加快。4、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5省(区、市)的75个县(旗、区),采取退耕还林、禁牧舍饲、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措施,恢复了北京周围地区的林草植被,减轻了环北京地区的风沙危害。5、京津主要沙尘源地的防沙治沙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典型地区和示范工程包括:①内蒙在阴山北麓建起长300km,宽50km的绿色生态屏障,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营造了长400km的防护林带,②丰宁小坝子风沙通道综合治理,共造林2.2万亩,其综合治理经验和成效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使昔日荒漠之地成为绿树成荫的江南山村,③乌兰察布盟实现了从毁林开垦到退耕还林的转变。1994年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致使90%的土地沙化,53.3万hm2耕地严重风蚀,农牧民失去生存条件,乌盟后山数万人沦为生态难民。2000年,受全国关注的20万生态难民实现逐步回迁,④山西沿京大通道和桑干河两岸构筑起百万亩遏制风沙东进的林业生态防护体系,起到良好的防风阻沙作用,⑤河北坝上,内蒙古浑善达克和山西晋北地区,经过集中连片大规模治理,生态防护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6、目前我国在沙漠化防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管理体制不顺,协调难度较大;2)政策补偿机制不活、优惠措施不到位,难以调动全社会力量防沙治沙;3)资金投入仍显不足,治理工作进展缓慢;4)对沙区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约束不力;5)治沙组织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7、京津风沙源防治对策及措施主要有:1)建设三道屏障,遏制土地沙化:①对现有的沙地植被、荒漠植被进行保护;②因害设防,沿八大沙漠及四大沙地周边建立大型防风固沙林草带③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及沙化耕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2)以人为本,创新思路:①鼓励有关部门加大对沙区现有基本农田、草场的建设力度,提高单产;②实施封(沙)山育林,解决农村的能源及燃料问题;③采取生态移民,封山绿化等手段,对生态脆弱、交通不便、地方病严重的不适宜生产、生活的高寒、高山及偏远地区,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异地搬迁,政府划定基本农田、补助房舍建设等措施;④鼓励群众增加农田收入;⑤把国家的生态目标和群众的增收致富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3)治沙工程管理责任到人:①实施地方政府工程管理责任制;②加强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③做到三个责任人到位;4)健全六大体系,完善管理手段:①健全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②完善政策体系③健全科技支撑、技术推广体系;④建立国家、省、县三级荒漠化、沙化监测和预警体系,实施有效监控,实行定期通报制度;⑤健全执法体系;⑥履约治沙国际合作体系。8、我国今后应进一步开展沙漠化研究的主要问题:①研究防沙治沙如何与全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步推进的问题,以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切入点,解决防沙治沙工作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②研究不同气候带沙化成因,要按照轻重缓急,因害设防的要求,对全国沙化土地进行科学区划,分类施策,工程布局;③研究分析导致“五滥”的深层次原因,从土地沙化形成的根源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治本措施:④研究如何把治沙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从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政策机制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原动力问题;⑤研究如何做到守土有责,失土受罚,保土受奖,建立从政府官员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责任制问题;⑥研究如何从加快沙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入手,解决沙区经济发展与农牧民增收致富问题。总之,应针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出台新办法,实现新突破。总结建国以来防沙治沙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防沙治沙必须从导致沙化的源头抓起,以人为本,综合治理,在充分考虑沙区农牧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综合林业、农业、草原、水利、农村能源、生态移民等多项措施,保护优先,以防为主,分类施策,建设三道屏障,从而遏制土地进一步沙化。
冉东亚[9](2005)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文中指出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由于土地退化程度高、分布范围广、形成原因复杂,特别是由于目前在土地退化治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分割、缺乏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观念,致使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趋势难以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本论文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这一全新视角出发,以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青海等六省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于20022005 年期间重点研究了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西北干旱地区退化土地治理的宏观问题和战略对策。通过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在防治土地退化领域中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对世界各国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尚缺乏共同的认识以及成熟的经验。例如,一些关键词的定义众多等。2、土地退化的实质是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和土地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通过对土地退化成因、当前防治土地退化的思维方式和效果的系统分析,表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的有效途径。3、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在制定土地退化防治规划时,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上综合考虑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将跨部门和参与式方式运用到自然资源管理计划和实施中,探索优化资源和资金配置、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防治问题。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容,以及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尤其强调多部门合作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使用上的冲突,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4、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应用于防治土地退化,其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框架是:在景观水平上探索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通过对给定区域土地退化进行系统诊断与评价,确定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有待治理的退化土地提供哪些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然后将退化土地恢复过程中社会需求与自然基础相耦合,明确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环境目标,以及保障这三大目标实现的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利用方式,即所需的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格局、空间配置。其实施的关键是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构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动态适应性,以及土地退化监测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过程的核心是规范人的行为,为此,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的行为准则与公众参与机制、管理体制、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和多部门合作机制等是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保障。5、西北六省区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稀缺且弥足珍贵,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多
耿敏[10](2005)在《青岛地区沙尘天气的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统称为沙尘天气。沙尘天气自古就有,但具有不同的年代特征。进入21世纪,沙尘暴出现频次高、发生时间提前,而且发生期较长,沙尘天气再次引起世人关注。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尘暴不仅对当地的环境造成重大影响,而且对下游经过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本文利用青岛地区七个站1961~200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青岛地区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青岛的沙尘天气主要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次之,沙尘暴很少出现。浮尘天气在60-70年代出现较多,在80-90年代相对较少,到了90年代末期又突然增多,2002年为历年来之最。春季为沙尘天气的多发期,其中4月出现的日数最多。从空间上看,青岛西部(胶州、胶南)沙尘日数多于东部(崂山),这可能与沙尘来源和空气湿度等因素有关。 按照沙尘的源地和起因,青岛地区的沙尘天气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外地漂移型、本地生成型以及外地漂移在本地加强型。其中,外地漂移型沙尘天气最多。外地漂移型中沙尘天气移动路径大体有三个方向:偏北路径、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其中,大多数影响青岛的沙尘天气是西北路径的沙尘天气。偏北路径是沙尘从蒙古国爆发后,经科尔沁沙地,过辽东半岛,最后影响青岛地区;西北路径是沙尘天气从蒙古国或内蒙西部沙漠起源,东移经黄土高原加强后,从济南到青岛;偏西路径是沙尘经新疆、甘肃、河套地区、华北南部到达我市。 青岛地区沙尘天气的出现与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在500hPa高空环流形势图上,亚洲东部沿海地区是一稳定的深槽区,亚洲西部是一个稳定的高压脊,中国北方正处于脊前槽后的西北气流下,这股强劲的西北气流将俄罗斯新地岛附近的寒冷空气源源不断地向东南方向输送,这也是中国北方出现沙尘天气时典型的高空环流形势。地面形势则一般是蒙古气旋形成后东移,其南部的冷锋携带大量冷空气入侵中国北方,引起地面大风,导致沙尘天气的出现。 用非静力中尺度MM5模式对2002年3月18-22日沙尘暴天气进行模拟,利用地面风场、垂直速度等要素的变化,初步判断沙尘暴的爆发时间、持续过程、移动路径,表明该模式对强气旋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沙尘暴数值预报方法。
二、浅析乌兰察布盟沙尘暴天气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乌兰察布盟沙尘暴天气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关键科学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点 |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
2.2 研究样点选取 |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4 分析方法 |
2.4.1 趋势分析方法 |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
2.4.5 相关分析方法 |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
2.4.7 残差分析方法 |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
3.2.2 土壤样品处理 |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
6.1 气候因素分析 |
6.1.1 风速分析 |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
6.2 综合植被分析 |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
8.2 讨论 |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首都生态圈及其自然生态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首都生态圈的概念和划定思路 |
2.1首都生态圈的概念 |
2.2首都生态圈的内涵 |
2.3首都生态圈划定的基本思路 |
3首都生态圈的划定 |
3.1北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
3.2首都生态圈的关键划分指标 |
3.3首都生态圈的基本范围 |
4首都生态圈的自然生态状况 |
4.1自然地理特征 |
4.2生态资源禀赋 |
5结论与讨论 |
(3)强沙尘暴成因及其热力动力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沙尘暴概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春季强沙尘暴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 |
2.1 资料和方法 |
2.2 春季强沙尘暴多发年气候特征 |
2.3 春季强沙尘暴少发年气候特征 |
2.4 春季强沙尘暴的年代气候特征 |
第三章 春季强沙尘暴个例的热力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
3.1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概述 |
3.2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
3.3 强沙尘暴的高空、地面气象要素特征分析 |
3.4 强沙尘暴内部的热力、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沙尘对流层-平流层输送的动力机制的初步研究 |
4.1 天气过程概述 |
4.2 模式、方案及动力学诊断 |
4.3 沙尘对流层-平流层输送的体积计算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基本概念及理论 |
1.3.1 沙尘暴 |
1.3.2 灾害 |
1.3.3 灾害系统 |
1.3.4 风险 |
1.4 沙尘暴研究进展 |
1.4.1 沙尘暴国外研究进展 |
1.4.2 沙尘暴国内研究进展 |
1.5 灾害研究进展 |
1.6 沙尘暴灾害研究 |
1.7 亟待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择 |
2.2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状况 |
2.2.4 水文状况 |
2.2.5 植被状况 |
2.2.6 锡林郭勒草场 |
2.3 研究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2.4 研究区目前的荒漠化现状 |
3 数据来源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气象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1.2 沙尘源的提取 |
3.1.3 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类 |
3.1.4 土壤潜在可蚀性 |
3.1.5 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盖度的计算 |
3.1.6 积雪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1.7 经济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3.1.8 数据时间一致性说明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4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灾害的基本特征 |
4.1 中国沙尘暴灾害概述 |
4.2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空间分布变化 |
4.3 沙尘暴的时间变化趋势 |
4.3.1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季节变化 |
4.3.2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年际变化 |
4.3.3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年代变化 |
5 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1 沙尘暴灾害理系论体系与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1.1 沙尘暴灾害理系论体 |
5.1.2 沙尘暴灾害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2 沙尘暴致灾因子指标体系的研究 |
5.2.1 致灾因子危险指标的选择 |
5.2.2 致灾因子危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3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致灾因子指标分析 |
5.3 沙尘暴孕灾环境指标体系的研究 |
5.3.1 孕灾环境稳定性指标的选取 |
5.3.2 孕灾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3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孕灾环境指标分析 |
5.4 沙尘暴承灾体指标体系的研究 |
5.4.1 承灾体脆弱性指标的选取 |
5.4.2 承灾体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3 锡林郭勒地区承灾体指标分析 |
5.5 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体系确立 |
6 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6.1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建立 |
6.2 沙尘暴灾害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6.2.1 计算权重的方法选择 |
6.2.2 层次分析法 |
6.2.3 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危及灾环境稳定性权重的确定 |
6.2.4 沙尘暴承灾体脆弱性权重的确定 |
7 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
7.1 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7.1.1 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数学模型的构建 |
7.1.2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致灾因子的计算与分析 |
7.1.3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7.2 沙尘暴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 |
7.2.1 构建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因素集 |
7.2.2 构建孕灾环危险性指数评价模型 |
7.2.3 孕灾环境危险指数计算 |
7.3 沙尘暴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
7.3.1 构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因素集 |
7.3.2 构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集 |
7.3.3 构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权重集 |
7.3.4 构建承灾体隶属度函数 |
7.3.5 承灾体模糊综合评价 |
7.4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气候条件 |
3.3 地形地貌 |
3.4 土壤和植被 |
3.5 草地沙漠化现状 |
4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气象因素分析 |
4.1 相关分析法 |
4.2 气象因素的影响 |
4.3 春季沙尘暴气象因子的分析 |
4.3.1 主成分分析法 |
4.3.2 气象因子分析 |
5 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 |
5.1 研究方法 |
5.2 时间分布特征 |
5.2.1 年代际变化 |
5.2.2 年际变化 |
5.2.3 季节变化 |
5.3 空间分布特征 |
5.4 沙尘暴的区划 |
6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沙尘暴预测模型 |
6.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6.1.1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 |
6.1.2 BP 网络训练过程 |
6.2 BP 神经网络的沙尘暴预测模型 |
6.2.1 数据来源和模型输入因子的选择 |
6.2.2 网络层数 |
6.2.3 隐层神经元数的确定 |
6.2.4 每层激活函数 |
6.3 普通BP 算法的改进 |
6.3.1 快速BP 算法的基本原理 |
6.3.2 快速与普通BP 算法结果对比 |
6.3.3 快速BP 神经网络模型与线性回归方法对比 |
7 2001 年~2010 年沙尘暴发生日数预测分析与结果 |
7.1 模型输入因子的预测 |
7.1.1 预测方法 |
7.1.2 预测结果与分析 |
7.2 模型输出因子的预测与验证 |
7.2.1 2001 年~2010 年沙尘暴发生日数预测结果 |
7.2.2 2001 年~2007 年沙尘暴发生日数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与荒漠化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研究的意义与依据 |
1.2 沙尘暴研究进展 |
1.2.1 沙尘暴的定义与分级标准 |
1.2.2 沙尘暴的天气学特征分析 |
1.2.3 沙尘暴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
1.2.4 沙尘暴的气候学特征分析 |
1.2.5 沙尘暴的数值模拟研究 |
1.2.6 沙尘暴的分布规律研究 |
1.2.7 沙尘暴形成机理研究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 |
2.1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时空分布及季相差异 |
2.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1.1 沙尘暴数据 |
2.1.1.2 下垫面数据 |
2.1.1.3 数据处理方法 |
2.1.2 沙尘暴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差异 |
2.1.2.1 沙尘暴年日数空间格局 |
2.1.2.2 沙尘暴多年月平均日数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 |
2.1.2.3 沙尘暴年内动态变化特征 |
2.1.2.4 全国主要省市区沙尘暴平均强度比较分析 |
2.2 中国北方沙尘暴变化趋势分析 |
2.2.1 数据处理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1.1 气象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2 地形与沙漠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3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4 植被覆盖度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沙尘暴影响因子分析 |
3.2.1 相关分析 |
3.2.2 主导因子分析 |
3.3 沙尘暴与气候的关系分析 |
3.3.1 沙尘暴频次与大风日数的关系 |
3.3.2 沙尘暴频次与降水、温度的关系 |
3.4 沙尘暴与沙源及移动路径分析 |
3.4.1 沙尘暴与沙源的关系分析 |
3.4.2 沙尘暴与移动路径的关系 |
3.4.3 沙尘暴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 |
3.4.4 影响北京沙尘暴天气的移动路径与沙源关系分析 |
3.5 沙尘暴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分析 |
3.6 沙尘暴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 |
3.6.1 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变化规律 |
3.6.2 春季和夏季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规律分析 |
3.6.2.1 植被覆盖度变化强度分析 |
3.6.2.2 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分析 |
3.6.3 植被覆盖度对沙尘灾害的影响 |
3.7 沙尘暴灾害的形成机理探讨 |
3.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植被参数变化对沙尘起沙影响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前言 |
4.2.集成的沙尘天气数值预报系统 |
4.2.1 模式的输入和嵌套 |
4.2.2 地理信息系统 |
4.2.3 风蚀方案 |
4.2.3.1 水平沙通量 |
4.2.3.2 起沙 |
4.2.3.3 沙尘传输和沉降 |
4.2.4 模式系统预报性能分析 |
4.3.叶面积指数对风蚀起沙的影响 |
4.3.1 叶面积指数 |
4.3.2 叶面积指数变化对风蚀起沙的影响 |
4.4.植被覆盖对风蚀起沙的影响 |
4.4.1 植被覆盖 |
4.4.2 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4.5.结论 |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北方荒漠化影响与对策研究 |
5.1 荒漠化的概念及分类 |
5.2 荒漠化的主要特征 |
5.3 人类活动对北方地区荒漠化的影响 |
5.3.1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
5.3.2 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
5.3.3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
5.3.4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5.4 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5.4.1 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
5.4.2 治沙工程 |
5.4.3 封山禁牧,舍饲圈养 |
5.4.4 退耕还林 |
5.5 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分析 |
5.5.1 以往政府主导型荒漠化治理结构的弊端分析 |
5.5.2 以市场为主导治理荒漠化的概念模型 |
5.5.2.1 荒漠化企业主导型治理结构 |
5.5.2.2 荒漠化治理的PPP模式 |
5.5.3 以市场为主导治理荒漠化的对策分析 |
5.5.3.1 改革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
5.5.3.2 调整现行政策,引入市场机制 |
5.5.3.3 健全法制体系,明确治理责任,保护治理权益,增强法律宣传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京津风沙源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荒漠化和沙漠化概念与内涵 |
2. 荒漠化研究概况 |
3. 荒漠化成因研究 |
4. 荒漠化评价研究 |
5. 土地荒漠化危害研究 |
6. 土地荒漠化防治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的选取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1. 总体研究方法 |
2. 沙化成因及其评价的研究 |
3. 风沙源治理途径的研究 |
4. 风沙源治理对策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京津风沙源沙化现状、危害及成因 |
第一节 土地沙化现状 |
1. 我国北方土地沙化现状 |
2. 我国北方土地沙化动态 |
第二节 土地沙化的危害 |
1. 缩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
2. 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 |
3. 经济损失分析 |
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第三节 土地沙化成因 |
1. 自然因素 |
2. 人为因素 |
第四节 京津风沙源沙化成因 |
1. 京津风沙源分析 |
2. 京津风沙源成因分析 |
3. 京津风沙源及传播路径 |
第四章 京津风沙源土地沙化评价 |
第一节 评价内容及层次 |
1. 评价内容 |
2. 区域荒漠化监测与评价 |
3. 小尺度荒漠化评价 |
第二节 沙漠化评价及监测指标体系 |
1. 荒漠化监测主要内容 |
2.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京津沙漠化源地—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评价 |
1. 评价方法 |
2. 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趋势分析 |
第五章 京津风沙源治理对策 |
第一节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概述 |
1. 工程规模 |
2. 预期目标 |
第二节 京津风沙源初期工程治理评价 |
1. 初期治理概况 |
2. 初期典型工程治理效果评价 |
3. 存在问题 |
4. 京津风沙源治理对策与措施 |
5. 工程区治沙综合效益分析 |
第三节 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问题及思考 |
1. 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 |
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3. 京津风沙漠源治理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9)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土地退化研究进展 |
1.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管理 |
1.2.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
1.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地退化治理的研究 |
第二章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资源与环境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认识 |
3.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涵 |
3.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特征 |
3.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基本途径 |
3.3.1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 |
3.3.2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内容 |
3.3.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 |
第四章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土地退化防治 |
4.1 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认识 |
4.2 对土地退化的认识 |
4.3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土地退化防治中的应用 |
4.3.1 土地退化系统诊断与评价 |
4.3.2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确立 |
4.3.3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规划 |
4.3.4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 |
4.3.5 土地退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与实践理论框架 |
第五章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特征 |
5.1 地理位置 |
5.2 西北地区水资源 |
5.3 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 |
5.3.1 蒙新高原荒漠生态区 |
5.3.2 黄土高原生态区 |
5.3.3 环青海湖生态区 |
5.3.4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生态区 |
5.4 土壤侵蚀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 |
5.5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特征 |
5.5.1 少数民族聚集且贫困人口集中 |
5.5.2 农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破坏严重 |
5.5.3 旅游业发展迅速 |
5.6 西北地区林地资源及其林业发展 |
5.6.1 西北地区林地资源 |
5.6.2 西北地区林业发展 |
5.7 西北地区草地资源及其退化状况 |
5.7.1 西北地区草地资源 |
5.7.2 西北地区草地退化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土地退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威胁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
6.2 政策与立法障碍以及机构能力及其限制因素 |
6.2.1 中国土地退化治理相关的法律现状 |
6.2.2 土地退化治理的相关政策文件与政策体系 |
6.2.3 部委政策分析 |
6.2.4 地方土地退化治理相关政策体系分析 |
6.2.5 土地退化治理中的政策问题分析 |
6.2.6 土地退化防治法律问题分析 |
6.2.7 土地退化治理机构框架分析 |
6.3 防治西部地区土地退化中的公共支出 |
6.3.1 公共支出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
6.3.2 公共投资中的主要问题 |
6.4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进程中土地退化社会经济因素与教训 |
6.4.1 社会经济因素 |
6.4.2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与土地退化防治的经验教训 |
6.5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问题 |
6.5.1 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现状 |
6.5.2 制约公众参与土地退化的主要限制因素 |
6.6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 |
6.6.1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关系 |
6.6.2 西北地区导致贫困化的主要因素 |
6.6.3 土地退化加剧了贫困 |
6.7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
6.8 林业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
6.9 西北地区草地退化问题 |
6.10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症结在于管理问题 |
第七章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策略 |
7.1 建立退化土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国家框架 |
7.1.1 建立国家规划框架的出发点 |
7.1.2 国家规划框架范围 |
7.1.3 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优先试验示范项目建议 |
7.1.4 退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项目预期影响和效益 |
7.2 西北部分地区退化土地分区治理策略 |
7.2.1 陕西省治理策略 |
7.2.2 甘肃与新疆 |
7.2.3 青海 |
7.3 开展防治土地退化项目的原则和政策措施 |
7.3.1 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富民增收相结合,服务当地群众 |
7.3.2 积极推进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
7.3.3 防止土地退化中的水问题 |
7.3.4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必须符合科学规律 |
7.3.5 西北生态环境建设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
7.4 完善有利于退化土地综合管理的法律法规 |
7.5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协调退化土地综合管理机制的机构框架 |
7.6 公共财政支出对策 |
7.7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公众参与问题 |
7.8 西北地区土地退化与贫困 |
7.9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土保持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岛地区沙尘天气的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0.1 沙尘天气的变化与危害 |
0.1.1 沙尘天气及其变化趋势 |
0.1.2 沙尘天气的危害 |
0.2 国内外对沙尘天气的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状况 |
0.2.2 国内研究状况 |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 青岛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分析 |
1.1 沙尘天气的定义 |
1.2 沙尘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 |
1.2.1 沙尘天气发生日数的多年变化规律 |
1.2.2 沙尘天气发生的季节变化规律 |
1.3 沙尘天气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 |
1.4 沙尘天气的类型和移动路径 |
1.4.1 沙尘天气的类型 |
1.4.2 沙尘天气的移动路径 |
2 沙尘天气的成因机制 |
2.1 气候背景变化 |
2.2 青岛地区沙尘天气形势分析 |
2.2.1 三条路径的天气模式 |
2.2.2 高空环流形势 |
2.2.3 地面影响系统 |
2.3 人为因素 |
3 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的天气分析与数值模拟 |
3.1 概述 |
3.2 过程简介 |
3.3 天气形势分析 |
3.3.1 前期气候背景分析 |
3.3.2 高空、地面场分析 |
3.4 卫星云图分析 |
3.5 一次沙尘暴过程的数值模拟 |
3.5.1 资料来源和处理 |
3.5.2 数值试验模式的主要特点以及实验设计 |
3.5.3 模拟结果分析 |
4 结论及讨论 |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4.2 问题与今后工作 |
参考文献 |
四、浅析乌兰察布盟沙尘暴天气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2]首都生态圈及其自然生态状况[J]. 闵庆文,刘伟玮,谢高地,孙雪萍,李娜. 资源科学, 2015(08)
- [3]强沙尘暴成因及其热力动力结构研究[D]. 陈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10)
- [4]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5]基于RS和GIS的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D]. 李锦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预测模型研究[D]. 勾芒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 [7]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与荒漠化防治研究[D]. 张钛仁. 兰州大学, 2008(12)
- [8]京津风沙源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D]. 胡培兴.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9]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 ——以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防治为例[D]. 冉东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5(08)
- [10]青岛地区沙尘天气的特征及成因分析[D]. 耿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