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ESS-INDUCED SECONDARY FLOWS WITH HYBRID FINITE ANALYTIC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顾梦凡[1](2021)在《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分析及优化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闸站结合是一种将泵站和水闸有机结合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由于具备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运行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平原河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泵站和水闸单独布置不同,闸站结合工程结构紧凑,在泵站和水闸各自单独运行时,水流方向会与河床形成夹角,发生偏斜,导致工程进水流态复杂化,产生回流、漩涡、淤积、冲刷等不良现象,不但使泵站抽排效率或水闸泄流能力下降,甚至威胁到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分析进水流态、优化进水条件对于闸站结合工程各建筑物的高效稳定运行意义十分重大。峨溪河排洪新站采用闸站结合布置形式,由4台水泵机组和2孔节制闸组成。本文以此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UG建模软件和Fluent计算软件包对该工程进水流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泵站单独运行时呈侧向进水状态,不仅在泵站前池右侧形成大尺度回流漩涡,而且在进水池内也出现漩涡,直接影响流道的进水条件,对水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不利。为改善该工程泵站运行时的不良流态,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优化措施,包括改变导流墙长度、设置底坎和导流墩,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第一,合适的导流墙长度能够有效提高流道进口断面的流速均匀度,但对前池内回流漩涡的改善效果有限;第二,底坎的设置对改善前池流态有一定作用,能够将前池内回流漩涡有效限制在坎前,但受来流方向影响,坎后旋滚水流左右结构不一致,底层水流存在偏折,反而降低了流道进口断面流速均匀度;第三,导流墩能有效消除前池内回流漩涡,提高流道进口断面流速均匀度,导流墩长度对整流效果影响较大,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整流效果,当在该工程前池内布置4道长度为17m的导流墩后,取得了较好的整流效果。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结合水工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的典型计算方案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进水流态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高,同时,模型试验亦表明前池内设置导流墩能有效改善流态,获得满意的整流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峨溪河排洪新站的工程设计提供改进建议和改善措施,这对保证该工程高效、安全和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为同类型工程,无论是闸站设计还是闸站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滕素芬[2](2019)在《植被明渠中横向射流污染物输运扩散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水生植被是景观河道、生态河道、人工湿地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适宜生存环境、构建特定格局及污染物净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景观河道设计、人工湿地、河道防洪、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研究均涉及到射流理论,而植被水流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关于射流方面、植被水流方面的研究颇多,但同时考虑射流和植被水流相互作用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开展射流与植被水流相互耦合作用下污染物输运扩散机理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根据紊动射流、雷诺方程与量纲分析理论,结合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测量手段,研究了无植被、刚性植被与柔性植被三种条件下的紊动扩散、流场和浓度场,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无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速度场和浓度场特性的研究对于无植被作用的横向单孔射流,研究了不同射流流速比情况下三维时均速度场、射流轴线的运动轨迹、雷诺应力与紊动强度。研究了射流的污染物输运扩散特性,包括射流时均浓度场、射流中心线的浓度轨迹、射流浓度半宽、射流浓度沿纵剖面的分布及射流浓度的稀释变化。研究表明,射流流态由层流向紊流过渡时,射流的弯曲程度逐渐抬高;射流轴线流速分布符合指数分布规律;其雷诺应力和紊动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射流孔附近;横向射流对明渠水流具有明显的影响,尤其对横向水流影响最大。射流中心线浓度分布亦符合指数分布;浓度的半宽度符合线性变化;射流在不同断面上的浓度变化符合高斯分布规律。(2)刚性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速度场和浓度场特性的研究对于刚性植被在三种不同布置方式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的研究结果表明,射流轴线流速仍符合对数分布规律;而植被的存在,改变了明渠水流的紊动结构,射流在淹没刚性植被水流中的纵向流速分植被层和自由层,植被层流速近似符合直线分布,自由层流速符合“J”型分布,其雷诺应力和紊动强度最大值均在植被冠顶处;植被阻力越大,明渠水流的流速越小、紊动强度越大。与无植被比较,射流的浓度半宽度和射流浓度沿纵向分布规律与无植被的分布规律相同,射流的稀释度与无植被相比明显衰减;而菱形布置与单排布置刚性植被和双排布置比较,浓度衰减最快,稀释度最小;横向射流在明渠中的入侵度比无植被的入侵度更高。充分体现了植被对横向射流的阻滞作用。(3)柔性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速度场和浓度场特性的研究对于两种柔性植被作用下的横向单孔射流,研究了射流在柔性植被水流中的水动力特性和浓度场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植被柔韧度不同,射流在起始段、弯曲段和扩散段的流速分布均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斑状涡。两种柔性植被高度不同、柔韧度不同,射流在淹没柔性植被水流中的纵向流速分布亦不相同,植被层纵向流速分布近似呈线性分布,植被层以上流速呈对数分布。射流轴线速度分布均符合指数分布,对比无植被、刚性植被作用的射流轴线弯曲度,发现柔性植被的射流轴线入侵度更高,其次是刚性植被,无植被次之。两种柔性植被的雷诺应力最大值均在植被冠顶处,宽叶草植被的紊动强度出现在水面处。射流的浓度半宽度和射流浓度沿纵向分布规律与无植被、刚性植被的分布规律相同,射流轨迹线上的稀释度与y/lm的平方成线性关系。(4)不同植被作用下横向多孔射流速度场和浓度场特性的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布置方式的刚性植被与两种柔性植被的横向多孔射流,系统研究了植被对横向多孔射流的水动力特性和浓度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植被的存在改变了多孔射流在明渠中的流速分布,使得射流与射流两侧环境水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污染强度降低。多孔射流中心线浓度分布与多孔射流轴线速度分布规律相同,均符合指数分布。探究了多个射流孔之间、植被与多孔射流水流运动及污染物浓度扩散的相互影响,并与横向单孔射流水动力特性与浓度场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了多孔射流轴线的入侵度与射流个数、射流与横流速度比无关,而与植被的布置方式、植被的形态密切有关,揭示了植被—多孔射流—环境水体三者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
吕岁菊[3](2016)在《黄河大柳树河段水沙运移规律及水温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黄河为举世闻名的高含沙河流,在自然演变过程中,不仅沿垂向发生冲淤变化,在平面上也发生明显的横向摆动。本文选取黄河大柳树河段为研究对象,该河段属于随来水来沙变化的弯曲性河道,主流摆动,冲淤变化大。拟建的大柳树水库位于甘肃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黄河干流黑山峡的出口处,是一项对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程。结合河岸冲刷力学模式建立适合黄河大柳树河段的三维水沙冲淤数学模型,对该河段建库前的水流运动、泥沙冲淤及河岸摆动进行实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利用一维、二维水温数值模型模拟了黄河大柳树水库建成后坝下游河段及宁蒙河段冬季水温分布情况和结冰点位置。其研究成果对大柳树水库的合理运行、减少淤积及对宁蒙河段的防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建立基于非结构网格下的三维紊流数值模型,利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采用非结构同位网格中的SIMPLE算法进行求解。对黄河沙坡头河段连续弯道段的水流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平面流场分布、纵向流速沿垂线分布及横向流速(二次流)的数值模拟结果,并与实测结果对比符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具有复杂边界的天然河流中弯道水流运动情况。在三维紊流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河岸冲刷力学机理和河岸形态修正技术,建立河床冲刷变化的三维水沙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黄河大柳树河段的河势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本文建立的水沙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河大柳树河段的水流运动情况及河床变化规律。由于上游来水来沙条件不同,黄河大柳树河段在2011年11月到2012年10月期间冲刷的同时还伴有横向摆动。最大冲深可达2.5m左右,在弯道区域,凹岸冲刷较凸岸严重,深槽向凹岸摆动。表明弯道环流是河道横向演变赖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建立了适合黄河大柳树坝址下游及宁蒙河段的一维、二维水温数学模型,模拟了冬季不同气象条件下坝下游河段水温分布情况及结冰点位置。预计黄河大柳树水库建成后,宁夏河段冬季各旬水温均在0℃以上,零温断面位置将下移到石嘴山至磴口之间,距大柳树坝址约320km。石嘴山至乌海段冰塞问题基本缓解,石嘴山至巴彦高勒河段将成为不稳定封冻河段,巴彦高勒以下河段为稳定封冻河段,昭君坟及以下河段冰情不会有明显变化。大柳树水库的运用,对缓解宁蒙河段的凌情有着显着的作用。
王志刚[4](2015)在《钻柱自转公转和径向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流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柱是必不可少的井下钻井工具。其长期浸泡在充满钻井液的井眼当中,靠转盘的带动旋转向下钻进,在这一过程当中,钻柱不仅会绕自身的轴线做自转运动,还有可能绕井眼轴线做公转运动并产生径向运动。研究钻柱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流动规律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由于钻柱涡动和屈曲而导致的钻井事故的出现,从而减少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偏心环空流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课题将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首次将钻柱径向运动考虑在内,建立钻柱自转、公转和径向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以期更好的研究井筒中钻井液的流动规律,为钻柱受力分析提供依据,从而减少钻井事故的出现。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偏心环空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经过研究分析,以惯性坐标系下的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为基础,建立了非惯性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通过基本假设,建立了钻柱自转、公转和径向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双极坐标,将偏心环空区域转化为了矩形区域;采用适用性较好,且具有明显优势的有限体积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离散,得到了离散后的数学方程;采用MATLAB软件,对钻柱自转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流场进行了分析,求出了轴向速度分布图和切向速度分布图,并且绘制了不同偏心距条件下的速度流线图。采用FLUENT软件对相同工况下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绘制了不同偏心距条件下的速度流线图,并将两种方法绘制的流线图进行了对比,经过对比发现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似,同时都发现只有偏心距达到一定的距离要求时才会有二次流出现。
梁小龙[5](2011)在《原表面波纹通道在湍流状态下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时期,由于逐渐严重的能源危机和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具有高参数和高性能的换热器的需求更加迫切。具有良好性能的换热器,其作用对于整个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以及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非常重要,其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因此设计和制造各类高性能换热设备是经济地开发和利用能源的重要手段,促使人们对强化传热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利用复杂几何形状的换热通道改变流动结构,使通道流体相互扰动和混合并且不引起较大的压损,是强化换热的有效方法之一。原表面式换热器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并且发展的,其中以翅片为主要换热元件的波纹板换热器在实际中应用的较为广泛。本文利用前处理软件GAMBIT2.0对四种不同原表面波纹通道绘制合理网格,并对数值几何模型进行了建立,对于常物性参数的空气在二维周期性波纹通道中的湍流流动和换热特性采用FLUENT6.3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型式波纹通道内空气在恒壁温条件下的湍流流动和换热情况,分析了不同型式波纹通道的间隔比、相位差等参数对流体流动和换热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型式波纹通道在不同雷诺数下的温度场、流场和剪切应力分布,以及阻力系数、平均努塞尔数和品质因子,利用品质因子对不同通道的综合性能进行比较,揭示了不同通道的湍流流动和换热情况,旨在为开发新型换热器通道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通道的综合换热经济性随通道间隔比增大呈现出先缓慢较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随着雷诺数的变化较为复杂,整体看雷诺数较小时通道的换热经济性低于雷诺数较大时通道的换热经济性。当波纹板相位差为0°排列时,波纹通道中正弦和三角型通道的换热经济性较好,凸肋型通道次之,而矩型通道的换热经济性最差;相位差为90°排列时,三角型通道的换热经济性最好;相位差为180°排列时,凸肋型通道的换热经济性较好。另外,各种型式通道的几何因子变化对流动和换热特性,以及对阻力系数和壁面剪切应力影响较大。在实际选型中应当根据设计要求和运行工况的雷诺数范围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王新龙[6](2011)在《轻烃外输泵叶轮内部流场的CFD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心泵是被广泛的应用与各个行业,在生产、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机械装置,而叶轮是离心泵中重要的过流部件,叶轮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各项性能参数。本文以基于CFD技术的流场分析方法能够对离心泵(本文以轻烃外输泵(60WUC-2M-17)为研究对象)内部各种极其复杂的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和性能预测,从而弥补离心泵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为离心泵结构和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本文以给定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了叶轮全部集合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利用三维造型Solidworks软件建立叶轮的流道模型。该离心泵叶轮内的流动为不可压缩流体的三维定常湍流流动。在FLUENT软件模拟过程中用其自带的划分网格软件Gambit进行网格划分,求解时采用SIMPLE算法和标准k -ε湍流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对叶轮的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其内部流动的速度分布及压力分布,并捕捉到一些重要的流动现象,如进口有冲击损失等。同时还模拟了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及速度分布,可观察到一些如旋涡、回流等不良现象。FLUENT模拟后得出的模拟数据与所掌握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别体现在扬程—流量特性对比、轴功率——流量特性对比和效率——流量特性对比,可得出,无论在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压力速度图对比,还是特性曲线的对比,额定工况下的液体流动最为稳定,工作性能最好。
潘光星[7](2008)在《长短叶片离心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与PIV测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比转数离心泵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扬程高、流量小。按传统设计方法,低比转速离心泵常会出现效率低、扬程-流量曲线易出现驼峰、大流量易过载等问题。长短叶片是解决上述问题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采用数值计算与PIV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分流短叶片的不同偏置位置、设计工况与非设计工况等情况下的离心泵内部真实流动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初步分析得出长短叶片离心泵叶轮内的三维湍流流动规律。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1、为研究分流短叶片偏置对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的影响,采用加大流量与速度系数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3副长短叶片离心泵叶轮。3副叶轮的长叶片骨线线型为单圆弧圆柱型,每副叶轮的长叶片型线相同。短叶片与长叶片间隔布置,其骨线线型为单圆弧圆柱型,每只短叶片进口均位于同一圆周上,且出口角与长叶片出口角相等。在偏置上,短叶片均适当向长叶片的吸力面偏置,短叶片进口偏置角和短叶片出口偏置角分别取0°、5°和10°三种水平组合。2、采用Pro/E对矩形蜗壳进行三维造型;利用AutoCAD与Gambit相结合的方法对长短离心叶轮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基于结构化网格对蜗壳与叶轮分别进行剖分。3、基于整机数值模拟,对3副长短叶片的离心泵进行了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中,首先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N-S方程转化为任意曲线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并进行有限体积离散;采用了标准的k ?ε湍流模型进行方程封闭;近壁面湍流处理采用了标准壁面函数法;应用SIMPLEC算法,建立压力和速度迭代校正方程使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耦合;采用了多重参考坐标系处理旋转叶轮与蜗壳动静耦合交界面。湍流数值计算得出了分流短叶片的不同偏置位置、设计工况与非设计工况下离心泵叶轮内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并预测了泵的外特性参数。对比分析了3副长短叶片叶轮的速度场和压力场的特征,初步得出了长短叶片离心泵叶轮内湍流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提出了短叶片合理偏置方案。4、应用现代激光测试技术(粒子图像速度仪2D-PIV)对3副长短叶片离心泵叶轮的一个叶槽在设计工况、大流量和小流量工况下的内流场进行测量研究,测得粒子散点图,分析得到了叶轮内相对速度矢量图以及出口处相对速度、切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在出口处沿弧长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和PIV测试结果表明,计算和实验结果总体趋势基本吻合,但数值上仍存在一定的偏离,文中分析了实验与计算结果存在差别的原因。
邵磊[8](2008)在《同流环境中多孔热水紊动浮射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各种热电、核电厂排出的热污(废)水在直接进入环境流体之前,以孔口浮射流的形式释放污水并确保污水在排污口快速混合非常重要。因此,精确的了解和预测浮射流的特性与混合状况有很重要的意义,而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全面研究环境流体中射流的混合过程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回顾射流的理论,并对目前的各种紊流数值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的研究了在同向流动环境中使用多孔扩散器进行热废水排放的情况,对其近区的流场和温度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利用FLUENT软件中的RNGκ-ε模型和雷诺应力RMS紊流模型,并用有限体积法和SIMPLE法进行模型方程的求解,得到了不同流速比和不同射流温度下的流场和温度场;浮射流的轨迹线;轴线上温度和速度的衰减规律;浮力对射流轨迹线的影响,并对多孔热水浮射流中对流态具有重要影响的流速比和孔间间距进行了探讨,分别计算了不同流速比情况下的不同孔间间距的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得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射流规律和结论。本文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对复杂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为课题后期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对照的依据,对研究各种热、核电厂热污(废)水排入环境水体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能为冷却水工程提供理论分析依据。最后对所做的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展望。
李书芳[9](2007)在《越坝气流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泄洪消能及伴随着的泄洪雾化问题是保证高水头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泄洪所形成的雾化降雨对电站厂房、电器设备、交通公路及水利工程附近居民生活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而雾流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越坝气流(包括水舌风)运动特性,雾化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发生在坝后分离漩涡区。因此,研究越坝气流运动发展形态,准确预测坝后绕流分离漩涡区的范围,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50539060)中的雾流降雨范围部分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为:首先对越坝气流、雾化降雨、后台阶流的相关情况及基础理论做了简单介绍,然后讲述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过程及得到的结论:物理模型试验在环境风洞中进行,以1999年水科院对二滩水电站进行原型观测数据为依据制作模型,试验所得表孔和中孔全开模型回流区纵向长度分别在6.53~7.6和5.87~6.8倍坝高度之间,可见泄流方式对越坝气流有一定影响;雾流降雨范围试验与原型观测结果基本相似,初步表明通过采用人工生成水雾形成雾源,在风洞中进行雾流降雨范围和越坝气流的模拟是可行的;数值模拟基于FLUENT流体工程软件进行,采用与物理试验相同的几何模型及工况,使用Realizableк-ε湍流模型对越坝气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较物理模拟结果略偏大,总的来说两种模拟结果符合较好,表明用该方法研究越坝气流运动是基本可行的。并使用该湍流模型对不同范围Re下的越坝气流进行研究,分析坝后回流区的纵向长度、涡心位置随Re数的变化以及水舌存在对越坝气流回流区的影响。此外,鉴于越坝气流运动发展形式同后阶流运动发展形式的某些相似之处,本文对越坝气流和后阶流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葛毅[10](2007)在《虹吸管道内流场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虹吸管道是座便器实现功能的核心结构,其内部流动情况一直是设计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管道内部流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座便器的工作性能。虹吸管道的内部流动属于复杂的三维紊流流动,同时由于受到弯管离心力和内表面曲率的影响还伴有脱流、回流及二次流的现象,是流体工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对这一领域研究得很少,因此本文开展了虹吸管道内流场的数值与试验研究。首先,依据流体力学经典理论,建立了用于理论研究的座便器数学模型。计算出座便器冲水过程中水动力学特征量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座便器关键结构参数对冲洗效果的影响,给出了评价座便器冲洗效果的数学方法。然后以相似准则和量纲分析法则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家标准与管道几何特征统计结果,设计完成一种与实物管道比例为1:1的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以按照需要任意改变管道的形状和截面积,尤其是可以调整水封控制点的位置。同时,采用大型商业软件ANSYS/FLOTRAN对原模型管道内流场进行三维紊流数值模拟,验证上述模型管道进行替代试验的可行性;还使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仪(PIV)系统对虹吸管道内流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同时本文还解决了PIV测量中的一些问题,如示踪粒子的选择、背景噪声的消除和PIV系统参数的设置等。最后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和RNGk ?ε双方程紊流模型,采用商用CFD计算软件Fluent对虹吸管道内流场进行二维紊流数值模拟,得到了改进前后管道内的流场分布;通过对比显示:改进后管道内部流态更加利于虹吸;最后经PIV验证,结果与仿真一致。充分说明了以模型试验装置的最优试验管道形状为基础,进行管道改进是可行的。
二、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ESS-INDUCED SECONDARY FLOWS WITH HYBRID FINITE ANALYTIC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ESS-INDUCED SECONDARY FLOWS WITH HYBRID FINITE ANALYTIC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分析及优化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数值模拟研究 |
1.2.2 模型试验研究 |
1.3 工程背景与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试验设计 |
2.1 数值模拟方法 |
2.1.1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简介 |
2.1.2 控制方程 |
2.1.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1.4 湍流模型 |
2.1.5 边界条件 |
2.1.6 网格划分 |
2.1.7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1.8 离散方程的求解 |
2.2 模型试验设计 |
2.2.1 相似准测 |
2.2.2 模型设计 |
2.2.3 模型制作与安装 |
2.2.4 量测仪器与试验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与设置 |
3.1.1 求解方法与计算工况 |
3.1.2 几何建模与边界设定 |
3.1.3 网格划分与无关性分析 |
3.2 数值模拟流态分析 |
3.2.1 原方案抽排工况 |
3.2.2 原方案自排工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进水流态优化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
4.1 优化措施拟定 |
4.2 导流墙长度优化 |
4.2.1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
4.2.2 代表性方案流态分析 |
4.2.3 最优方案的评定 |
4.3 底坎整流优化 |
4.3.1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
4.3.2 代表性方案流态分析 |
4.3.3 最优方案的评定 |
4.4 导流墩整流优化 |
4.4.1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
4.4.2 代表性方案流态分析 |
4.4.3 最优方案的评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模型试验分析 |
5.1 模型试验方案 |
5.2 抽排工况典型方案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3 自排工况原方案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4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植被明渠中横向射流污染物输运扩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射流孔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动水环境中射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植被水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文献总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与方法 |
2.1 水槽试验系统 |
2.2 测量系统 |
2.2.1 流速测量系统 |
2.2.2 浓度测量系统 |
2.3 模拟植被材料的选取 |
2.3.1 刚性植被 |
2.3.2 柔性植被 |
2.4 试验布置 |
2.5 试验工况 |
3 无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掺混稀释特性研究 |
3.1 无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速度场研究 |
3.1.1 无植被作用下时均速度场 |
3.1.2 无植被作用下垂线时均流速分布 |
3.1.3 无植被作用下射流轨迹线流速沿程变化 |
3.1.4 无植被作用下雷诺应力分布 |
3.1.5 无植被作用下紊动强度分布 |
3.2 无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浓度场研究 |
3.2.1 无植被作用下时均浓度场 |
3.2.2 无植被作用下射流中心线浓度变化 |
3.2.3 无植被作用下射流浓度半宽变化 |
3.2.4 无植被作用下射流浓度分布 |
3.2.5 无植被作用下单孔射流轨迹线浓度沿程变化 |
3.3 本章讨论 |
4 刚性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掺混稀释特性研究 |
4.1 刚性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速度场研究 |
4.1.1 刚性植被作用下时均速度场 |
4.1.2 刚性植被作用下垂线流速分布 |
4.1.3 刚性植被作用下射流流速沿程变化 |
4.1.4 刚性植被作用下雷诺应力分布 |
4.1.5 刚性植被作用下紊动强度分布 |
4.2 刚性植被作用下的横向单孔射流浓度场研究 |
4.2.1 刚性植被作用下时均浓度场 |
4.2.2 刚性植被作用下射流中心线浓度变化 |
4.2.3 刚性植被作用下射流浓度半宽变化 |
4.2.4 刚性植被作用下射流浓度分布 |
4.2.5 刚性植被作用下单孔射流轨迹线浓度沿程变化 |
4.3 本章讨论 |
5 柔性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掺混稀释特性研究 |
5.1 柔性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速度场研究 |
5.1.1 柔性植被作用下时均速度场 |
5.1.2 柔性植被作用下垂线流速分布 |
5.1.3 柔性植被下射流轨迹线流速沿程变化 |
5.1.4 柔性植被作用下雷诺应力分布 |
5.1.5 柔性植被作用下紊动强度分布 |
5.2 柔性植被作用下横向单孔射流浓度场研究 |
5.2.1 柔性植被作用下时均浓度场 |
5.2.2 柔性植被作用下射流中心浓度轨迹线变化 |
5.2.3 柔性植被作用下射流浓度半宽变化 |
5.2.4 柔性植被作用下射流浓度分布 |
5.2.5 柔性植被作用下单孔射流轨迹线浓度沿程变化 |
5.3 本章讨论 |
6 不同植被作用下横向多孔射流掺混稀释特性研究 |
6.1 不同植被作用下横向多孔射流速度场研究 |
6.1.1 不同植被作用下时均速度场 |
6.1.2 不同植被作用下垂线流速分布 |
6.1.3 不同植被作用下射流流速轨迹线沿程变化 |
6.1.4 不同植被作用下雷诺应力分布 |
6.1.5 不同植被作用下紊动强度分布 |
6.2 不同植被作用下横向多孔射流浓度场研究 |
6.2.1 不同植被作用下时均浓度场 |
6.2.2 不同植被作用下多孔射流中心浓度轨迹线变化 |
6.2.3 不同植被作用下多孔射流浓度分布 |
6.2.4 不同植被作用下多孔射流轨迹线浓度沿程变化 |
6.3 本章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黄河大柳树河段水沙运移规律及水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紊流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2 泥沙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3 河床演变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5 水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及验证 |
2.1 三维水沙数学模型 |
2.1.1 水流方程 |
2.1.2 泥沙方程 |
2.2 网格生成技术 |
2.2.1 非结构网格的要求及适用性 |
2.2.2 非结构网格生成方法 |
2.3 控制方程离散 |
2.4 模型求解 |
2.4.1 基于同位网格中SIMPLE算法的实施 |
2.4.2 非结构同位网格中的SIMPLE算法 |
2.5 初值条件处理 |
2.5.1 初始条件 |
2.5.2 边界条件 |
2.6 模型验证 |
2.6.1 河段概况与计算资料 |
2.6.2 计算网格 |
2.6.3 计算结果分析 |
2.7 小结 |
3 大柳树河段水流运动与河床冲淤特性实测结果分析 |
3.1 主要测量仪器 |
3.1.1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
3.1.2 测深仪 |
3.1.3 激光粒度分析仪 |
3.1.4 GPS-RTK |
3.1.5 三维激光扫描仪 |
3.2 大柳树河段概况 |
3.3 大柳树河段典型断面测量结果 |
3.3.1 实测断面 |
3.3.2 数据处理 |
3.4 大柳树河段实测数据分析 |
3.4.1 实测河床高程及垂线平均流速 |
3.4.2 典型断面速度场分布 |
3.4.3 泥沙粒径分布 |
3.4.4 2010和2011年实测河床高程比较 |
3.5 小结 |
4 河岸冲刷机理及数值模拟技术 |
4.1 河岸冲刷机理 |
4.1.1 非黏性土河岸的坍塌条件及方式 |
4.1.2 黏性土河岸的坍塌条件及方式 |
4.1.3 混合土河岸的坍塌条件及方式 |
4.2 河岸冲刷力学模拟方法 |
4.2.1 非黏性土河岸冲刷力学模拟方法 |
4.2.2 黏性土河岸冲刷力学模拟方法 |
4.2.3 混合土河岸冲刷力学模拟方法 |
4.3 河岸形态及网格修正 |
4.3.1 非黏性土河岸的河岸修正 |
4.3.2 混合土河岸的河岸修正 |
4.4 河床冲刷数值模拟过程 |
4.5 小结 |
5 黄河大柳树河段三维水沙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
5.1 河道概况 |
5.2 计算条件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沿程水位变化 |
5.3.2 流速分布 |
5.3.3 河道冲淤演变 |
5.4 小结 |
6 黄河大柳树水库下游河道水温数值模拟研究 |
6.1 宁蒙河段概况 |
6.2 宁蒙河段防凌现状 |
6.3 宁蒙河段防凌中出现的问题 |
6.4 拟建大柳树水库对宁蒙河段的防凌效果 |
6.4.1 水流水温数学模型 |
6.4.2 水温模型中参数的选取 |
6.4.3 水温数值模型 |
6.4.4 离散方程组的求解 |
6.4.5 模拟区域及计算工况 |
6.4.6 模拟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钻柱自转公转和径向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流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措施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钻柱自转公转和径向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
2.1 基本假设 |
2.2 惯性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 |
2.2.1 惯性坐标系下的连续性方程 |
2.2.2 惯性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 |
2.3 非惯性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 |
2.3.1 非惯性坐标系下的连续性方程 |
2.3.2 非惯性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钻柱自转公转和径向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 |
3.1 非惯性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连续性方程 |
3.1.2 运动方程 |
3.1.3 压强场的设定 |
3.1.4 非惯性坐标系下边界条件 |
3.2 双极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双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的基本转化公式 |
3.2.2 双极坐标系下参数的变化 |
3.2.3 双极坐标变换过程中所需要的其他变换公式 |
3.2.4 双极坐标系下的连续性方程 |
3.2.5 双极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 |
3.2.6 双极坐标系下的边界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柱自转公转和径向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的离散 |
4.1 离散方法简介 |
4.1.1 有限差分法 |
4.1.2 有限元法 |
4.1.3 边界元法 |
4.1.4 有限体积法 |
4.2 牛顿流体偏心环空平面流的数学模型的离散 |
4.2.1 牛顿流体偏心环空平面流数学方程的简化 |
4.2.2 交错网格技术 |
4.2.3 牛顿流体偏心环空平面流数学方程的离散 |
4.2.4 牛顿流体偏心环空平面流的计算算法 |
4.2.5 环空流边界条件的离散化 |
4.3 牛顿流体偏心环空轴向流的数学模型的离散 |
4.3.1 网格划分 |
4.3.2 方程的离散化 |
4.3.3 轴向流边界条件的离散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钻柱自转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数值计算 |
5.1 基于MATLAB编程的牛顿流体偏心环空流的数值计算 |
5.1.1 基本数据 |
5.1.2 牛顿偏心环空平面流的数值计算结果 |
5.1.3 牛顿流体偏心环空轴向流的数值计算结果 |
5.2 基于FLUENT软件的牛顿流体偏心环空流的数值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原表面波纹通道在湍流状态下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对原表面换热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5 强化换热的性能评价标准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2.1 数值传热学概述 |
2.2 数值模拟概述 |
2.3 FLUENT软件介绍 |
2.3.1 FLUENT的前处理器GAMBIT简介 |
2.3.2 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三章 原表面波纹通道内湍流流动和换热的数值模拟 |
3.1 几何模型建立和网格生成 |
3.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1.2 网格的生成 |
3.2 物理模型及相关假设 |
3.3 数学模型 |
3.3.1 控制方程 |
3.3.2 边界条件 |
3.3.3 计算所用参数 |
3.4 数值求解过程 |
3.4.1 流体的物理性质定义 |
3.4.2 定义边界条件 |
3.4.3 求解问题 |
3.4.4 结果后处理 |
第四章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1 算法的可靠性验证 |
4.2 模拟计算结果和分析 |
4.2.1 不同相位差的波纹通道内湍流流动和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
4.2.2 相位差为0°时 |
4.2.3 相位差为90°时 |
4.2.4 相位差为180°时 |
4.3 相位差不同时各种型式波纹通道综合性能研究 |
4.3.1 正弦型波纹通道综合性能研究 |
4.3.2 三角型波纹通道综合性能研究 |
4.3.3 凸肋型波纹通道综合性能研究 |
4.3.4 矩型波纹通道综合性能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概括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轻烃外输泵叶轮内部流场的CFD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FD 数值模拟的数值方法和数学模型 |
2.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2.2 CFD 常用的数值方法和基本方程 |
2.2.1 CFD 常用的数值方法 |
2.2.2 CFD 的基本方程 |
2.3 湍流模型 |
2.3.1 湍流概述 |
2.3.2 三维N-S 方程模型的计算方法 |
2.3.3 标准k-ε模型 |
2.4 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 |
2.4.1 数值离散的方法 |
2.4.2 流畅计算的SIMPLE 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的建立及其网格划分 |
3.1 叶轮模型建模 |
3.2 网格划分 |
3.2.1 网格选择与生成 |
3.2.2 网格质量检查 |
3.2.3 动静耦合模型 |
3.3 边界条件的设置及网格输出 |
3.4 湍流模型及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叶轮的流场分析 |
4.1 叶轮在设计工况下的流场分析 |
4.2 不同流量工况下流场的对比分析 |
4.2.1 不同流量工况下的速度场 |
4.2.2 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压力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预测及对比分析 |
5.1 外特性参数的计算 |
5.1.1 扬程 |
5.1.2 轴功率 |
5.1.3 效率 |
5.2 预测特性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对比 |
5.2.1 扬程——流量特性曲线对比 |
5.2.2 轴功率——流量特性曲线对比 |
5.2.3 效率——流量特性曲线对比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长短叶片离心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与PIV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长短叶片离心泵的研究现状 |
1.2.1 长短叶片离心泵外特性试验研究 |
1.2.2 长短叶片离心泵设计方法与理论 |
1.3 流动测试技术及其在离心泵研究中的应用 |
1.3.1 流动测试技术 |
1.3.2 离心泵内部流场测试 |
1.4 离心泵内流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离心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1 控制方程组 |
2.1.1 湍流时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1.3 直角坐标系下控制方程组 |
2.1.4 任意三维曲线坐标系下控制方程组 |
2.2 贴体坐标变换与网格生成 |
2.3 交错网格及控制方程组的离散 |
2.4 压力修正法 |
2.5 叶轮与蜗壳动静耦合交界面的处理 |
2.6 壁面函数法 |
第3章 长短叶片离心泵设计、造型与网格生成 |
3.1 普通离心泵的设计方法 |
3.2 长短叶片离心泵的设计 |
3.2.1 离心叶轮内流场分析 |
3.2.2 离心叶轮设计 |
3.3 长短叶片离心泵三维实体造型 |
3.3.1 Pro/E 造型软件简介 |
3.3.2 离心泵的三维造型 |
3.4 网格技术 |
3.4.1 数值网格的发展 |
3.4.2 网格分块拼接 |
3.4.3 网格质量 |
3.5 长短叶片离心泵网格剖分 |
第4章 长短叶片离心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 |
4.1 控制方程 |
4.1.1 连续性方程与雷诺时均方程 |
4.1.2 湍流模型 |
4.2 边界条件 |
4.2.1 进口边界条件 |
4.2.2 出口边界条件 |
4.2.3 固壁边界条件 |
4.2.4 动静耦合交界面处理 |
4.3 求解方法与离散格式选择 |
4.4 收敛精度的选择 |
4.5 数值计算方案 |
4.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6.1 叶轮内相对速度 |
4.6.2 绝对速度矢量与流线 |
4.6.3 静压强分布 |
4.6.4 短叶片进、出口处的参数沿圆周的分布 |
第5章 长短叶片离心泵内流场PIV 测试研究 |
5.1 PIV 原理及其测试系统 |
5.1.1 PIV 基本原理 |
5.1.2 PIV 系统 |
5.2 试验装置 |
5.2.1 试验装置与附件 |
5.2.2 测试系统 |
5.2.3 试验方法 |
5.2.4 试验步骤 |
5.3 试验方案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外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2 PIV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的比较 |
5.5.1 外特性比较 |
5.5.2 流场比较 |
5.5.3 出口流速比较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同流环境中多孔热水紊动浮射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意义 |
1.2 射流的分类和特性 |
1.2.1 射流的分类 |
1.2.2 紊动射流的特性 |
1.3 射流的研究方法 |
1.3.1 量纲分析法 |
1.3.2 积分方程法 |
1.3.3 微分方程法 |
1.4 多孔射流国内外研究的发展 |
1.5 紊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1.5.1 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简称DNS) |
1.5.2 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简称LES) |
1.5.3 Reynolds平均法(RANS)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数值模拟选用的软件介绍 |
2.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2.1.1 计算流体力学的概念 |
2.1.2 计算流体力学的工作步骤 |
2.1.3 计算流体力学的特点 |
2.1.4 算流体力学的分支 |
2.2 FLUENT软件的概述 |
2.2.1 FLUENT的工程应用背景 |
2.2.2 FLUENT软件的组成 |
3 热水紊动浮射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 RNG k-ε模型的建立 |
3.1.1 RNG k-ε模型的相关计算公式 |
3.1.2 RNG k-ε模型的控制方程组 |
3.1.3 近壁条件的处理 |
3.2 雷诺应力模型的建立 |
3.2.1 雷诺应力模型的相关计算公式 |
3.2.2 通用控制方程 |
4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计算方法 |
4.1 概述 |
4.2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4.3 控制方程的离散 |
4.3.1 离散化的目的 |
4.3.2 常用的离散化方法 |
4.4 通用方程的离散 |
4.4.1 一维方程的离散 |
4.4.2 二维方程的离散 |
4.4.3 三维方程的离散 |
4.5 方程的求解 |
4.5.1 流场的数值解法 |
4.5.2 速度修正方程 |
4.5.3 压力修正方程 |
4.5.4 边界条件 |
4.5.5 方程组的求解 |
4.5.6 数值计算的步骤 |
4.5.7 收敛措施与收敛条件 |
5 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 |
5.1 单孔热水浮射流RNGk-ε模型模拟 |
5.1.1 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5.1.2 计算结果分析 |
5.2 三孔热水浮射流RNGk-ε模型数值模拟 |
5.2.1 计算工况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5.2.2 射流对称面上的模拟结果分析 |
5.2.3 系统中心面上的模拟结果分析 |
5.2.4 孔间距对流速分布的影响 |
5.3 三孔热水浮射流RMS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越坝气流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雾化问题的提出及简介 |
1.1.2 越坝气流运动研究意义 |
1.2 越坝气流运动的研究现状 |
1.2.1 越坝气流运动的研究现状 |
1.2.2 后台阶流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的工作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越坝气流数学模型基本理论 |
2.1 越坝气流运动特点 |
2.1.1 越坝气流对雾化扩散的影响及运动特点 |
2.1.2 越坝气流紊动干扰区域的推算 |
2.2 数学模型介绍 |
2.2.1 流体运动基本方程 |
2.2.2 湍流运动基本方程 |
2.2.3 湍流模型简介 |
2.2.4 к~ε湍流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FLUENT 基本理论及应用简介 |
3.1 FLUENT 简介 |
3.1.1 FLUENT 程序结构 |
3.1.2 FLUENT 程序可以求解的问题 |
3.1.3 解决问题的步骤 |
3.2 FLUENT 中的网格 |
3.2.1 网格的选择 |
3.2.2 网格的质量 |
3.3 FLUENT 中边界条件的确定 |
3.4 FLUENT 基本物理模型 |
3.5 FLUENT 中的湍流模型 |
3.5.1 FLUENT 中湍流模型简介 |
3.5.2 FLUENT 中湍流模型的选择 |
3.6 FLUENT 中的求解器及求解方法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越坝气流的物理模拟 |
4.1 二滩水电站简介 |
4.2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验工况 |
4.3.2 人工大气边界层的模拟 |
4.3.3 相似准则 |
4.3.4 挑流水舌的模拟 |
4.4 试验成果 |
4.4.1 越坝气流流速分布及流态分析 |
4.4.2 雾流降雨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越坝气流运动数学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
5.1 概述 |
5.2 网格结构和边界设定 |
5.3 数值模拟结果 |
5.3.1 表孔全开数值模拟结果 |
5.3.2 中孔全开数值模拟结果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越坝气流运动的数值模拟 |
6.1 越坝气流回流区发展 |
6.1.1 越坝气流流场变化 |
6.1.2 回流区特性研究 |
6.1.3 回流区涡心位置特性 |
6.2 水舌对越坝气流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10)虹吸管道内流场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 |
1.1.1 历史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的切入点和进展 |
1.2.1 座便器结构功能分类 |
1.2.2 研究的着手点 |
1.2.3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1.3.1 项目课题简介 |
1.3.2 主要工作 |
第2章 冲洗机理研究 |
2.1 流体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2.2 水箱内的出水流动 |
2.3 水箱至虹吸管(S 型)入口 |
2.3.1 盆腔沿圈水孔的自由出流 |
2.3.2 喷射口的淹没出流 |
2.4 虹吸管入口至虹吸管出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试验装置的设计 |
3.1 国家标准和节水关键参数 |
3.1.1 国家标准 |
3.1.2 节水关键参数 |
3.2 管道几何特征统计 |
3.2.1 虹吸管径 |
3.2.2 α、β、γ角度 |
3.2.3 座圈出水孔 |
3.2.4 喷射口直径 |
3.2.5 排口直径 |
3.2.6 水封高度 |
3.2.7 收缩口直径 |
3.2.8 虹吸管道对称面面积 |
3.2.9 虹吸管道空间特征 |
3.3 改进建议 |
3.4 管道模型的设计 |
3.4.1 相似理论概述 |
3.4.2 近似相似方法 |
3.4.3 几何相似准则 |
3.4.4 动力相似准则 |
3.5 试验装置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4 章模型管道可行性论证及试验结果 |
4.1 CFD 方法对管道模型的验证 |
4.1.1 计算流体力学常用数值方法 |
4.1.2 ANSYS/FLOTRAN 软件简介 |
4.1.3 创建有限元模型 |
4.1.4 定义材料属性并施加边界条件 |
4.1.5 计算求解与结果分析 |
4.2 PIV 方法对管道模型的验证 |
4.2.1 两相流测试技术 |
4.2.2 PIV 简介 |
4.2.3 PIV 测量目的 |
4.2.4 PIV 测量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
4.2.5 PIV 测量对象 |
4.2.6 PIV 测量装置 |
4.2.7 PIV 数据测量与处理 |
4.2.8 PIV 测量结果及分析 |
4.3 针对水封控制点位置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H_0 与L 的变化对冲球效果的影响 |
4.3.2 H_0 与L 的变化对最小用水量的影响 |
4.4 试验最优管道形状 |
4.4.1 试验最优管道形状的确定 |
4.4.2 管道形状曲线拟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CFD 和PIV 方法对改进前后管道的研究 |
5.1 FLUENT 软件简介 |
5.2 数学模型 |
5.2.1 控制方程 |
5.2.2 紊流模型 |
5.2.3 VOF 方法 |
5.3 计算前处理 |
5.3.1 计算区域离散化 |
5.3.2 控制方程组离散化 |
5.3.3 求解算法 |
5.3.4 边界条件 |
5.4 数值计算结果及PIV 验证 |
5.4.1 改进前管道流场计算结果 |
5.4.2 改进后管道流场计算结果 |
5.4.3 试验与仿真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TRESS-INDUCED SECONDARY FLOWS WITH HYBRID FINITE ANALYTIC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分析及优化措施研究[D]. 顾梦凡. 扬州大学, 2021(08)
- [2]植被明渠中横向射流污染物输运扩散特性研究[D]. 滕素芬.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3]黄河大柳树河段水沙运移规律及水温特性研究[D]. 吕岁菊. 西安理工大学, 2016(11)
- [4]钻柱自转公转和径向运动诱发牛顿流体流动的流场分析[D]. 王志刚. 燕山大学, 2015(01)
- [5]原表面波纹通道在湍流状态下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D]. 梁小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6]轻烃外输泵叶轮内部流场的CFD模拟研究[D]. 王新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4)
- [7]长短叶片离心泵三维湍流数值模拟与PIV测试研究[D]. 潘光星. 扬州大学, 2008(02)
- [8]同流环境中多孔热水紊动浮射流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 邵磊.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9]越坝气流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D]. 李书芳. 河北工程大学, 2007(02)
- [10]虹吸管道内流场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D]. 葛毅. 湖南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