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收兰州商业银行成为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团体会员的议案

关于吸收兰州商业银行成为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团体会员的议案

一、关于吸收兰州市商业银行为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团体会员的决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杰[1](2017)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伐战争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对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政权的巩固使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稳定连续的政策,而不再像北京政府时期,教育政策常因政权更替而具有间断性。但另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争、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等种种因素,又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从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和救济帮扶政策等角度阐述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改革实践,以期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内容范畴、方法举措、历史地位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从而力图从根本上去把握该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规律。本文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国民党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系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国民党对青年学生的管制力,并向社会输送具有“共和精神”的大学毕业生的重要途径。党化教育和训育,旨在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党义教育课程和训育管理举措,使“三民主义”理论和国民党党义的灌输融入学生日常管理。高校训育机关围绕训育目标,依照训育原则,组织实施对学生的训练、教育,试图让学生时时处于国民党的思想控制之下,目的就是让学生认同国民党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观念,进而认可国民党的统治地位。自治组织的管理和操行的培养,旨在规范大学生的操守行为。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有学生自治会和学生团体两种组织形式。学生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学习了知识,联络了感情,但过度的学生自治权力有时又对学校日常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各专科以上学校制订操行考查规程,随时考查学生的操行,并评定等级或酌予操行成绩,将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条件之一,借此达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学生资助和就业管理,旨在帮扶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抗战时期,许多大学迁移至西部,产生了大批流亡大学生。政府为适应战时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并争取这部分青年向国民党政府靠拢,先后制定了奖学金、贷金、公费以及战区学生优待等资助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资助学。高校一方面积极向政府请求补助,另一方面也设立本校奖学金,设置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发起筹款运动,多渠道筹措资金救济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学生个人主观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疲软;另一方面,高校的招生结构和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的缺乏,使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此外,社会用人机制不科学和大学生职业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高校亦成立职业介绍机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综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概貌,一些教育家摒弃封建教育观念,积极引入西方教育理论,在管理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管理思想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新陈代谢。但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高校沦为统治阶级教化学生的工具,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带有浓厚的“管制”色彩。官僚作风的束缚,管理制度的欠科学性,管理机制的被动性以及经费支持的不力,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

徐芳[2](2013)在《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朝鲜族人口国内外流动现状的分析和适应度的测量,探讨流动的特点、原因与社会影响,分析社会适应的策略与流动的个体化后果,最后讨论了朝鲜族的涵化。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选题意义、参考文献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朝鲜族的国内外流动现状、特点、原因与社会影响;第三部分介绍朝鲜族在国内外的社会适应现状,归纳出教育、社会关系网络、社会组织、宗教四种社会适应策略,并分析了流动的个体化后果,尤其是朝鲜族女性的个体化;第四部分介绍了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度,得出非留守好于单留守,单留守好于双留守的结论;第五部分讨论了朝鲜族的涵化与适应,并对文章做出相应的总结与提升。朝鲜族历史上迫于生计,为免于饥饿、压迫、死亡,因饥荒、剥削、战争与被殖民,流落到中国东北。在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之后,朝鲜族人口开始从东北三省流动到关内和国外。黑龙江和吉林是典型的流出地,山东、北京、天津、广东成为省外主要流入地,聚集了大量的韩资、日资企业,吸引了大量朝鲜族前往务工、经商、就业、就学。朝鲜族多从事第三产业,集中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收入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朝鲜族受教育程度非常高,女性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民族,她们走出家庭,进入职业领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在韩国就业的朝鲜族多进入小型韩国企业,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工作时间长,从事3D工作,生活状况堪忧,利用中韩劳动力价格和汇率差距,将部分收入积攒下来回到中国消费,多因在中国收入偏低且不稳定,为子女挣教育经费。学历低、年龄大的被访者倾向于跨国流动;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的被访者倾向于不流动;流动人口工作变动频繁。职业地位向上流动明显,教育是向上流动的助推器,底层向中层流动明显,流动带来“家的离散”。海外流动原因主要是中韩工资差距造成的推拉效应,中介机构的推波助澜,韩国的双重劳动力市场结构,朝鲜族海外移民的累积因果效应以及建构的全球社会关系网络。从个体来讲,挣钱、供子女上学是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教育与消费是两大动力。国内流动主要是韩资企业入驻、韩国人朝鲜族社区形成,高学历朝鲜族利用民族与语言的优势在大中城市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较高收入,建构以民族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影响方面,汇款拉动消费和投资,农村开展农业集约化运营,观念更新和市场意识的增强,民族认同增强,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出现适应困境,家庭功能出现变迁,出生率下降,人口负增长,老龄化水平较高,农村婚姻挤压严重,民族教育出现危机。朝鲜族流动人口总体社会适应良好,女性社会适应度优于男性;工作者社会适应度优于大学生;有海外流动经验的人社会适应度更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适应性增强;收入越高,社会适应度越高;流动性会增加社会适应的不确定性;汉语与朝鲜语说的越好,社会适应度越高;在流入地生活时间越长,社会适应度越高。朝鲜族流动群体主要面临工作和收入压力,收入较低、工作压力较大、竞争激烈。收入多寡与家庭关系影响其幸福感。认同方面,中国国家认同明显,朝鲜族民族认同明显,韩国跨文化认同明显。中国朝鲜族留学生在国外半工半读,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面临语言障碍、社交困难。朝鲜族作为文化边缘群体,群内团结、群外排斥明显,适应策略上注重民族团结,生活聚居化、行业集群化,以血缘、地缘、业缘、族缘、教缘、朋辈群体为纽带,编织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提升,以宗教为纽带的社会团结,个体极具坚韧、独立、奋斗的精神品质,诸多因素结合构成朝鲜族社会适应的综合策略。朝鲜族个体化明显,自由的流动、选择工作、消费,为自己负责,为自己而活、奋斗的个体。女性个体化程度更深,教育、流动与工作,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她们更自主、更自由,与男性更平等,但承担的责任与遭受的苦难也更多,并导致两方面的后果:异族与跨国通婚增多,生育意愿下降、生育率降低、人口负增长。朝鲜族学生留守比例非常高,双留守学生多于单留守学生。双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状态与社会适应度低于单留守学生,单留守学生低于非留守学生。留守状态主要影响学生对家庭、学校的兴趣,幸福感、学习的努力与勤奋程度、自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不良性行为习惯、责任感、抗挫折能力、作息规律、情绪、胆量、早恋、诚实度、焦虑、人际敏感度。留守学生性格上缺乏自信、信任、安全感和乐观情绪,人际交往较为被动,主动求助意愿不强,与教师关系不紧密。同辈群体是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建议父母一方留守一方流动。最后,文章讨论了朝鲜族的涵化与适应,总结出文化边缘群体存续的三种策略:人口质量、人口数量、人口凝聚力的提升,需要通过教育、生育、社会关系网络、社会组织力、宗教等策略维系,朝鲜族在生育方面遇到问题,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

柴瑞娟[3](2009)在《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金融历来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国有商业银行的撤离,农村信用社经营的低效等等因素都使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严重失衡。为解决此问题,迫切需要完善农村地区当下的金融体制。村镇银行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2006年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允许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有村镇银行97家,而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也即凡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村镇银行运行2年多来,尽管其整体态势良好,但仍然有一些矛盾与问题暴露出来,如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及其衍生的股权结构失衡及村镇银行独立性问题突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等。从发展现实来看,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空前,立法层高度支持,村镇银行还必会进一步发展壮大,那么,究竟村镇银行是否有助于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其发展前景和空间如何,是否会步以往四大商业银行撤离农村的后尘,对现在村镇银行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的良性、稳健发展以求解农村金融难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也正立基于此,试图对这些问题求解一二。本文共计六章,框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村镇银行存在价值论:村镇银行设立必要性与发展可行性。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对村镇银行在现行法上的概念、特征与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现行法上,村镇银行是一种采用股份制的微型金融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宽泛、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比例严格限制、公司治理结构简化、设立地域和业务严格限制等特征;从性质上看,虽各界曾有过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性银行的困惑论争,但从设立依据、经营目标和经营原则、经营业务等方面分析,其仍为一种商业银行,只是具有相应的自身特殊性。第二节依次对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的异同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节主要对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鉴于以往立法和决策层在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上相关政策的多变性、摇摆性和试错性,此次推出村镇银行的做法,也遭受到了不少的质疑。笔者认为,对此问题要客观理性的看待,而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针对质疑村镇银行设立的必要性和存在价值的观点,本文从农村金难题求解需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三者合力解决且商业性金融是不可或缺的一条求解途径这一理论角度,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空洞化这一现实基础入手,论证了合理制度设计下的村镇银行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在解决了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的问题后,第四节则更进一步依次从村镇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农村经济与金融需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民间资本供给充足、农村地区盈利空问充裕等角度论证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并指出基于以上因素的存在,相关制度设计合理科学之下的村镇银行不会步以往四大商业银行撤离农村的后尘。第二章,实证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困境研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立基于对我国村镇银行的个案和宏观两个层次的调查和分析,概览了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第二节总结了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特征及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发展极为迅速,颇有燎原之势;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导;注册资本规模都远远超过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所设置的最低限;主发起银行绝对控股现象突出;绝大多数村镇银行的设立区域都选择了县(市),只有极个别的村镇银行选择了乡(镇)等。第三节详细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所遭遇的困境,主要有: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致使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需要有政府政策支持这一外在推动力外,村镇银行法律制度设计的健全和完善才是最根本的途径。故必须从村镇银行的设立入手,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投资主体范围、各投资主体投资比例、设立方式及设立模式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支农性制度、市场退出的保障机制——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等一一进行分析,从而试图对村镇银行的整体制度设计进行反思与重构。本从接下来的行文思路,正是遵循这一路径而进行的。第三章,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研究。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村镇银行定位的争论进行了概述。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其既包括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也包括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和性质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一,在行业定位上,是单纯定位于农业,还是亦将工商业包括其中;其二,在具体的客户群体上,是单纯定位于农民,还是亦将其他职业的群体包括在内;其三,更进一步的来讲,在农民这一客户群体内,是将中高收入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客户群,还是将中低收入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客户群。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界素有不同的主张;在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上,很多学者主张为解决以往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虹吸”和转移情况,有必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做法和经验,将村镇银行的经营区域严格限制在一定的区域之内,从而从根本上封堵资金转移的可能性,但反对者坚持,如此则将直接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降低其抗风险能力,危及存款人利益和社会安定,且这种限制也于法无据,是对村镇银行经营自由权的侵犯,其直接造成的市场分割,也有违反现行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之虞;关于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问题,各界一直存有争议。这种争议,也同样发生在了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商业性”和“支农性”是直接对立的,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同时,亦要求其承担支农重任,明显是勉为其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如果要求村镇银行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困境难题,就不能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金融机构,而只能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或者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节主要对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的国际经验借鉴进行了分析。农村金融难题或者说低收入区域和阶层的金融难题,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各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存在类似的问题,故为更明晰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进路,借鉴其他国家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经验,确有必要。其中美国社区银行、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以及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启示:市场定位上都注重向中低收入底层和产业倾斜,区域定位上则要充分结合本国国情,性质定位上均为具有一定互助色彩的商业银行。除此外,还对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所采用的银行特许经营模式于我国的可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三节集中于探讨我国村镇银行的应然定位:鉴于农村金融空洞化现象严重,且很多地区金融服务甚至完全空白的现实,村镇银行在市场定位上应覆盖农村地区大部分的经济主体,在保证盈利性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一定限度的低收入阶层也纳入客户群体范围;为防止农村资金外流旧剧重演,保证资金“来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银行体系,使其层次分明、专业化分工合理,以及充分利用其地缘人缘、经营方式灵活和易于获得社区内客户的“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求解农村金融难题,在区域定位上,应将村镇银行定位于社区银行。更进一步地,鉴于银行规模与其抗风险能力的正相关关系,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则需要对村镇银行的规模进行相应的限制,故对村镇银行的跨区域经营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可适度放开,但这种跨区,也只限于在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的地区。在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问题上,本文认为应将其定性为商业性银行。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要依靠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合力,鉴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农业发展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即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信用社,虽然后者已经偏离了合作本质)均已存在,再重复构建政策性或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已不大,故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银行较为合适。而且如此定性也是有着足够的理由和论据支撑:农村金融空洞化和农信社运行的垄断性以及低效性,都使得农村的商业性金融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而且从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来看,农村地区的盈利空间不容置疑,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银行并不会危及其商业可持续性。第四节集中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及其完善。现行立法限制了村镇银行的跨县经营,也似有将村镇银行定位为社区银行之意。但将“社区”范围界定为“县域”,在现实中遭到了质疑——受制于当地经济总量和狭小的市场,能否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不无疑问。故既要保证本土化社区化,又要顾及规模效益,笔者认为,放宽到省则失之过宽,本土化社区化无从体现,故放宽到市,采取单一银行制,允许一家村镇银行在市域范围内开设分支机构,较为合适。社区银行要求投资主体具有广泛性的特征,故应将募集设立也作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方式之一。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出于强化村镇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计,应将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抬高,调高其最低注册资本。第四章,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研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范围进行了研究。现行法上村镇银行投资主体范围虽然较为广泛,但也并非毫无限制,如对政府是否可为投资主体,其语焉不详;虽允许各类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投资,但对如何充分调动其投资积极性,亦无规定。村镇银行运行中,备受资金匮乏和公信力较弱的困扰和制约,而要缓解资金难题和增强社会信赖度,就必须增强资金规模。在公开上市、发行债券等扩充资本的路途不通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只能选择拓展投资主体范围以增资扩股。控股城市商业银行而致城市商业银行问题丛生的前车之鉴使政府投资入股饱受诟病,但村镇银行肩负着支农的公益性重任,帮扶村镇银行走过最初发展的难关,则相应的也就成了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入股村镇银行,一来可以拓宽资金来源,二来可以直接增强村镇银行公信力,当然,这种政府入股,必须只是暂时性的,而且是缓退性的——即随着村镇银行经营状况的好转和日渐走上正轨,政府投资必须分阶段退出。孟加拉乡村银行强制贷款者储蓄和投资的机制对于缓解村镇银行运行中放贷容易吸收存款难状况不无借鉴意义,其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农村贷款担保机制的限制瓶颈从而具有强化担保的功能,亦可增加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而更进一步要求借款人购买村镇银行股份,从借款人身份变身为村镇银行股东,从而将村镇银行变成借款人自己的银行也不失为一条具参考价值的途径。在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中,企业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无论是银行企业,还是普通企业,都是村镇银行投资主体中的主角,故关于此两者,笔者将在后文主发起银行制度和投资比例限制章节中详细论述。在自然人投资主体中,有两类主体值得格外注意:一是有志于创业的金融业务骨干;二是有志于办金融并愿意“转行”、将全部或极大部分资本从工商业中转移出来,投入金融业的工商企业主。对于前者应充分发挥其在村镇银行的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对于后者,鼓励其积极投资的同时,也应构建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关联交易等加以防范。第二节对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主发起银行制度的存废进行了分析。主发起银行制度虽具有利于村镇银行专业化运作、强化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增强村镇银行的公信力和信誉度等积极效应,但与此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因主发起银行缺乏而致使村镇银行无法设立;隐性的将很多民间资本拒之门外限制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背离了村镇银行的设立初衷;导致村镇银行的其他投资者对经营管理漠不关心,造成村镇银行独立性欠缺,大股东过度控制等现象。有鉴于此,应对主发起银行制度予以废除。第三节对民间资本投资严格限制的现行规定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历程和立法变迁回顾,并进一步分析了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利弊之争,进而认为在银行业整体范围内,鉴于民间资本的信用风险及其风险转嫁、关联贷款风险、产融结合潜伏的巨大风险等因素,确应对成立完全民营化的银行予以谨慎对待。但对于设立于金融服务远远供不应求的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应放开民间资本投资比例限制,实现村镇银行的完全民有民营化——投资农村金融较之在城市开办民营银行,利润空间的差异直接致使其吸引力大减,同时也就将很多有圈钱动机的企业挡在了门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安全性。对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所产生的问题,如村镇银行投资人甄选问题,村镇银行人才瓶颈与运营专业化问题,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的风险问题,该节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五章: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紧承上文对村镇银行放开投资比例限制的观点,更进一步地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进行了研究。针对现实中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而致村镇银行沦为主发起银行的附属或分支机构的现状,该节分别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对股权高度分散、股权高度集中及股权适度集中三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股权高度分散虽可在股东间产生制衡机制,但各股东各自均试图“搭便车”而基本放弃其对公司经营进行参与和监控的权利与职责,极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股权高度分散所产生的问题上,我国也不乏其证,典型的如我国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股权高度集中模式下,大股东虽具有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的经济激励及能力,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约束和制衡,极可能出现控股股东以牺牲小股东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现象,现实教训如长期困扰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城市商业银行中国有资本过度控制问题;而在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中,相对控股股东的存在,使得达到股权制衡的目的——通过各大股东的内部利益牵制,达到相互监督、保护所有股东权益。在现实例证方面,以服务优质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运行良好的浙商银行和台州商业银行,其股权结构就充分体现了股权相对集中的原则。故,无论是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都是公司最有效的股权结构,在股权相对分散基础上的相对集中或控股,是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最优选择,至于具体的比例限制。可考虑单一投资主体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20%左右。鉴于公司治理直接关乎银行的运营成败,本章第二节对村镇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现行立法中对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规定过于随意与简化,其董事会和监事会均为任意设置机构,典型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架构并未完整的搭建。本节以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如资本机构的特殊性、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信息不对称严重、银行体系具脆弱性传染性和失败的负外部性等为分析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较之一般的公司治理,银行的公司治理更应注重存款人利益的维护,更应注重风险控制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分析了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规定对现行其他立法如《公司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等的冲突和违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的第一步,是必须遵从现行《公司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弥补现行立法中对存款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设置代表存款人利益的董事和监事席位。第六章,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针对困扰农村金融机构多年,村镇银行在运行中亦亟需解决的商业性与支农性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现行法上关于支农性的相关规定依然过于原则化,具体操作性的缺乏,直接削弱了这些规定的实际意义,如何制定具实际操作性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方面,美国《社区在投资法案》中强制性要求银行机构必须为其所在的社区提供信贷支持,而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人人群,并以此作为在审批金融机构注册、参加存款保险、设立分支机构、设备或者进行兼并收购活动时批准或拒绝的主要考量因素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谈到商业性与支农性的问题时,有一个思维惯性是广为存在的,即商业性与支农性是完全对立的两极,支农性是无盈利可言的,甚至可以说,“支农性”直接等同于“亏损性”,支农业务完全背离商业性的追求。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这个认识误区。商业性与支农性并非完全对立,在农村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农村城镇化加速以及农民收入多元化的当下,这种将“支农性”与“亏损性”直接划等号的观点,就更是难以说其是正确的。当然,某些支农性业务确实可能会有损村镇银行的商业性,鉴于商业可持续性是村镇银行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故在研究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的时候,需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过于强调其支农性,甚至强调其全盘支农性。为实现推出村镇银行制度的初衷,在保证村镇银行盈利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支农性作出具体的、明确的规定。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立法经验,有必要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当以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为前提)必须针对本市内的三农客户,特别是要对中低收入农户以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金额、发放笔数、贷款分布和占该机构在本社区贷款总额的比例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并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各村镇银行满足所在区域内贷款、服务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与村镇银行支农性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要不要也强制性地规定其农业信贷比例,要求其担负一定的支农责任?在奉行自由竞争理念的美国,其尚且通过《社区再投资法》强制性要求参加联邦存款保险体系的几乎所有银行机构等,均有义务采取持续和积极的步骤满足当地社区的信用需求,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人人群。故从投资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公平正义角度出发,似乎并无不可。如此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农村金融难题,但此项规定涉及面甚广,推行阻力可料而知的艰难,但客观而言,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解决信贷歧视、实现信贷公平的办法。第二节则对村镇银行至关重要的配套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村镇银行国家信用担保的缺失,村镇银行要顺利的市场退出以及市场退出中的存款人利益保护等都亟需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驾护航。鉴于各界对我国当下构建整体性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是否成熟尚存有激烈论争,官方态度亦并不十分明朗,故在我国构建整体的存款保险制度至今仍遥遥无期,而村镇银行的发展又时不我待,故对村镇银行先行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极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对组建由中央、各省政府及村镇银行共同出资型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性投保方式的采用、差别存款保险费率的实行以及限额赔付制度的实行进行了分析。

吴晓俊[4](2009)在《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进行了城市信用社的金融体制改革。经过十多年的风雨洗礼,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放大的同时,经营能力也逐渐得到提高,对于所在地的地方经济的支持作用已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以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壮大成熟,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面对外资银行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挑战和挤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发展阶段。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小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治理机制、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取得了不断的突破,但是仍出现宁波银行的内部股权处置争议和北京银行的“娃娃股东”事件;更不用说我国其他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它们治理情况更不如人意,甚至连“形似”都没有达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问题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尽合理,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法人作为大股东控股明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甚至没有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激励机制设计带有很强的行政性激励色彩,缺乏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匹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问题表现在信息披露渠道不畅,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都比较差;银监会对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不到位,地方金融办发挥作用不明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尤其是法治环境地区差异比较大,惩治和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还不够等方面。上述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比其他的商业银行发展困难得多,并制约着它们的持续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76家样本资料进行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股权结构指标当中,流动股比重越高,则资本充足率越好,其他指标不显着;在董事会和监事会指标当中,董事会次数和监事会次数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着的负相关,其他指标不显着;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最显着的指标是地方法治环境,城市商业银行所在地法治化程度越高,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越好,不良贷款发生的可能性往往越小;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越大,流动性可以保持较低水平;信息披露指标、社会责任指标和所有因变量关系均不显着,这可能与目前我国声誉机制尚未形成有关。最后本文根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选择性的吸收优秀银行治理经验,并最终提出优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的政策建议。在内部治理优化方面,本文提出要构建城市商业银行有效的产权关系;改善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在外部治理优化方面,本文提出要完善监管法律制度,转变监管方式;强化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特别是地方法治环境;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邱兰[5](2008)在《利率浮动对湖北农村信贷需求主体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利率市场化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允许贷款与大额存款的利率自由浮动。利率浮动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优化信贷主体融资环境,但也会给农村金融机构带来利率风险,增加涉农贷款的利息支出。根据农村信贷市场中的利率定价,本文定量研究了利率浮动对湖北农户储蓄、消费、融资及乡镇企业融资的影响,对解释湖北农村信贷市场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农村金融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湖北农村特有的金融环境,主要研究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基本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1)概述了利率作用理论与模型及我国特殊的利率市场环境,分析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施利率自由化后利率的走势,分析了湖北农村信用社系统未来利率定价走势,分析表明:湖北农村信贷市场针对不同收入层次的需求者的存贷款利率将进入理性波动阶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市场化的贷款利率将在较之管制利率时期的利率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会随着耕种季节的变化、资金供求矛盾及贷款需求者的不同信用等级作出相应的调整。(2)依据利率调整的波峰与波谷,分三个时间段分别建立了储蓄存款、农业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关系的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允许存款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农户储蓄发生较大的影响,也不会破坏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秩序,允许存款利率浮动不会引致农户储蓄增长率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3)建立了湖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同名义利率之间关系的模型,消除了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依据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理论,从湖北农户边际消费倾向角度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农户的消费水平对利率调整不敏感。(4)依据湖北农户动态反应的市场准入与偿还机制,根据“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对农户融资的动态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村信用社实施浮动利率能减少湖北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寻租行为及优化农村信贷环境,使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和利率管理趋向理性,盲目追求高利率的现象减少,有利于缓解农户的贷款难问题。(5)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对湖北农村信用社系统实施浮动利率后乡镇企业的损益及意愿进行分析,在相当弱的假设条件下,建立相关模型,将乡镇企业按照信用等级划分,不同等级企业实施不同等级利率,并对利率浮动对乡镇企业带来的利弊进行比较,揭示出利率浮动对湖北乡镇企业融资环境优化方面的促进作用。

陈立中[6](2002)在《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文中研究说明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的关怀下,在甘肃省民政厅民间团体管理局的帮助和指导下,于今天隆重召开了。这次会议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举行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他的召开,必将把甘肃省金融会计学

刘佩华[7](2002)在《繁荣金融会计理论 推动金融会计改革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现在任期已满,受理事会委托,我代表第二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会员代表审议。 一、第二届理事会工作回顾 自1997年8月16日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领导成员的5年中,我国金融、会计形势发生了很

杨明基[8](2002)在《关于《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章程》修改的说明》文中研究说明 各位代表: 我代表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对《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章程》的修改做简要说明。 现在的《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章程》是1997年8月16日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通过后,对学会深入开展金融会计理论研究,促进金融会计工作交流,加强学会组织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5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金融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针对我国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社团管理部门对社会团体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管理

二、关于吸收兰州市商业银行为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团体会员的决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吸收兰州市商业银行为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团体会员的决议(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酝酿
        一、历史背景
        二、初步发展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全面发展
        一、各项管理措施协同推进
        二、管理内容进一步拓展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衰微
        一、战后重建分散了高校精力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弱化
    小结
第二章 党化教育: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党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确立阶段
        二、调整阶段
        三、衰弱阶段
    第二节“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安排
        一、组织机构
        二、课程安排
    第三节 开展“党化教育”的辅助手段
        一、加强对共产主义的防范
        二、在学生中发展国民党员
    第四节 “党化教育”的评价
        一、“党化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政治手段
        二、“党化教育”扼杀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小结
第三章 训育: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训育体系的构建
        一、训育目标与原则
        二、训育制度与组织
    第二节 导师制
        一、实施动因
        二、方法措施
        三、各校推行的差异化
    第三节 个案研究——以国立暨南大学为例
        一、训育组织的演变
        二、训育特色
    第四节 训育成效与问题
        一、训育成效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小结
第四章 自治组织: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管理
    第一节 学生自治组织机构
        一、学生自治会与学生团体
        二、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运行机制
        一、经费
        二、工作机制
    第三节 校方对学生自治组织的监管
        一、制度约束
        二、工作指导
        三、行政管控
    第四节 学生自治组织的评价
        一、学生自治组织发挥了育人作用
        二、过度自治对高校学生管理造成了困扰
    小结
第五章 操行:高校学生的行为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操行的培养
        一、仪式教育塑礼仪
        二、入学训练助适应
        三、宿舍管理营舍风
        四、学业管理促学风
        五、服务社会践责任
    第二节 操行的考查
        一、考查操行的目的
        二、操行的考查制度
    第三节 操行的奖惩
        一、奖励措施
        二、惩戒措施
    第四节 操行培养与管理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二、存在问题
    小结
第六章 资助:高校学生的生活救济与管理
    第一节 高校学生资助的动因
        一、流亡学生的需求
        二、争取青年的政治目的
    第二节 政府的资助政策
        一、中央政府的资助政策
        二、地方政府的资助政策
    第三节 社会各界的援助
        一、国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二、国内组织与个人的援助
    第四节 学校与学生的自助措施
        一、校方的资助举措
        二、学生的自发筹款
    第五节 学生资助的评价
        一、学生资助的作用
        二、学生资助的不足
    小结
第七章 就业:高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与管理
    第一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型
        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
        三、毕业生供求不平衡
    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与职业运动的爆发
        二、就业困难问题的影响因素
        三、学界对就业困难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政府的就业扶助措施
        一、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
        二、开办毕业生就业训导班
    第四节 高校的就业管理措施
        一、安排学生实习
        二、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
    小结
第八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评析
    第一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特点
        一、“生本理念”的零星体现
        二、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三、方法措施的管制性
        四、不同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节 高校学生管理的缺失
        一、官僚作风束缚
        二、管理机制被动
        三、制度有失科学
        四、经费支持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致谢

(2)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释义
        1.1.1 选题意义
        1.1.2 选题释义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综述之一——移民、社会资本、个体化理论
        1.2.1 移民理论
        1.2.2 社会资本理论
        1.2.3 个体化理论
    第三节 研究综述之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1.3.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总体现状描述
        1.3.2 分区域、分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描述
        1.3.3 以单一少数民族或宗教为对象的流动人口现状描述
        1.3.4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管理研究
        1.3.5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研究
        1.3.6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
        1.3.7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综述之三——社会适应与文化适应研究
        1.4.1 社会适应指标体系
        1.4.2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体系
        1.4.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
        1.4.4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4.5 汉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研究
        1.4.6 跨文化适应研究
        1.4.7 文献简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1.5.1 田野点介绍
        1.5.2 问卷分布统计
第二章 朝鲜族人口流动现状、原因、影响分析
    第一节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历史
        2.1.1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历史
        2.1.2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历史原因
        2.1.3 小结
    第二节 全国朝鲜族人口分布
        2.2.1 朝鲜族各省人口分布
        2.2.2 朝鲜族人口城乡分布
        2.2.3 朝鲜族人口性别比
        2.2.4 朝鲜族受教育程度
        2.2.5 朝鲜族人口的行业分布
        2.2.6 朝鲜族人口的职业分布
        2.2.7 朝鲜族的婚姻状况
        2.2.8 朝鲜族分年龄人口状况
        2.2.9 小结
    第三节 朝鲜族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分析
        2.3.1 吉林省朝鲜族人口流出情况
        2.3.2 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流出情况
        2.3.3 山东省朝鲜族人口流入情况
        2.3.4 北京、天津、上海朝鲜族人口流入情况
        2.3.5 韩国朝鲜族人口流入情况
        2.3.6 小结
    第四节 朝鲜族流动情况——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2.4.1 朝鲜族学生父母流动情况
        2.4.2 朝鲜族大学生流动情况
        2.4.3 朝鲜族职业群体流动情况
        2.4.4 朝鲜族社会流动情况
        2.4.5 “家”的离散
        2.4.6 小结
    第五节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特点、原因及社会影响分析
        2.5.1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特点
        2.5.2 朝鲜族人口海外流动的原因
        2.5.3 朝鲜族人口国内流动的原因
        2.5.4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社会影响
        2.5.5 小结
第三章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研究
    第一节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现状
        3.1.1 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度测量
        3.1.2 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指标分析
        3.1.3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
        3.1.4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
        3.1.5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工作适应
        3.1.6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跨文化适应
        3.1.7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中国国家认同
        3.1.8 小结
    第二节 中国朝鲜族海外流动与适应的定性分析
        3.2.1 赴韩劳务渠道
        3.2.2 赴韩劳务人员的法律保障
        3.2.3 赴韩劳务人员背景
        3.2.4 赴韩劳务人员就业状态
        3.2.5 跨国婚姻
        3.2.6 适应韩国的被访者定性分析
        3.2.7 赴日留学朝鲜族定性分析
        3.2.8 赴美留学朝鲜族定性分析
        3.2.9 海外流动朝鲜族的世界体系
        3.2.10 小结
    第三节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策略与特点分析
        3.3.1 文化开放与封闭的双向选择——边缘性文化适应
        3.3.2 行业集群化、生活聚居化、网络社团化——朝鲜族社区浮现
        3.3.3 社会资本、社会网络、人力资本
        3.3.4 宗教——朝鲜族的基督教信仰
        3.3.5 小结
    第四节 朝鲜族社会的个体化
        3.4.1 个体化的推动力量——国家、市场与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亲和
        3.4.2 个体化的核心特征——自己承担全部生活责任和风险
        3.4.3 奋斗的个体——挣钱与消费
        3.4.4 朝鲜族女性的个体化
        3.4.5 个体化程度的代际差异——“为谁而活?”
        3.4.6 个体化困境
        3.4.7 小结
第四章 朝鲜族留守学生的社会适应研究
    第一节 朝鲜族学生留守及学习情况
        4.1.1 吉林、安图、长白三地学生留守情况
        4.1.2 留守与非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4.1.3 留守与非留守学生学习状态比较
        4.1.4 小结
    第二节 留守学生的社会适应
        4.2.1 留守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统计分析
        4.2.2 留守学生的人生理想
        4.2.3 留守学生的心理适应
        4.2.4 留守学生的人际交往
        4.2.5 留守学生生活状况描述
        4.2.6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适应是相互涵化的过程
        5.1.1 朝鲜族与汉族相互涵化的四种状态
        5.1.2 案例描述:朝鲜族汉化女大学生CJX
        5.1.3 案例描述:朝鲜族汉化男大学生XFH
        5.1.4 朝鲜族的区隔与融入
        5.1.5 朝鲜族的集结与追寻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朝鲜族流动性与适应性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父母流动对朝鲜族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后记:我的博士论文与我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存在价值论:村镇银行的存在必要性与发展可行性
    第一节 村镇银行之概念与性质
        一、村镇银行在现行法上之概念与特征
        二、特殊商业银行:现行法上村镇银行的性质界定
    第二节 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之界分
        一、村镇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之辨析
        二、村镇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之辨析
        三、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之辨析
        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之辨析
        五、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之辨析
    第三节 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论证
        一、关于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的论争
        二、关于农村金融难题求解途径的纷扰论争
        三、商业性金融是求解农村金融难题的一条不可或缺途径
        四、合理制度设计下的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困境的求解途径之一
        五、农村金融空洞化的现实: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基础
    第四节 村镇银行发展可行性论证
        一、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分析—兼谈四大国有银行撤离农村的原因
        二、农村经济与金融需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村镇银行发展空间分析
        三、民间资本供给充足:设立村镇银行资金支持可行性分析
        四、农村地区盈利空间充裕:村镇银行盈利可行性分析
        五、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农民信用与贷款担保难题
第二章 实证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概况分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概况: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二、实例考察:我国村镇银行运行的个案探悉
    第二节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特征及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一、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凸显的特征
        二、村镇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影响
    第三节 村镇银行发展中凸显的难题与困境
        一、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
        二、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三、主发起银行制度致使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
        四、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
        五、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
        六、所存在的其他问题
        七、政策支持与法律制度的完善:解决村镇银行发展难题的途径
第三章 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研究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之惑
        一、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之惑
        二、区域性抑或跨区性银行: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之惑
        三、商业性、政策性抑或合作性银行: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之惑
    第二节 村镇银行定位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概述
        二、特许经营模式下的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
        三、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概况
        四、启示之一:各国模式的差异与共性
        五、启示之二:银行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可适用性
    第三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
        一、覆盖农村大部分经济主体: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
        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
        三、商业性银行: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
    第四节 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及其完善
        一、我国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
        二、"社区"的范围界定
        三、"社区性"的直接要求:发起设立不应是唯一的设立方式
        四、密切相关的问题: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
第四章 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研究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范围研究
        一、关于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的现行规定及其问题
        二、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可行性分析
        三、强制贷款者储蓄或投资可行性分析
        四、关于企业和自然人投资主体
    第二节 主发起银行制度存废之辩
        一、主发起银行制度的确立及其积极效应
        二、问题丛生:主发起银行制度的负面效应探析
        三、经营专业化和股权多元化:主发起银行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对民间资本投资严格限制的反思
        一、对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严格限制的现行规定
        二、我国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历程和立法变迁回顾
        三、更为深层的思考: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利弊之争
        四、村镇银行应为完全民有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投资制度的完善
        五、与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
        六、一点总结:村镇银行的具体设立应因地制宜
第五章 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的现状
        二、理论分析:股权结构模式的分类探讨
        三、现实经验:各类股权模式的利弊与借鉴
        四、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村镇银行应然的选择
    第二节 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之检视与完善
        一、过于随意与简化:我国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
        二、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三、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立法与现行其他立法的冲突
        四、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
    第一节 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构建
        一、商业性与支农性之冲突:困扰村镇银行的难题
        二、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借鉴
        三、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商业性与支农性并非完全对立
        四、商业性与支农性之平衡: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的完善
        五、更进一步的思考:其他金融机构的支农性责任
    第二节 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先行构建
        一、村镇银行的特性与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的必要性
        二、一种探索性的观点:对村镇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
        三、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的思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樱花树下的家

(4)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转轨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现状分析
        1.1.2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及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第二章 相关文献评述
    2.1 现有学位论文研究的评述
    2.2 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性研究评述
        2.2.1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要求多边合作治理
        2.2.2 商业银行治理的国际比较
        2.2.3 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整体研究
    2.3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研究评述
        2.3.1 股权结构、政府控股与银行治理
        2.3.2 境外战略投资者与银行治理
        2.3.3 董事会、监事会与银行治理
        2.3.4 激励机制与银行治理
    2.4 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研究评述
        2.4.1 监管制度与银行治理
        2.4.2 信息披露与银行治理
        2.4.3 金融生态与银行治理
        2.4.4 社会责任与银行治理
第三章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基础:理论与概述
    3.1 相关理论分析
    3.2 城市商业银行治理概述
        3.2.1 公司治理概念的界定
        3.2.2 商业银行治理的特殊性
        3.2.3 商业银行治理的内涵
    3.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的基本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研究
    4.1 股权结构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4.1.1 地方政府控股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4.1.2 战略投资者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4.1.3 小结
    4.2 董事会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4.2.1 商业银行董事会概述
        4.2.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现状分析
        4.2.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存在问题分析
    4.3 监事会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4.3.1 商业银行监事会概述
        4.3.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监事会治理发展现状及问题
    4.4 激励机制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4.4.1 商业银行激励的概述
        4.4.2 激励机制与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4.4.3 城市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现状及不足
        4.4.4 国外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研究
    5.1 监管机制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5.1.1 我国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历程
        5.1.2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发展的历程
        5.1.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2 信息披露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5.2.1 巴塞尔协议关于银行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
        5.2.2 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发展历程
        5.2.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的最新相关规定
        5.2.4 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5.3 地区金融生态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5.3.1 地区金融生态概述
        5.3.2 地方经济环境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5.3.3 地方法治环境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5.3.4 地区银行业竞争环境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5.4 社会责任与城市商业银行治理
        5.4.1 商业银行社会责任问题概述
        5.4.2 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5.4.3 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实践
        5.4.4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5.4.5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六章 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实证研究
    6.1 研究样本
    6.2 变量描述
    6.3 研究假设
    6.4 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6.4.1 实证模型
        6.4.2 实证结果分析
    6.5 实证基本结论
第七章 城市商业银行治理优化的可行思路
    7.1 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优化
        7.1.1 构建城市商业银行有效的产权关系
        7.1.2 改善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治理
        7.1.3 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
    7.2 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的优化
        7.2.1 完善监管法律制度,转变监管方式
        7.2.2 强化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
        7.2.3 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7.2.4 增强城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附表1: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指标2007 年年报数据
附表2:城市商业银行外部治理指标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指标2007 年年报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着作、论文
致谢

(5)利率浮动对湖北农村信贷需求主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绪论
    1.1 我国利率制度的改革大趋势
    1.2 对利率浮动研究现状的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对研究现状的总结及评价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范围
        1.3.3 采用的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2 利率作用及模型在中国利率市场的适用性
    2.1 利率与储蓄
        2.1.1 利率与储蓄的相关性分析
        2.1.2 中国储蓄的微弱利率弹性
    2.2 利率与消费
        2.2.1 储蓄利率与消费模型
        2.2.2 利率与消费负相关关系
    2.3 利率与融资
        2.3.1 利率市场化与农户融资
        2.3.2 企业贷款的潜在供给与现实供给
        2.3.3 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融资障碍分析
3 利率自由化及其对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启示
    3.1 发达国家实施利率自由化
        3.1.1 美国的利率自由化
        3.1.2 德国的利率自由化
        3.1.3 日本的利率自由化
    3.2 发展中国家利率自由化
        3.2.1 马来西亚的利率自由化
        3.2.2 泰国的利率自由化
    3.3 发展中国家利率的特殊失衡状态
    3.4 利率自由化理论对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适用性
        3.4.1 中国信贷市场利率变动趋势及运用情况
        3.4.2 农村信贷市场的利率改革
        3.4.3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及湖北农村利率定价趋势
4 利率浮动对湖北农户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存款利率变动对湖北农户储蓄的影响研究
        4.2.1 相关数据
        4.2.2 农户储蓄对存款利率敏感性分析
        4.2.3 分析结果
    4.3 利率调整对湖北农户消费的影响
        4.3.1 模型的建立
        4.3.2 实证分析
        4.3.3 对利率与消费关系实证分析结果的解释
    4.4 利率浮动对湖北农户融资的影响
        4.4.1 农户动态反应:市场准入与偿还机制
        4.4.2 农户融资的动态抉择
        4.4.3 利率浮动后融资状况分析
    4.5 小结
5 利率浮动对湖北农村乡镇企业融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湖北乡镇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障碍
    5.3 实施浮动对湖北农村乡镇企业融资的影响
        5.3.1 模型的建立
        5.3.2 数据检验
        5.3.3 融资困难分析
        5.3.4 利率浮动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分析
    5.4 小结
6 湖北农村推行利率浮动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6.1 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制约因素
    6.2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关于吸收兰州市商业银行为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团体会员的决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 张杰. 苏州大学, 2017(04)
  • [2]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D]. 徐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3]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 柴瑞娟. 武汉大学, 2009(09)
  • [4]转轨过程中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研究[D]. 吴晓俊. 苏州大学, 2009(05)
  • [5]利率浮动对湖北农村信贷需求主体的影响研究[D]. 邱兰.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6]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J]. 陈立中. 甘肃金融, 2002(S1)
  • [7]繁荣金融会计理论 推动金融会计改革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J]. 刘佩华. 甘肃金融, 2002(S1)
  • [8]关于《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章程》修改的说明[J]. 杨明基. 甘肃金融, 2002(S1)

标签:;  ;  ;  ;  ;  

关于吸收兰州商业银行成为甘肃省金融会计学会团体会员的议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