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rCAD PSpice A/D在数字电路仿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祥[1](2020)在《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及时排查出电子产品中的安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模拟电路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模拟电路具有复杂耦合性、非线性、容差性等特点,导致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速度缓慢,无法满足目前电子工业对电子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测试性的需求。因此寻找一种适用于现代化模拟电路的智能诊断方法,对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故障数据获取、故障特征提取、故障识别分类等三点问题展开了研究。(1)针对传统故障数据获取方法的运行效率低和故障覆盖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SLPS的故障数据自动生成平台。首先,跨领域的使用SLPS模块,建立Pspice与Matlab的联合仿真模型,实现了Matlab对Pspice中电路模型的调用功能。然后,研究了故障自动植入的策略,通过修改NET文件中信息达到故障自动化植入的目的。其次,将复杂的功能代码封装成EXE文件,使该文件具有独立运行、界面简单明了的特点。最后,进行仿真实验,平台的运行结果与单独运行Pspice软件的结果相同,其运行效率远高于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2)针对模拟电路故障特征难以有效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的多信息融合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使用小波包算法剔除原始故障数据中的噪声信号,提取出小波包能量系数特征。然后,使用信息统计理论,更加充分挖掘出原始数据中的故障信息,提取出信息统计特征。最后,将小波包能量系数特征与信息统计特征组成为多信息融合故障特征,并用主元分析方法对融合故障特征进行降维处理,降低故障特征数据维度的同时保存了绝大部分故障特征信息,减少了后期故障识别分类的计算量。(3)针对模拟电路故障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使用几种不同故障特征对单一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验证明主元降维后的融合特征在准确率和耗时上均表现优异。其次,针对单一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等缺陷,使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与阈值进行优化,实验证明GA-BP比单一BP的诊断精度要高。最后,针对传统遗传算法中易早熟等缺点,使用量子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实验证明QGA-BP比GA-BP能取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肖冬冬[2](2019)在《基于LabVIEW和PSpice远程电子虚拟实验室的设计》文中指出教学实验在高校中作为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程,其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复习与检测,也是对学生课外学习能力的拓展,故实验课程在高校课程学习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传统实验室由于受到成本的约束,使得不同高校的实验普及程度迥然不同,同时加上实验过程中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也让实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标准。而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实验平台不但能使实验教学脱离时间、空间的束缚,还能有效控制实验成本。本文利用B/S(Browser/Server)结构体系设计了基于LabVIEW和PSpice远程电子虚拟实验系统,分别通过理论研究、框架构造以及技术实现来完成对虚拟实验室的搭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LabVIEW与PSpice结合搭建虚拟平台,LabVIEW具备强大的图形显示功能与数据传输功能,同时还能对项目任务进行网络远程界面发布。而作为一款优秀的仿真软件,PSpice对电路的仿真能力毋庸置疑,通过LabVIEW的外部接口与PSpice进行联合,结合二者的优势恰好能构建一个用于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实验平台。2.通过LabSQL工具实现LabVIEW与MySQL数据库的连接,对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进行设计,包括用户信息存储的数据表,学生实验数据存储的数据表,实验项目参考答案的数据表,利用数据库的数据表来实现虚拟实验室的信息交互。整个系统的设计是在B/S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多个模块来划分的,不同模块之间通过数据流驱动实现衔接,以保证虚拟实验室正常运行。3.设计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电路理论三门课程实验,每门课程实验包括四个实验项目,并分别以模拟电路实验中的单管放大电路实验和蔡氏混沌电路、数字电路实验中的施密特触发器实验以及电路理论实验中的二阶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实验四个实验为例进行远程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虚拟实验室能在PC端正常运行,并能通过远程网页端进行访问以及实验操作,实验效果良好。4.给出了应用程序式与安装程序式两种不同的虚拟实验系统移植方法,通过移植可将系统以可执行应用程序的形式在目标电脑上运行或以软件安装的形式在目标电脑上安装后再运行,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孙德霖[3](2015)在《大功率自均流直流电子负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负载与传统的模拟电阻性负载相比,具有耗能低、体积小、性能高等优点,在电源、电池、通讯设备的测试中应用广泛。目前线性控制的直流电子负载大多是通过控制功率器件电流的大小,把能量损耗在功率器件上,由于单个功率器件消耗功率有限,为了实现大电流的测量任务就需要多个功率器件并联。目前,大功率电子负载设计上存在着稳定性差、响应速度慢等缺陷,为了对这些缺陷进行改进,提出了大功率自均流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方案。首先,设计了大功率自均流直流电子负载的拓扑结构,对电子负载整体设计进行全面规划;然后从I/0引脚、通讯方式、开发语言、设计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了DSP TMS320F28030作为核心处理器,完成了核心处理器的选型工作;完成了功率板电路、采样电路、供电电路、保护电路以及通讯电路等硬件电路设计;通过CCS编程软件完成了电子负载软件设计任务;在调试之前通过专业模拟电路仿真软件PSpice对电子负载设计的核心部分功率板电路进行仿真,验证了功率板电路设计的准确性;最后通过软、硬件协调配合,完成了整个电子负载系统的调试任务。调试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5V一300A电子负载能够完成恒流、恒压、恒阻、恒功率的测试任务,控制精度、电流上升时间、输出纹波等参数都能达到控制要求。
张松兰[4](2014)在《Pspice与Matlab的数据通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Pspice仿真软件具有较强的电路分析能力而Matlab具有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Pspice与Matlab两者之间的数据通信,使Pspice输出数据文件可以导入到Matlab中进行信号处理,充分发挥两种软件各自的优势.
黄金侠,宋国义,侯艳[5](2014)在《OrCAD在电工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工学教学中引入OrCAD,不仅能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弥补实验室硬件不足,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可提高学生对电工学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以OrCAD15.7版本为基础,主要研究OrCAD15.7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
杨迁迁[6](2014)在《Orcad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在半导体元器件特性模拟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鉴于Orcad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在电子线路中的广泛应用,作者在讲授电工电子课程中,发现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分析一些常用电路,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加深了学生对电工电子课程知识点的理解,逐渐取代了通用的实验做法,节省了投资。
蔡洪明,双凯[7](2014)在《OrCAD PSpice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讨论了传统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和实验设计的现状,以双极性结型晶体共射极放大器为例子,对OrCAD PSpice仿真技术在模拟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基于OrCAD PSpice仿真技术在很多方面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指出先进的模拟电路仿真技术对于模拟电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赵晓艳[8](2013)在《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振动供电方式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据存储处理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对电源的寿命和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严格,每个节点的供电方式决定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传统的供电方式采用电池供电,但是电池供电存在寿命短和不容易维护更换等缺点,传统的供电方式已不能满足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发展要求。从传感器所处的环境中获取能量,再将收集到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供给无线传感器节点,这种供电方式已经成为无线传感器供电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振动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来说,就需要从环境中采集振动能变换为电能的微型振动发电机来供电。因此,为了增加无线传感器节点寿命和提高微型振动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利用率,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芯片上安装可以自供电的电源和此电源的功率调节是非常有必要的。微型振动转换装置有多种类型,选择了适合振动环境和这个节点电能消耗特点的一种微型振动发电机,并且设计对应的功率调节电路。根据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间断的采集与发送数据的特点,即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瞬时功率大和平均功率小这一特点,设计了针对用于振动环境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功率调节电路,每次当储能元件的电压达到阈值时,依次向射频模块和微处理器模块交替供电。显然,这个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功率调节电路可以实现能源效率的改善。为了使设计好的电路能够在效率方面实现最大化。利用OrCAD/Pspice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功率调节电路的模拟仿真和电路的参数优化,优化电路各个元器件的参数后,使电路输出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了电路功能的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使微型振动发电机潜在的功率密度有所提高;振动能量采集转换可以给无线传感器提供足够的、经济的能量。本课题的研究使振动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源问题获得了有效的改善,并促进振动监测系统的发展。
胡瑶[9](2013)在《阵列感应油井电阻率分布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阵列感应测井仪能够克服常规测井仪器分辨率低、探测范围小、信息量小、精度低、测井效率低等缺点,实现对非均匀油气层、低阻岩层、淡水泥浆层电阻率分布的精确测量。由于系统线圈系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接收线圈获取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加上地层中干扰因素相对比较复杂,使得感应信号的提取过程非常复杂,为了更加准确的提取感应信号,需要对测量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才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地层电阻率分布信息。论文首先研究了阵列感应测井系统信号预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选用TI公司TMS320F2812型DSP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件,结合前端预处理模块和模数变换模块,实现了测井仪器数据采集方案。然后,设计了信号预处理硬件电路,系统采用集成电路与分立元器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以差分电路为主体的前置放大电路;设计了二阶高增益多路负反馈有源带通滤波电路,主要包括前置放大、带通滤波、增益控制、差分放大以及高精度A/D转换电路。其次,设计了阵列感应测井仪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和信号处理算法。数据采集控制系统采用多DSP架构,主DSP采用CAN总线与地面系统通讯,从DSP与主DSP之间数据采用SPI总线来完成。同时,研究了数据相敏检波算法。最后,设计了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流程框图。通过对前端预处理电路与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仿真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实时性、采样速率、测量精度、数据稳定度等方面满足了性能指标。
掌孝政[10](2013)在《故障字典法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统计表明电子设备80%的故障来自于占着较小比重的模拟电路。因此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理论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其工作状态连续,元器件参数存在容差,电路非线性和可测节点较少等特点,导致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成熟的体系,在成熟度和完善性上远远落后于同类的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故障诊断技术中的故障字典法。针对电路中存在的容差问题,引入了模糊集和模糊域的概念,利用模式识别中的贝叶斯定理对诊断的误差率进行分析,并以最小误差率为判定门限划分模糊域。研究了测试点选取技术,利用包含法、排除法等方法去除冗余节点,得到尽可能少的有效的测试点集合。本文通过Pspice和Matlab联合仿真对具体的放大电路进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最终完成在传统模糊集下与贝叶斯方法下的故障字典的建立,并对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实验表明,两种字典对容差电路的硬故障都具有诊断能力。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模糊集划分方法虽然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但是由于实际诊断前所需要测试的数据量过于庞大,模糊集的划分也相对更为复杂,所需花费的时间也更长。所以,本文最后针对测前计算的工作量提出了新的见解,既可以保证诊断的准确率,同时也减少了测试模拟的计算量。
二、OrCAD PSpice A/D在数字电路仿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rCAD PSpice A/D在数字电路仿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发展历程 |
1.2.1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国外发展历程 |
1.2.2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国内发展历程 |
1.3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研究方法分析 |
1.3.1 诊断方法总结与分析 |
1.3.2 模拟电路故障数据获取方法分析 |
1.3.3 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分析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技术 |
2.1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
2.1.1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任务 |
2.1.2 模拟电路故障分类 |
2.2 小波包理论概述 |
2.2.1 多分辨解析与小波分解 |
2.2.2 小波包分解 |
2.2.3 小波包阈值去噪 |
2.3 BP神经网络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LPS的模拟电路故障数据自动生成平台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SLPS的模拟电路故障数据自动生成平台搭建 |
3.2.1 建立联合仿真模型 |
3.2.2 建立电路故障表 |
3.2.3 编写全自动故障植入功能函数 |
3.2.4 模拟电路健康状态数据获取 |
3.2.5 模拟电路故障状态数据获取 |
3.2.6 数据自动化生成平台封装 |
3.3 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元分析的多信息融合故障特征提取 |
4.1 基于小波包理论的故障特征提取 |
4.2 基于信息统计理论的故障特征提取 |
4.3 基于主元分析的多信息融合特征提取 |
4.4 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
5.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
5.2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
5.2.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运行步骤 |
5.2.2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 |
5.2.3 仿真实验 |
5.3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
5.3.1 量子遗传算法概述 |
5.3.2 量子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 |
5.3.3 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基于LabVIEW和PSpice远程电子虚拟实验室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虚拟实验室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虚拟实验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虚拟实验室及其开发软件概述 |
2.1 虚拟实验室简介 |
2.2 开发软件介绍 |
2.2.1 关于LabVIEW |
2.2.2 关于PSpice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实验室的设计 |
3.1 实验室结构的设计 |
3.1.1 实验室的整体框架 |
3.1.2 实验室的体系结构 |
3.2 实验室功能的设计 |
3.2.1 用户登录 |
3.2.2 用户界面 |
3.2.3 个人信息管理 |
3.2.4 学生信息管理 |
3.2.5 实验模块设计 |
3.2.6 查阅实验结果 |
3.2.7 查看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库的通讯与功能表的设计 |
4.1 关于My SQL数据库 |
4.2 关于LabVIEW与 My SQL的数据通讯 |
4.3 系统功能表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拟实验室的远程发布与调试 |
5.1 系统远程发布 |
5.2 系统在线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虚拟实验室的移植使用 |
6.1 应用程序式移植 |
6.2 安装程序式移植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大功率自均流直流电子负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子负载设备的发展与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子负载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直流电子负载设计原理 |
2.2 电子负载系统的结构组成 |
2.3 大功率自均流直流电子负载方案的设计 |
2.3.1 主电路拓扑结构设计 |
2.3.2 电子负载大功率的实现 |
2.3.3 电子负载自均流的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功率自均流直流电子负载硬件设计 |
3.1 电子负载硬件设计整体思路 |
3.2 电子负载四种模式工作原理 |
3.2.1 恒流模式 |
3.2.2. 恒压模式 |
3.2.3 恒阻模式 |
3.2.4 恒功率模式 |
3.3 硬件电路设计 |
3.3.1 功率板电路设计 |
3.3.2 核心处理器选择 |
3.3.3 采样电路设计 |
3.3.4 电源模块设计 |
3.3.5 保护电路设计 |
3.3.6 通讯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功率自均流直流电子负载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2 电压、电流A/D转换程序设计 |
4.3 电压、电流D/A转换程序设计 |
4.4 CAN通讯程序设计 |
4.4.1 CAN工作的基本原理 |
4.4.2 CAN模块的初始化 |
4.4.3 CAN通讯协议 |
4.5 故障检测与故障处理程序设计 |
4.6 数字滤波 |
4.7 DPS(数据处理系统)介绍 |
4.8 上位机测试软件介绍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仿真研究 |
5.1 仿真工具-PSpice |
5.2 功率板电路PSpice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
6.1 硬件调试 |
6.2 软件调试 |
6.3 硬件软件联机调试及调试结果 |
6.4 调试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Pspice与Matlab的数据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 Pspice 与 Matlab 数据通信 |
2 仿真实例 |
3 结语 |
(5)OrCAD在电工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Or CAD15.7简介 |
2 Or CAD在教学中的应用 |
2.1 静态工作点分析 |
2.2 电压放大倍数分析 |
2.3 幅频特性分析 |
2.4 输入电阻的分析 |
3 结论 |
(6)Orcad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在半导体元器件特性模拟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Orcad Pspice仿真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 |
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分析曲线 |
3.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
4. CMOS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 (温度分析) |
5. 应用总结 |
(7)OrCAD PSpice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现状 |
2模拟电子技术Or CAD PSpice仿真方法的应用探讨 |
2.1传统教学 |
2.1.1计算直流偏压点 |
2.1.2计算交流特性 |
2.2 Or CAD PSpice仿真技术方法的应用 |
2.2.1绘出电路图 |
2.2.2设置偏压点、暂态分析参数 |
2.2.3执行仿真PSpice |
2.2.4使用Probe观察暂态分析仿真结果 |
2.2.5设置交流扫描分析的参数 |
2.2.6观察交流扫描分析仿真结果 |
3结论 |
(8)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振动供电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适用于振动信号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微型振动发电机的现状 |
1.3.3 功率调节电路的发展现状 |
1.3.4 电路仿真技术与电路参数优化的现状 |
1.4 本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微型振动发电机原理及应用 |
2.1 磁电式微型振动发电机 |
2.1.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2 建模及输出功率分析 |
2.2 静电式微型振动发电机 |
2.2.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2 建模及输出功率分析 |
2.3 压电式微型振动发电机 |
2.3.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2 建模及输出功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传感器节点分析与微型振动发电机选择 |
3.1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参数和特点 |
3.2 微型振动发电机 |
3.2.1 微型振动发电机的对比分析 |
3.2.2 PMG17磁电式微型振动发电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率调节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4.1 微型振动发电机功率调节电路的基本构成 |
4.1.1 能量变换模块 |
4.1.2 储能模块 |
4.1.3 稳压模块 |
4.1.4 控制模块 |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电源电路的整体设计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路的参数优化的研究 |
5.1 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理论 |
5.2 电路仿真优化工具OrCAD及应用简介 |
5.2.1 OrCAD/Pspice的简介 |
5.2.2 OrCAD/Pspice Optimizer |
5.3 功率调节电路的参数优化及仿真分析 |
5.3.1 整流电路参数优化设计 |
5.3.2 滤波电路参数优化设计 |
5.3.3 DC-DC转换器电路的参数优化及分析 |
5.3.4 输入对电路输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阵列感应油井电阻率分布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2 阵列感应测井理论 |
2.1 阵列感应基本原理 |
2.1.1 双线圈感应测井理论 |
2.1.2 三线圈感应测井理论 |
2.2 电阻率分布的意义 |
3 阵列感应油井电阻率分布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的功能及技术指标 |
3.2 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
3.3 数据采集系统总统方案设计 |
3.3.1 阵列感应线圈的选择 |
3.3.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原则 |
3.3.3 数据采集系统方案选择 |
3.3.4 基于DSP的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 信号预处理电路设计 |
4.1 电阻率分布信号预处理电路方案 |
4.2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4.2.1 设计方案 |
4.2.2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及分析 |
4.3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
4.3.1 带通滤波电路的理论计算 |
4.3.2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
4.4 高精度采样电路设计 |
4.4.1 增益控制模块 |
4.4.2 差分放大电路模块 |
4.4.3 高精度A/D转换模块 |
5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设计与实现 |
5.1 电阻率分布信号处理理论 |
5.2 基于DSP的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
5.2.1 TMS320F2812简介 |
5.2.2 基于DSP的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5.2.3 MDSP通信及接口电路 |
5.2.4 SDSP数据采集控制电路 |
5.3 DSP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
5.3.1 MDSP程序运行流程图 |
5.3.2 SDSP1、SDSP2程序运行流程 |
5.4 数字相敏检波算法的MATLAB仿真 |
5.4.1 数字相敏检波原理 |
5.4.2 数字相敏检波MATLAB仿真 |
6 信号预处理电路仿真与测试 |
6.1 电路仿真 |
6.1.1 仿真工具OrCAD/Pspice简介 |
6.1.2 前置放大电路仿真 |
6.1.3 带通滤波电路仿真 |
6.2 测试平台搭建 |
6.3 测试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故障字典法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模拟电路故障的分类 |
1.3 模拟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 |
1.3.1 测前模拟法(SBT) |
1.3.2 测后模拟法(SAT) |
1.3.3 人工智能法 |
1.4 模拟电路故障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
1.5 论文工作安排 |
第二章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相关知识 |
2.1 模拟电路故障模型的定义 |
2.2 FMEA 分析法 |
2.2.1 背景及工作原理 |
2.2.2 FMEA 分析方法 |
2.2.3 分析实例 |
2.3 故障字典法 |
2.3.1 直流故障字典法 |
2.3.2 交流故障字典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字典法关键技术研究 |
3.1 传统模糊集的划分 |
3.2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模糊集划分 |
3.2.1 电路容差分析方法 |
3.2.2 误差率分析及贝叶斯算法 |
3.3 测试点的选取 |
3.3.1 包含法 |
3.3.1.1 包含策略 |
3.3.1.2 包含算法 |
3.3.2 排除法 |
3.3.2.1 排除策略 |
3.3.2.2 排除算法 |
3.3.3 排序思路对包含法及排除法的改进 |
3.3.3.1 排序思路 |
3.3.3.2 排序包含算法 |
3.3.3.3 排序排除算法 |
3.4 交流故障字典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视频放大电路诊断实例 |
4.1 电路故障仿真 |
4.2 Orcad 与 Matlab 之间的通信 |
4.2.1 数据从 OrCad 导入 Matlab |
4.2.1.1 图形方式 |
4.2.1.2 矢量方式 |
4.3 故障字典的建立 |
4.3.1 故障字典建立的流程图 |
4.3.2 故障注入 |
4.3.3 模糊集的划分 |
4.3.4 故障隔离,节点优选及字典编制 |
4.4 两种故障字典有效性检验对比 |
4.4.1 故障字典 1(传统字典法)的隔离率 |
4.4.2 故障字典 2(贝叶斯方法)的隔离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OrCAD PSpice A/D在数字电路仿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李洪祥.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2]基于LabVIEW和PSpice远程电子虚拟实验室的设计[D]. 肖冬冬.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3]大功率自均流直流电子负载的研究[D]. 孙德霖. 青岛科技大学, 2015(04)
- [4]Pspice与Matlab的数据通信[J]. 张松兰.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5]OrCAD在电工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黄金侠,宋国义,侯艳.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 [6]Orcad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在半导体元器件特性模拟分析中的应用[J]. 杨迁迁.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 [7]OrCAD PSpice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J]. 蔡洪明,双凯. 现代电子技术, 2014(01)
- [8]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振动供电方式的研究[D]. 赵晓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9]阵列感应油井电阻率分布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D]. 胡瑶.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4)
- [10]故障字典法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D]. 掌孝政.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