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做好金融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苏星月[2](2021)在《《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在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媒体是信息流动的桥梁,媒体及时报道,不仅可以让公众了解事件的严重性,掌握防控应对的策略,还可以稳定民心和社会治安。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如何构建报道框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阅读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文献资料,结合目前的研究和分析,将《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的电子报作为研究对象,认真收集两家报纸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9月8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将2357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立足于框架理论,从《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的主题框架、报道内容、消息来源、报道方式和报道基调五个角度对研究样本进行描述,比较《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分析二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不同点,归纳二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特点,反思《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在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中的不足,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优化建议。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绪论,在本章中,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进行描述,然后对框架理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进行文献综述,最后介绍研究对象,交代研究样本及样本采集时间,并对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个部分是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进行样本描述,结合2357篇报道,统计分析二者主题框架、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消息来源、报道体裁的分布情况和占比情况。第三个部分是结合数据分析,归纳《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特点。两家报纸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主题框架、消息来源、报道体裁和报道基调四个方面,二者在报道主题框架的建构上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侧重于将“政府官员”作为消息来源,将“消息”作为报道体裁,以正面报道为主。二者报道框架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相较于《人民日报》,《新京报》更重视“人情趣味框架”,这与其都市报的定位息息相关;《新京报》的消息来源比《人民日报》更丰富,其报道的消息来源不仅有政府官员、抗疫一线人员、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专家学者,还有出租车司机、大学生、公益人士、职员、教师、公务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师、志愿者。虽然《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的负面报道占比都不大,但是在负面报道的内容上存在差别,《人民日报》的负面报道主要是关于国际疫情发展趋势,负面报道内容主要为国外疫情严重化、疫情对国际社会的消极影响、美国消极抗疫。而《新京报》不仅报道了国外的疫情情况,还对国内严峻的疫情趋势、牺牲的抗疫人员、抗疫不利的官员、不合理的防疫措施进行报道。《人民日报》的报道框架特点为以整合与引导为主,报道对全国各地的抗疫资讯进行整合报道,并针对不同的抗疫时期,对受众进行不同的引导。而《新京报》的报道框架特定体现为监督和市场并重,《新京报》的第二版多为媒体人及受众对抗疫相关措施、政策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监督功能,此外《新京报》的报道框架受市场影响,报道内容跟随当期热点进行调整,例如2020年7月是我国的高考,且当月我国遭遇洪涝灾害,在此期间,《新京报》的头版及其他版面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数量大幅度减少,新闻议题大多是关于高考和防汛救灾。第四个部分是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建议。
李少如[3](2021)在《《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2015-2020)》文中认为“十三五”期间,《江西日报》紧密联系江西省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权威和专业的视角对江西经济发展作了可圈可点的经济报道,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本文以《江西日报》2015—2020年经济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从新闻领域、新闻篇幅、新闻主题、新闻结构、新闻体裁、新闻来源、高频词及新闻语言等多个方面,分析《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及其形成原因、产生效果及可供其他媒体借鉴的启示,并针对其框架特点提出优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具有以下特征:在版面分布上,主要刊登在头版、要闻版等重要版面;报道内容上,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政策的稳步推进,经济新闻报道数量大,以政经和产经新闻为主;新闻领域全面多样,新闻主题关注民生,紧扣经济建设;报道篇幅以短篇和中篇报道为主;结构上重视“主要事件”,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通讯为辅;新闻来源具有多样性,以官方来源为主;报道倾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并对经济新闻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解读;高频词呈现积极向好态势,新闻语言修辞多元,数据多用在消息和通讯体裁中。《江西日报》在经济报道中紧跟经济政策,报道内容聚焦江西发展并从多方面呈现经济发展情况,重点信息放在重要版面,影响范围广,权威性高,报道领域多元,满足受众需求。《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性实践,为其他省级党报经济新闻报道提供实践示范与借鉴,改善了舆论环境,提升了自身传播力,使经济新闻报道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仍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地方,比如表现形式上还不够丰富、创新策划力度还不够。其经济新闻报道可通过如下路径予以优化:做足深度报道,回应热点;重视报道策划,增强经济新闻社会性和指导性;提升记者经济知识水平,提高经济报道质量。
杨雪[4](2021)在《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甘肃日报》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脱贫攻坚报道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支撑,对所涉及的720篇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在研究中运用坦卡特的框架清单,并结合研究需要,从报道数量、报道地域、报道视角、报道体裁、报道版面、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消息来源八个方向进行了类目建构。得出《甘肃日报》在脱贫报道中,数量稳中有所增加、地域涉及广泛但有重点、官方视角为主、消息通讯体裁并重、版面数量多并增加专版、正面倾向为主、政治类主题多、官方消息来源占比高等报道特点。又通过臧国仁教授的三层次框架理论,总结出《甘肃日报》在脱贫相关报道中常使用的框架为:政治政策框架、典型引领框架、脱贫措施框架、成效对比框架,其中政治政策框架占比最高。呈现出的特征为: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的特点。相应的也可以发现,在《甘肃日报》的脱贫新闻报道中存在着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从官方视角进行的报道多、对于脱贫主体的报道占比较小、文风、结构方面的固化问题、相应的社会舆论监督功能行使少等问题。
张阳春[5](2021)在《金融报道的专业化视角与通俗化表达》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2020年相关金融抗"疫"报道作品案例,从讲好鲜活故事、运用直接引语、用好数字表达三方面阐述提升金融报道可读性,让金融新闻专业内容更加通俗化的方法与路径。
张国全[6](2021)在《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司法公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根基,是法治建设最重要衡量的标准之一,公众对于司法的高度信任、信心和认同是司法工作成功的标志和价值。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是司法公众认同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公正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刑事裁判如果不被公众认同,不仅不能发挥审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还会损害司法公信力。从整体上讲,司法大数据(包括历年的上诉率、抗诉率、改判率等)显示刑事裁判整体上的公正性没有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刑事案件因为自身“狱者,天下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的特点,个案极易引起公众的广泛注意与参与,导致公众“以偏概全”并对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度产生质疑。因此,在刑事裁判公正性整体上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如何解除个案导致公众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产生怀疑,这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升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主体的角度,涉及法院(刑事裁判的主体)、公众(对刑事裁判进行评价的主体)和媒介(对刑事裁判进行解读及传播的主体)三个主体。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提高刑事裁判司法公众认同度的关键。具体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两个问题最为突出:大部分公众对法律的不了解以及各类媒介基于商业或者其它因素而进行的炒作。因此,对于这两个问题进行相应的全面分析,能够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的思路与方案。基于司法权威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基础的前提下,本文从法院和法官两个层面分别进行了针对性的阐述。在法院层面,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提升涉及法院的权威、法官的职业形象、司法权行使过程的透明度、裁判结果的公正性等诸多因素。因此,法院应从制度方面,结合法院权威的因素,进行制度化的完善,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裁判、完善量刑规范化制度等内容。在法官层面,主要包括法官品质、法官能力及相应的保障制度。其中,提高刑事裁判文书的说理能力是提高司法能力的重要方面。法官薪酬、晋升、法官惩戒是解决法官品质存在问题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完善法官职业豁免制度及法官管理制度是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公众是刑事裁判的评价主体,但公众并不是意见完全一致的集合体。公众可以分为个人类型的公众与人际类型的公众两种类型。论文重点研究个人类型的公众。在行为模式上,个人类型的公众存在“暂时性群体”的特征,即个体在群体中处于非理性的状态。这一点,在其对“天理和人情”诉求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在媒介主体方面,无论是司法大数据,还是调研结果,都证实媒介是影响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关键因素。媒介是连接公众与法院的中间载体,是将法院刑事裁判解读给公众的主体。媒介主要包括媒体与律师。媒体具有公共性与逐利性两个特征,后者在自媒体等新兴媒体上表现得非常突出。本文从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及职业伦理建设两个方面,对强化媒体的公共属性和规范媒体的逐利属性进行了论证。刑事裁判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两次传播,律师是两次传播的意见主导者。律师在两次传播中具有双重性,其庭外慎言义务是提高刑事裁判公众认可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对我国的现行规定及完善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春梅[7](2020)在《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商业银行因声誉风险引起集中提款群体性事件。相关事件涉及金额大、涉及群众多,社会关注度高,对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政府具有维护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职责。一旦发生商业银行集中提款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必须及时有效处理,保障正常的金融秩序,维护社会稳定。2018年,一则网络谣言引发储户集中到G银行提取款项,集中提款现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热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Z市政府快速着手处理该事件。本文在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以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为案例,对政府采取的处置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政府应对商业银行集中提款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方案。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案例的背景、意义、理论基础等内容,构建案例研究的分析框架,明确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所选取案例的典型性;第三部分具体描述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包括Z市政府应对集中提款事件的过程、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内容;第四部分结合相关理论,对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案例成功的经验;第五部分对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进行总结。Z市政府在应急处置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过程中,尽管面临群众快速聚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等情况。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表明:敏捷的应急预警有助于准确评判事件的风险状况;有效的联动处置有助于快速处置风险事件;持续的善后防范能防控风险事件的二次爆发。Z市政府通过对G银行集中提款事件的处置,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解决了金融风险处置过程中政府各部门职能职责不明确,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声誉风险引发的金融群体性事件具有启示意义。
胡宏开[8](2020)在《浅谈行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文中研究说明全媒体时代,行业报信息传播单一,时效性滞后,在读者中的地位受到挑战。行业报要坚守定位,坚持"内容为王",做好选题策划"命题作文",发挥"非命题作文"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以深度报道占据行业领域制高点,在"快新闻"时代站稳脚跟,赢得读者的关注和信任。
应良涛[9](2020)在《融媒体时代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变得极其便利,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微博微信、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信息资讯传播平台的迅速崛起,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每个人和企业都接受着大众的透明监督。信息传播已突破时空限制,舆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背景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商业银行借助融媒体工具能够充分加强品牌宣传,提高银行声誉和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热衷于通过融媒体工具去维护自身的权益,也热衷于发布、分享和传播各类银行舆情消息,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这使得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空前增大。本文以J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介绍融媒体及声誉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别概括国内外关于融媒体和声誉风险管理的研究动态和各自的特征,最后重点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理论包括危机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PDCA循环管理理论。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J银行的基本情况,梳理了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并重点分析其存在预警研判滞后、处置能力不足、员工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第四部分则是从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去探究分析J银行声誉风险成因,包括经营管理不当、人员结构不稳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观念不足、媒体的传播和放大以及监管机构处罚的因素。第五部分则是提出融媒体时代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优化的策略,首先从J银行持续稳健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两个角度强调了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然后从转变风险管理理念、构建声誉风险防范体系、提升声誉风险处置能力和推进声誉风险管理经验的总结提升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认为,融媒体时代的声誉风险虽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关联性等特征,但是只要认真梳理找准J银行声誉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处置和后评价等措施,将利益相关方对银行的负面评价降至最低,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声誉事件对J银行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进而能提高J银行的品牌形象。
黄钟灵[10](2020)在《《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经济形势和媒介发展的合力对国内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党报担负着向决策者反映民众呼声和社会问题的使命,向受众传达解释政府方针政策的社会责任也愈发重大,需要新的理念来指导。本文立足新闻生产理论,以《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发展历程、选题策划、栏目内容等方面入手,多角度分析其特色,提炼出经验和启示。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是对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创新点的说明,并对主要参考文献作了综述;第一章是对《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概述,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定位后,结合时代背景回顾了《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发展历程,根据几个标志性事件点将其划分为初创时期、后危机时代和新时代三个阶段,并介绍了目前所处的新时代“两会”的主要背景情况;第二章是从版面设计、选题策划等角度对2019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策划工作进行逆向分析,由于文章数量较多,因此主要运用图表统计的方式来呈现,;第三章是选取2019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典型栏目和典型报道进行梳理,从这些具有明显标签的报道中,挖掘出了这期特刊的在栏目设置上的特色,探索了不同栏目特有的表达方式;第四章总结《经济日报》“两会”特刊作位“两会”报道优秀范本的独到之处,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尚待改进的问题。《经济日报》兼有主流财经媒体和中央党报的双重地位,“两会”既是重大政治会议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和数据的集中发布场合,因此《经济日报》的“两会”特刊正是处在一个交汇点上,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归纳《经济日报》从经济新闻视角进行重大会议报道的成功经验,探索“两会”报道中运用的“特刊”模式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如何围绕“两会”这样的年度大事讲好中国故事,怎样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进一步改善大型媒体与受众互动等问题,为其他媒体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如何做好金融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做好金融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一、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样本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的样本描述 |
第一节 研究类目构建 |
一、报道主题框架 |
二、报道基调 |
三、报道内容 |
四、消息来源 |
五、报道体裁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框架 |
一、《人民日报》与《新京报》主题框架分布情况 |
二、《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基调分布情况 |
三、《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内容分布情况 |
四、《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消息来源分布情况 |
五、《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体裁分布情况 |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异同及特点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相同点 |
一、主题框架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 |
二、消息来源偏向使用“政府官员” |
三、偏用消息体裁 |
四、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不同点 |
一、《新京报》比《人民日报》更加注重“人情趣味”框架 |
二、《新京报》消息来源比《人民日报》丰富 |
三、《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的报道基调和而不同 |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特点 |
一、 《人民日报》整合与引导为主的新闻框架 |
二、《新京报》市场与监督并重的新闻框架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反思及建议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反思 |
一、疫情潜伏期,媒体“失语” |
二、消息来源固定化,缺少民众的声音 |
三、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失衡 |
第二节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道框架的提升路径 |
一、把握关键节点,统筹报道工作 |
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报道机制 |
三、倾听民众的声音 |
四、平衡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A:《人民日报》研究样本汇总 |
附表B:《新京报》研究样本汇总 |
致谢 |
(3)《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2015-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党报经济新闻报道研究 |
1.2.2 框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1.2.3 《江西日报》及其经济新闻报道研究 |
1.3 研究思路、理论与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新闻框架理论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内容 |
第2章《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及其类目建构 |
2.1 2015 年至2020 年《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 |
2.1.1 版面分布:主要刊登在重要版面 |
2.1.2 报道内容:数量较多,以政经和产经为主 |
2.2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类目建构 |
2.2.1 高层框架类目 |
2.2.2 中层框架类目 |
2.2.3 低层框架类目 |
第3章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的高层次结构分析 |
3.1 新闻领域:行业广泛,商贸服务和经济政策报道较多 |
3.2 新闻主题:关注民生,紧扣经济建设 |
3.3 新闻篇幅:以短篇和中篇为主 |
第4章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的中层次结构分析 |
4.1 报道结构:重视“主要事件” |
4.2 新闻体裁:消息为主,通讯为辅 |
4.3 新闻来源:渠道多元,自采为主 |
第5章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的低层次结构分析 |
5.1 高频词:注重各行业经济发展 |
5.2 新闻语言:善用修辞,活用数据 |
第6章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形成原因及产生效果 |
6.1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形成原因 |
6.1.1 社会经济发展变革 |
6.1.2 党报融合发展 |
6.1.3 民众生产生活需要 |
6.2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产生效果 |
6.2.1 重点信息突出,增强了传播效果 |
6.2.2 密切联系群众,增加新闻可读性 |
6.2.3 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了阅读体验 |
第7章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的启示及优化路径 |
7.1 《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的启示 |
7.1.1 紧跟政府政策,将经济报道“本土化” |
7.1.2 数据和图表有机结合增加了可看性 |
7.2 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的优化路径 |
7.2.1 做足深度报道,回应热点 |
7.2.2 重视报道策划,增强经济新闻社会性和指导性 |
7.2.3 提升记者经济知识水平,增强经济报道质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
1.3.2 脱贫攻坚报道的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框架理论 |
1.4.2 脱贫报道 |
1.5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设计 |
1.5.3 分析类目的建立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甘肃日报》脱贫新闻报道的类目分析 |
2.1 报道数量:稳中有所增长 |
2.2 报道地域:涉及全省重点突出 |
2.3 报道视角:以官方视角为主 |
2.4 报道体裁:消息、通讯为主 |
2.5 报道版面:版面多、要闻版为主 |
2.6 报道倾向:负面倾向过少 |
2.7 报道主题:以政策动态为主 |
2.8 报道来源:自采新闻数量多 |
2.9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
3.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类型 |
3.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框架及文本分析 |
3.2.1 政治政策框架:脱贫政策发布解读 |
3.2.2 脱贫措施框架:体现具体措施 |
3.2.3 典型引领框架:正面宣传塑造正面形象 |
3.2.4 成效对比框架:体现脱贫成效 |
3.3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与问题 |
4.1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特点 |
4.1.1 政策指引性强,党报属性明显 |
4.1.2 正面宣传为主,注重舆论引导 |
4.1.3 “软化”硬新闻 |
4.2 《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的问题 |
4.2.1 报道主题比例不均衡 |
4.2.2 报道结构、文风固化 |
4.2.3 舆论监督缺位 |
4.2.4 报道来源偏强势 |
4.3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文研究样本 |
(5)金融报道的专业化视角与通俗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一、讲好鲜活故事,改变枯燥直白的叙述 |
二、运用直接引语,增强新闻报道现场感 |
三、用好数字表达,删繁就简提升可读性 |
(6)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许霆案件引发的公众认同问题 |
一、许霆案的基本事实 |
二、许霆案一审判决引发的舆论反响与争议 |
三、许霆案终审判决与公众认同的回归 |
第二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内涵解析 |
一、认同与公众认同 |
二、公众认同与制度认同 |
三、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三节 常识、常理、常情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一、常识、常理、常情理论述评 |
二、常识、常理、常情理论在刑事裁判中的应用 |
第四节 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一、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 |
二、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二章 公众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公众、媒介与刑事裁判的基本关系 |
第二节 公众的类型及对刑事裁判的不同诉求 |
一、公众的界定因素与类型划分 |
二、公众的分类 |
三、个人类型公众对天理与人情的诉求 |
四、人际类型公众对于国法的诉求 |
第三节 个人类型公众暂时性群体的特征 |
一、暂时性群体 |
二、个人类型的公众与暂时性群体 |
第四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决定因素与生成机制 |
一、刑事裁判的公众关注内容 |
二、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决定性因素 |
三、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生成机制 |
第五节 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提升途径 |
一、提高司法权威 |
二、提高法官品质和司法能力 |
三、规范司法传播媒介 |
四、强化律师慎言义务 |
第三章 司法权威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基础 |
第一节 权威与司法权威 |
一、权威 |
二、司法权威 |
三、法院权威的调查分析 |
四、司法权威的困境 |
第二节 完善立法是确保司法权威的制度基础 |
一、立法问题存在的客观性 |
二、部分立法的目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
三、部分立法的技术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
四、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对立法问题的缓解 |
第三节 完善人身保护令制度是提升司法权威的必要举措 |
第四节 促进量刑规范化是提高司法权威的重要路径 |
一、量刑规范化的实践作用 |
二、量刑规范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三、量刑规范化的完善建议 |
第五节 健全法院与公众交流机制是提高司法权威的工作渠道 |
一、贯彻执行《人民陪审员法》 |
二、建议引入“法庭之友”制度 |
第四章 法官品质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一节 法官品质是影响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主要因素 |
一、法官品质是影响司法公众认同的主要因素 |
二、基层法院法官公众认同是基层法院的司法权威的重要方面 |
三、当前法官品质的问题不容忽视 |
第二节 刑事裁判说理制度的完善 |
一、刑事裁判说理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二、刑事裁判说理存在的问题 |
三、刑事裁判说理的完善 |
第三节 法官管理与培训制度的完善 |
一、建议实行非公务员化管理制度 |
二、完善职业安全保障 |
第四节 法官奖惩制度的完善 |
一、对法官的薪酬激励 |
二、对法官晋升的激励 |
三、对法官的惩戒 |
第五节 法官职业豁免制度的完善 |
一、王桂荣玩忽职守案引发的问题 |
二、法官职业豁免制度 |
三、法官职业豁免制度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四、我国刑事法官职业豁免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五、我国刑事法官职业豁免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六节 法官心理健康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一、白山中院精神病法官案及分析 |
二、积极建立与完善法官心理健康机制 |
第五章 媒体传播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一节 刑事案件的两级传播与意见主导者 |
一、两级传播与意见主导者理论 |
二、司法与公众的天然隔膜 |
第二节 媒体与刑事案件的两次传播 |
一、媒体的公共性和逐利性与信息传播 |
二、媒体与司法公开 |
第三节 媒体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 |
一、媒体、公众与司法的基本关系 |
二、媒体的新闻自由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 |
三、媒体两次传播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系 |
四、自媒体与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系 |
第四节 媒体传播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影响 |
一、新闻报道引起公众质疑刑事裁判的因素 |
二、媒体传播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积极影响 |
三、媒体对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消极影响 |
第五节 通过媒体传播提升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路径选择 |
一、通过媒体传播促进法院实质性公开 |
二、利用社交媒体开放系统形成答疑与释疑机制 |
三、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合理限制 |
四、依法规制媒体审判 |
五、对媒体不当报道追究的法律责任 |
六、规范媒体报道内容与加强媒体职业伦理建设 |
第六章 律师是刑事裁判公众认同的关键媒介 |
第一节 律师、意见主导者与刑事裁判的公众认同 |
第二节 律师的慎言义务 |
一、律师的慎言义务 |
二、暂时性群体与律师慎言义务 |
第三节 我国有关律师慎言义务的规定 |
第四节 域外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的基本模式 |
一、美国的相对自由模式 |
二、英国的严格禁止模式 |
三、德国的严格禁止模式 |
四、域外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节 律师慎言制度的完善建议 |
一、加强律协“管理”职能 |
二、完善律师职业伦理规范 |
三、改进律师惩戒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 |
“刑事裁判法官认同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司法认可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提出问题 |
1.1.4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国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理论 |
1.3.1 应急管理理论 |
1.3.2 协同治理理论 |
1.3.3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典型性 |
2.1 案例的代表性 |
2.1.1 案例的应对情况 |
2.1.2 案例的典型状况 |
2.1.3 系统的处置程序具有代表性 |
2.2 案例的先进性 |
2.2.1 预警与响应有效对接 |
2.2.2 预案引导处置有效推进 |
2.2.3 处置与防范相辅相成 |
2.3 案例的启示性 |
2.3.1 金融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情况 |
2.3.2 存在的主要困惑 |
2.3.3 案例的可借鉴性 |
第三章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案例描述 |
3.1 案例的过程描述 |
3.1.1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依据 |
3.1.2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原则 |
3.1.3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过程 |
3.2 案例的处置情况 |
3.2.1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主要决策 |
3.2.2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执行情况 |
3.2.3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处置成效 |
3.3 案例的主要做法 |
3.3.1 优化责任主体,及时响应应急预案 |
3.3.2 政府统一组织,有效开展联动处置 |
3.3.3 监测结合教育,加强事件善后防范 |
3.4 案例的成效分析 |
3.4.1 应急预警敏捷,缩短了处置时间 |
3.4.2 开展联动处置,防止了风险蔓延 |
3.4.3 主动应急处置,树立了责任政府形象 |
第四章 敏捷应急预警是案例成功的关键因素 |
4.1 应急预警的敏捷性是关键因素的分析 |
4.1.1 敏捷应急预警的建设思路 |
4.1.2 敏捷应急预警的架构流程 |
4.1.3 敏捷应急预警的指标体系 |
4.2 敏捷应急预警是应对集中提款事件起点的作用分析 |
4.2.1 有利于及时整合信息资源 |
4.2.2 有利于及时反映风险苗头 |
4.2.3 有利于提供科学的应急方案 |
4.3 敏捷应急预警的经验总结 |
4.3.1 敏捷的应急预警,提升风险处置反应速度 |
4.3.2 科学的应急方案,从容应对集中提款事件 |
第五章 有效联动处置是案例成功的决定因素 |
5.1 联动处置的有效性是决定因素的分析 |
5.1.1 响应预案,联动开展处置风险 |
5.1.2 主动沟通,多方引导控制事态 |
5.1.3 处置风险,有效保障各方权益 |
5.2 有效联动是保障集中提款事件快速处置的作用分析 |
5.2.1 多方协同有利于提高处置有效性 |
5.2.2 引导舆论有利于加强信息沟通 |
5.2.3 做好风险处置,履行政府职责 |
5.3 有效联动处置的经验总结 |
5.3.1 处置集中提款,突出“快” |
5.3.2 控制声誉风险,突出“透” |
5.3.3 树立政府形象,突出“做” |
第六章 持续善后防范是案例成功的重要因素 |
6.1 善后防范的持续性是必要因素的分析 |
6.1.1 加强持续监测,巩固处置成效 |
6.1.2 广泛宣传教育,防止二次风险 |
6.2 善后防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分析 |
6.2.1 强化政府对金融风险的处置 |
6.2.2 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
6.3 善后防范的经验总结 |
6.3.1 从制度体系设立防范体系 |
6.3.2 普及金融知识和法律常识 |
第七章 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启示 |
7.1 建立敏捷的应急预警体系 |
7.1.1 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 |
7.1.2 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 |
7.2 建立快速响应的应急联动机制 |
7.2.1 快速联动处置 |
7.2.2 采取有效措施 |
7.3 健全群体性事件事后防范机制 |
7.3.1 持续开展风险监测 |
7.3.2 全面开展宣传教育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浅谈行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以深度报道占据行业领域“制高点” |
行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
做好深度报道需处理好三个关系 |
结语 |
(9)融媒体时代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融媒体及声誉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融媒体 |
2.1.2 声誉和声誉风险 |
2.1.3 声誉风险管理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外关于融媒体的研究动态 |
2.2.2 国内外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的研究动态 |
2.2.3 总体评价 |
2.3 融媒体时代和声誉风险的特征 |
2.3.1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 |
2.3.2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征 |
2.4 相关支持理论 |
2.4.1 危机管理理论 |
2.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3 PDCA循环管理理论 |
第3章 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J银行概况 |
3.2 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 |
3.2.1 J银行声誉事件回顾 |
3.2.2 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2.3 融媒体时代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 |
3.3 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声誉风险预警研判滞后 |
3.3.2 声誉风险处置能力不足 |
3.3.3 员工声誉风险意识淡薄 |
3.3.4 面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双重压力 |
3.3.5 声誉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 |
3.3.6 缺少品牌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
第4章 融媒体环境下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4.1 J银行声誉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
4.1.1 经营管理不当 |
4.1.2 产品和服务不足 |
4.1.3 人员结构不稳定 |
4.1.4 其他因素 |
4.2 J银行声誉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
4.2.1 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观念不足 |
4.2.2 媒体的传播和放大 |
4.2.3 监管机构处罚 |
第5章 融媒体时代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
5.1 J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5.1.1 J银行持续稳健发展的需要 |
5.1.2 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
5.2 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优化策略 |
5.2.1 运用PDCA循环理论转变声誉风险管理理念 |
5.2.2 构建融媒体环境下J银行声誉风险防范体系 |
5.2.3 提升融媒体环境下J银行声誉风险处置能力 |
5.2.4 推进融媒体环境下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总结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概述 |
第一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定位 |
一、《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一种持续的专题报道 |
二、《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面向大众的经济新闻 |
三、《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信息集中的会议新闻 |
第二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发展历程 |
一、“两会”特刊初创时期(1995-2006) |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两会”特刊(2007-2016) |
三、新时代的“两会”特刊(2017-至今) |
第三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报道背景 |
一、“两会”和“两会”报道的议程设置 |
二、2019 年“两会”经济政策 |
第二章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内容分析 |
第一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版面设计与栏目设置分析 |
一、版面设计兼具美感与功能性 |
二、栏目丰富,分类详细 |
第二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选题策划分析 |
一、选题分布 |
二、选题特色 |
第三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内容的特色 |
一、紧紧围绕政策议程设置媒介议程 |
二、合理利用代表委员中的专家资源 |
三、善于通过数据解读经济现象 |
第三章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栏目分析 |
第一节 表达代表委员意见的栏目 |
一、你呼我应:回应群众关心问题 |
二、两会沙龙:聚焦经济热点话题 |
第二节 表达记者编辑观点的栏目 |
一、三月随想:为客观报道补充感性认知 |
二、两会随笔:对政策和数据进一步解释 |
第三节 视角延伸到会场外的栏目 |
一、会场内外连线:表达民众对“两会”的期待 |
三、两会长镜头:图文并茂,全景展现 |
四、我家一年来:以小家变化见大政效果 |
第四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栏目的特色 |
一、栏目划分具有鲜明层次 |
二、特刊栏目与日常栏目相呼应 |
第四章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启示 |
第一节 契合媒体定位做好策划 |
一、从经济新闻视角做好选题策划 |
二、围绕“两会”议题做好栏目策划 |
第二节 围绕政策议程设置媒介议程 |
一、以专家视角解释政府议程 |
二、以百姓视角呼应政府议程 |
第三节 注意讲好中国经济故事 |
一、从数据中寻找故事 |
二、从代表采访中发现故事 |
三、从政策变动中发现故事 |
第四节 要强化媒介融合,加强与读者互动 |
一、打造媒介融合平台,提高内容制作效率 |
二、以受众为中心,注重编读互动 |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将报纸内容转移到新媒体平台的方式较为机械 |
二、扎堆追求新鲜事物导致同质化严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报道列表 |
致谢 |
四、如何做好金融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D]. 苏星月.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江西日报》经济新闻报道框架研究(2015-2020)[D]. 李少如.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4]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D]. 杨雪. 兰州大学, 2021(12)
- [5]金融报道的专业化视角与通俗化表达[J]. 张阳春. 新闻前哨, 2021(01)
- [6]刑事裁判公众认同问题研究[D]. 张国全. 大连海事大学, 2021(04)
- [7]Z市政府应对G银行“11.2”集中提款事件的案例研究[D]. 刘春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8]浅谈行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J]. 胡宏开. 中国报业, 2020(11)
- [9]融媒体时代J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研究[D]. 应良涛.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10]《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D]. 黄钟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