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胡文婷[1](2019)在《我国自贸试验区省份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哈肯模型》文中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频发,物流业和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也随之受限,反过来又影响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无法起到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创新增值业务,通过物流业与金融业的结合,不断开发创新金融产品,能有效改善企业融资困境,拓宽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发展道路,促进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创新物流和金融的服务类型,增加产业利润来源。自由贸易区是指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自由流动,通过促进商品、资本、人员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来实现成员国间优势的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在国际通用的自贸区背景下结合中国现状成立的集金融、投资、贸易、科创等领域的开放与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改革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驱动”不仅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对于有效解决物流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困境也大有裨益。且自贸试验区能够促进物流业由传统物流高速发展为现代物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自贸试验区对金融业的结构等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在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初期,数据等不完善的情况下,研究自贸试验区省份的物流与金融的发展,对于自贸试验区及自贸试验区所在省份的贸易、经济增长皆有重要意义。物流业与金融业作为宏观产业,二者的共同目标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是物流金融能够协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两者所共同存在的市场环境、政策背景及所共同面对的劳动要素需求和有相当程度重叠的信息资源,皆为二者协同的外在驱动力。在内在与外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物流业与金融业能够在宏观、微观及创新层面上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融合,达到协同效果,产生1+1>2的效果。本文有机的将自贸试验区、物流、金融三者结合在一起,建立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根据哈肯模型构建物流-金融复合系统,做出物流为序参量和金融为序参量的模型假设,利用软件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得出物流业为物流-金融复合系统的序参量,影响着金融业和整个复合系统的发展进程。最后根据模型得出11个建立了自贸试验区的省份(含直辖市)的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水平,其中广东省河南省协同度得分最高,得分最低的为辽宁省与福建省。根据测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各地区物流金融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和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梁建平[2](2018)在《基于AHP的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选址研究》文中提出努力提高现代物流水平,打造中国烟草物联网,将为“卷烟上水平”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重要支撑。于是,全国各大烟草公司在加强其物流系统建设,以增加烟草公司核心竞争力。物流中心是整个烟草物流系统的关键节点,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物流中心选址是战略问题,对烟草物流配送系统的运营具有长期的影响。因此,研究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烟草物流以及物流中心选址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物流中心选址的方法及其应用,并重点讲述了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接下来,本文结合福建省烟草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选址的目标、原则,并确定影响选址的八个因素。通过构建两个AHP递阶结构模型,对福建省烟草区域物流中心选址进行实证研究,分别确定龙岩市和厦门市作为西部山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区域物流中心的最优选址方案。最后,本文通过选址前后从经济效益提高角度、推动社会化物流角度等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符合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物流中心选址作为物流规划当中一个重要环节,该方法无论对现行体制下的中国烟草还是其他有同类需求的企业,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潘晓[3](2018)在《“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与福建省物流业相关的利好政策,明确支持福建省建设“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使福建省物流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在打造内陆省份出海新通道、辐射内陆、对接台湾、联通东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物流业则在“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面对经济新常态,立足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研究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于提升物流业整体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核心区的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福建省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如何抓住战略机遇,促进本省物流业发展。首先,总结和评述区域物流发展、物流业效率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物流业发展相关文献,明确本文研究思路。其次,从区域物流、物流效率评价以及物流战略管理三个方面阐述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再次,在概述福建省物流业现状基础上,采用多时期网络DEA模型,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物流业为决策单元,分析福建省物流业运行效率,明确其发展的不足之处。接着,采用灰色预测法与回归预测法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方法确定福建省物流需求。进而,基于物流业运行效率分析与物流需求预测,以“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战略为背景,运用SWOT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确定福建省物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思路。最后,从面向国内和面向国际两个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福建省物流业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战略下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梁志埠[4](2017)在《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视角》文中认为物流是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实践活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物流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向好、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从现实的实践来看,交通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基础和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近年来,交通物流服务市场逐步扩大开放,交通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的贡献率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现代交通物流的发展,政府的系统规划、引领和指导非常关键、作用明显。与沿海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相比,福建经济的发展离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还有很大差距,福建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规模,离交通运输现代化和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特别是当前福建省交通物流业还存在统筹规划不足、法规政策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企业规模偏小、效率低成本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物流业降本增效,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的现代物流交通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导福建现代交通物流等产业迅速成为支撑福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和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至关重要,也是考验福建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从政府公共服务角度出发,研究现代交通物流业的相关政策,从而推动福建交通物流业加快发展,是一个非常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从福建省交通物流业的政府主管部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的视野出发,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视角,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政策理论和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全面总结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从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制定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推动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促进福建省交通物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陈斌[5](2014)在《三明市梅列区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省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重要指标。三明市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当地发展重要产业导向,制定与梅列区规划相一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是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所在。本文以三明市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服务型政府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错位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和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对比归纳法,结合国内外在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方面的成果,系统阐述了现代服务业概念、特点、分类及政府在现代服务业中作用。在分析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目标,明确产业功能分区,着力发展重点产业项目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模式,提出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选择,最后分析加快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
于梦镌[6](2013)在《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发展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物流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次的高度,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被削弱。粮食物流“四散化”,即“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的作业形式因其在提高粮食物流效率、节约粮食物流费用、降低粮食物流损耗等诸多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成为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而福建省目前在粮食物流的作业过程中仍以传统的包粮方式为主,截止2012年,全省“四散化”作业比例仍在我国平均线以下,属于沿海省市中较为落后的地区。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粮食局于2007年正式出台了福建省“四散化”工程建设规划,即本文背景,其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散粮物流比例须达到50%以上,其中通过水运入闽(国内)的散粮物流比例达到80%,初步实现全省粮食物流“四散化”。但目前在工程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距离规划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为了与以散装物流为主的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目标接轨,促进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建设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而提升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及粮食产业综合竞争力,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大量参考文献,走访省粮食局各部门及福州中央粮库、泉州南岸官桥粮食城、厦门港招银港区,运用比较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的福建省粮食物流历年资料数据进行归类统计,从物流流量和流向角度分析福建省“四散化”工程的发展现状,提出现有的优势和两大重点问题,即未来工程目标物流量的超前预测和工程配套建设不足。针对此,本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根据工程量化指标比例预测福建省未来5年的散粮工程目标物流量和水路入闽散粮工程目标物流量,并进行拟合度检验。同时本文还提出包括建设主要散粮物流设施以及发展多种散粮运输方式在内的配套基础建设措施,以及由政府规划引导、技术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培育、人才队伍培养组成的措施实施保障,以进一步推进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的发展。
赵欢[7](2013)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同时还具备了其它省份所不可企及的对台交往的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近年来两岸以实现直接“三通”为代表的交流合作的全面推进,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与台湾地区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不容忽视的是,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各项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政策,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为代表的优惠政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却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联动、带动作用,这既与当地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有关,也与物流发展水平较低密不可分,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观念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直接造成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海峡西岸经济区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浙江、广东、江西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的地域经济综合体。由于福建在该区域内居主体地位,且港口主要集中在福建沿海地区,故此,本文主要从福建省港口物流的角度来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战略。具体来说,本文首先对与港口物流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直接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和间接相关外部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福州、厦门、湄洲湾三地港口物流发展状况来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行评述,接着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福建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的发展战略。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一方面能够通过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探讨进行其港口物流理论的完善以及充实,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其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物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以期港口物流发展真正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并对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从而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发展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庄莹[8](2013)在《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主要环节,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正在由传统的货物装卸、运输、仓储向综合物流中心角色转变。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形势下,国内外各大港口都加快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并将港口物流的快速、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保持港口竞争力、推动经济走向快速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以泉州港为例,泉州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港口资源,是泉州市及闽三角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连接海内外市场的重要支撑,是福建省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泉州市正在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充分发挥泉州东南沿海重要枢纽港的作用,逐步把泉州发展成以液体散货、外贸集装箱支线、内贸集装箱、滚装运输为主,集现代物流、装卸储运、运输组织、临港产业、综合服务等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本文首先对现代港口物流的概念进行阐释,接着对港口物流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对现代港口物流的特点、功能和发展意义进行说明,通过对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新加坡港等国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和香港港、上海港、深圳港等国内主要港口物流的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高度重视港口管理、全面合理统筹规划、做好港口物流服务、提高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构筑港口物流产业链等先进经验。尽管泉州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较快的发展,港口物流的发展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应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泉州港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制定了适合泉州港实际情况的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战略方针,并分别从八个方面提出发展泉州港口物流的具体策略。
王艺能[9](2012)在《基于海西发展要求的漳州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贯彻落实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伟大实践。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牢牢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新机遇,找准“十一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突破口,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省委八届十次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提出了福建省“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福建省发展的宏伟蓝图。这次会议省委首次提出着力发展厦漳泉大都市区,把漳州与福厦泉一并列入发展第一层面。在大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漳州市确定“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战略方针,中共漳州市委制定的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主要内容之一----“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支撑体系”特别强调重视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的探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漳州市的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还处于向其他物流产业发达城市学习的阶段,针对漳州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的研究基本空白。本文主要对城市物流的不同发展模式和漳州城市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综合性研究,在对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和物流发展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漳州的城市物流发展模式,针对性给出了促进漳州城市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郑培华[10](2012)在《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视角》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以及我国物流服务市场的扩大开放,福建省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严峻的考验。目前福建省物流行业存在多头管理、法规政策滞后、规划不完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效益和效率不高、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政府相关部门在如何振兴发展物流产业问题上难以拿出具体的措施。面对巨大的挑战,政府相关部门如何促进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如何提升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也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从政府公共服务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促进福建省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升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一个课题。本文运用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物流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汲取社会公共服务理论、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充分认识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以及管理等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从政府公务服务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深入分析了福建省第三方物流行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构建了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阐述了政府相关部门如何从政府公共服务角度出发,解决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外部及内部环境制约,对于提升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认为,福建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形成途径出发,并从物流资源整合、业务运作、服务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品牌塑造、营销能力等方面,对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积极引导,有效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构筑起有效的物流产业动态竞争机制。同时要求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合理、灵活依靠政府有利政策和措施摆脱自身的限制,加强企业核心资源和能力建设,提升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福建省物流产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与繁荣。
二、福建省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自贸试验区省份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哈肯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物流金融概念界定的研究 |
1.3.2 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的研究 |
1.3.3 物流金融模式发展的研究 |
1.3.4 物流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1.3.5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1.3.6 综述总结与评价 |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协同发展 |
2.1.2 自贸区与自贸试验区 |
2.1.3 物流业 |
2.1.4 物流金融业 |
2.2 自贸试验区的物流金融协同发展内在机理 |
2.2.1 区域内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自贸试验区与物流的关系 |
2.2.3 自贸试验区与金融的关系 |
2.2.4 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动力来源 |
2.3 物流-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发展逻辑 |
2.3.1 从宏观层面看 |
2.3.2 从微观层面看 |
2.3.3 从创新层面看 |
第三章 自贸试验区省份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3.1 哈肯模型简介 |
3.1.1 绝热近似原理 |
3.1.2 序参量运动方程 |
3.1.3 势函数的求解 |
3.1.4 模型的一般形式 |
3.2 基于哈肯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
3.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预处理 |
3.4 实证研究 |
3.4.1 模型构建 |
3.4.2 势函数求解 |
3.4.3 协同度得分与评价结果 |
第四章 自贸区省份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水平实证结果分析 |
4.1 物流为复合系统序参量的原因 |
4.1.1 从系统角度分析 |
4.1.2 物流业、金融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4.2 11 个省份物流、金融业发展现状和协同度得分高低原因 |
4.2.1 四个物流指标权重高的解释 |
4.2.2 各自贸试验区省份现状 |
4.3 对金融子系统权重较高指标的补充解释 |
第五章 提升物流金融协同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5.2 加大对专业人才投资力度 |
5.3 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实力,提高物流业产值 |
5.4 强化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提升金融业产值 |
5.5 健全法制法规建设 |
5.6 建立多方参与的物流金融平台,引入行业协会管理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附录 A 11个自贸区省份物流业原始数据 |
附录 B 11个自贸区省份金融业原始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AHP的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概述 |
2.1 有关烟草物流研究现状 |
2.1.1 烟草物流的内涵 |
2.1.2 烟草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
2.2 物流中心选址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AHP法概述 |
2.3.1 AHP法的概念 |
2.3.2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第三章 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选址因素分析 |
3.1 福建省烟草物流的发展现状 |
3.1.1 成品烟生产与销售概况 |
3.1.2 成品烟物流的现状 |
3.1.3 两个烟厂的成品烟物流现状 |
3.1.4 各县(市)公司物流现状 |
3.2 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选址的目标 |
3.3 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 |
3.4 选址因素的确定 |
第四章 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选址的确定 |
4.1 确定烟草物流中心辐射半径 |
4.2 确定福建烟草物流系统中物流中心数量 |
4.3 物流中心选址决策过程 |
4.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2 候选城市的确定 |
4.3.3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 |
4.3.4 构造判断矩阵 |
4.3.5 各层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4 选点方案的确定 |
4.4.1 西部山区区域物流中心选址的最佳方案 |
4.4.2 东南沿海地区区域物流中心选址的最佳方案 |
4.5 效果评价 |
4.5.1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 |
4.5.2 从推动社会化物流的角度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物流中心选址未来不确定性影响因素 |
5.3 将定量分析于定性分析相结合 |
5.4 AHP方法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福建省烟草物流规划调查问卷表 |
致谢 |
(3)“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区域物流发展研究 |
1.3.2 物流效率评价研究 |
1.3.3“海丝”战略下物流业发展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区域物流相关理论 |
2.1.1 区域物流的内涵 |
2.1.2 区域物流需求预测 |
2.1.3 区域物流网络构建 |
2.2 物流业效率评价相关理论 |
2.2.1 效率与物流业效率的概念 |
2.2.2 物流业效率评价方法 |
2.3 物流战略管理理论 |
2.3.1 物流战略管理概念及特点 |
2.3.2 物流战略分析方法简述 |
第三章 福建省物流业现状分析及运行效率评价 |
3.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1 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3.1.2 三次产业结构概况 |
3.2 物流业发展状况分析 |
3.2.1 物流产业规模增长概况 |
3.2.2 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概况 |
3.2.3 物流信息化建设概况 |
3.3 福建省物流业运行效率评价 |
3.3.1 多时期网络DEA模型概述 |
3.3.2 评价指标选取与样本选择 |
3.3.3 运行效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省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 |
4.1 福建省物流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物流需求分析 |
4.1.2 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2 福建省物流需求预测方法介绍 |
4.2.1 均值GM(1,1)预测法 |
4.2.2 回归分析法 |
4.2.3 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法 |
4.3 福建省物流需求预测 |
4.3.1 总货运量预测 |
4.3.2 水路与民航货运量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SWOT分析 |
5.1 SWOT定性分析 |
5.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5.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5.1.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
5.1.4 威胁分析(Threats) |
5.2 SWOT定量分析 |
5.2.1 确定内外部因素权重 |
5.2.2 评价内外部因素 |
5.2.3 量化分析SWOT坐标系 |
5.3 发展战略思路分析 |
5.3.1 面向国内 |
5.3.2 面向国际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建议 |
6.1 面向国内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1 优化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 |
6.1.2 加快战略性枢纽节点建设 |
6.1.3 推进多样化物流服务建设 |
6.1.4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
6.1.5 鼓励侨商参与“海丝”核心区物流建设 |
6.1.6 发展经济激发物流需求 |
6.2 面向国际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
6.2.2 投资“海丝”沿线物流枢纽 |
6.2.3 促进国际物流产业链整合 |
6.2.4 完善跨国物流信息平台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线 |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一、公共政策理论 |
二、公共服务理论 |
三、现代交通物流的界定 |
第二节 现代交通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
一、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
二、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三、培育刺激区域市场形成 |
四、服务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二章 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现状 |
一、公路运输 |
二、港口及水路运输 |
三、铁路运输 |
四、民用航空 |
五、邮政服务 |
第二节 交通物流市场主体发展现状 |
一、公路物流企业 |
二、港口物流企业 |
三、铁路物流企业 |
四、航空物流企业 |
五、邮政快递企业 |
第三节 交通物流对台合作现状 |
一、闽台直航物流 |
二、港口及水路运输 |
三、航空运输 |
四、邮政 |
第四节 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现状 |
一、政府公共信息平台 |
二、行业公共信息平台 |
三、企业信息平台 |
第三章 福建省交通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面临机遇 |
第一节 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 |
一、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相比差距较大 |
二、促进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不足 |
三、影响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的要素短板仍然突出 |
第二节 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现代交通物流发展意识还没完全树立起来 |
二、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导致政策支持相对薄弱 |
三、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无法支撑行业发展需要 |
四、交通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
五、交通物流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水平有待加强 |
第三节 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面临机遇 |
一、地理位置及港口资源优势 |
二、产业发展及物流需求优势 |
三、先试先行及政策扶持优势 |
四、闽台物流合作优势 |
第四章 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举措 |
第一节 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战略思路 |
一、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
二、培育交通物流市场主体 |
三、发展交通物流特色服务 |
四、促进闽台交通物流合作 |
五、推动交通物流信息化政府公共平台建设 |
第二节 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政策建议 |
一、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政府的引领推动作用 |
二、落实好用地扶持政策,推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
三、改革创新税收政策,降低交通物流企业生产成本 |
四、开拓多元渠道,解决交通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 |
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带动交通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性 |
六、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交通物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三明市梅列区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
三、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
四、政府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服务型政府理论 |
二、比较优势理论--错位发展理论 |
三、“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梅列区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一、专业市场发展现状 |
二、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
三、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四、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梅列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
第三节 明确产业功能分区 |
一、徐碧新城 |
二、三明城市物流园区 |
三、陈大生态文化产业园区 |
四、核心城区专业市场群 |
五、汽车综合服务群 |
六、楼宇经济群 |
第四节 着力发展重点产业项目 |
一、徐碧新城产业项目 |
二、三明城市物流园区产业项目 |
三、陈大生态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项目 |
四、核心城区专业市场群产业项目 |
五、汽车综合服务群产业项目 |
六、楼宇经济群产业项目 |
第四章 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遇 |
四、威胁 |
第二节 梅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 |
一、总体战略(SWOT矩阵战略模式) |
二、专业市场发展战略 |
三、物流业发展战略 |
四、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
五、楼宇经济发展战略 |
第五章 梅列区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策略 |
一、落实组织领导 |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三、加大资金扶持 |
四、加快重点人才培养 |
五、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
六、完善考核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发展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粮食物流 |
2.1.1 粮食物流的相关概念 |
2.1.2 粮食物流的主要特点 |
2.1.3 粮食物流基本要素 |
2.2 “四散化”的定位与意义 |
2.2.1 “四散化”的相关概念 |
2.2.2 “四散化”与流通现代化 |
2.2.3 发展“四散化”的意义 |
2.3 以物流量预测为主的工程决策依据 |
2.3.1 系统工程理论及以预测为主的工程决策依据意义 |
2.3.2 粮食物流量预测概念与特点 |
2.3.3 粮食物流量预测的方法 |
第三章 福建省“四散化”工程发展现状与重点问题 |
3.1 开展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的优势 |
3.1.1 政府高度重视 |
3.1.2 发展基础良好 |
3.1.3 创新技术普及 |
3.1.4 骨干企业成熟 |
3.2 “四散化”工程启动后粮食物流的流量与流向 |
3.2.1 福建省粮食物流总流量 |
3.2.2 跨省入闽(国内)的流量与流向 |
3.2.3 跨省出闽(国内)的流量与流向 |
3.2.4 福建省粮食进出口流量 |
3.3 “四散化”工程发展重点问题 |
3.3.1 工程目标物流量预测 |
3.3.2 工程配套基础建设 |
第四章 “四散化”工程目标物流量预测研究 |
4.1 预测基本原理与模型建立 |
4.1.1 基本单项预测模型 |
4.1.2 BP神经网络法 |
4.1.3 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
4.2 全省粮食物流量与入闽粮食物流量单项预测 |
4.2.1 灰色预测 |
4.2.2 指数平滑预测 |
4.2.3 回归分析预测 |
4.2.4 BP神经网络预测 |
4.3 全省粮食物流量与入闽粮食物流量非线性组合预测 |
4.4 “四散化”工程目标物流量预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四散化”工程配套建设及其保障措施 |
5.1 建设主要散粮物流设施 |
5.1.1 建设目标 |
5.1.2 总体布局规划 |
5.1.3 主要建设项目 |
5.2 发展多种散粮运输方式 |
5.2.1 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 |
5.2.2 水陆一体化散粮运输 |
5.3 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配套建设实施保障 |
5.3.1 政府规划引导 |
5.3.2 技术资金支持 |
5.3.3 龙头企业培育 |
5.3.4 人才队伍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粮食物流量预测模型的MATLAB编程实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物流的相关概念 |
1.2.2 国内外港口物流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港口物流概述 |
2.1.1 港口及其港口物流 |
2.1.2 港口物流的特点 |
2.1.3 港口物流的影响因素 |
2.2 海峡西岸经济区概述 |
2.2.1 “海峡西岸”之称溯源 |
2.2.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界定 |
2.2.3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协作关系 |
第三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评述 |
3.1 与港口物流业直接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
3.1.1 福建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
3.1.2 福建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3.2 与港口物流间接相关的外部市场发展状况 |
3.2.1 福建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
3.2.2 福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3.2.3 福建省商贸经济的繁荣 |
3.2.4 福建省外向型经济的拓展 |
3.3 福州、厦门、湄洲湾三地港口物流的发展 |
3.3.1 福州港 |
3.3.2 厦门港 |
3.3.3 湄洲湾港 |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
4.1 SWOT概述 |
4.2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
4.2.1 福建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Strength) |
4.2.2 福建港口物流发展的劣势(Weakness) |
4.2.3 福建港口物流发展的外部机遇(Opportunity) |
4.2.4 福建港口物流发展的外部威胁(Threat) |
4.3 福建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港口基础设施亟需更新,多式联运体系亟待完善 |
4.3.2 港口集约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
4.3.3 港口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深化 |
4.3.4 港口信息化建设滞后,尚未形成物流网络体系 |
4.3.5 福建港口间及其与腹地联系不紧密,缺乏物流战略联盟 |
4.3.6 港口集装箱运输建设滞后,集疏运条件不配套 |
4.3.7 现代港口城市物流管理理念淡薄,人才短缺 |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的发展战略 |
5.1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思想 |
5.1.1 全局的思想 |
5.1.2 长远的思想 |
5.2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原则 |
5.3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 |
5.4 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任务 |
5.4.1 构建多层次的港口物流网络体系 |
5.4.2 构建海峡两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5.4.3 港铁合作,延伸各港区的辐射范围 |
5.4.4 科学规划,实现各港口的合理布局 |
第六章 优化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的保障措施 |
6.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精益港口物流 |
6.2 建设以港口为中心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
6.3 构建物流网络体系,提升港口综合服务水平 |
6.4 整合资源,最大化利用岸线资源 |
6.5 升级服务功能,加强对台合作 |
6.6 拓展经济腹地,加强商贸物流合作 |
6.7 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培养物流人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现代港口物流的概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港口物流定义 |
2.1.2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
2.1.3 港口物流联盟 |
2.1.4 港口物流优化 |
2.1.5 港口物流预测 |
2.2 PEST 分析法 |
2.3 SWOT 分析法 |
第3章 现代港口物流的基本概况 |
3.1 现代港口物流的特点 |
3.2 现代港口物流的基本功能 |
3.3 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作用 |
3.3.1 提高港口服务水平 |
3.3.2 增加货物吞吐量 |
3.3.3 促进物流业经济的发展 |
3.3.4 加快临港产业经济的发展 |
3.3.5 增加社会就业 |
3.4 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启示 |
3.4.1 国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
3.4.2 国内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
3.4.3 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 |
第4章 泉州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
4.1 泉州港港口物流的基本现状 |
4.2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 PEST 分析 |
4.2.1 POLITICS 政治法律因素分析 |
4.2.2 ECONOMICS 经济因素分析 |
4.2.3 SOCIETY 社会因素分析 |
4.2.4 TECHNOLOGY 技术因素分析 |
4.3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 SWOT 分析 |
4.3.1 STRENGTHS 优势分析 |
4.3.2 WEAKNESS 劣势分析 |
4.3.3 OPPORTUNITY 机遇分析 |
4.3.4 THREAT 威胁分析 |
4.3.5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 SWOT 矩阵 |
第5章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
5.1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意义 |
5.1.1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要 |
5.1.2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5.1.3 提升港口地区竞争力的需要 |
5.1.4 加强港口与腹地的联系 |
5.2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基本原则 |
5.3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 |
5.4 泉州市港口物流发展预测 |
5.5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 |
5.5.1 错位发展战略 |
5.5.2 一体化战略 |
5.5.3 客户服务战略 |
5.5.4 人才兴港战略 |
第6章 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实施对策 |
6.1 转变经营理念,增强物流意识 |
6.2 发展港口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
6.3 调整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 |
6.4 加大科技投入,加大信息化建设 |
6.5 营造现代化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港口经济发展 |
6.6 加强人才培养,培育港口文化 |
6.7 发展特色物流,加强与临港合作 |
6.8 出台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海西发展要求的漳州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海西经济区 |
2.1.1 海西经济区的涵义 |
2.1.2 海西经济区的特征 |
2.2 现代物流理论概述 |
2.2.1 现代物流的内涵 |
2.2.2 物流的基本价值 |
2.2.3 物流基本分类 |
2.2.4 城市物流 |
第3章 城市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
3.1 基于运营规模的城市物流模式 |
3.2 基于城市不同条件下的城市物流模式 |
3.3 基于不同管理方式下的城市物流模式 |
第4章 漳州城市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漳州城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
4.1.2 城市物流企业发展提速,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
4.1.3 城市交通运输业初具规模,增长速度加快 |
4.1.4 城市物流服务市场潜力不断提升 |
4.2 漳州城市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城市物流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薄弱 |
4.2.2 城市物流发展战略缺乏整体性 |
4.2.3 城市物流市场亟待进一步发展 |
第5章 漳州城市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
5.1 漳州城市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
5.1.1 漳州港口物流发展管理模式分析 |
5.1.2 漳州港口物流发展运作模式分析 |
5.2 漳州城市物流发展模式实施运作分析 |
5.2.1 以港口物流园区为龙头,带动专业物流园区建设 |
5.2.2 以港口为窗口,以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中心 |
第6章 漳州城市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
6.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
6.2 加强区域物流合作,推进漳台物流企业对接 |
6.3 争取设立保税物流园区,发展国际物流业务 |
6.4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
6.5 加快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健全物流信息网络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结论与不足 |
7.1.1 主要研究结论 |
7.1.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7.1.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7.2 研究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10)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府公共服务 |
2.1.2 物流与第三方物流 |
2.1.3 第三方物流企业 |
2.1.4 核心竞争力 |
2.1.5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2.1.6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2.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理论 |
2.2.2 竞争战略理论 |
2.2.3 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理论 |
第三章 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经济环境 |
3.1.2 政治法律环境 |
3.1.3 社会技术环境 |
3.2 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能力分析 |
3.2.2 各类竞争对手优劣势分析 |
第四章 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1 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4.2 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2.1 设备设施与信息技术水平 |
4.2.2 物流经营管理机制与水平 |
4.2.3 物流服务与运营效率 |
4.2.4 核心竞争力状况分析 |
第五章 第三方物流行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5.1 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
5.1.1 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
5.1.2 第三方物流供给市场特征 |
5.1.3 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情况 |
5.1.4 福建省第三方物流发展环境 |
5.2 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第三方物流行业管理现状 |
5.4 第三方物流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解决第三方物流企业内外部环境制约的措施研究 |
6.1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理顺管理体制 |
6.2 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
6.3 加速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6.4 落实土地、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 |
6.5 健全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 |
6.6 突出对台第三方物流业发展 |
第七章 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7.1 提升物流资源整合能力 |
7.2 提升物流业务运作能力 |
7.3 提升物流服务创新能力 |
7.4 提升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7.5 提升物流品牌塑造能力 |
7.6 提升物流市场营销能力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福建省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自贸试验区省份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哈肯模型[D]. 胡文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2]基于AHP的福建省烟草物流中心选址研究[D]. 梁建平. 厦门大学, 2018(02)
- [3]“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D]. 潘晓. 福州大学, 2018(03)
- [4]福建省现代交通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视角[D]. 梁志埠.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1)
- [5]三明市梅列区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业策略研究[D]. 陈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 [6]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发展推进研究[D]. 于梦镌. 福州大学, 2013(09)
- [7]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赵欢. 福州大学, 2013(09)
- [8]泉州港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庄莹. 华侨大学, 2013(09)
- [9]基于海西发展要求的漳州城市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 王艺能. 华侨大学, 2012(06)
- [10]福建省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视角[D]. 郑培华. 长安大学, 2012(07)
标签:物流产业论文; 物流金融论文; 现代物流业论文;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