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静农曾是中共地下党员(论文文献综述)
祝帅[1](2020)在《台静农和他的书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静农,复姓澹台,后省作"台",字伯简,1903年生,安徽霍邱人,1922年起为北京大学旁听生,并参与"未名社",1927年起先后任教(职)于中法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青岛)、齐鲁大学、国立编译馆、四川(重庆)白沙师范学院等,1946年赴台,曾任台大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90年逝世于台北。文学史、书法史学者,小说家,书法家,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学术论着《静农论文集》《中国文学史》,散文集《龙坡杂文》及多种书法作品集和各类文章散篇行世。一、"人生实难,大道多歧"的心路历程"人生实难,大道多歧"是台静农晚年集古籍语以用来自
叶孝慎[2](2020)在《燃灯人之殇——说台静农研究中的空洞或盲点》文中研究说明以一批最新发现的原始文档,证明台静农的入党在1926年而非1930年左右;证明台静农的第二次被捕是因为潘漠华"住的地方是机关"不能暴露,只能说是寄宿在台静农寓所;证明台静农的第三次被捕是受范文澜牵连,范文澜的被捕又是因为国民党当局死追我党经费去向;完全是为了正本清源、去伪存真,用台静农研究中的补空洞、除盲点来彰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正道,只能是多一些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少一些哗众取宠、浅尝辄止。
程桂婷,范桂真[3](2018)在《陈漱渝学术年谱》文中指出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〇年,〇至九岁。陈漱渝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五日(闰六月初二)出生于重庆歌乐山中央产院,祖籍湖南长沙。一九四三年长沙失守前随外祖母王蔼慈回长沙,途遇日本兵清乡,险些丧命。后随母王希孟流离至湖南凤凰县,投奔外祖父王时泽。一九四五年初,入凤凰沱江镇中心小学就读。一九四六年初,随外祖父一家迁回长沙,随后转入长沙北区北正街的三一小学。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七年,十至十六岁。一九五一年初,入长沙解放中学(即雅礼
余巧英[4](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指明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周银银[5](2017)在《新时期以来文学史视域中的台静农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静农作为中国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家"中的佼佼者,被誉为"新文学的燃灯人"。鲁迅在1935年即对其小说创作予以高评,由于政治原因,此后几十年内台静农小说研究陷入僵局。新时期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改善,文学评论界对台静农的小说研究逐渐复苏,并进入繁荣阶段。研究成果大致呈现出这样的格局:从封闭到开放的整体研究、从单一到多元的专题研究、从印象批评到理性观照的文本研究、越界与融通的港台及海外研究。可以说,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深度均有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不足,如台静农与古典文学的渊源、抗战时期的小说研究、台静农的诗歌和小说的关系、"旷野"意象等,都是可以深掘的命题。
朱立东[6](2016)在《台静农早年为何三次入狱》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台静农即蜚声文坛,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乡土小说家,后被誉为"新文学的燃灯人"。他不仅是一位精研书画、擅长篆刻的书艺家,还是一位对文学、史学和哲学都有精博研究和独到见解的大学者,又是一位执教70余年、桃李盈门的教育家。可以说,他是集小说家、书画篆刻艺术家、文学评论家、诗人和教育家为一体的鸿学大儒,对两岸多个领域的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此外,台静农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人生
张耀杰[7](2008)在《评《鲁迅爱过的人》》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学者蔡登山是和我一起在台湾《传记文学》发表文章的文友,我在《传记文学》陆续读过他许多人物传记,印象中颇有周作人小品文的神韵和质感。只是他研究鲁迅即周树人的文章,此前我从
王小平[8](2007)在《跨海知识分子个案研究 ——以许寿裳、黎烈文、台静农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1945年台湾光复后成立了行政长官公署。在陈仪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重编措施,其中重要的参与机构有宣传委员会、台湾省编译馆、国语推行委员会等,光复初期渡海来台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参与到战后台湾的新文化建设中,与行政长官公署之间既相互配合又有所分歧,这主要体现在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上,如关于“中国化”和“启蒙化”之间的关系,五四新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等,并由此引发了文化界一系列的论争,从而也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某些深层次思考,并孕育着台湾新文化发展的多种走向。在这一过程中,跨海知识分子的种种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许寿裳、黎烈文、台静农三位知识分子早年都曾与鲁迅有着密切的交往,在他们身上有着比较集中的五四新文化精神的体现,那就是关注现实、不断反抗威权体制、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文化精神。在共同的文化理想之外,由于他们个人背景、经历的不同,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别。尽管他们参与战后台湾新文学、文化建设的方式不同,但对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承传却是同样的。其中,许寿裳是具有着明显“广场型”知识分子特征的,在台湾担任编译馆馆长及台大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期间,除了配合台湾行政长官公署进行文化建设之外,许寿裳还积极宣传鲁迅,在他的推动下台湾兴起了宣传鲁迅的风潮;而黎烈文和台静农则选择了以大学为安身立命之所在,埋头于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对于外界事务则很少关注,相对于此前在大陆时期的活动有着一定的转向。尽管两种方式有着很大差别,但却同样对台湾文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三位知识分子的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四新文化精神的脉络在海峡对岸的承传之一种。
车守同[9](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认为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商金林[10](2002)在《以小说参与时代的批评和变革——论台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 2 0年代 ,台静农以他特有的乡土小说蜚声文坛。他是在鲁迅的引导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 ,以小说参与时代的批评和变革。台静农描写故乡大别山山麓叶家集镇上的“生与死”的短篇集《地之子》 ,以及讴歌“时代先驱们”的短篇集《建塔者》 ,均受到鲁迅的赞美 ,在我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台静农曾是中共地下党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静农曾是中共地下党员(论文提纲范文)
(1)台静农和他的书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生实难,大道多歧”的心路历程 |
二、碑学与职业书家研究 |
三、帖学与名家个案研究 |
四、夹杂于杂文写作中的书法批评 |
结语 |
台静农主要书法着述: |
(2)燃灯人之殇——说台静农研究中的空洞或盲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约在1926年一度入党,但不久即退出 |
二、为了“拖延一点时间,机关即可转移” |
三、“这次被捕是因与范文澜走得太近而受牵连” |
(3)陈漱渝学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〇年, 〇至九岁。 |
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七年, 十至十六岁。 |
一九五八年, 十七岁。 |
一九五九年, 十八岁。 |
一九六一年, 二十岁。 |
一九六二年, 二十一岁。 |
一九六三年, 二十二岁。 |
一九六五年, 二十四岁。 |
一九六六年, 二十五岁。 |
一九七三年, 三十二岁。 |
一九七五年, 三十四岁。 |
一九七六年, 三十五岁。 |
一九七七年, 三十六岁。 |
一九七八年, 三十七岁。 |
一九七九年, 三十八岁。 |
一九八〇年, 三十九岁。 |
一九八一年, 四十岁。 |
一九八二年, 四十一岁。 |
一九八三年, 四十二岁。 |
一九八四年, 四十三岁。 |
一九八五年, 四十四岁。 |
一九八六年, 四十五岁。 |
一九八七年, 四十六岁。 |
一九八八年, 四十七岁。 |
一九八九年, 四十八岁。 |
一九九〇年, 四十九岁。 |
一九九一年, 五十岁。 |
一九九二年, 五十一岁。 |
一九九三年, 五十二岁。 |
一九九四年, 五十三岁。 |
一九九五年, 五十四岁。 |
一九九六年, 五十五岁。 |
一九九七年, 五十六岁。 |
一九九八年, 五十七岁。 |
一九九九年, 五十八岁。 |
二〇〇〇年, 五十九岁。 |
二〇〇一年, 六十岁。 |
二〇〇二年, 六十一岁。 |
二〇〇三年, 六十二岁。 |
二〇〇四年, 六十三岁。 |
二〇〇五年, 六十四岁。 |
二〇〇六年, 六十五岁。 |
二〇〇七年, 六十六岁。 |
二〇〇八年, 六十七岁。 |
二〇〇九年, 六十八岁。 |
二〇一〇年, 六十九岁。 |
二〇一一年, 七十岁。 |
二〇一二年, 七十一岁 |
二〇一三年, 七十二岁。 |
二〇一四年, 七十三岁。 |
二〇一五年, 七十四岁。 |
二〇一六年, 七十五岁。 |
二〇一七年, 七十六岁。 |
二〇一八年, 七十七岁。 |
(4)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
小结 |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6)台静农早年为何三次入狱(论文提纲范文)
一、1928年4月7日,第一次入狱 |
二、1932年12月12日,第二次入狱 |
三、1934年7月26日,第三次入狱 |
(7)评《鲁迅爱过的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好爱情与事实重婚 |
二、台静农的真实身份 |
三、蔡着之缺憾 |
(8)跨海知识分子个案研究 ——以许寿裳、黎烈文、台静农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文摘 |
绪论:跨海知识分子命题的产生 |
第一章 光复前后的台湾社会图景 |
第一节.陈仪行政长官公署的文化政策 |
第二节."二二八"前后的台湾文化界 |
第三节.从一场论争谈起 |
第四节.三个人的一九四六 |
第二章 许寿裳——启蒙者的坚守 |
第一节.平生风义兼师友 |
第二节.徘徊在体制边缘的知识分子 |
第三节.建设"新台湾"的努力 |
第四节.在两种启蒙之间 |
第三章 黎烈文——"文化人"的岗位 |
第一节.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由谈" |
第二节.转战永安——另一个阵地 |
第三节.到台湾后的困境 |
第四节.知识分子的"胜业" |
第四章 台静农——古典文化辉光下的现代知识分子 |
第一节.作为一种传统的北大国学门 |
第二节.从《地之子》到《白沙草》的转变 |
第三节.台大岁月 |
第四节.学术承传与书艺人生 |
第五章 跨海知识分子的选择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跨海知识分子与鲁迅传播 |
第二节 跨海知识分子与台大校园 |
第三节.跨海知识分子的文化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现状分析。 二、论文选题说明。 三、论文取材说明。 四、研究思路。 五、附带说明。 第一章 |
数点梅花天地心 |
(启蒙时代) 第一节 |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第二节 |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第三节 |
鲁迅的影响。 第四节 |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第五节 |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第二章 |
山河破碎风飘絮 |
(抗战播迁) 第一节 |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第二节 |
艰难岁月。 第三节 |
胜利复员。 第三章 |
便下襄阳向洛阳 |
(台湾光复) 第一节 |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第二节 |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第三节 |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第四节 |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第五节 |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第六节 |
乔大壮其人。 第四章 |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第一节 |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第二节 |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第三节 |
安定建设的开始。 第四节 |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第五节 |
记忆上的错误。 第六节 |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第七节 |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第八节 |
官方观点的鲁迅。 第五章 |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第一节 |
台先生的文风。 第二节 |
酒与人生。 第三节 |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四节 |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第五节 |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节 |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第六章 |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第一节 |
两岸通信的经过。 第二节 |
大陆亲友的讯息。 第三节 |
前后去世。 第四节 |
回到故土。 第五节 |
安贫乐道。 第六节 |
中国结台湾情。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
(10)以小说参与时代的批评和变革——论台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台静农曾是中共地下党员(论文参考文献)
- [1]台静农和他的书法史研究[J]. 祝帅. 美术观察, 2020(08)
- [2]燃灯人之殇——说台静农研究中的空洞或盲点[J]. 叶孝慎. 现代中文学刊, 2020(02)
- [3]陈漱渝学术年谱[J]. 程桂婷,范桂真. 东吴学术, 2018(03)
- [4]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5]新时期以来文学史视域中的台静农小说研究[J]. 周银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6]台静农早年为何三次入狱[J]. 朱立东. 鲁迅研究月刊, 2016(05)
- [7]评《鲁迅爱过的人》[J]. 张耀杰.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8(05)
- [8]跨海知识分子个案研究 ——以许寿裳、黎烈文、台静农为中心的考察[D]. 王小平. 复旦大学, 2007(06)
- [9]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以小说参与时代的批评和变革——论台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J]. 商金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