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教育的多维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峰,王炜[1](2021)在《在线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质量影响因素:以学习者书评质量分析为例》文中提出知识共享是在线学习社区学习者知识获取、在线交流和知识创造的重要前提,但是难以发现在线学习社区知识共享质量的系统影响因素。为此以豆瓣在线阅读社区为例,利用自编R语言程序抓取了5523位用户的有效信息,使用Stata对数据进行了负二项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常去小组"对知识共享质量具有显着的"折衷效应","在听的音乐"之外的其它指标变量具有显着的"双刃剑"效应。单维因素分析显示,社会资本、知识水平、自我表露和学习动机对知识共享质量的影响,不仅各自指标变量差异显着,而且对不同程度的知识共享质量存在显着的"双刃剑"效应。多维因素分析中只有学习动机对知识共享质量不具有"双刃剑"效应。为了消解"双刃剑"效应,聚力提升知识共享质量,在线学习社区需要构建协同学习共同体,创建协作聚合知识圈,开发指向高质量的多维评价制度,建立同书异构的多态化学习资源支持。
刘晓媛[2](2021)在《S市CH区老年归侨相对贫困多维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于欢[3](2021)在《步憩行为视角下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提质发展进程,城市发展模式由扩张建设转向了对建成环境的精细化存量更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直以来被忽视甚至被暴力清除的城市中的非正规空间得到了学者们特别的关注。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正是城市非正规性的集中体现,在街道中生活的人们不断影响并改造着街道空间,诸如破墙开店、摆摊、私自搭建等非正规行为作用于街道之上,使街道出现了正规规划秩序之外的非正规化现象,这一过程就是街道的非正规演变,这样的街道就称为非正规性街道。非正规性街道是城市发展与人们自发创造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城市更新中极具价值的一环,它为人们提供便捷的购物渠道与富有烟火的场所氛围,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本文立足于居民步憩行为,以探寻非正规性生成逻辑为切入点,通过对非正规性街道界面演变机制的梳理及实证调研,以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方式,探索街道中人群行为、需求与现状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最大可能消弭非正规性街道负面影响的同时,彰显其正向作用,为相应的非正规性街道环境品质提升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参考。首先,在课题相关的背景下做基础资料搜集与整理,对研究概念涉及的相关基础进行梳理以获得理论支撑,界定出本文所关注的步憩行为与非正规性街道的概念,并明确了对非正规性街道界面进行多维划分的必要性。然后对多维界面要素进行定性推导,从非正规性街道的生成逻辑入手,探究界面演进的内在动因以及其所呈现的外部效应,进一步总结界面范畴及特性,根据以上的定性推导,划分出多维界面的三个维度,为下一步的定量研究打下基础。接下来寻找适合的地段展开定量调研,对街道中的人群基本信息进行调查与记录,使用图示法、摄像等方式记录并分析非正规街道多维度界面要素对居民行为的影响,并通过SPSS数理分析手段进行量化,意在找出界面中对人群活动有促进及抑制的要素,从而在后续章节中有针对性的提出界面提升策略。研究发现街道长度、界面密度、店面密度、座椅密度、灰空间、第三场所密度等要素均与人群步憩行为相关,因而根据非正规性街道特点,提出具体的多维界面提升策略,对于推动既有街区的非正规性街道良性更新、城市风貌的永续留存、发挥城市规划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有一定的意义。
阿木古楞[4](2021)在《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家庭牧户贫困研究》文中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一要务,也是中国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实施扶贫项目的关键少数民族地区。同时,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导致该地区贫困问题显着。因此,探究内蒙古草原家庭牧户贫困现状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多维贫困、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视角,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404个家庭牧户进行入户调查,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评估家庭牧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并全面分析其致贫驱动因素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内蒙古典型草原牧区精准扶贫开发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家庭牧户收入贫困发生率为4.21%,而健康、教育及水等方面贫困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0.25%、45.3%和41.09%,说明内蒙古典型草原家庭牧户贫困的主导因素不是收入贫困,而是生活贫困和健康贫困。家庭牧户多维贫困发生率为36%,表示有36%的家庭牧户至少在3项贫困指标上存在贫困,反映了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地区多维贫困现象比较普遍;但研究区多维贫困指数为0.056,平均剥夺份额为0.0396,表明该地区多维贫困程度较低。2、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家庭中的学生数量与多维贫困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户主教育程度、牧户草场面积、年均降水量与多维贫困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家庭牧户经营方式对多维贫困具有显着影响,而社区相关因素对牧户多维贫困的影响较弱。3、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家庭牧户草场放牧强度与多维贫困之间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家庭牧户的贫困程度在降低,也就是说家庭牧户降低贫困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增加放牧强度,贫困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压力。4、为提升扶贫成效,有效解决牧区多维贫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教育扶贫体系,加强畜牧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增强牧户自主脱贫能力;(2)完善健康扶贫政策,精准施策牧区养老保险体系,降低子女养老压力并保障牧区老年生活质量;(3)加快推进电商等营销新模式,拓展草原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牧业产品经济效益和牧户非牧业收入;(4)科学调节牧区经营方式,增加草畜平衡奖补力度;(5)发掘供水新技术,保障牧区人畜饮水安全。
李雅丽[5](2021)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若干尚未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民通过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公平、正义且有效地保障社会公民的社会福利便是其中当务之急。相较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区域与城乡间在社会发展中仍表现为非平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缩小区域与城乡间的差距在学术界与在实践中都备受瞩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公共事业的目标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探索和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层面的差距问题能有效推动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环境、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建设,还能切实保障全体社会居民对生存与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民众平等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从区域与城乡两个维度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通过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实证研究,增强论文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契合度,能有效正视省际间,区域间以及城乡间供给规模、质量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区域与城乡间的均衡发展,缓解和消除当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研究主旨是在客观评价研究期间内,以区域与城乡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机制,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供给水平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水平及收敛情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进行测度,以双对象实证分析差距形成原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双目标的系统性财政对策与建议。首先,阐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研究意义。搜集和整理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机制的评价以及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与成因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提出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通过对其研究紧密相关的内涵以及外延进行界定,并重点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通过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征具体化的通过区域禀赋差距、城乡二元体的视角分别和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间的机制分析,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理。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阐述,从社会公正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演变的三大理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产生的天然逻辑、根本目的与实现的客观机制进行理论阐释。通过对财政分权机制、财政自给能力以及转移支付三大财政因素的财政机理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的作用。再次,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及收敛性进行分析。其中,按照区域、城乡的目标属性与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在全国31省市2011—2018年、30省市2015—2018年,分别设定27、41个具体指标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指标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通过变异系数与熵值法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分别进行测度,衡量区域与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同时运用Arc GIS 10.2软件对指数进行时空动态展示。通过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一般收敛与空间收敛分析,其收敛性检验表明:从整体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收敛系数均为负值,统计指标都显着,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趋势。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结果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水平均呈现不断缩小的收敛态势,且这三大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收敛速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较大的中西部要快于其区域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并最终趋向于均等的水平。然后,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第一,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分析;拓展分析运用动态空间模型比较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我国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得出人均财政支出占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再通过对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说明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中—西部地区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边际贡献显着高于东部地区;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财政分权支出度、人均中央净补助、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以及城市人口密度对交通运输类的“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积极影响明显高于教育、卫生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类的“社会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通过空间系数检验,财政分权支出度、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的关系显着为负,而财政分权支出度与财政自给率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完全相反。通过加入东—中—西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后,研究发现相较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更倾向于“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拓展分析为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对我国28个省内涵盖5754户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Logit分层法动态分析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方向与作用力度。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城乡经济差距、人均中央净补助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城乡经济差距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大,而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以及财政自给率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的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系数显着为负,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公共转移支付对农村家庭不论处于多维贫困还是收入贫困状态均有显着的减贫效应,对改善长期多维贫困模型的效应较长期收入贫困模型更显着。另外,还测算了三个考察年度农村家庭对教育和健康两类公共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并检验了随着家庭对教育和健康的需求的提升条件下,公共转移支付是否对改善我国家庭长期贫困状态具有加强效应。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每单位家庭获得公共转移支付对改善其长期多维贫困与长期收入贫困的效应是显着的,且要大于未考虑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下的效应。最后,从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与具体性财政政策系统性地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科学划分与平衡各级政府支出行为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的供给有效性,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以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改革财政体制为减差效应扫清障碍,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通过各层面间财政对策运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新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内容,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多方博弈角度通过财政、经济、社会多个层面探索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问题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从区域与城乡层面涵盖的类别较为齐全,为厘清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别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并探究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因与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与城乡层面较为全面的分析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效应的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财政对策。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采用了从区域到城乡的双层面研究视角。现有文献中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针对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不同属性与特性,全面分析其在基本公共服务研究领域中的共性与个性,以共性角度分析在财政体制因素下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以个性研究视角分别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缩小区域差距效应、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对缩小城乡差距效应进一步探究其影响,以期全阈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第三,将基础与拓展模型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问题的两阶段实证研究。本文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别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基础性研究,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点与属性,分别运用空间动态计量模型与Logit分层模型进行拓展性实证分析。因此,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影响的财政机制,在研究方法层面也有一定的创新。
刘宗琴[6](2021)在《翼动之困:社会支持视角下的合肥市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人类的基本社会活动,受教育权更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之一。但特殊儿童因自身障碍在沟通与交往、生活与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这不仅影响其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而且限制了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随班就读作为保障特殊儿童接受普通教育的基础措施,从早期的探索到发展为教育政策,从普通学校拒绝特殊儿童到提出“全覆盖、零拒绝”的入学要求,现今更是逐渐探索引入社会工作力量帮扶特殊学生等多方联动策略。可见,随班就读不单需要特殊学生处于普校环境,也要通过各种辅助手段保证这一措施高效落实。在当前随班就读“入学难”“融合难”的现实问题下,为发展特殊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建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本文依托社会支持理论开展研究,运用参与式观察法以及访谈法研究随班就读情况,分析其社会支持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政策发展状况不同,特殊儿童群体庞大,不同省市都开展了颇具在地化色彩的探索。本研究借助在家长支援中心实习实训的经历进行实地调研,以合肥市CY机构的孤独症儿童及其相关支持者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采用改编的调查问卷和自编的访谈提纲,发现孤独症儿童的随班就读普遍存在社会支持缺乏,他们的入学就读缺乏政策支持、社区生活缺乏包容接纳、学校教育缺乏专业支持、家庭缺乏情感支持,社会关系较为封闭等。综合来看,针对这些挑战,有必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创建社区融合文化,引入社工参与随班就读,加强普校师资的建设,注重家庭社会工作的专业支持。通过社会工作介入随班就读支持体系建设,建构多维协同机制,有助于加强政策取向、支持体系的多维性,建立人才培养的多维体系和社工专业素养的多维支持,从而完善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促进社会接纳与教育改善。
刘烁[7](2021)在《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统计研究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取得决定性成就,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民生保障依然存在短板,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仍需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目标,因此农民工问题亟需解决。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较上年增长1.9%,虽然进城农民工群体通过努力提高了收入水平,但却很可能出现融入城市困难,陷入多维贫困的可能,基于此,本文以进城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融合视角对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进行统计研究,以便了解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现状,为治理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社会融合视角下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识别体系构建。主要根据多维贫困以及社会融合概念及相关理论,结合现有对农民工多维贫困以及社会融合测度指标的选取,从个人视角出发,构建主客观相结合,包含了教育、保障、居住、社会融合且社会融合维度包含了社会适应、结构融合、身份认同的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识别体系。2)多维贫困及多维贫困不平等实证测度。采用修正FGT指数、FGT拓展指数及分离不平等指数对全国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强度及多维贫困不平等进行测度并分解,对比了进城农民工性别、代际、不同年代性别和不同性别年代间的多维贫困及多维贫困不平等差异及来源,将区域差异不平等按照空间、结构进行分解;采用核密度和??、收敛方法分析了省际多维贫困的动态收敛性,最后从收入、消费、多维贫困联合视角对农民工贫困特征进一步分类,采用CSPI指数对多维贫困不平等进一步测度。3)多维贫困影响因素研究。按照个人、外部环境、家庭因素对多维贫困影响的重要性和异质性的研究思路展开测度和分析,并探讨了对多维贫困不平等的影响,从而得出具体扶贫路径,为精准扶贫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较2013年相比,我国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强度均有所增长,0<k<0.3的贫困群体的贫困缺口及不平等相对较大,而k?0.3的贫困群体以及极度贫困群体多维贫困广度更大;由分解结果,提高技能培训、教育满意度、工伤、养老保障、居住面积、结构融合以及身份认同贡献率较高;多维贫困强度的增长主要由于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深度的增长。2)女性多维贫困及分离不平等程度大于男性,老一代多维贫困及分离不平等水平大于新一代;由多维贫困及多维贫困不平等指数分解,性别、代际间表现出不同的贫困特征,女性在居住和社会融合维度不平等贡献率较大,老一代在教育以及保障维度不平等高于新一代。3)我国多维贫困水平西部较大,而中部较小,不平等水平具有逐年增大趋势;由空间分解结果,大部分来源于区域内,西部地区不平等水平始终较高,由不平等分解结果,教育维度是全国以及区域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多维贫困水平东部地区各省份发展差异较大,西部改善较小,全国省际总体差异具有缩小趋势。4)收入贫困以及收入消费贫困与多维贫困各个指标间关联性较弱。我国多维福利滞后型贫困发生率较大,其次为福利同步型贫困,东、中、西地区贫困率较大的均是收入多维滞后型。5)流动类型、居住时长、是否上网、有无就业合同、工作满意程度以及政府得分和城乡公平对多维贫困的影响相对重要,对不同多维贫困程度以及对收入、消费、多维贫困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性;女性多维贫困大于男性以及新一代多维贫困小于老一代主要源于社会机遇不同;工作能力低、机会不平等、父代和自身家庭资源匮乏是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有:1)研究视角创新。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融合视角构建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识别体系,并结合时代特征,与以往研究相比,在指标选取上更加强调了主观贫困的重要性。2)研究内容创新。本文在多维贫困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了多维贫困不平等,并从性别、代际、区域差异的角度对多维贫困不平等进行测度,对不平等的来源进行分解并测度了不平等影响因素。3)研究方法创新:从审查剥夺得分出发,以下界k为基准,测算了多维贫困深度、强度并对其进行分解,采用分离不平等测度方法,将其按照组间以及组内的分解方式进行空间分解,采用方差分解的办法测度其不平等的结构来源。
宋颜群[8](2021)在《相对贫困视角下财政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些年逐渐形成了以政府扶贫为主、其他部门联合扶贫的多方扶贫格局。从扶贫资金来源上看,中国的扶贫资金分为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等,财政资金是众多扶贫资金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形式,这也表明了中国扶贫工作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财政扶贫成为中国政府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财政扶贫政策一方面直接给予贫困人口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或给予贫困地区一定数量的财政扶贫资金,以期直接提升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进而解决贫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补助、技能培训、文化下乡等途径提升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和脱贫志向进而解决贫困问题。可见,财政扶贫政策不仅包含直接财政扶贫政策,还包含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直接财政扶贫政策与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直接财政扶贫政策主要发挥“输血”功能,间接财政扶贫政策主要发挥“造血”功能。鉴于财政扶贫在消除贫困上的重要作用以及两种政策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发挥功能的不同,本文将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探讨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情况,厘清直接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解决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提出财政扶贫政策优化路径。本文的相关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贫困和财政扶贫的相关理论,还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采用数理推导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宏微观数据对我国财政扶贫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首先构建财政扶贫政策影响相对贫困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直接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影响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厘清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机理。其次,本文对中国的相对贫困以及财政扶贫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再次,论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直接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论文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讨论了财政扶贫的政策优化问题,并提出了改善财政扶贫效果的具体政策建议,以期解决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目标、研究内容以及论文的创新。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文主要从相对贫困和财政扶贫政策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对相对贫困而言,本文对贫困的内涵和测度进行了相关回顾。对财政扶贫而言,本文从直接财政扶贫政策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两个方面对财政扶贫的减贫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三章是财政扶贫政策减贫理论分析。直接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最终目的相同,但作用机制却存在差异。直接财政扶贫政策直接作用于个体收入从而达到减贫目的,但间接财政扶贫政策则通过影响个体的志向水平和脱贫能力来解决贫困问题,同时两者还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对收入水平不同的个体进行补助以及不同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都会影响最终的减贫效果;瞄准偏误对政府转移支付的减贫效果产生负向影响。本文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构建间接财政扶贫政策减贫理论模型,模型中涉及人力资本、志向水平(努力程度)、家庭教育支出等变量,志向水平是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财政扶志政策旨在提升子代的努力程度,进而提升子代的人力资本和收入水平,财政扶智政策旨在通过教育补助提升家庭教育支出,进而提升子代的人力资本和收入水平,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可能会对财政扶贫政策减贫效果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志向水平和家庭教育支出均会影响子代人力资本,初始人力资本水平低的家庭不愿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这将造成代际贫困;不管是否包含外生冲击,财政扶志政策(提高努力程度)和财政扶智政策(提供教育补贴)均能起到减贫作用,只是财政扶智政策的减贫效应大于财政扶志政策的减贫效应,且财政扶志扶智政策的联合减贫效应优于两者单独作用下的减贫结果;与不含外生冲击相比,含外生冲击情况下需要更强的财政扶志扶智政策才能发挥减贫作用。第四章是典型化事实分析。本文使用现有宏微观调查数据库对中国的相对贫困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扶贫办等部门的扶贫资料整理了财政扶贫现状。结果发现:中国的相对贫困现状较为严重,两级分化现象也较为严重;从城乡和东中西部来看,城镇地区的相对贫困率大体上低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的相对贫困率大体上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省份层面来看,不同省份的相对贫困率存在异质性,经济发达省份的相对贫困率大体上较低,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相对贫困率大体上较高。中国财政扶贫资金规模近些年稳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在不同省份的分配存在差异,不同类别的财政扶贫资金数额也存在差异,中国政府近些年逐渐重视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这为脱贫成果可持续提供了重要保障。尽管中国财政扶贫政策近些年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财政扶贫政策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诸如财政扶贫资金存在瞄准偏差、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分散、财政资金扶贫绩效有待提升等等。第五章是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分析政府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扶贫效率以及财政资金扶贫绩效。本文的扶贫效率从微观层面展开,涉及政府转移支付的瞄准效率和减贫效率等指标,而扶贫绩效则从宏观层面展开,主要使用数据包络方法(DEA)估算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是否达到有效率状态以及效率动态演化趋势。政府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瞄准方式影响减贫效应;与等比例分配方式相比,等额资金分配方式的减贫效应更大;随着贫困线的上升,特困户补助和五保的减贫效应先上升后下降。政府转移支付的扶贫效率结果显示:五保、低保、特困户补助和失业救济的瞄准效率和减贫效率相对更高,将养老金看作市场收入结果变化不大;各项政府转移支付在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瞄准效率和减贫效率存在差别。财政资金的扶贫绩效结果显示:财政资金扶贫绩效在近些年整体上呈现出递增趋势,但扶贫绩效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扶贫绩效相对更高;不同省份的扶贫绩效和扶贫绩效增长速度差异较大,个别省份的扶贫绩效亟须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可促进扶贫绩效提升,基尼系数对扶贫绩效的影响为负。第六章是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财政扶志政策紧迫性(囿于财政扶志政策数据的缺乏,本文无法直接实证研究财政扶志政策的增志效应)、财政扶智政策的增智效应以及财政扶志扶智政策的合力作用。财政扶志政策的紧迫性结果表明:中国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邻里效应和福利依赖现象;贫困存在邻里效应且贫困环境对个体志向水平的影响显着为负,志向水平和努力程度也存在邻里效应,志向水平和努力程度对收入带来负向影响;获得转移支付的家庭子女志向水平更低;以上结果表明财政扶志政策亟须实施。财政扶智政策的增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扶智政策(财政教育支出)可显着提高个体学历水平,财政教育支出对个体学历的作用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财政扶智政策对高收入群体的学历影响较显着,对极低收入群体的学历影响不显着。财政扶志扶智政策的合力作用显示,个体志向水平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为正,个体志向水平通过学习时间(努力程度)影响学业成绩,以上结果表明财政扶志政策能够促进财政扶智政策的实施效果。第七章是直接财政扶贫政策与间接财政扶贫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财政扶贫政策的优化。给予家户过度的政府转移支付可能会带来福利依赖现象的发生,财政扶贫资金带来的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对个体人力资本产生外溢效应,个体人力资本和志向水平反过来影响政府转移支付的减贫效果。本文从财政扶贫瞄准优化、财政扶贫支出结构优化和其他公共政策配套统筹三方面阐述了财政扶贫政策的优化路径。第八章是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第七章的财政扶贫政策优化与第八章的政策建议不同,财政扶贫政策优化主要是指财政扶贫政策本身,想要提升财政扶贫政策减贫效果,首先应当提高政策的瞄准效率,其次应当合理分配财政扶贫资金,最后还应当使得其他公共政策与财政扶贫政策相互配套。而政策建议则主要根据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提升减贫效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三点。首先,本文构建财政扶贫政策减贫的理论模型。以往财政扶贫的相关研究主要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鲜有学者构建财政扶贫政策减少相对贫困的理论模型、分析财政扶贫政策减贫的主要机理,尤其是财政扶志扶智政策影响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本文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将志向水平纳入人力资本累积方程,设计财政扶志扶智政策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并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直接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从理论上比较两种政策的减贫效果差异,研究方法较为科学。其次,本文研究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和扶贫效率。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也即财政扶贫政策是否能够减少贫困,很少有学者关注财政扶贫政策的效率问题。本文系统研究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情况,剖析财政扶贫的各个方面,为财政扶贫工作提供实践指导。最后,本文关注直接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直接财政扶贫政策(政府转移支付等)的减贫效果,鲜有学者研究间接财政扶贫政策(财政扶志扶智政策)的减贫效果,更少有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财政扶志扶智政策以及直接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相互作用。
韩祎祎[9](2021)在《我国城市青年贫困的多维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到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已全部消除。但同时城市贫困问题逐渐突显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在之前很长的时间内,国内普遍认为贫困为一种农村特有现象,将扶贫工作的重心集中于农村地区,农村扶贫资源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脱贫制度日臻完善。与此相对,我国关于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与测度仍处于初步阶段,各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其中,城市贫困青年作为一个特殊的贫困群体,在群体特征、贫困表象、贫困致因等方面都逐渐引起关注,测度城市青年贫困并探寻贫困致因及治理策略迫在眉睫。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MPI指数,并结合我国城市青年实际情况与数据的可获得性,筛选与添加指标,最终选取个人收入、知识与能力、就业质量、社会参与、家庭支持5个维度的11个指标,构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使用等权重法设置维度和指标权重。从总体与各维度指标入手,进行样本描述性统计;然后采用A-F双重临界值法,利用CFPS2016年与2018年的数据计算多维贫困指数,以此了解我国城市青年贫困的动态变化情况。按地区、指标进行分解,探究我国各地区城市青年贫困情况的差异以及各项指标对城市青年多维贫困的贡献率;最后从个人、家庭以及社区三个层面入手,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导致城市青年多维贫困发生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虽然2018年城市青年贫困情况有所改善,但总体上城市青年多维贫困情况仍较为严峻,尤其是受教育程度、每周了解政治信息天数这两项指标对城市青年贫困贡献率较高,其次为工作时长与工作保障指标。西部地区城市青年多维贫困发生率要高于东部与中部地区,但剥夺强度却是最低的。相对于社区层面,目前城市青年贫困的发生更多是受到个人与家庭因素的影响,社区对城市贫困治理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个人收入、受教育程度、工作满意度、是否享有工作保障等解释变量与城市青年贫困的发生具有负向关系。文章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城市青年贫困治理工作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杨敏[10](2021)在《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断演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遭到削弱,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高发,农村老年贫困治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家庭作为老年人得到照料及养老的基本单位,在代际关系向下倾斜以及半工半农的家庭结构下代际支持必然会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利用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数据,研究家庭内部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通过描述农村老年人群不同维度的贫困状况和实证分析代际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状况的影响来丰富既有的对老年贫困研究的学术脉络,以期为完善支持家庭的福利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对进一步完善建立系统性的老年扶贫途径提供参考。本文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及贫困相关理论,在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代际支持、农村老年多维贫困问题研究等相关文献基础上,将代际支持扩展为子女与老年父母双向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及情感慰藉,将老年多维贫困从经济、健康、精神三方面进行界定。首先,从CFPS数据库中筛选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变量的合并整理;其次,对本文被解释变量—老年多维贫困,解释变量—代际支持,控制变量—老年人个人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及家庭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代际支持对降低老年农村老年多维贫困发生的效果,后期将正式社会支持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模型,分析探究正式社会支持与家庭代际支持的交互作用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然后,为了合理解决模型中所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利用PSM(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对回归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并总结检验结果;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我国现有公共政策和相关服务体系在应对老年多维贫困中家庭部分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存在差异。在经济支持维度,子女给予老人经济帮助虽然对老年人精神贫困状况不产生影响,但对老年经济贫困、健康贫困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老人向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对老年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并未产生影响,但给予子女经济帮助能够正向影响老年人自身健康。在生活照料维度,子代向父代提供的生活照料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产生正向影响;而老人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看孩子对老人经济状况并未产生影响,却可以显着改善自身健康状况及精神贫困现状。在情感慰藉维度,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双向情感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状况改善有积极影响,但是比起通过电话、视频联系,同父母经常见面更能缓解老年人精神贫困。同时正式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子女代际支持的影响,通过提供无偿精神援助、经济支持和实物帮助对老年多维贫困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最后,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在解决农村老年多维贫困问题上,应健全家庭代际支持政策,增强子女养老责任,引导激励家庭子女尽孝养老;同时应考虑到老年群体异质性,加强对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在整体上应综合国家、社区及家庭等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农村老年服务,扩大农村老年社交网络,为农村贫困老人构建起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
二、社区教育的多维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教育的多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在线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质量影响因素:以学习者书评质量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一)在线学习社区 |
(二)知识共享 |
1.知识共享的基本内涵 |
2.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三)研究假设 |
1.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质量 |
2.知识水平与知识共享质量 |
3.自我表露与知识共享质量 |
4.学习动机与知识共享质量 |
三、研究设计 |
(一)数据收集 |
(二)变量测量 |
(三)分析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相关分析 |
(二)单一指标变量回归分析 |
(三)高质量知识共享回归分析 |
(四)低质量知识共享回归分析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 |
1.高质量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2.低质量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二)知识水平与知识共享 |
1.高质量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2.低质量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三)自我表露与知识共享 |
1.高质量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2.低质量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四)学习动机与知识共享 |
1.高质量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2.低质量知识共享影响因素 |
六、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社会资本 |
2.知识水平 |
3.自我表露 |
4.学习动机 |
(二)研究建议 |
1.构建协同学习共同体 |
2.创建协同聚合知识圈 |
3.建立多维性评价制度 |
4.建立多态性学习支持 |
(3)步憩行为视角下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以车为本”现状导致街道功能单一 |
1.1.2 “以人为本”思潮呼吁街道意趣回归 |
1.1.3 “地摊经济”政策带来街道更新机遇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街道界面的研究 |
1.3.2 关于城市非正规性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相关理论实践及概念界定 |
2.1 步憩行为相关概念 |
2.1.1 步憩行为基本概念 |
2.1.2 步憩主体的需求层级 |
2.1.3 步憩行为的分类 |
2.2 非正规性街道与街道多维界面相关概念 |
2.2.1 正规性街道与非正规性街道 |
2.2.2 界面与多维界面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3.2 五分钟生活圈 |
2.3.3 微更新理论 |
3 定性推导——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研究 |
3.1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演进内在动因 |
3.1.1 日常生活下的非正规空间实践 |
3.1.2 社会目的驱动型行为 |
3.1.3 商业目的驱动型行为 |
3.2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演进外部效应 |
3.2.1 由内部向外部的秩序转化 |
3.2.2 由临时向永久的形态嬗变 |
3.2.3 由单调向丰富的空间分形 |
3.3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的范畴 |
3.3.1 物质范畴 |
3.3.2 空间范畴 |
3.3.3 功能范畴 |
3.4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的特性 |
3.4.1 模糊边界性 |
3.4.2 功能杂糅性 |
3.4.3 形态拼贴性 |
3.5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要素及多维划分 |
3.5.1 固有界面 |
3.5.2 附加界面 |
3.5.3 临时界面 |
4 定量调研——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与人群步憩行为调研 |
4.1 调研程序构建 |
4.1.1 研究思路框架 |
4.1.2 数据量化方法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2 调研对象选定 |
4.2.1 街段选取原则 |
4.2.2 典型街段选取 |
4.3 多维界面要素及步憩行为数据采集分析 |
4.4 多维界面要素对人群步憩行为影响量化分析 |
4.4.1 固有界面要素与步憩行为相关性分析 |
4.4.2 附加界面要素与步憩行为相关性分析 |
4.4.3 临时界面要素与步憩行为相关性分析 |
4.4.4 多维界面要素对步憩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
5 策略构建——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环境提升策略 |
5.1 界面现存问题 |
5.1.1 空间与使用——固有界面 |
5.1.2 美观与实用——附加界面 |
5.1.3 秩序与反叛——临时界面 |
5.2 固有界面层提升策略 |
5.2.1 倡导共享街道理念,优化街道断面设计 |
5.2.2 划定稳静交通范围,促进街区活力生长 |
5.3 附加界面层提升策略 |
5.3.1 引导界面复合布局,提升凹凸空间品质 |
5.3.2 建立良好视觉秩序,促进外墙线条转化 |
5.3.3 营造界面五感体验,建立视觉行为反馈 |
5.4 临时界面层提升策 |
5.4.1 全面整合街道设施,高效集约利用空间 |
5.4.2 实行弹性制度管理,落实社区规划体系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家庭牧户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贫困的概念 |
1.2.1 收入贫困 |
1.2.2 多维贫困 |
1.3 贫困评价方法 |
1.4 贫困研究现状 |
1.5 贫困的影响因素 |
1.6 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1.7 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的提取 |
2.2.1 牧户调查 |
2.2.2 环境数据获取 |
2.2.3 社区数据获取 |
2.3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 |
2.3.1 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2 多维贫困的测度过程 |
2.4 内蒙古典型草原家庭牧户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 |
2.4.1 多维贫困与驱动因素的相关关系 |
2.4.2 多维贫困影响因素排序 |
2.4.3 多维贫困影响因素贡献率 |
2.5 内蒙古典型草原多维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三章 结果 |
3.1 家庭牧户贫困状况评价 |
3.1.1 单维贫困情况 |
3.1.2 多维贫困情况 |
3.2 多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
3.2.1 贫困与驱动因素相关关系 |
3.2.2 多维贫困驱动因素贡献率分析 |
3.3 多维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4.1 内蒙古典型草原家庭牧户贫困现状 |
4.2 内蒙古典型草原家庭牧户贫困驱动因素 |
4.3 多维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 建议政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牧户调查问卷 |
(5)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城乡差距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介入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 |
2.1 概念区分与内涵分析 |
2.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2.1.2 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 |
2.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 |
2.2.1 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2 区域禀赋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3 城乡二元体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阐释 |
2.3.1 财政作用的天然逻辑与基础 |
2.3.2 财政作用的根本目的 |
2.3.3 财政作用实现的客观机制 |
2.4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财政机理 |
2.4.1 财政分权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2 财政自给能力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3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测度及空间收敛分析 |
3.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
3.1.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的测度 |
3.1.3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分析 |
3.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城乡的空间收敛分析 |
3.2.1 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2 收敛类型与收敛检验基本模型 |
3.2.3 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2.4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4.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取 |
4.1.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1.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拓展分析:基于地方财政支出偏好的实证分析 |
4.2.1 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2.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5.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1.2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拓展分析:基于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的实证分析 |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收入均等化理论内涵 |
5.2.2 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作用机理 |
5.2.3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 |
6.1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 |
6.1.1 平衡财政支出行为偏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域有效性 |
6.1.2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公平性 |
6.2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具体的财政政策 |
6.2.1 改革财政体制扫清减差效应的机制障碍 |
6.2.2 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致谢 |
(6)翼动之困:社会支持视角下的合肥市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支持特殊教育的需要 |
1.1.2 推进特殊教育均衡且平等发展的需要 |
1.1.3 合肥市随班就读急需社会支持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2.1 特殊儿童与孤独症儿童 |
1.2.2 随班就读群体 |
1.2.3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社会支持与特殊儿童教育 |
1.3.2 社会支持与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
1.3.3 相关评述小结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合肥市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的发展现状 |
2.1 合肥市随班就读概况 |
2.1.1 主要学生分类 |
2.1.2 随班就读普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比较分析 |
2.2 随班就读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 |
2.2.1 不断增加的教学需求 |
2.2.2 正在提升的教育质量 |
2.2.3 逐步完善中的支持体系 |
2.3 随班就读教育面临的困境 |
2.3.1 地区发展不平衡 |
2.3.2 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
2.3.3 缺乏专业教师 |
2.4 小结 |
第3章 折翼:随班就读的社会支持性挑战——以CY孤独症儿童为例 |
3.1 访谈者基本信息 |
3.2 政府支持 |
3.2.1 政策演变的逻辑 |
3.2.2 政策制定执行缺乏地方自主性 |
3.2.3 财政支持存在差距 |
3.2.4 政府残疾工作者职责不清 |
3.3 社区支持 |
3.3.1 社区支持与安置 |
3.3.2 社区大众对孤独症的了解不充分 |
3.3.3 社区政策宣传不到位,信息流动不畅 |
3.3.4 社区工作者人文关怀机制不健全 |
3.4 学校支持 |
3.4.1 随班就读入学难 |
3.4.2 普校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度不高 |
3.4.3 学校提供融合教育不足 |
3.4.4 普通学生和家长接纳度不够 |
3.5 家庭支持 |
3.5.1 家长的接纳度不够 |
3.5.2 家庭的情感支持不足 |
3.6 小结 |
第4章 振翼:多元主体介入的路径 |
4.1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 |
4.1.1 发挥地方积极性 |
4.1.2 完善相关政策 |
4.1.3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4.1.4 提升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 |
4.2 创建社区融合文化 |
4.2.1 宣传融合文化 |
4.2.2 畅通政策信息输送渠道 |
4.2.3 明晰职责,加强人文关怀 |
4.2.4 发展社区残疾人社会工作 |
4.3 加强专业社会工作支持 |
4.3.1 学校社会工作支持 |
4.3.2 家庭社会工作支持 |
4.3.3 加强社工课程的针对性 |
4.4 小结 |
第5章 总结:建构多维协同机制 |
5.1 加强政策取向的多维性 |
5.2 加强支持体系的多维性 |
5.3 建立人才培养的多维体系 |
5.4 提高专业素养的多维支持 |
5.5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融合教育现状和需求调查问卷(教师) |
致谢 |
(7)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统计研究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与路线 |
1.3.1 论文框架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贫困研究综述 |
2.1.2 移民贫困研究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多维贫困研究方法 |
2.2.2 多维贫困研究视角 |
2.2.3 农民工贫困研究 |
2.2.4 农民工社会融合 |
2.2.5 农民工贫困影响因素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农民工 |
3.1.2 多维贫困 |
3.1.3 社会融合 |
3.2 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理论 |
3.2.1 贫困理论 |
3.2.2 多维贫困理论 |
3.2.3 社会融合理论 |
3.3 个人、外部环境、家庭禀赋对多维贫困影响逻辑作用机理 |
3.3.1 个人因素对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的逻辑作用机理 |
3.3.2 外部环境对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的逻辑作用机理 |
3.3.3 家庭禀赋对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的逻辑作用机理 |
第4章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
4.1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4.1.2 指标与权重选择说明 |
4.2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方法选择 |
4.2.1 多维修正FGT指数 |
4.2.2 多维贫困FGT指数拓展及其分解 |
4.2.3 分离不平等程度测度与分解 |
4.2.4 CSPI指数及分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测算分析 |
5.1 使用数据说明 |
5.2 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者生活现状对比 |
5.2.1 生活水平描述性对比分析 |
5.2.2 贫困发生率差异对比 |
5.3 多维贫困测算分析 |
5.3.1 社会融合维度贫困发生率 |
5.3.2 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强度测算 |
5.3.3 多维贫困广度、深度、强度结构分解 |
5.4 性别、代际多维贫困对比分析 |
5.4.1 性别、代际多维贫困指数对比分析 |
5.4.2 性别、代际多维贫困结构对比分析 |
5.5 多维贫困区域差异性分析 |
5.5.1 各指标贫困发生率区域差异 |
5.5.2 多维贫困指数区域差异 |
5.5.3 多维贫困结构区域差异 |
5.5.4 省际多维贫困区域差异 |
5.5.5 省际多维贫困空间分解及分布 |
5.5.6 省际多维贫困收敛性分析 |
5.6 多维贫困与收入、消费贫困联合分析 |
5.6.1 多维贫困与收入、消费贫困关联性分析 |
5.6.2 多维、收入、消费联合视角贫困特征分类 |
5.6.3 多维贫困与收入、消费贫困区域差异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不平等性测算分析 |
6.1 多维贫困不平等测算 |
6.1.1 多维贫困不平等测算 |
6.1.2 多维贫困不平等结构分解 |
6.2 性别、代际多维贫困不平等对比分析 |
6.2.1 多维贫困不平等指数对比分析 |
6.2.2 多维贫困不平等结构对比分析 |
6.3 多维贫困不平等区域差异测算 |
6.3.1 多维贫困不平等区域差异及空间分解 |
6.3.2 多维贫困不平等结构区域差异 |
6.3.3 全部个体不平等内在驱动区域差异 |
6.4 多维贫困不平等CSPI指数测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影响因素分析 |
7.1 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7.1.1 自变量选取 |
7.1.2 模型构建 |
7.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2 多维贫困影响异质性分析 |
7.2.1 模型构建 |
7.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2.3 稳健性检验 |
7.3 多维贫困不平等性影响因素分析 |
7.3.1 多维贫困性别、代际不平等性影响因素分析 |
7.3.2 多维贫困不平等性影响因素分析 |
7.4 收入、消费、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7.4.1 模型构建 |
7.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5 多维贫困影响的内部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治理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路径选择 |
8.1 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成因分析 |
8.2 治理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路径选择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建议与进一步展望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进一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相对贫困视角下财政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相对贫困 |
1.2.2 财政扶贫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目标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1.3.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贫困的内涵和测度 |
2.1.1 贫困的内涵 |
2.1.2 贫困的测度 |
2.2 直接财政扶贫政策减贫研究 |
2.2.1 直接财政扶贫政策减贫效应 |
2.2.2 直接财政扶贫政策扶贫效率 |
2.3 间接财政扶贫政策减贫研究 |
2.3.1 财政扶志政策减贫研究 |
2.3.2 财政扶智政策减贫研究 |
2.4 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财政扶贫政策减贫理论分析 |
3.1 财政扶贫政策减贫机制 |
3.2 直接财政扶贫政策减少相对贫困的理论模型 |
3.2.1 理论框架 |
3.2.2 数值模拟 |
3.3 间接财政扶贫政策减少相对贫困的理论模型 |
3.3.1 不含外生冲击的理论框架 |
3.3.2 包含外生冲击的理论框架 |
3.3.3 间接财政扶贫政策 |
3.3.4 数值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化事实分析 |
4.1 相对贫困的结构性特征 |
4.1.1 全样本的相对贫困现状 |
4.1.2 城乡和东中西部的相对贫困现状 |
4.1.3 不同省份的相对贫困现状 |
4.2 财政扶贫现状 |
4.2.1 财政扶贫基本事实 |
4.2.2 财政扶贫成效 |
4.2.3 财政扶贫存在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接财政扶贫政策减贫实证分析 |
5.1 政府转移支付减贫效应 |
5.1.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5.1.2 实证结果分析 |
5.1.3 贫困线对减贫效应的影响 |
5.2 政府转移支付扶贫效率 |
5.2.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5.2.2 实证结果分析 |
5.2.3 养老金视作市场收入 |
5.3 财政资金扶贫绩效 |
5.3.1 理论分析框架 |
5.3.2 研究方法和数据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3.4 财政资金扶贫绩效的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间接财政扶贫政策减贫实证分析 |
6.1 财政扶志政策的紧迫性 |
6.1.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6.1.2 实证结果分析 |
6.2 财政扶智政策的增智效应 |
6.2.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财政扶志扶智政策的合力作用 |
6.3.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财政扶贫政策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优化 |
7.1 直接和间接财政扶贫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 |
7.1.1 直接财政扶贫政策对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影响 |
7.1.2 间接财政扶贫政策对直接财政扶贫政策的影响 |
7.2 财政扶贫政策优化 |
7.2.1 财政扶贫政策优化理论模型 |
7.2.2 财政扶贫政策优化实施方案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提高政府转移支付扶贫效率 |
8.2.2 提升财政资金扶贫绩效 |
8.2.3 激发相对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
8.2.4 促进财政与扶志扶智政策深度融合 |
8.2.5 推动扶贫与财政扶志扶智政策有机结合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我国城市青年贫困的多维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青年多维贫困定义的相关研究 |
1.2.2 青年贫困多维测度的相关研究 |
1.2.3 青年贫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4 青年贫困治理策略的相关研究 |
1.2.5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文章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青年 |
2.1.2 多维贫困 |
2.1.3 青年贫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福利理论 |
2.2.2 多维贫困理论 |
2.2.3 需要层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
3.1 数据来源 |
3.2 维度与指标选取 |
3.2.1 维度选取 |
3.2.2 指标解释 |
3.3 权重设置 |
3.4 样本说明 |
3.4.1 调查样本整体情况 |
3.4.2 各维度样本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城市青年贫困的多维测度与分解 |
4.1 测度方法 |
4.2 城市青年贫困的多维测度 |
4.2.1 多维贫困指数的动态变化 |
4.2.2 各地区间多维贫困指数差异 |
4.2.3 各指标的贫困贡献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城市青年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模型选取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城市青年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实证结果分析 |
5.2.2 区域间结果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
1.1.2 农村家庭代际支持功能弱化 |
1.1.3 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突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代际支持相关文献研究 |
1.3.2 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相关文献研究 |
1.3.3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相关文献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代际支持 |
2.1.2 农村老年多维贫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2.2.2 家庭系统理论 |
2.2.3 多维贫困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解释变量 |
3.2.3 控制变量 |
3.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3.1 研究假设 |
3.3.2 模型构建 |
3.4 小结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现状描述分析 |
4.1.2 代际支持现状描述分析 |
4.1.3 控制变量描述性分析 |
4.2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农村老年经济贫困影响的回归分析 |
4.2.2 农村老年健康贫困影响的回归分析 |
4.2.3 农村老年精神贫困影响的回归分析 |
4.3 内生性处理:基于倾向值匹配法的再检验 |
4.3.1 共同支撑与平衡性检验 |
4.3.2 样本匹配效果说明 |
4.3.3 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健全家庭代际支持政策 |
5.2.2 加强对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 |
5.2.3 扩大农村老年人社交网络 |
5.2.4 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农村老年服务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社区教育的多维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线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质量影响因素:以学习者书评质量分析为例[J]. 李海峰,王炜.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1(05)
- [2]S市CH区老年归侨相对贫困多维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晓媛. 汕头大学, 2021
- [3]步憩行为视角下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研究[D]. 于欢.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家庭牧户贫困研究[D]. 阿木古楞. 内蒙古大学, 2021
- [5]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 李雅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6]翼动之困:社会支持视角下的合肥市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现象研究[D]. 刘宗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7]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及其不平等性统计研究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D]. 刘烁. 辽宁大学, 2021
- [8]相对贫困视角下财政扶贫研究[D]. 宋颜群. 山东大学, 2021(11)
- [9]我国城市青年贫困的多维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 韩祎祎.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10]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D]. 杨敏.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标签:城乡差距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