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utoCAD环境下开发按图层改变对象显示顺序的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1](2020)在《配电网规划设计CAD绘图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负荷持续增长,对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规划作为项目立项的主要依据,对配电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具有数据量大、数据更新快、涉及领域广等特点,而且各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配电网规划设计相关工作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AutoCAD以及Visual Studio 2015软件,使用Visual C#语言对配电网规划设计CAD绘图软件进行开发,实现了配电网规划设计数据的导入、管理、统计以及图纸的自动绘制功能,使得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图、数和表一致性得到较好的体现。软件支持图元的图形化录入以及参数化绘制,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继承性。针对配电网地理接线图中图形绘制区域重叠现象,给出了局部放大重绘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现场实际数据进行测试,软件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够辅助完成配电网规划设计中的相关工作,提升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邱杰清[2](2020)在《参数化机构输出工作空间立体分析软件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机构被运用于各行各业。从结构上划分机器人机构可分为串联机构、并联机构、串并联混合机构,由于并联机构具有刚度高、承载能力大,精度高等优点,与串联机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以一类各支链3运动副轴线平行的空间3-RRC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该类机构的自由度、奇异位形、正逆解、工作空间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使用Visual Basic开发一款空间3-RRC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软件。首先,将空间3-RRC并联机构的结构参数化,利用基于螺旋理论(反螺旋)的自由度分析原理和修正的Kutzbach-Grübler公式分析机构自由度并验证其全周性;在空间3-RRC并联机构的动平台上引入新约束并验证机构自由度是否变化从而确定奇异位形。其次,基于解析几何理论,建立机构空间位置方程,借助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软件对正逆解进行图解计算;通过位置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确定空间3-RRC并联机构在几何约束下的最大工作空间是3个空心圆柱的交,可以作图得到机构的工作空间;最后使用CAD软件验证位置正逆解、工作空间的正确性。最后,对空间3-RRC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软件进行开发,基于所需实现的功能对软件界面进行设计,确定软件界面中控件对应代码,最终完成软件开发便于空间3-RRC并联机构的设计及优化。
马鑫民[3](2019)在《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爆破机理与智能设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钢铁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我国铁矿资源人均储量低、品质差、品位低,大量依靠进口的现状限制了我国钢铁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实现铁矿资源尤其是储量较为匮乏的富铁矿的安全高效开采,对建立有序的钢铁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将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铁矿开采由露天逐步转入地下,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因其显着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松散岩层的覆盖条件下采用扇形上向中深孔爆破回采落矿,爆破效果的好坏对回采率影响显着,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具有矿石回采率高、成本低、安全性好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爆破施工中,会存在矿石贫化率高、悬顶、大块率高以及炸药单耗大等主要问题。传统的爆破参数选择主要为工程类比法、经验法等,主要依靠现场技术人员的经验,参数的选择比较随意,缺乏理论和科学依据,对无底柱分段崩落爆破回采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关键技术难题,以富铁矿岩石爆破为研究对象,运用矿岩物理力学实验、爆破模型实验、电镜扫描(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数值仿真等研究方法揭示不同装药结构的矿岩爆破破坏损伤规律。提出扇形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方法,以理论技术研究成果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研发出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参数智能设计系统,实现了富铁矿扇形中深孔爆破方案科学、合理的决策,为我国金属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1)采用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手段,进行富铁矿力学特性与可爆性实验研究。基于单轴压缩、巴西圆盘劈裂实验方法,进行富铁矿矿岩静态条件下力学特性研究,获得了静态力作用下矿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值和力学破坏特征;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杆(Hopkinson bar techniques,SHPB)实验系统进行压缩和劈裂实验,得出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基于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开展现场爆破漏斗试验研究,并对富铁矿岩石进行可爆性评价,根据评价指标,现场试验岩石可爆性级别评定为难爆。为后续富铁矿矿石爆破损伤破坏实验、数值模拟及爆破参数优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富铁矿矿石爆破损伤破坏机理研究。将现场采集的富铁矿矿石加工为直径D=(?)50mm、高H=100mm的试件,在带有被动围压特制装置内进行爆破实验。利用CT扫描、三维重构及分形维数计算损伤度,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的三种不同装药结构的爆破对矿岩破坏规律。①不同封堵条件下富铁矿爆破实验。对试件进行三维体重构和三维损伤评定,试验发现封堵/不封堵情况下,三维体的损伤值分别为0.82和0.61,无封堵结构三维体损伤比封堵结构下降低25%。对比实际爆破效果,完全封堵情况下铁矿石试件产生多条裂隙,减少了爆破大块出现几率,对于矿体破碎更为有利。②径向不耦合装药爆破结构实验研究,对比分析6种不同的径向不耦合装药条件下试件损伤度的变化规律。通过不耦合系数与损伤度关系曲线发现,在不耦合系数介于1.2~1.5区间时,存在明显的突降段,由此推测在该区间存在一个“最佳不耦合系数范围”,在该范围内既可避免矿体的过度破碎,又可以有效破坏岩体,控制爆破大块率,以期实现最佳的爆破效果。③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采用扇形孔布置炮孔,孔底距为孔口距的6~8倍,基于此提出了变线装药密度的爆破方法。实验发现,变线装药密度段的不耦合系数为1.5时,局部损伤度为0.81。对比分析整体损伤,采用局部变线装药结构相对全耦合装药爆破,整体损伤度降低6.8%,炸药量降低20%。可见改变线装药密度在减少炸药量的同时,能够满足对矿体破碎的需求(损伤度大于0.8认为岩体内部足够破碎)。(3)基于岩石力学特性实验获得的参数和模型实验研究结论,采用LS-DYNA软件对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同装药结构爆破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得出装药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岩石爆破破坏规律。①75mm孔径单炮孔耦合及变线装药密度爆破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研究结果发现:单炮孔耦合装药爆破条件下,炮孔近区的破碎范围大致为7倍炮孔直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变线装药密度后,被爆岩体内部有效应力场的强度显着降低,并且应力波波阵面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两列应力波的相互叠加作用使得测点的二次应力峰值急剧增加,显然采用两段变线密度装药结构同时爆破,可以起到和耦合装药单点起爆相似的爆破效果。②75mm炮孔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孔全断面爆破模拟。结果发现,沿底部至2/3炮孔全长范围内,炮孔周围的损伤破坏规律与单炮孔爆破近似相同,炮孔近区的破碎范围约为炮孔直径的7倍,在近炮孔顶部1/3处,这种应力波的叠加作用加剧了炮孔周围岩体的破碎,可以预见大块矿体集中出现于炮孔底部区域,孔口处矿体会发生严重破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获得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的应力场演化叠加规律,为爆破系统智能设计及现场试验提供理论支持。(4)基于研究成果,融合爆破安全规范和爆破专业知识形成爆破知识规则,建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专家知识库;采用正向推理、树状推理策略及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构建了扇形中深孔爆破方案推理机;利用AtuoCAD二次开发技术,开发出扇形炮孔剖面图自动绘制子系统;采用设计的层级化、模块化的整体系统结构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研发出“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智能设计系统”,构建了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推理与图形绘制一体化技术集成平台,实现了富铁矿扇形中深孔爆破方案的科学合理决策。将系统应用于现场,爆破效果显示系统推理方案较普通爆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矿石大块率和炸药单耗。
杨帆[4](2019)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CAD看图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当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互联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4G时代的来临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已经进入全民移动互联网时代。CAD软件在移动端的应用也将极大方便用户的使用,因此AutoCAD和一些国内厂商也应势推出了移动端CAD软件。通过对比分析AutoCAD及多款国产CAD软件,可以看到针对用户群体的不同,在图纸加速、字体乱码等方面还存在优化空间。本文针对专业和普通用户看图的实际需要,在ODA(Open Design Alliance)底层的基础之上,结合用户操作习惯、热门技术、创新思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iOS端的CAD看图软件。它不仅小巧、快速、免费,而且可完全脱离AutoCAD浏览DWG二维图纸。另外,在图纸加速和字体乱码方面作了优化。首先,本文对软件用户群体、应用场景和用户常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将功能模块分为登录注册、看图操作、文件管理、传图、图库五个部分,分别建立了详细的用例模型,从性能需求和兼容性需求来定义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CAD看图软件是在Mac OS X系统中,以Cocoa Touch为框架,使用编程语言Objective-C在Xcode中进行开发。采用三层架构模式,从上到下依次为表示层、应用层和数据层,有效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了正确使用ODA的Teigha for.dwg功能,需要设置工程的链接对象并链接到Teigha for.dwg提供的链接库,在工程中包含Teigha for.dwg文件。图纸加速,根据实体大小进行预处理分层,图纸内每个实体都有相应的层级,再使用R树空间索引筛选屏幕内实体,根据视距和层级最终生成显示数据,最后将显示数据归类然后由GPU批量绘制。字体优化,是在一般字体处理的基础之上,结合互联网用户操作习惯和云共享的理念,增加了查询云字体库的环节。在满足用户看图需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功能,从而有效减小安装包大小,方便用户快速安装使用,因此本文定制并设计了登录注册、看图操作、文件管理、传图和图库功能。本文采用流程图、类图、时序图、泳道图等,详细设计与实现了图纸加速优化、字体优化以及基本功能的各个模块。最后,从功能、性能以及兼容性几个方面对CAD看图软件进行了测试。采用黑盒测试覆盖所有功能用例;性能涵盖图纸打开响应时间、图纸操作响应时间、JMeter测试高频接口响应时间三个维度,测试结果达到预期;兼容性覆盖系统、机型、网络和软件,兼容性良好。CAD字体和图纸加速部分,通过优化前后结果对比,取得一定的效果。
张海洋[5](2017)在《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烟囱作为工业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筑物,广泛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对相关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外形看似简单,但受力复杂,属高耸细长的特殊结构,水平荷载对其影响极大,同时还受地质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制约,一直以来对烟囱的设计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当前国内的几款烟囱CAD软件在设计开发时本身存在一些操作不便、功能不全、计算不准的内在缺陷,加之最新版《烟囱设计规范》的颁布及一些相关配套规范规程的修订改版,有些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的烟囱设计要求。鉴于当前国内几款烟囱CAD软件的缺陷与不足,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选择Windows开发平台和VS2005集成开发环境,采用ObjectARX2008开发工具,针对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部分设计,研制开发出了一款交互友好,功能齐全、计算准确并且相对集成和智能的烟囱CAD程序。以下是本文的主要成果:(1)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和BIM中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对烟囱程序的组织框架和数据存储交流模式进行了全新的优化设计。(2)实现了适用功能齐全、参数设置开放、操作便捷的交互界面设计。(3)采用数据与方法分离的方式,完成了对数据接口函数和结构分析计算功能函数的编写,可用于实现对烟囱结构的荷载作用计算、内力分析、应力和裂缝验算以及自动选筋布筋等功能。(4)采用对Office2007的介入式开发,通过对烟囱工程数据库的转化,实现了对Excel数据文档和中英文计算书自动生成的后处理功能。(5)依托AutoCAD的图形数据库,编制了烟囱筒壁施工图绘制的子模块,可用于对接烟囱工程数据库并实现筒壁施工图自动绘制的功能。
吕兴举[6](2016)在《基于AutoCAD的协同设计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设计项目规模和项目数量的迅速增长,设计院所现有的生产力不足以应对爆发的项目需求,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勘察设计行业与软件企业联手探索各种解决方案。CAD软件不断更新换代,专业软件不断优化升级。单个设计人的效率虽然提高明显,但专业间的配合却成为短板。信息不对称,提资混乱,错误百出,责任互相推诿。在强负荷的工作状态下,甚至出现低级错误。采用有效的协同设计模式,减少重复劳动,规避信息交流衰减,统一各专业步调,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是勘察设计行业内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软件企业也在不断探索理论方法并尝试开发协同设计的辅助工具软件。勘察设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各类软件系统应用普及率高,职员计算机基础较好。协同设计也不是一个新的理论,国内对协同设计理论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有多种实现原理和方法。但因为忽略了设计院所实的实际生产情况,很多协同设计软件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模式局限和设计人员的抵触,未能坚持应用推广。获得显着成效的案例不多,造成了协同设计软件应用落后的尴尬局面。基于AutoCAD的协同设计平台统筹考虑CAD软件比重、设计院现状、突出问题和设计人员诉求。设计实现多了模式兼容,渐进式改变工作习惯,项目成员有效协作的平台。协同设计平台以CAD制图标准为基础,集工具软件、配置管理、流程管控功能于一体,以平台的模式展现在设计人员最常使用的工作界面上。为行业提供易用、好用、有实效的协同设计软件系统。勘察设计行业内民用建筑、市政、工业、电力、煤矿等虽然有一致的国家规范要求,但专业多样,生产模式差异巨大。这就要求协同设计平台是个灵活、可配置的产品,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类型区分不同设计生产方式,配置调整功能,满足不同应用模式。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积极推进,协同设计平台也需要预留标准化的接口,满足二维设计模式向三维设计模式转换后的协同设计工作,满足“蓝转白”的交付物载体转换要求,以及满足图纸审查的人员签名认证等行业发展需求。
孟耀伟[7](2016)在《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建筑物是以城市为代表的人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的核心,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信息化研究的基本对象。从建筑物的表面模型、内外一体化模型到时空动态模型,它们不但可以地精确地描述城市形态的基本单元,还可以构成建筑和城市的发展进程的重要部分。从微观工程活动和宏观城市发展的融合视角研究动态建筑物数据模型,不但可以使建筑信息领域的数据与模型资源更好地应用于地理信息领域,同时也可以为建筑施工过程信息化提供借鉴。内外一体化建筑物数据模型是地理环境时空演化环境下构建动态建筑物数据模型的基础,它可以连接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到拆除等应用环节,进而促进建筑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应用和分析。研究具有时态特性的建筑物时空数据模型是对传统地理信息建筑物模型的新变革,它将有效地推动传统建筑物的静态模型应用向动态全生命周期应用的转变。建筑施工过程作为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演化的重要环节,是建筑物静态模型的时态扩展,需要相应的时空数据模型支持。以CityGML为代表的城市数据模型主要建立了建筑物的静态模型,缺乏对建筑物时态和演化特性的支持。BIM从微观工程实践出发建立建设工程中的数据标准,解决不同应用周期的数据交换,缺乏宏观视角下对施工活动的模型抽象和时空关系模型。将地理信息时空数据模型理论和方法与建筑信息领域几何模型相结合,构建具有内外一体化特性的建筑物时空过程数据模型,既可以满足GIS对建筑时态表达的需求,也可为建筑施工过程统计、计算、综合和可视化等信息化应用提供支持。本文以语义、位置、几何、关系、属性和演化等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地理信息模型分析理论为研究框架,遵循建筑施工专业知识和规律,构建面向建筑土建施工工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为施工过程演化的模拟和计算提供时空数据模型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剖析了建筑施工演化过程中不同专业层次的认知需要,以层次细节建模方法为基础,提出了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该模型从建筑物对象、建筑空间、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供应链等五个级别进行空间层次等级划分,并分别描述了不同空间层次等级下的对象时空特征、对象关系和耦合机制,从而为建筑施工数据模型构建提供了时空基础框架。建筑施工过程层次细节模型将空间层次等级与时间分辨率进行融合建模,为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等级规律研究提供了有益探索。(2)基于建筑构件粒度的施工对象模型研究了建筑构件对象模型的时间特征、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分析了建筑构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枢纽作用,提出了基于建筑构件的施工对象模型。构件施工对象模型以现有GIS和BIM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不同建筑施工过程层次细节下的时态需求,扩展了构件对象工序时间和工艺时间特性,支撑不同时空层次等级的过程演化需要。以施工专业知识为基础,针对建筑构件工艺属性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建筑施工工艺模型。施工工艺模型以工艺周期和几何分解两种模式支持建筑构件的状态演化和形态演化,分别描述建筑构件的时间渐变和几何形态突变过程。本文所提出的构件施工对象模型从物理、化学和社会等方面针对建筑构件属性进行了有效扩充,并通过建筑构件与施工工艺模型的关联支持构件空间粒度下的时态和形态演变。(3)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模型构建分析了以人工活动为主导因素的施工过程时空特征,提出了由驱动、事件、状态和过程共同构成的时空数据概念模型,为施工过程演化表达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以虚拟时间和事实时间为参照将施工过程分为过程模拟和实际建造两种不同的时间环境,并以建筑物模型为核心,基于工序模型连接管理任务和事件连接施工建造过程的框架,分别构建了面向施工计划和实际建造的时空数据模型。提出了基于构件位置、空间层次、空间关系和时间区间的对象时空编码方法,为基于时空数据库的建筑构件模型的检索和交互提供时空寻址支持。虚拟时间和事实时间相结合的建筑施工过程数据模型为施工过程模拟仿真与过程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模型支持。(4)基于建筑施工图的时空过程构建与仿真分析了建筑施工图中工艺信息提取规则和顺序流程,结合语义、位置、几何和关系信息,构建了完整的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数据信息抽取方法。基于本文所构建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了由数据层、模型层、功能层和可视化层构成的施工过程仿真原型系统,通过数据提取、工艺建模、工序建模、活动建模和应用计算等功能提供了施工过程构建的解决方案。通过实验表明,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综合考虑了建筑物模型的几何、关系和时态的内在关联性,较好地解决了建筑施工过程大众化认知、城市宏观管理和工程专业建设等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在GIS环境下发展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了理论方法探索。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是建筑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交叉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时态建筑物数据模型理论和构建方法研究,促进空间语义精细化建筑数据模型向时空语义精细化数据模型的发展,为融合宏观地理环境演化和微观工程环境管理的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新的数据模型支持。
陶媛[8](2016)在《基于FME与ArcEngine的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以及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规划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数据量快速膨胀。由于城市规划数据通常以AutoCAD格式为主,而基于这种格式的数据具有不宜查询、更新难、信息无法共享等缺点,使城市规划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利用ArcGIS中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可为海量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提供优良的技术支撑,从而有效的弥补这些缺点,因此产生了大量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从AutoCAD到Geodatabase格式转换的需求。为此,本文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比分析异构城市规划成果数据在AutoCAD与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映射关系,基于FME数据转换平台,结合ArcEngine二次开发技术,构建城市规划成果空间数据AutoCAD与Geodatabase两种格式的互操作平台,实现两平台数据格式之间基于语义的互操作。本文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分析了目前异构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主要互操作模式特征及其优缺点,探讨本文中基于语义信息的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以及相关实现技术。(2)从关系、尺度、几何、属性等角度,对城市规划成果数据进行特征分析,为AutoCAD与GIS平台下的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研究奠定了基础。阐述目前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中基于AutoCAD和Geodatabase两个管理模式的原理及其优劣性,确保转换模型中语义映射文件制定的科学合理性。(3)在进行CAD与GIS数据的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搭建基于FME平台的规划成果数据AutoCAD与Geodatabase间的语义转换模型;采用符号与要素分离处理的方式,利用ArcEngine组件技术实现两数据平台下的符号共享;基于此,构建规划成果数据AutoCAD与Geodatabase的双向无损互操作方法。(4)基于FME与ArcEngine二次开发技术,以重庆市为例,在VS2012.NET平台下,实现城市规划成果AutoCAD与Geodatabase数据间的双向无损转换。针对不同的几何要素类型(点、线、面)分别采用不同的符号映射方案,达到图形表达一致性效果。从而实现CAD与GIS平台下的图形、属性、符号共享,构建了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平台。基于本文提出的基于FME和ArcEngine的城市规划成果数据语义互操作方法,与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两种转换方法:FME Quick Translator平台和ArcToolbox工具,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基于FME与ArcEngine互操作方法的可行性、正确性及高效性。本文所建立的互操作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AutoCAD与Geodatabase数据转换前后的图层结构不一致、几何要素丢失,属性信息不完整以及符号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AutoCAD与Geodatabase格式数据中的几何对象、属性、符号统一表达,消除了城市成果数据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互操作障碍,促进了AutoCAD数据与Geodatabase数据之间的集成和共享,提高了城市规划空间成果数据的可用性和复用性,为地理信息共享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对提升地理信息共享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晓侠[9](2016)在《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奥贝尔(Orbal)氧化沟作为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新型工艺,其在经济和技术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在国内外的污水处理厂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AutoCAD作为一种通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设计方面拥有着强大的功能,当在实际绘图过程中,AutoCAD软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计算,不能实现参数化、智能化绘图。在目前的奥贝尔氧化沟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进行手动查表、计算及绘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研究了一款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计精度。本课题阐述了奥贝尔氧化沟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对其设计计算内容进行了标准化设计,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和《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作为为设计依据,对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选用污泥龄作为设计控制参数,选用污泥负荷、水力停留时间和单位耗氧量等作为辅助设计参数,根据《规范》中参数的范围作为设计参数选取的依据,并依据《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建立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设计计算模型。本课题是以AutoCAD2008为开发环境,以ActiveX Automation为开发技术,以VBA语言为开发工具,首次研究开发出关于奥贝尔氧化沟的具有设计计算功能和绘图功能于一体的参数化绘图软件系统。系统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奥贝尔氧化沟的计算部分,即在输入原始设计参数和设计资料后,程序对奥贝尔氧化沟的各部位尺寸进行计算;另一方面是奥贝尔氧化沟的绘制部分,即依据尺寸计算结果,对奥贝尔氧化沟进行参数化绘图。绘图系统中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窗体界面的设计、尺寸计算模块、参数化绘图模块、块模块以及一些辅助模块,各个功能模块之间采用代码的方式将接口衔接到一起,实现了模块间数据的传输以及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本系统实现了任意剖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在绘制的图形上任意选取剖切面,系统便可绘制出相应位置处的剖面图。通过一些关于奥贝尔氧化沟设计的工程实例图纸,对奥贝尔氧化沟进行了标准化设计。设计了多个窗体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的接口,可以实现原始设计资料、设计参数的输入,并能显示奥贝尔氧化沟各部位计算后的尺寸,还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以及信息的提示,能够完成比例的选择以及绘图等命令。编制了多个奥贝尔氧化沟计算模块、参数化绘图模块以及绘图辅助模块等。通过这些窗体的设计和模块的编制完成了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绘图的工作。绘制出奥贝尔氧化沟的平面图、剖面图,其中包括两张不同标高处的平面图和三张不同断面处的剖面图,均是以标准的CAD图形输出。如果用户需要对输出的图形做出改动,只需要在设计窗体中直接修改原始输入数据即可,程序便可重新运行。经过多次的研究和测试,可以得出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满足一般的设计需要。
施胜焓[10](2016)在《平流式沉淀池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迎合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大了对水处理行业科技投入,相关市政工程设计相继涌现,对水厂相关构筑物的设计质量、设计效率也有了新的严格的要求。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给排水相关设计人员还在用传统的设计模式,进行人工计算,利用CAD软件进行人工绘图。所以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将参数化绘图的概念引用在给水排水设计领域是十分必要可行的。AutoCAD绘图软件已经成为给排水设计人员日常设计不可或缺的设计工具。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传统的AutoCAD绘图软件已经不能满足设计人员的设计需求,现有的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软件存在不足,传统的方法设计平流沉淀池时,设计人员需要花费不必要的时间查阅规范和相关资料、绘制图表、设计计算,得出资料参数后再用CAD软件进行绘图设计,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市政工程设计领域的需要。不能对基本图形以块的形式进行绘制,大大降低了设计效率。无法实现自动绘制剖面图。没有针对某个单一给水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系统。面对当前现状,本文针设计人员的需求,对AutoCAD进行深度开发。本系统以AutoCAD2008为深度开发平台,采用可视化接口和ActiveAutomation技术,利用AutoCAD2008自带的VBA语句进行编程设计,采用参数化绘图的方法,开发出一套基于AutoCAD2008的给水平流式沉淀池的参数化绘图设计系统。本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平流式沉淀池进行设计计算,二是实现平流式沉淀池的参数化绘图。平流式沉淀池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采用框架式结构进行设计,系统由四大功能模块组成:管理界面模块、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模块、参数化绘图模块、辅助功能模块。VBA语句作为深度开发工具,具有便捷、全面的编程功能,可以完成平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调用所有AutoCAD2008的绘图命令。以相应的设计参数作为变量,通过参数化绘图系统求出图形中各个点的坐标值,将点坐标与VBA语句进行相关编程,进而完成相应的CAD命令,当输入不同的尺寸变量,便可绘出不同尺寸大小的平流式沉淀池图形,并通过在绘图尺寸上乘以比例变量,便可以绘制出不同比例的图形。凭借用户输入的管径、标高、角度等参数作为参数变量,根据基准点的位置求出管线定位点的坐标值,就可根据用户的设计需求绘出各种管线图形;本程序是利用VBA语句编程计算出平流式沉淀池尺寸参数,然后将相关设计尺寸参数、用户输入基本设计参数调至绘图模块,绘图模块对其进行命令调用,进而完成相关的CAD绘图,实现了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一体化。软件以窗体和模块方式来衔接,可以通过菜单界面、命令按钮、鼠标点击等操作单独调用事件或调用不同事件的组合,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的配合作业,完成平流式沉淀池的参数化绘图,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辅助设计软件,对于给水排水设计而言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AutoCAD环境下开发按图层改变对象显示顺序的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oCAD环境下开发按图层改变对象显示顺序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配电网规划设计CAD绘图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辅助绘图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辅助绘图软件的应用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开发工具及相关技术 |
2.1 图形平台 |
2.2 数据库平台 |
2.3 开发工具 |
2.3.1 Visual Studio |
2.3.2 Visual C# |
2.4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电网规划设计CAD绘图软件系统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3 图元设计 |
3.3.1 图元的基本元素 |
3.3.2 图元的控制参数 |
3.3.3 图元的基本类型 |
3.3.4 图元的状态属性 |
3.4 功能模块设计 |
3.4.1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3.4.2 图元管理模块设计 |
3.4.3 自动绘图模块设计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线路设备库设计 |
3.5.2 通用图元库设计 |
3.5.3 图纸图幅库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电网规划设计CAD绘图软件功能实现 |
4.1 图元的图形化录入 |
4.1.1 图元对象识别 |
4.1.2 图元数据获取 |
4.1.3 图元数据校验 |
4.1.4 图元数据处理 |
4.2 图框底图处理 |
4.2.1 图幅图框绘制 |
4.2.2 地理底图插入 |
4.3 绘图数据预处理 |
4.3.1 数据集中存储 |
4.3.2 比例尺优化计算 |
4.3.3 GPS坐标转换 |
4.3.4 图元摆放角度计算 |
4.4 线路拓扑绘制 |
4.4.1 图元的参数化绘制 |
4.4.2 图纸标注自动生成 |
4.5 交叉重叠处理 |
4.5.1 交叉重叠判断方法 |
4.5.2 局部重绘区域确定 |
4.5.3 重绘比例尺的计算 |
4.6 图例布局与绘制 |
4.6.1 空白空间搜索 |
4.6.2 图纸图例绘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例运行 |
5.1 图元管理测试 |
5.2 自动绘图侧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参数化机构输出工作空间立体分析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并联机构现状 |
1.3 三平移并联机构的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自由度及奇异分析 |
2.1 结构及坐标系建立 |
2.2 自由度分析 |
2.3 奇异分析 |
2.4 小结 |
3 位置及工作空间分析 |
3.1 位置分析 |
3.2 工作空间分析 |
3.3 实例验证 |
3.4 小结 |
4 软件界面设计及代码编写 |
4.1 引言 |
4.2 软件功能及框架 |
4.3 界面设计 |
4.4 代码编写 |
4.5 小结 |
5 软件实例测试 |
5.1 引言 |
5.2 测试工作空间求解模块 |
5.3 测试位置逆解模块 |
5.4 测试位置正解模块 |
5.5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爆破机理与智能设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岩石中深孔爆破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岩石爆破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3.3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山爆破领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富铁矿力学特性与可爆性试验研究 |
2.1 铁矿石静态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
2.1.1 取样加工与实验仪器 |
2.1.2 铁矿石试件单轴压缩实验 |
2.1.3 铁矿石试件劈裂实验 |
2.2 基于霍普金森杆的铁矿石动态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
2.2.1 SHPB实验原理和装置简介 |
2.2.2 动态单轴压缩实验 |
2.2.3 动态巴西劈裂实验 |
2.3 富铁矿岩石可爆性评价试验研究 |
2.3.1 岩石可爆性研究现状 |
2.3.2 爆破漏斗实验 |
2.3.3 岩石可爆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富铁矿矿石爆破损伤破坏特性研究 |
3.1 封堵结构对富铁矿破坏规律影响 |
3.1.1 不同封堵结构富铁矿爆破实验 |
3.1.2 不同封堵结构CT扫描与图像分析 |
3.1.3 分形维数计算与分析 |
3.1.4 三维裂隙CT图像重构及体分形维研究 |
3.2 径向不耦合装药结构对富铁矿破坏规律影响 |
3.2.1 径向不耦合装药富铁矿爆破实验 |
3.2.2 铁矿石CT扫描与三维重构 |
3.2.3 径向不耦合三维体分形维数研究 |
3.3 变线装药密度对富铁矿破坏规律影响 |
3.3.1 变线装药密度富铁矿爆破实验 |
3.3.2 变线装药密度下铁矿石CT扫描与三维重构 |
3.3.3 变线装药密度下三维体分形维数研究 |
3.4 富铁矿石断口微观特征研究 |
3.4.1 扫描电镜及实验方案简介 |
3.4.2 爆破荷载作用下断口形貌特征 |
3.4.3 富铁矿石爆炸致裂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数值仿真研究 |
4.1 材料模型的选取 |
4.2 单炮孔耦合装药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4.2.1 单炮孔爆破应力场传播规律模拟结果 |
4.2.2 炮孔底部沿径向有效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4.2.3 单炮孔爆破炮孔损伤破坏预测 |
4.3 单炮孔变线装药密度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变线装药密度爆破应力场传播规律模拟结果 |
4.3.2 沿炮孔轴向测点有效应力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4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扇形孔全断面爆破模拟 |
4.4.1 扇形孔全断面爆破应力场模拟结果 |
4.4.2 扇形孔全断面爆破有效应力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爆破智能设计系统与工程应用 |
5.1 系统概述 |
5.1.1 系统开发目标 |
5.1.2 系统开发原则 |
5.1.3 系统简介 |
5.2 系统架构设计与功能 |
5.2.1 系统整体性结构设计 |
5.2.2 系统层级化结构设计 |
5.2.3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
5.3 系统智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5.3.1 专家知识库构建 |
5.3.2 推理机的建立 |
5.4 爆破智能设计系统的实现 |
5.4.1 系统开发环境 |
5.4.2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4.3 系统绘图功能的实现 |
5.5 系统工程应用 |
5.5.1 工程概况 |
5.5.2 工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移动互联网的CAD看图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 底层技术研究及选取 |
2.1.1 底层技术选取 |
2.1.2 底层技术介绍 |
2.2 图纸加速相关技术 |
2.2.1 图纸处理优化分析 |
2.2.2 LOD技术 |
2.2.3 GPU批处理思想 |
2.3 CAD字体现状分析 |
2.3.1 CAD字体发展现状 |
2.3.2 字体乱码常见解决方案 |
2.3.3 字体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CAD看图软件的需求分析 |
3.1 软件用户分析及应用场景 |
3.2 软件功能性需求 |
3.2.1 登录注册 |
3.2.2 看图操作 |
3.2.3 文件管理 |
3.2.4 传图 |
3.2.5 图库 |
3.3 软件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性能需求 |
3.3.2 兼容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CAD看图软件的设计 |
4.1 架构设计 |
4.1.1 部署视图 |
4.1.2 逻辑视图 |
4.1.3 数据视图 |
4.2 图纸加速优化设计 |
4.2.1 图纸加速优化整体算法 |
4.2.2 实体大小分层 |
4.2.3 视距因子 |
4.2.4 退化处理 |
4.2.5 归并显示数据 |
4.3 字体优化设计 |
4.3.1 字体优化流程设计 |
4.3.2 字体优化实现设计 |
4.4 定制并设计看图功能 |
4.4.1 看图必备功能 |
4.4.2 便捷传图提升效率与体验 |
4.4.3 轻松管理文件 |
4.4.4 图库增加用户粘性与互动 |
4.5 本章小节 |
5 CAD看图软件的实现 |
5.1 图纸加速优化实现 |
5.2 字体优化实现 |
5.3 定制功能实现 |
5.3.1 登录注册模块实现 |
5.3.2 看图操作模块实现 |
5.3.3 文件管理模块实现 |
5.3.4 传图模块实现 |
5.3.5 图库模块实现 |
5.4 本章小节 |
6 CAD看图软件的测试与应用 |
6.1 功能测试 |
6.2 性能测试 |
6.3 兼容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小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AD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AD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1.2.2 CAD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烟囱CAD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实现目标 |
2 烟囱筒壁CAD程序设计 |
2.1 引言 |
2.2 开发平台和辅助开发工具的选择 |
2.2.1 开发平台与开发语言 |
2.2.2 ObjectARX开发工具简介 |
2.3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总体设计 |
2.3.1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功能要求 |
2.3.2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模块设计 |
2.3.3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数据存储与传递设计 |
2.4 烟囱筒壁CAD程序的交互界面设计 |
2.5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2.5.1 辅助开发工具载入的接驳问题及处理 |
2.5.2 C++语法和数据结构问题及处理 |
2.5.3 程序安装并自动载入AutoCAD的问题及处理 |
3 烟囱筒壁荷载与作用计算程序模块开发 |
3.1 烟囱筒壁荷载和作用计算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
3.1.1 筒壁荷载分析的设计资料 |
3.1.2 筒壁荷载分析内容简述 |
3.1.3 筒壁荷载分析模块计算流程 |
3.2 结构恒载及截面特性计算 |
3.3 平台活载、安装荷载及积灰荷载计算 |
3.4 温度作用计算 |
3.5 结构动力特征计算 |
3.6 风荷载计算 |
3.7 地震作用计算 |
3.8 附加弯矩计算 |
3.9 荷载效应组合 |
4 烟囱筒壁计算分析程序模块开发 |
4.1 烟囱筒壁计算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
4.2 烟囱筒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4.3 烟囱筒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
4.4 烟囱筒壁洞口强度计算 |
4.5 烟囱筒壁钢筋选配方案设计 |
5 烟囱程序后处理程序模块开发 |
5.1 程序后处理模块的内容简述及开发思路 |
5.2 分析计算数据文档生成 |
5.3 中英文计算书生成 |
5.4 筒壁施工图绘制 |
5.4.1 AutoCAD图形数据库概述 |
5.4.2 AutoCAD图形数据库操作 |
5.4.3 施工图绘制内容与流程 |
6 烟囱CAD程序工程设计应用实例对比考证 |
6.1 对比软件信息及设计实例资料 |
6.1.1 对比软件信息 |
6.1.2 设计实例资料 |
6.2 筒壁荷载作用计算分析结果的对比考证 |
6.3 筒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的结果对比考证 |
6.4 洞口强度计算结果的对比考证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洞口强度手算过程 |
致谢 |
(6)基于AutoCAD的协同设计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2.2.1. 帐号及U盾登录 |
2.2.2. 设计项目管理 |
2.2.3. 标准文件同步 |
2.2.4. 标准图框 |
2.2.5. 编辑权限控制 |
2.2.6. 提交更新 |
2.2.7. 在线提资 |
2.2.8. 条件图参照 |
2.2.9. 电子校审 |
2.2.10. 图纸打印 |
2.2.11. 版本管理 |
2.2.12. 电子签名 |
2.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架构设计 |
3.1. 物理架构设计 |
3.2. 技术架构设计 |
3.3. 功能架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1. 数据关系设计 |
4.1.2. 数据结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2.1. 帐号及U盾登录 |
4.2.2. 设计项目管理 |
4.2.3. 标准文件同步 |
4.2.4. 标准图框 |
4.2.5. 编辑权限控制 |
4.2.6. 提交更新 |
4.2.7. 在线提资 |
4.2.8. 条件图参照 |
4.2.9. 电子校审 |
4.2.10. 图纸打印 |
4.2.11. 版本管理 |
4.2.12. 电子签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1.1. 帐号及U盾登录 |
5.1.2. 设计项目管理 |
5.1.3. 标准文件同步 |
5.1.4. 标准图框 |
5.1.5. 编辑权限控制 |
5.1.6. 提交更新 |
5.1.7. 在线提资 |
5.1.8. 条件图参照 |
5.1.9. 电子校审 |
5.1.10. 图纸打印 |
5.1.11. 版本管理 |
5.1.12. 电子签名 |
5.2. 系统测试 |
5.2.1. 系统功能性测试 |
5.2.2. 系统兼容性测试 |
5.2.3. 功能稳定性测试 |
5.2.4. 系统资源消耗测试 |
5.2.5. 系统友好性测试 |
5.2.6. 设计项目实例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三维建筑物数据模型 |
1.3.2 地理信息和建筑信息的交叉与融合 |
1.3.3 建筑工程模拟研究现状 |
1.3.4 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进展 |
1.3.5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六要素的建筑施工过程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
2.1 空间对象模型分析 |
2.1.1 空间的基本概念 |
2.1.2 空间对象数据模型 |
2.1.3 空间对象关系 |
2.1.4 空间数据结构 |
2.2 时间对象模型分析 |
2.2.1 时间的基本概念 |
2.2.2 时间对象的结构 |
2.2.3 时间对象关系 |
2.3 时空数据模型分析 |
2.3.1 时空对象及其演变 |
2.3.2 时空信息的耦合模式 |
2.3.3 时空数据模型构建方法 |
2.3.4 时空过程层次细节 |
2.4 顾及驱动的演化模式及时空概念模型 |
2.4.1 六要素模型的时空特征分析 |
2.4.2 六要素模型的应用法则 |
2.4.3 基于驱动的时空数据模型 |
2.5 小结 |
第3章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特征及其概念模型 |
3.1 建筑施工与技术分析 |
3.1.1 建筑工程与研究范围 |
3.1.2 建筑设计与施工应用 |
3.1.3 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
3.1.4 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
3.2 建筑施工空间及其特征分析 |
3.2.1 建筑施工空间构成 |
3.2.2 建筑施工场地空间及其概念模型 |
3.2.3 建筑物空间及其概念模型 |
3.2.4 建筑施工位置概念模型 |
3.3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特征分析 |
3.3.1 建筑施工过程时间的层次性 |
3.3.2 建筑施工工序概念模型 |
3.3.3 建筑施工工艺概念模型 |
3.3.4 建筑施工活动概念模型 |
3.4 建筑施工过程概念模型 |
3.4.1 建筑施工过程多源信息融合 |
3.4.2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层次细节模型 |
3.4.3 建筑施工过程的信息流特征 |
3.4.4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关系特征 |
3.4.5 建筑施工过程的时空模式 |
3.5 小结 |
第4章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模型构建 |
4.1 建筑施工过程逻辑模型 |
4.1.0 模型的基本框架 |
4.1.1 建筑施工过程资源逻辑模型 |
4.1.2 建筑物对象逻辑模型 |
4.1.3 施工计划与工序逻辑模型 |
4.1.4 建筑施工活动逻辑模型 |
4.1.5 时空关系逻辑模型 |
4.2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结构 |
4.2.1 构件对象时空特征编码 |
4.2.2 建筑时空信息数据结构 |
4.2.3 时空关系的数据结构 |
4.3 建筑施工时空数据组织与管理 |
4.3.1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数据库 |
4.3.2 施工过程时空数据组织 |
4.3.3 建筑施工过程时空索引 |
4.3.4 建筑施工过程查询 |
4.4 小结 |
第5章 建筑施工过程模拟研究 |
5.1 原型系统设计 |
5.2 建筑物数据信息提取 |
5.2.1 OAM建筑施工图信息提取 |
5.2.2 建筑结构施工图信息提取 |
5.2.3 建筑构件装饰信息抽取 |
5.3 建筑施工过程建模 |
5.3.1 建筑施工工艺建模 |
5.3.2 建筑施工工序建模 |
5.3.3 建筑施工活动与事件建模 |
5.3.4 建筑施工阶段的可视化 |
5.4 建筑施工过程应用分析 |
5.4.1 建筑施工过程的模拟仿真 |
5.4.2 建筑工程量计算分析 |
5.4.3 建筑施工过程工序分析 |
5.4.4 建筑投资进度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青年发展学院第九期培训班学员推荐表 |
(8)基于FME与ArcEngine的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模式研究 |
2.1 空间数据互操作 |
2.2 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传统处理模式 |
2.3 基于语义的空间数据互操作 |
2.4 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实现技术 |
第3章 城市规划成果数据特征及管理模式分析 |
3.1 城市规划成果数据特征分析 |
3.2 AutoCAD数据管理模式分析 |
3.3 Geodatabase数据管理模式分析 |
3.4 AutoCAD与Geodatabase差异性分析 |
第4章 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模型构建 |
4.1 规划成果AutoCAD格式数据标准 |
4.2 AutoCAD与Geodatabase语义映射 |
4.3 符号互操作研究 |
4.4 FME与ArcEngine集成研究 |
第5章 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的应用实证分析 |
5.1 实验数据概括及分析 |
5.2 实现技术路线 |
5.3 基于FME的数据转换模型实现 |
5.4 基于ArcEngine的符号互操作实现 |
5.5 互操作集成平台实现 |
5.6 结果对比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9)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给排水CAD软件的发展前景 |
1.2.4 CAD二次开发技术面临的现状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开发工具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AD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CAD的概述 |
2.1.2 AutoCAD的基本功能 |
2.2 AutoCAD二次开发 |
2.2.1 CAD二次开发的概述 |
2.2.2 CAD二次开发的主要内容 |
2.2.3 CAD二次开发的基本过程 |
2.2.4 CAD二次开发的特点 |
2.2.5 CAD二次开发的编辑语言 |
2.2.6 CAD二次开发的工具 |
2.3 开发工具VBA的简介 |
2.3.1 VBA编程三要素 |
2.3.2 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技术 |
2.3.3 VBA集成开发环境(IDE) |
2.3.4 VBA宏 |
第三章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的基本原理 |
3.1 氧化沟技术概述 |
3.1.1 氧化沟的工艺特点 |
3.1.2 氧化沟的类型 |
3.2 奥贝尔氧化沟简介 |
3.3 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要求 |
3.4 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
3.4.1 设计参数的选择 |
3.4.2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的标准化处理 |
3.4.3 奥贝尔氧化沟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绘图系统的研究 |
4.1 参数化绘图 |
4.1.1 参数化绘图的概述 |
4.1.2 参数化绘图的表现形式 |
4.1.3 参数化绘图的特点 |
4.1.4 参数化绘图的步骤 |
4.2 参数化绘图系统的设计流程 |
4.2.1 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
4.2.2 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绘图的实现 |
4.3 参数化程序设计的主体结构 |
4.4 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绘图技术的实现 |
4.4.1 界面设计 |
4.4.2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模块 |
4.4.3 奥贝尔氧化沟的参数化绘图模块 |
4.4.4 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绘图系统的辅助模块 |
4.5 系统菜单的定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基础资料 |
5.2 程序的操作及运行 |
5.2.1 原始资料录入 |
5.2.2 设计计算与校核 |
5.2.3 参数化绘图 |
5.2.4 剖面位置的选取及绘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平流式沉淀池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软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外开发现状 |
1.2.2 国内软件开发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2.4 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AD的二次开发 |
2.1 研究基础 |
2.1.1 CAD概述 |
2.1.2 CAD二次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3 二次开发的一般原则 |
2.1.4 二次开发的基本过程 |
2.1.5 AutoCAD的二次开发工具的种类及比较 |
2.2 开发方法 |
2.2.1 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技术 |
2.2.2 VBA技术开发 |
2.2.3 参数化绘图方法 |
第三章 平流沉淀池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开发思路 |
3.1 平流沉淀池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1 沉淀池分类 |
3.1.2 平流沉淀池原理 |
3.1.3 平流沉淀池优点 |
3.2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
3.2.1 实现计算机自动进行平流沉淀池尺寸计算的方法与过程 |
3.2.2 平流沉淀池设计参数的一般规定 |
3.2.3 设计参数的计算以及尺寸的确定 |
3.3 平流沉淀池的参数化绘图 |
3.3.1 实现计算机自动进行平流沉淀池绘制的方法与过程 |
3.4 平流沉淀池参数化绘图系统程序设计流程图 |
3.5 参数化绘图系统程序的主体构造 |
第四章 平流沉淀池参数化绘图技术的实现 |
4.1 界面设计 |
4.1.1 窗体和对话框设计 |
4.1.2 菜单系统定制 |
4.2 平流沉淀池设计模块 |
4.2.1 工艺尺寸计算的实现方法 |
4.2.2 尺寸校核的实现方法 |
4.3 参数化绘图模块 |
4.3.1 系统初始化 |
4.3.2 平流沉淀池的参数化绘制 |
4.3.3 参数化绘图的人机交互 |
4.3.4 绘图相关的计算类函数 |
4.4 辅助模块 |
4.4.1 图形文件中的块插入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基础资料 |
5.2 程序操作与运行 |
5.2.1 原始资料录入 |
5.2.2 设计计算与校核 |
5.2.3 参数化绘图 |
5.2.4 剖面位置选取及绘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AutoCAD环境下开发按图层改变对象显示顺序的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配电网规划设计CAD绘图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 王斌. 南昌大学, 2020(01)
- [2]参数化机构输出工作空间立体分析软件设计[D]. 邱杰清.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3]富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爆破机理与智能设计系统研究[D]. 马鑫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4]基于移动互联网的CAD看图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杨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结构CAD程序的研制与开发[D]. 张海洋. 武汉大学, 2017(06)
- [6]基于AutoCAD的协同设计平台设计与实现[D]. 吕兴举. 山东大学, 2016(03)
- [7]面向建筑施工过程的GIS时空数据模型研究[D]. 孟耀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8]基于FME与ArcEngine的城市规划成果数据互操作及其应用研究[D]. 陶媛. 西南大学, 2016(02)
- [9]奥贝尔氧化沟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王晓侠.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8)
- [10]平流式沉淀池参数化设计绘图系统的研究[D]. 施胜焓. 沈阳建筑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