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对重度休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不同药物对重度休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一、不同药物对重症休克病人全麻诱导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肖琴[1](2021)在《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不同剂量的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瑞马唑仑更好的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ASA分级I或II择期手术且需气管插管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瑞马唑仑组(实验组):A、B、C组采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诱导,剂量分别是0.25 mg/kg、0.3 mg/kg、0.35 mg/kg;D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诱导,待BIS≤60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舒芬太尼0.4 ug/kg,肌松完善后完成插管并机械通气。记录从诱导到BIS≤60的时间(t)、插管时的BIS值以及诱导前3 min(T0)、诱导开始到BIS≤60(T1)、气管插管后4 min(T2)3个时间点患者的心率(HR)、有创动脉血压(SBP、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抽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值;同时,记录注射疼痛、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瑞马唑仑组(A、B、C)与D组比较:从诱导到BIS≤60的时间,D组>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D组最慢,C组最快;瑞马唑仑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去甲肾上腺素在T1时间点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注射疼痛、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发生率高于瑞马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瑞马唑仑组(A、B、C)组间比较:A组有3例镇静药物补救的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2例低血压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瑞马唑仑组在T1、T2时间点的心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0、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及去甲肾上腺素均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组T0、T2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去甲肾上腺素均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 mg/kg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其诱导相对较快,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较高,更加适用于老年患者。

申美英[2](2020)在《不同比例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混合液在无痛结肠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不同比例的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混合液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无痛结肠镜麻醉的实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60例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EP1:1组(依托咪酯10ml与丙泊酚10ml混合,体积比1:1)、EP1:2组(依托咪酯5ml与丙泊酚10ml混合,体积比1:2)、EP2:1组(依托咪酯10ml与丙泊酚5ml混合,体积比2:1)和P组(单纯丙泊酚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在开始检查前先静脉推注0.1ug/kg舒芬太尼,随后EP1:1组、EP1:2组和EP2:1组给予0.15ml/kg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P组给予1.5mg/kg的丙泊酚。检查过程中若有体动反应,P组追加0.5mg/kg的丙泊酚,其他三组追加0.05ml/kg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记录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开始检查(T1)和检查结束(T2)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时间及苏醒时间;记录患者的药物追加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麻醉效果满意度。结果:1.生命体征:与T0 比较,T1时四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有下降(P<0.05);EP1:1组、EP1:2组和EP2:1组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小于P组(P<0.05);2.苏醒时间:EP1:1组和EP1:2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EP2:1组和P组(P<0.05);3.药物追加次数:EP1:1组和EP1:2组的药物追加次数明显少于EP2:1组和 P 组(P<0.05);4.不良反应:EP1:1组、EP1:2组和EP2:1组患者的注射痛、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EP1:1组、EP1:2组和P组患者的肌阵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EP2:1组(P<0.05);5.麻醉效果满意度:EP1:1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当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1时能够更好的维持患者呼吸、循环稳定,且苏醒快、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李家强[3](2020)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精神高度紧张、全麻诱导、插管刺激等应激是造成高血压患者手术血流动力学波动,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主要因素。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抗焦虑和镇痛作用。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并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性。DEX作为一种常见的麻醉辅助用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血压患者的全身麻醉中,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报道还比较少。本项实验主要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等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昌乐县人民医院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180例(ASAⅡ~Ⅲ级),将患者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大组,每组各90例。其中,D组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e组),高血压控制良好组(f组)和高血压控制不良组(g组)三个亚组,每个压组样本数为30例;C组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h组),高血压控制良好组(i组)和高血压控制不良组(j组)三个亚组,每个亚组样本数为30例。D组患者全麻诱导前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而C组患者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10min泵注结束后,立即行麻醉诱导并完成气管插管,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案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泵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及插管后1min(T3)、3min(T4)和5min(T5)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计算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上述各时间点采血并测量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与T0时点相比,C组中j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T3、T4时点HR、MAP、RPP明显升高(F=6.77~11.32,P<0.05),至T5时点,以上指标恢复到T0时点水平(P>0.05)。D组中各亚组患者T3~T5时点HR、MAP、RPP均明显低于T0时点(F=7.44~10.02,P<0.05)。两组相比较,D组中各亚组患者T3~T5时点HR、MAP及RPP均明显低于C组中的j组(F=14.33~18.57,P<0.05)。与T0时点相比,C组中j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T3、T4时点血浆NE、E水平明显升高(F=8.32~12.03,P<0.05),h和i组无明显升高,但是在T5时点恢复至T0时点水平(P>0.05);D组所有患者,血浆NE水平在T3时点高于T0时点(F=6.77,P<0.05),T4时点恢复至T0时点水平(P>0.05),T5时点降至T0时点水平以下(F=9.05,P<0.05);而血浆E水平T3时点无明显上升(P>0.05),至T4、T5时点明显低于T0时点(F=8.98、12.14,P<0.05)。D组患者在T3~T5时点血浆中NE、E水平均明显低于j组(F=12.56~15.44,P<0.05)。实验结论:(1)全麻诱导期间气管插管操作可使机体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2)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对全麻诱导期间气管插管操作产生更为强烈的应激反应;(3)高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全麻诱导期间气管插管操作产生的应激反应与血压正常患者无明显差别;(4)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气管插管产生的应激反应;(5)相对于血压正常患者和高血压控制良好患者,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麻诱导期间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抑制作用更强,此类患者受益最大。

杜艺[4](2020)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下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期间,通过对心率变异性(HRV)的线性指标和非线性指标变化的观察,明确右美托咪定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维护循环稳定,降低术中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器官功能,促进快速康复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将ASA分级Ⅰ~Ⅱ级,心功Ⅰ~Ⅱ级,年龄大于30岁的50例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患者入室后,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5ug/kg,输注时间15 min后进行麻醉诱导插管,继续以0.4ug/(kg·h)持续静脉泵注,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给药。对照组同期采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麻醉诱导前的静脉泵注和后续持续静脉泵注。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样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于患者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10min(T1)、气腹建立后10min(T2)、气腹建立后60min(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同时采集心电数据获得心率变异性的线性指标:相邻正常心跳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MSSD)、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低频段功率/高频段功率(LF/HF);非线性指标:去趋势波分析(DFA)中的α2、香农熵(Shan En)、样本熵(Samp En)、庞加莱图表法(Poincare plots)中的散点图短轴(SD1)、散点图长轴(SD2)及散点图短轴/长轴(SD1/SD2),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结果:(1)一般情况及术中指标:两组患者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气腹持续时间、输液量及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术中MAP值无差异(P>0.05),两组的MAP值均在T1时下降,T2时较T1升高,T3、T4较T2逐渐下降(P<0.001)。右美托咪定组HR值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HR值随术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HR值T2较T1升高,T1、T3、T4较T0呈逐渐降低(P<0.001)。(3)心率变异性指标:在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RMSS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T3时RMSSD值均低于于T0和T4(P<0.05)。右美托咪定组H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T1时下降,T2、T3、T4逐渐升高;对照组T1~T3逐渐下降,T4时升高(P<0.001)。右美托咪定组LF/HF值T3时低于对照组(P<0.05),在T1~T4时LF/HF值均较T0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DFAα2值低于对照组(P<0.05),在T1和T2时较T0、T3、T4时高(P<0.05),对照组在T1、T2、T3时段较T0和T4高、T2时段最高(P<0.05)。在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的Shan E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Shan En值T2、T3时高于T0、T1、T4时(P<0.05)。两组患者术中Samp En值无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术中T2、T3时SD1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SD1值T0最高,其次是T4时,T1、T2、T3值均最低(P<0.05)。术中SD1/SD2值在T2和T3时,右美托咪定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SD1/SD2值在T0~T4时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麻醉诱导插管和气腹建立对心率变异性产生较大影响,表现出交感神经活动性显着增加,副交感神经功能显着抑制,有违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的基础;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虽不能完全逆转全麻和气腹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但能够使交感神经活动性指标降低和副交感神经活动指标升高,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平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减小术中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器官功能状态,促进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海焕[5](2019)在《右美托咪定对冠脉搭桥患者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量效关系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剂量的影响,计算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ED95及95%的可信区间,并评估诱导期对机体的应激反应。方法选择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4865岁,BMI 18.623.5 kg/m2,ASA分级II级44例、III级36例,术前未使用α2受体激动剂。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40)和对照组(C组,n=40)。右美托咪定组全身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全身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全身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依托咪酯0.2mg/kg,待BIS值<60时,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静注舒芬太尼5min后由同一位麻醉医生在可视喉镜下行气管插管。记录入室(T1)、全身麻醉诱导前(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即刻(T4)、气管插管后5min(T5)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分别在非输液侧采集入室(T1)、气管插管即刻(T4)、切皮加深麻醉前(T6)静脉血3mL,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皮质醇(cortisol,Cor)浓度。T3、T4、T5任意两时间点SBP、DBP或MAP变化幅度>20%或升高超过30mmHg或HR>90次/min为气管插管反应阳性;T3、T4、T5任意两时间点SBP、DBP、MAP变化幅度均<20%且HR<90次/min为气管插管阴性反应。采用改良序贯法,决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剂量,首例患者舒芬太尼剂量为0.5?g/kg,气管插管反应阳性下一病例舒芬太尼采用高一级剂量即0.55?g/kg,气管插管反应阴性则下一病例采用低一级剂量即0.45?g/kg,直至出现气管插管反应阴阳交替8个转折点。采用Probit法计算两组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ED95及95%的可信区间;检测不同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评估全身麻醉诱导期的应激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全麻诱导期T1-T5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无显着差异性(P(29)0.05),但右美托咪定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幅度都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408μg/kg,95%的可信区间(0.341?0.467μg/kg);ED95为0.55μg/kg,95%的可信区间(0.482?1.036μg/kg)。对照组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461μg/kg,95%的可信区间(0.342?0.579μg/kg);ED95为0.669μg/kg,95%的可信区间(0.563?2.336μg/kg)。T1两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无显着差异性(P(29)0.05);T4、T6右美托咪定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及变化幅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g/kg可降低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剂量,且减轻全麻诱导期的应激反应。

广东省药学会[6](2019)在《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医-药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1]。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逐年增加,外科手术中高血压病人也逐渐增多。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特别是舒张压(DBP)超过110 mmH g者更易出现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存在较高的心血管风险[2],如围手术期血压升高可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手术患者脑血管破裂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而血压正常的患者

汪向东[7](2001)在《不同药物对重症休克病人全麻诱导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宁中兴[8](2021)在《重症超声与PiCCO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效果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重症超声与PiCCO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确诊为脓毒症病例121例,根据对患者采取指导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将采用重症超声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设为实验组(n=62),采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r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指导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设为对照组(n=59),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时间节点1h、3h、6h、24h、72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尿量;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时间节点1h、3h、6h、24h液体复苏达标人数;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1h、3h、6h、24h、72h的发生肺水肿人数。结果:(1)重症超声组和PiCCO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人数这些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PiCCO组患者1h、3h、6h、24h、72h的心率高于重症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者1h、3h、24h的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iCCO组患者6h的平均动脉压高于重症超声组,重症超声组患者72h的平均动脉压高于PiCCO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重症超声组患者3h、24h的收缩压高于PiCCO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1h、6h、72h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PiCCO组患者3h、6h的舒张压高于重症超声组,重症超声组患者72h的舒张压高于PiCCO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1h、24h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PiCCO组患者1h、3h中心静脉压高于重症超声组,重症超声组患者24h中心静脉压高于PiCCO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6h、72h中心静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重症超声组患者在1h、3h、6h、24h、72h尿量多于PiCCO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重症超声组和PiCCO组两组患者在液体复苏达标人数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9)两组患者1h、3h发肺水肿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iCCO组患者6h、24h、72h发肺水肿人数多于重症超声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与使用重症超声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的患者相比,使用PiCCO指导的患者心率更快;(2)与PiCCO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患者的目标血压达标人数比较上,使用重症超声指导在结果上没有差异,两组患者血压总体上可控制在目标范围;(3)与PiCCO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比较上,使用重症超声指导在结果上没有差异,中心静脉压总体上可控制在正常值范围;(4)与PiCCO相比,重症超声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患者的尿量更多,发生肺水肿的人数更少。

孔祥力[9](2021)在《Fournier坏疽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Fournier坏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等情况,以期为Fournier坏疽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及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和转归。收集如下基本信息资料,临床资料:变量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岁)、归属地、婚姻状况;病情资料包括:体温(℃),心率(次/分),呼吸频率(次/分),血压(mm Hg),身高(cm),体重(kg),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是否合并肛周疾病,是否合并泌尿道疾病,是否合并休克,是否合并癌症,创面部位,住院时间(天),住院费用(万元)。入院时辅助检查资料:创面分泌物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白蛋白(g/L),白细胞计数(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水平(g/L),红细胞比容(%),肌酐(umol/L),钠(mmol/L),钾(mmol/L),C反应蛋白(mg/L),血碳酸氢根(mmol/L)、血糖(mmol/L)。院内治疗资料:是否手术修复,是否行肠造瘘手术,手术次数,是否应用负压引流装置,是否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种类及应用时长(天);对所有患者行LRINEC评分及FGSI评分,进行FG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评估。对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病情资料、创面资料、入院时辅助检查资料、院内治疗资料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根据临床病情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对包括:临床资料、病情资料、创面资料、入院时辅助检查资料、院内治疗资料做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所筛选出的阳性结果,结合临床经验,排除混杂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经变量赋值后,以单因素显性变量作为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转归情况做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50例入组Fournier坏疽患者中,年龄范围17-74岁,平均年龄(51.7±14.57)岁,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为74岁,其中男性44例(占比88%,平均年龄52.02±14.16岁),女性6例(占比12%,平均年龄49.33±18.65岁)。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的入院比例高于农村,占比66%(33例),农村居民占比例的34%(17例)。入院时42名患者有FG相关危险因素合并症,其中占比最大的是肛周疾病及感染性休克各18例,占合并病总例数的48.64%;其次是糖尿病16例,占比43.24%;肾功能不全12例,占比32.43%;高血压6例,占比16.21%;泌尿道感染及癌症各4例,占比10.81%,合并截瘫3例,占比8.11%。;病变侵袭部位主要为肛周占比82%(41例),其次阴囊占比50%(25例),会阴32%(16例)、腹股沟24%(12例)也常受其累及,腹部16%(8例)、臀部14%(7例)较少,睾丸6%(3例),阴茎2%(1例)。入组的50例患者中,35例患者行创面分泌物培养,其中4例为阴性,仅培养出1种阳性结果的患者为22例,两种为6例,三种为3例。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占比48.57%(17例),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17.14%(6例),咽峡炎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各占比8.57%(3例),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占比5.71%(2例),棒状杆菌属、脆弱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奇异变形菌、化脓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各占2.85%(各1例)。本研究5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82±17.75)天,平均住院费用(9.2±6.48)万元。50例Fournier坏疽根据入院时病情分为休克组(18例)和非休克组(32例)。单因素组间对比情况如下:人口学资料中组间性别对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病情资料中合并症数量对比可见显着性差异(P<0.0001),有统计学意义;心率、血压组间对比差异性显着(P=0.0215,P<0.001),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实验室检查资料的组间对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钠离子浓度、血碳酸氢根、白蛋白五项差异性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7,P=0.0047,P=0.0089,P=0.0139,P=0.0489);院内治疗资料中,抗生素应用种数组间对比可见显着差异(P=0.0178),有统计学意义;行NPWT治疗组间对比可见显着性差异(P=0.002),行造瘘术组间对比可见显着性差异(P=0.007),手术次数组间对比可见显着性差异(P=0.0038),有统计学意义;入院后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长行分组对比,住院费用(P=0.0044)、住院时长(P=0.0103)组间对比可见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SI评分可见显着性差异(P<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Fournier坏疽的发生及发展可能与多项因素相关,包括性别、合并症项数,心率,血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钠离子水平、血碳酸氢根水平、白蛋白、抗生素应用种数、是否行造瘘手术、手术次数等对Fournier坏疽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相关性。FGSI评分对预测患者病情发展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2)红细胞比容可能为FG患者转归的独立风险因素;及时予以抗生素联合治疗、反复多次、彻底的清创手术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3)NPWT技术在治疗FG方面比单纯手术清创技术更有效,其中负压联合灌洗技术相比简易负压及常规负压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加速创面愈合。NPWT技术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病程,进而减少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袁春梅[10](2021)在《右美托咪定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及肌阵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及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我单位行全身麻醉手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DEX0.5ug/kg组(D1组)和DEX0.7ug/kg(D2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三组患者用药前(T0)--即基础値、麻醉诱导前(T1)、插入气管导管前(T2)、插入气管导管即刻(T3)、插入气管导管后1min(T4)、气管插管后3min(T5)、气管插管后5min(T6)、气管插管后10min(T7)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AP)和心率(heart rate HR)的变化,以及肌阵挛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在T3、T4时刻的SBP、DBP、MAP、HR明显高于其T0时刻(P<0.05),升幅大于D1组、D2组;T1-T7时刻,D2组患者的HR相较于其T0时刻,降幅大于D1组;T1、T4、T5、T6、T7时刻,D2组患者的SBP、DBP、MAP相较于其T0时刻,降幅大于D1组;C组发生6例轻度肌阵挛、7例中度肌阵挛,D1组发生1例轻度肌阵挛,D2组发生2例轻度肌阵挛。结论预先静脉泵入DEX有利于减轻依托咪酯诱导全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预注DEX可减少肌阵挛的发生,而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DEX0.5ug/kg组(D1组)优于DEX0.7ug/kg(D2组)。

二、不同药物对重症休克病人全麻诱导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药物对重症休克病人全麻诱导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老年人全麻诱导期的风险评估
    1.2 全身麻醉常用的静脉镇静药物
    1.3 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
    1.4 心血管反应的检验指标
    1.5 瑞马唑仑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纳入标准
        2.1.3 病例排除标准
        2.1.4 病例排除标准
        2.1.5 病例分组
    2.2 实验设备与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麻醉前准备
        2.3.2 麻醉诱导
        2.3.3 麻醉维持
        2.3.4 麻醉诱导过程中不良反应及补救措施
    2.4 观察指标
        2.4.1 患者的一般资料
        2.4.2 患者从诱导开始至BIS≤60 的时间及插管前的BIS值
        2.4.3 患者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值
        2.4.4 不良反应及补救治疗的记录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
    3.2 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到BIS≤60 的时间及插管前的BIS值
    3.3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NE的比较
        3.3.1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的比较
        3.3.2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之间的比较
        3.3.3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比较
    3.4 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补救治疗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老年人全麻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
    4.2 老年人全麻诱导镇静药物的选择
        4.2.1 丙泊酚的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4.2.2 依托迷酯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4.2.3 依托迷酯联合丙泊酚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4.3 瑞马唑仑的药理特性
    4.4 两种老年人全麻诱导方法的对比
    4.5 瑞马唑仑在老年人麻醉诱导中的最佳剂量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静脉镇静药物在全身麻醉诱导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不同比例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混合液在无痛结肠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选择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药品和仪器
    2.3 麻醉前准备
    2.4 麻醉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
    2.7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不同时间点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比较
    3.3 患者诱导时间、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的比较
    3.4 不良反应的比较
    3.5 药物追加次数
    3.6 麻醉效果满意度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依托咪酯及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药品及实验器材
        1.3 研究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2 应激激素水平变化
    3 平均MAP的变化
    4 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差异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4)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下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右美托咪定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右美托咪定对冠脉搭桥患者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量效关系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选择与分组
    2 实验仪器和主要试剂
    3 技术路线
    4 方法
        4.1 入室后麻醉前准备及全身麻醉诱导过程
        4.2 观察时间点和观察指标
        4.3 样本采集、处理及保存
        4.4 样本检测的方法
    5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浓度比较
    4 两组患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反应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人全身麻醉诱导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6)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医-药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医-药共管模式
2 围手术期血压异常的分类及高危因素
    2.1 围手术期血压异常的分类
        2.1.1 血压测量方法
        2.1.2 围手术期高血压
        2.1.3 围手术期低血压
    2.2 围手术期血压异常的高危因素
        2.2.1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2.2.2 围手术期低血压的高危因素
3 围手术期血压的管理
    3.1 患者术前血压评估及围术期血压监测
        3.1.1 患者术前应综合评估以下因素[1, 16]
        3.1.2 围术期血压监测
    3.2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管理
        3.2.1 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目标及降压药物的选择
        3.2.1. 1 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压控制目标
        3.2.1. 2 一般手术围手术期降压药物的选择
        (1) 高血压患者术前降压药物的应用建议
        (2) 一般手术围术期降压药物的选择
        3.2.2 特殊类型手术围术期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目标及降压药物的选择
        3.2.2. 1 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
        3.2.2.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术期
        3.2.2.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术期降压药物的选择
        3.2.2. 4 颅脑病变围术期
        3.2.2. 5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
    3.3 围术期低血压的管理
        3.3.1 围术期低血压的危害
        3.3.2 围术期低血压的处理
    3.4 常用麻醉药、肌松药及镇痛药对血压的影响
        3.4.1 常用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3.4.2 常用静脉全身麻醉药
        3.4.3 常用局部麻醉药
        3.4.4 常用肌松药
        3.4.5 常用镇痛药
4 总结
附录

(8)重症超声与PiCCO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效果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一般资料
    1.2 研究设备及仪器
    1.3 方法
        1.3.1 重症超声、PiCCO监测方法
        1.3.2 治疗方法
        1.3.3 监测指标
        1.3.4 分析方法
        1.3.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 1h、3h、6h、24h、72h 的一般血流动力学参数、尿量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液体复苏目标血压达标人数比较
    2.4 两组患者在 1h、3h、6h、24h、72h 累计发生肺水肿人数比较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9)Fournier坏疽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病因学
        1.3.1 致病因素
        1.3.2 危险因素
    1.4 病理生理学
    1.5 临床诊断
        1.5.1 临床表现
        1.5.2 辅助检查
        1.5.3 鉴别诊断
    1.6 治疗
        1.6.1 常规治疗
        1.6.2 其他治疗
        1.6.3 其它少见治疗方法
    1.7 小结
第2章 临床回顾性研究
    2.1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研究步骤
    2.2 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Fournier坏疽一般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3.1.1 人口学资料
        3.1.2 病史及危险因素
        3.1.3 临床表现
        3.1.4 实验室检查
        3.1.5 抗生素使用情况
        3.1.6 手术治疗情况
        3.1.7 治疗结果与转归
    3.2 Fournier坏疽转归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1 人口学资料分析
        3.2.2 病史及危险因素分析
        3.2.3 创面资料分析
        3.2.4 辅助检查分析
        3.2.5 治疗及转归资料分析
        3.2.6 转归资料分析
        3.2.7 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分析
        3.2.8 手术资料分析
        3.2.9 LRINEC及 FGSI评分资料分析
    3.3 Fournier坏疽转归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4 病例
        3.4.1 病例1
        3.4.2 病例2
        3.4.3 病例3
        3.4.4 病例4
        3.4.5 病例5
第4章 讨论
    4.1 人口学资料
        4.1.1 年龄
        4.1.2 性别
        4.1.3 归属地
    4.2 病情资料
        4.2.1 合并症
        4.2.2 创面
    4.3 辅助检查
        4.3.1 生命体征
        4.3.2 实验室检查
        4.3.3 创面分泌物培养
    4.4 院内治疗资料
        4.4.1 抗生素治疗
        4.4.2 手术治疗
    4.5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4.6 LRINEC及 FGSI评分
第5章 结论
第6章 研究意义
第7章 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7.1 研究的创新性
    7.2 研究的局限性
第8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右美托咪定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及肌阵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背景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器材与药物(详见:表3-1、表3-2)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观察指标及流程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4.2 三组患者SBP、DBP、MAP和 HR变化的比较
    4.3 肌阵挛的发生情况
    4.4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几种静脉麻醉药临床应用简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不同药物对重症休克病人全麻诱导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 肖琴. 南昌大学, 2021(01)
  • [2]不同比例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混合液在无痛结肠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D]. 申美英. 延边大学, 2020(05)
  • [3]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D]. 李家强. 青岛大学, 2020(01)
  • [4]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下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杜艺. 西南医科大学, 2020(06)
  • [5]右美托咪定对冠脉搭桥患者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量效关系影响[D]. 王海焕. 青岛大学, 2019(02)
  • [6]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医-药专家共识[J]. 广东省药学会. 今日药学, 2019(05)
  • [7]不同药物对重症休克病人全麻诱导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影响[J]. 汪向东. 中国厂矿医学, 2001(06)
  • [8]重症超声与PiCCO指导脓毒症液体复苏效果对比研究[D]. 宁中兴.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9]Fournier坏疽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回顾性研究[D]. 孔祥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右美托咪定对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及肌阵挛的影响[D]. 袁春梅. 汕头大学, 2021

标签:;  ;  ;  ;  ;  

不同药物对重度休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