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桃芽接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小琴,冷天凤,娄丽[1](2021)在《薄麻壳泡核桃芽接处理方式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扩充薄麻壳泡核桃优株无形性繁殖材料,采用其优株穗条进行芽接,设置不同部位芽、不同嫁接高度和不同嫁接时间处理对其萌动、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芽接处理方式,提高芽接成活率。结果表明,优株对新梢长度的主效应影响显着,对芽萌动平均天数、新梢粗度和嫁接成活率的主效应影响不显着。嫁接时间对芽萌动天数、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嫁接成活率影响显着,6月份嫁接芽萌动早于7月份嫁接芽萌动,嫁接时间越早,萌动时间越早、新梢生长越快,嫁接成活率6月中旬和下旬差异不显着,7月与6月中下旬差异极显着。嫁接高度对芽萌动天数、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影响显着,对成活率影响不显着,嫁接高度越高,芽萌动时间越晚,嫁接高度为15 cm时,新梢生长量最大,成活率最高。不同部位芽对新梢长度和嫁接成活率影响显着,对芽萌动时间和新梢粗度影响不显着,新梢生长量和嫁接成活率均为中部芽最高,上部芽和下部芽差异不大。适合薄麻壳泡核桃优株芽接的最佳处理方式为6月中下旬嫁接、嫁接高度砧木离地15 cm处和嫁接芽选择穗条中部芽时,芽接苗生长量最大,嫁接成活率最高。
李丕夫[2](2019)在《提高核桃芽接苗成活率的实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试验,对不同的嫁接时间、嫁接人、砧木地径、嫁接高度与核桃芽接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提出了核桃芽接的一些必要条件,为辽宁地区提高核桃芽接苗成活率、带动核桃产业发展提供试验依据。
赵登超,刘丙花,舒秀阁,梁静,李萍萍,贾明,王小芳,魏红军[3](2019)在《早实核桃芽接愈伤形成过程扫描电镜观察》文中指出为给完善核桃芽接繁育技术提供参考,选用山东地方品种‘鸡爪绵’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大方块芽接方法嫁接早实核桃品种‘香玲’和‘元林’,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其砧穗组合体愈伤形成和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2个早实核桃品种嫁接愈合过程相似,嫁接后第6天砧穗嫁接体愈合完成。第1天,嫁接口接穗上有愈伤组织细胞产生,同时有少量无机、有机分泌物或晶体;第2天,嫁接口处产生大量愈伤组织细胞,‘香玲’和‘元林’接穗愈伤组织细胞直径分别为17.5~35.0和14.1~33.3μm,‘元林’接穗愈伤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香玲’;第4天,愈伤细胞延伸分化出明显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分裂;第5天,砧穗愈伤组织相互交叉连接;第6天,接穗和砧木间的维管束已重新连接,嫁接愈合完成。
周乃富,宋晓波,张俊佩,常英英,裴东[4](2019)在《核桃芽接愈合的组织学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核桃芽接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研究不同嫁接时期砧穗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输导组织连接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机制,旨在为核桃和其他木本植物嫁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2年生核桃品种‘香玲’半木质化新梢中部芽片为接穗,2年生本地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方块芽接法分别于砧木萌芽后40~47天和100~107天2个时间进行芽接试验,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非均质化材料切片方法对芽接愈合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核桃萌芽后40~47天的砧穗愈合方式与前人报道一致,即形成层细胞在嫁接体愈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愈合过程中主要组织学变化包括:隔离层的产生(3天)→砧穗形成层细胞分化产生愈伤组织(4天)→愈伤组织连接(6天)→砧穗原有形成层的修复与连接(12天),完成愈合需要12~15天,成活率达95.6%。而在萌芽后100~107天的砧穗愈合过程中,发现了与上述常规愈合不同的嫁接愈合新方式。此过程中木射线细胞起主导作用,愈合过程依次历经隔离层的产生(3天)→木射线细胞分化产生愈伤组织(4天)→砧穗愈伤组织连接(9天)→导管分化形成(15天)→新的形成层产生以及木射线的连接(25天),需要25~30天才能完成愈合,成活率为61.7%;在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过程中砧木一侧的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溶解,在砧穗愈伤组织完成连接时消失,而接穗表面隔离层在愈伤组织分化时依然存在,直至新的形成层产生后才完全溶解消失。【结论】核桃芽接过程中,除了常见的由形成层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方式外,还存在由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木质部的愈合新方式,木射线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出导管、形成层和木射线等组织完成最终的砧穗连接;在此过程中愈伤组织主要来自于砧木木射线细胞且砧木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溶解。
余小安[5](2019)在《核桃芽接品种改良技术及管理措施》文中提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试验地的概况,然后从砧木与接穗的处理、嫁接技术的运用以及嫁接后的管理措施方面出发,探讨核桃芽接的品种改良技术和管理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分析最终的统计结果,指出芽接方式、芽片大小以及嫁接时间均会对其成活率产生影响,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核桃芽接品种改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周乃富[6](2019)在《核桃芽接成活的组织学和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核桃(Juglans regia L.)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我国核桃产业面临着规模化和商品化进程缓慢的突出问题,而良种无性繁殖特别是高效的芽接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核桃良种嫁接繁殖对实现我国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具有深远意义。在核桃芽接实践中,人们以生理学为指导尝试改变果树传统芽接时期和方式,进而使该技术获得重要进展。然而目前仍有经济林树种存在芽接成活的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以核桃为试材,从机制上深入解析,为经济林乃至园艺作物的芽接快繁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核桃品种‘清香’为砧木,‘香玲’为接穗开展芽接试验,在分析影响芽接成活关键外部因素的基础上,针对芽接愈合关键时期,建立组织和细胞特征图谱,进而开展基因组转录机制解析,在分子水平揭示关键调控基因,从核心生理过程深入认识核桃芽接成活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砧穗的的发育状态、芽接时期和保证接穗“护芽肉”的完整是影响核桃芽接成活的主要因素。采用核桃本砧方块芽接法进行试验,发现中部接芽和处于半木质化状态的砧木组合成活率最高,达93.6%;芽接成活率在萌芽后45天和105天嫁接中达到峰值,分别为94.5%和66.7%,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接后第0天和第3天灌水均会严重抑制芽接成活,而第6天和9天之后灌水,对芽接成活率影响小。通过对“护芽肉”外部形态、组织切片和电镜扫描进行观察,发现“护芽肉”属于叶芽茎尖成熟区组织,取接穗芽片时,需将“护芽肉”保存完好,否则会导致接芽不能萌发,嫁接不成活;(2)克服各部分组织软硬不均、易脱落等难题,建立了适用于核桃等非均质化组织的石蜡切片方法。具体试验流程如下:采用改进后的固定液(70%叔丁醇:35%-40%甲醛:丙酸:丙三醇=85:5:5:5,v/v/v/v)对核桃芽接茎段材料进行固定;软化处理:过氧化氢-冰醋酸混合溶液(1:1,v/v),处理3小时后,转入70%叔丁醇-丙三醇混合溶液(1:1,v/v)中,于50℃恒温箱中处理2天;采用叔丁醇梯度脱水法,由于叔丁醇有脱水和透明的双重作用,可以省去透明步骤;浸蜡:用叔丁醇替换二甲苯将材料过渡至纯石蜡中。(3)砧穗形成层间的愈合方式是芽接成活的最佳方式,并发现由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新方式。在萌芽后40-47天、70-77天和100-107天的芽接成活关键时期开展芽接试验,并对其愈合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砧穗愈合有3种方式,分别为:方式1砧穗形成层间的愈合,约12-15天完成;方式2砧木木质部和接穗形成层间的愈合,约15-18天完成;方式3砧穗木质部间的愈合,约25-30天完成。其中方式3是新发现的核桃芽接愈合方式,其特点是:愈伤组织由木射线细胞脱分化产生;砧木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消解;完成愈合的时间长,芽接成活率低。通过组织学观察发现阻碍芽接成活的主要原因是接后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抑制,或砧穗隔离层无法正常或快速的消解。(4)基于组织学研究确定的芽接愈合关键时期进行精准采样,并开展对应的转录调控分析。筛选出2011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MAPK信号通路等代谢途径;采用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鉴定出芽接愈合过程中参与植物激素内稳态和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NCED1、AFP2、PIR18和PYL8;参与植物细胞壁合成途径的基因TBL38;重要转录因子基因MYB44;参与植物创伤信号响应的UPF3等发挥枢纽调控作用的功能基因。(5)在差异基因加权共表达网络所得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核桃芽接愈合过程中内源激素IAA、ABA和ZR的时空分布,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发现IAA和ZR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在愈伤组织快速增殖期含量上升,聚集在接口形成层和砧木表面细胞中;愈伤组织进入分化状态后其含量迅速下降,主要分布于愈伤组织;ABA在愈伤组织快速增殖期的含量和分布位置均无明显变化,愈伤组织进入分化状态后,其含量急剧上升,且集中分布于接穗形成层和愈伤组织,从而提出了芽接愈合过程中内源激素的时空分布模型。IAA/ABA、IAA/ZR和ZR/ABA比值动态变化趋势分别呈现“S”型、“M”型和“N”型。PPO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间期迅速上升;PAL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类(SOD、POD和CAT)的动态变化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舒秀阁[7](2019)在《核桃不同砧穗组合评价利用及嫁接繁育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核桃是山东省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然而核桃不同砧穗组合不明确和嫁接成活率较低严重限制着核桃产业的发展,为此本文以生产中常用的4个核桃砧木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嫁接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其与’香玲’、‘元林’核桃嫁接愈合过程;同时研究不同砧穗组合的生长和结果情况,并对其果实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筛选出我省核桃栽培的适宜砧穗组合;改良和完善核桃良种嫁接繁育技术方法,为我省核桃良种苗木繁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嫁接技术方法核桃愈伤组织发生时间及愈伤细胞产生量差异较大,芽接后第7天愈伤组织细胞已经大量产生并愈合;而枝接后第5d还没有发现愈伤组织,直到第10d-30d在砧/穗结合部位才发现大量的愈伤组织,此时萌发新梢长度已达5cm-10cm;芽接嫁接处理砧/穗结合后新梢开始生长,枝接处理砧/穗愈合过程与新梢生长同步进行,新梢生长主要利用接穗本身的贮藏营养。黑核桃砧木和枫杨砧木嫁接’元林’后,在第20d才发现愈伤组织细胞,而’鸡爪绵’和’香玲’实生苗砧木嫁接’元林’后第10d已经发现有愈伤组织,‘鸡爪绵’和’香玲’实生砧木可快速的与’元林’核桃愈合,有利于后期苗木成苗。2.以’鸡爪绵’为砧木,嫁接‘强丰’、’丰硕’、’鲁青’、’绿香’核桃,不同品种嫁接苗的长度、芽间距、粗度和质量均有所差异,其中芽间距可作为区分不同嫁接品种的重要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核桃苗木质量进行分析,筛选出评价核桃苗木质量的3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59.60%,主根质量系数最大;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2.85%,接穗质量、长度和粗度的系数较大;第三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10.02%,砧木粗度和质量的系数较大。主根质量是评价4个核桃品种嫁接苗质量的重要指标。3.以’鸡爪绵’为嫁接’元林’、’绿香’、‘清香’核桃后,观测不同品种的生长及结果情况,结果表明,树高最高是’绿香’为2.99 m,其次是‘清香’为2.97 m,’元林’最矮为2.66m;’元林’产量最高为6.42kg/株;坚果综合品质以’绿香’最佳。综合考虑早期结果能力和生长势、抗逆性强度,认为’鸡爪绵’为砧木嫁接’绿香’核桃这个砧穗组合适宜在济南丘陵山地进行推广栽培。4.枫杨做砧木嫁接’香玲’后,其坚果单果质量显着增加,比对照增加27.74%;坚果壳厚显着减少,壳厚减少25.23%;核仁蛋白质、脂肪、多酚类物质无显着差异,核仁苯丙氨酸含量减少,其他氨基酸组分含量有所增加,以丙氨酸、异亮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变化差异显着。‘枫杨’可以作为‘香玲’砧木在生产中进行应用。5.研制出核桃良种嫁接繁育方法,可以使核桃芽接嫁接时间提前7d-10d,核桃枝接嫁接成活率在85%左右,一级苗出苗率高达80%以上。
李天君,颜明,范彬,李丕军[8](2017)在《核桃改良芽接技术成活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核桃传统芽接与改良芽接技术成活率进行比较,以及对核桃改良芽接技术的绑扎方式、割砧方式、嫁接时期的确定和穗条的选择等关键步骤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核桃嫁接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割砧留放水口、绑扎用薄膜、选择芽饱满且粗壮的大穗条和嫁接选择在6月中下旬等技术改良措施,可有效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
苏文川[9](2016)在《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的解剖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属于胡桃科山核桃属,是一种十分优良的干果树种和木本油料树种。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品种苗“波尼”1a生芽条上的芽为接穗,1a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方块芽接。通过观察芽接后不同时期接合部解剖学形态,同时测定芽接愈合过程中接合部形成层及韧皮部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探究薄壳山核桃芽接愈合的解剖学和生理生化机制,为薄壳山核桃芽接繁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所得结论如下:(1)薄壳山核桃芽接愈合过程细分为5个阶段:接后3d,隔离层形成并增厚,砧穗初始粘连;接后5、6d,砧木、接穗形成层细胞相继脱分化为愈伤组织;接后6-12d,愈伤组织增生,突破隔离层,形成连接砧穗的愈伤组织桥;接后12-18d,砧穗形成层附近的薄壁细胞不断分化出新的形成层,形成连接砧穗两端的形成层带;20-31d,连接完整的形成层带向内分化出木质部,向外分化出韧皮部,产生沟通砧穗的维管组织,接后40d砧穗紧密地连成一体,嫁接体成活。(2)嫁接苗POD活性于嫁接后10d升高至第一个峰值,有助于砧穗愈伤组织连接;PPO活性在嫁接初期(接后0-3d)升高,参与创伤反应,保护嫁接口免受外界侵害,但也会使隔离层增厚,阻碍嫁接愈合;IAAO降解IAA,其前期(接后0-5d)活性升高能清除过量的IAA,此后(接后5-40d)其活性总体降低,有利于嫁接面IAA的积累,促进愈合;POD、PPO和PAL活性分别于嫁接后22、22、18d(维管束连通阶段)有一高峰,加速木质素的合成,促进维管组织的分化,促进嫁接愈合。4种酶分别在特定的阶段影响嫁接愈合。(3)嫁接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总体低于对照,表明两者作为嫁接愈合的物质和能源基础被大量消耗。嫁接苗淀粉含量在愈合的大部分时间里低于对照,且自接后10d起显着升高,表明淀粉除作为能源基础,亦参与愈伤组织的分化。嫁接苗单宁含量随着嫁接愈合呈下降趋势,表明单宁会被空气氧化成不溶性物质,不利于嫁接成活。内源激素对嫁接愈合起着或促进或抑制的作用。IAA促进细胞分裂,诱导维管束分化,促进愈合,其含量于芽接后5d开始上升,并一直维持在高于对照的水平;ZR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愈合,其含量于接后7-18d升至峰值并显着高于对照;GA3抑制形成层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嫁接苗GA3含量总体上低于对照,表明其不利于嫁接愈合;ABA抑制接合部组织生长和分化,但在维管束分化的关键期(接后22-40d)抑制过度生长,调控组织由生长转向分化,有利于嫁接愈合。激素间存在相互作用,IAA和ZR相互协同,其中,接后5-14d(愈伤组织生长),IAA起主导作用,接后18-22d(形成层细胞分裂),ZR起主导作用,31-40d(维管束分化),IAA起主导作用;嫁接苗IAA/ABA比值高于对照,两种激素相互拮抗。
孙阳[10](2016)在《不同嫁接时期温度对核桃芽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桃芽接成活率较低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筛选适宜的芽接时期对提高核桃苗木的繁育成活率意义重大。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时期及芽接后710天内的平均温度对核桃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露地和设施条件下,随芽接时期的推迟,嫁接苗的成活率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设施条件下的平均温度高于露地条件,成活率也明显高于露地条件;新生枝的平均高度和基部平均粗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可得,大连地区核桃最适宜芽接的平均气温为2325℃。
二、核桃芽接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桃芽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薄麻壳泡核桃芽接处理方式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2.2.1 嫁接时间 |
2.2.2 部位芽片 |
2.2.3 嫁接高度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芽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嫁接高度对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
3.3 不同部位芽片对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
4结论和讨论 |
(2)提高核桃芽接苗成活率的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时间嫁接成活率分析 |
2 不同嫁接高度成活率比较 |
3 不同地径砧木嫁接成活率分析 |
(3)早实核桃芽接愈伤形成过程扫描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嫁接方法 |
1.3 样品采集 |
1.4 扫描电镜观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核桃品种芽接后愈伤形成扫描电镜观察 |
2.1.1‘香玲’核桃芽接后愈伤形成扫描电镜观察 |
2.1.2‘元林’核桃芽接后愈伤形成扫描电镜观察 |
2.2 不同核桃品种芽接后接口愈伤细胞情况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核桃大方块芽接砧穗愈合过程 |
3.2 核桃大方块芽接砧穗愈合影响因素 |
(4)核桃芽接愈合的组织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芽接方法与样品采集 |
1.3 切片制作及解剖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新方式 |
2.2 愈合过程中隔离层的溶解 |
2.3 2种愈合方式的比较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核桃芽接品种改良技术及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核桃芽接品种改良技术和管理措施 |
2.1 砧木与接穗的处理 |
2.2 嫁接技术 |
2.3 嫁接后的管理措施 |
3 结果分析 |
4 结语 |
(6)核桃芽接成活的组织学和转录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经济林木无性繁殖研究进展 |
1.2.2 经济林木嫁接成活的组织和生理学研究进展 |
1.2.3 经济林木嫁接成活的分子机制 |
1.2.4 核桃嫁接繁殖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解决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重点解决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第二章 核桃芽接成活的关键外部因素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接芽和砧木的发育状态对芽接成活率的影响 |
2.2.2 接芽生长时期对芽接成活率的影响 |
2.2.3 芽接后灌水对芽接成活的影响 |
2.2.4 “护芽肉”对芽接成活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核桃等木本植物非均质化组织石蜡切片方法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固定液和软化方法的改进 |
3.2.2 样品脱水和透明流程的改良 |
3.2.3 核桃芽接愈合区域组织切片效果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核桃芽接成活的组织学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砧木和接穗形成层间的愈合方式 |
4.2.2 砧木木质部和接穗形成层间的愈合方式 |
4.2.3 砧木和接穗木质部间的愈合方式 |
4.2.4 愈合过程中隔离层的溶解 |
4.2.5 3种愈合方式的比较分析 |
4.2.6 芽接未成活茎段的组织学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核桃芽接成活的转录调控机制解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5.2.2 测序数据统计及质控 |
5.2.3 序列比对分析 |
5.2.4 转录本组装 |
5.2.5 功能注释 |
5.2.6 表达量分析 |
5.2.7 芽接愈合过程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8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 |
5.2.9 q RT-PCR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核桃芽接成活的多激素时空变化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建立 |
6.2.2 IAA在嫁接愈合过程中的时空分布 |
6.2.3 ABA在嫁接愈合过程中的时空分布 |
6.2.4 ZR在嫁接愈合过程中的时空分布 |
6.2.5 芽接愈合过程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
6.2.6 芽接愈合过程中三种激素的分布模型 |
6.2.7 芽接愈合过程中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激素在芽接愈合中的作用 |
6.3.2 酶在芽接愈合中的作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核桃不同砧穗组合评价利用及嫁接繁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核桃砧木资源介绍 |
1.2 核桃砧木苗培育 |
1.3 核桃嫁接繁育技术方法 |
1.4 砧木对植物生长、结果及生理的影响 |
1.5 核桃良种苗木质量指标及等级划分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试验研究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嫁接方法对砧穗组合核桃嫁接亲和性影响及砧木筛选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不同核桃砧木嫁接核桃及取样 |
2.1.3 电镜扫描观察拍照 |
2.2 ‘鸡爪绵’砧木适宜嫁接品种研究 |
2.2.1 ‘鸡爪绵’核桃嫁接苗嫁接成苗质量影响因素与成苗质量分析 |
2.2.2 ‘鸡爪绵’核桃为砧木嫁接不同核桃品种生长与结果特性 |
2.3 枫杨砧木对‘香玲’核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2.3.1 试验材料 |
2.3.2 坚果外观品质指标测定 |
2.3.3 坚果内在品质指标测定 |
2.4 试验统计与数据处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嫁接方法对砧穗组合核桃嫁接亲和性影响及砧木筛选 |
3.2 ‘鸡爪绵’砧木适宜嫁接品种研究 |
3.2.1 ‘鸡爪绵’核桃嫁接苗成苗质量影响因素与成苗质量分析 |
3.2.2 ‘鸡爪绵’嫁接不同核桃品种早期生长与结果特性比较 |
3.3 枫杨砧木对‘香玲’核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1 砧木对‘香玲’核桃坚果外观品质指标的影响 |
3.3.2 砧木对‘香玲’核桃核仁内在品质指标的影响 |
3.4 核桃高效繁育技术方法 |
3.4.1 砧木移栽室外嫁接法—‘香玲’核桃嫁接苗成苗与质量 |
3.4.2 早实核桃芽接育苗方法培育方法 |
4 讨论 |
4.1 不同砧穗组合核桃嫁接亲和性及砧木筛选 |
4.2 ‘鸡爪绵’砧木适宜嫁接品种研究 |
4.3 不同核桃砧木嫁接核桃品种生长及结果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研究期间撰写论文 |
(8)核桃改良芽接技术成活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传统芽接方法 |
2.2.2 改良取芽方式 |
2.2.3 改良绑扎方式 |
2.2.4 改良割砧方式 |
2.2.5 嫁接时期 |
2.2.6 穗条等级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改良取芽方式的芽接成活率 |
3.2 改良绑扎方法的芽接成活率 |
3.3 改良割砧方式下芽接的芽接成活率 |
3.4 改良芽接技术嫁接时间的芽接成活率 |
3.5 不同等级穗条改良芽接技术的芽接成活率 |
4 讨论 |
5 结论 |
(9)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的解剖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嫁接概述 |
1.2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
1.2.1 内因 |
1.2.2 外因 |
1.3 嫁接愈合的解剖学机制 |
1.3.1 嫁接愈合的组织学研究 |
1.3.2 嫁接愈合的细胞学研究 |
1.4 嫁接愈合的生理生化机制 |
1.4.1 水分、营养物质与嫁接愈合 |
1.4.2 酶与嫁接愈合 |
1.4.3 激素与嫁接愈合 |
1.4.4 酚类物质与嫁接愈合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
2.1.1 采样 |
2.1.2 石蜡切片的制作 |
2.2 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
2.2.1 采样 |
2.2.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3 嫁接成活的解剖学与生理生化机制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解剖学形态变化 |
3.1.1 薄壳山核桃 1a生茎显微结构 |
3.1.2 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显微结构变化 |
3.2 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生理生化变化 |
3.2.1 嫁接愈合过程接合部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 |
3.2.2 嫁接愈合过程接合部单宁含量动态变化 |
3.2.3 嫁接愈合过程接合部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
3.2.4 嫁接愈合过程接合部酶活性动态变化 |
4 讨论 |
4.1 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的解剖学机制 |
4.2 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的生理生化机制 |
4.2.1 可溶性糖与嫁接愈合 |
4.2.2 淀粉与嫁接愈合 |
4.2.3 可溶性蛋白质与嫁接愈合 |
4.2.4 单宁与嫁接愈合 |
4.2.5 内源激素与嫁接愈合 |
4.2.6 过氧化物酶(POD)与嫁接愈合 |
4.2.7 多酚氧化酶(PPO)与嫁接愈合 |
4.2.8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嫁接愈合 |
4.2.9 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与嫁接愈合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10)不同嫁接时期温度对核桃芽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试验地概况 |
1. 2 试验材料 |
1.2.1砧木选择 |
1.2.2嫁接接穗 |
1. 3 试验设计及方法 |
1.3.1试验设计 |
1.3.2嫁接方法 |
1. 4 数据记录及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露地条件下不同嫁接时期对核桃嫁接苗成活率和新生枝生长的影响 |
2. 2 设施条件下不同嫁接时期对核桃嫁接苗成活率和新生枝生长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四、核桃芽接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薄麻壳泡核桃芽接处理方式对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J]. 田小琴,冷天凤,娄丽. 种子, 2021(03)
- [2]提高核桃芽接苗成活率的实验分析[J]. 李丕夫. 花卉, 2019(18)
- [3]早实核桃芽接愈伤形成过程扫描电镜观察[J]. 赵登超,刘丙花,舒秀阁,梁静,李萍萍,贾明,王小芳,魏红军. 经济林研究, 2019(03)
- [4]核桃芽接愈合的组织学机制[J]. 周乃富,宋晓波,张俊佩,常英英,裴东. 林业科学, 2019(06)
- [5]核桃芽接品种改良技术及管理措施[J]. 余小安. 乡村科技, 2019(10)
- [6]核桃芽接成活的组织学和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 周乃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7]核桃不同砧穗组合评价利用及嫁接繁育技术[D]. 舒秀阁.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核桃改良芽接技术成活率研究[J]. 李天君,颜明,范彬,李丕军. 四川林业科技, 2017(05)
- [9]薄壳山核桃嫁接愈合的解剖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苏文川.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10]不同嫁接时期温度对核桃芽接成活率和生长量影响的研究[J]. 孙阳.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