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药真菌抗辐射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钟胜男[1](2021)在《海绵胶煤炱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绵胶煤炱菌是煤炱菌科胶煤炱菌属的真菌,又名竹燕窝、竹花、竹菌,其营养素含量丰富,具有一定的食药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消费群体的喜爱。海绵胶煤炱菌中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抑菌、抗肿瘤等生理活性。现阶段海绵胶煤炱菌还未实现大规模人工栽培,市面上开发的产品均为野生资源,因此其开发前景巨大。本研究通过LC-MS分析海绵胶煤炱菌五个不同生长时期代谢物的动态变化,筛选出各生长阶段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代谢热图分析、KEGG注释、代谢通路分析等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分析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代谢物质的差异及相关代谢通路的变化,为海绵胶煤炱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研究依据。目前关于海绵胶煤炱菌多糖提取工艺、多糖生物活性、多糖精深加工产品等的方面研究较少,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主要探究海绵胶煤炱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多糖的生物活性以及多糖开发的产品,提高了海绵胶煤炱菌的综合利用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Vanquish液相色谱和Q Exactive Focus高分辨质谱对海绵胶煤炱菌五个不同生长阶段30个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鉴定出291种代谢物质,78种代谢通路,通过研究发现S1与S2含量存在显着差异代谢物有137个,覆盖45条代谢途径;S2与S3含量存在显着差异代谢物有138个,覆盖41条代谢途径;S3与S4含量存在显着差异代谢物有161个,覆盖48条代谢途径;S4与S5含量存在显着差异代谢物有142个,覆盖45条代谢途径。在整个海绵胶煤炱菌生长期间差异代谢物有89个,覆盖38条代谢途径。通过非靶向代谢组研究筛选出的差异化合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是海藻糖、肌肽、龙胆酸、亚精胺、烟酰胺核糖、抗坏血酸、辣椒素、角鲨烯、阿卡地新、原儿茶酸,这为进一步研究海绵胶煤炱菌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基础。2.采用响应面法对海绵胶煤炱菌多糖热水浸提工艺进行优化,工艺优化发现海绵胶煤炱菌多糖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5.06℃、料液比1:41.37 g/m L、提取时间183.89min,预测多糖得率48.6952%。实际实验测得多糖得率为48.0128%,结果与模型预测值较为相近,因此响应面优化工艺可用于海绵胶煤炱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3.通过对海绵胶煤炱菌多糖进行组分分析和体外抗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糖主要由葡萄糖、核糖、甘露糖、半乳糖、氨基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组成,体外抗氧化实验发现海绵胶煤炱菌多糖对DPPH、·OH、ABTS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当多糖浓度为2.5 mg/m L对·OH的清除率为89.507%,当多糖浓度为3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69%,当多糖浓度为5 mg/m 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31%。本实验证明了海绵胶煤炱菌多糖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资源,可以进一步研究海绵胶煤炱菌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及多糖的其他生物活性。4.通过研究海绵胶煤炱菌多糖绿茶饮料,得到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工艺为:混合粉为4 g,白砂糖为8 g,柠檬酸为0.01 g,β-环糊精为0.01 g。按照料液比1:150进行冲泡可得到色泽呈黄绿色,茶香清雅的饮料。
任帅萌[2](2020)在《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桦褐孔菌属于药食两用真菌,其子实体和发酵产物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抑制病毒等作用。本研究在桦褐孔菌发酵产物(Inonotus obliquus fermentation product,IOFP)能够增强鸡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基础上,探索其对SPF(无特定病原体)鸭是否具有相同的促进作用,以期为开发具有生长和免疫促进作用的新型鸭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提供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IOFP对SPF鸭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80只1日龄SPF鸭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饲养于隔离器中。试验组在饮水中加入1.6%(课题组前期摸索好的浓度)的IOFP,对照组不添加IOFP,不同时间点测定鸭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等生长性能指标;在21d,42d剖取10只鸭子的胸腺,脾脏,法氏囊称重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在14d,21d,42d采集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测定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刺激指数,并在21d,42d时分离外周血血清测定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发酵产物能显着促进鸭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有效提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2)IOFP对SPF鸭套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表达量的影响80只1日龄SPF鸭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饲养于隔离器中。试验组在饮水中加入1.6%的IOFP,对照组不添加IOFP,利用荧光定量PCR法在21d,42d检测SPF鸭外周血中不同TLRs的m RNA表达量。结果显示,饲喂1.6%IOFP组鸭的TLRs相对表达含量的变化均高于其它各组,其中TLR3相对表达量在第21d和第42d及整个实验期相对含量较高。综上所述,将1.6%的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加到SPF鸭饮水中,可以提高鸭体的生产性能,增加鸭体的平均增重,降低料肉比,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肠道的组织形态。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指标(T-AOC,SOD,NO)的测定,证明桦褐孔菌发酵产物能够增强鸭的抗氧化能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强度。基于初步筛选TLR1A、TLR1B、TLR2A、TLR3、TLR4、TLR5、TLR7、TLR15、TLR21的相对含量变化明确IOFP的受体,为TLR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圆圆[3](2020)在《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杏鲍菇是一种在我国被广泛栽培的食药兼备的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活性物质,如多糖、多酚、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据报道,杏鲍菇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预防糖尿病及提高免疫力等诸多功效,但对其功效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对降脂机理的研究浅显。本论文以杏鲍菇子实体为原料,使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杏鲍菇子实体中的多糖(PEP)。通过纯化得到三种组分的多糖PEP1-A、PEP2-A和PEP3-A,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鉴于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的结果,选择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多糖PEP进行抗疲劳和降脂活性研究;通过常规生化指标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发现PEP具有抗疲劳和降脂功效。通过LC-MS技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和qRT-PCR技术分别从代谢组学方面、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ACC(乙酰辅酶A羧化酶)具体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层面研究了 PEP降脂机制。发现PEP通过调节氨基酸、脂肪酸和其它内源性化合物变化,及它们所参与的多种代谢通路共同发挥作用来降脂;AMPK-ACC通路中PEP降脂机制是通过调节AMPK、ACC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起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提取PEP的最佳工艺参数,测定了 PEP的水合性质,并通过分离纯化得到PEP1-A、PEP2-A和PEP3-A三种多糖组分,测定并比较了它们的多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发现纯化后的组分除多糖含量升高外,蛋白、糖醛酸、硫酸基含量都有所减少。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到PEP得率最高的工艺参数,当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料液比为1:50(g/mL)时获得的杏鲍菇多糖得率最高,达到7.52%。测定PEP总糖、蛋白、糖醛酸含量分别为67.84%、4.42%、0.28%。PEP的水溶性是45.8%,持水力为19.7 g/g,膨胀力为24.00 mL/g。(2)初步表征了 PEP1-A,PEP2-A 和 PEP3-A 的结构。PEP1-A、PEP2-A和PEP3-A的单糖组成中都有不同含量的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四种单糖,其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岩藻糖含量最少。此外PEP3-A含有1.39%的阿拉伯糖。紫外、红外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含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核磁共振结果表明PEP1-A、PEP2-A和PEP3-A都有吡喃糖环,PEP1-A糖残基通过β-糖苷键连接,PEP2-A和PEP3-A的糖残基通过α-糖苷键连接。甲基化结果表明PEP1-A的主链是由1,3-Glc(p)、1,4-Glc(p)、1,6-Gal(p)、1,6-Glc(p)连接而成,分支是 1,3,4-Glc(p)、1,2,6-Man(p)。PEP2-A的骨架是由 1,3-Glc(p)、1,4-Man(p)、1,6-Gal(p)连接,支链是 1,2,6-Glc(p)。PEP3-A 的骨架由 1,3-Glc(p)、1,6-Glc(p)、1,4-Man(p)、1,6-Gal(p)、1,6-Ara(p)连接,分支是1,3,6-Glc(p)、1,2,6-Glc(p)连接而成。扫描电镜观察得知,PEP1-A、PEP2-A和PEP3-A有相似的条形片状结构表征。由于自身带电荷、分子内作用力和多支链等原因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PEP1-A、PEP2-A、PEP3-A是无规则团状、岛屿状和谷堆状。(3)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在测定范围内,PEP、PEP1-A、PEP2-A、PEP3-A均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比较PE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好。(4)抗疲劳活性中PEP对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变化没有显着影响,PEP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杏鲍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竭力游泳时间显着增加(p<0.05)。高、中、低剂量组竭力游泳时间的增加率分别为89.70%,75.12%和53.11%,其效果与实验范围内的灌胃剂量呈正相关。抗疲劳生化指标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P干预组降低BUN(尿素氮)、LD(乳酸)水平含量,降低LDH(乳酸脱氢酶)活性。(5)不同剂量的PEP灌胃高脂小鼠,小鼠体重、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切片都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的PEP组能显着降低小鼠体重,中、低剂量的PEP组体重降低不显着,说明灌胃浓度对体重变化有影响。小鼠的生化指标和酶学检测结果表明,在辛伐他汀和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的PEP处理组和高脂模型组比较发现,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都显着降低,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增高,其降低和升高程度与PEP含量呈剂量性关系。说明PEP具有降脂作用,能够预防食源性肥胖,且高剂量PEP降血脂的效果最好,中剂量PEP效果次之,低剂量PEP效果最低。小鼠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PEP灌胃处理后,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脂肪空泡的数量和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减少和变小;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体积大小和数目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都有所减少,其中高剂量PEP组作用最佳。(6)通过LC-MS技术对各组小鼠的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阐明PEP的降脂作用及机制。结果发现高脂模型组和不同剂量的PEP组血清代谢物的组间有较好的分离度,说明PEP对高脂小鼠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可用于对高脂人群的预防和治疗。各组比较分析后寻找出PEP灌胃高脂小鼠后血清中代谢差异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胆碱、脂质变异体和其他内源性化合物及所参与的代谢通路的变化。发现甘油磷脂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代谢等多条通路发生改变,表明不同剂量的PEP对肥胖引起的高脂血症的改善可能与能量代谢相关。(7)对PEP介导的AMPK-ACC信号通路发挥的降脂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分析AMPK-ACC通路中关键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PEP具有降脂作用是通过上调pAMPK和pACC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上调AMPK和ACC的基因表达水平来实现的,进而抑制高脂及并发症等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生。通过本研究,发现杏鲍菇子实体多糖具有抗疲劳和降脂的生物活性,并初步分析了 PEP1-A,PEP2-A和PEP3-A结构。从代谢组学层面、AMPK及ACC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层面阐明了 PEP降脂作用机制。为杏鲍菇多糖的深入研究和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素蕊,严明,陈旭,邓雅元,刘韵然,孙达锋[4](2020)在《我国食(药)用菌药品开发现状》文中提出通过对《中国药典》(2015版)记录的10类12种食(药)用菌的功能,以及目前我国获得批号的以食(药)用菌为主料的146种国产药品及其功能进行整理和简要分析,以期对我国食(药)用菌药品的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杨建鑫[5](2020)在《虫草多糖对X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虫草多糖(CSP)对X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理,为虫草多糖作为有效的辐射保护剂或减少辐射损伤的替代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发酵冬虫夏草菌粉中的多糖,利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测定实验小鼠30 d的存活率,检测实验小鼠外周血象、脏器指数、骨髓DNA含量、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组织病理形态学等相关指标以及MAPK家族中相关酶的表达。存活率实验中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150 mg/kg)、CSP低剂量组(100mg/kg)、CSP中剂量组(200 mg/kg)、CSP高剂量组(400 mg/kg)。CSP低、中、高剂量组于每日灌胃(20 ml/kg)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正常对照组和辐射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后进行辐照,阳性对照组小鼠于辐照前30 min腹腔注射氨磷汀溶液。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全身一次性X射线辐照,辐照剂量为8 Gy,辐照后连续观察30 d小鼠的生存状态及死亡情况。指标及相关机理测定实验中动物分组及给药同存活率实验,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进行全身一次性X射线辐照,辐照剂量为5 Gy,观察辐照前后小鼠的体重变化及辐照后第1、3、5 d外周血象的变化,辐照后第5 d测定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骨髓DNA含量、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观察胸腺、脾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情况。分别采用ELISA和q PCR方法测定辐照后第5 d小鼠肝脏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发酵冬虫夏草菌粉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35%,改良后的苯酚硫酸法测得吸光度稳定、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CSP能够改善辐射损伤小鼠体征并显着提高小鼠存活率。经8 Gy X射线辐照后,辐射模型组小鼠饮食饮水减少、皮毛光泽减退、行动迟缓且精神萎靡,部分小鼠眼睛出现出血肿胀现象,较正常对照组30 d内存活率显着下降50%;CSP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征有所改善,30 d内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显着提高,其中CSP中剂量组小鼠较辐射模型组存活率显着升高80%。指标测定实验结果显示,CSP能够显着改善辐射损伤小鼠的外周血象。经5 Gy X射线辐照后,与辐射模型组相比,CSP中剂量组小鼠辐照后第3d WBC和LYM数目分别显着升高59.65%和70.00%,CSP低剂量和中剂量组小鼠GRA数目在辐照后第5 d分别升高100.00%和71.43%,CSP低剂量组小鼠在辐照后第3 d和第5 d PLT数目显着降低22.84%和24.43%。同时,CSP能够显着提高辐射损伤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其中以CSP中剂量组最为明显,与辐射模型组相比,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分别升高69.62%和30.00%。但CSP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DNA的含量无显着影响,与辐射模型组相比,CSP各组骨髓DNA含量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另外,CSP能显着改变辐射损伤小鼠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与辐射模型组相比,CSP低、中、高剂量组肝脏组织中SOD活力分别显着升高64.71%、52.36%和44.07%,GSH-Px活力分别显着降低11.29%、18.16%和22.37%,CAT活力分别降低6.24%、10.88%和17.95%,CSP低剂量组MDA含量显着减少32.22%,中、高剂量组无显着性变化。病理学结果表明CSP能明显改善辐射造成的胸腺及脾脏损伤,与辐射模型组相比,CSP各组中胸腺及脾脏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病理变化均有改善。相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SP能使辐射损伤小鼠肝脏组织中ERK1、JNK1和p38 MAPK的蛋白和m RNA表达发生显着变化。与辐射模型组相比,CSP中、高剂量组ERK1蛋白表达分别降低16.42%和32.70%,CSP低剂量组ERK1蛋白表达降低9.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P高剂量组JNK1的蛋白表达下降了47.98%,CSP低、中剂量组JNK1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17.25%和14.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P低、中、高剂量组p38 MAPK的蛋白表达分别显着降低了18.95%、24.10%和34.73%。与辐射模型组相比,CSP低、中、高剂量组ERK1的m RNA表达分别降低了60.92%、52.87%和63.22%;CSP低、中、高剂量组JNK1的m RNA表达分别下降66.77%、53.23%和57.54%;CSP低、中、高剂量组p38 MAPK的m RNA表达分别显着下降71.06%、61.89%和55.30%。结论:虫草多糖对X射线辐射损伤小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推测该作用与提高机体免疫、清除体内自由基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APK信号传导途径减轻辐射诱导的机体损伤。
杨彬[6](2020)在《银耳发酵条件优化、胞外多糖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文中提出银耳是我国传统的食药真菌,含有丰富的银耳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本研究从3株银耳菌种中,筛选出一株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高的目标菌株Tf526,并编号优化液体发酵条件和胞外多糖脱色工艺,柱层析分离纯化胞外多糖并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旨在为银耳进行工业化生产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高产银耳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优良菌株的筛选:通过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目标菌株Tf526.(2)银耳菌株Tf526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目标菌株Tf526在2%葡萄糖为碳源、0.4%酵母浸粉为氮源、发酵温度25℃、初始pH6.0、150r/min、8%接种量的条件下液体培养,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达到最大。菌丝体生物量为7.4±0.14 g/L,比优化前提高了17.5%;菌株胞外多糖含量为0.72±0.03 g/L,比优化前提高了30.9%。(3)木质纤维素酶对菌株Tf526菌丝体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菌株YB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Trichoderma virens,命名为Trichoderma virens YB。其最佳产酶碳源为玉米秸秆粉末,发酵周期72h,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大活力分别为313.53±26.78U/mL和18120.87±500.37 U/mL。制备木质纤维素酶最佳硫酸铵饱和度为70%。浓度为3 mg/mL的木质纤维素复合酶在发酵60 h后加入10 mL,对菌丝体损伤小,能促进胞外多糖分泌,DCW含量为6.8±0.12 mg/mL,EPS含量为0.91±0.05 mg/mL;与空白组(DCW:7.6±0.15 mg/mL,EPS:0.72±0.03 mg/mL)相比DCW生物量降低了10.5%;EPS含量提高了26.4%。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利用发酵罐扩大培养银耳菌株Tf526,菌丝体干重为13.26±1.78 g/L,胞外多糖含量2.03±0.33 g/L。是摇瓶发酵菌丝体生物量的1.79倍,胞外多糖的2.82倍。(4)利用大孔树脂对Tf526产胞外多糖脱色脱蛋白除杂工艺:筛选出最佳大孔树脂为A-722MP,并利用A-722MP吸附能力对胞外多糖进行除杂,同时研究不同吸附条件对A-722MP脱色脱蛋白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A-722MP最佳吸附条件(料液比10:1、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2 h)。用A-722MP大孔树脂处理后的胞外粗多糖溶液的脱色率达到62.14%,蛋白质脱除率达到87.8%,多糖保留率达到73.42%。(5)Tf526菌株胞外多糖的分离和体外抗氧化实验:从Tf526菌株胞的外多糖中分离得到4个较纯的多糖组分Lf1-a、Lf1-b、Lf2和Lf3,冷干后为浅白色絮状物(重量分别为1.396 g、0.213 g、0.086 g、0.073g)。并对主要成分Lf1-a和Lf1-b,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Lf1-a组分的总还原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Lf1-b组分强。多糖样品浓度低于1.5 mg/mL时,Lf1-a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Lf1-b;当多糖样品浓度大于1.5 mg/mL时,Lf1-b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Lf1-a。综上所述,通过液体发酵和发酵条件的优化,能够在短时间里获得大量的食药真菌菌丝体并提高其产量。Tf526银耳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李赟[7](2019)在《菌核侧耳高产多糖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多糖结构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菌核侧耳(Pleurotustuber-regium(Fr.)Sing)是一种传统的食药两用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学价值和药用学价值。菌核侧耳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人工栽培获得菌丝和菌核需要良好的培养基质和适宜的培养条件。本文首先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对菌核侧耳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再以菌丝多糖为指标对菌核侧耳固态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了菌丝形成菌核的过程;提取菌丝多糖、菌核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菌核侧耳菌丝体生物量作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菌核侧耳液态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培养基组成成分为:果糖5.2%,酵母粉0.55%,MgSO4·7H2O 0.049%,KH2PO4 0.1%,VB1 0.0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核侧耳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接种量9%,装液量80 mL/250 mL,转速150 r/min,pH值7,发酵时间6 d;发酵得到菌核侧耳菌丝体生物量达到12.19 g/L。(2)利用竹粉和桑叶为固态基质探索菌核侧耳固态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固态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培养基组成成分为:竹粉与桑叶按质量分数为2:1,葡萄糖用量1%,酵母粉用量0.25%,Zn2+用量0.05%。用此培养基在菌悬液接种量10%,培养基初始含水率60%,28℃恒温培养20 d,测得每瓶培养料中菌丝生物量(干重)可达155 mg,菌丝多糖含量达13.8 mg/g。(3)通过采用HPLC、GPC和FTIR技术方法对固态培养获得的菌丝多糖和菌核多糖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发现,菌丝多糖和菌核多糖均为吡喃糖,菌丝多糖的重均分子量Mw为4.751×104 g/mol,菌核多糖的重均分子量Mw为2.827×106g/mol,两者均为中等分布的聚合物。菌丝多糖和菌核多糖均含有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比较菌丝多糖和菌核多糖的结构,发现二者主要结构较为相似,为日后采用固态培养方法制备菌丝多糖替代菌核多糖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工作基础。
雷艳[8](2014)在《粗柄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选用青藏高原的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为研究材料,通过液体发酵技术获取粗柄羊肚菌发酵液和菌丝体。测定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的元素含量;以新鲜发酵液和菌丝体为原料,分别进行多糖提取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研究了发酵液、菌丝体及胞外多糖和菌丝体多糖的药理作用,以期为粗柄羊肚菌发酵产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论文采用微波消解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scopy)法对青藏高原野生的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及菌丝体中的Mg、K、Ca、Cr、Cu、Zn、As、Se、Mo、Cd、Hg和Pb这12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粗柄羊肚菌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富集的Mg、Zn、Cu、Pb、Hg和Se这6种元素含量相当,其中,重金属Pb、Cd、As、Hg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条例,可以安全食用。2、通过液体发酵获得的粗柄羊肚菌发酵液和菌丝体原料,以获取的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和菌丝体多糖产量为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1)在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的提取中,主要考察了浓缩倍数、浓缩温度、醇沉浓度及pH值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提取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缩倍数为1:5,浓缩温度为50℃,醇沉浓度为95%,pH值为6,得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平均含量为1.275mg·mL-1,工艺条件稳定可靠。(2)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粗柄羊肚菌菌丝体多糖,主要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波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次数4个影响因素,最终确定了提取粗柄羊肚菌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超声波处理温度为70℃,超声时间20min,超声提取2次,得粗柄羊肚菌菌丝体多糖平均含量为56.761mg·g-1,工艺条件稳定可靠。3、粗柄羊肚菌抗疲劳作用以粗柄羊肚菌新鲜发酵液和菌丝体悬浮液为受试药,通过小鼠的负重游泳实验来研究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免疫指标(脾脏和胸腺指数);小鼠的自由游泳实验及抗疲劳相关生化指标(小鼠血清乳酸LD、血清尿素氮BUN、肝糖原、肌糖原)的测定来研究粗柄羊肚菌的抗疲劳功能。结果显示,在负重游泳实验中,粗柄羊肚菌发酵液和菌丝体可以显着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1),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在自由游泳实验中,发酵液和菌丝体可以明显降低血清LD(P<0.01)和血清BUN浓度,增加心肌糖原(P<0.01)、股四头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P<0.01),说明粗柄羊肚菌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功能。4、粗柄羊肚菌抗衰老作用(1)以粗柄羊肚菌新鲜发酵液和菌丝体悬浮液为受试药,通过自由游泳实验及代谢酶类相关指标(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免疫指标(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来研究粗柄羊肚菌的抗衰老作用。结果显示,粗柄羊肚菌发酵液和菌丝体均可显着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5)和心肌SOD活力(P<0.01)、小鼠血清CAT活力和肝脏CAT的活力及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研究结果充分证明粗柄羊肚菌具有较好的抗衰老功能。(2)采用雄性果蝇为研究对象,以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菌丝体多糖、新鲜发酵液和菌丝体悬浮液为受试药,通过果蝇的寿命实验来研究粗柄羊肚菌的抗衰老作用。结果显示,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菌丝体多糖、新鲜发酵液及菌丝体悬浮液可以略微延长雄性果蝇的平均寿命、半数死亡时间及最高寿命。5、粗柄羊肚菌抗应激作用以粗柄羊肚菌新鲜发酵液和菌丝体悬浮液为受试药,通过抗高温实验(45℃)、抗低温实验(-5℃)和抗缺氧实验(常压缺氧)来研究粗柄羊肚菌的抗应激作用。结果表明,在抗高温实验中,粗柄羊肚菌发酵液能明显延长雌性小鼠在高温环境中的存活时间(P<0.05);菌丝体悬浮液均能延长雄性和雌性小鼠在高温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且对雄性小鼠的抗高温效果好于雌性小鼠。在耐低温实验中,粗柄羊肚菌发酵液和菌丝体悬浮液均能延长小鼠在低温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在常压缺氧环境中,粗柄羊肚菌发酵液抗缺氧效果差异不显着,菌丝悬浮液的抗缺氧效果较好(P<0.01),且优于阳性药物三普红景天,说明粗柄羊肚菌具有抗应激功能。6、粗柄羊肚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以新鲜发酵液为受试药,采用滤纸片扩散法,以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为指标,分别研究粗柄羊肚菌发酵液对6种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粗柄羊肚菌发酵液对6种供试菌种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明显。
王应男[9](2012)在《榆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榆耳多糖最佳的分离纯化工艺,获得一个榆耳多糖均一组分GI-Ⅱc,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单糖组成进行了初步鉴定,确定其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榆耳粗多糖,选择70%醇沉粗多糖GⅠ-Ⅱ为研究目标,得率2.61%。正交试验确定Sevag法除蛋白最佳条件为:样品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3:1,氯仿与正丁醇的体积比为5:1,震荡时间为15min,萃取次数为2次。AB-8大孔树脂吸附法确定GⅠ-Ⅱ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AB-8大孔树脂添加量为0.2g/mL,pH为4.0,脱色温度为60℃。GⅠ-Ⅱ经DEAE-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共获得三个组分GⅠ-Ⅱa、GⅠ-Ⅱb、GⅠ-Ⅱc,其中GⅠ-Ⅱc纯度鉴定初步确定其为均一多糖,纯度达到95.2%。对GⅠ-Ⅱa、GⅠ-Ⅱb、GⅠ-Ⅱc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三个组分均为非淀粉多糖,几乎不含有多酚、蛋白以及核酸类物质;红外光谱分析显示GⅠ-Ⅱa、GⅠ-Ⅱb、GⅠ-Ⅱc均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峰,且存在吡喃型糖苷键结构;GⅠ-Ⅱc中存在酰胺基结构,可能含有少量结合蛋白。薄层层析鉴定GⅠ-Ⅱa、GⅠ-Ⅱb的单糖组成均为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甘露糖;而GⅠ-Ⅱc可能仅由葡萄糖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GⅠ-Ⅱ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表现出较强的还原力和对羟基自由基以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0.1mg/mL的GⅠ-Ⅱ还原力相当于同剂量Vc的7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明显,ⅠC50=0.124mg/mL,已超过Vc的清除能力;对DPPH自由基同样具有很好的清除效果,ⅠC50=58.82 μg/mL。但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不理想。榆耳多糖GⅠ-Ⅱa,GⅠ-Ⅱb,GⅠ-Ⅱc三个组分中,GⅠ-Ⅱc为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活性多糖。抑菌试验表明,榆耳中含有的抑菌物质不是大分子量的多糖类物质。
赵娜[10](2012)在《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及抗辐射功能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能广泛应用;随着环境的改变,大气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紫外辐射强度增加。辐射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具有安全性高、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的天然抗辐射食品是当前研究抗辐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食用真菌安全而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液态发酵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发酵产物,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实验选用食用真菌杏鲍菇为研究对象,通过液态发酵培养的方法获取其发酵产物。为了研究杏鲍菇发酵产物的抗辐射活性,先研究了杏鲍菇发酵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而通过紫外抗辐射实验研究了杏鲍菇发酵液保护紫外损伤酵母细胞的功能。结果表明杏鲍菇发酵液具有较好的抗辐射功能。本文研究了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5g/L,KH2PO40.8g/L, MgSO41.2g/L, VB10.01g/L。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为:装液量20%(v/V),初始pH为自然,接种量为10%(v/v),培养温度为25℃,摇床转速为140r/min。绘制杏鲍菇液态发酵生长曲线。当发酵8天,杏鲍菇生长达到稳定期,生物量可达到8.23g/L。发酵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rix)为2%。杏鲍菇发酵产物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杏鲍菇发酵产物中含有粗多糖、蛋白质、黄酮、多酚和还原糖。发酵液和菌体浸提液中的粗多糖含量分别为0.688mg/mL.0.339mg/mL,蛋白含量分别为67.31μg/mL、31.59μg/mL,黄酮含量分别为0.121mg/mL、0.178mg/mL。多酚含量分别为0.112mg/mL、0.104mg/mL,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17mg/mL、1.24mg/mL。杏鲍菇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包括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O2-清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发酵产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优于菌体浸提液。其中发酵液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最高可达到86.21%,相当于0.37mg/mL Vc溶液的·OH清除率。杏鲍菇发酵液的紫外抗辐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发酵液可以有效地保护酵母细胞,减少紫外损伤。将杏鲍菇发酵液和酵母悬浮液混合预培养20min后,紫外损伤酵母细胞存活率可达8.99%,将紫外损伤的酵母细胞存活率提高了3.47倍。本实验说明,杏鲍菇发酵液具有较好的抗辐射功能。
二、食药真菌抗辐射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药真菌抗辐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海绵胶煤炱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海绵胶煤炱菌研究现状 |
1.1.1 营养成分 |
1.1.2 活性物质 |
1.2.代谢组研究现状 |
1.3.食用菌多糖研究现状 |
1.3.1 多糖的提取 |
1.3.2 多糖的分离纯化 |
1.3.3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不同生长时间海绵胶煤炱菌多糖代谢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代谢物提取 |
2.2.2 上机检测 |
2.2.3 代谢物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质量控制 |
2.3.2 海绵胶煤炱菌不同生长阶段化学计量学分析 |
2.3.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鉴定 |
2.3.4 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
2.3.5 海绵胶煤炱菌各生长阶段差异代谢物的KEGG注释分析 |
2.3.6 海绵胶煤炱菌特质营养成分 |
2.3.7 海绵胶煤炱菌与糖代谢相关分析 |
2.4 小结 |
3 海绵胶煤炱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工艺流程 |
3.2.2 苯酚-硫酸法测多糖含量 |
3.2.3 多糖得率的计算 |
3.2.4 海绵胶煤炱菌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 |
3.2.5 响应面优化海绵胶煤炱菌多糖提取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海绵胶煤炱菌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2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海绵胶煤炱菌多糖的组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设备 |
4.2 多糖组分分析 |
4.2.1 样品的处理 |
4.2.2 标样的衍生化处理 |
4.2.3 色谱条件 |
4.3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1 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的测定 |
4.3.2 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3.3 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多糖组分 |
4.4.2 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 |
4.4.3 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 |
4.4.4 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5.海绵胶煤炱菌多糖复合饮料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剂 |
5.1.3 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工艺流程 |
5.2.2 海绵胶煤炱菌多糖分离纯化 |
5.2.3 工艺流程 |
5.2.4 正交实验 |
5.2.5 产品质量评价指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海绵胶煤炱菌多糖绿茶固体饮料实验结果 |
5.3.2 海绵胶煤炱菌多糖绿茶固体饮料产品质量分析结果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药食两用真菌 |
1.2 桦褐孔菌的概述 |
1.2.1 桦褐孔菌的简介 |
1.2.2 桦褐孔菌的研究现状 |
1.3 桦褐孔菌的制备及其作用 |
1.3.1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的制备技术 |
1.3.2 抗氧化作用 |
1.3.3 抗癌作用 |
1.3.4 提高免疫力作用 |
1.3.5 抑菌作用 |
1.3.6 抗炎、抗病毒作用 |
1.3.7 抑制寄生虫作用 |
1.4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免疫调节作用 |
1.5 桦褐孔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1.6 鸭套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生长性能影响 |
2.1 主要试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试验方法 |
2.4.1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2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
2.4.3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肠道组织形态的测定 |
2.4.4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鸭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的增殖率的测定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桦褐发酵产物对 SPF 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
2.5.2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2.5.3 桦褐发酵产物对 SPF 鸭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2.5.4 桦褐发酵产物对 SPF 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
2.6 讨论 |
2.6.1 桦褐发酵产物对 SPF 鸭生长性能影响 |
2.6.2 桦褐发酵产物对 SPF 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2.6.3 桦褐发酵产物对 SPF 鸭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2.6.4 桦褐发酵产物对 SPF 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3章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非特异性免疫性能影响 |
3.1 主要试验材料 |
3.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主要试剂 |
3.4 试验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 SPF 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测量 |
3.5.2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一氧化氮(NO)的测量 |
3.5.3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量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4章 外周血中TLR受体的表达量变化 |
4.1 主要试验材料 |
4.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主要试剂 |
4.4 试验方法 |
4.5 结果分析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杏鲍菇研究概况 |
1.1.1 杏鲍菇简介 |
1.1.2 杏鲍菇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 |
1.2 杏鲍菇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杏鲍菇多糖简介 |
1.2.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 |
(1) 化学提取法 |
(2) 物理提取法 |
(3) 生物提取法 |
1.2.3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及纯化 |
1.2.4 杏鲍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5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分析 |
1.2.6 杏鲍菇多糖结构与生理活性 |
1.3 杏鲍菇多糖降脂作用研究进展 |
1.4 代谢组学介绍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提取杏鲍菇粗多糖的单因素实验 |
2.3.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2.3.3 杏鲍菇多糖的水合特性分析 |
(1) 水溶性测定 |
(2) 持水力(WHC)测定 |
(3) 膨胀力(SWC)测定 |
2.3.4 杏鲍菇多糖的分离纯化 |
(1) Sevage法脱蛋白 |
(2) DEAE-52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纯化杏鲍菇多糖 |
(3) 分子筛柱SephadexG-100分离PEP1、PEP2和PEP3 |
2.3.5 杏鲍菇多糖的颜色变化 |
2.3.6 杏鲍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 |
2.3.7 杏鲍菇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8 杏鲍菇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9 杏鲍菇多糖中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1) 标准曲线绘制 |
(2) 样品含量测定 |
2.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
(1)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3) 提取料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2.4.2 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工艺结果 |
2.4.3 杏鲍菇粗多糖的水合性分析 |
2.4.4 杏鲍菇多糖分离纯化 |
2.4.5 杏鲍菇多糖颜色测定结果 |
2.4.6 杏鲍菇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2.4.7 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
2.4.8 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结果 |
2.4.9 多糖中硫酸基含量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杏鲍菇多糖的结构表征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波谱分析 |
3.3.2 单糖组成分析(离子色谱法) |
3.3.3 甲基化分析 |
3.3.4 形貌特征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波谱分析 |
3.4.2 单糖组成分析 |
3.4.3 甲基化分析 |
3.4.4 形貌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和体内抗疲劳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 |
(2) 杏鲍菇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 |
(3) 杏鲍菇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
(4) 杏鲍菇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5) 杏鲍菇多糖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评价 |
(1) 动物实验和分组 |
(2) 小鼠的竭力游泳实验 |
4.3.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杏鲍菇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
(1) 杏鲍菇多糖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
(2) 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 |
(3)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
(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 |
(5) 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 |
4.4.2 杏鲍菇多糖体内抗疲劳活性结果 |
(1) PEP对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2) PEP对生化参数相关疲劳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杏鲍菇多糖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的降脂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动物及饲料配比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5.3.2 血样及标本采集 |
5.3.3 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 |
5.3.4 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5.3.5 组织形态学观察 |
5.3.6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EP对小鼠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 |
(1)小鼠生活情况观察 |
(2) 小鼠体重的变化 |
(3) 脏器和脂肪系数的变化 |
5.4.2 小鼠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
5.4.3 小鼠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1)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2) 杏鲍菇多糖对小鼠脂肪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仪器、配件和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采用LC-MS对小鼠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物分析 |
(1) 样品前处理 |
(2) 仪器方法 |
6.3.2 数据处理方法 |
(1) 数据预处理 |
(2) 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
(3) 显着性分析 |
(4) 化合物筛选 |
(5) 寻找代谢通路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LC-MS分析各组小鼠血清样品结果 |
(1) 正离子模式 |
(a) 得分矩阵图 |
(b) 载荷矩阵图 |
(c) 代谢物 |
(d) 代谢通路 |
(2) 负离子模式 |
(a) 得分矩阵图 |
(b) 载荷矩阵图 |
(c) 代谢物 |
(d) 代谢通路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AMPK/ACC途径研究杏鲍菇多糖的降脂机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7.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提取组织蛋白 |
7.3.2 BCA法测定蛋白含量 |
7.3.3 蛋白质变性 |
7.3.4 WB测定蛋白 |
7.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WB结果 |
7.4.2 荧光定量PCR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4)我国食(药)用菌药品开发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药典》中食(药)用菌记载情况 |
2 我国食(药)用菌药品开发现状 |
3 展望 |
3.1 发掘食(药)用菌资源优势使药品开发潜力巨大 |
3.2 注重食(药)用菌中药特色并结合现代技术开发药品 |
3.3 关注特定食(药)用菌品种的药品开发 |
3.4 扩大食(药)用菌药品研究应用范围 |
3.5 注重学科协作和学科建设 |
(5)虫草多糖对X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 |
1.2 辐射防护剂研究现状 |
1.3 多糖辐射防护作用研究现状 |
1.4 虫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
1.4.1 虫草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
1.4.2 虫草多糖的理化性质、组成及结构分析 |
1.4.3 虫草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2章 发酵冬虫夏草菌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
2.1 材料 |
2.1.1 药物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3 线性关系考察 |
2.2.4 精密度 |
2.2.5 稳定性 |
2.2.6 重复性 |
2.2.7 加样回收率 |
2.2.8 样品的含量测定 |
2.3 结果 |
2.3.1 线性关系考察 |
2.3.2 精密度 |
2.3.3 稳定性 |
2.3.4 重复性 |
2.3.5 加样回收率 |
2.3.6 样品的含量测定 |
2.4 讨论 |
第3章 虫草多糖对X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3.1 材料 |
3.1.1 药物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方法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动物分组 |
3.2.3 给药方法 |
3.2.4 辐射损伤模型的建立 |
3.2.5 存活率测定 |
3.2.6 指标测定 |
3.2.7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存活率测定 |
3.3.2 体重测定 |
3.3.3 外周血象测定 |
3.3.4 脏器指数测定 |
3.3.5 骨髓DNA含量测定 |
3.3.6 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活力及MDA含量的测定 |
3.3.7 胸腺及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3.4 讨论 |
第4章 虫草多糖对X射线辐射损伤小鼠MAPK家族表达的影响分析 |
4.1 材料 |
4.1.1 药物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方法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动物分组 |
4.2.3 给药方法 |
4.2.4 辐射损伤模型的建立 |
4.2.5 ERK1、JNK1和p38 MAPK蛋白表达的测定 |
4.2.6 ERK1、JNK1和p38 MAPK m RNA表达的测定 |
4.2.7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ERK1、JNK1和p38 MAPK蛋白表达的测定 |
4.3.2 ERK1、JNK1和p38 MAPK m RNA表达的测定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银耳发酵条件优化、胞外多糖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食用菌的开发利用 |
1.2 食用菌深层发酵培养 |
1.2.1 食用菌深层发酵的优势 |
1.2.2 响应面法在食用菌发酵培养中的运用 |
1.2.3 食用菌深层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食用菌深层发酵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
1.3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 |
1.3.1 粗多糖的制备 |
1.3.2 粗多糖中非糖物质的去除 |
1.4 食用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
1.5 食用菌多糖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1.6 银耳 |
1.6.1 银耳多糖 |
1.6.2 银耳多糖(TPS)的药理作用 |
1.7 立题依据及实验设计 |
1.7.1 选题背景 |
1.7.2 实验总体设计 |
第二章 高产银耳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优良菌株的筛选 |
2.1 试剂与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3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验菌株的活化、菌种的保存及种子液的制备 |
2.2.2 菌株的液体发酵培养及显微观察 |
2.2.3 发酵参数的测定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还原糖与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菌株菌落形态及显微观察 |
2.3.3 高产胞外多糖和菌丝体菌株的筛选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耳TF526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菌株 |
3.1.2 液体培养基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培养条件优化 |
3.2.2 营养条件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Tf526摇瓶发酵形态观察 |
3.3.2 发酵条件优化 |
3.3.3 营养条件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纤维素复合酶对TF526 菌株的DCW和 EPS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培养基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株YB的鉴定 |
4.2.2 不同碳源对菌株YB产酶的影响 |
4.2.3 发酵时间对菌株YB产酶的影响 |
4.2.4 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对木质纤维素复合酶酶盐析的影响及酶谱分析 |
4.2.5 木质纤维素复合酶的制备 |
4.2.6 木质纤维素复合酶添加时间对银耳菌株 Tf526 的 DCW 和 EPS 影响 |
4.2.7 纤维素复合酶添加浓度对银耳菌株Tf526的DCW和 EPS影响 |
4.2.8 银耳菌株Tf526发酵罐放大培养 |
4.3 实验结果 |
4.3.1 菌株YB的鉴定 |
4.3.2 不同碳源对菌株YB产酶的影响 |
4.3.3 发酵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
4.3.4 不同饱和度硫酸铵盐析对酶活力的影响及酶谱分析 |
4.3.5 木质纤维素复合酶添加时间对银耳菌株 Tf526 的 DCW 和 EPS 影响 |
4.3.6 木质纤维素复合酶添加浓度对银耳菌株 Tf526 的 DCW 和 EPS 影响 |
4.3.7 发酵罐放大培养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耳TF526菌株胞外多糖的制备与分离纯化研究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1 主要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胞外粗多糖脱色脱蛋白工艺研究 |
5.2.2 脱色脱蛋白工艺条件优化 |
5.2.3 银耳均一胞外多糖的制备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5.3.2 吸附时间对脱色率、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的影响 |
5.3.3 树脂用量对脱色率、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的影响 |
5.3.4 吸附温度对脱色率、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的影响 |
5.3.5 用A-722MP大孔树脂对胞外粗多糖进行除杂 |
5.3.6 银耳胞外多糖的分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银耳TF526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6.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6.1.1 主要试剂 |
6.1.2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胞外多糖Lf1-a和 Lf1-b还原力测定[82] |
6.2.2 胞外多糖Lf1-a和 Lf1-b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83] |
6.2.3 胞外多糖Lf1-a和 Lf1-b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84]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Lf1-a和 Lf1-b还原力测定 |
6.3.2 Lf1-a和 Lf1-b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6.3.3 Lf1-a和 Lf1-b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菌核侧耳高产多糖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多糖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食药两用真菌 |
1.2 食药用菌的液态培养 |
1.3 食药用菌的固态培养 |
1.4 真菌多糖 |
1.4.1 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 |
1.4.2 真菌多糖的结构 |
1.4.3 真菌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
1.4.4 真菌多糖的生理活性 |
1.5 菌核侧耳 |
1.5.1 菌核侧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地理分布 |
1.5.2 菌核侧耳的液态培养 |
1.5.3 菌核侧耳的固态培养 |
1.5.4 菌核侧耳产菌核情况以及菌核的化学成分分析 |
1.6 立题意义 |
1.7 本课题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菌核侧耳液态培养优化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试剂 |
2.1.4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核侧耳液态发酵的方法 |
2.2.2 菌核侧耳发酵培养基优化试验 |
2.2.3 菌核侧耳发酵培养条件优化试验设计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液态发酵培养基优化 |
2.3.2 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
2.4 讨论与小结 |
3 菌核侧耳固态培养产多糖条件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供试培养基 |
3.2 实验方法 |
3.2.1 液态种子培养 |
3.2.2 菌核侧耳固态发酵单因素研究 |
3.2.3 菌核侧耳固态发酵正交试验研究 |
3.2.4 菌核侧耳生物量的测定 |
3.2.5 多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6 菌核侧耳菌丝粗多糖含量测定 |
3.2.7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菌核侧耳固态发酵单因素研究 |
3.3.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3 正交实验研究结果 |
3.3.4 菌核侧耳产菌质多糖的验证 |
3.4 讨论与小结 |
4 菌核侧耳多糖的结构表征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核侧耳菌丝多糖的提取 |
4.2.2 菌核侧耳菌核多糖的提取 |
4.2.3 傅里叶红外检测多糖 |
4.2.4 GPC测相对分子质量 |
4.2.5 菌核侧耳多糖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核侧耳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4.3.2 菌核侧耳多糖的分子量 |
4.3.3 菌核侧耳多糖中单糖组成分析 |
4.4 讨论与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粗柄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药)用真菌研究进展 |
1.1.1 食(药)用真菌基本概况 |
1.1.2 食(药)用真菌的营养价值研究 |
1.1.3 食(药)用真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 |
1.1.4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1.2 羊肚菌的概述 |
1.2.1 羊肚菌的基本概况 |
1.2.2 羊肚菌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3 羊肚菌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4 羊肚菌的应用开发前景 |
1.2.5 羊肚菌多糖的液体发酵和提取 |
1.2.6 羊肚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ICP-MS 法测定粗柄羊肚菌中元素含量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粗柄羊肚菌菌丝体的培养 |
2.2.2 系列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3 样品处理 |
2.2.4 分析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粗柄羊肚菌中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粗柄羊肚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
3.1 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方法与结果 |
3.2 粗柄羊肚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方法与结果 |
3.3 讨论 |
3.3.1 粗柄羊肚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
3.3.2 粗柄羊肚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四章 粗柄羊肚菌药理试验研究 |
4.1 粗柄羊肚菌抗疲劳作用研究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 |
4.1.4 实验方法 |
4.1.5 实验结果 |
4.1.6 讨论 |
4.2 粗柄羊肚菌抗衰老作用研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2.5 实验结果 |
4.2.6 讨论 |
4.3 粗柄羊肚菌抗应激作用研究 |
4.3.1 实验材料 |
4.3.2 试剂 |
4.3.3 仪器 |
4.3.4 实验方法 |
4.3.5 实验结果 |
4.3.6 讨论 |
4.4 粗柄羊肚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
4.4.1 实验材料 |
4.4.2 试剂 |
4.4.3 仪器 |
4.4.4 实验方法 |
4.4.5 实验结果 |
4.4.6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榆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药)用真菌概述 |
1.2 食(药)用真菌多糖 |
1.2.1 多糖简介 |
1.2.2 食(药)用真菌多糖概述 |
1.2.3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
1.2.3.1 多糖的提取分离 |
1.2.3.2 多糖的纯化 |
1.2.3.3 纯度鉴定 |
1.2.4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4.1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
1.2.4.2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
1.2.4.3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
1.2.4.4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其他生物活性 |
1.2.5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构效关系 |
1.3 榆耳 |
1.3.1 榆耳概述 |
1.3.2 榆耳的形态及分布 |
1.4 榆耳的研究概况 |
1.4.1 榆耳营养成分的研究 |
1.4.2 榆耳多糖的研究 |
1.4.3 榆耳抑菌活性的研究 |
1.5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榆耳菌丝体多糖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原料 |
2.2.2 主要试验仪器 |
2.2.3 主要试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榆耳粗多糖的提取 |
2.3.2 榆耳多糖的初步纯化 |
2.3.2.1 榆耳多糖的分级醇沉 |
2.3.2.2 Sevag法除蛋白正交试验 |
2.3.3 榆耳多糖脱色条件的确定 |
2.3.3.1 脱色方法的筛选 |
2.3.3.2 AB-8大孔树脂脱色条件优化 |
2.3.4 分析方法 |
2.3.4.1 多糖的测定方法 |
2.3.4.2 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榆耳粗多糖分级醇沉试验结果 |
2.4.2 Sevag法除蛋白正交实验结果 |
2.4.3 GⅠ-Ⅱ脱色试验结果 |
2.4.3.1 脱色方法的筛选 |
2.4.3.2 GⅠ-Ⅱ脱色单因素试验 |
2.4.3.3 GⅠ-Ⅱ脱色正交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榆耳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分的初步鉴定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主要试验仪器 |
3.2.2 主要试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榆耳菌丝体多糖的分离 |
3.3.1.1 DEAE-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层析 |
3.3.1.2 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 |
3.3.2 多糖的理化性质 |
3.3.2.1 基本性质的确定 |
3.3.2.2 紫外光谱分析 |
3.3.2.3 红外光谱分析 |
3.3.3 多糖组成的初步鉴定 |
3.3.4 GⅠ-Ⅱc的纯度鉴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GⅠ-Ⅱ分离纯化结果 |
3.4.1.1 DEAE-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层析结果 |
3.4.1.2 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结果 |
3.4.2 GⅠ-Ⅱ的理化性质 |
3.4.2.1 一般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
3.4.2.2 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
3.4.2.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4.3 多糖组成的初步鉴定结果 |
3.4.4 GⅠ-Ⅱc的纯度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榆耳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主要试验仪器 |
4.2.2 主要试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榆耳分级醇沉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4.3.1.1 还原力的测定 |
4.3.1.2 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测定 |
4.3.1.3 对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的测定 |
4.3.1.4 对·DPPH清除作用的测定 |
4.3.2 GⅠ-Ⅱa,GⅠ-Ⅱb,GⅠ-Ⅱc抗氧化活性比较 |
4.3.3 榆耳菌丝体多糖的抑菌活性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还原力的测定 |
4.4.2 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测定 |
4.4.3 对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的测定 |
4.4.4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测定 |
4.4.5 GⅠ-Ⅱa,GⅠ-Ⅱb,GⅠ-Ⅱc抗氧化活性分析 |
4.4.5.1 GⅠ-Ⅱa,GⅠ-Ⅱb,GⅠ-Ⅱc的还原力测定 |
4.4.5.2 GⅠ-Ⅱa,GⅠ-Ⅱb,GⅠ-Ⅱc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 |
4.4.5.3 GⅠ-Ⅱa,GⅠ-Ⅱb,GⅠ-Ⅱc对·DPPH的清除能力测定 |
4.4.6 榆耳菌丝体多糖的抑菌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及抗辐射功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食用真菌液态发酵 |
1.1.1 食用菌概述 |
1.1.2 食用菌液态发酵的优势 |
1.1.3 食用菌液态发酵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
1.2 杏鲍菇 |
1.2.1 杏鲍菇简介 |
1.2.2 杏鲍菇的形态特征 |
1.2.3 杏鲍菇生物学特征 |
1.2.4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
1.2.5 杏鲍菇液态发酵 |
1.3 氧化与辐射的关系 |
1.3.1 自由基的产生及作用机理 |
1.3.2 辐射损伤的机理 |
1.3.3 紫外辐射与自由基的关系 |
1.4 抗氧化与抗辐射活性成分及其检测方法 |
1.4.1 抗氧化与抗辐射活性成分 |
1.4.2 抗氧化活性和抗辐射活性的检测方法 |
1.5 辐射产生自由基对机体的危害 |
1.6 食用真菌抗氧化与抗辐射的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菌种 |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2.1.3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杏鲍菇培养方法 |
2.2.2 杏鲍菇菌丝体胞内物质浸提液的制备 |
2.2.3 杏鲍菇发酵产物测定方法 |
2.2.4 杏鲍菇发酵液成分分析及测定 |
2.2.5 杏鲍菇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
2.2.6 杏鲍菇发酵液对紫外线损伤酿酒酵母细胞的保护作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杏鲍菇平板培养 |
3.1.1 杏鲍菇菌落形态观察 |
3.1.2 杏鲍菇平板培养生长曲线及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
3.2 杏鲍菇摇瓶种子培养 |
3.2.1 杏鲍菇摇瓶种子生长曲线及pH曲线 |
3.2.2 杏鲍菇摇瓶种子液形态观察 |
3.3 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 |
3.3.1 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3.2 杏鲍菇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
3.3.3 杏鲍菇摇瓶发酵培养生长曲线及pH曲线的测定 |
3.3.4 杏鲍菇发酵培养菌体形态及生长情况 |
3.4 杏鲍菇发酵产物成分测定 |
3.4.1 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 |
3.4.2 Bradford法测定杏鲍菇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 |
3.4.3 NaNO_3-Al(NO_3)_3-NaOH法测定杏鲍菇发酵产物中总黄酮含量 |
3.4.4 Folni-Ciocaltue法测定杏鲍菇发酵产物中总多酚含量 |
3.4.5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杏鲍菇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 |
3.5 杏鲍菇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
3.5.1 还原力 |
3.5.2 ·DPPH清除能力 |
3.5.3 ·清除能力 |
3.5.4 ·O~(2-)除能力 |
3.6 杏鲍菇发酵液对紫外损伤酵母细胞的保护作用 |
3.6.1 酿酒酵母在YEPD中发酵培养生长曲线 |
3.6.2 紫外线对酿酒酵母细胞的损伤作用 |
3.6.3 预培养时间对保护紫外损伤酿酒酵母细胞的影响 |
3.6.4 杏鲍菇发酵液对紫外辐射损伤酿酒酵母的保护作用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 致谢 |
四、食药真菌抗辐射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海绵胶煤炱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及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D]. 钟胜男. 西华大学, 2021(02)
- [2]桦褐孔菌发酵产物对SPF鸭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D]. 任帅萌.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降脂活性研究[D]. 赵圆圆.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4]我国食(药)用菌药品开发现状[J]. 吴素蕊,严明,陈旭,邓雅元,刘韵然,孙达锋. 中国食用菌, 2020(07)
- [5]虫草多糖对X射线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D]. 杨建鑫. 青海大学, 2020(02)
- [6]银耳发酵条件优化、胞外多糖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D]. 杨彬.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7]菌核侧耳高产多糖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多糖结构表征[D]. 李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粗柄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D]. 雷艳.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2)
- [9]榆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D]. 王应男. 大连工业大学, 2012(07)
- [10]杏鲍菇液态发酵培养及抗辐射功能的初步研究[D]. 赵娜. 天津科技大学, 2012(07)